1 ) 2014年的中国良心剧与多年观国剧的感悟
看了大清盐商的片头,听了费玉清的二分明月, 捎带看了第一集的开头的场景,那种大气,精致与古韵就开始撩人了。一下子又不舍得看了,想等等,攒足了,慢慢的看。
为什么? 中国现在又不缺电视剧,荧屏上天天充斥着新面孔,却为什么总感觉没剧看,中国的电视剧去哪儿了。
纵观这几年, 让人回味与静心的大剧屈指可数,谍战剧潜伏,悬崖,借枪,黎明之前,正剧除却大明王朝和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往事,捎带上大秦,甄嬛,步步与生死, 中国的良心正剧真是乏善可陈。
好歹今年有了北平,红色和长沙。让人看到了些许希望。
不知道为何这么多的出品方都把大笔的投资放到无谓的制造荧屏垃圾的项目中去,没有打磨的剧本,没有才情的导演,光有巨额的投资和闪耀的明星,这不仅是在浪费金钱,对观众更是一种浪费时间与生命。潜伏之前无(孙)红雷,借枪之前无(张)嘉译,沧桑之前无(黄)志忠,黎明之前无(吴)秀波,这么浅显的道理难道不懂吗?
年底几部大剧一起上,武则天,锋刃,大漠苍狼,二炮手,镖门,大清盐商。抽空都看了第一集,看他们的时间分别是武则天(5分钟),锋刃(8分钟),大漠苍狼(5分钟),二炮手(40分钟),镖门(40分钟),大清盐商(40分钟),孰高孰低,立竿见影。雷剧大成的武则天被叫停,这是观众的幸事。跨入2000万的黄渤这次触礁了,光有你星光灿烂,却无本无导,再好的播出平台也是枉然。大漠苍狼中的黄志忠离开了张黎的指挥,苍狼真的迷路了。相反卖萌可爱的二炮手虽不是正剧,但不低俗,也不雷人,难得的战争戏。
看了镖门与大清盐商,再看了两部戏的背景资料,不由感叹,两戏的作者和北平无战事一样都是N年磨一剑创作出的剧本,有底蕴,有沉淀,有意境。更为惊奇的发现导演是一个人,再搜一下竟然发现他一直是张黎的助手,不愧名师,教的好徒。
真的,这算是中国的电视界之幸,也是悲哀, 中国电视界缺的就是这样的编剧与导演,他们用心良苦中的才情纵横,他们对观众输出的价值观,伦理观,史实观,文学观所承载的意蕴与厚重,所带给观众的打动和鼓舞,是一般的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电影太短,书不活现,而有良心的电视大作却是一卷长卷,徐徐展开,慢慢品茗。
2 ) 关于《大清盐商》,关于奶和屁股
好吧,我承认有标题党的嫌疑。
但我在看完第八集后,确实想起了钱钟书先生《围城》里的那个段子,书中写到卖假文凭给方鸿渐的那个爱尔兰人时,老钱大发了一通议论说“那人有爱尔兰人的急智,还有穷。据说爱尔兰人的不动产是奶和屁股。”老钱当年写《围城》是自娱自乐,出名已经是很多年后了,不知后来《围城》流行后有没有受到爱尔兰人的抗议,我甚至想,老钱当年在欧洲留学的时候,是不是也受了爱尔兰人的气,借此一吐块垒也说不定?
”奶和屁股“在某种层面代表着色情,粗俗,或者是肮脏,说起来叫人难为情,不登大雅之堂,似乎是应该在书本或电视上要想法屏蔽的东西。但它在某种程度代表了一种真实,一种存在,或者一种黑暗。如果一个国家的电视剧中没有真正的矛盾,就像避而不谈“奶和屁股",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洁癖。 在《雍正王朝》之后,揭露官场黑暗的片子逐渐绝迹, 在《走向共和》之后,对历史探究也只能停留在歌颂的层面。于是现在的中国便充斥了一种可笑的言论,如果你提现实的黑暗,马上就有人说你心理不健康,告知你要”正能量“,可是大哥,黑暗是真实存在的,正如奶和屁股是真实存在的一样,我们已经自欺欺人到要无视各种真正黑暗的地步了吗?难道所谓的正能量,是靠那些抗日神剧,宫斗,穿越,智斗丈母娘等各类脑残剧,顶着”正大光明“匾额来苦苦支撑的吗?
这样说,肯定有很多“仁人志士”不能苟同,因此在他们看来,“奶和屁股“是洪水猛兽。只要不沾上脏的东西,只要面子过的去,里子多傻逼都没人管,这是我们多年来一贯的逻辑。
说远了,说远了,也许没说远——因为看过几集后,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很优秀的剧,他在讲官场的矛盾,同阶层人之间的矛盾,很多矛盾我想明眼人都能看出,和是不是清朝,是不是盐商没有关系,这可能是这部剧最大的一个局。
这是不是一部几年一见的剧,还要在吃完这个鸡蛋之后再做评论,但它带着浓浓的张黎制造的味道,相信张黎迷们看的时候会不断的嘴角扬起,从仅仅看过的八集来说,如果非要吹毛求疵:发人深省不如《共和》,反腐斗黑不如《雍正》,结构缜密不如《大明》。——但是,但是现在是什么审查制度?是不是?我又想骂他的娘,我又想说奶和屁股。估计像《共和》一样的漏网之鱼是很难在现行的审查制度下再得苟全的了。也许我们看的只是一个不断妥协之后的产物。
我不知道张黎,韩晓军们想不想在作品上突破,我想他们一定想过,而且不止一次,再突破,必须往体制,根子,人性上深挖,必须打破人非坏人即好人的窠臼,必须突破动辄就提家国天下的大格局,必须要提奶和屁股这些粗俗而现实存在的东西,但是在现在,这些是不可能的。其实中国编剧导演的精英分子们,与欧美的差距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大,一如中国的建筑师和广告设计师们,为什么中国狗屎般设计感的建筑和广告横行呢?其实还是奶和屁股的问题。因为那些都是体制的杰作。人物传记电影就是好例,《莫扎特传》和《社交网络》都没有把主角当做神来膜拜,只是把他当做一个人,一个有奶和屁股的人来描述,自然有血有肉;但我们的《梅兰芳》们呢,还是五六十年代高大全仰望的那一套,因为有体制,因为不能提奶和屁股,至少不能在表面上提,于是我们只能看到脸谱化的人。
——看到此剧,我有点小激动,为什么呢?为什么呢?我也在问自己,张黎们并没有突破自己,也许只是一次高水平的重复,但是我仍然有一点小激动,因为各种“正大光明”的脑残剧实在太多了,我终于在一大波僵尸过后,看到了一棵真正的植物!看到了一部“好好说话”的国剧,一部“用心拍戏”的国剧,一部云山雾罩的隐晦的“奶和屁股”的国剧。
在科技飞速发展,博客微博微信以后,关于中国电视剧,只要有点思想的人,赫然看到的却是:数量上的蓬勃发展,和质量上的不断衰退,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虚伪造作的“家国天下”和“正大光明”。我甚至都更高看一点真正掏出“奶”来的武媚娘等,因为这类剧起码还有一点点的,老娘就是低俗的诚意。
于是,于是再重复一遍,在看到这样一部“好好说话”的国剧,一部“用心拍戏”的国剧,一部云山雾罩的隐晦的“奶和屁股”的国剧。我,有一点小小的激动。
3 ) 锦瑟——《大清盐商》(二)
今生未必重相见,遥计他生,谁信他生?飘缈缠绵一种情。
当时留恋成何济?知有飘零,毕竟飘零,便是飘零也感卿。
——黄侃
清赵之壁《平山堂图志》中写小秦淮,那是扬州城内一条水道,两岸有歌馆、茶楼……河上有流水浮灯、不系之舟……剧中汪老板的签到楼鸣玉坊就在这里。
曾有观众评论说剧里的感情线画蛇添足,不如只写官商博弈。所有想法都见仁见智,但我以为它是那个年代的浮世绘,三教九流、洋洋大观,因而女性角色不管戏份如何都不可缺少。回头想想那年的山海关,也是一个女人定了天下事,否则这里的一切都无从发生。
萧文淑曾问汪朝宗“为什么你们总爱往小秦淮跑”。可见花帜高张便可攻城略地,兵不血刃。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故事顶爱用这样的开头,然后开始各式各样的是非功过。然风尘这回事,说到底也不见得是个个都得饮的苦酒。见识过各色脂粉,切莫以为美色、才艺、手段……这些就是风尘,自然它们都是要害。最顶尖的风尘,是解意。若无法让他卸下心上枷锁,又何来知己数十年如一日的徘徊不去?
她关怀他盐业总商的担当,一家之主的难处,君侧之臣的辛苦;她分享他的理想,理解他的处境、慰藉他的情感……却,藏匿自己的诉求,压抑自己的委屈,空守自己的寂寞。
鸣玉坊的罗帐风灯,为汪朝宗筑起暂忘现世烦忧的藩篱。这是销金窟,也是销魂处。高挑纤瘦的女子抱琴而来,日日听客无数。指落弦动,在扬州城繁华的灯影中奏出关隘风清江月,前尘往事,醉生梦死,寥寥几阙便勘破。何其有幸,琴声外自有知音,风尘中亦见真心。
太多男人只用钱买笑,买到的也只能是笑,这种笑有刻度。不过同样的,风月场里也多的是厉害角色,侯孝贤镜头下的刘嘉玲李嘉欣戏里戏外就都是这样的人,你不得不佩服她们,毕竟古往今来,让男人买单也从来不是件人人办得到的事。
但姚梦梦心许汪朝宗,不是迷眼于权贵,而是折服于气度。如果只是贪恋一个嫁入豪门的结局,抑或真正想开只保持安全的距离,这条路就不会走得这样艰辛。是太贪心了,但凡只惦记一头,即可逃出生天。可这就是她,不成功便成仁,永无中间的路好走。
汪朝宗固然不忍她屈居人下,然看够人世炎凉心高气傲如姚梦梦,介意的未必真是名分排位。她只是不愿受命运摆布只作为急需的生子工具才得以登堂入室。她要的,也许只是他亲口说一句。说没说过呢?我猜大抵是没有。
换成阿克占鲍以安郑冬心,这事就简单太多了。偏偏是汪朝宗。他是商人,也是书生,他知她敬她爱她,发乎情止乎理,他觉得她会明白;她是明白,明白归明白,却仍希望那根橄榄枝由他亲手递来。与矫情做作无关,那是心迹是承担,须当清楚不二,止于唇齿掩于岁月这些好听的话,不该是借口。
旁人会质疑她始终不肯屈就示弱的选择。她也总说别人不懂她和汪朝宗——紫雪不懂、十三姨不懂、萧文淑也不懂:要说揣度人心这回事,她姚梦梦未必不是个中好手,否则也不会数次助紫雪在阿克占处过关。却何苦在自己的感情面前放弃所有经营,丢盔弃甲,一败涂地?可真真是没有道理。
当然是没道理的。你可曾见过哪个倾心搏命去爱的人,又同时是一个好的精算师规划者?她可为他立尽中宵共担艰危,就如他为她放弃仕途驻守一隅,十数年的光阴过去,一切只是愿意,没有道理。
就好比命运的牌桌上,若她捏着手中的牌步步为营地较量,结局在外人看来也许并不差;可她却和对家汪朝宗一样,他们一心一意要张黑桃A。
这才是弦外音,唏嘘不尽。这才是致命伤,在劫难逃。
落难时不在他身边,非她所愿;行刺时在他身边,亦非她所愿。也许这就叫做,缘浅。可牌局既已叫停,终于是不得不终结这绵长的对峙和消耗了——“汪朝宗有情有义又有担当,能看到你出嫁,我真的很高兴。”平静的笑容绽放在喧闹的喜堂,我们却在这兀自悲凉的祝福里混淆了扬州城的春夏。此去经年,青草萋萋;此别之后,还请忘记。
可忘记又谈何容易?那是命运之讥讽:欲相对半生的眼前人,有一样的容颜。可是她叫英子,英子……——彼岸落英,不是他的南柯一梦。
姚梦梦已经走了,从此天涯海角,他不会再找到她。
不要紧,汪朝宗有情有义,他娶了你妹妹,把该给你的好,都给了她。
扬州城里依旧灯影绰绰,烟花迷离,一切看似都没有变。可就是在这烟花灯影中,有些人与事再不可及。河边一夜后他喃喃地说一生过去。才知那一场相遇相知相惜,便是他人生无法再临的山顶,此前此后风光无限,都不过是下山的余年。
而姚梦梦,她终是飞出重重庙宇广舍,跨出勾栏之院了。从此,一程山水一程歌。可是山长水阔,却再无定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场梦,得以让他在几度沧海桑田之后,抵住世事幻灭、经年冰雪。从此哪怕远隔万重人烟,哪怕死生不复相见。
所以明知是镜花水月朝生暮死,也始终不枉当初。唯愿这场梦能长一些、沉一些。愿这梦中有琵琶声声;愿这梦中,有策马回奔。
4 ) 连营——《大清盐商》(一)
首先我能默默地说:等这戏等足两年半吗?
在几乎所有古装都在宫斗穿越玛丽苏,所有近现代都在婆媳抗日金手指的大环境下,我其实蛮佩服主创们能静下心来做这个项目。并且功夫不负有心人,它总体没让我失望(虽然有些缺憾)。
《盐商》说的是乾隆年间的盐业官场,至于其中的路数和招式,大家都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就不借古了。
我想要说的,是它所展示的丰富性。以盐商为主角,切入官商、庙堂、乃至民间不同群体,得以见社会百态,生旦净末。而扬州,作为一块繁艳浓烈的布景板,成为不可替代却没有喧宾夺主的舞台。
本剧的侧重是男人戏。当男人们凑在一起却不卖腐,很多孩子是不是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那就来说道说道吧。
张嘉译塑造的汪朝宗,以一己之力挑起扬州盐业的半壁江山,基本整剧的基调是“总商很忙”。捐输、行盐、账册、接驾、救灾、及至最后面圣陈情弊政……这些关键词一刻不停,期间还要应对来势汹汹亦敌亦友的阿克占,帮衬各种掉链子的两位同行好基友,招架见缝插针念叨“把婉儿收了吧”的原配……外人只道他锦衣玉食好不快活,却不知他一心兼济天下,并不愿独善其身。若有心无力,忧国忧民反而是一桩悲剧。但汪是个有办法的人,他在名利双收一箭双雕这方面颇有心得,堪称人生赢家。他为鲍以安抵押康山草堂,因为太懂一家独大不如数花齐放;他救马德昌却坚持要他当面“非己”,可见既有胸襟且有原则;他忠君却冒险为史可法求平反,更是有勇有谋正直慈悲。姚梦梦说他“有情有义”,倒是一言蔽之。
至于儿女私情,另说。
而阿克占和他,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好久没看到这样让人回味的角色——阿克占,卢德恭、马德昌。实在值得大写。
让我想起刘恒的《少年天子》,每每读到岳乐和济度,都难免连番感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滦阳驿站的十年蛰伏,看似藏住了阿克占不可一世的锋芒。但用他的人熟知他的长短,时候到了,这把刀还得出鞘。徐皓峰写老猿挂印的关隘在于回头,阿克占是没领会自己的关隘是什么,可细想明白了又如何?明白者像尹如海,知己知彼,无能为力,也只徒增悲剧而已。
大家都是棋盘上的棋子,不同之处在于,有的子用来攻防,有的子用来牺牲;有的子来往纵横,有的子困锁界河。
他对乾隆忠心不二,却始终没明白人家要什么,这也让原本就困难的差事变得更为繁复揪心。虽然前期的他颇为讨人厌,但当最后直面关山险阻时,看客们才体会到,世间的汪朝宗固然难得,阿克占也不会很多。
有些人的关隘是不懂回头,而更多人的关隘是没种。以卵击石,鱼死网破……只有先把自己填在回不了头的路上,才能坦然去做回不了头的事。这是个行伍出身充满戾气的汉子,不管主动或被动,在最紧要关头放弃明哲保身,没有曳尾涂中。然而他又有分外细腻的个人感情,懂得感恩、示弱和疼惜。对皇帝、对曾经的何思圣、对紫雪。
剧终他被刺配伊犁,开始新一轮的等待,等有一天受到召唤,再露黑色刀锋。而此时的汪朝宗正与王陈情,殊途同归的两人终于共同担负起盐制改革的前途。一如溃堤之上,同守扬州。
虽然所处立场和段位不同,结局乍看也一成一败。但我还是愿将汪阿视为对称的存在——互为警醒,相互援手,须知生无对手,最是寂寞。
如果说阿克占是难掩锋芒,那卢德恭便是深藏不露。他一介穷苦书生,一朝权力在手,怎能不苦心孤诣如履薄冰?可叹他又是这样谙于学问的真正风雅之人,他憎恨那些巨贾的暴发户面目,可惜了他们所拥有的却欣赏不了的珍宝。他也是真心栽培和理解汪海鲲,虽略带利用成分,却未尝不是在他身上看到年轻时的自己。而卢德恭的倒下,也是汪海鲲生命里的巨变,偶像坍塌,他再无处求告,于是选择了一种更决绝的方式来测试理想的硬度。
还有马德昌、和珅……就不一一写了。而我不太能认同的是对何思圣的处理;还有权五(尤其是卢德恭居然如此信他),略潦草。
当然最后还想说一个人——乾隆。看片花时对这版乾隆是有疑虑的,但整剧看完,觉得人设实在是妙。最妙的,是巡幸扬州时对两件事的处理。前脚是姚梦梦刺杀未遂;紧接着是账本亏空。
他对这两件事的态度与多数人的预料相反——大事化小地教育了吓傻了的姑娘,头都没砍一颗;却雷霆万钧地问罪阿克占,悬刀于其颈。
这哪像个皇帝会做的事?!可这才是个高明皇帝该做的事。
那是已近暮年的乾隆,十全老人,早已处变不惊。再动辄因为一个柔弱姑娘的意图行刺而方寸大乱失了威严,也不合适了。既然要收复天下人心,那头一个要紧的,是自己的滴水不漏。
说到底,行刺只关乎个人生死,而亏空却紧系民生社稷,他的态度坚决地昭告了天下孰轻孰重。不管有意无意,这步棋走得太高明。
也无怪乎,当着天下最难的差,怎能不长一颗天下最复杂的心。
《大清盐商》最大的好处,是呈现给我们一个可幻化并寄托的人世,纵然不是乌托邦,不是桃花源。这世上千万个立场,绝不仅有黑白、是非。青史也从来只记功过,不问初衷。
所以我们也渐渐不再简单地以“好坏”评判一个人,一件事。那些孤独老辣的权臣,说不定也曾有过“信仰有天价,不能遂我壮心,何如一刀断头”的岁月。正如和珅、卢德恭们,谁能断定他们的昨天不会是另一个汪海鲲、马大珩。
当然自带主角光环的汪老板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两全。
扬州春秋时属吴地;汉代称为“广陵”;隋炀帝被杀于此;南唐定东都于此;朱元璋筑城于此。
再后来,多铎连送五封劝降书至城下,明守将史可法未看一眼,以致名节完满,血流成河。
接下来呢?接下来也许就是我们在剧中看到的那样。
繁华深处,可知风波。如今再走在这个城市,桥还是这座桥,水还是这片水,两百多年已经过去。
5 ) 国产古装剧的还阳之作
2014年,本人眼巴巴最渴盼的电视剧,原本是《北平无战事》。这部作品虽不至于让我失望,却因种种原因,给人一种未搔到痒处的遗憾。后来转而寄希望于《四十九日·祭》,在这部剧里,张黎老师浸淫摄影多年的手艺全未撂下,但看了几集,还是不能满足我那欲火焚身的期待值。
就在我寂寞难耐欲哭无泪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在这一年的小尾巴上,《大清盐商》播出了。它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惊喜感,正因为经年久违,所以,惊是狂惊,喜是狂喜。
《大清盐商》的总策划是盛和煜,艺术总监是张黎。上一次看到这一对名字的组合,是《走向共和》,该作品的水平和地位已经无需赘述,可那已经是11年前的事了。在影视行业泥沙俱下的11年后,《大清盐商》的出现,可以说是原原本本地接续了十年前国产古装剧的荣光。因此,拿它与同时期的其他电视剧横向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纵向比较,才能品出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来。
1988年,由陈道明主演,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的28集古装历史题材剧《末代皇帝》问世,开宏大叙事历史剧之先河,也为国产古装剧起了个好头。其后二十年间,大量制作精良、诚意十足的古装剧层出不穷。如二十世纪末的《宰相刘罗锅》《三国演义》《水浒传》,本世纪头十年的《走向共和》《大明王朝》《雍正王朝》,都已经戴上了经典的桂冠;稍逊色一些的,如《康熙王朝》《汉武大帝》《大秦帝国》等影视剧,也值得一看再看;再次一些的,如《乾隆王朝》《天下粮仓》等影视剧,亦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上述几部电视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借古喻今。无论编导的用意是吹喇叭抬轿子,还是指桑骂槐影射朝局,我们都要承认,那个年代的电视剧从业者,是有艺术追求,甚至家国情怀的。他们考虑的不是娱乐圈名利场那一亩三分地的事儿,而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历史关口的定位,以及前行的方向。你可以说他们私货太多,可以批评他们戏说历史,甚至可以咬牙切齿骂他们别有用心,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拍电视剧的态度,是足以令后来者汗颜的。
而到了近几年,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古装剧的数量与年俱增,可内容变成了什么样呢?宫斗,穿越,经典翻拍,外加于妈的弹幕专用雷剧……
这当真是: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彼时的我,盼望着当年的国产古装剧,若大旱之望云霓,紫霞仙子之望七彩祥云。盼望着,盼望着,《大清盐商》来了,如同我心目中的祥云那样,悠悠地飘过来了,而且还带来了狂雷暴雨,把我淋了个透亮。我一抹雨水涔涔,泪水亦涔涔的脸庞,禁不住仰天长啸: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大清盐商》走的无疑还是古装剧的老路子,由地方官场贪腐案入手,剥茧抽丝,层层深入,最终全盘通杀。《雍正王朝》的开篇是任伯安案,《大明王朝》的开篇是浙江毁堤淹田案,《乾隆王朝》的开篇是甘肃王亶望案。任伯安牵连着八爷九爷十爷,浙江郑泌昌何茂才牵连着阁老小阁老,王亶望则牵连到乾隆一朝的整个官场生态。小案引爆大案,地方攀扯中央,这犹如明清章回小说的“此开卷第一回也”,虽然已经近乎烂俗,但观众就是喜欢,就是买账。新瓶旧酒,那又如何?几十年过来了,爷喝的就是这个味!有钱,任性!
当然,《大清盐商》还是有与以往古装剧不尽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邪二元对立。正因没有正邪之分,处处透着世故人情,才使情节人物显得真实可信。比如说,同为开篇破题的钦差大人,与冷面王胤禛,海瑞海刚峰这样的国之利器、孤臣死士相比,《大清盐商》里的阿克占显得实在没有那么伟光正。他一手收下盐商供奉的瘦马,一手又断绝四位总商的财路,什么驱虎吞狼、挑拨离间、口蜜腹剑、卸磨杀驴,阴谋阳谋都用尽了,其作风蛮霸,手狠心黑,与以往的反贪青天不可同日而语。另外很多细节也颇值得推敲,比如向盐商索捐,先收七十万两,再收三十万两,另收十万两作为关节费。张嘉译饰演的汪朝宗立刻指正说,不对吧,关节费最多只需要三万两就行。阿克占为什么要多收那七万两的捐输银呢,是为了充作国帑用吗?恐怕不尽然吧。
汪朝宗身上,体现的则是古代商人的一种柔性价值观。阿克占自从执掌盐院以后,一招紧接一招,一套行云流水的组合拳,不给敌人半分喘息的机会;更厉害处,是招招打在要害上,不留余地,做事做绝。而汪朝宗呢,既利己,又利人;既谋身,又谋国;事做得漂亮,人也做得漂亮。清朝徽商圈子流传着两句话,一句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一句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汪朝宗向阿克占低头而不弯腰,跟鲍老板唱将相和,足见其深得徽商心传。套用《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台词,这盘麻将,阿克占打得是清一色,汪朝宗打得是碰碰和。
另外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是马老板,那个播弄是非,是刀削豆腐两面光的马老板。原本他与鲍老板一胖一瘦,一唱一和,一个红脸一个黑脸,让我以为只是简单的功能性角色。后来他偷偷把汪朝宗从曹大使处买盐的事告诉鲍老板,不仅隔岸观火,而且借刀杀人,让人惊觉此人城府之深,用心之毒。紧接着却又出来一幕,讲马老板事母极孝,用自己的牙帮老母亲咬软鞋帮,篇幅不多,可一个身世坎坷、心思深沉的中年盐商形象,立刻脱颖而出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可以看出这部剧里并没有绝对道德的化身。二十多年来,国产剧古装剧可谓多矣,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走向共和》算一个,《大明王朝》算半个。
顺便说一句,张志坚老师饰演阿克占,表演路数和以往的严世藩、董建昌没有太大区别,一张口便声若洪钟,笑起来更是鬼畜连连,满满的话剧腔,与出身草莽的阿克占倒也对路,可以说是四平八稳、中规中矩。但倪大红老师的乾隆皇帝,就有点不对味了。倪老师面相阴鸷,眼神慵懒,喜怒不形于色,哪里有半点十全老人的风流和光彩?!如果能请焦晃老爷子出山,再次扮演乾隆,那才真叫做锦上添花。仔细品味这部剧里乾隆的台词,那股子闲散骄横,绵里藏针的劲,简直就是为老爷子量身定做的啊!退而求其次,请男神陈道明、男神陈宝国演乾隆,想必都各有神姿,倪大红老师的扮相,还是更适合司马懿一些……
(在上一部戏里,倪大红张志坚演姓严的父子;这一部戏里,倪张又合作演查盐的君臣;这哥俩儿还真是跟yan较上劲了)
张嘉译、俞飞鸿也不必多说,要长相有长相,要演技有演技,色艺双绝,看他们的戏是一种享受。《走向共和》的恭亲王/瞿鸿机化身盐商总瓢把子,李光昭化身权五爷,也都让人感慨万千。霍青老师扮演的卢德恭,亦儒亦官,亦官亦商,恬淡冲和中又带有一点和光同尘的油滑气,亦是妙极(可惜大部分演员都不是原声录音,欣赏不到他们高超的台词功力了)。唯有盐务四大总商之一的鲍老板,演得有些飘,与其余戏骨比起来相形见绌。当然这个角色的设计本身就略嫌漫画化,似乎纯粹是为了插科打诨,或推进剧情用的,远不及其余三大总商血肉丰实。
最大限度呈现出这些表演神韵的,是张黎老师那神出鬼没、幻化无方的镜头技术。虽说本剧的挂名导演是韩晓军,但几个镜头一下来,要说这不是张黎老师的手笔,我绝不相信。大到布景,小到特写,简直与11年前的《走向共和》贯通一气,浑然一体!美中不足的是,本剧旁白略多,很多意思明明用镜头语言就可以表现出来的,却非要大喇喇用旁白念出,没有给观众留下咂摸的余地。就好比隔着纱帘看美人,冷不防突然蹦出个人来把纱帘抽走了,虽然说不上大煞风景,但也失掉了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
最值得赞叹的,是这部戏的剧本。虽然讲得是扬州城一地一隅之事,但在这部剧里,清王朝从贵胄乡绅到市井细民,种种风物、文化、习俗纤毫毕现,简直让人身临其境。何思圣那一声“东翁”喊出来,我脑袋“嗡”的一声,刹那间找回了当年读高阳小说的快感。后来随着剧情移形换步,秦淮佳丽、府邸纨绔、盐商乡绅、漕运兵勇、宦海官吏、黑帮舵主,尽皆穷形尽相,让我想起了《红楼梦》,想起了黄仁宇,想起了《潜规则》,想起了《厚黑学》(台词里直接把“锯箭法”都说出来了)……每一句台词,都极尽考究,极尽雅致,又极尽有韵味。再加上戏里极尽讲究的道具、场景,比如汪朝宗的辫饰,姚梦梦的琵琶,婉儿的水袖,乾隆面前各种的奇淫技巧,不仅让人神驰目眩,更使人意醉神迷!
写这样一部煌煌大戏的剧本难吗?难,因为它需要经年累月的功底,福至心灵的才气,还有厚积薄发的时机。但更难的是,它需要不向市场,不向资本作出妥协。
应该注意到,《大清盐商》只有三十四集。以这部戏的投资规模来看,剪出来的集数算是很少的。剪得少,卖得钱就少。但相应的,剧情紧凑、扎实、绵密,无一场废戏,无一处尿点,甚至无一句废话,让人目不暇接、荡气回肠(我会说原本跑来疾言厉色叫我睡觉的父亲,看了几分钟之后,立马坐下陪我通宵达旦地看嘛?!)。看看那些动辄五六十集,不停地注水,不停地回放的电视剧,《大清盐商》的编导,似乎一开始就是要奔着影史留名的劲头去的。在这个年代,还有这样的野心,无疑令人瞠目结舌。
夸得这么多这么猛,估计“水军”二字已经呼之欲出了,再不济也得给我安上一顶“脑残粉”的帽子。但我最后要说的是,我对《大清盐商》总体是失望的,确切的说,是一种带着欣喜的失望。这部电视剧,无论从各个方面看都达到了优秀的水准,但这样的优秀,我们十多年前就看到了。
十多年前拍《走向共和》,是开天辟地,是振聋发聩,是摧枯拉朽;十多年后拍《大清盐商》,充其量,也仅仅是高水平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如从前。《走向共和》有各种各样的缺憾,比如某些战争戏拍得太差,慈禧逝世之后的民国戏拍得太烂,罗文和田沫这一对奇葩演得太莫名其妙,但它能够引发我们对历史,对国家,以及对许许多多大命题的思考。作为一部电视剧,能做到如此,就足以获得礼赞了。
反观《大清盐商》,诚然,它在制作上弥补了当年预算、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但它的视角,却已缩小到官场权术、帝王反腐来,局限在各方势力心怀鬼胎尔虞我诈这些枝节处,而没有更进一步的思考与提升。换言之,论制作之精,技术之强,昔不如今;可论立意之高,用心之深,今不如昔。
可是啊,这赖不上编导。赖谁呢?你懂的!
6 ) 汪朝宗的四场战役
电视剧大清盐商的发端也是小说红楼梦开始的地方。满清盐政大人如海同志殁于京郊热河,后乾隆帝委派原广东巡抚阿克占接任,这就是大清盐商的开头;而红楼梦写的也正是林如海家道中落,其女林黛玉进了贾府之后的事。当然,本文按下石头记不表,只写关于本剧的想法。
汪朝宗的故事要从阿克占讲起。
话说阿克占是旗人出身,早年在新疆领兵,回京后封得甘肃提督,又迁从二品广东巡抚,不料其在广东任上意气用事,脾气上来把广州十三行搅黄了,被乾隆贬至滦阳驿站驿丞,沉寂十年后方才启用,拔为两淮巡盐御史,驻在扬州*。行前皇帝面授机宜,给了他两个任务,一是为平定大小金川凑齐捐输一百万两,二是查点运库库银亏空一千万两。在盐政新用事的阿大人态度虽锋芒不减当年,可对人对事的做法上却小心非常,倒不单单是教训吃够了,更是皇帝叮嘱过他扬州有位可交之人,汪朝宗。此人乃诗礼传家的大儒商,富可敌国不说,南巡的乾隆皇帝也点名住他家。汪是朝廷指派的制盐售盐总商,同时替盐运使衙门向盐商征收盐课。像这般地位的总商,全扬州统共四位,排行第一的首总还是汪的岳父萧老太爷。因此,阿克占一时难辨他们是敌是友,但他清楚西南战事吃紧,捐输银子不能迟。捐输就是捐款,捐迟了还要补利息,扬州盐商平日在桥梁和防汛等工程上没少出力,此番西南战事捐输达100万两之巨,盐商们极其不愿意。有位鲍总商还发了火,阿克占一怒之下把属于鲍家的江西建昌引岸**强行划给汪家。阿克占更有意瓦解总商联盟,命鲍、汪两家争夺引岸,还好在萧老太爷的调停下,阿克占并未得逞,反而两家的关系得以巩固。赴赣行盐,汪未带盐,而是低价收购了当地的陈盐,卖盐换得了清热的药材,带到成都解除了当地的瘟疫还赚了大钱,扣除送往前线的军饷还结余十几万两,他又全数买回了木材准备在扬大兴土木,修建了扬州名胜五亭桥。捐输战役一气呵成,汪朝宗完美地体现了他的机敏过人和宽恕有加。
捐输暂告段落,阿克占终要过查账这一关,想填补亏空的一千万两白银肯定不现实,不过他也在暗查银两“存”在何处。这资金往来就要看账册了,账册账册,又是账册,就像剧中旁白所言,是生意人的护身符,掏出来就自身难保。所幸萧老爷子拼了老命制了本假账交给了阿克占,真账册也让汪当着阿的面烧毁,查账消停,第二场战役结束在萧太爷的葬礼上,汪朝宗和阿克占平局。这会谣言传入扬州城,疯传盐是消毒和沐浴的必需品,总商之一马德昌抬高盐价、妄图独霸扬州盐业,而汪朝宗只用三招就化解了这场商战:一是旗下各盐号存盐三成不卖,二是打破谣言,三是后期以马德昌一半的盐价出盐,这样市场总紧紧捏在汪朝宗手里,逼得马服了软,两人也重归于好。第三场战役成就了汪朝宗在总商中的首总地位,被皇上嘉封二品布政使衔。然而,假账终究糊弄不了皇上,乾隆最后一次南巡,在扬州和阿克占重提库银亏空案。阿不敢在此事上再装颟顸无能,提着脑袋牵出了原巡盐御史高恒与现任盐运使卢德恭,抄没家产又收缴罚款后总算凑了几百万两。恰逢此时系扬州洪汛期,汪朝宗私扣100万两官帑治水又立下奇功,乾隆不仅没有惩罚反倒赐了件黄马褂给他。穿着黄马褂的汪朝宗与和珅站在太和殿外,和珅半揶揄地说道:“以布衣结交天子,汪大人可称得上古今一人。”汪朝宗低头一笑,径直走出紫禁城,全剧终。至此,从同行到地方再到中央,都被汪朝宗逐个征服,四战四捷、大智若愚背后是他宽恕的本心和沉稳的本性,不忘初心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备注:
*清廷在扬州设立两淮巡盐察院署和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两淮巡盐察院署长官称巡盐御史,是两淮盐区的最高盐务专官,中央巡视员,无定品,任期一年。后改称盐政,康熙年间由巡盐御史改置,以总督、巡抚兼任,负责掌督督征课、调剂盐价、纠察属官。也就是说,盐政的官品是一、二品。两淮都转盐运使司的长官称两淮都转盐运使,或运司使,从三品,盐运使具体掌管食盐运销、征税、钱粮支兑拨解以及缉私等。本剧中涉及的盐运使为卢德恭,原型为卢见曾,而剧中的历任两淮巡盐使(巡盐御史)为高恒(延禧攻略高贵妃之亲弟弟)、尹如海(参考林黛玉之父林如海,曹雪芹祖父曹寅等)和阿克占。
**引岸是清政府向盐商划分的贸易区域,即分配或分割食盐的销售市场,严守疆界,定商定地。引岸制的严格执行,对食盐贸易曾产生过普遍性的消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盐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附:剧中反映出的女性地位
大清盐商终归是一部男人的戏,但是我却注意到了剧中的女性。
先说汪朝宗,汪的夫人大气得体,汪的红颜温柔知性,汪尽享齐人之福,夫复何求?可他偏偏只得一个女儿,按照盐商的惯例,只有生男仔才能继承总商的地位。所以汪总商宁愿冒着欺君之罪也要把女儿打扮成男孩,汪夫人也为了让汪朝宗纳妾生小子而把自己逼到疯癫,这是古代社会“重男轻女”价值观的最好诠释。值得一提的还有扬州天地会香主英子姑娘,她意欲刺杀南下的乾隆,却被乾隆三言两语收服,反被赐给汪朝宗为妾。英子去汪家先是不从,却在接触汪朝宗短短时日后就爱上了他,这显然不是电视剧对女性的丑化,而是对所谓“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的深度刻画:她们一生最大的期盼就是找个好人家,能嫁给汪朝宗这样的翘楚自然人生圆满。因此,即使是动刀动枪的反清头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依旧根深蒂固,到头来仍然无法实现婚姻自主,终成为了男人的附庸。
再说剧中阿克占所纳紫雪姑娘,她是卢德恭和盐商们献上的“瘦马”,用来刺探情报和麻痹阿克占。扬州瘦马是明清时期两淮地区一种独特的现象。牙婆会去扬州城内外的贫苦人家中收养那些面貌姣好、天生丽质的瘦弱女孩子,称其为“瘦马”。瘦马被牙婆买回来后会专门请人调习并教以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经过大量煞费苦心的“培训”至十四五岁时,瘦马就由牙婆向达官显贵推荐从而“卖”出个好价钱。瘦马暗示着对女性的任意摧残和蹂躏,如同役使凌虐弱小的马匹,畸形的“扬州瘦马”现象体现的还是古代贫苦女性遭受到的无休止的侮辱。另外,汪朝宗岳父萧老爷子的红颜知己就是一位上文所提及的牙婆,名唤春十三姨。十三姨为了守住她十六岁时和萧老爷的约定而一直未嫁。但是电视里铺垫的内容太匮乏,很难解读出她是忠贞还是愚忠,不过说到底是一出悲剧。
诚然,古代女性们的“悲剧”不是男人的错,也不是女人的错,更不是电视剧的错,而是我硬加上去的,也许当时人家过得很幸福。但历史冷酷地告诉我们,女人和男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女人可以解放自己的天性,可以自由恋爱,也可以自主婚姻,更可以决定是在家相夫教子还是在外打拼事业。今天,周润发在能在电影《无双》中做出“能做大事的男人都是为了女人,放弃爱情的男人什么事都做不成”这样生动的结论,同时还能广泛传播,可见“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当代青年脑海中早已逆转,只是在它转变的数几千年间会有多少女性为了自由而付出了性命?所以我说历史是冷酷的,历史进程会毫不犹豫地碾过所有人,包括你我。每次翻看历史,我都会为一场场胜利叫好,也会为一件件悲剧扼腕,而总结历史,其实是教我们学会怎样过好当下的生活。
20190303天津
近年好剧!不敢快进看,每句台词,每个动作都富含深意。演员都超级到位,没得说,制作很精良。就是不喜欢那个姚梦梦
十集以前很紧凑,好看,十集以后就渐渐失控,人物、主旨、剪辑都乱,22集后弃
很考究
故事虐心,情节戏剧化,有真实的历史故事为依托,不矫揉不造作,这才是正剧风格。
还行吧
张嘉译演的电视剧总是不想错过 演技都很好 剧情也不错
很好看。1、制片和导演的意图是汪朝宗片尾和乾隆那段话,“一个制度走到尽头,靠个人的道德权威没用,只能取消掉”,因此,本片和走向共和一致。2、但导演这个意图演绎的并不充分,更像是论乾隆皇帝是一位优秀的僭主。3、和珅哥俩是有史以来演的最“像”的和珅与幕僚。4、文戏尚可,紫雪有情有义。
服饰妆容道具合乎历史考究严谨,赞赞赞
很喜欢呢,演技都在线剧情也还可以,蒽,赞一个😘
在一堆充斥银幕的脑残剧中,此剧可打五星。
不错
这才是良心古装剧
在看第二集,在我心中马上距甄嬛传只有20分,清商剧很容易出经典,反腐题材既可跪舔,又拍的有模有样,没有一句台词是废话,没有一个镜头不考究。最后一句,有俞飞鸿。
俞飞鸿女神和张嘉译品质保证,赞!
两淮盐务盐引制度由前明延宕至今,已历经两百余年。现在不是选什么人当盐官盐商的问题,如果一个制度跟不上时代,已经不能靠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纠正,而是靠盐官盐商的道德和名誉去影响它、引领它,那这个制度就已经走到了尽头。臣斗胆进言,是到了废除盐引制度的时候了。
剧情很通顺,很讲究,演员演技也都很棒不愧是老戏骨了
一部好剧
该剧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意义,剧情严谨、具有醇厚的正剧气质。
很好的正剧,政商永远都是这么不离盘错,古如此,今仍如此。政商,家庭,婚姻,爱情各方面的斗智斗勇刻画的很真实很精彩。
演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