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辈子也赎不完的罪
美到极致却也是让人压抑到窒息的一部电影,深深地感受到无知嫉妒和阶级差距的无奈和可怕。女主妹妹就算试图写小说还给男女主一个圆满的伪结局,也永远安抚不了内心的负罪感,一生难安。
就算穷极一生去赎罪,也无法修复支离破碎。这么美好的两个人,就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美人,导演和编剧怎么舍得折磨他们一辈子呢。看过之后这么久,只要一想到男女主悲情的一生,就像是有一根针在往心上轻轻的扎了三下,心里还是会有细微的疼痛。
“ I will return,find you,love you,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我会回去,找你,爱你,娶你,挺起胸膛生活”。可是再也回不去了,缘分已尽。
绿裙子、荷花池、阳光下奔跑、鲜花、等待、约定和嫉妒、谎言、阶级差异、战争、失约,还有一辈子都赎不完的罪。
【图源网络】
2 ) 独自和解
Atonement本是基督教的一术语,发明人是16世纪的圣经译者William Tyndale.圣经中关于救赎的概念是人通过耶稣基督,实现罪的原谅,以及人与神的和解。但是田代尔发现,英文中还没有什么词能代表和解(reconciliation)、原谅(forgiveness)的内涵,于是便生造了个词出来,亦即 at-one-ment. 所谓”at one”,就是指通过耶稣,人和神重新合一了,因为人也有神性的一面。人获得拯救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耶稣,实现与神的重新和好(being "at one", ment是将其变成一个名词的后缀。)
《救赎》这部电影拍得很美,也在探究人犯下错误或者罪行后如何拯救的一个问题。二战前13岁少女布里奥妮刚刚开始尝试写作,想象力丰富。一天,通过窗户,看到仆人的儿子罗比•特纳和姐姐塞西利亚有暧昧关系,后来又发现他写给姐姐的一封很色情的书信。不懂世事但想象力丰富的布里奥妮于是便对罗比产生了反感,后来在表姐遭人强暴的时候,便诬陷罗比,害罗比下了大牢,后在二战中,罗比和姐姐塞西利亚都不幸死去,永远没有机会“终成眷属”。豆瓣上有个很有趣的评论标题,叫“文艺女青年害死人”。可不是嘛?懵懵懂懂又想象力丰富,未免就要胡乱指责,棒打鸳鸯。
这是个巨大的悲剧,那么救赎、原谅、和解这一切又从何说起呢?还得回到英文的at-one-ment这个“合一”的字上来看这些问题。
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之一,是罗比和两姐妹之间的“阶级鸿沟”,这在后来一场虚拟的三人会中,罗比也说得很清楚,指责妹妹因为他的出身,就草菅人命,不肯及时承认自己的谎言。诬陷之后,妹妹自己陷入巨大的内疚当中 ,当初看来很了不得的阶级鸿沟,在下狱以及随后的战争造成的人生灾难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妹妹也好,姐姐也好,都与一个低层的仆人的儿子和解了,此乃“合一”(at one) 之一。这是一个很“英国”的主题,就像劳伦斯《查德莱夫人的情人》一样,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层差异始终存在,甚至在21世纪的今天。我上次去开会,还听一个英国佬在那儿一口一声“某某勋爵”(Sir So-and-so)地在谈我们业内的一个牛人,在美国人当中,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但是反过来,我想英国人可能也嘲笑美国人的“没大没小”,没有这些阶级和层次的概念。这影片里的受害者是下层的罗比,但是他却在受害后,上了道德的高地,妹妹为之终生忏悔。她甚至放弃了剑桥的学习,去做一个普普通通,被人颐指气使的护士,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初无良的贵族家女子终于放下了身段,和普通人混为一体,“合一”了。
合一之二,是妹妹通过自己的创作,营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让姐姐和罗比在她的著作里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而现实的发展后来已经不再人的控制之下,谁曾料想罗比出狱后会去战场,会参加敦克尔克大撤退,会早早死掉?谁又曾料想姐姐会因为地铁里的爆炸意外死亡?虽然妹妹心存内疚,但是在理智上,她知道这是造化弄人,让两人无从结合,她很高兴她能通过她的生花妙笔,让两人在想像的世界里“合而为一”。
只是她心里到底还有歉疚,总觉得悲剧是她造成的,这样的忧伤无从消解,就如同那美丽的片尾,罗比猛回首的一脸忧伤。伤害的后果其实已经被沧桑的世事抹平,无奈伤害在心灵里造成的阴影却不能抹去。我看过的一个小故事,说父亲告诉儿子,生气想伤害人的时候就在篱笆上钉个钉子,后来篱笆上钉了很多钉子,父亲让儿子一一取走,指着那钉痕告诉他:生气就是这样,后来你可以原谅,可以和解,可是那生气产生的后果,那伤害却会长久存在,就如同那钉痕一般。所以爱要求人“不轻易发怒”。蒲柏说“人谁无过,能原谅者,神也”(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evine.)可是即便我们的过犯得到了原谅,我们可以重新被对方接纳,不说明我们就不需要承担过犯的后果。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概念,但是你去问任何牧师,他们都会这么跟你说。
这个影片中,其实最苦的还是这个妹妹,这罪与内疚感的捆绑,伴随了她的一生。死的早死了,生的人最苦。就如同苏格拉底临死前说的那样,他去赴死了,你们留下来,谁羡慕谁还两说呢。
这里就要说到合一之三,也就是妹妹在余生当中,究竟如何和自己的良心和解。由于战争的关系,她其实早早就失去了向双方忏悔,弥补过失的机会。更大的煎熬,是这种良心的长久谴责。这样的谴责使得她成了个深不可测的,神秘的女孩,她通过她的写作在自我拯救。从影片后来的专访上看,她一生写了二十多本小说。而这本《救赎》是她最早开始创作的,但是这个创作过程成了她一生的事,这书也是她大限来临前不久写就的封笔之作,天鹅之歌。作为一个少女,她的想象是一种臆想,毁了他人幸福,也负累一生,可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后,同样通过想象,她成了一个作家。她在这种几近“写作疗法”的终身苦修当中,独自和解。
这是一部很美的影片,我独自一人看完,胸中似有块垒,却落在这样“独坐幽篁里”的处境之下,夜深人静,就不用长啸了,写它一篇影片,好实现我自己的at one ment吧。
现在可以去睡觉了。
3 )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看〈赎罪〉
看完这个影片后脑子里居然始终挥不去那个五分钟,来回看了三遍,除了震还是震,当然不是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而是沿着詹姆斯`麦克沃伊的视角体验,从蓝灰色的天空,到游乐园废墟中缓慢转动的摩天轮,再到那些伤残兵的各种表情,太末世太末世。起初看这段牛逼闪闪的长达五分钟的长镜头时并没有意识到是敦克尔刻大撤退,然后便疑惑着到底是我眼睛有问题还是乔`怀特没有拍好,也许更可能是麦克沃伊自始至终苍白而严肃的脸,没有半点即将冲出地狱看到光明的兴奋与喜悦,有的只是仿佛最终审判之日即将到来的黎明前的黑暗。果然当天夜里麦克沃伊死于败血症。其实赎罪里的宗教态度是很复杂的,就好象敦克尔刻大撤退其实是一艘真正的挪亚方舟,但麦克沃伊和凯拉`奈特利最终都没有看到。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在那经典的五分钟里有烧圣经的镜头,黑皮金边,纸张在火堆之上随处飞舞,配上背景的废墟,怎么看都是上帝不在,末世到底。被冤枉成强奸罪而被迫奔赴战场的麦克沃伊和为了能有机会与爱人见面当上了护士的奈特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救助,而一个死于敦克尔刻大撤退的最后一天,一个溺死在隧道里,理应得到救助的人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归宿。
而更残忍的是,从麦克沃伊被带上警车上之后,尽管影片多次拍到了他们两个的重逢,热吻和欢爱,但这些都不是事实,全部是妹妹Briony的想象。
是的,这个电影从头到尾都是双重的,一重是妹妹Briony对她所看见的东西作出来的臆想(也就是她后来写下《赎罪》这个故事本身),而另外一重就是真正的现实。而妹妹Briony的臆想并没有随着麦克沃恩被带入警车之后终止,而是换了一个地点换了一个名字换了一个年纪继续。只是这次没有了嫉妒和恶意,而是充满着所谓的忏悔。而这里就进入了另外一个宗教命题——赎罪。《赎罪》里一方面宣布上帝已死,在另一方面却又继续试图求索犯了错之后是否可以得到补救。
Briony对待麦卡沃伊的感情其实是很畸形的,她13岁就爱上了麦,恐怕还要更早,当误以为麦和她姐姐有奸情后,就萌生出很复杂的感情。Briony是有洁癖的,同时还有那种作为一个未成年少女对成人世界理所应当的厌恶,和对一个拥有成熟身体女人的憎恨和嫉妒。从后来有一段她坐在列车里的情节就看的出来,列车的阴影一阵又一阵的投在她的脸上,把Briony压抑,内向,忍耐同时又阴郁的性格照的一览无余。
其实如果能再仔细想想,那个夏天晚上的事情真的是Briony一个人导致的吗?那个夸奖她"干得好"放在她肩头涂着红指甲的手,还有这个故事里最没有得到惩罚的罗拉和巧克力厂商人,Briony只是把所有的罪一个人览下而已,当然她自己是不会意识到的,这样一来赎罪的解释就变的很通顺了,Briony在不经意间扮演了一次耶稣的角色。因为赎罪的意义源头其实是耶稣代人受罪并把罪赎掉。
顺便提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Briony身上修女的气质非常明显,同她姐姐放荡的风尘气形成强烈的对照。甚至她最后用来赎罪的手段——做一名护士,第一前线的医治伤员也是耐人寻味,你当然可以认为这是她希望有机会可以遇见麦,但这之外显然有点别的什么意思,顺便说一句二战期间的护士制服和中世纪的圣徒斗篷实在太象了(都是红蓝两色)。而且看到结局我有理由相信Briony绝对终身未嫁并保持处女之身。
当看到罗拉和巧克力大富商幸福的步上婚礼殿堂的时候,这桩事件的始作俑者的幸福姿态在我看来是对拼命在那赎罪的Briony最大的讽刺。
这个罪真的赎的掉么,或者说,她真的值得这样去赎吗,恐怕是Briony的一相情愿。
“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最先看到挪亚方舟的人也未必会得到救赎。
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得到。
4 ) 一部很讲究的电影
正如《看电影》审片室的点评一样,[赎罪]把艺术拍的很商业,在看过第三遍后,较之前的体会更多了些,也更加赞叹导演在各个环节的处理,让这部气质上很文艺的电影看起来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一部上乘的影片,必然注重细节的表现。[赎罪]的七项奥斯卡提名也可见其在各个方面的出众,虽然只获得了最佳配乐的奖项(实至名归),但对于一部英国影片和资历尚浅的年轻导演来说已是难能可贵了,更何况已有威尼斯开幕影片、金球奖最佳影片的殊荣在前。
这里不谈长镜头和主观视角与观众视角的并叙结构,只谈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在细节上,[赎罪]让我感受最深切的就是它的讲究。影片中虽然融合了很多种表现手法,但并不显得杂乱突兀,这里面就需要大量的细节来完成起承转合的任务,而这也正是导演的功力所在。
先来看看视觉方面,前半部:晚宴前香奈儿广告似的西西莉亚的那组镜头;考究的墙纸背景前暗影中的布里奥妮就像一幅古典油画;罗比在浴盆中抬头仰望天窗上飞过的战机;庄园外景中如童话般的阳光和色彩;夜晚寻人时山头的手电和近境处的布里奥妮;罗比回来时西西莉亚一家人在门前的站位等。后半部:丛林中阴霾过后的短暂阳光;废墟中人和场景的关系;河中倒影出飞过的战机;海港酒吧中黑白银幕前的剪影;下避难所时的大仰角;花丛中的逆光的罗比;遇到老妇人(母亲的意象)时亦真亦幻的模糊处理等。多处逆光的处理、人物走位路线的设计感、构图的张力都让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每一个角度,每一个镜头都异常的讲究,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导演在拍之前脑中已构筑了宏大完整的影像,才能有如此的掌控能力。更有意思的是,你如果多看几遍会发现差不多每种表现手法都会有呼应的地方,相当耐人寻味。
影片的音效处理同样妙不可言,如像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不时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的。影片中,音效与镜头的双重剪辑,营造出虚实结合的效果,打破了台前幕后,也打破了时间与空间,背景的配乐常落在现实的音效上,如开始阶段急促的钢琴背景配乐接上剧中西西莉亚的轻轻一撩;又如小布里奥妮最后一个特写时的打字机配乐收尾正好落在四年后罗比的打火机声响上;闪回时的时光倒流;最后一幕时倒带的声效等,这些在音效和配乐上的用心赋予了影片更多的情感和趣味,饱满而有力。同样的,你会发现很多音效的处理也是两处各有呼应,建议大家再看的时候可以留心一下。
最后再提一点结尾处老年的布里奥妮,虽然只是一番独白,但她的表演却着实为本片煽了一把情,看着她不安的眼神,微颤而紧皱的嘴角,欲言又止到最后坚定淡然,让人禁不住心酸了起来。
5 ) to Bee or not to Bee
没错,我写的就是Bee,至于我为什么写这个Bee而不是那个be,请容我慢慢道来。看完之后,您再说我写的到底是对是错。
窗户在电影视听语言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导演不太喜欢运用窗户来表达富有寓意的影像,但是,窗户一直是西方导演最擅长最热爱的语言。有多重要呢?说得庸俗些,大概就像国人打麻将的“会儿”一样吧。
影片《赎罪》在简短介绍13岁少女布里奥妮的梦想和片中主要人物关系之后,便开门见山地以一个窗户的段落将全片的主题呈现出来。
《赎罪》的主题不就是幸福的毁灭和布里奥妮的赎罪嘛,还有什么别的主题吗?
有,当然有。
如果说《哈姆莱特》(请注意,影片中出现了这个名字)又可以翻译成《王子复仇记》的话,那么《赎罪》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哈姆莱特,可以翻译成《少女赎罪记》,因为它和《哈姆莱特》讲述的是同一个问题:to be or not to be.(不知你是否记得它巧妙地隐藏在影片的一句对白之中。)
对英国人来说,莎翁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就像曹雪芹之于中国人(他们关于莎翁的研究论文较之国内学者之于曹雪芹,其数量之多更加有恃无恐)。而《哈姆莱特》是全世界除了圣经以外,被引用得最多的英文著作。而所有被引用的话里面,我估计,引用得最频繁的恐怕就是to be or not to be这句话了(可能紧随其后的就是女人呀你的名字叫弱者了。)
书归正传。当13岁的布里奥妮站在窗户里面向外面望去的时候,与其说她看到的是她姐姐塞西利亚和她暗恋的、仆人的儿子罗比调情的场面,不如说她看到的是他们三个人的命运:to be or not to be。而且,为了提示我们,导演还别具匠心地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现在,请你回答我,当布里奥妮走了很长的路、走到窗户前、试图向窗外望去的时候,她最先看到的是什么?是什么打扰了她的偷窥?
是那只蜜蜂(BEE)。
蜜蜂阻止了她的偷窥,她却任性地赶走了那只蜜蜂。于是,她看到了她不应该看到的一幕:塞西利亚在罗比面前脱去上衣。她倒吸一口气之后,出于本能,这个13岁的女孩子转回身去。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如果,她没有那么强烈的好奇心,她选择不再转过身去,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可是,不幸的是,她选择了转过身去,这个选择等同于她对To be or not to be这个命题做出了选择——她选择的是毁灭。
布里奥妮转过头又一次向窗外的池塘望去,她不知道自己这个转身将使自己走向深渊。
她看到的是,塞西利亚从水里爬上来、几乎全裸着,而布里奥妮竟然很镇定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蜜蜂也没有再来捣乱。塞西利亚穿上衣服离开,而罗比犹豫一下之后,看到周围没有人,便试图用手去抚摸塞西利亚呆过的水面。
显然,在观看者布里奥妮和被观看者罗比的潜意识里,这种抚摸象征着对塞西利亚身体的抚摸。如果布里奥妮没有看到这一幕,而是在塞西利亚离开的时候也离开窗户,那么,尽管她已经站在可怕的深渊的边缘,但是她也许还是可以得救的,因为她后来也许无法那么坚定地得出罗比是“性欲狂”的结论。
这时,哪个讨厌的蜜蜂(BEE)又出现了。当然,它这样不知趣地、及时地出现是导演的安排。于是,被蜜蜂打扰了观看、同时也被罗比的抚摸打扰了她的内心的布里奥妮选择了毁灭。虽然画面没有血腥地呈现蜜蜂的死亡,但是毫无疑问,观众知道它死了。
导演对蜜蜂之死的呈现所体现的慈悲和内敛,可以说贯彻始终。影片中所有关于死亡的镜头,比如敦克尔刻大撤退,比如伤员之死,罗比之死和塞西利亚之死,全部表现得有力、真实却又很内敛。
遗憾的是,《赎罪》虽然获得第80届奥斯卡奖的7项提名,但是在5部提名最佳影片中,它也是唯一一部没有得到最佳导演提名的。也许,要想理解如此精辟细致的情节安排,对匆匆忙忙看片的评委们来说简直是mission impossible。
罪恶的人做出的坏事得到的是复仇,而善良的人做出的坏事则是赎罪。布里奥妮几乎用她的一生来赎她的罪,最后,她终于赎清了。上帝安排她得了那种在我看来算得上是美好的病:她将失去记忆,就是说她将终于忘记困扰她一生的、总是在人群中一闪而过却永远找不到的罗比的影子,忘记美丽得令她嫉妒的姐姐,忘记所有令她痛苦不堪的回忆,她将在一片没有痛楚的安静中度过余生,这对她来说,这不是最好的奖赏和补偿吗?
说到布里奥妮对罗比的爱恋,我还是想从哈姆莱特说起。今天的西方学者,喜欢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哈姆莱特,他之所以那么粗鲁、用那种颇具几分色情色彩的话来叱责他的母亲,是因为他有浓重的恋母情结。我想,对于布里奥妮,用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来解释她对罗比的爱,也许并不为过吧。反正,她并不错在对罗比的爱上,她只是阴差阳错,好心却办了坏事,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里面的劳伦斯神父,本来想帮那对恋人,没成想却害得他们双双殉情。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只用寥寥几笔就刻划出了布里奥妮的表妹罗拉和那个奸污虐待她的商人保尔 马歇尔的形象,极见功力。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就是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长镜头:从那个玩具城堡(这个城堡后来出现在塞西利亚送给罗比的明信片上,它象征着家)的门口,镜头带着我们沿着一群像是在迁徙的野生动物的队伍,一直走到布里奥妮的身后。这应该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场景,而是导演刻意安排的。作为全片的第一个移动的镜头,导演显然试图通过它暗示什么。
导演Joe Wright 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呢?是说布里奥妮身后有一群豺狼对她虎视眈眈她却全然不知,还是说其实生活里总是危机四伏?我实在没有想明白。
在to be or not to be这样人类至高至上的主题之下,再来评价男女主角的表演似乎显得太过轻率浮浅。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两位主角均未能获得奥斯卡的提名。但是,在我看来,该片拿下奥斯卡最佳配乐应该在情理之中。意大利作曲家达里奥 马利安那利(Dario Marianelli)和导演Joe Wrightly在成功合作了2005年的《傲慢与偏见》之后,再次联手,为这部影片打造出浪漫、深沉的音乐旋律。影片中,古老的打字机的敲击声逐渐转变成敲击人们心灵的音符,真是令人称奇的神来之笔。片中前半部份那些如诗如画的英国乡村田园风景,令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导演罗曼 波兰斯基执导的、也是反映英国乡村生活的作品《苔丝》(那是另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故事)。
哈姆莱特用他的剑和他辞藻华丽的韵文诗完成了他的复仇,而少女布里奥妮用她的笔完成了她的赎罪,正如她所承诺的那样,不要押韵,不要修辞。但是实际上,影片的每一个段落、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押着同样的韵脚:to be or not to be。
6 ) ■ 滿身都是商業,每一寸身段都流露嫵媚
事先期待的很,失望得也不輕。給兩顆星是恨鐵不成鋼。
扎好了是個“大片”架勢,錢花得估計也得如流水。
只是,導演似乎過分熱心于那種MTV式的表現方式。敍述力度不夠,臺詞散亂無神也欠火候。最明顯是節奏問題,開篇本來還讓我驚艷了一下,豈料通篇一個調式到底,只是你追我趕、急管繁弦,沒高潮沒張力。因爲分場做作刻意,鏡頭碎碎切,情緒綫再三被斬斷,難以飽和、流暢和連貫。沸點尚沒達到,場與場之間已經頻繁地生硬轉換。切口多,縫隙大,只得將音樂塞到太滿,務必填實,一刻消停似也不肯有,再加一層打字聲,幾乎從頭追打到尾,砸得耳膜疼。
表演的平面化,倒也不怪演員。一切都使得兩位主角根本無“戯”可挖,有的只能是對著鏡頭展示若干臉譜化的定格表情,其他的交給剪接去拼湊就好了。演員似乎忙于換面具、忙於按照設定好的路綫走位、忙於背好分内的臺詞,連對手戯、内心戯場面都感覺不到一點心神的交匯和激蕩。單説James McAvoy資質,實是個既很好用,又很容易用得好的演員,可惜。至於Keira Knightley,本身就不會演戲,現在正好怨不得她了。
一點題外話是,我對James McAvoy的厚愛厚望,本來是熱切等著他憑藉此片從丹尼爾.戴.劉易斯手裏奪奧斯卡小金人,現在正好也不必替後者過於懸著心了,免得兩人想殺,哪個落馬我都心疼。
再説下攝影,中毒也不淺。影片主題倒是不單薄,可是拍單薄了。畫面空洞美。光用得要膩死人,大概太清楚自己在那兒拍文藝片呢,生恐它不唯美,生恐它不文藝,生恐不像照相本子。
它的滿身都是商業,每一寸身段都流露著嫵媚,已非“敞開懷抱歡迎觀衆”足以形容,簡直是向著觀衆投懷送抱、承歡膝下的姿態了。
觀看過程中幾度疑心自己是在看英倫版的《黃金甲》或《夜宴》,一堆花胡哨,一堆表面功夫!並沒有比預告片更多給人什麽感受。
PS:快别再提那个做作的长镜头了好罢?同样表现战争场面,对比一下《人类之子》近结尾时那个7分多钟的长镜头,想想,什么是真正意义的长镜头,什么是为了长镜头而长镜头。
小女孩根本是个变态!比较无语..
Find you, love you, marry you and live without shame.
一段史诗般一镜到底的5分钟长镜头,两线人物无可盼望的战火消停和解时,那些暗恋、嫉妒、等待、坚持、煎熬、忏悔深埋了却来不及发芽。如果你来不及享受机位和摄影的变换,来不及欣赏美工和布景的诗意,那么至少可以花痴James McAvoy / Keira Knightley。
有些话说了,其实你负不了责任
文艺女青年害死人
“一个女孩子从卧室窗外看到了她不懂的东西,可是她以为自己很懂。”
直到最后一段独白真相,才觉得故事动人
小孩一旦因为无知而残忍,会让人心惊肉跳
他伸手抚摸了她曾跳入的水面。
华丽的无病呻吟
打字机声是亮点。
X教授和奇异博士的爱恨情仇。
我非常讨厌这种自以为是的小孩子 如果是我妹妹 我一辈子不会原谅她 因为她的虚伪懦弱自我 即使用一生来赎罪也换不来我的原谅 听到最后那句"i gave them happiness" 彻底抓狂 好意思么 无语中……参入太多个人感情了- -
看五遍还是不够的一部电影,少年时代部分的背景相当漂亮,奔跑也很好看
其实最值得玩味的姐妹两个爱人的方式。稚嫩之爱是为了证明你爱我,我可以毫不犹豫拿生死当作赌注。成熟之爱是就算全世界都误解你,我也永远不会动摇对你的信任。于是妹妹一旦被伤害就会任性地反击,而姐姐却是那个一直等他come back的人。Stupid Child
那哥们死的时候,我哭了。。。
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奈特莉的胸有多么地平!
再次确认,一,我讨厌战争;二,我讨厌Briony类的早慧少女。
给四星完全为了他们俩那个唯美的ml。
可怕的萝莉。如果还有机会赎罪,那你的罪就还不够深刻,唯有你得不到你预想的救赎,赎罪才成为可能。音乐、剪辑、画面都不错,尤其给萝莉打的主题配乐很好,然而各方面也没有让人惊喜的表现,总而言之是一个值得看到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