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戏梦巴黎》中的台词
“卓别林想要排一个漂亮的镜头的时候,
他十分清楚该怎么做
比基顿清楚,
比任何人都清楚!
还记得《城市之光》里的
最后一个镜头吗?
他看着女孩
她也看着他
别忘了,女孩之前是瞎子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他的模样
那镜头看起来就让你感觉通过她的眼睛,
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模样
卓别林,这个世界上
最著名的一个人
让我们看起来像是我们
也没见过他一样……”
2 ) FIFF19丨DAY6《城市之光》:传说里,看见那道光芒的人,会一生喜乐无忧......
第19届法罗岛电影节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城市之光》,下面请看前线在钢筋混泥土里追逐幸福的人们之评价了!
果树:
每一个喜剧的点都仍然有效,令人发笑。而其中的人性无奈也仍然能穿透纸背。当影片成功让你感叹出来,足证这是时间掩埋不了的影史珍品。
冷雨醉清秋:
笑过,哭过,足矣。
Pincent:
花先于女主出场,拳赛上只想拥抱,多么浪漫!在一个盲与自杀的时代,人们多么需要光。看不见才会对未来所有期待,就像做梦一样,就像电影本身一样。语言太多余了,政客们的讲话都是嗡嗡声。在音乐里轻易沉浸,众多阶级身份笑话之外有不少超越时代的简洁。
Morning:
我以前看这部电影,一直记得卓别林看卖花女的眼神,还有看富翁的眼神,很温柔,有扑面而来的真诚。这是一部解决相信的电影,卖花女有相信,百万富翁没有相信,流浪汉调和于其中,有一种和煦的光芒。许多黑白电影尤其是无声电影的力道是很强的,因为他们要穿透彼时限制的条件才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真实,但这部电影不同,它从容不迫,如同慈雨一般清凉柔和。
一桶猫:
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电影,也是他第73部影片。笑点一直持续到现在,基本上都是卓别林一个人完成的。非常擅长解读角色,对于每一个角色他都有不同程度的带入,女主美,故事情节也很流畅。
折射入网:
电影不需要对白,完美的表演和音乐就够了。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音乐频道初看此片时的欢乐,重看依然精彩,有谁会不喜欢看卓别林的悲喜剧呢?
Her Majesty:
人道主义喜剧就是偷了一千块给心爱的人时还要给自己留一百块。
#FIFF19#第6日场刊将于稍后公布,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参透人生的大师
他的作品都是喜剧,且都是黑白默片,在有声电影大行其道之时.他仍然坚持推出默片,获得空前成功.现在,在这个充满特效 声色 光电 的电影时代里,他的作品仍然能令人如痴如醉,身投其中.我想其魅力之一便是他参透了人生的际遇与悲欢 幸福.
他的喜剧作品让人笑过之后充满凄楚,从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它是悲剧作品.他复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侍者端着盘子笑吟吟地走进餐厅.突然被一只香蕉皮滑倒,于是狼狈地倒在地上,众人 见状便大笑起来.他认为跌倒并不引人发笑,引人发笑的是一个人在瞬间由快乐而突然坠入了忧伤.
他的这种理解无疑也是一种对人生的参透.小人物的失意潦倒是喜剧片一个必备元素,或许只有在看到别人不断的受挫,闹笑话,我们才能对比出自己的优越与闲适,同时他们又都是我们的影子 所以我们才会在笑过之后倍感忧伤.
他有一撇一字型的小胡子,由此也遮掩了他嘴角的笑容.他似乎总是那么淡云轻抹 宠辱不惊,即使是三番五次上不去公共汽车,即使是困窘的被街上的孩子追打,即使是被富翁盛宴款待......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 不管是受到嘲讽还是夸赞,他的表情始终如一,隐藏在胡子下的嘴角未有变动,也始终是那种清澈无辜或者是一部分人认为的呆滞迟钝的眼神.
哦,若说是有什么能使他的眼神改变的话,那便是爱情 .<城市之光>的片尾,当盲女认出他后,他羞涩的垂下头,但却抬起目光,抿起嘴角,这时的目光中我们看到的是喜悦 是感动 是珍惜,也许还有泪光点点......
他早已知道,贫穷不是最大的不幸,富人对他也只是酒后的施舍,真正永恒的便是小人物与小人物---他与盲女之间建立的无私 纯净的爱.
还是披头士说得好:到了最后 我们需要的只有爱!
(卓大师一生连续经历三次失败的婚姻,直至与第四任妻子、著名剧作家的女儿定居瑞士,才生儿育女,走入幸福的后半生.他也许想告诉我们的是:到了最后,我们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幸福~)
4 ) 笑中有泪
City Lights-1931
这就是Chaplin标志性的笑中有泪的作品。
影片最后,已经拥有花店的卖花女,摸出了流浪汉就是昔日自己一直以为的富豪,她给了世界一个美好。她没有嫌弃他,她没有因为思念的落差而失控。
知道吗?流浪汉自己也呆在那里,这世上没人敢担保这个女孩子能够给出这样回应高尚的反应。
和平和繁荣。当雕像揭幕,Charles蜷缩在母性的怀抱中,此情此景何等可爱。
流浪汉无意中救了百万富翁一命,从此他有了资本,一份从前他未曾获得的资本。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忘记流浪汉;流浪汉喝酒后又记起这位朋友。这样的描述戏剧化得来又那么现实。
有一天,Charles在LA观看一场拳击比赛,坐在他身旁的正好就是农家女Virginia Cherrill,于是,Charles邀请她饰演双目失明的卖花女。
其实我们看Charles的电影里的女主角,大概都是相似的,巴黎一妇人、舞台生涯、城市之光……凄美,眼神中总是流露着淡淡的哀伤。Charles饰演的小丑、流浪汉碰巧遇上了她们,爱上了她们,低微的身份,或浅薄或高尚的爱情。
Charles擅长描绘穷苦阶层,他用喜剧的方式来演绎,让观众哈哈大笑的时候却笑出眼泪来。
当奥斯卡邀请Chaplin回美国接受奖项的时候,他向妻子表达了自己的担心,时代已经变迁,大家还会喜欢他的电影吗?
事实上,那些黑白光影影像,依旧让人捧腹大笑,然后流泪。一直到今天。
5 ) 查理,有机会老子一定嫁你。
无疑,他是喜剧大师。
而且是唯一的喜剧大师。而不是之一。
城市之光是查理最钟爱的作品。
灌输了他对于感情的认知。对爱的向往。
我记得在拍马戏团的时候他就离婚了。
人生一直处于低潮,感情的变化能从戏中感受到。
他沮丧,他失落。我也跟着他沮丧,失落。
片中他幽默,机智,他善良。
片外他真诚,勤奋,他爱他的电影事业。
这就是我,不,是所有人欣赏他的原因。
我喜欢称呼他为查理。
仿佛他还活着,仿佛他还在拍着他的老电影。
还是和剧中的女演员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还在为某一小段要不要剪掉而苦恼着。
他活的要是想电影中的那样,就好了。
起码不会太累。
6 ) 我只陪你这一程
喜剧究竟该算一种形式,还是题材,或许都可以算,有些时候,我们在看完令人捧腹的喜剧形式的演绎后,总能又感受一丝不一样的或悲或喜的精神感受,这样的喜剧往往令人印象深刻。在今天,喜剧的形式愈加成为题材本身,仿佛只要不择手段让观众笑的癫狂就可收工,而随着恶搞、屎尿屁风格喜剧的盛行,那种令人看后回味再三的喜剧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或许要多向前辈学习,比如卓别林,在他的电影中,喜剧就是一种表现形式,在令人笑过后,他总是常常指向一丝超越形式的东西,比如《城市之光》,一个流浪汉令人捧腹的“追女记”外壳下,却指向的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温情脉脉。
《城市之光》的故事有些荒诞,又显得平常,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汉继续以滑稽的形态生活,制造着诙谐的笑料。他路遇一个双目失明的卖花女,心生好感,总是希望为她做些什么。一天,他又搭救了一个试图跳河的富翁,精神处于昏沉状态的富翁与他把酒言欢,花天酒地一番后,还将自己的车子和一些金钱给予流浪汉潇洒。流浪汉用这份小财与卖花女度过了短暂的欢乐时光,他更想为心上人治好眼睛,不想回过神的富翁在对流浪汉看不起的管家撺掇下不认救命恩人,而此时卖花女的房租到期,面临困境。于是,流浪汉豁出去了,以各种方式试图为卖花女筹钱,甚至瘦胳膊瘦腿的他也要去拳击场上搏一把。进行到这里的故事一直是欢乐不断下的平稳推进,虽然有奇遇,有意外,但是流浪汉总是淡定乐观的生活,默默的让卖花女快乐,为她去努力。尽管流浪汉为卖花女尽心尽力,但是却一直以一种低调的,无私的形态呈现,比如为她挽毛线,哪怕卖花女误将他外面的毛衣全部圈走,他也不说一句话,这一喜剧场面也将他善良的本质自然呈现。看过太多张扬的表现爱的狂热的电影,本片中这份淡淡的而又本质浓郁的爱情却更让人感到温暖,绝非那种歇斯底里张嘴大喊“XX,我离不开你啊”的表演成分的爱所能比拟。
在片中,卓别林也表现着他惯有的批判性,影片开始就是一场雕塑揭幕仪式,一派盛世景象,但是揭幕之后却发现流浪汉正睡在雕塑上,这无疑是对这看似繁荣的时代的讽刺,而维持秩序的人员迫不及待的要赶走流浪汉的举动,更可以看作他们自欺欺人般的对现实的掩盖和无视。而富翁的多变性格下,却表现的是他的一丝势利和逐利,今天可能因为你帮他一把就与你称兄道弟,视之为知己,明天就可能不再把你当回事儿,而过了两天可能又变脸对你友善无比。富翁在片中情绪低落,想要自杀时就对流浪汉好的不得了,本质却是一种利用关系,因为这个时候需要他的帮助和安慰,而一旦情绪正常就冷面相对,而他那个管家更是势利眼的代表人物。当流浪汉走上拳击台想要一搏时,也发现这看似公平的搏击下,隐藏着多么肮脏的内幕。在一起抢劫案中,流浪汉被误当劫犯抓获,这个关键的时候却得不到富翁和管家一丝帮助,只能含冤入狱,而入狱前他所做的最后的事情就是将可以治愈卖花女眼睛的钱送到她的手上,然后体面的被抓获。
卓别林在片中塑造了一个令人感到可怜但是绝不可悲的角色,他是一个流浪汉,却时刻保持自己的尊严,面对富翁一次次的翻脸,他不卑不亢,没有怨天尤人。他乐观的面对生活,以顽强的耐力营生和帮助他人。最令人感动的是,在影片末尾,流浪汉出狱,而卖花女恢复视力后已经开了花店,当流浪汉看到卖花女,充满期待的希望对方认出自己却未被认出时,我们没有看到他高呼我就是那个当初帮助你的人,也没有看到他多么悲情的抱怨,他表情略带忧伤,接着就准备默默的离开。这就是他,只默默陪伴卖花女走过生命中这一程,这最困顿艰难的一程,没有其它企图,没有其它打算,只是本着内心的指引,为一个盲女导航。正是他这样的人在这个对真善美失明的时代,在这个任假丑恶横行的城市,点亮了一盏盏明灯,他们正是城市之光,照亮困顿者的人生,无论对卖花女这样的底层,还是对富翁这样的上流社会。卖花女恢复视力可以看作一种美好的冀望,悲伤中鼓舞人心,黑暗中寻觅光明,我们总有看到那真实世界的一天。
最终,卖花女还是在握着流浪汉手时,认出了他,她说“你?”,流浪汉淡淡的答道,“你现在能看见啦?”,“是的,我现在能看见了”,卖花女带着哽咽的表情,流浪汉带着依旧傻傻的笑容,影片就在这里淡淡的结束,一如卓别林一贯的风格,喜剧桥段夸张却不哗众取宠,社会批判深刻却不刻意尖锐,这缕城市之光照入我的心中,让人笑中带泪,倍感温暖。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88b6d4c405fbe1c638db4962.html
最后一个眼神的特写,直指人心
在一个无片可看的夜晚,被一部80多年前的默片感动到了。这就是变形金刚们打得再酷炫、票房再火爆也无法比肩的原因。
”假如我们长时间地、专注看一个好笑的故事,它会变得越来越悲哀“——果戈理
哭哭笑笑的小人物传。里面的爱情可有千百种解读,就不赘述了。但爱情的确能让人变瞎,也能让人复明啊。拳击那场戏大赞。
拳击那场戏笑死我了。还有他准备上场前试着跟那个人套近乎的时候表现得好骚情啊哈哈哈~
那是世上最纯净的眼。
卓别林兼任出品人、制作人、监制、导演、主演、配乐、剪辑,结果一个奥斯卡提名都没有。卖花女一点不瞎,瞎的是奥斯卡评委。
虽说是童话故事,电影手段相当丰富过硬。在电影的幼年时期,电影本身这门艺术还没那么成熟的时候,拼的还真是创作者使尽浑身解数能发散出的硬功夫。
永远的小人物,伟大的卓别林。
大半时间各种捧腹,结尾却忍不住落泪~不愧是卓别林,兼具批判性、幽默诙谐与暖洋洋的正能量!在查理最后一部默片中,流浪汉与卖花盲女的爱情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笑点源源不断,拳击戏更是无与伦比;结尾被评为影史最佳结尾。当代的肥皂剧有几个能达到这种笑中带泪的喜剧片最高境界?(9.5/10)
卓别林不是喜剧第一人,却一定是集大成者
幽幽城市之光,让我们相信人心中还有良善。完美的表演和动人的情节。镜头的切换和动作的编排很到位。30年代初就有如此细致的故事编排结构和表演的编导,卓别林真是位大师。
如果我来拍摄结尾,我要让他们相遇却无法相识。
爱情是光,将城市点亮,笑的最后却是感动。卓别林竟然是爱情电影的大师……
"在她的眼睛未被治愈的时候,她说,“他不仅仅是个有钱人”,而当她的眼睛被治愈的时候,她是否还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在结尾处,一个笑容,将所有的想象留给了我们。 当她终于可以目睹这座城市的光芒的时候,她是否还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内心的光芒?"
矮小的卓别林,伟大的卓别林。无论是幽默的桥段,还是整体的剧情,都透出经典气质,淳朴、踏实,然而持久。
卓别林伟大之一点在于,哪怕经受过那么多苦难,他还是相信每个故事都会有光明的结局。卖花女问他:“是你吗?”我总觉得他会苦涩地摇头,然后转身离去。爱情是黑暗城市的光芒,善良也是,可是城市其实并不相信这些。
盲女复明后认出流浪汉的一刻是影史上最难熬的一瞬。
对比卓别林成熟时的电影,这里有些段子重复性强且幽默性欠点。但我突然发觉他演的卑微感,富人的刻薄与穷人的温暖,很有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子。当好莱坞对这种题材早已完全不感冒时,国内影坛却很青睐这种小人物,我们还是在呼唤别人八十年前关注的道德感。当然,拳击台那段子太经典太搞笑了。
老电影咖啡馆的第一弹。原来明天会更好的原文也可以是tomorrow the birds will 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