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十三邀 第二季

    综艺中国大陆2017

    主演:许知远  马东  克里斯托弗·诺兰  蔡国强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2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3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4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5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6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3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4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5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6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7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8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19十三邀 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2:25

    详细剧情

    《十三邀》是一档为许知远量身打造的节目。他“带着偏见出发”,对话罗振宇时“针锋相对”,探寻”二次元“时恐惧且焦虑,采访陈嘉映又“感到被碾压”,在一次次谈话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认知和情感的疆界被拓宽。”

     长篇影评

     1 ) 提问的人

    西川在《难以描述的旅行》结尾写了一个固执的印度老人,“挨家挨户地打听着什么”,“直到他找到他所要找的人,或得到他想得到的某一问题的答案”。真没想到《十三邀》这种节目居然会有第二季。这一季一开始我忽然觉得许知远像西川描写的这个老人。神奇的是这节目居然就采访了西川。那一期里许知远和西川像两个能玩到一起的孩子一样开心。

    第一季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许知远是中国最糟糕的采访者。问题问得拙劣、矫情、滑稽。但是慢慢的,这些拙劣、矫情的问题变得有力起来。同样是这些问题,怎样自处啊,怎样面对时代啊,对时代的看法啊……就这永远的三板斧,到第二季的时候,效果完全变了。对方势必要考虑自己的身份、社会角色,同时又要尽量保持一份做人基本的坦诚。当这些问题一次又一次被固执地抛出来,渐渐地对手也会掂量接招的分量。越往后这问题份量越重。对手的级别越高,这简单的问题分量也越重。

    我不太喜欢李诞这一期。非常苍白,他想和许知远掏心窝子却实在没什么可掏的。我不认为这苍白是一代年轻人的缩影。我在公司面试年轻人,很多人比我看书多看电影多。说来惭愧,我是从面试者那里知道的齐奥朗,知道的阿兰·德波顿。他们不仅读,还有自己的见解。远不是一个伪佛学实虚无的李诞能代表的。

    马东则是另外一种,我不认为“底色悲凉”是他的坦诚,甚至可能有丝粉饰。多年前王朔“出演”过一部电影,他在里面扮演王朔。电影叫《小说》,内容却是讨论诗意。王朔的回答算得坦诚。“城市花花绿绿的垃圾堆,挺斑斓,我觉挺好。”入世和出世,都要有一份淡然。不是说底色悲凉大家就会认为你是大隐。当然马东肯定比罗振宇“段位”高些,因为幽默永远是有魅力的。马东的幽默来自对世态炎凉的透辟认识,这是他独有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造成的,别人比不了。

    汪建这一期令我深深恐惧。无论从行为举止还是世界观,他几乎是上一代人的最佳代表。战斗哲学、专研精神、坚韧不拔混合着霸道的草莽气。实事求是又胡吹乱侃。我恐惧的是他们的能力太强,而且奋不顾身,不容置疑。

    林志玲很好。整个访谈让我想到《逃出绝命镇》里的黑人女仆。眼泪从眼眶中迸溅,脸上的表情却是微笑。 她被名攥住了。

    两季看下来,第一季我最喜欢陈嘉映,这一季我喜欢西川(虽然诗歌理念不同)。其实世界上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做什么。如何自处,如何面对你所处的时代。

    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应该学会尊重真正的问题,尊重提问的人。

    ————————————————————

    偶尔看《脱口秀大会》,这一季李诞复活王建国,还挺有人情味儿的。而且王建国对李诞评价,大意是说李诞属于不纠结的那类人。其实没什么不对。也许佛学真对他有某种效果。2020.09.3,备一注。

     2 ) 《十三邀》中许知远的采访风格怎么样?

    说许知远猥琐的眼神也好,对受访人的不尊重也好,我觉得都不妨碍我视这个节目为一个优秀节目的定位。

    它好在哪里?

    //带着偏见看世界,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许知远,一个对当代文化和审美缺失忧虑的精英知识分子,他很典型,和我身边几个知识分子的个性简直一模一样。正因为他的身份,让这个节目有别于娱乐圈主持人的访谈节目,更加离经叛道,也没有运用学术的采访技巧。甚至他在和受访人喝酒、抽烟、吃火锅中展开对话,镜头会留下大段他盯着对方时懵懂的眼神和思考时的静止状态。

    节目的定位是“带着偏见看世界”,正因为许知远对采访人物有某种意义上的偏见,才会从偏见出发去采访,从而找出他想要的答案。答案要么是“这的确只是偏见,ta跟我原来想象的不一样”,要么是“嗯,这并不是偏见,ta正如我想象”。因为有了预设的偏见,才会产生需求,诞生切入点,才会让访谈看起来更有冲突和碰撞。

    如果没有“偏见”,他不会去采访二次元的爱好者们,从“看不下去”到慢慢了解,从“无法接受”到理解他们。

    如果没有“偏见”,他一个知识分子看到同为知识分子的罗胖和马东似乎弃文从商,应该根本不屑于探知他们的变化来自何处,但正因为这些“偏见”,让他想要一探究竟,甚至带着刺人的语言和表情。

    如果没有“偏见”,访谈平静如湖,受访者应付了事,我们从镜头中看不到尴尬、愤怒,这个节目就会变成《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可能稍稍凛冽如《金星秀》。但我们不需要同质节目啊,我们需要看到受访者的另一面,而只有带着偏见和知识分子的狂傲抛出的问题才能激发这种情绪。

    //个人化的节目,真性情的观点 //

    与其说节目是寻找了各领域中的标签式人物作为采访对象,我更觉得是许知远在寻找他好奇的、追随过的、迷恋过的那些人来一探究竟。

    从《十三邀》的片头口播里就能看出他的动机,“我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作家,试图去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厌恶时代的流行情绪;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上的逻辑;开了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因为“试图捕捉”、“厌恶”、“不完全相信”、“只卖”这些动词,让他以非常个人化的目的去探访真相。

    所以你看不到鲁豫式的漫无目的谈天或老友相见式的嘘寒问暖,也看不到为了直击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提问的朱军or倪萍式的采访,留下的只有,“为什么会这样”、“真的是这样吗”,以及非常自我的“怎么不那样”。

    因为非常自我,所以并不代表大多数观众,没有观众最想了解的作品幕后,没有观众最想知道的票房或销量,没有观众最想了解的无聊八卦,反而都或多或少解答了许知远本人的内心疑惑。

    可就是这样一个非常自我的节目,才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平日里根本看不到的这些受访者的另一面。

    才让我知道了张楚原来如此博学,有思想,在面对听众提问“现在的大众文化是一个很平庸的时代,那么这个世界还会好吗”时,他会回 “当你相信你的朋友明天会更好时,这个世界就会好的”这样深刻的答案。

    才让我知道了贾樟柯不拍电影的时候都做什么,他的电影灵感来源又是什么,以及他对天体物理的兴趣。他提到某次见面会时台下影迷问他电影赚钱吗时,他内心OS时,你是我家会计吗?管这么多,喜欢就看,不喜欢就可以选择不看,电影赚与不赚是出品人的事。他带着许知远在老家的破败公园里坐旋转木马,打气枪,开雪地摩托,这种真性情换做其他节目,也真心看不到吧。

    艺术创作者或者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对于观众和读者最大的礼物就是,提供了一种我们不曾获得的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去用不同视角看待同一个世界,这多有趣啊。

    //筹备、聆听、复盘,不止看到访谈本身//

    我其实特别喜欢这个节目的模式和镜头语言,不到一小时的节目中,不光可以看到访谈过程,还可以看到节目的选题,前因后果(很多受访者是许知远反复见了几次的,这些都被收录在节目中)、受访者的生活,如果是两天的访谈,比如蔡澜、姚晨、金承志,都可以看到制作团队在节目间隙的复盘。

    比如“为什么对方的箱子没有被打开?”、“为什么对方充满戒备?”、“为什么没有惊喜”,合伙人或出品人会一语道破“你没重视她”、“你的生活经验是固化的,你在脑袋里提前置换了一些东西”。

    这些对于想要做视频节目,做人物访谈,甚至在找工作面临不断面试的人来说,多么具有现实意义啊!

    // // // //

    但许知远也有他的矫情和拧巴,他有对当下文化状态的悲观,有怒其不争的操心,他想从每个能聊到一块去的嘉宾那里得到共鸣,结果都没有得到,或许是这些人比他更通透明白,也或许他们如他所猜测的那样,都将这种情绪深藏于心,不打算拿出来。

    对于他的悲观,

    蔡澜说,既然无法改变,何不及时行乐?

    马东说,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那95%的人其实就是在活着。只是这95%的人,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媒体的权力。所以他们的声音被你看到了,你就不应该知道他们,你自己是5%,你就应该关注你那5%就足够了。

    罗振宇说,理想主义的东西在我们那一代人中,其实都是孔雀的尾巴,是为你的青春期开屏所用的东西。

    张楚说,自己别张罗那么多,知识分子的角色就是应该呆在属于自己的小地方,那就安然自得啊。

    他的拧巴表现在他崇尚知识,又厌恶新技术,他想要办好书店,将知识转化为金钱,却不相信商业逻辑,所以我想,即使他采访了马云而不是罗振宇,他也无法得到改进的方案,因为他不信,也不接受。

    // // // //

    不管怎样,作为观众,各取所需,有所收获就是好的。一个节目没必要做到人人喜欢,节目千千万,挑适合自己的看就好了。至于许知远,也不用做过多评价,毕竟每个人在自己所在的圈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好啦。

    最后对于这个节目本身的评价,我想用贾樟柯在节目中说的一句话来表达:

    “共识是非常消耗创作力的过程,共识应该是自己与自己来达成共识,而不是与其他人。它是某种教育要承担的责任,不是一个艺术家该承担的,我们提供观察与分享,但无法提供共识形成的服务。”

    给每个内容创作者。

     3 ) 许知远的尴尬,和马东的悲凉

    过去的几天,验证了马东的“悲凉”。

    初中开始,我对爱情的美好想象就是:找个残疾作家。他精神强大,足够我心甘情愿的仰望和配合;但在身体上,需要依赖我。这样的一段关系,可以让我既得到精神的滋养,又不至于因为自己过于一无是处而自卑。

    十几年后,青春期的我所想象的那种作家,或者说知识分子,凤毛麟角了。如果积极一些,不妨相信马东的说法——那5%的人们仍存在于他们的世界里。这大概是关于“隐”的一个解读角度。

    以此为出发点,关于许知远这个敢于迈到圈外的人,除了“不合时宜”,我真的抛不出太多难听的词儿。

    作为95%之一,第一遍看这期节目,肯定是尴尬发作浑身不自在的。许知远的那些问题怎么好意思问?那些骄傲怎么能那么堂皇?直到被朋友圈那些矛头直指许知远的文章刷屏,我终于没忍住,又把那节目拿出来看了一遍。意外的,看到哭。

    可能因为自己也是个不合格的采访者,我并没觉得这是一次多失败的采访。相反,它循序渐进,击破了一些东西。

    首先,我坚信:回答越笃定,离真实就越远。“喜欢。喜欢。喜欢。”和“没有。没有。没有。”马东和罗振宇的区别大概在于,罗振宇经过了重塑,马东并没有。他从一开始就承认了自己的底色从未改变。没有经过重塑的马东会面临什么呢?如许知远所说,一些东西被“安放”。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相信,马东说“喜欢许知远”是真的。那个理由太充分了——因为许知远有颜色。而马东,为了能背着那个“安放”了自己的沉重包袱跟上时代的速度,介于媒体属性的工作,他早就成为了一面镜子。他反射出的那些颜色,没有一个属于他自己。他在后面。

    毕竟,在这个95%占据主导——显然不是因为数量——的世界,带着颜色生活太危险了。

    跟着许知远的采访脉络,我们知道了马东的来龙去脉。有那样一个众所周知的父亲,八年澳洲留学经历带来的边缘感。他的悲凉底色大概来自于少时阅读《红楼梦》。他也曾雄心万丈,以为可以改变什么。于是做了《有话好说》,然而因为碰触同性恋话题,节目被迫停播。他的理想主义因此受挫,却并未被扑灭。后来他成为《挑战主持人》的主持人,在那档娱乐化的节目中,他一开始是极不适应的。然而那个他终于被打破了。再到后来,进入爱奇艺,做《奇葩说》……

    在梳理上面的段落时,我突然想起一个很久以前的新闻。郭敬明上马东主持的《文化访谈录》愤然离席。

    关于那期节目,网上只能找到完整版的文字记录。大概是2005年。郭敬明22岁。关于《梦里花落知道少》一书剽窃的事件正在走诉讼程序。上节目前郭敬明已和节目组沟通过,不谈抄袭事件;然而马东从头至尾一直在就此事刨根问底。发出这篇文字记录的网友是郭敬明的粉丝,他在最后说:“是,我承认自己带着很严重的主观色彩去看节目。可是那个所谓的主持人却抱着比我更严重的主观心态去‘主持’这个‘节目’。”

    有没有点似曾相识?2005年的马东那些大同小异的反复追问似乎证明了——虽然这类比并不恰当——历史果然是重复的。

    我读书少,是个没有态度或主见的人。所以我热爱许知远,一如热爱马东——彼时的,和现在的。其实破折号后面的解释略显多余,因为,正如前文所说,马东的底色从未改变。

    可对于这期《十三邀》上线后的舆论走向,我几乎前所未有的想用“反感”这个词表达自己的心情。作为一档节目,自然需要接受各个角度的点评;但是当一方占据了碾压式的话语权,这对话……不,这不是对话。

    悲壮的是:这结果,马东清楚,许知远也清楚。

    如果这文有那么几个人能看到的话,拜托听一听许知远说了什么。马东说得精彩好听,许知远说的也不是言之无物。他太清楚自己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你知道什么词儿最尴尬吗?就是“尴尬”。我们不知道怎么解释它的“不对”,只是觉得心理上不适了,便投机取巧的用了“尴尬”。让我们尴尬的是什么?

    “梦想”。

    “爱”。

    “知识分子”。

    “这个世界会更好”。

    那些词就像是我们小时候听到的童话,是我们在生命最初所接受的非黑即白的世界观,也是我们曾经对文化对知识的笃信和崇拜。随着成长,你“理应”明白,它们是假的——至少没那么真。然后当有一天一个成年人理直气壮的告诉你“我的梦想是成为白雪公主一样善良的人”,你会尴尬,你甚至会涌起那么一点儿同情,但是你没法和他交流,甚至不知从何说起。

    我的采访对象大多是文化艺术相关。最近的采访中,受访者越来越多的提及“商业”和“利益”。每当对方如此,我都立即忙不迭的点头,表示了解,表示站队。我当然没有任何立场去认为商业和利益有任何值得指摘之处,只是偶尔羞耻于自己这种趋之若鹜的配合。

    前几天,因为跟访,我随一个团队去了个很落后的山村。遇到了一群孩子,形象一如你会在很多贫困相关的宣传照中看到的那样。大家给他们拍照、发糖。其中有个女孩儿,赤裸着上身。这触及了我的底线——在她的年纪,应该具有性别意识。可我不敢用如此的矫情去扫大家的兴,只能在大家拍得差不多尽兴了之后,偷偷给了女孩儿一件上衣穿。

    然而这举动还是被发现了。对方大概以为我是被贫穷吓到了,很体贴的没有戳穿,只是暗示我他那些照片的力量绝对大于一件上衣。这足够让我尴尬了——因为我暴露了自己的不懂事和不合时宜。

    我是真的羞愧于自己的目光短浅,真的觉得对方的格局比我广阔。

    真的。真的。真的。

    所以我是这样理解马东的笃定的:和我一样真。是让自己去相信的真。是跟自己讲道理的真。是无从反驳的真。是投靠大部队的真。

    如果我是许知远,太想补问一个问题了:马东认为自己是那5%,还是95%?

    看有几期《十三邀》的时候,我脑子里常常会出现那样的画面。许知远和一些人同行,走着走着有一些离开了。他困惑的看着他们的背影,很久很久之后经人提醒,他终于想起去追,他想追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走?这一追,就追到了圆周之外。然而,中间那个“很久很久”的时间差已经让那些他曾经的伙伴变得看起来和外面的人们一模一样。

    他不傻。他知道换了那身衣服能得到什么。但是他不想换。他也知道95%的人们为什么要穿那身衣服,只是想不通,为什么他的伙伴也要穿。肯定有一些是真的换了的,但他也相信有一些,当被扒开外衣,底色从未改变。

    他试图去了解来龙去脉,但是没什么耐心,也没什么技巧。他大喇喇的走上前去,当着所有穿着同样衣服的人的面儿问:“你为什么穿这个?你不觉得它丑吗?”

    于是被问的人和旁观者都尴尬了。不是因为他们觉得那衣服丑,而是觉得提问者好可怜。这问题怎么答?!这不是明摆着呢吗?!我们都穿着,怎么会丑?!

    其中的一部分,没见过美。还有一部分,真的觉得美。还有一部分,告诉自己那是美。

    毫无疑问,马东和许知远,他们知道他们在聊什么。这对话至少不像咱们这95%所看到的那般,那么的言之无物。如果觉得其中存在某种错位感,那是因为:有些时候,那不是一场对话。

    镜头前的许知远,他的谈话对象是马东。而马东的很多回答,包含那个被广泛传播的“许老师大学什么专业”的发问,对象是镜头。镜头的后面,是观众。

    所以许知远是骄傲的。他自以为是的以为,观众要看的真的是场一对一的对话。

    所以有了那些不好笑的大笑,那些顾左右而言他的对话,真是让人越看越悲伤呢。

    我总爱问采访对象:需要知道真相吗?

    几乎每一个都毫不犹豫:需要!

    “可是知道的越多就会越不快乐啊!”

    “那也需要!”

    很少有人能明确的告诉我,为什么即便不快乐也需要知道真相,那些甚至从未存在的真相。但是这个肯定的回答就已足够鼓舞人心。

    值得心疼的不是许知远——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即便效果不如预期,他失望了也不会感到绝望;反倒是马东,那么敏感多情又悲凉的他,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喜欢”的他,同时与许知远和镜头前的95%对话的他,绝望又掐不灭希望的他,多么让人心疼啊。

    这样一想,我的择偶标准,还是有戏。

     4 ) 《十三邀》第二季中许知远跟哪位嘉宾的对谈令你收获最大?

    马东与许知远,就像洪七公与黄药师。洪七公总能嬉笑人间,黄药师总是一脸不屑。射雕里这两个我都还蛮喜欢的。参差多样,乃幸福本源。

    看到一段评论:“许知远肯定是坚定的站在5%的队伍里的,可是你说马东是95%的吗?我觉得马东其实也是5%那一边的,要知道,这世界上再也没所有什么比属于5%的人,站到95%的队伍里去说话更迷人的了。可是你让奇葩说现场上只有马东一个5%的人,他其实也会很寂寞的。蔡康永,高晓松就是5%嘛,奇葩说最初的魅力,就是5%的人,愿意去认真的聊95%的话题啊,所以迷人嘛”。~~~深以为然

     5 ) 一个油腻中年男人的尴尬

    《十三邀》是网络上见到过的似乎是最任性的一档节目。

    说他任性,是因为经常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见节目的更新,而就当你忘记这个茬的时候,他又突然不知道卷着哪一股风在一个莫名其妙的角落冒了出来。

    节目任性,节目的主人公似乎更任性。一头蓬乱的中分卷曲长发,一张北京周口店始祖的容貌,一副纤细瘦高的身段,一身不修边幅的穿着,偶尔手里还捏着一瓶啤酒。镜头中,他似乎从不刻意要求摄制组整理一下他的仪表。镜头上的他俨然一副油腻中年大叔的模样。

    这样一个油腻大叔,带着几许尴尬,碰撞着社会上十三不靠的一帮人,乱炖出了一锅《十三邀》。而这锅《十三邀》,似乎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偏见,这是《十三邀》的主体。带着偏见看世界,是节目组给这个节目下的一个论调。

    不过,许知远本人似乎不太同意。他再一次沙龙中很急切地表示:“我哪里是什么带着偏见看世界,我分明是那么温柔的看着她。”

    但,这就是一种尴尬。当一个中年男子,诚恳的质问着这个世界的一些问题的时候,公众似乎只会揪住他的几个细节,质问其为何如此的刻薄。

    面对质问,许知远在视频中表现出的唯有那突然不知所措的停顿。

    尴尬,这个词是我在看《十三邀》过程中频频感受到的词汇。而这个词汇并不是指我自己的不适,而是指,许知远在对话过程中的一些困惑以及他提出的问题着实让嘉宾们有些不知所措。

    比如,对话马东的时候

    许知远:你喜欢这个新时代吗?

    马东(笃定地):喜欢。

    许知远:一点排斥都没有吗?

    马东:没有 (连说三遍) 。

    许知远:为什么呢?

    马东:我没那么自恋。

    比如,许知远面对汪健的时候,许知远所有的艺术和美学的认知在面前这位科学狂人面前显得那么的可怜,那一刻许知远被科技的自信摧残蹂躏的体无完肤。

    在采访罗振宇的时候,罗胖很直接的捅破了窗户纸:“我知道你想勾引我说理想主义,但真的没有。”

    还被蔡澜教育一番:“你要重点出击,不能够牢骚几句,有什么用呢?”

    当许知远提问蔡澜先生“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时,却被蔡澜用吃回避:“吃吃吃,尤其是你。(对服务员)有没有大包啊?”

    ……

    这是求知却不可得的一种尴尬。

    在采访白先勇先生过后,许知远有以下的不解:

    “我会觉得白先勇背叛了自己的天赋。在经历了《台北人》到《孽子》的创造高潮之后,他似乎停滞下来,将精力与时间用于舞台剧、电影,接着又花在了昆曲的推广上。”

    采访姚晨的时候,他觉得“她在演艺界的实际成就与她的名声似乎并不匹配。”

    ……

    这是一种不理解所带来的尴尬。

    更多的尴尬其实是在节目播出之后公众的反应。

    采访过俞飞鸿之后,一些“女权号”们集体声讨他采访俞飞鸿透露出直男癌的傲慢。

    和马东对话过程中,许知远用“粗鄙化”形容当下的泛娱乐节目。这让很多人接受不了:我们只是喜欢一些综艺娱乐节目而已,怎么就粗鄙化了呢?

    在姚晨那一节目里,公开的视频中保留了合伙人于威对许知远批评的片段,“你不够尊重你的采访对象”,“你的生活经验太少了”。

    ……

    这是一种价值观冲撞所带来的尴尬。

    但,也许节目最大的价值就来自于这些突如其来的尴尬。

    这种尴尬是一种不和谐,是一种意料之外的事件。但这种尴尬并不是一种坏事。相反,我们其实很需要这样的尴尬来反思这背后的原因。

    许知远也坦诚:“我是容易概念化地理解一个人”。许知远也节目中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去“冒犯”那些所谓的名流。正是这样一个单纯、愤怒、饱含偏见的传统知识分子的人设,才形成了《十三邀》和其他访谈节目的差异化。

    但许知远并非一个食古不化的人,正如他在节目的导语中所说:

    “我是一个不套靠谱的作家,试图捕捉时代的精神,却又常常延误时代的流星情绪。我是一个勉强的创业者,努力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却又不完全相信商业的逻辑。我还开一家书店,书店里只卖我想看的书。我对这个过分娱乐化浅薄的世界心怀不满,希望打破大家思维中的惯性。我也想了解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的新的动力,新的情绪,与人们的内心世界。我会带着我的偏见出发,等待这些偏见被打破或被再次印证。”

    在某个时候,他也会从偏见到达理解。比如在采访了二次元群体之后他说:“我也逐渐感到自己的偏见被一点点打破。我以为他们是一群拒绝成长的孩子、社会逃避者,对于更高级的思想与情感缺乏热情。但他们努力说服我,这是一种新语言的形成,他们将在这些漫画、表演中,寻找到人类普遍的情感。或许,他们也将在这个世界中,创造出自己的海明威、金庸与王家卫。”

    这个节目的特殊性,在于节目的内容,这种极力去掉综艺show的元素,贴近真实的状态,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他反应了公众人物的并不真的浅薄的那一面,反应了大众媒介平常根本不关怀的那一面,这种反差,在娱乐圈的人物身上体现的更激烈。

    许知远试图对话一些公众人物,言语中之途唤起他们对于自己文化精英分子的那种意识,而不要随波逐流。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认为这是精英应该做到的。

    对话中会看到许知远这个矛盾的知识分子个体对于这个世界的反思,以及反思后跟那些人对谈碰撞出来的火花。在这种意义上,到底是谁采访谁,节目在凸显什么价值观,都是富有争议和看点的。

    而这种节目本身的结果其实是鼓励大众开始思考。

    就像他与马东聊的,奇葩说的主题,虽然都是些陈词滥调的变种,虽然五四运动把很多东西都曾剖析过了,但马东却反问一句:“那有如何?民智开了么?”那种冲击和无奈,在文化断层的背景下,在普罗大众的底层需求由于自媒体的出现可以被照顾和关怀的现状下,凸显的尤为明显。

    但正是由于节目中的这些对比,让许知远式的坦然暴露他自己局限性的同时,也映射出了很多观者的局限,让我们仿佛也看到了自己浅薄和无知,看到了世界更多的可能性,拓展了认知边界、打破了思维惯性。

    那一次又一次的尴尬,也正是十三邀的价值,虽然许知远显得这样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但作为个体思考者存在和发声的珍贵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经常满腔情怀地在朋友圈里发“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但是,真的当许知远这样一个,出走半生,归来依然保持着他年轻时的傲气、愤怒、不屑和质疑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浑身没有任何谄媚和对公众的奉迎的人,大家反而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这么令人尴尬呢?

    而面对围绕着这个中年男人的尴尬,我们满是质疑和不理解,这也许是我们的尴尬吧。

    因为,一个社会里,如果连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也显得那么恭恭敬敬和令人愉悦,也显得那么热情懂事和长袖善舞,难道不是一个很糟糕的社会吗?

     6 ) 其实怼这个世界,一点都不来劲

    公众号:xuyi_bpz

    《十三邀》是一个我坚持收看的节目。有时候,暗自思量,这节目的好处,恐怕也就是目睹许知远面对这个当下是如何的窘迫。从他身上,其实看到自我。

    最近几期都有可谈的的地方,但最冲击的一次,便是这次采访李诞。我倒是没有看到那个拉仇恨的所谓剪辑版,直接看的是三个小时的饭局和差不多时间的 书店。两个访谈完全不同,饭局那个,录完节目刚下来,、陪许知远喝着酒的李诞,呈现这个晚辈对与长者的尊重,甚至打算挽救的心态,是真诚的。而书店那次,则充满懈怠,甚至流露出一点点作为艺人的恶习,是的,一点点,有点拿乔了。反而许知远,倒也甚是恭敬,比较放的正主宾关系。书店这场谈的比较融洽。却远不及酒局那样有冲突感——但是真诚!

    当然,这还无关内容,只是态度的部分。

    许知远与李诞的酒谈。充满了相互的着想与着急。许起初就有那么一点点慢待!一个节目,开口便是我觉得自己不大想说话——这话还真叫受访者不知道怎么接。但许知远还是捧场了《吐槽大会》。说真这个节目是唯一看的下去的。乃至觉得这小孩是希望的。

    但李诞觉得,许老师其实蛮可以不这么做。他的那些笨拙和被世界的误解都是有药可救的。他确实真诚的跟许知远讲,我教你啊。——这恐怕已经让好为时代师的许老师很不自在了。于是氛围中满满你算哪根葱的镜头感。

    但下半段的时候,许知远终于按捺不住,有点生气了半天不说话。任由李诞反复讨好。最后拿起酒杯敬酒,说了一句相当伤人的话。敬你,厂矿子弟。

    这话讨厌在什么地方呢。讨厌在当两个人坐在一起聊天。掏心掏肺,结果话说到最后,你拿人家掏心掏肺的话反过奚落他一下。不但失礼,连所谓的分寸也不讲了。我看到这里,对许知远的恶感大增!

    我爱这个节目,爱一个知识分子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样性,但看到最后,实际上,所谓的左派知识分子,只是呈现了另外一种恶而已。他们心中有根深蒂固的阶级观,所以他们出来喊世人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的阶级感!

    有人说李诞和马东很像,但这两人毕竟还是两个时代的人。是的,时代越进步,人们越失去所谓的厚重。马东可以把妥协的事情说的非常的圆满,甚至文艺。以致在话语层面,许知远都无法反驳,陷入尴尬。而李诞则远不及马东那样说到四平八稳,老神在在。他毕竟是年轻人,他有热心,他用坦白到没有任何歧义的大白话说到许知远无法反驳的时候,还是真诚热烈的试图赢取许知远的理解或者体谅。而许知远的反应,已经不是尴尬了,而是愤怒。下半局喝酒不语的愤怒——一度使话题难以为继。李诞圆场式的没话找话自讨无趣,让场面一度变得极为难看。作为一个看冲突,但不是为看难堪的观众而言,突然也觉得甚感无趣。

    有一段落,许知远自语归宿,说希望死在女人身上。李诞先自我解释了一下,这是知识分子与艺人的差异,因为作为艺人,是不适合说这样的话。即便要说,也说,我最终死在女人身上——是被她打死的。其次,他说到,作为公共传播,说女人这样的词汇严重不讨喜。显得油腻!许知远说我就说了怎么了,我不感到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会对你造成什么伤害。李诞说,会损失很多钱。

    是的,很多钱。

    有人说,现在最好的犬儒主义象征,应该找李诞,而不是马东。实际上,马东还是有点士大夫样子。李诞不是。李诞说他就是做个谐星,而他的理想,就是人们一见他就笑。这就是喜剧的最高境界。这话我是同意的,比如我看到周星驰,按说这个长的还不错的男人,确实只要在电影里一出现我们就按捺不住爆笑。

    许知远的毛病,是一遇见但凡读过一点书的人,就要引为同类——最后为他毕竟不是同类而感愤怒。他的访谈中,仿佛只有采访西川的那集,才看出他是真正的自在。但李诞,不但不是,作为小几岁晚辈,他还有一套不是的自洽理论。让许知远上下左右前后都没有下嘴的地方。

    小兄弟,我看你骨骼清奇,是块练武的好材料。

    不!,我练的是街舞。我不要匡扶正义最后一文不名,我要出名要赚钱。我要堕落你别管我。

    好吧,最后说一点结论

    李诞怼许知远的地方,便是忧伤一点都不牛逼。

    而许知远觉得忧伤是最高层次的欢乐。

    实际上,许知远心怀人群,却在实际层面上躲避着人群。

    而李诞这样的人,一张手,便拥抱这个世界。但内心恐怕一点也不以苍生为念。

    集体主义语境下的人,深怕自己不是个体,生怕自己不能替这个时代代言。

    而当下,大家都知道,只有赚到足够不屌这个世界的财富以后,必定躲得远远的去了。即是彼此都是罪孽深重,但在其中,必然选择忽视。即刻脱身而去,更是一声去你妈的。

    说到最后,还是要讲李诞不及许知远洒脱的地方是,李诞自己也说看上去你许知远看上去很愤怒,但其实你是真正的享乐主义者。而李诞,他的公司估值也是十几个亿了,他最大的乐趣喝酒。他却说自己在戒酒。他说听 王思聪在KTV唱一句“谁又能摆脱这人世间的悲哀”特别唏嘘!

    太在乎现实的人,确实没有理想主义者想得开。

    忽然感觉得,马云也真是不容易的。他穿着雷锋装唱红歌的一刻。我宁可祝愿他乐在其中。

    (以上所有许李两人的言论都是根据胖子印象归纳,出入请各位观看视频自行修正)

     短评

    对许知远的好感大概来自被问及是否能干这么一件能挣钱又有巨大成就的事时,许知远沉思一会给出很肯定又小小委屈的回答:我干不好,就干一下,出于诱惑或者自我证明的渴望。因为他对我没有真正的驱动力,我大概很快就会厌倦。是很较真又可爱的清高了。

    7分钟前
  • 云岫
  • 力荐
  • 许知远对庸人忧虑,马东对庸人悲观。实际上人们崇拜的应该的是许知远,但是因为理解水平的问题,他们只崇拜马东。

    8分钟前
  • 预则立
  • 力荐
  • 该节目详细记录了一位正宗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心理治疗过程。之所以觉得好看,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臭老九的气味。

    9分钟前
  • 爆爆
  • 还行
  • 昨天终于看了传说中的“马东那期”,我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许知远真是可爱啊。他的问题更接近“真”问题,所以容易让人错愕。而马东的回答,听着好像更通达,其实就是更懂得怎么让那95%的人高兴而已。那句“底色悲凉”真是引起了严重不适,他所有的语言都是一种包装。反而是许知远,尽管喜欢掉书袋,喜欢拽名词,可每一句都来自真实的困惑。跟这些人相比,许知远的言辞才是真正的奇葩说吧。这一季最喜欢蔡国强的那期,比较受不了的是马东和好评度最高的李诞一期。。可能我也比较奇葩吧。

    14分钟前
  • 草威
  • 还行
  • 对谈成了辩论,强烈的戏剧性是第一季没有的。争起来,文人总是要被商人包容的,这是情商的差异。许知远还真是典型的心念大众的老派精英,他的历史观的确过时了。马东苍凉底色论可作为所有商人妥协的借口。唉,马东又成功,又被崇拜,又能忍受不完美的世界,多让傲娇清高又愤怒的知识分子嫉妒啊。

    17分钟前
  • Jacques
  • 力荐
  • 妈的,越来越想看许知远对话tfboys 许:在这个日益粗鄙化的时代,你们是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你们如何看待粉丝的狂热,你们难道没有身份焦虑自我怀疑过吗tfboys:???说实话其实我觉得tfboys的底色也是悲凉的。。

    21分钟前
  • jumptigee
  • 还行
  • 反对许知远这样的老清新,但把他骂到墙角以后发现崛起的是一群马东,是不是也挺悲哀的?

    24分钟前
  • goodfella
  • 还行
  • 马东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只有真正的意识到世界的虚无,意识到社会的悲凉,才能从偶得的美好中得到似乎惊喜的快乐。

    25分钟前
  • 刘大壮
  • 推荐
  • 许知远的牢骚里有一股天真,一种热爱生活的劲头,对改变抱有期待,就像爹妈念叨不争气的儿女,想把他认为最好的给你,虽然会不接受,也觉得固执烦人,但其中有热乎乎的关切。而真正的绝望,是心平气和的,是马东说的悲凉的底色,不批评当然很礼貌,也很高级,但本质上就是事不关己,置身事外了。

    27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 许知远的问题在于他对于自己知识分子的身份特别较真,较真到一种不自知的程度。他是那种智商上没有优势,情商不高且非常笨拙的人,这样的人很不适合做采访人。再加上他对整个社会的愤怒和自己理想主义的期待导致很多时候他都是在跟人尬聊,受访者对他的否定和质疑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马东这期也是极致了

    28分钟前
  • Cecilia
  • 推荐
  • 思想需要融合吗?

    33分钟前
  • 豆汁儿大爷
  • 力荐
  • 《十三邀》最合适的访谈对象应该就是罗振宇马东这些在文化领域创业的知识分子,许知远对他们有很大的好奇,也认同他们是同一类人。而采访艺术家明星等人就会失去观点的交锋,沦为普通的访谈节目。

    35分钟前
  • 马扎罗
  • 推荐
  • 要求马东创造多么悠远的文化价值 就和要求郭德纲反三俗一样驴唇不对马嘴 不是现今时代的文化变得鄙俗了 而是技术革新推翻了精英的话语统治 马东利用这一点赚钱 许知远面对它内心焦灼 我始终认为 社会的进步在于让所有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容许有禀赋的人成为精英 而非直接去改变大众的趣味

    39分钟前
  • 躺倒斋主人
  • 力荐
  • 我站许知远,终于看到一个和我一样,觉得奇葩说是垃圾的人了。

    44分钟前
  • 培疯
  • 力荐
  • 最近好像好多人骂许知远 我看了一期反而觉得他很有意思 马东在做95%的大众文化 许知远作为5%也在坚持

    47分钟前
  • 一生热爱
  • 推荐
  • 这是两个都很痛苦的人,只是应对命运和内心的手段同,表达方式也不同。相比较而言许知远的表达方式致使他更加痛苦,马东的方式更加圆润。我们应该庆幸还有少数人在用许知远的方式来应对世界,虽然不喜欢许知远这人,但他的这种对内心的坦诚是很有价值的,而且有勇气去讨论这种坦诚,而我辈之流只能藏匿

    51分钟前
  • 不码字
  • 推荐
  • 许老板一直喝水(还是啤酒)来缓解尴尬,这尴尬来自于一个中年知识分子落魄的清高,科技的进步把他的话语权淹没在茫茫的自媒体海洋,而马老板已经看穿一切,自始自终从容淡定,文人的关怀和商人的运筹帷幄奇妙地重叠在他割了眼袋的脸上,个子不高但令人高山仰止。

    54分钟前
  • 林久久
  • 力荐
  •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能力不足以支撑起他的所谓清高和优越感,那真的是一场灾难之前的感觉吧现在的感觉是,尤其看了李诞这一集我觉得,鄙夷崇高,其实是对自我实现没有达成的迁怒,解构确实也是一种无奈。从这两个人我看到一些时代的特质。

    59分钟前
  • 柚子桑
  • 力荐
  • 概括而言,许知远想问马东的是,这本应是个聪明的世界,你也是个聪明人,为什么选择去做赚浅层快感的傻事?马东回答许知远,这本是个愚蠢的世界,你也是个聪明人,既然什么都改变不了,还不如去赚个快感,带着一群人一起傻乐也是一件聪明事。

    1小时前
  • 贝克街卢平🏃
  • 推荐
  • 看完许知远对话马东,为什么完全没感觉到尴尬!深度交流不就是这样吗!那些很流畅没有冲突的聊天…叫做寒暄吧。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