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
  • 无尽
  • 优质
  • 红牛
  • 非凡
  • 光速
  • 金鹰
  • 新浪
  • 山海情

    大陆剧大陆2021

    主演:黄轩  张嘉益  闫妮  黄觉  姚晨  陶红  王凯  热依扎  黄尧  白宇帆  尤勇智  胡明  姜冠南  王莎莎  郭京飞  祖峰  白宇  郎月婷  邹元清  李金江  韩丹彤  谭希和  江奇霖  郭飞歌  柴碧云  冯晖  海玲  李晓川  尚铁龙  王子瑜  赵千紫  张优  顾海  杨旻咏  马波  张浩  焦鹏  吴优  杨厚垚  赵鸿  刘峰  延翔  刘红星  邵老五  田璐  肖军  吴金鑫  范帅琦  吕松浩  张柏然  余舒琪  马伯全  王锦国  刘瑶鹏  罗京民  杨欣茹  闫馨  杨晨可欣  聂思涵  刘恩佳  刘泽锐  艾米  陈尚均  郭唐维  梁家桐  宋崔启吴  徐钰涵  张璟如  李易祥  唐彩  

    导演:孔笙  孙墨龙  

    猜你喜欢

     剧照

    山海情 剧照 NO.1山海情 剧照 NO.2山海情 剧照 NO.3山海情 剧照 NO.4山海情 剧照 NO.5山海情 剧照 NO.6山海情 剧照 NO.13山海情 剧照 NO.14山海情 剧照 NO.15山海情 剧照 NO.16山海情 剧照 NO.17山海情 剧照 NO.18山海情 剧照 NO.19山海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9 08:38

    详细剧情

      上世纪90年代,从宁夏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玉泉营地区的移民们,从无到有地建设着他们的新家园,村干部马得福(黄轩 饰)操心着通电、灌溉用水等桩桩件件的问题,他足够努力,却不自信未来什么时候来。直到国家新的扶贫政策出台,福建对宁夏的扶贫事业进行对口援助,并建立了合作样板闽宁村,陈金山(郭京飞 饰)、凌一农(黄觉 饰)等一批优秀的福建干部、技术人员为闽宁镇洒下奋斗的汗水,帮助得福找到了未来的方向,白麦苗(黄尧 饰)、马得宝(白宇帆 饰)、李水花(热依扎 饰)等村里的年轻人也通过劳务输入、发展庭院经济等收获了自信。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寻根与断根等问题不断突显,对于马喊水(张嘉益 饰)、白校长(祖峰 饰)、李大有(尤勇智 饰)这些上一辈的人们而言,挑战和转变也在不断发生着。从西海固走出的人们没有忘记他们的初心,他们没有断根,而是把根扎在了这片更肥沃的地方,互相扶持着走上了康庄大道。

     长篇影评

     1 ) 《山海情》赢得的只是观众,中国式扶贫赢得的是民心

    文 / Evarnold

    2005年春天,我大三准备找工作了,复旦U频电视台把我找回去,说要去宁夏西吉拍摄复旦支教老师的纪录片。以此为缘分,我在西吉县王民乡经历了大学生涯最重要的几天。

    《山海情》里所说的“西海固地区”,“西”就是西吉。这片地区,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定性为:“不适宜人类生存之地”。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地上能种的东西只有土豆——这片山种的是土豆,那片山种的也是土豆,稀稀拉拉的,如果一年不下雨,那么土豆都不会有好收成。一天三顿,主食是土豆,菜也是土豆,好不容易吃包子了,是土豆丝包子——可以说,条件跟火星上的马特呆萌一样差。我们去拍摄的时候,下了半天毛毛雨,村民把我们尊为贵客,因为带雨来了。

    跟着老师去家访,走的山路是纯泥土,旁边就是十几米深的泥坑。到了学生家,爷爷脚骨折了,只能躺在光秃秃的炕上,面对着四面光秃秃的墙。

    睡学生家炕上,半夜竟然热醒。原来学生怕我们这些“贵客”冷,半夜爬起来在屋外给我们烧炕。

    这么懂事的孩子,其中不乏极有悟性的。学校有扶贫援教的机房,有几个聪明的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都会打CS了。然而,在他们心中,打工才是正道。支教老师在课上给他们放上海繁华大都市的照片,他们脸上不会露出任何表情,或许内心在盘算着路钱。

    这就是我在大学上的最重要的一课,这堂课的名字叫“中国”。

    而今天,这门课换了个形式,以《山海情》的名字再次糊到了我脸上。

    要不是有友邻不断安利,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主旋律剧——而且是最干巴巴的扶贫剧,能拍得这么好。

    豆瓣网友们对于《山海情》的评价,绝不吝啬赞美,却有故意回避的盲点。

    这个盲点就是——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山海情》能拍得好,厉害的不仅仅是创作者层面的正午阳光,更是现实层面的中国共产党。

    《山海情》的牛逼之处,在于,说清楚了这样几件事:说清楚了中国占大数的农村土地上的基层组织结构是怎么运作的,说清楚了扶贫工作是按照什么思路来开展的,说清楚了扶贫工作者面临的都有哪些具体的困难,说清楚了基层干部处理这些问题又有哪些方式方法,说清楚了这些方式方法又会产生哪些新问题,还说清楚了最终我党是如何达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进程的。

    2020年,豆瓣上对疫情讨论那是铺天盖地,但对中国达成的脱贫攻坚成就却几乎视而不见,或者阴阳怪气。面对《山海情》这样的杰作,大家的确夸得眼泪汪汪的,夸方言的,夸孔笙的,夸服化道的,夸编剧的,夸黄轩的,夸热依扎的,夸尤勇智的,夸《武林外传》重聚首的。然后更真诚一些的,是夸家乡人民的。

    那我可得夸夸一个在豆瓣讳莫如深、视为代表“房间里的大象”的词。

    党。

    有些人,觉得在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用强,是在搞政绩。

    《山海情》第一集就说了,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会问:“你口中的未来,啥时会来?”

    或许搞个投票就会来?

    等不得了,该下大力气就下。

    扶贫太难了,难到仅仅发钱、发物资是基本没用的。要发人。

    46万人,从条件较好地区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走出来,去当那个“第一书记”。

    那就是46万部《山海情》的故事。

    扶贫搬迁工程,在《山海情》中是最后的大事件,在现实中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很长一段时间来,因为补助少,能搬出来的还是条件相对好的贫困户,真正最最穷的百姓,是搬都搬不起的。

    所以,提出了“精准扶贫”,核心意思,就是“谁更贫困,对谁的扶持就应更多”。

    凌一农,《山海情》故事中期的主角,真正的人民科学家。他用行动阐释了,什么叫做“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白校长,最后赌上自己的职业生涯,卖了电脑,让所有孩子穿上新校服参加比赛、歌唱春天。他任了一把性,直接吼出,“一个都不能少”。

    这些人物和故事,都是真的,都有原型,而且不止一个原型。

    “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些看似会把人绕进去的排比句,哪一句没在《山海情》里有所体现?——这也意味着,哪一句不是无数马得福、凌一农们尽拼一生换来的经验,哪一句不是无数李水花、李大有们躬身弯腰发出的呐喊?

    因为贴近现实了,《山海情》爆了。但我相信,更值得点赞的,是《山海情》所贴近的现实——这个最可爱的中国,所取得的最了不起的成就。

    文化人都去挖《信条》《拆弹专家2》里埋的梗了,咋没人挖《山海情》哩?

     2 ) 千言万语,我代表我自己、我的湾湾姐妹哥们表达尊敬之意。

    这个剧,是二十年来最了不起的一部戏。我写了很多字数、很多笔记探讨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可千言万语,不知道该怎么凑成一篇来谈。追完了这部,回头再看一次,这个戏百看不厌,看五遍都不嫌多。

    每一集都有好几段值得回放,观摩它的成功因素,秘诀,或是挑剔个小缺点。譬第四集,陈金山对警察释放某一帮人感到不满,他对马得福表示自己:「非常不认同。」台词中「认同」是错误的,当年没这种普及用语,可能该改一下,表示自己很有意见或相当质疑之意即可。不是说绝对没有,在心理学书籍是有,但拿到坊间、媒体来用,近乎零。

    「认同」是90年代湾湾某阵营所提出的煽动、操作议题的用语,一下子普及开来。意思是质问对手认同不认同湾湾、质问谁爱不爱湾湾,这多少是扣帽子的用语,意思是我认同、我爱,但你相反,借此鼓动大家把票給我。被问的一方就急了,落于下风(好比男女关系上,一方埋怨另一方「你不爱我,请你证明你爱我」,后者一解释就输了)。于是这个用语弥漫到今日,它是带风向用的,同时也应用于「我不赞同」之意。在90年代这个用语基本上还没传到大陆,就算知道这个用语的大陆学者百姓官员们也不会学着乱用。

    以上是我凭我的人生记忆经验来谈,不见得全对哦,如果翻阅当年文史资料确实大陆官员也普遍用上了,且根本是大陆先普及的(好比「表态」一语在湾湾常被提及,其实很可能是从大陆学来的),那错的就是我。以下再举一例,我想我更有把握。

    在电视剧《少帅》里,不当用语的状况可说是大泛滥,譬如杨宇霆这个角色不断提到「话语权」,表达各派系斗争时要抓话语权。当年没有人这样讲话的啊,听了我脑瓜仁疼。《山海情》的突兀用语并不多,顶多一瞬间、半秒间就过去了,不会影响收看时的专注度。

    同理,违和的地方又好比,第三集马得福为了村子缺电的问题,在变电所前等待陈所长数天。有一个画面是,他在一个卡车前等待,一会儿来了几个工人请他让开,因为他挡到人家干活。「麻烦你让一下。」这是工人的台词。这种讲话的方式机率不大,太文气了。别说90年代,现今也不一定这么多礼。当然身为观众的我可以替它(这一小段)圆一下,只因马得福好歹是个村支书,他这个身份使工人得对他所谓礼遇三分。就算不知道他是谁,也可「直觉」是吃公家饭的人。所以说这段是小缺点,小小的不合理性,工人就算客气也不至于使用「麻烦一下」这种字眼。它和「非常不认同」在我第一次观看本剧时立刻就发现了,但这种缺点很小,不影响全局,不影响欣赏者的心情。电影就是另一回事了,小缺点也不容许。

    从上一段来说,我们可以指出本剧有时描写底层小人物时,不够粗放(或粗鄙),不够真实。错,本剧很多地方有够真实,所谓穷山恶水、土妇刁民之言行举止,相当真实且传神。就说李大有(角色名),他有时不必鬼吼鬼叫闹事,光是他一副百无聊赖的散漫德行在那边走来走去、东看西看的贼样,那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写实!传神到原汁原味,无论乡下或城里都有这种人,还不少。他的表演相当精彩,在写实、真实、生活化的气息中有时略带夸张的戏剧效果,但你无法说这种夸张有违真实,甚至在「戏剧」中更真实了,更入木三分。这是演员的功力,必须控制到恰到好处。我们旁观说他怂,可笑,但他对村民来说有一定的信服力,大家愿意跟着他,为何?他身上有一种架式!这种架式他演出来了。别看他土里土气,人家可是雄霸一方的(小)人物。在村子里是大人物。

    一般来说连续剧里的负面人物让我看了厌烦,没完没了,百分百是编导有意为之的善恶对照效果。但这部戏剧超越了这种刻板模式的操作,而是让我们共鸣「本来」就有李大有这样的人,他不是每次都要胡闹找事嘛,而是这个村子真的有事,对他来说是事在找他。这种艺术上的成功不光是编导演的厉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可以说是种「幸运」。因为扶贫的事迹,农村与底层的气息,大家都真的太熟悉了,缺水会怎样?缺电会怎样?想改变生活要不要押宝赌一把?牌打得对也需要手气好!这些事情不必硬编、强加,创作心态对了就一关一关过(村民关关难过关关过,编导也是和他们一起重新历练),套句球场的话:「一球一球打。」

    李大有和马喊水,勉强可以说是「对照组」,但其实不明显,这使这部戏剧更杰出!套句文青用语,不是「扁平」的。只因马喊水其实心里也挺同意李大有的看法、想法,喊水时常内心矛盾,只是他决定信任上面的政策(问题也不是全信,就像球员信任教练但不一定完全认同他制定的打法,但不信任会更麻烦,身为球队的一员必须团结执行),所以马喊水没有全信但也是坚心要信。这个是社会主义的信仰,也是他必须挺儿子(这点在人物塑造上很有说服力)。吊庄这件事就算不是对的事但也不是坏事嘛!大家试试!冲了,拚了。

    所以马喊水的表演并非演绎「正义」形象,这点非常好,故此这位演员(名字我省略啦)五官皱在一起的咂嘴神情相当内敛且感人!这是一种义气、情义、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此时和是非对错可能无关了,而是大家必须成就一件事,他要扛起来,当示范(样板、典型),他被迫带头冲。此外喊水叔虽然有点年纪,但五官深邃挺好看,演技展现魅力之际,那就所向披靡了。说到底李大有(演员名字省略)其实长得也算是帅的呢,哇哈哈哈铪。

    朴拙而华丽的展演

    这部戏在中段左右,进入了一个影视史上的华丽展演,可说相当于NBA季后赛的东西区决赛,或相当于足球赛的两个死亡之组,西北边是可以去福建但放弃,决计留在老家大战蘑菇的马得宝。东南边則是在福建当女工的白麦苗!这是她率领一队姊妹在电子工厂当技术员(台湾称法,大陆叫啥我不知)的战役。相隔遥远加强了浪漫性,两边都简直打成了圣战,至少是展开两场盛宴。一头是臭味熏天的蘑菇棚(但凌教授和水花姐给了得宝支持),另一头是香喷喷的女工(但生活可不是乳白色的护脸膏和护手霜)。他俩分头迎战眼下的人生困境与怀抱希望去战胜,却恰恰也成了得宝、麦苗两个人在隔空「交战」(并相爱!可他们很久没相见了!反而更生情调)。这个已然不是流于戏剧性操作了,而是真实人生就是这样。同时观众也会有点担忧他俩会不会在一起?追求麦苗的人貌似出现了。这种「貌似」的处理非常高明,为何高明呢?这我分析略下,这篇不想太长。

    在这段又老土又华丽的展演中,参与的人物,无论是农业教授及其助理小黄(这两个人物相当之精彩),以及威严的女工班子主任(此女甚美,又高冷又低坏到没人性?)、福建工厂老板的气息作派(和湾湾去大陆开制造业工厂的老板气息近似,草莽中疑似粗俗但又热情精明),这些安排之成功,我只能说真是服了,这戏真是神了。这个神,是神髓到让人吃惊且拍案叫绝。像是传统戏曲中的武戏一个筋斗比一个筋斗漂亮,或不输另一个场子的对台戏,所谓打对台。也是唱功戏的名角们或歌唱比赛的歌手们互飙高音,一波波、一山山压上。我不是在耍文笔,这一段华丽展演可能是电视史、电影史(因为本剧不输电影且很多地方是电影拍法)、影视史上的一个空前出手,得宝一波流,麦苗也一波流,「杀」得观众是热血沸腾又屏气凝神。「得宝团队」好到不行!「麦苗团队」也好到起鸡皮,秋红姊(就是爱省水、啥东西都想打包带回家乡给孩子)等女工的表演,连群众演员或龙套也都那么好。

    整个大段子里层次丰富,又如白老师和麦苗的父女通信,编剧的文笔素简入味,口白(旁白读信)稳重,有東方老爸的殷殷说教味却又有白老师向来的开明,挺真实,老爸味很够。只因前几集对白老师的塑造就很成功了,那么他给麦苗的信也就真的形成鼓舞的价值。而得宝面对村民的眼光、老哥的质疑和操心,这也是他必须承受的。而哥哥有点质疑他却也很高兴弟弟来真的,这是欣慰感,但他是全村领导,蘑菇之战能否攻克,想当然耳他是忐忑的。陈金山也需要这个成功,凌教授是定海神针,又有小黄的忠诚辅弼,这个戏又真实又乌托邦。很美好!但不是乌托邦,是不折不扣的脱贫(挣钱)战役。每一集时间不算长(45分钟)但讲了好多事情,叫人目不转睛,因为层次丰富,两边的「团队」都有各种主将、副将、功能性球员、板凳暴徒,以及不同「敌人」和「战术」之交手。

    在第十集收尾的段落,得宝、凌教授、黄助理等人,搬运蘑菇上车「出征」的一串镜头,配上抒情低缓的音乐,小卡车在乡间道路上奔驰,背景是一列火车,这实在美得很,美得很。教授的草帽飞了,风太大,我想观众们都和我都感受到这个风势,很憨,很辛苦,很甜美的清风或野风……得宝用他的青春活力拔腿狂奔去捡帽子,跑回来时先戴自己头上,顺势空出两手去爬上车尾。车子再行,得宝发明老土的叫卖腔调,没啥创意却可爱极了。这些安排是一气呵成,导演之强,我们很难推断导演是否叮嘱得宝:「你捡帽子后要戴自己头上才够喜憨。」浑然天成的作品很难分析,这段好成这样。全员都融入了。黄教授(居然)叫小黄也来喊,于是小黄用他的福建口音也喊了起来……这戏好成这样。

    搬运蘑菇上车,用了优美流畅的空拍运镜,转到卡车奔驰在乡野,外加若有似无的温暖配乐,这一段的分镜我回放时做了笔记。这不是因为啥我是不是专业创作者,而是想觑出这段为何这么美。然后跳到十一集,第一次做成生意,全部售罄,凌教授发现得宝喊自己师父,开他玩笑之后准备打道回府,得宝却不上车,凌说欸!?有点不满他不赶快点,但之后却灿笑了。这个「笑」是人情世故的会意,因为得宝自掏腰包买了两只土鸡提回来,肯定是庆祝之意。整部戏都和人情世故有关,拍得真是好。回程把两只鸡放在公车走道上,这画面真土到够味,镜头带上,得宝在睡觉中甜笑,教授坐窗口累到酣睡,阳光洒入之美,他用草帽遮住脸,挡太阳光。此时音乐之美,夸大来说不下于电影《走出非洲》。

    回村后,原来得宝买的一只鸡是送给水花姐的。而给水花姐的工资也是给得很周到。得福叮嘱得宝,该给水花结账,得福的严肃郑重,也是好。得宝表示那当然,水花姐那么努力,何况她跟你好过。得福有点严肃的说我是你跟就事论事嘛,这个端正(或回避感情伤痕)的神色也是好。得福顺手打了得宝脑袋一记:「看你这怂样子。」得宝笑着。得福这个哥哥的架式,以及弟弟敬畏老哥的菜样,拍得真好。后来全剧的后段,兄弟俩就可说平起平坐了,这种成长的轨迹拍得真细腻。基于这些铺垫,全剧倒数阶段,弟弟给哥哥罚酒一段,那就更是经典的双雄交心了。

    第二十集兄弟喝酒的对手戏中,得福讲的当年爸爸「抓阄定命」其实有点煽情,真真假假,以父亲的角度来看兄弟俩谁适合读书怎会看不出?但我想观众包括我在内都不会计较了。这场戏长达8分多钟,了不得,美得很,美得很。其实两个人命都不好,但都別无选择,直面了自己的生涯。如此来体会,这部戏献给人民的意义并非唱高调,而是用了心。它是主旋律,但超越了主旋律,实实落在人生境遇上。

    这篇我不写太长,白老师的部分(十七集「第四单元」开始挑大梁)就省略了。至于贫穷的主题,在此我亦省略,如果大家常看我豆瓣,早在山海情播映之前,我不下一次写到93年我第一次去大陆在大小城镇转的记忆,以及97年在吉林市的寒冬中住满30天,林林种种点点滴滴……这些画面、事件、情状、惨烈、奋斗、瞎事、荒唐、可爱、大气、智慧、坚毅、不可思议的焦头烂额、意料不到的悠然美好,其实山海情都讲到了,这戏不光让人感到身为中国人的尊严,也是很勇于批判的。

    要说山海情没讲到啥,这个要求有点多余;要说山海情的画面还不够真实,这也是不大懂「作品里的现实」(当年的村子可能更破烂、服装和发型可能更古早或老土,甚至今时当代也有破烂寒伧的景象,这都没错,但不见得合适放在电视剧里,原因我略下,这涉及创作一下子讲不完。要看破烂可以参考80年代电影《老井》,背景也在西北,或《黄土地》也可,90年代的《小武》也成),——只是说能引起讨论可见这戏有多成功了。

    在追本剧时,我一边在豆瓣广播上写了些笔记,其中有一句我写本剧很多「刁民」,后来追到22集时,竟然马喊水气呼呼修理了得福一顿,只因巧得很,得福也讲到了「刁民」(跟我隔空唱合?)。喊水对刁民二字拒不接受,发了雷霆怒火。诚然,我和得福的用语皆非不敬或歧视之意,但喊水骂得好。哇哈哈哈哈哈铪。这对我是种学习了。其实张书记对得宝也有观念训斥过,那个也很好。得宝朝陈金山反对贼的定义,也是好。这些都是观念与体会上的学习。

    请配上外语字幕促销全球

    鄙人尻老汉,将本剧在湾湾脸书「張萬康」推荐给脸友们,一连写了数篇,也欢迎大家有缘拾梯一阅,或看我豆瓣广播上做的笔记亦可。有的脸友在我介绍后,看了本剧那是赞不绝口,启动追剧模式。且有的脸友在我力推之前就比我先追完了,跳出来呼应叫好。这些都是好现象。亦有大陆脸友看了我的脸书发文,留言表示原本只当本剧是死板的內容不感兴趣,听了你一说,「我一定要去看个究竟」。这我欣慰,这是我能为本剧做的一点事儿。

    此外我建议本剧在油管能加上外语字幕,例如英法西日韩俄语,和阿拉伯语全都来,让不懂中国的老外有一个认识中国的机会。不然就外交力推各国来买这部戏在该国电视台播映。千万不要以为老外看不懂。要有自信!要愿意去相信。

    千言万语,我代表我自己、我的台湾姐妹哥们,向本剧致上我们的情感,与敬意。

     3 ) 我如何向女儿安利一部扶贫剧/农村剧?

    女儿对农村基本无概念,但她对经济学感兴趣,对戏剧感兴趣,我是这样向女儿推荐这部扶贫剧和农村剧的:

    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贫困,发展经济。中国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们一般了解的中国经济成就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让中国大部分人口过上了好日子。但中国地域辽阔,最底层的1%贫困人口如何脱贫,需要额外的努力,这部戏讲的就是中国最穷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如何脱贫。

    你未必有机会去真正感受贫困,从书本上读经济政策有距离感,这部戏提供了一个机会更直观地去感受贫困,感受政策的实际实施过程,感受做成一件事多么不容易。

    脱贫是一个综合工程,不仅是给钱的事,更是观念的转变。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班纳吉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提出“穷人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穷人也经常因为生存而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导致无法做出最优的决策。” 他以印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穷人缺少的是思维上的“带宽”,从而没有能力进行长期投资,难以走出贫困的陷阱。2019年获得诺奖的这三位发展经济学家,其研究范围都没有涉及中国,而中国,却是实实在在在扶贫问题上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要了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问题,中国如何解决贫困是一个极佳且不应该绕过的实践范本和研究对象。

    在中国的扶贫工作中,早就认识到直接给钱的福利/救济政策收效甚微,观念转变和系统性的支持才是出路。这部剧里也侧面展现了直接给钱不管用,所以才发展出了“吊庄”这种自愿移民政策,离开不适宜生活生产的故乡,在大戈壁上开辟新家园。并创造性的引入“东西协作扶贫”,利用国家权力调配资源,剧中的闽宁镇是真的,不是虚构的事。

    不过吊庄移民,国家只是给宅基地和耕地指标,盖房子的钱要自己挣。看剧时你可能会奇怪,鼓励自愿移民,为什么不是国家把房子盖好、水渠修好、路铺好、电通上,然后让人搬来就好?看完会明白一些,一个政策真实的实施过程是什么样,有多难,要花多久的时间;也可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制定政策;还可以和其他国家的策略做对比。

    剧中还出现了很多名词,比如劳务输出、无息贷款、庭院经济、黑煤窑、黄河渠,都可以借机了解。

    不过我推荐这部剧,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好看,非常好看,第一次我就一口气看了10集。

    剧本非常扎实,有戏,充满悬念又张弛有度,让人心心念念想着下一集。第2集孩子逃跑、召开村民会、水花出嫁,三件事叠在一起,眼看着冲突一个接一个,就像在海边冲浪,浪头一个比一个高,感觉太爽!比起许多坐在酒楼念台词、坐在客栈念台词、走在路上念台词,剧情全靠念台词的剧,观看体验不可同日而语。

    台词非常棒!这部剧一定要看方言版!我很佩服编剧,能写出这么生动、鲜活的台词。还是第2集老支书的一席话,如果是在《奇葩说》,我要选他为当场最佳辩手!

    演员演的太好了!除了老戏骨如张嘉译、尤勇智等,年轻演员也很给力,从黄轩到热依扎到白宇帆,我都很喜欢。尤其偏爱得宝,小伙子眼神太亮了。看这部剧我与村民完全共情,为种出蘑菇高兴,为蘑菇囤积而忧心,麦苗你一定要回来得宝等着你呢,水花一定要幸福!

    摄影和剪辑很棒!闭上眼还能记起得福骑着自行车翻越连绵的黄土高坡,记起情窦初开的得宝和伙伴们在黄昏的光线中打闹的剪影,后面是极蓝极澄澈的天空。第1集得福和他爹从李大有家离开后有段对话,父子俩边走边说,约1分钟的长镜头跟着两人,背景中的房子不断变化,走路带转弯,背景中有狗吠和羊的咩咩声;说到激烈处,两人站定,中景切近景看清表情,正反打拍两人说话,最后一个10秒的镜头,拉回中景至全景,黄昏中逆光,两人走远。同样是走路说话,这段走路速度真实、行走路线真实,何时走何时停与对话冲突强度相关,最后走远的镜头,也在交代冲突后人物在思考解决方案,有余韵却毫不拖沓。这部剧的基本功非常扎实,毫无剪辑痕迹,可以完全沉浸在剧情中。

    最好的一点是,只有23集!追起来毫无压力。对比动辄50集70集的电视剧,这是珍爱生命之举。

    我相信这部剧的创作人员,一定是深爱着脚下这片土地,才能拍出这么好的片子。

    我的安利成功了。

     4 ) 炒作?热搜?那是弱者的行为,我用实力说话。

    没想到,2021的好剧潮来的如此迅猛。

    1月12日,接棒《大江大河2》,《山海情》在各大卫视悄悄上映了。

    因为这部剧在播出之前,除了宁夏本地和一些零散的个人报道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宣发,甚至在热搜榜的底部都没个影子。

    但十四看了两集,再看了制作名单,明白了这部剧为什么有如此膨胀信心——

    炒作?热搜?那是弱者的行为,我用实力说话。

    《山海情》

    这部剧以宁夏闽宁镇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九十年代特困地区一带的农民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福建省对口帮扶之下,不断克服困难,挑战困难,将“黄沙戈壁“建成”塞上江南“的故事。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剧,大家一看就清楚,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宣扬着主旋律的扶贫题材电视剧。

    但就是这种最让人没有观看欲望的题材,却一经上映,好评如潮,甚至有网友提前给今年国产剧盖棺定论——

    《山海情》只要保持水准,那今年剧王已经提前揭晓。

    作为一部献礼的扶贫剧,如果你只是强行卖惨再故作煽情,再配上单薄的宣传演讲,那自然没有人愿意观看。

    但《山海情》显然不是,它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和事,来讲述那个年代真实的故事。

    01、西北有多苦?

    我想过会很苦,但没想过会这么苦

    孔笙不动声色的,先是通过景,再通过人,让观众逐渐了解了当年特困地区到底有多困。

    景。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望无际的黄沙戈壁,除了沙子就只有吃沙子的人。

    在这里,车是不可能开的过来的,因为根本无路可开,至于飞机铁路,那更是天方夜谭。

    自行车,便是这里唯一的交通工具。

    人。

    剧里,黄轩饰演的马得福进入机关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把村里响应移民吊庄,却又逃回来的乡亲们给一个个给劝说回去。

    但是跟随着马德福的视角,十四越看,越不忍看。

    例如一个“逃民”家里,兄弟三人,总共一条裤子,谁出门有事谁穿,那剩下的呢?

    就只能在家里的炕上躺着无事可做。

    因为地处荒凉,村民几乎都没有正经工作,除了放羊和喂鸡之外,就是在家等待政府的救济金。

    对于村民来说,吃黄土和沙子那是家常便饭,最好的食物也就是个窝窝头和洋芋。

    你要说有肉吗?

    有的,村主任带头“作案”,偷吃政府发下来的扶贫珍珠鸡。

    毕竟,一年都不见得开荤一次,既然政府主动送鸡,那还哪管扶不扶贫,未不未来,能吃一只是一只。

    在冯小刚的《一九四二》里,地主遭遇旱灾一贫如洗,他迫不得己只能卖了女儿换取粮食。

    这样的惨剧,在《山海情》里也发生了。

    热依扎饰演的水花,被父亲李老栓以一个水窖、一头驴、两只羊和两笼鸡的价格卖给别人做媳妇。

    被迫嫁作人妇的水花心有气愤,连夜逃出了村,准备坐还没修好的火车出山工作。

    这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事,在九十年代的西北却是稀松平常。

    而李老栓仅仅凭借这些“嫁妆”,就可以成为村里的有钱人。

    02、一嚼舌,一瞥眼,都是演技

    《山海情》的演员表,堪称iphone12 pro max 512G。

    什么意思?

    就是顶配。

    在《山海情》中扮演男主角马得福的黄轩,是一位来自甘肃兰州的文艺青年演员,通过《芳华》和《妖猫传》两部大导的电影走进观众视野

    在剧中,他的面容黝黑、皮肤粗糙,颠覆了以往白净的印象。

    在这部群星荟萃的群像剧里,最令十四印象深刻的演员,是热依扎扮演的水花。

    在第一集中,他和热依扎的对手戏是本剧中的第一个高潮点。

    当马得福在火车上找到了逃跑的水花时,水花窝在车厢的角落里,泪眼婆娑的问他:“你是要抓我回去嫁给安永福的吗?”

    少女这么问,是希望听到心爱的男人给自己一个坚定的回答:

    “我是来娶你的。”

    但是马得福没有喊出《喜剧之王》里尹天仇的那句“我养你啊”,而是搜刮了全身的家当,掏出几块钱,他侧着脑袋,闪躲着水花的目光,笨拙的递给了心爱的姑娘,告诉她,有多远就跑多远,你一个女娃娃在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保护自己。

    马得福知道,即使水花爱自己,自己爱水花,但是他也没有能力去养自己心爱的女人。

    19岁的少年,他所能说出最动人的情话,也不过是“保护好自己”。

    而水花呢?

    她听到马得福的话,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打转的泪珠终于止不住的往下流。

    黄轩掏出那几块钱的时候,十四的眼泪就和水花一样,直溜溜的就下来了。

    好的台词,不是精雕细琢堆砌辞藻的花言,也不是看似高深通悟人生的巧语,真正好的台词,是一个角色掏心窝子的话,是质朴,却能直戳人心的话。

    就像马得福说的:“你去县里吧,县里有招工的,但是县里太近了,你去他们肯定能找着你,你去银川吧,或者兰州也行。”

    这段台词对于马得福来说,是他与心爱姑娘最后的告别与嘱咐,看似平淡,却远比那些哭哭啼啼的肉麻情话更加动人。

    前段时间,《装台》成为了许多观众的下饭神剧,而现在,张嘉益和闫妮这对黄金搭档转换战场,来到了《山海情》。

    在剧中,张嘉益饰演马得福的父亲马喊水,涌泉村的代理村委书记。

    不得不说,张嘉益对于这种底层中年人的形象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仿佛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例如当他带着张主任和儿子来到李大有家做思想工作的时候,他嘴里自然而然的嚼着一根草,小眼珠子偷瞄着张主任,一个精明市侩的形象跃然纸上。

    闫妮也不逞多让。

    虽然戏份并不多,但是开篇的第一幕,她饰演的杨县长直接把观众的目光拉进了屏幕,挪不开眼。

    作为一名女干部,杨县长在听到张主任没有完成任务的时候,先是语气严苛批评,再通过杨县长曾经当过兵的身份让他自尊心受挫,说他是一名“逃兵”“怂兵”。

    接着,杨县长突然话锋一转,问到张主任为何满脸煤灰,在知晓张主任为了回城在一辆煤车上颠簸了一晚上,言辞软了下来,亲手替张主任整理了衣领,拍了头发。

    闫妮把一名深谙用人之道的女强人形象演的活灵活现,先是打一巴掌,再是喂一颗枣,最后布置任务,一气呵成。

    03、山海情

    《山海情》的题材,并不是十四会喜欢的类型,但是很奇怪,我却一集一集停不下来。

    其实回过头想一想,可能世界上并没有观众不喜欢的题材,只有拍不好题材的导演,而好的影视作品,一定是能引起观众的共情的作品。

    在《山海情》里,我认识到了自己未曾去过的西北,那个黄沙漫天的西北。

    而我,也第一次通过这部电视剧,体会到了那个年代,那个地区的艰辛与荒凉,也第一次不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电视剧里看到了政府的扶贫政策到底有多么伟大,那些甘愿支教扶贫的先行者有多么值得钦佩。

    为什么叫山海情?

    因为宁夏是山,福建是海,情是相距2000多公里的羁绊纽带,是历时20年的对口帮扶。

    最后,友情提示:建议观看方言版本!


    2021年1月21日更新。

    我一般很少对一部电视剧写两次影评。

    从功利的角度说,我写过一次东西再写第二次,那看的人就少了。

    从个人的角度说,我不喜欢反复的薅一头羊的毛,这么做不太地道。

    但是,我纠结了良久,还是准备再写一写《山海情》,这部让我熬了两个通宵的电视剧。

    在之前我就说过,《山海情》的火只是早晚的问题,毕竟,实力在那摆着。

    果不其然,刚开播悄无声息,播至中段锣鼓喧天,豆瓣的分数一路从9.1涨到9.4,还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一次,我不想说画面,也不想说剧情,我只想说一说《山海情》里最令我动容的一老一少。

    一老,是尤勇智,和张嘉益一样,他改名了。

    在原来的名字尤勇上添了一个智字,据坊间不实传闻,原来尤勇的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有勇无谋,但是加了一个智字,就变成了智勇双全,我不知这个传闻是不是改名的真正原因,但听着确实像那么回事。

    在和老妈一起追剧的时候,她单独拎出尤勇智调侃了一番,说这脸压根就不是做主角的料,但接下来她又话锋一转,说:“虽然都不是主角,但是我就能记住他。”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管是《大秦赋》足智多谋的王翦,还是《装台》爱慕虚荣的刁大军,这位从业三十二年的老戏骨,他把每一个角色都演到了骨子里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追剧的时候,尤勇智老师一出场,我这嘴就没合上过——

    他演的李大有,也太真实,太窝火了吧,简直就像真的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刁民。

    剧里开篇,就是马得福和张主任去劝说李大有吊庄移民,李大有先是推脱自己有沙眼去不了风沙大的戈壁滩,紧接着突然转移大家的注意力,把窜进门的珍珠鸡逮到了手里,跟张主任阴阳怪气的汇报道:

    “在马喊水村主任的带领下,偷着杀着吃着,就剩下这一只了。”

    这一段剧情里,观众对于李大有其实已经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油腔滑调、怕吃苦、喜欢耍小聪明。

    但怕吃苦,不代表不能吃苦,在涌泉村,李大有对于生活没有盼头,做啥都赚不了钱,反正政府会发救济粮救济金,那干脆啥也不做在家躺着不好吗?

    老爷子早已看透了李大有的心思,所以才会在村会上说出那一句——

    有奔头就不算苦,没奔头才是真的苦。

    在这里,我想着重说两个片段。

    第一个,是李大有贷款买了村里第一台拖拉机,他双手负背,笔直的站在拖拉机后座,威风凛凛,像极了电视里的领导阅兵。

    当拖拉机行驶到村里时,他一边向村民问好,一边挥手示意,到了最后按奈不住心里的兴奋与喜悦,甚至脱了帽子向全村的人打招呼。

    看到这里,我只有一个形容词可以描绘李大有的心理状态——

    嘚瑟!

    虽然怕吃苦,爱虚荣,但是李大有其实比大多数朴实的村民要更精明一点——

    贷款买拖拉机,既可以收村民的运费,路费,也可以减少自己的灌溉时间,一举两得。

    第二个片段,也是让许多观众对李大有真正生厌的地方,李大有毁棚事件。

    之前我说了,李大有比许多村民都要精明,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小聪明,让他错失了种蘑菇的最佳时机,因为对于没有文化知识的农民来讲,他们远远无法理解科技致富的概念,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蘑菇卖的比粮食还要金贵。

    所以“精明”的李大有选择了一个最稳妥的方法——

    先让得宝做出头鸟,他挣了钱,咱们再跟上。

    因为整个吊庄移民区都开始种双孢菇,蘑菇市场饱和,价格一跌再跌。

    晚入场的李大有自然而然成为了市场的“韭菜”,卖一茬菇,赔一次钱,所以,他当众辱骂了凌教授,并掀翻了自己辛苦种植的蘑菇。

    弹幕里,有许多人义愤填膺的为凌教授打抱不平,我十分能理解观众的心情,凌教授一片好心,却还要遭人践踏。

    但是李大有为什么能这么理直气壮?

    因为他从心底里认为,我穷我有理,你来帮我,就要对我负责,不让我赚钱,就是你的错。

    《山海情》的分数如此之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导演从没有刻意美化扶贫领导和农民的形象,用理想包裹现实,而是去讲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

    俗话说得好,穷山恶水出刁民,因为文化水平不高,环境闭塞,造就了贫苦地区的农民目光短浅,急功近利。

    最后,气急败坏的李大有一把火点了自家的棚。

    看着燃烧的大棚,村民用自己都舍不得喝的水去救火,李大有蹲在墙角,追悔莫及。

    这是一幕影帝级的表演,尤勇智老师把一个精明但不够聪明的农民形象演得入木三分。

    然后,我想说一说一少。

    对于尤勇智老师的表演,我震惊,但不意外,因为他有这样的水平与实力。

    但是,饰演马得宝的白宇帆却出乎我的意料,在看这部剧之前,我的脑海里压根没有这位演员的资料,但是看了之后,就和饰演江阳的白宇一样,我可能再也忘不掉这个名字。

    作为一名95年出生的年轻演员,白宇帆毕业于正规的艺术学校,在大学期间响应号召征兵入伍,退伍之后回校继续深造。

    大众之所以对白宇帆没有印象,其一是他入伍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花边新闻,其二就是他并不像一些偶像团体成员去各个演员综艺客串增加爆点,而是选择静下心打磨自己的演技,沉浸角色。

    《山海情》里虽然黄轩是主角,但是马得宝的戏份却一点也不比马得福少。

    马得宝的性格,与李大有截然相反,他够聪明,但不够精明。

    在尕娃走丢之后,马得福和马得宝两兄弟发生了争执,在得宝的心里,他一直觉得自己在家里得地位比不上大哥,老爸看大哥更顺眼,家里把钱供大哥读书,所有的好处都给大哥一人白占,而自己落得了无书可读,只能搬砖做苦力的下场。

    当家庭里把资源都倾斜在一个人身上时,另一个人难免心有不满,所以得宝才狠下心决定去新疆打工找尕娃,因为他认为,在金滩村的已经够苦了,自己也已经够努力了,所以他想换一种活法,不再被哥哥束缚。

    但是,只身前往新疆的得宝被人卖到了黑心煤矿挖煤,遭遇矿难。

    我们可以从矿难前后清晰地看到得宝的变化,他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并且也不跟哥哥和老爸怄气,这是为什么?

    正因为得宝天资聪慧,所以他自大的以为只要走出山门,他就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赚钱打工养活自己,但是当他真正走出门,因为不谙世事没有知识而被人坑蒙拐骗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

    回到村里后,得宝才收起曾经的叛逆与玩心,并且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毛遂自荐,成为了第一个村里的种菇人。

    我很喜欢得宝去追草帽的那一场戏,他看见凌教授的草帽被风刮落,他赶紧叫停了师傅,跑下车向着草帽飞奔而去。

    如果是两年前的得宝,他会这样做吗?

    我觉得很难,那时的他狂妄自大,扒火车,逃工地,他肯定对这草帽不屑一顾。

    但是在外面流浪了半年,得宝才知道,这世道上,真正对自己好的人,少之又少,水花是一个,父亲和哥哥是一个,他们起码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

    而凌教授呢?

    他是与自己素未谋面的人,可是他却对自己这个穷小子倾尽所有,任劳任怨,所以才有了追草帽那一幕,所以才有了得宝喊凌教授“师父“那一幕。

    他心怀感激,褪去了稚嫩,从聪明但不精明变成了聪明并且谦虚的一个人。

    说到这,我还有许多想说的是人与事,有水花,有得宝,也有白老师和陈县长。

    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再聊一聊他们。

    一转眼,距离《山海情》的完结,仅剩三天。

    我以前天天抱怨国产剧动不动就七八十集,看得我又累又烦,但是,我多么希望《山海情》也能学他们一样臭不要脸。

    让我们,再享受三天的庆典吧。

    作者:十四十四

    公众号:十四十四

     5 ) 迄今为止时代剧的天花板。

    而将其推到天花板高度的,是最后几集。

    剧情推进到后半程,村支书德福试图劝老人们离开涌泉村去新建的闽宁村。但是,老人们却不愿离开贫瘠的大山,他们说:“你的根在这里”,“先祖在这里,死也要死在这里”。涌泉村老人对先祖和故土的眷恋,与新生代人追求未来幸福的愿望产生了冲突——一方面是传统的价值主张:家庭、伦理、土地,另一方面是当代的价值主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片剧情推进到这里,立意已经高的吓人:它所探讨的已经不仅仅是扶贫工作的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而是深入到更本质的命题: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落在具体实践中,体现为两个重大的问题:

    1.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从历史传统中汲取思想去强化文化与民族融合,但也要超越传统的束缚,不断地自我革新。如何理解这个矛盾?

    2.我国为什么要以耗费巨大的“扶贫”的方式,去解决极少部分人的贫困问题?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根基在哪里?

    而本片真正牛B的地方在于,全长23集,没有作太刻意的煽情,也不说教。导演和编剧们以近乎于纪录片的克制和生活还原,从平凡人的个体视角,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在马喊水和水花对涌泉村历史的讲述中完成阐释:

    百年前,李家人收留了困境中的马家人;百年后,年轻一代的马家人带领李家人走出大山......马喊水说:“涌泉村的根有两头,一头在过去,一头在将来”

    话里的“根”,代表传统。

    “一头在过去,一头在将来”,意思是:尽管过去和将来的引领者不是一个姓(族群),但同属一个根,通过跨越百年时间和百里空间中的生活互助,最终实现了族群融合。于是:传统的根基不仅源于历史,更源于从历史到现在一直到未来的持续建构

    有了这样的建构逻辑,“根”就是不断发展的事物:在理论上表现为对文化传统的不断演进、与时代观念的不断融合;在剧情中表现为涌泉村老人们被代表未来的德花所说动,同意了迁村。剧集末,德花带着下一代娃娃们回到村原址作考察,新时期两代人重回涌泉村。

    第一集的秃山困地,最后一集重新变回了绿水青山。

    1996年

    2016年

    涌泉村的传承在历史、在同一地理空间中得以回归,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在这一刻完美统一。

    于是,剧中的“涌泉村”已超越窠臼的地理和历史概念。因为“根”的建构回到了“人”本身:“涌泉村人”包括曾经的李姓、后来的马姓,包括如今住在涌泉村的居民,也包括从涌泉村迁出的人、以及涌泉村人的子孙后代。

    创作者们通过马喊水这句话,讲出了传统文化传承、民族融合和代际和解的实现路径——“根”就是“人”,“根”的本质,是对“人”的叙述。只要对人的叙述在,根就不会断。因此,答案是:面向未来,但不要忘记过去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埋的比较深。

    这问题可以初步延申为:为什么我党采用的农村扶贫方针,不是直接给钱(西方模式)?而是采用耗费人力物力更大的方针(精准扶贫、消费扶贫...)?

    浅显的回答是:光给钱会返贫,过几年还是穷。但,每年数千亿的扶贫投入、500万扶贫干部下村庄。如果仅是要解决“穷”的问题,给贫困农民发扶贫款明显更省事。

    我国的答案是:扶助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劳动致富。

    马克思说:“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更进一步,是:“通过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真善美等基本价值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充实,并战胜假恶丑,达到高度的统一,从而不断走向人类的最高价值的自由”

    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也是尼采所说的“与天地的奋斗”。

    剧中一代一代的涌泉村人,喊水叔、大有叔、水花、德宝、德福们,每个人的境遇、命运都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通过劳动与天地奋斗,改变自身命运,最终完成了人生意义的赋予

    ——这不就是我们的当代史么?

    虽然这片是献礼片,但我得说,更是一部时代片。它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既完成了历史逻辑的延续和统一,同时也立足当代意识完成了对历史主义的超越。

    剧尾,创作者们用一段话来总结这部剧:“这不是理想,而是一个人一群人的真实经历。更是时代大潮写给每个人波澜壮阔的史诗”。

    是的,就是这样。

     6 ) 致热评中的某无脑黑

    嫌弃配音的普通话版,可以转去看原声方言版。乡土风味的方言搭配极为用心的服化道,非常接地气。

    热评中有个无脑黑,说什么剧中老是“福建宁夏”听着好像宁夏自治区是福建的一个市,水花明明都跑了怎么还莫名其妙的回来结婚,以及质疑剧中说水花被迫结婚后跟那个后来死掉的男的(安永福)过得还不错是在宣扬包办婚姻云云。

    首先,人这剧讲的是90年代福建对宁夏的扶贫事业进行对口援助的故事,提“福建宁夏”完全没毛病。

    其次,水花之所以跑了又回来,是因为她爹收了安永福嫁彩礼,她走了以后她爹没钱赔给人家,她不回来嫁给安永福,她爹会被人打死;剧中说水花婚后过得还不错,是因为安永福对她好,因为没有婚前许诺的水窖都一直竭力在挖,哪门子宣扬了包办婚姻?莫不是在这位的眼中,包办婚姻的一定就是惨,自由恋爱的就一定幸福?能别这么“很傻很天真”吗?关于水花婚姻的情节,明明是为了真实表现那时候贫困山村切实存在的问题,更何况,截至刚刚播放完的第6集,安永福都只是因塌方致残,不知道这位哪只眼睛看到人死了?就这都没看明白怎么好意思瞎咧咧打差评的?

    真要挑毛病,那就是90年代(剧中是96年),一线工人的工资能有七八百?

    有人评论说彼时沿海经济高速发展,七八百的工资很正常,特地查找了相关资料,参见下面两张图,分别是福建省福州市和北京市的历年社会评论工资表。需要注意的是表格表示的是“平均工资”,而剧中七八百说的是一线工人的工资,符不符合逻辑正不正常自己体会。

    福建省福州市历年最低工资及福建省福州市社会平均工资表
    北京市1990-2013历年社会平均工资

     短评

    扶贫剧拍出这样的水准可以说拍案叫绝。既无限贴近残酷真实,又兼顾艺术的凝练升华。有为了一口窖一头驴卖掉女子的父亲,就有徒步几百里奔赴新生活的女儿。有穷惯了苦惯了对未来不抱希望的农民,就有眼里有光心头有血脚下有路的新青年。马得福骑着自行车在黄茫茫的土地上穿行,少年们狂奔向通往外面世界的铁路,麦苗登上一去千里之遥的大巴车,他们走啊走,想把贫穷和苦难远远甩在身后。西北人的坚忍,热血,浪漫,像蒲公英一样随风撒向大地。一部剧,拍出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浓烈调性,拍出了刻骨的穷,也拍出了动人的情。现实性是它的基础,诗性是在此上开出的花。黄轩真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演员,他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的表演,让马得福这一人物更加耐咀嚼,耐品尝。他给了马得福一双异常明亮清澈的眼睛,注定这个年轻人会比别人看得更远。

    5分钟前
  • 顾有恩
  • 力荐
  • (前排提醒本剧有普通话和方言两版,勿喷配音)接档大江2播出,正午又一诚心力作。扶贫题材不好拍,这部没有尴尬地空喊口号,讲述了福建宁夏对口扶贫、建设闽宁镇的那段历史,还原了当年的真实故事。制作很有质感,选景布景真实,服道化良心,造型也很用心,方言原音版也很有乡土风情。演员阵容非常强大,除了黄轩张嘉益闫妮热依扎黄尧郭京飞祖峰之外,还有姚晨王凯白宇的客串,角色配适度也都很高。PS.梦幻联动沉真,白麦苗丁世俊仿佛另一个世界好好活着的江阳和张晓倩啊。

    6分钟前
  • SuperCap
  • 推荐
  • 大家一定要看原音的啊,东南台和宁夏台!!!!!!!!!

    7分钟前
  • 寒不改叶
  • 力荐
  • 接替大江大河的开年之作

    10分钟前
  • D E A D
  • 力荐
  • 一群十几岁的半大孩子,在大田野上狂奔着追赶火车的一幕实在是太有张力了。真正的青春,什么都敢想,怎么都好看。

    12分钟前
  • 梨妤
  • 力荐
  • 没想到扶贫剧居然这么好看!!!演员都好接地气啊,都好赞!

    13分钟前
  • 卡妙
  • 力荐
  • 感谢宁夏卫视 东南卫视可以听到方言版

    14分钟前
  • 青er
  • 力荐
  • 那个说人家“福建宁夏都弄不明白的”,搞清楚了吗?这剧讲的就是90年代福建对口扶贫宁夏的故事,人讲啥都没弄明白就打一星还振振有词上了?配音也是专门做了两个版本,不习惯看普通话版去。至于包办婚姻啥的,真实表现那时候贫困山村存在的问题行不行,不表现问题后面咋表现如何解决问题和女性成长,急啥呢?看个一集就把你看出优越感了?

    19分钟前
  • 平四眼
  • 力荐
  • 看了第一集原音方言版这节奏才是电视剧的节奏啊!好久没看这么爽的紧节奏的剧了,而且是和全家一起!目前全员演技在线,黄轩张嘉译祖峰土到认不出来原音方言完全不违和,节奏好快一秒废话费镜头没有!

    23分钟前
  • 🎫
  • 力荐
  • 正午阳光出品一向品质为王,侯鸿亮+孔笙的组合也十足期待,大江大河2余热犹在,看了两集,还不错,每个人物都性格分明,有血有肉,全明星阵容,老戏骨张嘉译和尤勇发挥稳定,撑起全部笑点!这部剧摄影真的不错,有电影感~

    25分钟前
  • 菇凉无双
  • 推荐
  • 方言完胜。兰州人黄轩加油,棒棒哒。

    30分钟前
  • 一只傻电影
  • 力荐
  • 目前看绝对是2020年最好的剧,可是再看评论区,伤心透了,因为普通话版评分太伤了(大家帮忙顶一下,到前面让进来的人都看到,别看了普通话版又来打底分)

    35分钟前
  • 吃西瓜的电影汪
  • 力荐
  • 看山海情的第一天;看山海情的第二天;看散害情滴滴散舔。

    38分钟前
  • 下雪了没有
  • 力荐
  • 大家一定要看宁夏台的原声,其他卫视的配音实在太尬,太出戏了,张嘉译、闫妮那么正宗的陕西话。

    43分钟前
  • o_O
  • 还行
  • 孔笙出品必属佳品,这画面感让你不服都不行!

    46分钟前
  • 影子
  • 力荐
  • 我实在理解不了评论里为啥啥都黑 还有说倪妮配音?????倪妮演了吗???我觉得这个剧好好看

    51分钟前
  • 大西
  • 力荐
  • 方言版突出一个酸爽,追起来

    52分钟前
  • 晓德
  • 力荐
  • 长这么大我还是头一回看宁夏卫视!

    53分钟前
  • fre_issey
  • 推荐
  • 目测宁夏卫视和东南卫视将会因为方言版而迎来台生巅峰。

    55分钟前
  • 力荐
  • 水花和得福之间就差了一头驴!!我恨不得变成一头驴给得福!

    57分钟前
  • 匮乏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