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人世间

    大陆剧中国大陆2022

    主演:雷佳音  宋佳  殷桃  于和伟  佟大为  

    导演:李路

    猜你喜欢

     剧照

    人世间 剧照 NO.1人世间 剧照 NO.2人世间 剧照 NO.3人世间 剧照 NO.4人世间 剧照 NO.5人世间 剧照 NO.6人世间 剧照 NO.13人世间 剧照 NO.14人世间 剧照 NO.15人世间 剧照 NO.16人世间 剧照 NO.17人世间 剧照 NO.18人世间 剧照 NO.19人世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7-05 04:22

    详细剧情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北方某省会城市“光字片”区居住着周姓一家,父亲周志刚在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长子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下乡知青,长女周蓉追随诗人丈夫远赴贵州乡村,周家只留下小弟周秉昆与周母相依为命。在五十年的岁月里周家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周秉义大学毕业后从政,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经历仕途沉浮;周蓉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却情路坎坷,阴差阳错旅居法国十二年。周秉昆与美丽又不幸的女子郑娟相濡以沫,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工人成长为文艺工作者,经历下岗的阵痛和“下海”的挑战,在平凡的岁月里扶持邻里亲友共同前进。一家人在完成各自人生使命的同时,也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  。

     长篇影评

     1 ) 如果爸爸还在。

    我是长春人。看到第一集,我就哭了。小孩子问我为什么哭,我说这个剧就是你姥爷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事情。剧里的房子重现了照片里奶奶家以前的样子。取景地在长春,故事里的拖拉机厂,在我家的楼上就能看到遗址。现在也没有拆,依址而建成了一个文化公园。

    爸爸跟姑姑学习特别好。一个在二中,一个在省实验。在60年代,长春二中就有自己的室外游泳池。片中说到选长影去学校选演员,当年我大姑被选上,但是爷爷不让去。附上一张几个姑姑的照片,右下大姑,就是当时被选中当演员,但是姑姑学习很好,没有去。下乡回来公务员正处级直到退休。

    姑姑们名字里都有雅,雅仙,雅萍,雅玲,雅慧

    剧集里有光字片儿,在长春的老人都知道,真的有,娶妻不娶桃源路,嫁汉不嫁八里堡的说法,现在没有了,不过这两个地方房价确实依然不高。

    在冬天的冰面上滑冰刀,这种运动,一直到现在,尤其是老年人特别热爱。我家附近的劳动公园全都是老人在滑冰刀,这些老人大概就是剧集演绎的年轻人老了时候的样子吧。

    服道化也不出戏,我妈说,我爸第一见他穿的就是那样一件蓝衣服。我们家也有一张那样的全家福,没那么多,爸爸去世后,让我老姑拿走了。刚才找到太爷爷的照片,以及爸爸年轻时候照片。

    太爷爷应该是1900年以前出生的。
    照片的两个人一个叫冯耀一个叫树仁

    在短短的几级剧集里看到了那个年代长春人的生活,如果爸爸,还在,能跟他一起看该有多好。

    ————————————

    第九集,1976年,周总理去世了,我爸我妈当时在处对象。我妈说有一天,我爸哭了,跟她说周总理去世了。任何年代,人跟人的觉悟都是不一样的。

    ————————————

    第十集,周家人的饭桌上是花生米,土豆丝,木耳白菜,脊骨炖酸菜,小鸡炖榛蘑,葱炒蛋,一桌东北冬天的家常菜(冬储菜)。而且算是不出省能解决的。当时东北只有冬储菜,再过几年才出现速冻菜。

    剧集的有轨电车,我小时候80年代初,长春还是那样的有轨电车。现在为了保留特色,依然有一条有轨电车。

    城市规划馆里的
    现在仅存的有轨54路
    水文化生态园里的周秉昆家

     2 ) 警惕《人世间》宣扬的四大错误价值!

    剧的剧本写的非常老练,基本是精彩和完整的,但是,三观真的是太有问题了,宣扬的价值观非常的错误。 1.首先就是在洗白qj犯,骆士宾犯罪了将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玷污了,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个qj犯还一跃成了有头有脸的先进大企业家,有钱了就还有脸去要回qj生下来的孩子,有钱了就能洗白qj的罪名吗?有钱就能洗白罪过吗?有钱就能买儿子了吗?为什么要洗白一个qj犯?而不是让qj犯被绳之以法? 2.让两个从小当亲人一起养大的孩子谈恋爱,他俩就算没有血缘关系,也是从小就当做亲的表姊妹长大的,两个小朋友的感情线和乱伦有什么区别吗?没有生理上的血缘关系,就可以不顾公序良俗了吗?电视剧可以这么写的吗?能过审吗?社会主义是宣扬自由恋爱,但是不支持伦理上一个户口本的两个人谈恋爱,那叫乱伦。电视剧里的几个大人还理解,女孩子的亲妈还表示支持。自由恋爱可以,但是违反了公序良俗,就应该要制止。编剧就不应该写这种剧情,本来美好的亲情,搞成了乱伦,还带上了自由恋爱的帽子,编剧的价值观就有问题。 3.周秉义的父母亲一起去世了,虽然周父生前说不要麻烦亲家母(金奶奶),说什么人和人的层次不同,不往来也是应该的。这话说的就不对,周父作为几十年的老党员,还有这么严重的阶级思想,就非常的错误。金奶奶在郝省长去世后,并且自己也退休后,依然不与亲家往来,还存在着严重的阶级思想包袱,就非常的错误。郝省长在位的时候,顾及影响,减少来往,可以理解,也应当理解,这样清廉的干部有觉悟值得尊重。但是郝省长都走了,金奶奶也退休了,金奶奶还不与工人阶级的亲家来往,这就是有权力阶级的思想包袱,就是已经明里暗里的瞧不起老百姓了,就已经违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衷了。金奶奶已经退休了,手里没有实权了,在位上不来往是为了避嫌,退下来了依然不来往,就已经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领导阶级,没有瞧得起工人阶级出生的周秉义家。并且,后来人死为大,并且亲家两个老人一并走了,金奶奶依旧不出席葬礼,就非常说不说过去,简直就是把“我是领导阶层,不与小市民亲家来往”写在脸上。先不说不参加亲家的葬礼符不符合真实的社会习俗,编剧这么写,导演这么拍,就是在宣扬阶级对立,就是在宣扬领导阶层和工人阶层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就是在明确告诉你领导阶层看不起工人阶层,连葬礼都不会来参加。宣扬这样的价值观的后果,就是会形成阶级对立,就是在激化阶级矛盾,就是在说领导阶层到死都不会和工人阶级的亲家来往。这种价值观极大的诋毁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阶层,也极大的损害了工人阶层老百姓的尊严,非常的别有用心。

    4.周秉义从清水衙门调到了军工厂当一把手,后来又升任了副市长,这个过程有十年吧。十年时间,周秉义和郝冬梅两个人的工资存起来也不少了吧。两个人吃的住的用的都是父母的待遇,基本没什么特别大的生活开销,自己也没想孩子,开销更小。十年时间,两个人的工资攒起来,给周家父母买一套小房子很难吗?别说难,当初周秉昆都能用一千七八多买一套房子安置一家子,周秉义和郝冬梅加起来的工资只会比周秉昆高,不会比周秉昆低,为什么编剧就一定要脱离现实,一直要周父周母还和周秉昆一起挤在光字片呢?并且周父自己退休后还去王村干活,周家的基本开销靠周秉昆和周父的工资基本够用,周秉义十年的工资不够给他爸买一套房?当初曲书记和马守常的职位还没有现在周秉义这个副市长职位高,都已经分到了那么好的房子。现在周秉义都是副市长了,就不给人家分房子,就一定要周家老两口挤光字片?离谱,脱离现实。并且,周秉昆和郑娟一直赡养着周家老两口,周父到死都没有特别单独夸奖过周秉昆,还是要将两个有出息的孩子合并着一起夸奖。有出息的孩子就是了不起一些吗?副市长就是光宗耀祖一些吗?难道守在父母身边养口体的孩子就不值得周父一句特别的认可和感谢吗?光宗耀祖固然是好的,是值得夸耀的,做副市长为人民服务是值得称赞和勉励的,但是作为一部打着拍给普通老百姓看的旗号的电视剧,受众普遍都是像周秉昆这样普通的孩子,没有几个能当考北大娶省长女儿当副市长的观众。我们应当宣扬的养口体的孩子是值得骄傲的,是值得感激的,是值得夸赞的,是值得宣传的。

    总结,电视剧总的来说,质量非常的高,但是宣扬的价值观是错误的。当价值观是错误的时候,就应当警惕,我给的一分,是因为以上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但是演员和大部分剧情以及拍摄是非常高质量的,希望将来能出更多质量高,价值导向正确的剧。

     3 ) 为强奸犯洗白的《人世间》,真让人恶心

    好久没看到那么让我气炸肺的剧了,上一次还是《情满四合院》。

    本来《人世间》刚开播的时候,我是见面就安利,全家在我的带动下都开始追剧,按照前20集的水准,这种以小见大,用一家人的遭遇来展现50年的家国变迁的细腻表达,保持到最后的话,完全可能成为又一部类似《父母爱情》的高分作品。

    可惜,从20集往后的剧情,宛如野狗脱缰一般狗血离谱到他姥姥家了,导演和编剧全方位地展现了他们的厌女情绪。

    和我有同样感受的女性观众不在少数:

    我奉劝《人世间》编剧王海鸰一句,编的很好(个屁),下次别编了。

    原著是得了茅盾文学奖的,作者梁晓声的文笔和讲故事的能力没得挑,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没有爹味,直接按原著影视化是一点问题没有,所以你们jio着不把精华改成糟粕显示不了你的能力是吧?

    看编剧一个劲儿丑化难得的精神独立的女性角色周蓉和美化强奸犯骆士宾那个劲儿,脑子里的裹脚布起码得有十米长吧。

    原著里的周蓉一言以蔽之,自信、美丽、大方,终其一生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对她来说,冯化成出轨带来的伤害,远远没有他为了沽名钓誉,抄袭别人的诗作来标榜自己来得那么大。

    她想要寻觅的不是凑合过日子的伴儿,更像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在精神层面上,一定要能和她共鸣。

    结果这么一个高光的女性角色,生生被编剧改成了自私凉薄的作精恋爱脑,原著里她干脆地在读研究生期间就与出轨的冯化成离婚,而剧里的她甘愿忍受冯化成的出轨和家暴,还要检讨自己是不是太过强硬、考上北大以后给丈夫太多压力。

    最终居然听从了蔡晓光的说教认为挽回婚姻的方式是今后自己要示弱,要多做家务,要多一些女人味……

    得,你下次直接拍《贤妻》吧,不要来嚯嚯独立女性了。

    至于生生把受害者郑娟弄断了一根肋骨的强奸犯骆士宾,却摇身一变成了改革开放的急先锋、财大气粗的成功企业家,以至于他来要孩子的时候,弹幕都觉得选这个有钱的爹才是对楠楠最好的,阻止他认亲的秉昆反而成了阻碍孩子未来发展的反派角色。

    当初的强奸事实,被一句酒后失态、情不自禁给轻轻揭过,似乎秉昆和郑娟不原谅这个没控制住男性本能的人,反而显得斤斤计较不大度起来。

    真是,看得我拳头硬了。

    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时刻,骆士宾这个强奸犯很难不让人联想起热点新闻事件里的董某,同样是违背妇女意志的强奸,因为导致被害人生下了孩子,他们就心安理得当起了爹,还能享受当爹的好处。

    董某和骆士宾都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血脉得到了传承,董某想的是那么多孩子长大了每个人去打工,至少每个月每人3000块,骆士宾想的是自己被打导致失去了生育能力,“幸亏”当年强奸了郑娟才留了个种得以继承他的皇位。

    我想请问编剧王海鸰,作为一名女性,你是用什么心理写出下面这种台词的?

    无论是穷男人还是富男人,只要被他们强奸的受害人生下了孩子,本来清晰明了的犯罪事实,就变成了人人都来和稀泥的所谓“家事”。

    原著里连骆士宾的兄弟水自流都不耻于他的所作所为,到了电视剧里,水自流居然成了积极的游说者,积极劝说楠楠认这个强奸犯做爹,开口闭口就是“你身上流的是骆家的血脉……”

    敢情在他们眼里,骆士宾的所作所为非但没有错,楠楠还得感谢他的“酒后失态”,否则自己就没机会出生了?

    呵呵,要不要郑娟跪下来给骆士宾嗑一个感谢他这个“送子观音”啊?

    就,如果每个强奸犯都如董某和骆士宾这样得不到法律的惩罚反而还有好处的话,也就怪不得有人将之当成是财富密码了。

    甚至连剧里的周蓉都劝受害者郑娟说:“为了过去不知道多少年的陈年旧事,值不值?”

    身为女性居然能对另一个被强暴的女性说出这种话,导演和编剧究竟是什么货色也就不言而喻了。

    编剧对周蓉的丑化、矮化和歪曲,连原作者梁晓声都看不下去了,他在访谈里说“(宋佳)这么一个优秀的演员,我们没有把她用足,这是编剧、导演、原著心中最大的遗憾之一。”

    原著里梁晓声塑造了两个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一个是形而上注重精神世界的周蓉,一个是形而下将世俗生活经营的有声有色的郑娟,她们两个一个是职业女性,一个是家庭妇女,作者没有踩一捧一,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她们人生中的大智慧,认为她们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过好了自己的一生。

    我想,作者是想要表达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代表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女性生活的两种方向,无论是追求事业还是为家庭奉献,只要是女性自己的选择,她们都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

    但是到了电视剧里,导演和编剧完全无法体察原作者对女性的价值取向,除了为周家任劳任怨当了一辈子老黄牛的郑娟,其他大大小小的女性角色,就算没几句台词的都被塑造的很不堪。

    原作中最丰满的女一周蓉就不用说了,事业描写基本没有,成天围绕着她的爱情和家庭打转,为了爱情要跟家里断绝关系,生了孩子也扔给弟弟一家去带,对家人为她的付出视而不见,完全不知道宋佳接这样一个角色图一啥,找骂吗?

    如果是看过原著接的,对这样的魔改她没有意见?如果是看剧本接的,那么宋佳真的需要好好洗洗眼睛了,这眼光太有问题了。

    其他女性角色,共性是小家子气、神经质、不识大体,不是恋爱脑就是自私鬼,秉昆把老房子免费给国庆家住,后来遇到了困难要要回房子,国庆老婆就大吵大闹觉得秉昆对不起他们家,而国庆则表现出一副深明大义识大体的样子。

    还有楠楠去深圳找骆士宾,骆士宾带他回家,跟他说这家里的一切都是你的,你随便用,骆士宾的妻子跟在后面,明明连一句台词都没有,偏偏还要让演员表现出嫉妒和不忿的表情,让人觉得这个妖艳贱货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

    可以说,剧中但凡是个男性角色,就算是强奸犯,身上都是有闪光点的,但是女性角色,有一个算一个的没眼看。

    可能有人要说了,周母和郑娟不是被塑造的非常好吗?是那种最伟大最坚韧的中国母亲的形象。

    这就是我要重点说的,导演和编剧对郑娟的圣化,和对周蓉的矮化,体现出了他们对女性的陈腐态度。

    剧中的周母和郑娟,是一个完全牺牲自己为家庭付出一切的贤妻良母,她们将人生全部的价值和希望,都寄托在家庭中,她们在此之外有什么别的爱好和梦想,没人知道,编剧也不关心。

    我们不能说她们不善良,不伟大,但是这些女人是依附男人生存的,她们之所以被歌颂,是因为她们足够隐忍、奉献,换言之,她们被歌颂,是因为她们不独立,是男性最乖顺的附属品。

    而原著中拥有成功的事业,敢于勇敢追求爱情,表达欲望的周蓉,在剧中成为了贤妻良母的对照组,被批评的对象,她的智慧、自立和自强全被删除掉了,然后把第一段婚姻的破裂都归咎到她身上,认为是她不顾家,没时间洗衣做饭才导致冯化成出轨的。

    好一个“只有女人才是一个家的灵魂”,意思是男人怎么不负责任破坏家庭,最终还是女人的错呗?

    总之,在剧中男人是不会犯错的,就算犯错了那也是女人的错!

    我对《人世间》最大的愤怒,是它不像《娘道》那种明晃晃摆烂宣扬封建残渣余孽的戏,容易让人一眼识破,它用了当下正剧可以说最豪华的演员阵容,打着宣扬温情正能量的旗号,潜移默化地给观众喂屎。

    被强奸了还要生下孩子无怨无悔地养大,未婚时就任劳任怨地伺候对方植物人的母亲,一辈子没有工作的女性是唯一的正面角色,另外一个考上北大、当到大学副教授,后来成为成功作家的女性被塑造成不懂经营家庭的自私鬼,被观众从头骂到尾,这种价值取向,其心可诛。

     4 ) 《人世间》:好人为什么这么苦?

    《人世间》中好人的境遇,让观众看得太憋屈——剧中的好人太苦了!

    好剧是不会被埋没的。《人世间》播到十几集的时候笔者写了一个评论,当时爱奇艺上该剧的热度维持在6000多,不算亮眼。随着剧情推进,口碑发酵,它的热度已经突破9500;云合数据显示,该剧有效播放量的市场占有率突破30%,也就是如今在长视频上看剧的,三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是在看《人世间》。朋友圈里从父辈到同龄人,时不时有人会发表一下追剧感言。

    《人世间》海报

    笔者家人也是追得热火朝天。只不过家人一边欲罢不能,一边有一个共同观感:追《人世间》,追得整个家的氛围都有点“抑郁”。家人时不时就抱怨:到底怎么回事啊,怎么好人一直在受苦受难?

    毫无疑问,《人世间》是一部有史诗质感的好剧,它时间跨度长,内涵非常丰富。比如周家父母的爱情,俨然就是另一部《父母爱情》;比如周秉义的东北官场线与骆士宾的深圳商战线,就生动反映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政策调整对两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不过,《人世间》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周秉昆所代表的东北平民阶层的故事,以此来凸显作品的主题——“好人文化”。小说作者梁晓声曾如此形容“好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周秉昆、郑娟正是好人的代表。

    按理说,好人好报。但《人世间》好人的境遇,却让观众看得太憋屈了——剧中的好人太苦了。

    以最近10多集的剧情来看:周秉昆失去了房子,一家人重回棚户区;“仇人”骆士宾(周楠的生父)找上门来纠缠,却还是“感化”了周楠,周楠的心一度偏向骆士宾;周楠考上清华,去美国留学,周秉昆、郑娟夫妻俩开心得不得了,觉得儿子出人头地了,结果周楠在美国遭遇枪击死了;周秉昆与骆士宾发生冲突,失手打死骆士宾,判刑入狱;郑娟向众人揭开了她埋藏在心底的伤疤(被骆士宾强奸),在周秉昆入狱后,郑娟辛苦地支撑起这个家……

    实在太苦了

    整部剧播到现在,也就周秉昆拿到编制、买了房子那几集带有一点亮色,其余时候周秉昆与郑娟夫妻就是在应对层出不穷的苦难。

    “好人受难”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不过《人世间》里的受难,并非西方美学意义上的“悲剧”。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人物的悲惨命运虽让人恐惧,但怜悯稀释了恐惧,并且人物对抗命运的神性火花,能够激起我们的“崇高感”,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不服、不屈、不妥协与不可战胜。换言之,正因为有了主人公的不屈“反抗”,才让观众肃然起敬,哪怕结局失败了,仍然捍卫了人的尊严。

    《人世间》里的好人们,对于命运给予的一切不公与灾难,更多是接纳的态度。这就是剧中一再出现的周秉昆说的那句话,“觉得苦吗,自己嚼嚼咽了”

    周秉昆的生存哲学

    可有些苦,真的有必要嚼嚼咽了吗?为什么不“反抗”,而要咽了?难道仅仅因为是“好人”,就得无怨无悔地吃苦?

    从小说到剧集,有些苦实在是挡不住,因为它们来自于“意外”。虽然无论是小说还是剧集,《人世间》都比传统的苦情戏高级很多,却也不得不说,它里头确实有太多苦情戏的元素。

    传统苦情戏里的“惨”,不是因为主人公“反抗”,而是主人公总在遭遇各种天灾人祸,概括起来就是“三破一苦”(破碎家庭、破碎情感、破碎婚姻以及家庭苦难题材),或者“丧夫、丧父、丢孩子、捡孩子、受虐待、受诬陷、疾病、流产、车祸、下岗、入狱、失业、卖血、卖肾”……

    《人世间》里,笔者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周楠非得中枪死了呢?周秉昆为什么就意外地把骆士宾给打死了?这些情节完全取决于小说家与编剧的自由创作,而非逻辑发展的必然。

    当天灾人祸密集地发生在好人身上,不可避免地,它就有苦情戏的“俗套”,主要作用是煽情。

    周楠为什么被写“死”了?并没有非如此不可的理由

    当然,《人世间》绝非那类烂俗的苦情戏。苦情戏几乎都会有“好人——坏人”的二元对立,好人“高大全”的同时,坏人也脸谱化了,他们只是给好人制造阻碍的工具人。《人世间》里没有脸谱化的“坏人”,但有一点却与苦情戏一致:好人总是一再忍耐、一再退让。

    周秉昆、郑娟之所以总在吃苦,除了意外的不幸外,更多是因为他们太好了,太能忍耐,以至于“好”成为他们的责任与义务,别人可以无条件地要求他们做出牺牲。

    剧中两场戏非常典型。它揭示的是家人——最亲密的家人,对于周秉昆、郑娟的无意“压榨”。

    周楠与周蓉的女儿冯玥相恋了。从法律关系上看,他俩是表兄妹,不能恋爱。但我们也知道,周楠与周家并无血缘关系,周楠是郑娟被骆士宾强奸后有的孩子。如果周家人同意了周楠与冯玥的恋情,也就意味着郑娟那一段梦魇般的记忆要公之于众,周秉昆也要被人背后指指点点——当初郑娟怀孕时跟他在一起,他就没少被人风言风语。

    因为冯玥一直就是郑娟带大的,周蓉对冯玥有愧疚,想弥补冯玥,所以她支持冯玥与周楠的爱情。除了私心以外,也是因为她思想比较开明,毕竟她年轻时也曾为爱奔赴贵州,她支持女儿为自己而活。周蓉的自我始终带有一点“自私”。

    周蓉就去找郑娟谈。郑娟说她不同意,周蓉问理由,郑娟说“姐不是知道吗?”,郑娟不想揭开伤疤。周蓉说:“我们的半辈子已经过去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郑娟就说,孩子们还小,不确定性很大,没必要为孩子们一时冲动闹这么大。郑娟又强调了一句:“姐不知道啊?”

    周蓉回道:“为了那些不知道过去多少年的陈年旧事,耽误孩子们的一生,值不值?”周蓉说这话,实在太自私了。

    郑娟说:“孩子们的一生是一生,我们的一生就不是一生了?”

    周蓉略有不悦,开始“上道德”:“我一直觉得你是女人中的女人,心里面没有自己,只要家好,家人好,孩子好,亲人好,不像我那么自私、那么任性。”

    后面的剧情我们都知道了:周秉昆和郑娟,还是同意周楠与冯玥在一起了。的确,从恋爱自由的角度看,父辈是没有权利阻止子女们的自由恋爱,问题是周蓉的理由不是这个,而是:周秉昆、郑娟“心里面没有自己”,这一回他们不能有任何私心,也必须为家人为孩子牺牲,否则就是“自私任性”。

    回想起来,周秉昆、郑娟一直吃苦,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私心,他们只能付出,只能牺牲。比如周秉义、周蓉去外面拼闯,取得的成绩都是自己的;而周秉昆独自照料植物人状态的妈妈,抚养着周蓉的女儿……

    可周秉昆真遇到什么难题了,比如买的房子因为房管所的问题被收走了,他不能找周秉义疏通关系——周秉义是“清官”,他不能影响大哥。周秉昆带着父母孩子挤在棚户区的两间房里,百感交集,泪流满面。这一幕让观众心疼不已。

    但是,周秉义都当到市长了、周蓉也是分了房的大学教授,他们怎么就没想过帮弟弟、帮父母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秉昆啊,你哥你姐咋没这么想?

    所以,当周秉义、周蓉的日子越来越好时,周秉昆的日子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差。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周秉昆是“好人”嘛,只要哥哥姐姐好就是真的好。

    另一场很典型的戏是,周父晕倒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周秉义和周蓉都从外地赶了回来。到家后,除了担心父亲外,他俩的第一反应出奇的一致:责怪周秉昆没有照顾好爸爸。

    周秉义怪周秉昆没联系周秉义的妻子,她是医生。周蓉对周秉昆发脾气:“你咋整的啊,我告诉你,爸有事我跟你没完啊。”

    周蓉“理直气壮”

    周父说了公道话:“爸爸啊,是你们仨人的爸,不是秉昆一个人的。你不能因为弟弟一直守在爹妈身边,出了什么事就都怪他呀。”

    周父说了公道话

    周父说的不过是最简单的常识:爸妈是三个人的,平时都是周秉昆在照料,哥哥姐姐几乎就没尽到什么赡养责任,怎么好意思怪周秉昆?还记得周母是因为周蓉才陷入昏迷状态,当时周秉义周秉昆并没有因此怪周蓉,好像她自私任性所以就应该被原谅。

    就因为周秉昆是大好人,是老好人,他就必须全身心为家庭付出,必须照顾好三个人的爸妈,哪怕爸爸晕倒了周秉昆第一时间送医了,周秉义周蓉还是不分青红皂白怪周秉昆。

    这真是我们应该倡导的“好人文化”吗?因为是好人,就得多担待、多付出,就不能有私心、不能有怨言,就得默默忍受命运所给予的一切考验,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如果好人就意味着必须吃更多苦头,受更多灾难,人们会心甘情愿去成为好人吗?

    梁晓声说:“如果说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类物种,那么这一物种的进化方向只有一个,便是向善。善即是美,善即是优。人与人的竞争,所竞善也。优胜劣汰,也必是善者优胜。”

    这里的“善者优胜”,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好人好报”。可在《人世间》里,坦白讲,笔者没有看到“好人好报”,没有看到“善者优胜”。那些更自我、更自私的人,往往过得更好;好人虽然有道德上的荣耀,却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和代价。

    是的,这个时代需要好人,文艺作品创作需要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但这不意味着好人就是“成全别人、牺牲自己”,不意味着好人就是“任劳任怨、逆来顺受”;我们期待的“好人”,是在坚守真善美的同时,也可以追求自我、成全自己,也敢于不平则鸣、反抗不公。

    苦么,不要都嚼嚼咽了,那是苦情戏的自我感动。不必吃的苦,反抗并吐掉,别人该吃的苦,让他们自个吃去,替人着想不意味着他们就不用负责任了。

    好人好报,好人更应该过好生活,这是观众更期待的“好人文化”。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5 ) 愿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身旁

    电视剧《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个普通的周姓五口之家,在五十年光阴中命运辗转起落、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以周家的关系网为辐射,《人世间》也同时描述了十几位平民子弟悲欢离合、聚散有时的命运变迁,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

    电视剧《人世间》的笔触平淡朴素,从开播的前十几集来看,并无剧烈或者尖锐的矛盾,只平凡真实的生活。但纵观周家三个子女的命运,令人不由感慨。虽然是电视剧,却折射到每个普通人的心路历程,他们有着每个普通人都会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和无法重来的生活,也有着苦中回甘,在历经沧桑人事后所拥有的觉悟和感受。

    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

    作为周家唯一的女儿,周蓉是“光字片儿”有名的大美女,她本可不用下乡当知青,在城里度过安稳平顺的一生,但周蓉有思想也有激情,她与一名被下放到贵州劳教、大她十几岁的北京诗人冯化成相恋,背着家人毅然决然前往贵州山区,把一生的青春和爱,都给了冯化成。

    这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善始善终,年轻女孩低估了人性的复杂和善变。冯化成被下放到贵州山区时,濒临人生绝境。年轻漂亮的周蓉的到来,无疑是他的救命稻草,这时的冯化成,对周蓉百依百顺、好得不得了。

    周蓉大概图的,就是冯化成“对她好”。就凭这份“对她好”,周蓉甘愿在贵州山区呆了很多年,直到十几年后冯化成平反,跟随他回到北京。然而,冯化成回到北京,摇身一变成为了有名的知识分子,他一心高攀,跟身为高干子弟的前妻藕断丝连,背叛了周蓉。

    冯化成的每一步,都在尽力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利用一切对他有用的人。落魄时稳住贤妻,得意时贪婪忘形,时隔二十年,周蓉才看清爱人的真面目……

    年轻时我们对很多人和事,都抱着幻想,都曾孤注一掷去追求自以为永恒坚固的东西,也曾把爱和希望放在一个人身上。很多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事与愿违。看过的戏、走过的弯路,曾经的热血、难以弥补的遗憾,都化成了无法逆转的运命。幡然醒悟时,最好的年华已逝,人生已再难重来。

    二十年光阴倏忽离去,周蓉跟前夫离婚后,又为了女儿旅居国外漂泊了很多年……《人世间》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并不刻意照顾主角,也并不粉饰他们的命运,它只是把他们平静地推入起伏不定的命运中,客观呈现他们的爱恨和起伏,让他们承受自己选择的后果。它真实而深刻的书写了人生由浅入深、难以言语的体验和经历。

    疼爱周蓉的父亲周志刚,放不下心爱的女儿,曾经跋山涉水去看她。即使当时周蓉笑颜如花、幸福地跟爱人住在贵州大山的山洞里,父亲难掩内心的辛酸和难过。作为过来人,周志刚大概已经看到了女儿未来的命运,但他无力更改。

    所有的弯路,都是该走的路。生活会慢慢矫正和完善人的认知。曾经一度爱情至上的周蓉,经受了生活的洗礼和岁月历练,更明白亲情和自强自立的可贵。这一切只有她亲历过,才能体会。

    祝你踏过千重浪,能留在爱人的身旁

    相对于姐姐周蓉坎坷而漂泊的一生,周家小儿子周秉昆的生活也容易不到哪儿去。父亲和哥哥姐姐,都响应国家的号召,远赴各地工作和生活,周秉昆和母亲在家相依为命。虽然看似安稳,但他和母亲却始终关心着在远方的亲人,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连。

    周家的经济条件算是好的,因为除了周母,其他家人都已经工作。所以周秉昆的单身汉小日子起初过得很滋润,他跟乔春燕、德庆这群小伙伴们成天吃喝玩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出于善心,他帮两个朋友给未婚先育且名声不好的女人郑娟送生活费,当看到郑娟一家生活困难,周秉昆心生恻隐,每月送钱时都暗暗加上了自己的五块钱。就是这份善心,最终为他换来了一生最大的福报。

    当周母听闻女儿周蓉和女婿冯化成因为一些问题被抓时,精神受打击成了植物人。周秉昆手足无措,他一方面要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还要照顾姐姐寄养在家的小外甥女,根本难以招架。郑娟听说了周家的变故,为了报恩,她毅然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弟弟住进了周家,日夜帮助照顾老人孩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期间周秉昆被姐夫冯化成连累,入狱半年。在这半年里,没有经济来源的郑娟守着他留下的存折和很少钱,和弟弟拼命粘纸盒挣钱,照顾好了这一大家人。周秉昆的朋友们也纷纷过来帮忙洗衣服做饭、给老人按摩身体。爱出爱返,因为郑娟坚持不懈的按摩和照顾,两年后周母恢复了意识。周秉昆的善良和对别人的帮助,在关键时刻回报了他,帮助他撑起了这个家。

    世间总有风凉,凉风里包裹着人性的温暖和生活的烟火。因为这暖,才觉得人间值得。郑娟一生追随守护着周秉昆,周秉昆也给了郑娟和养子周楠一个温暖稳固的家园。即使命运坎坷动荡,他们一直相依相偎,相濡以沫。在坚韧的郑娟身上,我看了人性的善与感恩、忠诚和光明;在这段关系里,他们互助互爱,无条件的双向奔赴和信赖彼此。

    在《人世间》的故事里,没有真正生活的赢家,只有经历着生活的平凡人们。他们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只是凭了劳作和真心,度过了得失参半的一生。所谓人生幸事,无非看尽起落和繁华,还能与爱人亲人相伴,还能有欢乐和甜蜜的时光。《人世间》用简笔写尽了人情冷暖和生活滋味,五十年间人生慷而慨,回首往事苦乐参半,真心不负有情人(原创剧评,署名党阿飞)

     6 ) 家族父权的衰落

    最近一直在看这部剧,作为具有明确献礼目的的时代剧,它们都有着统一的暗线。小人物自身与家庭命运起伏的背后,往往是祖国发展,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的主旋律。两条线一明一暗,互相交织,互为因果。作为主人公的角色,也总能恰到好处地抓住时代给予的机遇,配合自己的勤恳努力,使得生活蒸蒸日上。

    而我更在意的,其实是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国家建设(这里主要指体制建设)的日益强大和完备,家族或者说家庭中父权的持续衰弱。

    1.

    周志刚作为这个家庭中的父亲,有着说一不二的威严,母亲在大事上拿不出主意,凡事总说“等他爸回来再商量商量吧”,不光受限于文化,也更受限于地位。彼时,上山下乡如火如荼地展开,所有青年都信奉着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但为人父母的总忍不住会为自己的孩子感到担心,可这时的他们没有任何办法能抵抗政策,哪怕再为难也只能遵从,甚至连忤逆的态度都不能流露。在这个时点,国家已经完成了对基层乡土社会运行逻辑的解构和改造,你的身份不再是xx族长、家长,而是工人、农民、军人这样的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有着放之全国皆准的网上伟德入口体系,比如周志刚,就是八级瓦工,地位非常高。曾经或许贫瘠的生活给了他们现如今的地位和政治资本,而这番认可的代价就是要听从调遣和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而他的权威也在这时遇到了第一个挑战,女儿周蓉不顾及命令,私自出走。他能做出的惩戒措施也仅仅是不再联系,不予承认关系。而在他没有撤销这条禁令之前,家中的母亲和弟弟甚至连私自跟女儿联系都不敢,只能遵从这一指示。直到多年后,他自己走进贵州深山,才宣告禁令的解除。

    然而这只是他遭到反叛的开始,在以后的人生中,他的大儿子几乎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又生不出孩子,小儿子娶了个带孩子的寡妇,每一个都让他难以承受,没人出来告诉他说“大人,时代变了”,他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

    拿现在的眼光去审视这段剧情、这个人物,怕是很难不嗤之以鼻,认为这种等级森严的家庭氛围过于封建愚昧,压抑人性,毫无温暖自由可言。但其实这是多年以来社会自然形成的家庭结构,经历时间的检验,它是最稳固的结构,能够抵御大部分的风险,维持家庭的持续,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传承千年,经久不衰。在这一结构中,除去父亲作为家长拥有最高等的权威外,孝顺则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品格——社会通过呼吁孝道来维持体系的稳固——孝顺的本质其实正是忠诚,但后者多用来形容主仆关系,太过生硬冰冷,而前者则巧妙地做了掩饰,将其转化为一种专门修饰长幼之间的美德。孩子于家庭而言,更像是一个又一个的生产力,家庭通过生育,保证自己的生产效率,通过孝道,维护权威和统治。家庭经营好了,就变成了家族。

    与绝对权威不同的是,家庭权力中有亲情的周旋,使得尽管等级森严却不至于太过严苛,这就是家族剧中充满了血雨腥风而家庭剧最多只是吵闹拌嘴的区别。在这样的体系下,孝顺、能干(对内)、有出息(对外),便能够获得家长的嘉许和认可,这三大优点有先后之分,忠心永远排在第一位的。但也正是彼此之间缺少警惕,许多大家长的交接,都在悄无声息中完成。

    周志刚回忆起自己的父亲,说的也是一次拌嘴中,其父恼怒动手打了他,他下意识格挡,却挡开了对方。其父愕然,一来也是自己的权威初次接受挑衅,二来也是没想到自己的孩子已然茁壮至此。按他的话说,便是从那之后,家里的事情就由他说了算了。同样也是在一次始料未及的顶嘴中,他对自己的长子周秉义感受到了怯意,随即意识到,自己家长的位置应该交出去了。

    2.

    虽然交出去是迟早的事,但他意识到的时机还是晚了。从自己的亲家郝省长被平反,官复原职的那刻起,周秉义在家中的地位就发生了转变。如前所述,新的秩序在社会中形成,原有的宗族体系分崩离析,在新的体系中博取高位的人,在家庭里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纵然周秉义离家多年,于家中事务关心甚少,出于避嫌,自始至终甚至连援手都甚少施与,但大事小情,周秉昆都会问他的意见。

    他同样也是个传统的人,没有一丁点出格的念想,只不过打小受到社会主义教育,对组织的忠诚高于一切,永远把“服从组织安排”挂在嘴边上。四十岁升至副厅,就算在当时也算得上是官运亨通。他与郝冬梅的结合算得上是无心插柳,但这柳枝后来突变成了森林确实始料未及——在那个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年代,很难相信有所谓的平反的一天。周志刚谈及旁人,总说自己不懂政治,只看好坏,已经算得上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周秉义放弃仕途,要跟成分不好的郝冬梅成婚,其实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能剧里剧外,对他其他方面有所指摘,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说周秉义是投机主义者。

    他和周志刚之间的冲突看似源于岳父家,其实代表的就是两种价值体系的碰撞。尽管那时候的他只是个处级干部,却已经是寻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了,周志刚出门拜年,将他带在身边,自己原意实为嘉许,但在外人甚至不怎么有出息的周秉昆看来,其实就是在炫耀。尽管他本人没有这层意思,但拦不住外人曲解。而也正是在那次年关,周秉义第一次顶撞了父亲,才让周志刚彻底意识到,自己该让位了。

    人身体上的衰老或许是个缓慢的过程,但精神上就是一瞬间的事。自那之后,于家中事务,周志刚再不过问。安安稳稳在工地过到退休,其间一直专心在跟小儿子周秉昆怄气,除此之外,没再对家庭产生过其他任何影响。

    而周秉义也并非是从始至终地坚决贯彻组织思维的人,他不假思索地帮蔡晓光解决高考资质的问题,恰恰说明了潜意识里,他依然是认可乡土宗法行事逻辑的。蔡晓光这么多年帮过他家许多,如今因为成分问题高考受阻,罪不在他,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帮上一把。但没想到这茬后来成了他在岳父心里唯一的黑点。后者很失望,没想到自己的女婿到头来也只是一个觊觎自己权势的宵小之辈,却全然不顾及自己落魄时女婿对女儿的不离不弃。而周秉义也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格外紧张,彻头彻尾地发现,原来的人情往来你帮我我还礼的那套已经完全不适用了,现行体系下,只有效忠与攀附。

    曾经他光鲜的工人阶级出身,慢慢失去了光芒,算不上什么优势,在这个系统里,有一个显贵的岳父却不能依靠,反而是阻碍,能走多远,就只能靠自己。甚至同等情况下,出于避嫌,他的机会反而要比旁人更少。他越来越谨慎,再无任何逾矩之事,就连自己亲弟弟的编制,都不插手干涉。

    对他来说,人生真正的转机反而是老丈人死的那一刻。他的丈母娘意识到,自己膝下无子,只有一个闺女,也不在系统里,能依仗的,只有这个女婿。她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依然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帮衬。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时局再次动荡,朝中有人总是好办事的。何况打从二人结婚起,就一直住在自己家,过年过节都没回老家住过,和上门女婿入赘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渡人渡己,也确实该拉一把。

    她在明确了周秉义想要做实事的态度后,以几乎是开天窗地方式毫不避讳地找人谈到了这个问题,说要给年富力强的同志机会。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也正是借着这次推波助澜,周秉义的事业尽管遇到了坎坷,也终于再上了一级台阶,终于坐到了副市长的位子,正厅级干部。否则的话,大概率会被安排在一个与世无争的闲职上呆到退休,临了提一级待遇。

    他运气不错,选对了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始终站在了得利的一边,实不多见。在角色设定上,他也是个臻于完美的好人,没让观众产生太多的挣扎和判断,而由于位置太过遥远,也不会让人产生代入感。

    3.

    和自己的父亲境遇类似,周秉昆也遇到了属于他这个世代的冲击。和自己的大哥又不同的是,他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命运总在他的上坡路上埋几个坑。

    他是正宗家族礼法教育下的产物,虽然有工人身份,可内心里推崇奉行的依然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价值观。他的家庭就是他的事业,他的事业就是他的家庭。他追求的从来不是自己的进步,而是家庭的兴盛,说的直白点,就是家人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个目标有时候可以具化为父亲的肯定。

    电视剧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想要投入到建设国家的队伍中,动机并非是响应号召,而是帮扶家人——这样一来姐姐就能留在家了。谁想到后者不告而别,一个人从东北跑向西南去追求看不见摸不着的爱情了。自然而然地,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照顾眼神不好的母亲,打点上下。乍看之下,他念书不好,比起哥哥姐姐,他的留守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决定。但或许也因为在对他的培养上,周志刚与其说是疏忽的,倒不如说是故意的。这在中国家庭中是一种常见的稳定结构,几个孩子重点培养一个,余下的留在身边,有出息的那个决定了家庭的上限,没出息的那个保住了家庭的下限。周家运气不错,有出息的那个格外有出息,看上去没出息的那个后来做得也挺好,反倒是全家人都宠的女儿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如果不是郑娟的出现,他的人生轨迹大抵也和光字片的几个朋友一样,在差不多的年纪找一个差不多的女人结婚生子,了此一生。郑娟是闯入这个家庭的第一个异类。她身上有着不可调和的违和感,一方面她满足传统中国家庭对女人的所有要求,孝顺、踏实、能吃苦、不作,没娘家,而且还很漂亮——哪怕这在传统家庭里是最不重要的品质——但另一方面她的来路不正到了极致,未婚先孕,怀了别人的孩子,还是被强暴生下的。任谁遇上了她,都免不了一通纠结,抉择艰难。周秉昆当然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他父亲总是将周家组训挂在嘴边,讲究门风正派,娶个寡妇,像什么话?

    他无所适从,整日天人交战,试探性地提过一次,被一脚踹破了头,从此不敢再说,更做不出决定。他终究无法违背礼法,无法面对父亲的雷霆之怒。或许他可以理解姐姐为爱走天涯,但这也同样束缚了他:一家里三个孩子,怎么能私奔两个呢?如果不是家中接连出现意外,窟窿大到补不上——他母亲突发脑梗,姐姐的孩子又送了回来——他跟郑娟之间大概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命运给了他苦难,也使他免于主动做出选择,在深遭大难的情况下,郑娟挺身而出替他撑住了这个家。他有感激,也有愧疚,在一众朋友的起哄里,他放话下来要娶了郑娟,也把孩子揽在自己名下,往后的日子里,二人相互帮衬,几乎再没起过任何芥蒂。

    时局动荡,八十年代是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国营工厂纷纷倒闭,之前国家的主人成弃儿,无数工人的自我认知坠入深渊,他们无法理解,也没办法顺应时势地做出转变。周秉昆先前不顾反对,从酱油厂辞职,没过几年反而成了周围人严重高瞻远瞩的决定。其实他哪有这种眼光,只是单纯地跟从本能,想换份工作多挣些钱。而就算换了工作,他其实追求的也还是体制内的身份,来来回回,总是想要个编制。所谓的饭店经理,哪怕名声再大,也不能让他在父亲面前抬起头。周志刚在他眼中永远是个不苟言笑的威严形象,几乎不会给出任何肯定的意见。他其实也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毫无把握,大哥疲于应付公务,也给不出他什么意见,好在家人的生活在肉眼可见地转好了,他就也只能把所有力气都放在饭店和书店的经营上。不管怎么说,多挣些钱总是没错的。

    中国那些年发展得太快了,快到可以不由分说地摒弃之前奉为圭臬的金科玉律。许多后来唾弃的,恰恰是当年赖以为生的准则。而在摒弃的过程中,原来规则的主导者自然就成了新秩序的阻碍者。周志刚退休回家后,周秉昆本以为自己和他之间也会爆发一场恶战,战战兢兢,没想到一番撕扯后,对方正式偃旗息鼓,从此安然地过上了退休生活,剧中将他安排到另一个远方的工厂做事,连出镜都很少了,直到离世。

    4.

    阎云翔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曾提到的:集体化的中介、国家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撤出之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也随之崩溃。既没有传统又没有社会主义道德观,非集体化之后的农村出现了道德与意识形态的真空。与此同时,农民又被卷入了商品经济与市场中,他们便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地接受了以全球消费主义为特征的晚期资本主义道德观。

    电视剧里呈现出来的很多行事特质和道德规范,在如今看来是落后的甚至愚昧的,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密切,很难明白“拉不下脸”是件多为难的事儿。所有人彼此纠缠在一起,这在穷苦岁月里看不出什么,而一旦日子变好了,个人生活条件之间的差距就会让曾经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变得扭曲破碎,随同高高在上的父权一起衰落。

    这么看来,道德也并不是什么能靠得住的东西。

     短评

    能不能别以现在的三观来评论那个年代???搞清楚情况好吧

    4分钟前
  • aiaiaixiahe
  • 力荐
  • 哭戏好催泪啊,周母站在火车前默默等待并把自己攒的钱给了儿子那段,我也蚌埠住了。

    7分钟前
  • 当叔叔的年龄
  • 力荐
  • 那个年代朴实善良的中国人。

    8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 88年之前拍得完全可以打五星,之后嘛就算是弃剧应该也不会太过惋惜。。。

    12分钟前
  • bookbug
  • 推荐
  • 咱们就是说能不能出个无旁白版?真的很出戏…..

    15分钟前
  • 大白Troy
  • 推荐
  • 心目中这个片子的值得五星!看到这么多一星两星用户,忍不住说一句,文艺作品中,如果人世间每个人都是三观极其正,毫无内心的小九九,请问诸位看官,你们在人世间见过嘛??扪心自问,自己是这样的人吗?一味的嫌弃偶像剧的女主圣母玛丽苏,请问,是谁造成了不敢给主角加负面人设的状况呢???还有,文艺作品并不能告诉你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它只是把好和坏呈现在你出来,如果文艺作品教给你什么是好坏,那要你爸妈做什么,要你上学干什么!还有,拜托大家了解一下年代剧吧,年代剧肯定大部分都要是当时的时代价值观,不然为什么叫年代剧!?就是因为你们看到的作品都是你们自以为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有傻X喜欢冷峻禁欲的军阀,还憧憬着回到军阀割据混战时期!可笑!

    16分钟前
  • 桃子大乌龙
  • 力荐
  • 陈道明的旁白有点出戏。

    17分钟前
  • 微笑面对现实
  • 推荐
  • 周蓉这个人吧,年轻的时候为了爱私奔跟家里断绝关系,中年为了犯文艺病的老公把女儿丢在弟弟家一丢就好几年,老妈被气得卧床两年也没回来看一眼。有事儿就找备胎发小找弟弟找嫂子帮忙,没事的时候整个世界就只有她的爱情和理想,谁的事儿都跟她没关系。但凡她能拎得清一点,老周家这小日子都能过得滋润和谐多了。雷佳音这个丧丧的长相真的很适合这个角色,他一哭也都跟着心疼了。

    18分钟前
  • 西西橙
  • 推荐
  • 听说原著拿过茅盾文学奖,那么在这一个原著的文化底蕴上,应该是能够完美诠释出电视剧更戏剧的风格。电视剧如果拍的好,那么就是锦上添花。现在总体来看,这部剧的发展和制作水准都是挺高的,至少在演员方面已经是很好。

    20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 看到28集我是真受不了了,太磨叽,太狗血,人设全面崩塌。剧情冲突刻意为之,全然不顾角色人设,说是年代剧,最近几集丝毫没有展现大时代的变革,却越来越狗血和离谱。最让我恶心的是周楠的人设,前面剧情表现出孝敬和懂事,结果知道骆的犯罪行为后,丝毫没有表现出对昆十五年视如己出的感恩,也没有作为郑娟儿子而该有的对强奸犯愤怒的血性,彻头彻尾的自私和懦弱。编剧每集还都要花十来分钟去表现强奸犯的创业史,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花这么多笔墨去表现有什么作用。剧情质量严重下滑,很失望。

    24分钟前
  • 落枕眠
  • 很差
  • 感觉没有周秉昆还有郑娟的负重前行,就没有这个家的岁月静好。这剧我实在挑不出毛病,真不知道那些说不好的人是怎么想的,打一星的是什么心态

    26分钟前
  • 小鸽子
  • 力荐
  • 年代剧在我心里本来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总感觉很严肃,因为毕竟是一段历史和生活的展现,看了这剧才明白原来充满喜感的表达也丝毫不会减轻时代的厚重,反而多了一份跳脱历史之外的清醒,不沉重也能感受时代的变革感,这种形式针不戳。

    29分钟前
  • 木木三又二
  • 力荐
  • 在盗梦组织的活动上看了前三集,先给四星预言一下,作为一个东北人,非常希望可以拍好东北这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年年岁岁。前三集观感还挺好,除了人物年龄不匹配这些问题,大致味道对了,个别人物改得比原著好看,比如黄小蕾演的春燕,王阳演的蔡晓光。其他继续观望,毕竟有六十集呢。

    31分钟前
  • tangmm
  • 推荐
  • 私以为是近十年完成度最好的年代剧,各个角色的完成度都很高,剧情上也抓住了各个时代里的社会人文走向,细节处也很妥帖,让观众随着周家几代人的视角去感受大时代变迁下人们于时代洪流中的生活变化。

    35分钟前
  • 吃瓜小能手
  • 力荐
  • 辛柏青演出了周秉义的风骨与长情。

    37分钟前
  • 狗焕爱德善
  • 力荐
  •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我们雷佳音值得”时刻。

    40分钟前
  • 许懂事儿
  • 推荐
  • 40集楠楠莫名突然死去,剧情自此崩坏,周秉坤打人,骆士宾像狗血剧一样跌到石墩上,死了?!哥哥周秉义真的过于爱惜羽毛,简直有点冷血了。没有人想做英雄,只想做英雄身边的人,没想到周秉义更狠,身边的人都得为他当圣人付出代价。

    44分钟前
  • Franz
  • 推荐
  • 最后20集导演好像把光明忘掉了

    49分钟前
  • hileon
  • 推荐
  • 节奏缓慢,慢镜头和卡大头也太多了吧…我理解导演估计琢磨了镜头语言,农家院拍的像舞台剧布景搭出来的,清晰直给但是悬浮,年代剧还是好好琢磨剧情和对白吧

    51分钟前
  • 飞行员不卡二
  • 还行
  • 看过书,周家三兄妹是中心人物也是最值得品的,他们三个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群,周秉昆是社会底层的代表,普通却是个“好人”;周秉义为人正直且一心想为人民干实事,是个具有西西弗斯式英雄主义情怀的平民英雄;周蓉则是个“不自由,毋宁死”的女性知识分子,他们是那个年代万千人的缩影,书从他们的成长和转变看中国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小见大,娓娓道来。

    52分钟前
  • Leon·Yang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