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记烧鸭是香港街头尽人皆知的风味美食,虽然店铺寒酸,装潢陈旧,但是凭借老板老许(许冠文 饰)那一手出色的烧鸭技巧,依然引得众多食客前来大快朵颐。店内生意兴隆,但老许对待下面的员工却甚为苛刻。无休止的加班、可怜的薪水,员工们怨声载道,反被老许巧言令色蒙骗过去。不过就在某一天,许记烧鸭的灾难来了。对门的店铺开了一家西式炸鸡店,老板丹尼(吴启华 饰)以先进的理念推广他的西式快餐,很快便将老许的客人抢了去。危机当头,老许想出各种办法应对,而丹尼也意欲将烧鸭店置于死地……
本片荣获1989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喜剧最佳男主角奖大奖。
许氏兄弟一共四人,还有一个妹妹许朱迪,其中老二许冠武从事幕后,妹妹许朱迪则是个不大出名的小歌手,而其它三兄弟则驰骋香港影坛乐坛,风光无限,无限风光,可是1984年,四兄弟中的老三许冠英和老四许冠杰,齐齐跳槽到 新艺城公司 为其拍摄《最佳拍档3:女皇密令》
1984年是许冠文的低潮年,那一年许冠文只有一部《铁板烧》上映,而且只排在了当年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的第八名,而且评分也不理想
更巧的是,当年排行第七名与第九名的是一个系列(《神勇双响炮》与其续集《双龙出海》),而1985年许冠文就参加了这个系列的第三部《智勇三宝》
续集(3部):
《智勇三宝》虽然获得良好票房,但是口碑仆街,许冠文经过了两年的反思,终于推出了一部使他跻身票房前五名的作品——
虽然挤进了前五,但是这明显与许冠文先前十几年的战绩相差甚远,于是,许冠文拉上自己的弟弟许冠英及许冠杰(许冠杰之所以只是客串了一下,是因为他在拍《卫斯理传奇》的时候得了高原反应),拍摄了这部《鸡同鸭讲》,结果,这部电影在1988年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里排名第四,跟上一年没啥差距 真正帮许冠文跻身前三的电影是明年(1989年)的《合家欢》以及后年(1990年)的《新半斤八两》
这部电影表面是讲烤鸭店与炸鸡店的竞争,实际上讲的是中方与西方文化的冲突,香港以前是英国殖民地,经过几百年的发酵与西方文化的洗脑,香港已经成功的被英国搞成了一个“三不像”,不像中国,不像英国,不像香港,这一点在《摩登保镖》里就有体现,在船上办舞会的这一段里,船上的贵宾们穿的都是唐装中服,跳的却是圆舞曲
片中吴启华也说过,其实老许的烤鸭并不好吃,只是包装光鲜亮丽而已,同样的,西方文化也没有那么好,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转载自 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
Q. 许先生我们刚刚看这个《鸡同鸭讲》,是高志森导演的,您是在片子里面担任监制和参与编剧,那您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哪些桥段是你特别去设计的?
A. 几乎里面搞笑方面的都是我自己设计的,我跟高导演配合很好,基本上他希望有笑料的地方,就让我自己去演。有场戏大概这样,那些老鼠就这样掉下来,至于怎么好笑,高志森说你想怎么做,你就自己想自己做吧,多数是这样的。 没有剧本预先写好的。有些桥段我很喜欢,比如他做一只鸭的时候,加一些料下去,又不给他的徒弟看到,整天要遮住,不给他看加了什么料。这个中国厨艺相传的问题来的,为什么中国很多东西都不能发扬光大,就是因为好多师傅是认为很多秘密是要藏起来的,他和徒弟说,也只是教百分之七八十,剩下的那一点是永远都不会教的。那一代传一代,每一个人都留下一点,传着传着就失传了,所以中国很多失传的东西就是这样来的。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就设计了这场戏。
Q. 关于现在香港电影的,我自己也是做这一行的,我想知道你现在是怎么看现在北上的香港导演?其次是现在香港很多本土电影,风格已经完全变了,比如说之前的《十年》啊,或是《踏雪寻梅》,题材都比较抑郁,你怎么看这些东西?
A. 香港只有七百万人,其实几十年都不够容纳电影的,因为电影是很大投资的东西。因为拍了,十个人看也是这么多钱,一千万人看也是这么多钱,全地球人看都是那么多钱。香港很难生存,几十年都是,但是香港人就是越困难,越要有生存的方法。做的再好,都是为了适合市场希望,来争取市场的。所以过去几十年,在东南亚争取到市场,那就全赢,也被称为东方荷里活,在某个时代,它就可以支持得了。 那近来这十年八年,包括很多因素,包括盗版,包括自身,韩国,日本,印度等等都自己兴起自己的电影行业,不需要看那么多香港的戏,票房就减少了。削弱之后,香港就越来越困难,那七百万人是不够投资的。就是你投资钱下去,香港全七百万人看完,都不够那个导演的儿子交学费的,你明白我说什么吗?就这么简单,就是说拍一部戏,全香港人全都看了,都不够我儿子交学费,那怎么拍戏了,就这个问题而已。所以在整个亚洲,市场越来越小,因为自身已经兴起了,包括盗版的问题,就基本上越来越困难了。开放之后,中国电影也是一路进步着,观众越来越多,那个市场越来越大,大家今日当然知道,现在中国电影都是卖很多亿。十三亿人口的同胞在后面融入这个市场,那香港电影就开始集中去如何融入这个十三亿的市场了。 回归了都有二十年了,这群香港的导演,好多都已经融入了这十三亿的市场。这是很难的,因为大家也知道,香港给英国硬生生的抢去了一百年,比如我读英伦书院的,基本没有中国历史读的,我说英文,差不多和你们说普通话一样,就是这样长大的。突然一下回归祖国了,但眨眼间已经过去二十年了,要慢慢地去融入。香港的导演已经去了北京研究,比如周星驰,很多人开始慢慢地习惯了,过了许多年后,完全融入,慢慢地,香港的市场,就等于中国的市场,中国市场会成为世界市场。荷里活都开始留意中国这个市场,你们看很多荷里活的大片很多都开始迁就中国市场,现在刚开始是这样,慢慢地会成为我们中国的市场去影响他们的市场。同样,渐渐地,中国的市场会成为世界市场,香港也会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Q. 你好Michael,80年代末,有很多的电影反映到97的问题,包括这部还有《合家欢》都是,所以是不是反映了当时电影工作者对于未来的迷茫?
A. 当然了。一百年前我们被硬生生的分开,现在终于能回到家,初期当然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当然很迷茫:老家是怎么样的,接不接受我的,其实是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那个时期一定很迷茫的。所以邓小平先生他的一国两制是非常伟大的。他是知道香港回归是不简单的,回来也不是那么快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回到老家立刻习惯,这个习惯,邓小平先生大概希望快一点,给了五十年的时间去个给我们去适应,大概五十年应该就能习惯了,慢慢地已经开始习惯,当然还会有些困难,有些矛盾,这是必然的。我出生就离开广州来到香港,在香港这里是很难生存的,你最主要要会说英文,会英文你就能找到工作,所以当时中国历史我们是不用读的,随便选,但是英文是一定要的。外国文可以在中文和法文中选择,我当时选择了中文,只是因为中文好学一点。所以新的一代没有那么快去习惯,慢慢的我们总会融入的,因为这是一个很伟大的文化来的,很快新的一代就会知道中国其实不简单,历史是很深厚的。但这个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明白,这个一个很深的问题,只有邓先生能预料到。
Q. 因为我也比较喜欢这个周星驰先生,我记得很早的时候你们有在一部片子里有过合作,是那个《豪门夜宴》,有一个镜头是一起抢那个鸡屁股吃,我觉得那个桥段非常精彩。我现在想问的就是你们以后有没有机会合作?因为周星驰现在也不拍电影,然后在喜剧这一块大家都提到你和周星驰比较多,我就想问一下你们私下有没有联系,以后有没有可能合作再去合拍一部电影?
A. 周星驰是一个很厉害的演员来的,他刚出道的时候我就曾经说过。他是一个很厉害的演员,不演喜剧也可以演其他的戏,他刚出道的时候,和我聊天,问我怎么演喜剧,我觉得每一个伟大的喜剧演员都是从前辈身上学习,慢慢的才会发展出自己的风格,后来的周星驰,自己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你说我和他合作的那一段戏,一开始我们是什么也没有想出来,导演叫我们想一段搞笑的出来,现场有一盘鸡在,那我夹起一块鸡屁股说是鸡头,说玩这个意思,他说好,那就有了那个片段。我们谁也没有事先说好,都是现场想的。很随意。最后一个问题,还有没有和周星驰合作,那可能就要看周星驰,我们都知道周星驰现在已经不太出来拍戏了,而我不一样,觉得好玩,我就会继续拍下去,因为我演的很少,现在还在演。而他不同,他试过有一年拍十几部电影,比我一辈子拍的都多,我现在演戏还比较好玩,可能是我演得还少,但他不一样,可能他已经已经觉得累了,不想演了,所以有没有机会,我还是希望有机会和他合作的。
Q. 我是您的粉丝,我最喜欢你的那部《双星报喜》,其实我很想听下你当年能想到那么好的创意的感受,例如那些飞镖,报纸的,能分享一下你创作的感受吗?当时那电视节目一个星期一集,你是怎么能想到这么搞笑的创作的了?
A. 很久以前做《双星报喜》的时候,一个电视30分钟,一集30个笑话,如何能想到那么多,真的,初期是想不出来。星期一就要想到星期四的笑话,每天想新的笑话出来。有时候,山穷水尽的时候,真的想不出来,即使有两个编辑,那就真的像拍戏那样,就是扔飞镖的,在上面写了不同的范围,扔到什么,就去思考什么,写什么。年轻的朋友可以试一下,真的山穷水尽的时候,想不出的时候,可以学习一下。你山穷水尽的时候想想许冠文,也有扔飞镖的时候,扔一下飞镖就可以了。在创作的道路上是永远不会山穷水尽的,因为上帝永远不会给你山穷水尽的,只会辛苦一点而已。
Q. 你好,许冠文先生,我记得你和弟弟许冠杰《摩登保镖》(实际是《新半斤八两》)之后就没有合作过,其实我是一直有留意你们许氏兄弟的电影,想知道你们之后还会不会有合作的机会。
A. 很多年前,我和许冠杰拍档,《摩登保镖》之后,我和我弟弟说过,我现在每天也就扔飞镖,没有新的创意,不如大家分开一下,你拍你的靓仔电影,我去试下新的创作。每天都是三兄弟的电影,已经合作了十年了,没有新的创意,不如大家就分开,去尝试一点新的打破。然后自己去做主角,以前三兄弟的时候,所有坏的角色都是我做了。好的事,好的角色都是许冠杰去做,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好的事情也要做,以前那些搞怪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就试了很多电影,不是很成功。但这个好一点了,就是现在大家刚看的《鸡同鸭讲》,之后再拍都不是很成功。但一眨眼,我已经在这里和你们聊天了,好像很久了,其实很简单,就已经过去了。许冠杰也曾经问过我,想到新的东西就开拍,昨天许冠杰还在问,但是我还没有想到。他说“我已经差不多了喔,你要快点想了”。但对创作人来说,很大压力的。我仍然想自编自导一部电影,和以前有所区别。因为如果我拍上集是这样,下集也是这样,你们会不会喜欢了?(观众:喜欢) 你们安慰我而已,其实你们内心还是希望有些东西是不同的,搞笑的,和以前完全不同的。
Q. 我想问下媒体们都封你为冷面笑匠,你是怎么理解的?
A. 要讲笑话,首先就不能直接告诉你这个笑话很搞笑,如果直接说了,那人是一定不会笑的。所以表演的时候,我可能冷到和笑完全没有关系,你完全不会觉得我是在说笑话的,这样才有效果的,鼓掌的都赞成的了。所以冷面就是这样意思,其实我不赞成演戏的时候表情很丰富,去演戏的。因为现实中不会像现在电视上见到的那样的表情丰富,其实大部分很高兴的时候在现实中其实不会笑的,其实是内心是很高兴的。在现实中很多男生表白说我爱你的时候,也不会很多表情,一般很冷的,而女生多数还不会回答的。所以现在很多电视剧上那些男的很欢跃地跟女的表白说我爱你,而女的说“我也是”,那样太假了,现实是不会这样的,那这样的戏有什么好看了。所以冷面是,像美国那些杀人犯,没有查出他是杀人犯的时候,他们照样每天上班,和人打招呼,每个礼拜去教堂,邻居也会称赞他的,但你永远想不到他会拿起枪去杀人。现实就是这样,所以无论是做人,还是说笑话,都应该用认真的态度去面对。才会生动的。不是不需要表情,可能这个关系就变成冷面了。
Q. 为什么您能在身边的小事发现一些烂gag(笑话)呢?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有经常去观察那些烧鸭店老板是怎么做的吗?
A. 我觉得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笑话是平常见到的东西,就是夸张了一些。笑话是讲人性的,我所有的电影都是收集了我日常见到的最憎恨的东西,最不讨人喜欢的,就是看到就马上想骂人的,我先把它存起来。所以你们看到我演的角色都很想骂我的,我专门去演我讨厌的,把那些好的都给阿SAM去演了,加上他比较帅,那就刚好了。帅的专做好的,丑的专做讨人厌的,两个人就很合拍了,真的是最佳拍档了。 笑话就在身边,是人的弱点,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弱点,但看不到自己的弱点的,别人的弱点就是笑话了。“哗!你这么肥的?”其实自己就肥的,但自己看不到,所以很奇怪的,人总是只能看到别人的弱点的。你看到有人踩了香蕉皮摔倒了你会拼命笑,但你自己踩香蕉皮就一点都不会笑的。我现在都尽量不想用烂gag了,烂gag就是会让你笑,但没意思的,其实是不好的。所谓的gag应该是听完以后会觉得有意思的,有些启示的。以前当我想不到点子的时候只能硬来了,你是近视眼的为什么不多吃点鱼呢?吃鱼可以医治近视眼的吗?那你见过猫戴眼镜了吗?这些就是一些硬来的,好笑但没什么意思的。现在上飞机很多东西都不让带吧,水不让带,什么都不让带,指甲钳都不让带,怕你劫机嘛。劫机?指甲钳怎么劫机呢?别动!再动我就剪你的指甲!后面的女人站起来干嘛?再动来动去我就剪你的水晶甲的啊!500多块一次的!所以就是无稽,不是笑话来的,我真的去骂过人的。当时过关的时候移民局真的没收了我的指甲钳,难道这样真的可以劫机?那你笑完之后回想一下,会发现真的喔,没理由指甲钳可以劫机的啊。现在不让带水,因为像炸弹啊,像炸弹?那我喝两口不炸的话就可以啦,我喝了两口也不让我带,真的是炸弹就已经炸了啦。
善良和吝啬不冲突···终究还是电影对人物的过分美化
许记烧鸭店的老板老许,出场对蟑螂的做法真是让我替女神张艾嘉默默心疼。难道只凭借一些烧鸭的手艺和善良就可以俘获女神吗?女生可真是奇怪的物种,品味果然不能看老公···
【关于老板和伙计】
中式的生意永远都参杂着人情往来,这是避无可避的,中国人感觉处处是江湖,是江湖就要重情重义,所以烧鸭店就是一个小江湖,类比同福客栈。
【关于老许的性格】
口吞蟑螂?克扣工资?路灯缝衣?餐桌失仪?固执保守,盲目自信···老许的缺点太多了,甚至让我们忽视了人物背景,其实小人物的性格确实可以有这样的融合性,因为高光一刻不就是要升华这部作品吗?
但是我仍然想不通,扬一为什么永远要贬一,善良的白雪公主一定会遇到邪恶的继母,老许的烤鸭店明明那么不好,对面的炸鸡店却要做出更反人性的举动。
【关于婚姻】
老公吝啬抠门,年年忘记老婆的生日,这对于张艾嘉的角色设定是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吗?
拥有那样成功精致的母亲,是把子女教育的太傻白甜了吗? 餐桌礼仪老婆倒是处处都懂,那自家烧鸭店那么恶心的环境,视若无睹吗?这个女人是恋爱脑没有上进心和要求吗?
品德真的能唬住人,关于动物保护对皮草的发言(虽然我也很赞同),但是这种品德修养并没有渗透到对生活细节的践行中。
婚姻是相互影响的,我注重你的才华和品德,但是你的短板,我也会帮你补齐,这才是坚不可摧和不断进取的婚姻本质吧?
还有好多想吐槽,但是想了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图你对我好现在已经变了风向,爱情早已经不是过分美化的东西了,物化的东西就失去了美感。
这种婚姻要不是老许骨子里的善良,真的撑不起来。
---(来自周六的无语)---
不得不佩服许冠文的一点,那就是对这个社会的洞察力。1988年上映的电影,许冠文就对西式快餐店对中国传统餐饮店的那种碾压式冲击,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冠文饰演的老板,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延续着烤鸭店的生意,直到对面来了西式的炸鸡店,他才被迫的进行改革。从最初时候的,拙劣的模仿西式快餐店的模式,结果被客户吐槽。到最终延续中国传统风格,却又在老店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革新,多像这些年下来,我们的国家正在经历的一切。从盲目的崇拜西洋,让自己变得不伦不类。到最终,民族的重新崛起,让我们明白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由衷佩服许冠文的先见之明啊!
影片里吴启华所饰演的黑心老板,所有坏事情都推给底下的人去做,一旦遇到问题,立马就裁员,雇佣小时工,像极了这些年来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的老板啊!最后想说两句话,一是张艾嘉真的好美啊!怎么能这么美啊!第二句是,许冠文扮个印度女人都这么有韵味,哈哈。
看得好开心啊,比《半斤八两》好看多了,大概是时代的原因吧,八十年代末的港片已经走上正道,笑料到现在也并没有过时。通过餐饮店竞争表现中西文化冲突,以及那句管理箴言:“老板对员工不好,员工怎么可能对顾客好?”
有股气衡始惯之,再传统的手艺不经过变,不借外力终将要走上灭亡,经商管理、商业运作仅能让成功者有所调侃,所以电影结局的皆大欢喜后暗含‘伤线’。许氏风格的喜剧片不同其他的原因就在这里,别看屈居底层,他身子板硬的很,到哪都能摆一道,这点他和伍迪艾伦倒是很像。
从此之后,许氏鬼马喜剧就开始式微了,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周星星的无厘头了。当时哥哥的无心睡眠真的很火,好多电影里都要唱一句。
9.0/10 分。2018.01.19,重看。开头就餐场面就非常搞笑。。。整体非常流畅,没有以前老喜剧的那种桥段拼凑感,又接地气,说出了中餐的很多卫生痛脚,感觉是许冠文的巅峰之作。。。卢冠廷好丑,真心没发觉他居然是唱《大话西游》主题曲《一生所爱》的。。。吴启华那时候好靓仔。。。
笑料高级,又有冷暖人情。冰冷无味经油炸变美味的成功营销,和一尘不变的传统餐饮业的没落,形成鲜明对比。在讽刺冷血企业和包装学营销之外,也做到对传统餐饮业毫无生机的自嘲(挖苦对方又自嘲是许氏喜剧的特色)。老许穿上时髦西装,迎合岳母的“包装思维“也是不谋而合。
许冠文卖中式烧鸭,但他很鸡贼;吴启华经营洋式炸鸡,但他很鸭霸?所以这是鸡同鸭讲,还是鸡鸭同体土洋合璧?……塔蒂我的舅舅的背景音乐被通片借用,风格违和感相当明显。虽然最最宽泛角度上你也可以借口说,这两部作品同属喜剧,也都涉及传统vs现代。相比之下,卢冠廷偷师那段快入适出的007主题音乐就借用得比较贴切到位。
广州香港主题影展开幕片暨映后谈。吴启华好帅!许冠英好可爱!女主居然是张艾嘉,完全年轻得认不出!很喜欢这样的故事,提出了西方饮食文化涌入时,本土饮食文化去向的现实问题。其实,敢于创新和改变才是面对舶来文化的制胜方法。回到家乡广州的许冠文表示,其实西方饮食并非比我们的更好吃,而是他们的包装和环境更胜一筹。
其实这部电影并不能算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喜剧,我觉得把它归为正剧更合适。老许经营烤鸭店这一路走来的风雨和艰难,其中有很多人生况味在里头。店铺脏、环境差、员工怨声载道、顾客日渐稀少,更有一家炸鸡店直接开到对门来雪上加霜,老许的店铺经营得一塌糊涂。经营不佳,管理不善,抠门小气,大声聒噪,不讲卫生,不懂礼貌,刚愎自用,偏执抬杠,电影安排了诸多细节,全面展示了一个普通平凡的烤鸭店主中年失意的人生,让观众一目了然地明白,他的人生如此失意,真是其来有自,丝毫都不冤枉。这其实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真实人生。每个失意的中年人,往往陷入中年困境,慨叹怀才不遇,其实细细想来,我们之所以过得不顺,大多都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幸运的是,老许还有个善解人意的好妻子。只是结尾他一晚上就转变思想,有点莫名其妙,扣2分吧。8分。
8/10。港式市井喜剧,将商业管理中人性尊严的沦陷拿来和动物比较:人扮鸡鸭街头斗殴、嘲讽岳母卖皮毛害动物受冻、炸鸡店老板辱骂经理为狗。吃汤里蟑螂逃投诉卫生、洗吹剪应付员工加薪、假妆印度女侦查敌情、碗遮鼠跳体操舞的热笑点频繁,而且有意呼应主角性格。防窥烧鸭做法一段恶搞了《007金手指》。
喜剧演员其实也是吃年轻饭的 许氏兄弟喜剧的强弩之末
啊好看,卢冠廷亮了,奇异的萌感啊。暴力公鸡装那段好可爱。周星驰心心念念热衷于塑造的街坊群戏的来源就是许冠文吧看来。他有好多镜头致敬过这部的。这部戏的群戏塑造真的是亮点,中年老板的形象通过伙计,家庭塑造出来,很准确,笑料算是镶边的,分量也很精确,就是一个字,准。刚好边看边跟我朋友安利原来住的地方的一家烧腊店。其中有一个伙计(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板)胖乎乎戴个眼镜,穿个满是油渍的白衬衫,红色坎肩,是中山人,每次见到我感觉就很homie🤣那家店就跟这种老港片的气氛可像了。而且他家吃的很像小时候那种大排档吃到的味道。反正鸭腌得极其写意,盐放多了五香粉不要钱一样放那种范儿🤣🤣🤣
老许卖了十年烧鸭,却斗不过一间炸鸡店。老许面临的中年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烧鸭换成其它行业同样适用,说不定哪天你最引以为豪的技能就被更新潮的事物所取代了。毕竟是喜剧片,结局还是太理想化了,现实中一家老店并不会那么容易就重新崛起。而且幸亏老许还有一个有钱的丈母娘,可以资助他装修、招人、升级。像老许这么幸运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是遇到问题后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解决困难。
许冠文的喜剧表演真是自成一派。反派是脸谱化的,在趋近结尾之前,几乎嘲讽了每个角色——没有一个不死有余辜。旧式老板周扒皮,新式老板假高级。许冠文演的老板真是太像我之前的老板,神情都一样,这种人是不会变的
超爱许冠英,但是戏份不够多看的不太过瘾,还是一部挺有意思的老港。
高志森拍的“许氏喜剧”,融合了两位喜剧人的特色。许记烧鸭大战西式炸鸡店,浓重的家庭观念,屡有纷争的伙伴最终团结一致对外,是高志森电影的典型路数。而关注小人物和劳资关系的市井气息,编剧之一的许冠文功不可没。许冠文饰演的老许,几乎是《半斤八两》里那个抠门刻薄的小老板复刻,连许冠英都是延续之前傻里傻气的形象。该片前半段嬉笑怒骂、极力讽刺,后半段积极乐观,走合家欢路线,也使得该片有些割裂。但整体效果还不错,毕竟这个剧本是太好了。几乎可以看做是行业电影了,借着餐饮店竞争表现中西文化冲突,也反映出大量现实矛盾。而且笑料高级,后厨斗法、丈母娘过招等桥段现在看也不过时。这样充满市井氛围的喜剧片,当下最缺。本片可比那些玩梗、段子集电影强太多了。
许氏现实喜剧的发光发热之作,但已经难敌周星驰的无厘头。因为现实太残酷了,而香港当时也正处于逃避现实的阶段,周星驰营造的精神食粮才合口味,许冠文擅长把现实营造得步步紧逼,于当时的香港是不合口味的,所以淡出或者是最好的退场吧!
许冠文属于渐渐江郎才尽型。不过看这部片子的国语版让我明白一个问题,港片的国语版早年主要是针对台湾市场的,比如本片里把南丫岛改成绿岛,谈到钱的地方也按汇率改了数额。
按现在的标准来看,仍然是好玩的电影,生活化的调侃多过纯段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近景和人物特写的关系,看上去比《半斤八两》添了些人情味。鸡鸭大战当然是高潮,但真正让人代入的还是烧鸭店员相处的那种状态。张艾嘉那时可真漂亮
《鸡同鸭讲》文明与野蛮较量,谁是文明谁是野蛮?在没有裁判没有规则没有良知的环境里,只能继续用腐朽的习惯培植出更腐朽的作恶手段。嬉笑怒骂,仍要说回到复杂的人性,有多脏有多劣!黑白较量,黑一定会用上贼喊抓贼这一招让白蒙上一层黑.无法诋毁的是,原本的底色不同,白的就是白的。
许冠文演起小市民来真是得心应手入木三分,传统生意在连锁经营的冲击下逐渐没落又带着现实关怀,不过最后烤鸭翻身终归有点想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