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2163年。人类的40名成员驾驶超光速宇宙飞船飞出太阳系,他们的目的地是阿尔法星人马座。在那里找寻是否有和人类一样的生命存在。完成任务后,将经过15年的飞行返回地球。 但是旅程中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Ikarie XB 1》拍摄于1963年。当时库布里克没有拍出《2001:太空漫游》,人类还没有登上月球。富有想象力的东欧电影人就对宇宙中是否存在除人类以外的生命的问题作出了大胆假想,并在实践中寻找了。本片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影片改编自波兰著名的科幻作家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小说《麦哲伦星云》(“Magellan Cloud” )。
不能说相当乏味吧,也称得上乏味至极了,枯燥的剧情之下也没能让观众看到一些实质。很多科技上展现的东西有超前的前瞻性,但这些展示都过于有年代感,与现有科技有着太过割裂的观感,无法赢得时下观众的丝毫兴趣。
如果可以用硬派科幻故事,或许能穿越时空,能给现代观众一些别样的感受,但这一部于我而言,只能属于烂片的范畴。
在背景装饰风格上是属于超越拍摄时代的风格,大胆,充满想象。那个透明玻璃头罩机器人也算是一个看点,但在未知情况的预警和处置上现在看来有些过于儿戏了。空有一个科幻的场面,内容却错漏百出,没有丝毫的严谨感,这部老片真的让我十分败兴,原以为又可以安心被老片陶冶,没想到却是迎来了这。
我不知道小说的表现是否还是如此糟糕,但从故事设定上应该是十分出色的,应该还是当时拍摄技术所限,无法呈现导演想要的效果,拍摄出来的与实际真正呈现的有较大差距,其实也可以理解,很多小说的文字描绘很难用视觉形式表现,还有很多小说中的过于具象化的段落,虽然呈现了出来,却无法还原小说作者本来的意图,也极易被观众忽略,这就是不同信息介质下传递产生的信息偏差。就更不用说两种语言之间翻译产生的偏差了,直到今天,依然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南北方各种方言尚且无法有效沟通,要不是有一门通用的普通话,想想就觉得可怕。
这部电影无法让我进行有效的深度思考,看的过程中我无法聚焦精力,产生了一种昏睡感,大抵我不是这部电影的受众。
捷克乃至东欧的创新能力,我是服气的!好像坠落也是借鉴了捷克的一部片子。
这部初看起来会想到2001太空漫游,毕竟都是莱姆的作品,还有一个眼睛形的监控摄像头,可惜这个设置没有进一步延伸;还有一个视频通话,这个是跟怀孕的老婆通话,然后畅想15年后与女儿团聚,教女儿跳舞,接着发现老婆把职位让给另一位怀孕女同事,只因为她比老婆年轻10岁。
看完之后想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应该是借鉴这部了,1上来就是一个宇航员疯狂奔跑,开始倒叙,他手里的枪居然可以融化金属、塑料,最后解救他;2宇航员无意间进入到一个1987年的人类祖先舱,发现了一帮西装革履好似在赌场的男女被半风干,根据推测他们临终前曾为了活命大打出手,这跟飞向太空里大家在那个圆桌场景好像;3大家苏醒后分析应该是有更高智慧生物用沉睡来保护他们,跟塔的更高生物俯视监控他们很像。
结尾好像被人诟病,但是拍娃上半身那个镜头,好顶,虽然没有2001太空漫游睥睨苍生之感。本来这部就更通俗,最后生娃预示着希望,知道别的生物在保护他们,也不感到孤单了!美中不足到这儿就戛然而止了,看来科幻片拍个160分钟左右确实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智能机器人好萌啊!虽然外表有些粗糙,质感掉了,但胜在可爱。
40人盛装出席宴会,年轻人跳舞,啊!那个时代的人好喜欢跳舞的亚子,确实有点意大利味儿。
据说原版拷贝其实是彩色的,可惜看的是黑白的,这要换成彩色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整体来看这部比太空漫游和飞向太空更通俗一些,每每到可以达到一定高度时就掉下来了!但胜在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多创新、闪光的点,之前也没啥近期借鉴影片,还是很牛的!
Second Run发行的2016年4k修复版,8.3分。尽管娱乐性稍欠缺,但从影史的角度来看,它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伟大。
1,开场诡谲的音乐配合主观镜头(至片末我们才知道开头的时间线是最晚的),鬼斧神工
2,单从音效和艺术指导来看,不管是否影响了2001太空漫游,至少说它是后者的先驱绝不为过
3,机器人的想象力卓绝,以至星球大战cpo的灵感也不过如此
4,但它注定无法如2001那般具有哲学和科幻上的深度,是因为它描绘的不像一个执行任务的飞船,更像一个人类生活的幻想乌托邦(从形式上依旧没有跳脱新浪潮的作风)
5,特效明显弱于室内戏,不过想想1977年第一部星球大战的太空特效,你就不会对这部60年代初的电影有过多苛求了
6,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与恐惧永远是开启科技前进的一枚硬币的两面
7,当我站在桥上看风景,你也在远处看桥上的我。当我在黑夜中穿行寻找宇宙中新的生命,何曾想你也在苦苦寻觅万里光年之外的我们
8,婴儿诞生,巨婴俯瞰地球,当它和2001同样都以新生命的啼哭开启浩瀚的无垠宇宙,人类的至高智慧是否真是殊途而又同归?
再一次惊叹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对于科幻题材的创作力,同时也得夸赞金德里奇·波拉克导演在视觉上呈现——尽管不像现在的科幻片有着五彩斑斓的画面,但影片呈现的太空飞船穿梭宇宙的场景有着不一样的迷人。
60年代的重返地球,并非硬科幻,从探索宇宙之旅的到探索自我的身份,对地球毁灭的恐惧萦绕其间,还挺好看。
亲属时差断线,古早太空舞会,傻愣机器仆人,宇宙探索不忘带核弹的丑恶二十世纪遗留后患,暗星辐射嗜睡症,身心崩溃宇航员,伪射电星云巨大造物,文明接触点到为止;就莱姆自己写的相似题材而言,跟二十多年后的《惨败》相比,这个故事明显对人类抱有了过多信心。19年捷克歌手Zdenek Liska出了张同名专辑,想找来听下#莱姆补完计划
康德式宇宙生殖,实践理性批判,比2001早那么一步。
有了那个结尾叫科幻片 没有那个结尾叫艺术片
线条、几何和空间,似乎看到了安东尼奥尼的语言。用一个未来的孤立空间表达在冷战笼罩下精疲力尽的焦虑惶恐,在未知尽头的阴影下,情感成为虚幻的讽刺。东欧人确实很有想象力,但故事的高度有限。
宇宙旅行小故事,基本上还是偏软的,对于人长期在太空生存的心理变化,对未知事物的态度描写的比较有意思,但故事节奏偏慢,略闷。片中的机器人是电影里最早的人工智能吗?
[想看2015-12-27]也是东欧科幻古早神作之一,后半段转成一个太空惊悚片。同为莱姆原作改编,塔爷拍[飞向太空]肯定是参考了这部片([2001太空漫游[就不好说了),[飞向太空]里太空飞船的视觉设计、甚至主题和情节点上显然有不少相关之处。片子的问题就是群戏太分散注意力,情节上不如视觉上那么吸引人。另外半人马座阿尔法真是个好梗!!!
“我们到宇宙寻找生命,生命却发现了我们。”
概念的呈现和手法都没有比较创新的地方。
1963年,庫布里克剛開始和克拉克合作《2001太空奧德賽》故事大綱,距影片上映還有5年;6年後,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萊姆的《索拉力斯星》付梓2年,但塔可夫斯基要到16年後,才帶人們《飛向太空》。這一年,地球第一位女性宇航員-蘇聯的捷列什科娃進入太空;美國實現太空首航剛滿一年:中國科學院成立星際航行委員會,但航天重點項目仍是研究導彈。45年後,捷克加入歐州航天局。1963年,伊卡利亞號載著男女各半的科學家丶即將降生的嬰兒丶中央主機和私人機器人,飛向半人馬座阿法星。 《宇宙終點之旅》
2011-11-13 http://www.56.com/w58/play_album-aid-4473187_vid-MzAyMDc4MzM.html倩女惊魂记 哈哈哈 这名儿。。。。
虽然道具舞美都很糙,但是精髓抓得很好,1963年捷克斯洛伐克制造,2017年我朝未必能拍出这样水准的科幻片来。
鼻祖中的鼻祖,捷克的影像表达就是冷不丁的让你产生一种身份错位的迷惑。“你不能选择自己的祖先”,黑白也是障眼法,问话抛出去之后,宛如站在银河系上空的漂浮物。而你只有在凝视与被凝视交汇的一瞬钻进宇宙旦夕之间的空隙。
不管怎样,如果你比别人早,那你就牛逼,别人再拍都是学你;另外想说,那段舞会,怎么如此意大利风?
7.5 影片对于第三幕的处理无疑是比较令人失望的
7.7;生命是一場在期待中對沒來得及告別的遺忘的恐懼,嚇尿了
哲理科幻片的鼻祖。诞生于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与塔可夫斯基的《飞向太空》之前,因而布景的未来感不必多言。冰森阴冷的几何线条与高调的明暗对比共同描绘了“伊卡利号”的内在模式。其中长镜头的运用更加推进了形式发展。如艾瑞克偶遇注视宇宙的迈克尔,此时飞船已起飞4个多月,往日的新鲜感烟消云散,思乡的愁绪在船员间蔓延开来:迈克尔处于大前景,与之相衬的是置于背景的艾瑞克;镜头随迈克尔横摇,迈克尔与艾瑞克的位置交换,左右半景框被匀质填充,重量明显不相称;迈克尔出画,艾瑞克仍然对着迈克尔絮絮叨叨,重量彻底失衡,配以迈克尔的吼叫声。两个镜头之间的剪辑外塑了人物心理构造,被有力地强调出。如此精彩的调度令人叹为观止。尽管内容上稍显乏味,但其创新的力度与艺术造诣,不亚于当下任何一部“科幻巨作”。
片子本身没有太多好科幻电影应该承载的内涵 可是作为63年的电影 给了后来者许多想象力上的启发
连看了数部电子乐还没有成为流行音乐以前的电子配乐为主的电影...这部剧情线本身比较稀薄而且赶脚被star trek tos当成某一集的引子抄过,看点是“无聊漫长太空旅行”中的心态、用黑白摄影和摩登布景制造出的相当惊喜的视效(缺憾是太静态了一看就是棚里,不过有两个失重场面拍得不错),片中两个意外事件之一遭遇人造飞行物拍得很恐怖但居然没去找解释就这么带过了,甚至跟后面情节无关?!其二一个让人产生疲倦症和心态奔溃的太空辐射则主要被用来秀摄影了,讲得不是很好没头没尾感过重..话说以前太空电影是不是都流行搞个吉祥物似的呆头呆脑机器人啊,这里的古旧款机器人Patrick也很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