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敲椰子壳的仆人,亚瑟王(格雷厄姆·查普曼 Graham Chapman 饰)假装骑着马寻找骑士和城堡,一路看尽民不聊生的景象,和各种鸡同鸭讲的民众交流,最后招揽到一群圆桌骑士。他们一起假装骑着马,到了卡米洛特城堡,在城堡外,他们遇见天上浮现的上帝,要求他们去寻找圣杯。他们试图用“木獾记”攻陷一座法国人的城堡,但是却忘记藏身在木獾里,最终被法国人打得落花流水。经历失败的亚瑟王与骑士们开始分头行动,寻找圣杯的任务意义重大,更多不靠谱的人和事一路等待这群不靠谱的骑士们……
本片是唯一一部进入IMDB前50排名的“无厘头”电影。片中“巨蟒团”六名核心成员每人出演了4-10个角色,包揽片中大部分角色。
《巨蟒与圣杯》太好笑啦~名字邪恶了,笑出声,电影全程笑点密集不断,一个接一个,不会冷场。亚瑟王带领他的骑士们在踏上了寻找圣杯的征程,一个个神经质的情节逗得人捧腹大笑,惊叹这是什么怪异脑回路!角色神态如常,一本正经演绎着神经质的逗畐,几处情节看似惊不起波澜,但当进展到一处剧情,没有心理准备,看了之后,一定大笑不止!情节错位,表演错位,众多不搭不协调的元素混合在一起之后,爆发出惊人的笑点,摸不着头脑,又想笑,这是无厘头的风格,《巨蟒与圣杯》这部电影也是无厘头喜剧的鼻祖,IMDB评分前50的历史最高分喜剧。 电影开头闪了一堆花屏卖乖,后接中世纪亚瑟王带领随从跳骑马舞,当然不是江南style的那个啦~是假装骑马的样子,没马骑马,骑空气马,用动作模仿骑马,动作有模有样的,脚蹬地的步伐很有节奏,就很好笑,身旁一个随从敲打椰子壳,弄出马蹄哒哒的声音,假装马在跑。亚瑟王踏着潇洒的舞步,一步一步来到了城堡门下,遇见了城门楼顶的守卫,本来想,接下来的剧情,是守卫开门放行,或者是守卫拒绝入侵者;没想到啊,看门人先吐槽完怪异骑马舞,接着和亚瑟王开启了辩论,从帽子辩论到了风速,从风速辩论到了气压,再谈论到燕子,还分出了欧洲燕子和非洲燕子,看门人生气了,砸下了一坨奶牛!剧情随后发展,亚瑟来到某一王国,一群村民抓住女巫要烧死,请求长官决断,结果长官是这么说的——问:你们怎么处置女巫,答:烧死;问:你们还烧什么,答:木头;问:为什么女巫能烧,答:因为她是木头做的;问:为什么女巫是木头做的,答:因为木头漂浮在水面上;问:还有什么漂浮在水面上,答:鸭子;问:什么东西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答:轻的。因为女巫体重和鸭子一样,所以,女巫是鸭子!360度无死角的神逻辑!尤其是一口说着脑筋急转弯,一面认真的模样,好笑! 剧情后期,皇帝和他的骑士们为了攻破地底大恶魔:窝边兔子,神父送来了神圣手榴弹,念诵圣经,台词是这么说的:“首先取下栓,然后不多不少,数到三,应该数到三……你数到的数字是三……你除了数到三,既不能数到二,也不能数到四……五是数多了……三一旦被数到,成为被数到的第三个数字,就高高向敌人,扔出神圣手榴弹……我眼中没规矩的人……去死吧”这一段听着都急死了! 其它的电影中的巫师角色都神神叨叨,隐秘的双眼,用中气浑厚的嗓音讲述古老的故事,这部电影将此特色发扬光大了。巫师跟国王描述山谷恶魔的时候,用浑厚的语气,狰狞的表情,用力过度了,都扯着嗓子喊,讲话把口水都喷了出来,巫师的表情扮演本来是制造神秘,但是他怎么制造神秘呢?他做出了翻白眼,四肢收缩的癫痫症的模样,夸张的表情,好笑!是有意这么演的,巫师放手施展魔法,爆开山石点燃火焰,出场即魔法爆炸那么一次两次,观众想,这是个不得了的大人物。但这个是喜剧片,要反转,电影好就好在,把魔法爆炸这一过程循环了N多次,明显超过了观众能够接受的长度,一开始炫耀算威武,后面,一直爆炸,一直爆炸,就很奇葩了,也是笑点所在。 喜剧的错位营造了笑点,喜剧有夸张的表演,夸张的叙事,把小事夸大,把大事夸小,比如“小明被口水(唾液)呛到了,住了一个月医院。”这是小事夸大,好笑不吗?《巨蟒与圣杯》错位也多,古代投石车扔石头,一般人怎么都不可能把鸡鸭鱼肉、奶牛木马与投石车联系到一块吧,可是电影做到了,投石车扔下的武器是鸡鸭木马,错位,很怪异,有笑点。网络笑话常说的谐音梗,便是一种“错位”,有一笑话说学生背书忘词,老师提示两个字“西当(太白有鸟道)”,“西当”和英语和sit down谐音,那位同学就坐下了,老师说的是一回事,同学理解的是彻底不相干的另一回事,这就是笑点啊!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联系在一块说,就有了笑点。也有些特定事物是有笑点的,譬如谈“性”,器官受伤了,器官怎么怎么样了,好笑吧?这类型是侮辱性的笑点,就如小丑表演。拉回,由误会产生的笑点实质上也是一种错位,比如电视剧有的,上司和女秘书在布幕里面啥都没干,外面人的透过声音、投影看里面,其种种迹象表明上司和女秘书在干羞羞的事,这是错位吧!比如一个人说一件事,一个人说另一件事,一个人说偷钱,一个人说曰炮,暗语都是“干那事”,你一言我一语,无缝衔接把两个人的对话都说圆了,两个人都是以为对方是在聊自己的话题,这是错位,是有笑点的啊!笑话除了错位和夸张的当然有其它类型,但是我在说《巨蟒与圣杯》啊,重点谈论的是无厘头这一搞笑类型,说真的,电影里面角色的神经质脑回路,与奇特的行为真是让我忍不住笑,尽管看完电影脑子里面乱作一团。无厘头就是不合乎逻辑的,电影无厘头,所以电影就猜不到情节,剧情神展开啊!如何奇葩如何来,惊喜连连,笑点一个接一个,很难再找到这么一部让人一直笑的电影了,公评影史之经典喜剧,看完绝对不会令任何人失望。
无厘头鼻祖,后现代先驱。1.解构,戏仿,拼贴,自指,间离,恶搞,不仅形式丰富,爆笑指数亦登峰造极。2.错字幕解雇职员开场,笑死人不偿命,城管阻拍收尾恰如其分。3.最爱贫嘴守卫,ni骑士与死桥问答场景。4.猝死动画师与遇刺历史学家,及各种打破第四堵墙。5.砍四肢,食人兔,神圣手榴弹。6.女巫与修女。(9.5/10)
绝顶无厘头,无厘头到完全不能理解。需要理解?不用理解!妙趣横生的段子,尤其是最后的结尾,我在想,要是在电影院看到最后的结尾,一定会很多人吼出“WTF?!” “这哪跟哪就这么结束?!” 疯子和天才真是看起来差不多,这些可爱又极品的人,彻底把观众与电影之间的墙拆掉了,跟面对面交流一样。
这片子实在是受不了,一开始有点想睡着,到后来还算是被若干个无厘头给笑到,特别是守桥人那个……可这片除了黑一黑之外就没内容了啊……无爱这样的风格,和十二猴子和Brazil差太多了的感觉
都说1980年的《空前绝后满天飞》是无厘头鼻祖,但这部1975年的《巨蟒与圣杯》明明已经把无厘头做到了一个极致,还进入了IMDb250。有人说这是英国版的《东成西就》,很贴切,但准确的说《东成西就》才是香港版的《巨蟒与圣杯》。特瑞·吉列姆演了这么多角色,我居然只看出了两个,晕。
反类型 从片头字幕开始全程笑得我累死了 肆无忌惮调戏观众 兔子燕子鸭子等深深躺枪 警察出没真是神来之笔 想把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找来看
笑疯.....剧组集体忘带药23333大家玩的真开心!!!!!还是英国人会玩啊段子一个接一个脑洞停不下来......
我看不懂 这就是无厘头 没有头绪。不过兰斯洛特]爵士荡秋千从Swamp城堡勇救小王子的那段还挺搞的。还有回答问题才能过桥的那段。非洲燕子和欧洲燕子。哈哈。And now! At Last! Another film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some of the other films which aren't quite the same as this one is
一部误打误撞成为经典的英伦喜剧,大胆的构思以及对亚瑟王故事的颠覆是其成功的关键。
神作。与其叫它中二沙雕电影,不如说它是一个文化解构文本。觉得福田雄一的《勇者义彦与魔王城》借鉴了本片。了解亚瑟王的话大概能接住更多梗,但当年许多笑料放到现在依然不过时。片头的字幕已经开始了表演,而后动画介入、民谣新编、打破第四面墙、乃至对电影形式的调侃(Intermission出现在快结尾),资金的捉襟见肘使战斗场面另成一种简陋但有趣的风格,在电影意义上绝不敷衍了事。Monty Python小组的创作力和想象力让人大开眼界,想法突破成本的局限而成为电影艺术最耀眼的圣杯。
70年代的导演真任性啊,感觉是不是呼完叶子也不看剧本了就直接胡逼拍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The airspeed velocity of an unladen swallow is roughly 11 meters per second, or 24 miles per hour, beating its wings 7-9 times per second rather than 43. And a 5 ounce bird cannot carry a one pound coconut."
#重看#@大光明;大不列颠版西游记,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绝妙无厘头,段子大集合,想象力爆棚,讽喻性大赞,说古道今穿越时空,戏说历史真实,打破第四堵墙;“对方不想和你说话并向你扔了只牛”之鼻祖,全场爆笑。
HAHAHAHAHAHAHAHAHHAHAH!!!!! 时间错乱的农民掌握了某种政治话语(并陷在这种cliche当中)将亚瑟王惹怒... 亚瑟王传奇的乌托邦色彩(一种英国性,以区别于北欧与法国)?Sir Robin和他的minstrels哈哈哈一种自我叙述的内在挣扎。在叙述上来自于中世纪文学(satire)传统,从一系列荒诞故事中编织出一种moral(而不是没有moral)对古典文学元素的喜剧化引用(木马、杀人兔)。动画作者/字幕翻译之死的梗也来自中世纪传统。
可能俺读亚瑟王、纳尼亚以及司各特作品的时候太早,到如今对指环王乃至哈利波特之类中古世纪题材都提不起兴趣了。连恶搞版本也是如此。本片虽然笑点多多,就是不能畅怀笑出来。这算是文化隔阂吧
音乐剧版还真是把电影里所有的gag都抄走了啊![巨蟒与圣杯]里最成功的笑话都建立在虚拟和现实的冲突地带:一部分人在努力无视自己的情节是虚构,另一部分人则在孜孜不倦地瓦解这层虚构性。电影的结尾于是带有必要性,而且令人敬佩,它的政治宣言就是:没有什么可看的了,我拒绝继续给你们娱乐。影片的最佳gag是它开头的字幕。
看上去很无聊,但是忽然又很喜欢,很仔细用心看完,多少也理解了属于他们的幽默,模拟马蹄声,做骑马状,还有各种无聊的问题,很多的无厘头,各种解构和去中心化,看似浮夸却也自有其题中之义,惩罚女巫处有点乌合之众的味道,各种妖魔让人不禁想起搞笑版西游记,而最后闹剧警察出来收场,导演意味明显
果真是个天马行空肆意风流,结局可列入影史最佳候选
1.反类型、形式主义、无厘头恶搞;2.各种吐槽也就各种赞美;3.滑稽、荒诞、乱七八糟...
恶搞片的经典,可惜今时今日那些笑料桥段都太古老无法令人发笑了。
最后警察不得不出来阻止闹剧,神来之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