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成长于一个人丁兴旺的俄罗斯大家庭里,在诸多的兄弟之中,要数他的身板和胆识最为渺小。在鲍里斯的眼中,表姐索嘉(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饰)一直都是缪斯般的存在。可是,索嘉宁愿嫁一个渔夫,也不愿选择鲍里斯。令鲍里斯深受打击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一件,战争开始了,为了效忠国家,鲍里斯被迫拿起长枪走上了战场。
一次偶然中,鲍里斯成为了战斗英雄,荣归故里的他几经波折,居然赢得了此时已成为寡妇的索嘉的芳心,两人组成了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好景不长,战火再次袭来,拿破仑攻占了莫斯科,鲍里斯必须重回战场。无法忍受离别之苦的索嘉决定一劳永逸——刺杀拿破仑。于是,一对傻头傻脑的夫妻带上他们的猎枪,就这样出发了……
几年前看伍迪艾伦的纪录片讲到第七封印对爱与死的影响,中午看了前者突然想起来就补上了。 伯格曼是那种,即使浑身上下只有一部超级8也会要想尽办法拍片的人,不管你看不看,我的这些智慧不能憋着。 而伍迪艾伦才是那种会说:如果我不做导演,或许我会成为一个双簧管演奏家/相声演员blahblahblah的人。 伍迪艾伦是如此地崇拜伯格曼,所以他应该不会介意我打这个比方(如果他哪天知道了who the fuck am I的话):伯格曼的天才就像是一个有着超长纵线的“T”,而伍迪艾伦的天才就像是一把齿朝上的梳子。不管你觉得我在诋毁哪一个人,别急。T,很明显,代表的是丰富的积淀和在专业领域异于常人的深度;而梳子,谁离得开梳子? 就像艺术选择了梵高,达芬奇选择了艺术。不是说后者因此就在艺术领域逊于前者了,但那种在中二的影迷脑中的,狄俄尼索斯代表了酒你代表了motion picture的宿命感,的确会让人不自觉地打开柔光来注视吧。这就是为什么梵高的故事会被拍成“挚爱”,而达芬奇的故事不是记录片就是悬疑片。 伍迪艾伦的电影在我早期的观影经历中是那么重要,以至于即使那些指控不是空穴来风,我也很难把这个在媒体上被丑化的形象和那47部电影里的天才合并在一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关于这件事的态度,我大概会回答对于艺术家和公众人物这两个形象要合理区分这一类官话..(现在我了解那些纪录片里那些OJ的朋友和仰慕者为什么可以不顾罪行坐实与否都要为他说话了,事不关己的正义是敌不过切身建立的感情的,或许是人类本能) A伍迪艾伦选择了电影B纳博科夫是一位艺术家C电影是一种艺术D所有人都是艺术家E每个女人都有父亲
伍迪艾伦一直想拍画面很美的喜剧电影。到了1975年的《爱与死》,我们可以说伍迪艾伦完全完成了这一任务。1973年的《傻瓜大闹科学城》还只是视觉效果很美的喜剧电影,而《爱与死》的整个电影画面感看上去都非常漂亮。《傻瓜大闹科学城》是类似低俗喜剧的电影,而《爱与死》则是充满了哲学思辨和文学话题的喜剧电影。伍迪将自己所有的思想才华都在这部《爱与死》中徜徉肆恣的释放。他在自导自演的前四部电影《傻瓜入狱记》、《香蕉》、《性爱宝典》、《傻瓜大闹科学城》中每次都尝试一点新的电影元素,每次都在电影票房上获得了回报。从1965年初次触电的《风流绅士》到逐渐思辨风格的《爱与死》,伍迪积累的10年从影经验也给了他信心,他小心翼翼地前进,终于来到了这部堪称思辨喜剧并大获成功的《爱与死》。
“俄罗斯文学、瑞典电影、法国电影、卡夫卡和存在主义哲学家,一切让我们振奋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伍迪艾伦。在《傻瓜大闹科学城》中,男主角伍迪和女主角基顿只是简单讨论了上帝存在问题,只是提出了一个DOG和GOD的单词梗;而在《爱与死》中,伍迪与基顿整场电影都在讨论上帝存在与否、人类存在价值、爱与痛苦等哲学问题。电影在喜剧剧情行进的同时,多次进行哲学、文学讨论。《爱与死》展现了伍迪惊人的胆量:将通俗喜剧与文学、哲学结合起来!电影大量引用了托尔斯泰、果戈里、契诃夫等大家的名言。本片像伍迪艾伦之前电影的一贯风格一样,充斥着对各大导演的模仿:从查理·卓别林到罗伯特·奥特曼,从《卡拉马佐夫兄弟》到《战舰波将金号》,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到马克思兄弟,从英格玛·伯格曼到鲍勃·霍普。伍迪艾伦将自己喜欢的哲学、文学话题和他所爱的电影大师们的电影元素糅合到了一起,大胆地利用台词表达自己对它们的看法,这就是《爱与死》这部思辨喜剧的核心技术。
电影首映的那天,伍迪小心地观察着影评人的口碑。《纽约时报》文森特·坎比称赞:“伍迪的《爱与死》是自巴斯特·基顿、卓别林和杰瑞·刘易斯之后又一部经典的一人身兼主演、编剧和导演的个人风格电影。”佩内罗晋··吉列特在《纽约客》上赞美道:“这是艾伦最有味道的电影。”朱迪思·克里斯特在杂志《纽约》上发表文章表示艾伦这一次“终于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是把他们卡通化处理”,并称赞艾伦的表演接近完美。《爱与死》的票房最终达到了2000万美元,且拿下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伍迪艾伦在传媒和票房两个战场都收获了胜利,风头一时无二。
伍迪艾伦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电影审美需求,试图向观众展现更为层次化的电影。他的才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对待市场实干主义的谨慎态度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劳作精神成就了这位殿堂级的喜剧大师。从1969年的《傻瓜入狱记》到1975年的《爱与死》,伍迪仅仅用了6年时间、5部电影就完成了自己从简单的笑料喜剧电影到思辨喜剧电影的层次化转型之路,而且每一部电影都获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如果这不是天才的话,怎样才算呢?
To love is to suffer,
To avoid suffering,
one must not love .
But then one suffers from not loving,
therefore to love is to suffer,
not to love is to suffer,
to suffer is to suffer.
To be happy is to love,
to be happy then is to suffer,
but then suffering makes one unhappy,.
Therefore,to be unhappy one must love,
or love to suffer
or suffer from to much happiness.
To love is to suffer to avoid suffering one must not love but then one must suffer from no no loving therefore to love is to suffer not to love is to suffer to suffer is to suffer,To be happy is to love to be happy then is to suffer,But suffering makes one unhappy therefore to be unhappy one must love or love for suffer or suffer from too much happiness
电影在欢乐和深刻之间来回转换
好景不长,战火再次袭来,拿破仑攻占了莫斯科,鲍里斯必须重回战场。无法忍受离别之苦的索嘉决定一劳永逸——刺杀拿破仑。于是,一对傻头傻脑的夫妻带上他们的猎枪,就这样出发了
90#。伍迪艾伦的‘’填字游戏‘’,‘’我”的《死屋手记》:在“我”迎接《罪与罚》的结局时,父亲来看我,他说博比克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之一那儿听说,那个邻居家的男孩杀了两个女人,“我”认为他一定是被《群魔》缠身了。父亲说他本来就是个《流氓》(A Raw Youth)‘’我”认为他是个《白痴》,他表现的像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而且我听说他是个《赌徒》。当‘’我‘’死去,跟随《第七封印》中的死神离开,妻子的《假面》在屋中凝望着我。
7.7 无敌老头的沙俄情结,在荒谬戏谑的神经喜剧框架中通过台词点触到爱情与死亡的哲学,从而在一片混沌之中激烈地输出自己的观点,塞满了知识分子的消遣和自嘲。
看到一个评论说伍迪艾伦多次强调《安妮·霍尔》才是自己电影生涯的真正起点,宽容点看其实这部和此前四部相比,已经开始脱胎换骨,首先极富哲学思辩的台词使影片开始脱离单纯的好玩而变得深刻起来,其次在深刻和有趣之间来回穿梭,如履平地,体现出了极好的掌控力。
女主角说:爱就是遭罪,为了避免遭罪,就不要去爱,但是这样一来又会因为没有爱而遭罪,因此,爱是遭罪,不爱也是遭罪,遭罪就是遭罪。为了幸福就要去爱,要幸福于是就要遭罪,可是一遭罪又不觉得幸福。因此,要想不幸福就必须去爱,或因爱遭罪,或因太多的幸福遭罪。这概括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A-】怎么说呢,你永远无法拒绝这个小老头。一边是精打细算的高级文人资本主义性爱笑话,一边又是混杂着文学、影像、歌剧的戏谑与致敬,外加“爱与死”的极尽哲思。用最黑色淫荡的欢笑去高度概括人间世最为深刻的道理,这应该就是我爱伍迪艾伦的全部理由了。最后与死神共舞的那一段彻底把电影拉到了一个全新的审视高度,喜爱程度再加一星。
直到最后一刻,鲍里斯还认为自己会得到赦免,英勇地走上刑场。索嘉在和女友谈论爱情的时候,见到鲍里斯跟着死神走过原野,两个人沿着湖边的树林越舞越远。
战舰假面封印等致敬流早有豆论。只在无厘头的渊源上小作猜测:决斗时对空鸣枪导致双臂染红,疑似凌凌漆袁咏仪的遭遇――转射枪加吊灯;行刺途中插入一段对口,点秋香之杀人灭口居家旅行必备……另外一小段原声比较耳熟,英片马嘴的主题音乐。查了下,普罗科菲耶夫基杰中尉组曲之三基杰的婚礼。三星半。
“爱是遭罪,不爱也是遭罪,遭罪就是遭罪。”//七八十年代的伍迪艾伦也太好笑了 简直是个行走的吐槽机 从东到西自南向北把欧洲大陆玩了个遍//当说话者的表情一本正经地足够让人信服时不管他们说什么听的人都会相信的//其实也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关于爱与死的讨论 毕竟上帝是个混蛋 死亡也不会糟过和保险推销员待上整晚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如果做爱次数降到每八个月一次以下的话 就应该检查下是哪里出问题了(。
伍迪艾伦早期喜剧的收尾作,虽然说是有个过渡作用,但其实真的还是超级超级超级搞笑啊!每一句台词都是吐槽,和戴安基顿吵架吵得真是让人瞠目,哈哈哈。伯格曼、爱森斯坦、历史以及各种俄国文学被玩于股掌之间。。。
冷战年代的“俄国故事”,变焦镜头,后现代的荒诞,却有向苏联蒙太奇学派致敬的剪辑(战场上的羊群),伍迪艾伦首次在欧洲获奖。可以看做是他早期疯狂喜剧的最后一部(之后便是《安妮霍尔》了)。其间他与戴安娜基顿的斗嘴戏的台词已然登峰造极了。
7.8/10。①拿破仑侵略俄国期间贵族家庭的男主和他表姐复杂的恋情故事。②笑点不断,喜欢直视摄影机说出内心独白、持枪决斗、敲脑袋的默剧、暗杀拿破仑现场这几段。③笑点塞得太满导致情绪过载(同质于《鸭羹》但严重得多),扣2分。④把黑色幽默拍成了玩闹/无厘头喜剧,气质有一定的错位,扣0.2。
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同时戏谑俄国文豪和伯格曼
8/10。上帝许若死缓只延期一小时。男主欣赏歌剧和伯爵夫人调情、决斗前求婚的独白用特写表现,全景对比军营里走错正步、弄歪刀枪、钻进炮筒等洋相,突显人物滑稽样貌。搞笑的是战场上有啦啦队和卖零食,夫妻生活穷得糕点吃雪做的。戏仿[战舰波将金号]中眼镜男、石狮子蒙太奇和[假面]女人的脸交替出现。
喜欢这种脑洞大开和无厘头
看过老头42部,原来还有这部!又一个蠢蛋+倒霉蛋的欢乐神经病,他摇摇晃晃决斗哆哆嗦嗦谋杀,他和最佳拍档掉书袋打嘴仗、和死神共舞,他戏谑老陀戏仿老伯(不愧脑残粉),他把爱或不爱的痛苦与欢乐解构得如此迂回折磨,他把生或死去调侃得如此轻松幽默,这就是骄傲的伍迪老头。
哇真的是一如既往的黑色幽默,喜欢伍迪艾伦的电影,无论是作为导演还是演员他都很棒
开头居然不是温莎字体,Woody Allen的历史穿越古装片。Diane Keaton的表演真是棒级了,乐坏我了,Woody挑逗女人时的小贱样猥琐至极。俩人真是绝配,无数冷不丁的高笑点中夹杂着令人捧腹的狂笑点。比起Mia Farrow,Keaton简直魅力增色太多,更灵动、聪明、有趣。到处穿插着睿智的哲学思考与文字游戏。
伍迪艾伦将他擅长的风格化模仿几乎运用到信手拈来的地步。在《爱与死》中,它几乎将包括老塔与爱森斯坦在内的一系列苏联形式主义进行了致敬。它虽然包含宏大场面以及招牌式的黑色幽默,却是以此为表象提出一个宏大哲学命题:在生活中诸多不能忍受之轻面前,死亡已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