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将围绕马丁(米科尔森饰)和他三个朋友展开,这四个高中老师为了摆脱日常的循规蹈矩,开始了一项持续醉酒的实验。虽然计划最初很成功,但最终失败了。
我爸几乎可算作完美的丈夫和父亲,我妈唯一吵架的点就是喝酒,现在来看我爸当时喝得并不多。但每次醉酒总会判若两人,大喊大叫,诉说自己的不平。
小时候我总是十分害怕,看他喝多了就躲得远远的。到了能喝酒的年纪,天然抗拒,后来,后来是怎么就喝上酒了呢?是因为要在同龄人面前证明什么?是和男友寻求刺激?是工作后免不了的应酬?还是就想喝一点,纯粹为了开心?不知道,总是喝酒快到让对方吓到,也许只想求一个迅速的醉?
麦叔和他的同事们喝酒的缘由十分简单,工作死气沉沉,爱人已成陌路,生活的一地鸡毛让人要疯掉。有意思的是,他们不是为了逃避,反而是为了改变,0.05%的酒精似乎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然而通过外力的加持终究是不长远的,一切朝着意料之中的方向发展,酒精只是酒精而已,不是灵丹妙药。然后,有的人绝地求生,有的人葬身大海。
青春是什么?是梦
电影中以老师和学生互为镜像,表面上年轻人奔放洒脱,放荡不羁,实际为前程、为存在感忧心忡忡;中年人深陷泥潭,像永无出头之日,却锐意改变,不甘心屈服。
如果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呢,对身体没有伤害,让你开心你让振奋,把你的潜能全部爆发,你会上瘾吗?
斯卡德鲁德说人类血液生来就欠缺0.05%的酒精浓度,所以人常常喝酒才能达到更有活力和韵律的状态。我们都知道这当然是在放屁。这不过是引用学术言论来为滥用酒精做的藉口,马汀这五个人以学术研究为由,借摄入酒精来做中年危机的润滑剂。能猜到,这注定会是一件可悲的故事,逃离苍白无波的日常循环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借助酒精更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酒精之所以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使其魅力常驻,靠的是人们在摄入它之后,得到的开放,韵律的体验,人变得放松,自然,能说出平日难以吐露的言语,这是一种美妙的感受,我记得自己原来会在晚上打开电视机放上一部喜欢的电影,喝点土制葡萄酒,电影来到尾声,我的情绪也飘然至超脱而愉悦的氛围中。醉酒后带来的体验,让我感觉自己是个全新、独特而有趣的存在,而次日生活回到正轨,一切都淡去,我又回到波澜不起的生活中。也许酒精如此吸引人,就是因为它能给我们以不同于平日的超然与放松,但当酗酒的日子变成的日常,事情又会如何?显然是不乐观的,马汀四人的生活都被酗酒问题毁掉了,事实上他们的生活与人际关系简直变得一团糟。电影里面的Tommy更是因为酗酒而死于那个黄昏,在自己的垂钓船上。我不清楚为什么为什么会对这些被推向毁灭的人物有如此的共情、对这些悲剧有这样深刻的触动,也许我会在一天成为他们之中的一人。借助酒精给予的快感和自尊度日,直至来到那种离开酒便丧失一切动力和勇气的时刻,陷入自卑,自我否定的深渊。好在现在的我还不至于沦落至那种自卑自怯的极端,我没有资格说借助这些东西去体验无节制的灵魂归位感是种惨剧,毕竟影片的最后好像每个人都能自得其乐地享受生活,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安然度过那种挫败颓废的窘迫境地。我能想到最有趣的一组概念是所谓的酒神精神和奥古斯丁所言的自由意志的虚无。两者何谈不可共存?欲望驱使做出的选择让人的自由意志变成谎言,但是此刻我们所历经的快感确是超然物外的。要是能背负下这副成瘾的枷锁,同时又能自制而无畏地走下去,享受最痛苦的日子,那将是一个人最理想的状态。
本片的多数场景我都熟悉到哭笑不得。一方面是社会意义上对酒精煞有其事的压抑:入学第二天,系里为了破冰搞了个speed dating,我拿了几瓶啤酒过去,一边喝一边跟对面的人自我介绍,第二天系里流传着“the drunk Chinese girl”的事儿(拜托,啤酒!!)。另一方面是私人意义上对以酒精为名的释放的极度需求:P和朋友们聚会的固定环节是酒过三巡跟着随机音乐尬舞,每轮淘汰,评选尬舞之王,怎么撩怎么骚怎么疯怎么癫怎么来,情形恰如本片最后一场戏的疯狂,什么侧手翻、托马斯全旋、叠罗汉都不在话下。有时我也参加。但由于我总是唯一的女性尬舞者,渐渐也不参加了。甚至连Lake Race的场景我也见过简化版,是在KUA食堂前,有条人工河,我有时在那晒太阳。某个下午,我正在发呆时,一群年轻人一边喝一边跑,跑着跑着把衣服脱光了跑。那是我第一次在公共场合看到全裸的人。
在没有火锅没有涮羊肉的北欧,醉酒可能是唯一能合理合法地摆脱社会对propriety期待的时刻(桑拿或者也算)。40岁,你在学校会被学生指责打分太低让他们升学不易,回家时会被妻子叮嘱买尿不湿和奶粉。这就是你全部的社会意义。在新自由主义的浪潮里,一切亚文化都要被收割,一切属于个体的经验都要被规整起来——以前你可以吟唱鲜血和寸步难行,现在你的吟唱成为耀眼的奇观,成为不平等之再生产的工具。你被驱逐进一方小小的世界,在那里你爱咋地咋地。至于——Hello?我为什么活着?现在除了宗教,没有任何一个institution提供答案了。而宗教也越来越小心翼翼地退出公共空间了。所以无论在电影里还是在生活中里,叛逆和失望,不是采取《小丑》式的无差别暴力,就是对自己的身体肆意折腾——北欧电影三件套:酩酊大醉后撕X,嗑药,裸体/浴袍奔跑。毕竟,现代人也不是能战天斗地悲壮而死的希腊英雄,能主宰的只有自己这具飞快腐朽下去的肉体。
所以《酒精计划》竟然能一本正经地讲述北欧中学里的师慈生孝,岁月静好,又能让一种飞扬跋扈的酒神精神充溢期间,最终还来一出羽化而登仙,不得不让我喊一句,温特伯格,老辣。老辣,又残忍。在酒精甜美的气息里,连死亡都有些迷醉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当Tommy按着Martin的肩膀说他在Martin和Anika的背后时,我知道——完了,他要自杀了,他要离开了。我曾无数次这么按着前任的肩膀,但该破碎的人一定不能被外界拼凑起来,每个人的生活是每个人的生活。
酒精给生活加了一个玫瑰色滤镜。酒精让疲惫的人又能和他人产生联系了。喜欢玩手机的高中生们发现天天板着个脸要死不死的Martin原来很有见解,默默出轨的老婆发现Martin又能听到她说话了。酒精进入血液,让赞许的目光和性吸引力又悄悄流转起来了。但这都是片刻。无力才是日常。指望酒精提振生命,等于指望面膜拯救皱纹。正如有一天,我和P和他的朋友喝了一晚上伏特加。第二天头痛欲裂。之后我们三个相继病倒,都发烧了一周。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喝伏特加了。
那么剩下的还有什么?可能只有虚伪的知性。中老年酒吧是个不错的选择。当时我住在Amager岛,三教九流的工薪阶级聚居区,没有什么像样酒吧,倒都是本片里出现的这种中老年人酒吧。年轻人去酒吧是狂舞+低成本撩妹/汉,女生一个比一个辣,高跟鞋尖尖的鞋跟让我莫名悬心;中年人酒吧则一副家长里短气象。老哥们一边喝啤酒一边看球,有时玩玩桌上足球。懒得去市里时,我也去这些酒吧,虽然当我high起来拉着邻座跳舞时,没有人会响应,但默默观察中年男人如何依然试图揩油中年女性,观察老哥哥们举着酒杯互相彩虹屁,也有一种,今天我得到了一些知识,没有浪费生命的——错觉。
本片结尾,Martin的妻子发短信来说,我也很想你。但他们会复合吗?不会。我甚至能想象Martin的妻子此刻经前抑郁,当即想要重建纽带。但在一无所有之中,对于自由的向往是人最后的遮羞布。她又怎能撕开遮羞布而回头呢?
在看了《酒精计划》后,P和朋友拍了个小视频,里头他在森林里尬舞,一边舞一边扯掉领带,撕开西装。我问他,you are a mixture of sleep beauty and hunger artist, aren’t you?我问他,你害怕10年后你跟这里的Nikolaj一样被老婆骂不能照顾小孩对吧。他:...... 事实上,我们既不可能像睡美人一样被王子拯救,也不可能像hunger artist一样心满意足地完成一件艺术。我们只能像Martin一样在理由合适的场合放肆喝酒,然后尬舞:)舞,舞,舞,永无尽头。
(ps:关于北欧式抑郁可参考俺的日记://www.douban.com/note/791510673/
以下来自二刷和朋友讨论:1.结尾部分出现了两艘船。那艘有丹麦国旗的属于丹麦学生,每年这艘船会免费搭载80名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旅行,我的朋友曾是船上的一员。另一艘(拔叔凝视海面时)属于丹麦皇室。
2.酒精计划的高潮,他们酩酊大醉的那个pub,尽管看上去只是个普通酒吧,却有一种丹麦人会辨认出的独特的“brown bodegas”氛围。同时,这个酒吧靠近丹麦一所历史悠久的戏剧剧院,上世纪60、70年代,演员们工作结束会去那里大醉。而这些人此后多半死于饮酒和相关疾病。
3.(此条在imdb上有)本片着眼的酒精问题来自温特伯格19岁的女儿,而她在影片开拍后不幸意外去世。影片中的中学和学生正是她生前所在的学校和同学们。在这个意义上,影片恐怕是一场真正的to be or not to be的拷问,而最终的醉酒狂欢,最终的ecstatic rapture,又是何等的宣泄!正是在死亡面前我们呼吸到生的甜美。生是一场醉,死是一场梦。
4.Martin激励学生们,你们可以像海明威一样举枪自尽,也可以像丘吉尔一样领导D-DAY,领导一场战争的伟大胜利。导演温特伯格曾和拉斯·冯·提尔等人拍过一部D-DAY.这个如“奥斯特里茨的太阳”般的隐喻,或许正是温特伯格自身的习惯?
5.尽管丹麦的高中生活在中国人看来可能已经很轻松了,这仍是丹麦国内争论的一个焦点:年轻人的精神问题似乎越来越普遍。一些声音要求降低对年轻人的社会期待。(尽管这类促进平等的举措已经很普遍,如在公立小学学生回家后是不可以学习的。如果中国家长多讲了一道题,会被老师打电话批评,因为这对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影片结尾处满载学生的巴士上有条标语——高中生活满是痛苦,还好我们精于酩酊大醉。
6.我的朋友,一位并不像我这么“感性”的丹麦人,在首映时,随着“what a life”旋律响起开始无法自制地大哭。映后,人们起立给温特伯格送上了掌声。
《酒精计划》是一部普通人的悲喜剧,主角是一群基层教育战线上成就一般,很难再有任何突破,消失在人群里逐渐被遗忘的中年大叔。他们还有些残存的不甘于得过且过的念头,在一次爹味聚会上,有人提起一篇研究成果,少量饮酒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大叔们贪杯的天性让他们觉得提议不错,立刻马上开始尝试。
Thomas Vinterberg联手老搭档Tobias Lindholm创作剧本,他们善于用最生活化的台词消解故事中的不合理和狗血走向。很多人觉得影视作品看上去假大空,是因为不贴近真实,编导加入了太多无逻辑和偶然事件,这些事在真实生活中很少发生。
其实这种看法不完全对,如果你把日常生活逐秒记录下来,把它投影到屏幕上逐秒回放,你会看到太多的无逻辑和偶然。但在日常的认知和记忆调取过程中,你的大脑自动过滤了偶然和无逻辑,总结出行为举止的规律,总结规律是人类智慧思维的天性。
真正的艺术家不会让自己的影片完全不做修饰,把原本的真实投影到屏幕上播放给你看,他们知道你会用潜意识里的逻辑思维和银幕上的故事进行差距分析,尽管这完全是潜意识的行为。观众评价影片不真实,有电影人理直气壮回应“这是我的真实经历”,觉得自己对了观众错了,这属于典型的不懂得上述道理的情况。
Vinterberg和Lindholm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懂得用比日常生活更细致丰富的台词,甚至略有些脱离真实的方式修饰故事,创造出更贴近你潜意识里的真实。那些让你的潜意识难受的不合理和狗血都被他们用这种方式冲淡了。
大叔们供职的学校当然不允许上班时间饮酒。于是他们偷着喝,一开始严格遵循少量的原则,居然产生奇迹。然而当酒精逐渐积累超过了限度,事情开始向失控的方向发展。
好的类型片或多或少都有悬疑片套路。即便是Vinterberg这样我们不会归类为类型片的导演,一样在或多或少借鉴悬疑片创作思路。你不可能在影片一开始把所有秘密公之于众,还期待观众能120分钟目不转睛地看你的故事。
《酒精计划》给你细致展示大叔们上班饮酒的玩火行为,鲁莽而不计后果的做法在一开始获得意外的快感,这些情节隐约提示你:这后面不会有什么变故吧?然后引出中后段的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希区柯克被尊为影史最伟大电影人之一,悬疑片的伟大遗产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电影创作者。
即便大叔们因为饮酒最终惹上不同类型的坏事,你仍然不能说他是一出单纯的悲剧。在现今绝大多数电影都在表述单一化情绪的大背景下,《酒精计划》处处体现巴尔扎克式的高级,注定导致很多观众无法理解。观众会问:你到底想拍喜剧还是悲剧,想批判他们还是赞美他们?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好人从始至终一直都好,坏人从里到外坏到极致的观影年代。
感谢Vinterberg的冒险和任性,《酒精计划》精心编排剧情,刻意避开单一、顺拐的人物性格和故事发展,呈现复杂的普通人故事,故事结尾大叔们坦然接受这糟烂但还有些幸福时刻的人生,人生没变,大叔们变了,未尝不是好事。
一直觉得“四十不惑”是一个伪命题。人到中年明明是上有老人体弱多病,下有小孩升学叛逆,婚姻丧失激情,工作陷入瓶颈,责任最大,变故最多,人生充满困惑的危机时节啊。男主在哥们进入不惑之年生日宴上,攥着酒杯眼泪就突然掉下来,问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真是把中年男人的失意和尴尬演绎得入木三分。 清醒的世界看上去那么残酷,一些中年人便就此投入酒精的怀抱寻找慰借。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效(但是依然可耻)。我对主角团“血液中酒精浓度达0.05%时人最幸福”的研究课题深有同感。两杯黄汤下肚,周身暖洋洋很放松,精神恰到好处得亢奋,写报告都文思泉涌。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平时沉闷寡言,被家长诘问两句都不知所措的中年老师,突然间放飞自我,在课堂上神采飞扬,在酒吧里爬上桌子,甚至在床上都神勇起来。这个称为酒精计划的“研究课题”,其实是导演对“不惑之年”的困惑男人逐渐沉溺于酒精之过程的夸张演绎。晃动的镜头和迷幻的音乐都把这种沉醉走向失控具象化到了视听层面。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拿捏“为酒精代言”的尺度时精准地划定了底线:一是喝酒不开车/船;一是过度饮酒会给家庭带来伤害。 男主演Mads Mikkelsen精湛的表演是整部电影得以成立的一个条件。很难把握的醉态被丹麦影帝演绎出了不同的层次,纤毫之处尽显功力。遗憾的是剧本没能为他的演技给足发挥空间,主角团四人分散了戏份,使得男主的心理刻画缺少铺垫,孩子的疏离、妻子的冷淡、头上的一点绿意,都有些流于表面,导致后面的爆发和最终的和解不是那么让人信服。 影片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三段式叙事过于明显:低潮&问题——实验的喜剧转向失控的悲剧——和解&出路。导演在处理这种三幕结构的时候略显生硬,情节发展皆可预料,以及2020年还在讲罗斯福、丘吉尔和希特勒的上古老梗,实在有些拾人牙慧。观影过程中我一直担心故事最终会落入煽情和说教的窠臼。好在主角团“不思悔改”,没有硬凹一个彻底戒酒重新做人的标准结局,而是给了影片一个摆脱匠气的轻盈尾声。 电影的开头是一群高中生的酒精派对,他们在公共交通的车厢里互相分享啤酒、亲吻陌生乘客、对列车员肆无忌惮地恶作剧。电影的中段则是老师们的酒精派对,他们在格调高雅的餐厅里品尝产地和年份皆有来头的法国红酒,或是在家用名贵的伏特加调制鸡尾酒。相较之下,青年人饮酒是纯粹的享乐、冒险和一丝叛逆;而中年人饮酒,却总是带有些许故作姿态的矫情,或是借酒消愁的无奈,让观众看上去也轻松不起来。结尾处师生一同开怀畅饮、纵情狂欢的设计,与片头遥相呼应,可谓神来之笔。一直拒绝展示舞蹈技能的男主抛开一切包袱,以一段大开大合、藏族舞+自由体操(不是)式的独舞,跳出了少年般的潇洒豪情。(Mikkelsen整段舞蹈一气呵成,帅出新高度,《狩猎》PTSD患者一定要看)人类不需要匍匐在酒神的脚下,也不必对原始的欲望弃绝和远离,何不像男主在故事的最后那样,有尊严地接受狄俄尼索斯的祝福。 人生失意也须尽欢。skål, min ven!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酗酒家破人亡,2.研究者不要在自己身上做实验,3.做实验只靠加剂量是没有创新性的。
酒精,中年人的救赎,中年人的摇篮,中年人的坟墓。看完,又想整一杯了🤦♂️
观影过程中一直担心故事最终会落入煽情和说教的窠臼。好在主角团“不思悔改”,没有硬凹一个戒酒的欢乐结局,而是以一场海滩上的开怀痛饮呼应了片头的地铁狂欢。Mikkelsen最后一段大开大合的藏族舞(不是),跳出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潇洒豪情,看得观众也情不自禁想要一同举杯,隔着银幕大喊一句:skål, min ven!
人类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5%会更幸福吗?四个老师打算身体力行验证,每天开始酒不离身,结果反而更受学生的爱戴。无酒令人俗,说实话温特伯格这篇酗酒论文写得还是太清醒了,走向几乎一目了然。如何在痛饮狂歌与充实过日之间取得平衡?希特勒滴酒不沾,罗斯福丘吉尔倒是酒鬼,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才是答案。结局有一种释放感觉,看完就想猛干一瓶...
温特伯顿的酒精论文还是不够飞,醉酒还是太清醒了,不过有几场戏还是处理的赏心悦目。用酒精解决中年危机,最后夫妻关系那条线只能靠发短信解决,其实是投机了,实际上是废了,最后的WTF结尾也有点上不去,论文本身也有点欠缺想象力。不过大导演还是有实力的,拔叔第一次眼含泪水那场戏拍的太显实力了,包括首尾几场戏的情绪状态也很在线。
小时候我总是不解,我爸和他的兄弟们为什么最简单的一盘花生米,一盘火腿肠,就能连绵不断地喝上一晚,脸上的愁云惨淡逐渐消融……后来,直到我开始喝酒,喝过酒的人越来越多,终于明白:不是老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万愁
酒精是个隐喻,而人自己决定要醉几分。
太绝了太绝了太绝了。整个最后一幕都太绝了,不能剧透我真的是憋死,但是整个最后一幕里面Martin的心态和悲喜的碰撞,一个收敛了几十年的男人最绚丽而摄人心魄的舞,我真的服了。被麦子叔圈死!
成年人怎么可能不爱上酒精呢?搬到大理之后几乎每天都能跟朋友一起喝到凌晨,用这部电影来结束今年再合适不过了。当然0.05%就够。
终于有一部能展现麦子叔的体操/芭蕾功底的片了。遇上中年危机的男人借酒消愁是个俗套的素材,但无论是醉酒式的手持摄影还是坦诚的剧本,都让本片足够脱颖而出。而片中不断出现的丹麦国歌与国旗还有那句对于国民饮酒的台词都让人感觉本片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丹麦作为一个国家当下迷惘处境的一种评论
不喝酒的时候我是个傻逼还没醉的时候我是浪漫的王喝醉了的时候我也是个傻逼
非常私人化进而共情,我们看到了一位如身边友人的作者直面生活与创作的真诚、实诚和虔诚。
极致的喜悦当与悲伤相同。当酒精度达到0.5‰的时候,镜头也放弃清醒,随即加入了摇摆的行列,以至于重新sober之后竟不知看向何方,使整个观影产生一种迷幻后怅然若失的沉浸4D体验。麦叔的舞跳得好。
戛纳2020+欧洲电影奖大赢家。目测正常年份主竞赛没问题,拔叔影帝大概没可能二封了,可能混个评审团奖之类?看到喜剧tag就知道这片不会往黑暗了走,以至于还是少了些力量。这片大概最趁最近流行的那个说法“男人至死都是少年”,情怀抒发得真是不错。酒精发现问题,但是不解决问题;中年不是必然危机,人生才是必然有危机。“这个世界跟你们想的并不一样”。这个实验/研究项目虽然宅气满满,以及写得太偷懒和太乐观了点,尤其结尾拔叔和妻子(女友?)和解的时候。剪辑不错。
非常棒,Thomas Vinterberg的《人间喜剧》。开头我以为会往《狩猎》个人无力对抗大环境最终毁灭的方向发展,后来发现不是,略失望,然而后面4个小人物命运悲喜剧的处理很细腻,让我觉得这可能是比《狩猎》更加柳暗花明的破题方式。这全靠Vinterberg和长期编剧搭档Tobias Lindholm精湛的生活流银幕写作技巧,他们的剧本总能从观众最熟悉的场景出发,一边铺垫一边慢慢深入人物灵魂,使用这套手法他们几乎可以拆解任何看似庸常的主题,任何故事在他们镜头里都非常扎实可信。
上球场的男孩,喝口水就能蓄满能量。上考场的少年,灌口酒就能顺利过关。他们不是花车上即将毕业的少男少女,体内是百分之百的青春浓度。只能私下进行反叛时间的试验,精确计量体内的酒精比例,借以稀释无性的婚姻和尿床的生活。放纵的代价就是给往后的人生抬棺,看似什么都输不起,实则早没有了筹码。
人类是在有序中运转,但却是在失控中前进的。体育死了,音乐很好,历史还在。酗酒人士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是,那个0.05%太美好太难得太难..得了。
你想控制酒精,最终还是被酒精控制。作为一个同样的饮酒爱好者,大概可以理解角色对酒的依赖,以及背后的无解。但其中有些细节感觉描述还是不够准确,比如无论喝再多,睡一觉也醒一半了。
2020的最后一天看了这部以酗酒测试讲中年危机的丹麦影片,导演是当年发起“道格玛95”运动的人,写人生逾显老辣了。豆瓣年度报告显示我这一年看了近140部电影,二天多一部,可算个“勤奋”的老影迷喽!
本来是三星半到四星,第三幕直接降到三星。这片最大的问题是到了第三幕发现不知道自己想讲什么,第三幕想要传达的信息开始和前面铺垫的相驳。电影本身从制作来说并不差,但是整个剧本有大问题。后半段节奏和信息越来越奇怪,仿佛一直在铺垫些什么,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有。表演没有大问题,但四个主角本身就写的很相近,导致产生一种为什么要把四个角色分开的错觉。总体来说并不怎么推荐就罢了。如果电影本身就想要传达第三幕要传达的信息。我大概会把分数再降下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