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1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2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3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4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5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6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13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14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15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16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17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18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19黑镜第六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0:38

    详细剧情

      意料之外的情节,意料之中的精彩
      查理·布鲁克令人期待已久的黑暗讽刺独立单元剧现已回归,每一集都是对这部剧集的自我重塑。《黑镜》第六季是迄今为止最不可预测、最难以分类、最出人意料的一季。

     长篇影评

     1 ) “我是主角”是我们对人生最大的误解

    “做自己”是我听过最无厘头的一句话。在没有任何经历之前,人是没办法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的,所以只能在茫茫人海中寻觅,谁看起来更像自己。

    那个喝着公司免费的难喝咖啡,被迫当工具人的大概是自己。

    有个像屎一样冲不掉的前任,和念念不忘的旧情,可能是自己。

    谈恋爱、订婚,身不由己滑向了安稳生活的,是自己。

    直到用上帝视角看了回自己的生活,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原来是一坨狗屎,禁不起细看。

    谁是我,我是谁?人们说的be real是哪种real?到底什么才是真的?这些哲学问题可能会在下班地铁上突然窜进脑海,但谁都给不出答案,还不如趁回家前先拿出手机点好外卖,并且一定会选月销量最多的那家。

    晚上吃着外卖打开最新的电子榨菜《黑镜》,我们又一次看到了那个相似的自己。

    说实话,当Joan点开播放键的那一刻,我的恐慌症也要跟着犯了。善于利用概念科技的《黑镜》又一次把那个哲学问题无情甩在了观众脸前——

    “你是谁?”

    刚刚在地铁上试图绕过思考的我,有点恼羞成怒,坐立不安,羞愧难当,如坐针毡。显然黑镜也并不指望观众给出什么反应,只是一味持续推进着Joan大乱套的生活,放任套娃式的幻像一层层包裹真实生活。

    对于又一次企图绕过那个问题的人来说,这是并不高明甚至有点蹩脚俗套的一集罢了。但对于那些无法逃避内心却囿于生活的人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自我的穷追不舍。

    “请问你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吗”

    成为主角,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种奢望。在办公室你不是,去听演唱会你更不是,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人生里,那些你以为是主角的时刻,其实也并不是。

    这么说吧,未成年之前“我是主角”是我们对人生最大的误解,成年之后的现实生活把这种幻觉一拳击碎,那个“自己”早就碎成一地了。

    但好消息是,就算是想明白了自己是谁,也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真实问题。开咖啡店并不能躺平,再和善的咨询师也无法读懂你的情绪,现实生活还是时刻让人想fuck up。在结局处理上一向悲观的《黑镜》这次为何如此乐观?

    我想大概是因为Joan曾举起了摧毁自己的斧头,但大多数人并没有那种勇气。而没有也很正常,别泄气,朋友。

     2 ) 第一集尚可,后面什么臭鱼烂虾

    《黑镜》居然还魂了!

    第一集感觉还可以,找回了过去的感觉,只是最后反转很俗套,没有必要嘛,甚至降低立意,四分。

    第二集竟然和科幻不沾边,就是个俗套恐怖故事,零分。

    第三集设定很有趣,不过看到一半心想不会是这么下流的故事吧,结果竟然。。。负分。

    第四集,额。。。也许主题是娱乐至死什么的,不过狗仔队遇上人狼实在是太无厘头,一分。

    第五集,什么政治正确莫名其妙复古恐怖奇幻反战片。。。的确改红镜差不多,血的红色,一分。

    看完第一集还有期待,想不到一落千丈了,是六季里最差的,几个故事又臭又长。

     3 ) 批评第二集的你们的privilege已经尽数体现了

    但你们的大脑容量也就只够看懂第一集了。

    第二集从技术手法到剧本创作,讽刺性都不输第一集。

    有人说第二集没有“高科技”,没有科幻,不黑镜。

    哥们,“黑镜”,说的是电子设备屏幕ok?,它从来就不需要一定是“科幻”,一定是未来。我倒觉得第二集的黑,是一种比第一集更深度的黑,没那么浅显易懂。

    第二集它的黑色镜子在哪?

    在摄像机和播放器里。

    是的,摄像机会记录下来你过去发生的一切,人们会通过播放器看到。但一如黑镜以往抓住一个概念点,把它推到极端。这种「记录」「播放」,被推到极端,揭露出来多年前恐怖的不愿意被看见的事情。难道不黑吗?

    这集也根本不是肤浅者以为的,简单恐怖故事。它其实在讽刺现代社会人们的色情成瘾和人在每个年龄阶段的认知改变。如果不是结尾处主角母亲那一句「for your film」,你可以理解这个片子就是个垃圾低成本二流惊悚片。但最后的结尾已经揭示了更深的主题。但大多数人根本懒得再对此多思考一分钟。

    更让人觉得精妙的的是,这一集的叙事手法,它教科书一般地教独立电影人,什么叫做hook。

    几个不知名演员,一个简单的小镇场景,一个房子和地下室。没有牛逼特效,没有大场面和明星。ok,只用这些,你能拍出什么吸引人的故事吗?这种简直就是最难拍的类型。很容易拍得超级索然无味。

    但这一集从一开始就告诉你了张力该怎么营造。开头我以为是种族歧视的主题,继续我以为是人与人的误会不断加大造成悲剧的主题,再继续发展我以为是什么小镇克苏鲁主题……故事的张力就是一个又一个hook不断抓住人。结尾还能揭示更深的主题,告诉你一个道理。

    这简直就是Netflix手把手教你,如何用5000美元和你的家人朋友,你的家乡,拍出有趣的剧集。对于独立电影独立剧集从业者,简直都要拍手称奇的一集。

    在一些低品位观众这里,就只能落下一句“无聊恐怖片”。

    你们的privilege真是尽数体现了。豆瓣到底有没有有水平的观众和从业者啊,还是都是来装逼的,我有点怀疑了。

     4 ) 关于第二集,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杀人魔故事的过度解读

    第一集 一个套娃的故事,故事逻辑俗套,但编的很炸裂!

    第二集 看完第一反应,就这?一个杀人狂母亲也有爱的故事?

    看完最后一个镜头,男主面部几十秒的特写和奖杯的切换,突然有个奇怪的想法,男主是知道这一切的,他是带着女友回去献祭给妈妈,妈妈献祭给自己。

    于是回头重新看一遍,分析如下:

    1,男女主回家的路上,放的歌曲是:baby, give it up! (宝贝放弃吧!)什么情况下会说这句话。。。

    2,先带女主去看风景,女主提出疑问,为什么如此美景没有游客,于是男主带女主去大嘴巴好基友酒吧,让好基友开始说杀人魔的故事,自己随后补充。

    2,男主的警察爸,喜欢杀人时候拍录像,所以男主也喜欢拍摄,学了导演。男主从小就喜欢拍摄,好基友还为他做过太空船的模型,爸爸死的时候,男主8岁。

    3,杀人魔夫妻,喜欢猎杀来旅游的漂亮的年轻人,男主妈第一次见女主就夸她漂亮年轻,喜欢女主的外地口音。说明很符合妈妈的胃口。

    4,女主第一次见面就说警察的坏话,担心妈妈不喜欢自己,男主很自信的说妈妈是喜欢你的。为什么他这么确定妈妈喜欢女主?因为小时候看过录像,知道妈妈的口味。

    5,妈妈自杀前吧所有杀人录像和照片放在餐桌上!写了一张字条:for your filme 。杀人录像原来就在客厅的架子上,男主是知道录像在那里的,故意这么做的意思是:妈妈知道你的意思,这些(包括我的命)都献给你!

    6,去案发的小屋前,女主说要换拍摄主题,男主故意反对,转身走的时候镜头给的特写,强忍着笑,用手掩面。

    7,第一次拿妈妈的录像机,里面有一盘录像带,女主想看看妈妈喜欢男演员的屁股,男主马上打断,用了enough of that ,男主其实知道后面可能有杀人录像了。

    8,三人进入地下室拍摄,是男主选了旧式的摄像机,里面的录像带也是男主放的,目的是让女主自己看到后面的录像。

    9,儿子被撞成脑震荡,妈妈明显心情很好,还要为女主做“牧羊人派”,妈妈在做饭时心情很好,还哼着小曲。

    10,妈妈自杀用的绳子早就准备了,是放在最珍贵的杀人照片的抽屉里,说明早就准备自杀了。

    11,获奖的奖杯是个面具!妈妈杀人时候也是带的也是面具!这个奖杯就是妈妈给他的啊,男主继承了妈妈面具!~

    我试着还原下大致故事经过: 男主爸爸妈妈是一对连环杀手,爸爸负责捕捉猎物和拍摄,妈妈喜欢猎杀和折磨猎物,目标是来本地旅游的年轻情侣。他们找了一个弱智做傀儡,用了弱智家的地下室囚禁猎物,折磨后并杀害。一次弱智在酒吧喝酒说漏了嘴,爸爸杀了弱智一家三口(弱智用一把长猎枪自杀?),并开抢自残,嫁祸给弱智。后因细菌感染死于医院,酒吧老板一直保守了秘密才没被杀。 妈妈一直很怀念和爸爸一起杀人的日子,但是失去了爸爸,她无法单独捕猎,所以准备了绳子准备自杀。儿子知道了以后,计划帮助妈妈。他带来新的新鲜猎物,献祭给妈妈,作为最后一次ending。 但是出了意外,猎物没有吃妈妈做的派,在逃跑途中死了,妈妈顺势献祭给男主,成就男主做导演。

    相信我的话,带着疑问再回去仔细看一遍!仔细看男主的细微表情。

    第三集 剧情没啥说的,看点是小粉飙演技,量身定做的剧本。特别是女主的表演,绝对一流,微表情很到位,很难理解演员怎么控制面部局部小肌肉的,一个字:绝!

    第四集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承担一路上的付出,总不能又做那啥,又立啥吧。女主最后一秒举起相机的行为帅极了。

    第五集 一个连环杀手的心路历程,哪个连环杀手不是从一棵幼苗茁壮成长的呢。

     5 ) 剥削影像的凝视:《黑镜》602好在哪里?

    有关于纪录片的所谓伦理问题对我们来说从来不是一个遥远的问题,2023年第41届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影片《给19岁的我》因其对拍摄对象的剥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极具争议的社会事件。不过非常有趣的是,时隔四年再度在Netflix上复播的《黑镜》却在这一季第二集《亨利湖》中讨论了这个问题,不过这一集的焦点却放在了网飞自己擅长的罪案纪录片上。

    这一集讲述了主角戴维斯和女友皮雅回到家乡探望母亲,他们原计划在这里过个周末,然后去另一个地方完成他们的纪录片。但是在家乡的小酒馆里,皮雅从戴维斯的发小斯图尔特那里了解到这里曾经有一个可怕的虐杀犯伊恩阿代尔,他在自己的地窖绑架虐待无辜的受害者并且最终杀死他们,最后被发现后杀死自己的父母并引弹自尽,戴维斯自己的父亲作为警察也因为追捕他们时的枪伤而死。

    在两个男人介绍这个事件的过程中,本集在展示这件事的画面中就已经暗示了这起久远的罪案作为纪录片素材的可行性。纪录片独有的老旧质感的“真实影像”和从不正面展示人物面部的“情景再现”都凸显着这种暗示。

    罪案纪录片的“情景再现”出现演员正脸的情况相对比较少
    真实影像的“窄画幅”通过对“拍摄设备年代”的提示加强了真实感

    果不其然,尽管戴维斯本人一开始因为此事涉及到了自己不好的回忆拒绝拍摄,但在皮雅的软磨硬泡下最终决定将其成片。而我们也得以看到,剧中的这部所谓的罪案纪录片是通过几层剥削完成的。

    对于当事人的剥削,是纪录片完成的第一重剥削

    如同剧中所说,戴维斯自己就是这起案件的亲历者和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个人视角的进入也是对于自己伤痛的剥削。其他当事人也经历着这种挣扎,斯图尔特的父亲反复阻止纪录片的拍摄,但最终却作为被采访者在镜头前说出了部分真相。而所谓的真相带来的却是更大的创痛:戴维斯最终发现自己的父母原来才是那起血腥案件的元凶,他们是伊恩阿代尔的共犯,并且最终将伊恩一家灭门封口。戴维斯的女友皮雅在这个过程中死去,母亲在知道事情败露之后上吊自杀。

    讽刺的是,也正是以上戴维斯包含个人视角的痛苦反而造就了纪录片的巨大成功甚至还获得了他自己梦寐以求的BAFTA。通过自己真实的痛苦经历完成一部影片,这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艺术界”最受到追捧似乎也是最值得嘉奖的行为,但在电影中体现出来的却是无尽的讽刺,它给当事人带来的,永远只有更深邃的痛苦和更持久的剥削罢了。

    不过,似乎对于这些当事人的剥削甚至还远远不是最悲惨的。从剧中角色的对话中,我们其实就能看出他们对于这部纪录片内容的真正兴趣,他们调侃着当年的凶手对于受害者各种虐待方式,并且斯图尔特甚至和两人参观完当年的事发地后认为这样的地方没准能够吸引游客:

    而这一切都需要借助“精彩的纪录片”去完成。随着故事的深入,皮雅发现了戴维斯母亲的秘密:原来她的母亲的录像带里纪录着自己和丈夫、伊恩一起虐待折磨受害者的影像。而在她母亲发现事情已经暴露,选择在自我了断之前,她将纪录自己实行虐待的那些录像带留给了自己的儿子,帮助他完成影片。

    对于剥削影像的利用,构建了纪录片的第二重剥削

    在影片中,戴维斯的母亲詹妮特戴上夸张的面具,拿着夸张的道具玩乐着惊恐的受害者。这种夸张的性虐影像在事实上已经构成了某种“剥削电影”。在詹妮特人生的最后,她自己多年未启封的箱子,尽管因为生命将要结束留下眼泪,却依然带着笑容观看那些自己为被虐待的受害者拍摄的照片。而面对那些受害者的影像资料“微笑”的却不仅仅是詹妮特独有的,这些纪录片的观众们也同样享受观看这些“剥削影像”的“视点”,甚至他们一部分人兴致勃勃来到亨利湖,戴着詹妮特生前戴着的实行性虐的面具,享受着纪录片所带来的“精彩”。

    事实上,这样一起悲剧细究起来也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在戴维斯和皮雅向制片公司推销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被要求挖掘更多的“新素材”,而最后他最后从自己母亲手中拿到了录像带。这些剥削影像成为了真正让片子成功的“新素材”。也打开了戴维斯在电影界的成功之路。而那些美丽的亨利湖的远景镜头和纪录片中它的恐怖神秘也共同成功地为这个“好地方”招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

    听起来,以上这些对于受害者、当事人的剥削已经足以作为对于纪录片剥削本身的批判,但不让人失望的是,Netflix却通过对于自身的解构完成了第三重批判。尽管作为一部集绵式的剧集,《黑镜》的上一集和下一集往往没有什么情节和角色上的连续性。但《黑镜》的第一集却似乎和第二集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个联系中比较明显的一个地方,是网飞meta自身所创造出的一个镜像的流媒体公司Streamberry,本集中纪录片的发行商和上一集故事的重要发生地都是它。

    而更深一层内在联系是第一集就提出了关于“原型”的概念。在第一集中,故事进行了一个叙述上的反转:以为自己被别人扮演的女主角Joan发现自己也在扮演真正的“原型Joan”。在第一集的故事中,这个故事的真正“原型”甚至并不是最后出现的“真Joan”。而是在观看这一集的可能也同样同意了流媒体隐私协议的我们。不过第一集毕竟只是个喜剧色彩的故事,到了第二集,这层对于观众的指涉才发挥出更严肃的意义:

    Netflix将“纪录片进行剥削”这一已知的现象作为原型,拍摄了这一集《黑镜》,完成了第三重剥削。

    网飞自己的作品也并不缺少这种“剥削”的现象,据说这一集有影射网飞自己的《怪物:杰弗瑞.达尔莫的故事》,这部也因为其对当事者痛苦的剥削受到了受害者家人的抗议。而整个故事的发生又像极了HBO的纪录片《纽约灾星》,在这部纪录片中拍摄对象自己在纪录片说出了自己是杀人案的凶手,这样的钩子(hook)也造就了《纽约灾星》的成功。这样的“成功纪录片”从来不少见,最终在富有自我解构精神的好莱坞成为了新一季《黑镜》的其中一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同样不过是盈利的商品,这样一集《黑镜》和那样的纪录片是否又差了什么?我们在期待这一集的相关反转以及观看那些录像带中的“剥削影像”的时候,我们和那些真正剥削受害者的凶手以及剥削当事人痛苦经历的纪录片观众又差了什么呢?还是这仅仅是不同影像一层套一层的关系?

    《纽约灾星》
    《怪物:杰夫瑞.达莫的故事》

    尽管隔着影像,我们可以通过某种间离看到对于纪录片进行剥削的批判,但最终这种批判本身也就像最终被剧中虚构中的Streamberry所产出的影视作品一样变成影视工业产生的一部分。但批判和被批判的对象本身都只是一种收益的时候,批判本身似乎也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剥削。而只有当我们发现那些被我们在影像中剥削的痛苦与挣扎也在凝望着我们时,我们才会明白:抛开影像,回应我们的只是永恒的悲伤和虚无。

     6 ) Vanilla + 彩蛋汇总

    总体还是好于第五季,中档水平。借用第一集女主形容未婚夫的话,"Vanilla"。在我心中算是个中性词,说不上多出彩,但也基本合格。个人最爱第1、2集。

    第1集足够meta、搞笑又不乏鸡汤点缀,故事也恰好映照最近好莱坞编剧罢工、传闻有工作室启用AI编剧的背景。第2集虽然放在黑镜里好像不够科幻,反而挺复古的,但整体氛围+反转都还是不错,尤其是结尾拍出了不一样的悲凉感。第3集的结尾比预想的要黑暗得多。第4集的故事构思有隐喻,但效果不佳。第5集则是全新的魔幻题材,下图海报中还特地标红,但个人实在不太感冒。

    另外本季的“彩蛋”,即对经典前作的呼应也非常多,饶有趣味地把原本独立的故事交织在了一起,有点黑镜宇宙那味儿了。下文分为【剧情篇】和【彩蛋篇】两部分。

    剧情篇

    一、流莓世界

    所谓“流莓”,就是“致敬”金主网飞的虚构流媒体 StreamBerry,直译恰好对应中文“流-莓/媒“,是个有趣的巧合。logo动画、首页设计与现实几乎一致,meta感十足。

    这一集其实包含内外两层。外面一层是切合时事的AI创作、隐私堪忧的大背景,恰好最近几个月好莱坞编剧大罢工,核心议题就是流媒体时代下的薪资问题以及AI写作的隐患。

    类似于第四季的机械狗,在现实中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况且这一集的设定时间,在女主被抓后拍照时有暗示,手举的牌子上日期显示12112X,代表2X年12月11日,也就是不久的将来。

    而里面一层的实体故事,则是女主琼“美梦“成真,就像对心理治疗师说的那样,真的 literally 成为了自己故事的“主角”,但是被篡改后,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发言权。

    在现实中被夹在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她、面对未婚夫用善意的谎言去应付的她,何尝不早就是“失语”的那一位主角。而直到她的故事被推到了大银幕上,直到对她的生活带来毁灭性打击时,她才真正意识到了“失语”的危害。

    尽管在起点处,她是被时运不济裹挟着推出了生活的舒适圈,但好在最后就像一代女主所说,“她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最终找回了,荧幕内外,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内外这两层其实融合的很好:将原本看似与寻常人关系不大的AI创作、deepfake拉近到弹指间就被“公开处刑”、隐私全无的现实,让人后背发凉;

    同时也用这些科技将一个抽象的概念,“成为自己故事的主角”,具象化为可以反复观看的剧集现实,成为主人公落难并作出改变的契机。

    本集整体的氛围也十分诙谐风趣,不仅是让人忍俊不禁的台词,更多亏于两位喜剧演员萨尔玛和安妮的扎实表演,让本集化身成为本剧中别具一格的幽默小品。

    至于结局,个人认为并不是无限往前套娃,而就是剧中直白展示的,原版即现实。

    首先是画幅变化。第一层和第二层虚构并无画幅区别,但是在结尾原版女主摧毁计算机后,画面的画幅就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下图左侧的2:1变成了右侧的全屏16:9。西部世界里也有类似的处理手法,用不同画幅区别现实与虚拟世界。

    其次,不同层layer里,不仅人物面孔不同,台词对话也并不相同,而是像是条款里说的那样,为了增加戏剧效果,“创造对话甚至角色“。

    增加戏剧效果,可以简单理解为夸张化。

    比如第一层虚构中助理告别时只是挥了挥手,而第二层虚构中助理就直接妖娆地大喊“再见我的女王!”(原版的助理拿平板的手势其实也有点基达报警hh),那么最后程序员解释的桥段,也大可以是因为戏剧效果,增加了这个角色或者改动了台词,其主要意义还是提供门禁卡。

    同样,第二层的女主显然比第一层更awful,因为机器为了增加这个特质,篡改台词、桥段。

    比如女主解雇女职员,第一层中离开办公室是因为助理在招呼她,走之前还摸了下女职员以示安慰,而第二层中离开则是因为自己感到不舒服而径直走出去;第一层女主谈及前男友是喜忧参半,而第二层女主就直接变成全身心地渴望了。

    所以倒推,上一层要更nice。如果说原版不是真source而是第N层,那么往前就要一层更比一层nice。我们所看到的前半段,第一层女主安慰解雇职员和见前男友产生愧疚,其实就无功无过,比这nice的话就是主动去安慰职员、以及纠结见前男友,更别说要比这nice N倍,难以想象。

    也正是因为有虚构杜撰这层面纱在,所以也会给观众对原版女主真实情况留下想象的空间 —— 这才是最后片尾彩蛋的意义:虽然存在虚构,但是通过喷射召唤女演员,这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现实中女主确实也做了……

    最后从角色塑造来看,也应是回到现实。第一层女主对于未婚夫厨艺的反馈是假装“hmm"、轻微地愁眉头,以及“这是盐的味道吗?”这样轻微passive-agressive的行为,那么倒退原版女主多半面对未婚夫是完全掩藏自己真实想法。

    她虽然感觉随波逐流,“不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但也不愿和心理治疗师以外的人表达。直到被AI写进剧集中,将自己的不安感、“Awful“不断放大。

    特别触动于关于独处的三段有细微差别的台词:第一层的“不要留下我一个人”的害怕,到第二层的“我无法一个人生活”的彻底放弃,扎扎实实地正面了埋藏在自己心底的恐惧。

    最终学会了独处,也能够自信地说出那句“It feels good to be okay on my own“,实现了“on my own/by myself“的前后呼应、收束。

    至于最后,说的是现实女主和女演员患难与共成为了朋友。而两位脚上带的,当然就是house arrest软禁的追踪器。两个人非法入侵别人公司总部,肯定被处罚了,只不过这个可以自由行动的house arrest有点形同虚设的感觉(捂脸)


    二、湖畔凶案

    第二集前80%的进度条其实就是比较工整、质量上佳的罪案故事。二刷时线索铺垫、台词呼应的震撼力更强,比如刚进屋时看照片时给了正中央红色面具镜头,后续发现真相才恍然大悟;

    男女主夜晚doi发出声响被母亲听见,而她看了眼床边亡夫的相片,后续才明白是她怀念起了曾经的“美好时光”;以及母亲在镜头前看似无心的话语,实则暗指着罪案的过往,属于是细思极恐类。

    但和同样是破获罪案题材的S4E3《鳄鱼》一比,本集用古早的录像带发现真相,就显示很复古,主体部分也几乎是去科幻化的。直到最后20%从母亲自杀到纪录片后续宣传、获奖,才有了“黑镜”那味儿,以meta的形式讽刺当下火热却病态的罪案生态圈,呼应了第一集流莓老总给记者介绍能带来更大流量的“mesmerized horror“令人着迷的恐惧。

    本集最后更是展现了“三重面具“,交相呼应。第一重,母亲的红色面具,是她黑暗欲望的象征,亦是她最后的遮羞布,不让儿子看见自己上吊后惨死的面孔。

    第二重,BAFTA面具奖杯,名利、成功的象征,但这背后却是男主曾经生活的彻底崩塌毁灭。

    第三重,熙熙攘攘游客的面具。杀人魔的标志成了炙手可热的流行单品,不理会背后隐藏的黑暗,而是以娱乐至上,满足着自己内心对黑暗的窥探欲,沉溺在那令人着迷的恐惧之中。

    白天面对众多镜头佯装正定的男主,回到酒店房间后、夜深人静时,也卸下了面具。本在职业巅峰的他,却一脸忧郁。不关心祝贺和喧闹,挂掉了酒吧老哥的电话,并再次打开了母亲留下的便条。不是我爱你、对不起,而是“为了你的电影/给你的电影用”。

    写下这句话,也许是母亲实在羞愧难当,想留下些帮助男主事业的东西。当然羞愧的不是做过的那些事,而是龌蹉肮脏的秘密被他人知晓,就像当年Iain一样,“蠢货似的糟蹋了这一切”。

    而男主把这张便条带在身边,看似有点病态的自我激励/怀念,实则是自我安慰的一道药方。“为了这部电影”,排除万难,让失去的爱人亲人、被摧毁的这一切并不白费一场。所以看到便条后,男主先像是有点欣慰地抿了抿嘴。

    但是转眼间眼神又变得悲凉起来,泪水在眼眶边打转。呼应着理查德摔下楼梯后对男主一行的训斥:“做这部电影为了什么?你就是想要一个奖杯?他人的表扬与赞赏?“,男主虽然此刻获得了他提及的这一切,却可能在回想/质疑着这一切的意义。

    这部电影已经达到了它所能抵达的巅峰,名誉双收、给小镇也带去了游客。但是再多的荣誉鲜花与掌声,却弥补不了男主支离破碎的生活。所有人似乎都赚得盆满钵满,而只有当事人的男主,需要一直背负着创伤继续前行。

    更别提从此以后,他就成为了如同女明星口中的“The Loch Henry Guy“,永远和自己这辈子最创伤的经历完全挂钩,无法挣脱掉。自己的母亲甚至家族将永远背负着这个耻辱,而自己也无法忘记自己的爱人的死亡 die for nothing。于是悲从中来。

    (男主母亲以为去告密的女主,在小溪中滑倒溺亡了,呼应了最开始男主在酒吧里给女主介绍Iain故事时,所提及的“其实也有危险潜伏于此,有的人也许只是走错了道就消失不见了“。画面对应山谷里的溪流,恰好类似于女主最后失足的地点。另外也增加了阴差阳错的荒诞感)

    在这令人着迷的恐惧盛宴之下,本集最后揭开了这欢愉背后当事人的悲凉与创伤。

    用母亲的面具,换来了属于自己的BAFTA面具,而在这面具背后会隐藏多少秘密不得而知。只是结合片尾空灵且略带惊悚感的配乐,以及男主抽搐的脸颊,不禁让人后怕,是否黑暗的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三、太空夺舍

    太惨了,实在太惨了,都不忍得再细看一遍。

    结尾比预想的要黑暗得多,进度条过一半时还以为会是狗血的鸠占鹊巢,没想到却是“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凝视着你”。黑暗侵蚀下让对方经历和自己一样的痛苦,而且笃定对方不会拿自己没办法,只因双人太空舱缺一不可,复仇之后也就相当于将自己处死。灭门大仇不能报,真可谓诛心的终极惩罚。要我是小粉,直接跟这个大栽种一起毁灭得了。

    片尾的法语歌曲Charles Trenet的《La Mer》,唱的就是美丽的大海,其中一段英译歌词如下,对应最后太空舱驶向远处的镜头,就像是大海中的航船一般。只不过跟他们打招呼的,不是歌词中的天使,而是人性深处的恶魔……

    The sea, reflects the summer sky N' confounds those ivory sheep Shepherd of blue, you watch the view Revealing the angels as they greet.


    四、偶像漩涡

    这一集角色作死、逻辑全无,单看只是狼人B级片(Supermassive Black Hole一响起就想到了暮光之城第一部的名场面,狗头),唯一还能说说的是狗仔队-明星-娱乐圈的隐喻关系。

    首先女演员大概率不是天生狼人,而是在酒驾创伤狼人后被唾液-血液传播,从而后天患上了狼人病症。线索在于女主开车时手指还流着血,而第二天车上却缠上了创口贴并且还一直揉搓,可能就是感染的征兆。

    再加上狼人本身的特质,嗜血、满月时每月一次,还发生在年轻的女演员/明星身上,其实就是暗示娱乐圈狗仔队对成年后女明星的妖魔化。

    例子之一便是促使女主离开狗仔行业的“开场杀”,就是有恶臭狗仔羞辱女明星、大骂其为荡妇,为的只是换来她失态的照片以换取流量金钱。

    而后来女主行为失常,狗仔队都想拿到她“疯掉”的照片;甚至最后发现她看似被囚禁时也毫无怜悯,只是想着怎么拍性感怎么拍赚钱。

    对应现实中,尤其是对于在00年代(本集大概在07年,因为开场广播中说汤姆克鲁斯给女儿起名)的一些童星,最出名的莫属狗仔队/娱乐圈对布兰妮 Britney Spears 的妖魔化、摧残。

    而恰好本集女主等咖啡时看到了一份杂志,上面就写着 ——“Mazey Day,从童星成为荧幕海妖”,Siren这一词简直就是sexualize + demonize的双重结合,对应关系呼之欲出。

    而最后,女主将手枪递给了奄奄一息的女演员,除了是在剧集中为了制造噱头赚大钱的本义外,更是借最后远景中,难以区别的开枪火光与摄像机曝光,暗示对于女明星而言,开枪与被曝光都是死路一条,一种是肉体死亡另一种是职业死亡的悲惨结局。

    批判娱乐圈糟粕文化、刻画明星挣扎成长的故事并不少见,同类的就有最近被骂惨了的《偶像漩涡》。和本集一样,有些片段能够看出最初的立意,甚至有所触动,但在试图批判的过程中变成了被批判的样子,变成让人不适的revenge porn。本集其实也类似地剑走偏锋了,不仅多了层狼人的隐喻不一定看得破,对狗仔的也像是编剧跟他们结了仇,各个脑残作死,味同嚼蜡。

    五、恶魔血祭

    其实架构类似于S4E6的《黑色博物馆》三个物件,这集也是用恶魔血祭的三杀,展现炼铜、杀妻、民zu主义的丑恶,伴随着女主逐渐地释放天性,最后还被塞了波狗粮。

    被捕后接近零点时的小反转,对恶魔是否真的存在的摆动,其实设计得还不错。Smart算是最出彩的角色,短短几句台词就把其道貌岸然以及让人胆寒的邪气展现无遗,更别说其现实意义浓重,也难怪在本季前两集也作为彩蛋预先出场。全集复古服饰装潢+迪斯科配乐赏心悦目,二刷也更感受到其中的喜剧camp元素。但是整体故事还是有点走马观花,punchline也有点无厘头,心软后世界毁灭,就和我的恶魔搭档双宿双飞?还是有点欣赏不来……


    彩蛋篇

    一、塞满彩蛋的 4x4 剧集首页

    在晚饭过后,女主打开流梅、浏览剧集预览时,扫过了4行x4列的剧集预览图,大部分都是黑镜中的故事,“黑镜宇宙”实锤,彩蛋满满。

    台词中特别点名提及的《亨利湖》《宁静之海》则分别呼应本季的第二集、第四集。

    一行一行来看,

    1.1)(第一行第一列,下同)狂人纪录片

    Jerome F. Davies 此人来自第4.5季的《潘达斯奈斯 Bandersnatch》,男主创作的游戏就是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在电影中多次被提及甚至露面,有文学成就但最终失心疯杀死妻子的“狂人”。讽刺的是类似的事情也再次发生在了男主身上……

    1.2)政客纪录片

    呼应本季第5集中,巧言令色的nationalism领袖Michael Smart。纪录片名字《Smart?》巧用了他的姓,打上问号,似乎暗示他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精明。

    事实上他还出现在了第2集的旧报纸中(90年代末,黛安娜王妃逝世之后),其中讲述了他因为激进演讲导致选民流失、最终惨被保守党踢出去(上述的纪录片应该就是对应他的这段经历),也在第五集女主的未来幻影中出现。而他也“发誓”一定会回来的。

    而事实上他也确实东山再起:

    在最新的新闻快报中(大约10-20年),“Smart揭晓警察局的机械狗“,说明他活着且身居高位;介于第5集的结局,这应该是另外一个时间线上的Smart了。

    最后在第1集,202X年时,女主前男友的手机新闻说其当上了首相,并到访美国。第5集的预言成真,当然也是在隐喻时下。

    1.3)《太空舰队》

    来自第四季第一集《卡利斯特号 USS Callister》男主最爱的电视剧,也是他囚禁其他人克隆体的游戏的灵感来源。

    2.1)《亨利湖:真相大白》

    对应本季第二集。CEO办公室墙壁上也挂着海报,据第二集可知是因为它不仅人气爆棚,还获得了英奥BAFTA桂冠,名利双收。

    2.2)《宁静之海》

    第四集被爆出gui后自杀的演员的代表作,

    更有趣的是剧集简介:

    HBO具有开创性的西部科幻片回归

    恰好也呼应了第1季第1集,最开始找来帮忙的特效师,他的代表作也是《宁静之海》,当时的介绍也是“HBO的月球西部剧集“(要的就是个混搭)

    细看一下,《宁静之海》预览图上还标记着原创的logo。例如下图,和现实中的网飞首页对比下,可以看到原创剧集左上角会打个官方图标,非原创的《闪电侠》《善地》就没有。

    那为啥HBO的剧集在StreamBerry播放?

    恰好有个现成的例子,《命运航班》,原本是NBC制作,但第三季被砍,第四季被网飞“复活”制作,因此也成了续了命的“原创”。《宁静之海》估计也是被HBO砍了之后,被流梅复活的吧。

    而《宁静之海》在黑镜中还有个日漫版本的替身,在第3季第1集中以日漫形式摇身一变,成为女主搭便车的借口;也在第5集第3集中的新闻中出现,官宣重启。难得贯穿好几季的一个梗了。

    继续下一个预览图:

    2.3)《寻找里特曼》

    再次呼应第4.5季的《潘达斯奈基》的金发游戏设计师科林,该演员也在前不久的《银河护卫队3》中饰演亚当一角,应该也算眼熟。因为《潘》的互动性质,他其实有多个结局,被杀或者被抓,而这里是《寻找》应该是指失踪案,估计凉凉。

    2.4)《热点》选秀节目

    第1季第2集的选秀节目,直接挪用了剧照哈哈,不过按时间线来说S1E2应该还在未来。

    而在本季第2集的新闻快报中,也再次出现 ——《热点》选秀在悉尼举行。

    3.2)《The Callow years》:第1季第1集的首相 Michael Callow的纪录片,最搞扯的是简介里写的“从未面世的档案视频“,真的是娱乐至死,持续公开处刑。

    简介中的"Never-before-seen" footage,恰好也呼应了第二集制作人让男女主去找“新资料”,才能创造爆点。她的办公室刚好也挂着这个纪录片的海报。

    在快速掠过的报纸剪影中,出现了对麦克的“地狱笑话”——他在管理动物园吗?Zoo还大写的,暗讽他在S1E1的故事。

    4.1)又是罪案,右侧女士上半张脸有点像第2季第2集《白熊》的女主,但不确定。

    4.2)《Botherguts》,在第1季第2集出场的搞笑低俗节目

    4.3)《On A Roll》,第5季第3集女明星Ashley的同名歌曲MV或者纪录片。

    4.4)《Junipero Dreaming》,呼应第3季第4集《朱尼佩洛》“梦乡”的故事。在本季第2集,和《亨利湖》一同提名的纪录片《朱尼佩洛计划》中再次出现。


    二、第一集的手机与报纸

    第一集中除了信息量巨大的网页,前男友麦克的手机和女主读的报纸中也有彩蛋,包括

    第5集后来当上了首相的Smart访问美国,遭遇持久的protest抗议

    第3季第1集的Lacie秀蛋糕,呼应那一集开场的日常发妹妹的票圈日常

    第3季第6集中被cancel的说唱歌手,这会儿还蹦哒在社交媒体上,说你们cancel不了我……

    另外前男友手机上不仅显示7G,还现实了服务商Tckr,也是第3季第4集《朱尼佩洛》负责最终数据存储的公司。

    另外女主读的报纸上,左边一栏写到名叫Grains的记忆存储播放技术宣布退市,也就是第1季第3集男主用的那款。


    三、亨利湖谋杀案的新闻播报

    第二集最后真相揭露后新闻播报混剪中,也塞入了不少呼应前作的彩蛋,包括

    上文提到过第4季第5集的夺命机械狗:

    第3季第2集失控的游戏测试:

    其中扮演测试员的Wunmi Mosaku在第一集中客串了第二层虚拟世界的律师一角

    第2季第3集的沃尔多在意大利获胜:

    以及第2集原本想要采访的egg man,也因为纪录片中被提及,也蹭了一波流量。


    四、贯穿全剧的一首歌曲

    本剧其实每一季都使用了一首歌曲,Irma Thomas的《Anyone who knows what love is》,本季也不例外。

    第1季中,第2集女主选秀时唱的歌曲:

    第2季圣诞季特辑《白色圣诞节》中,因为这首歌曲让犯人男主意识到了生父真相:

    第3季第5集恐吓村民时,女士兵唱的歌曲:

    第4季第3集保险员调取车祸记忆时收听到的配乐,后续也多次出现:

    第5季第3集昏迷的女明星“梦到”的歌曲:

    也是本季第6季第1集女主会面前男友时,酒吧的BGM:


    五、其他

    大魔王惊喜客串?只是PS了下已有的照片

    第3集Ross右手臂上的徽章写的是“Arkangel“,呼应S4E2同名单集,讽刺的这里没有守护天使,只有在无尽宇宙中遁入深渊的失足者。

    第2集结尾与《亨利湖》纪录片一同提名的,除了前面说到呼应《朱尼佩洛》的纪录片,还有一部叫《蒂普利XX团伙》

    恰好呼应第5集女主吃饭时看的剪报全部都是发生在Tipley 这个地方(下图黄框),也就是第5集故事发生地……邪气很重。

    最后一集的白熊标志,出现在S2E2,后续在S4.5潘达斯奈基中成为重要符号之一,

    the White Bear symbol means pain, torment, revenge, and sadistic spectacle

    本季在第五集多次出现,既是恶魔血祭的符号,也是Michael Smart被保守党踢出家门后、自创新党的标志(斜体)


    整理不易,欢迎点赞支持

    点个关注,追美剧不迷路

     短评

    第一集就这么炸裂,哥们你们打一星平时都看啥呀

    5分钟前
  • DZL
  • 力荐
  • 科幻的外壳里,黑镜仍然寻找人性的矛盾与弱点。

    6分钟前
  • 鸭子模拟器
  • 推荐
  • 就凭看完第三集这强烈的生理不适感也要给五星好吗!另外我必须说一句所有好结局都不配出现在黑镜里👋

    8分钟前
  • 逸璞
  • 力荐
  • 网飞:第六季了,给大家表演一个我骂我自己

    9分钟前
  • 生椰帕帕鸡
  • 力荐
  • 年货。

    11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 01 :3, 电子屏幕套娃,吐槽是那么重要的服务器,竟无人看守等着人来砍;02: 3,恐怖+侦探,虽然情节有些老套,但是氛围是做出效果的;03:4,太空地面,天上人间,看一个科幻故事看出了神话的感觉,而且从剧作上也是最完整的,核心情节是鸠占鹊巢,结局反转上是十分漆黑,两个主角最后还是成为了一体两面,缺点是太南拳了;04:3,老套的批判嗜血狗仔,最后一个镜头,有点震悚;05:4,末日遗绪,主要是结合了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人性之恶被无限放大,而行恶的逻辑小的是这个人本来就是罪犯,大的是为了拯救世界--把「侠」这个词反写了,最后一同与恶魔去地狱,看到了《搏击俱乐部》。整体给 7.5,先看 3,5。

    12分钟前
  • 朱纷舟
  • 推荐
  • 讽刺嘲讽拉满,感觉回来了

    15分钟前
  • Stardust
  • 力荐
  • S4E5的始作俑者就是S6E5的议员

    17分钟前
  • 爱追剧的普通人
  • 力荐
  • 第一集也太共鸣了。互联网大数据小偷、流媒体、AI、元宇宙、戏中戏中戏中戏……以科技之名而丧失“感受力”的时代已经来临。最戏(好)谑(笑)的莫过于,这还是由网飞拍出来的。

    21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 第一集太好看啦!!!

    23分钟前
  • 临冬城的囧
  • 推荐
  • 看了两集,虽说被网飞收购后,少了点那味,但是时隔四年不见,还是可以吊打市面上的大部分剧。

    24分钟前
  • 030107.
  • 推荐
  • 第一集太好了

    28分钟前
  • ourlives
  • 力荐
  • 这季是量子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吧。。。

    31分钟前
  • Z
  • 还行
  • ep02这季黑镜回归最早那季初心了呀,不把自己限制在科幻范畴里了 ep01好久没看到这样稳扎稳打只比现实多走一步但又是非常关键且有人文关怀考量的一步这种科幻了 好几年了科幻都陷入一种特效比故事重要的假大空里 能再次看到这样的作品真是很好 虽然也不过黄金时代平均水准但也足够称得上好 ep03逻辑问题太大喽 第一案被弹回太空舱时为什么不联络地球上警察 进入复制体为什么需要的门坎只有钥匙一插 为什么宇航员身心状况不适还要继续让他执行任务 来回一次发射换人的成本风险可比直接破坏太空舱中断任务的成本风险低多了 甚至直接中止任务也是更理所当然的 等等 逻辑稀巴烂 ep04这个谜底可以 没有俗掉 shoot me一语双关 ep05是我喜欢的故事 人类重要又不重要 被无厘头的事决定几十万年命运的起点与终点

    34分钟前
  • 人之初性本性
  • 力荐
  • 【31245】1.流媒体大数据版黑客帝国,网飞疯起来连自己都黑 2.纪录伦理撕逼,网飞自黑又加一 3.独行月球之克隆灵与肉,整个系列最“科幻”的一集,感觉其实还可以再升一番 4.八卦记者升格中邪 5.英国精神病人之The Omen

    35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推荐
  • 第一集很好看!girls help girls!

    40分钟前
  • 芝芝莉莉
  • 力荐
  • 我靠!第一集就这么炸裂!太牛了!细思极恐!真的值得反复观看。。元宇宙,法律,道德,科技,数字,流媒体,复制人。。太恐怖了,真的细思极恐!!!!!这一集封神吧。。第二集,也五星!尘封的往事,纪录片,剥开恐怖历史。第三集,我就知道最后会把短头发男的家人也砂了。不要考验人性。寂寞会让人发疯。

    43分钟前
  • 甲等碳基軀殼
  • 力荐
  • 既然没看过有打五星和一星的,那我刚看的打个三星观望一下咯。我也当一回小屁孩打分🤣

    45分钟前
  • 寻找无双1514
  • 还行
  • 第二集看之前就知道那录相带是关建,果然没错。不过结尾没想到是恶魔老妈还是成全他儿子

    48分钟前
  • 西山老鬼
  • 力荐
  • 时隔四年回归。看完第一集还觉得比第五季好很多,结果后面一路走低,魔幻元素的后两集甚至比《美恐集》还要烂。0601当自己的生活变成流媒剧集,走向好猜,就是层层嵌套,结尾有点轻易,总觉得还在戏中戏里。0602拍摄小镇陈年杀人案纪录片时案情剧烈反转,有点无聊。0603太空版农夫与蛇,从借壳开始就知道要不好,倒没想到这么惨烈。0604狗仔偷拍女星戒毒,秒变狼人大逃杀,好烂。0605意外与魔鬼签订契约,未完成杀人任务共赴无尽地狱,更烂。别再制造垃圾了谢谢,就是说没有好概念可以不用强行拍这么多集的。

    53分钟前
  • SuperCap
  • 还行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