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娜(卡蒂·奥廷宁 Kati Outinen 饰)和凯瑞(Kari Väänänen 饰)是一对感情十分要好的夫妻,他们一个是餐厅经理,一个是电车司机,尽管经济并不宽裕,甚至有些“紧巴巴”,但很显然,照此发展,两人的未来充满了光明和希望。
经济危机的到来让爱娜和凯瑞的家庭也陷入了危机,爱娜所在的餐厅破产倒闭,凯瑞在公司的“裁员抓阄”中不幸中彩,夫妻两人同时失去了工作,家里的贷款还未还完,生活露出了真实而残酷的面孔,爱娜和凯瑞不知该如何是好。虽然丢掉了工作,但夫妻两并没有丢掉斗志和尊严,为了生存,他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不幸的是,这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在此走投无路之际,爱娜曾经的老板出现在了爱娜的面前,他带来了一个机会,它有可能坏的,但也有可能是好的。
人生拥有着起起伏伏似乎是早已经约定俗成的常识了,上一秒赖以生存的工作有可能转眼就失去,上一次相谈甚欢的挚友也有可能再也见不到,这是人生中的不确定。
影片用一种不形于色的方式去将这对小夫妻人生中的悲喜描绘出来,尽管最后结局得以圆满但是这之前他们几乎失去了一切,房子车子工作谋生的钱财工作创业的希望等等,这几乎是能够摧毁一个人底线的压力,却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实在不行,就去吃墙纸。”这句话充满了辛酸和苦涩,但也在诉说一种精神,一种只要不死就能坚持的信念。我认为如果说人生是一种不确定,那这就是不确定中的“确定”。
这是从他们这种小人物中所传达出的价值,最后圆满的结局并不是一个落入俗套的选择,而是向那些仍然在时代漩涡中摸爬跪打的人们所宣扬的价值理念,坚持并非无用。
人生需要一种坚持,也许是一种不肯拿保障金的倔强,也许是一份薄薪劳苦的工作,也许是一次次寻找新工作的希望,这是人生中的确定。
好人倒霉让人怜悯,坏蛋出丑使人发笑,这是某影评中精彩的一句话,揭示了人性的规律和影片常用的技巧。
人生一大苦难是贫穷。不仅贫穷,还失业了,并且父亲二人接连都失业了,断绝了生活来源,不仅失业了,还找不到工作,不仅找不到工作还被流氓打,不仅被流氓打,还陆续失去了家具、电视和车子,这哪里是电影啊,这是对善良的折磨。幸亏女主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人,从酒鬼大厨手中夺下刀开始展现这种迎难而上的品质。面对一次次的希望和打击,毫不气馁。最后开饭店的时候反而胆怯了,“万一赔了怎么办啊”,因为赔掉的不仅是她夫妻二人的希望还有朋友的家产和对朋友们的再一次打击。饭店开张没有人来,集体渴望焦灼的眼神把情绪推起来,这时候我想导演如果再一次让这些可爱善良的人倒霉,我就不看他的电影了。意料之中的,饭店大获成功,女主和她的朋友们过上了安稳的幸福生活。结束镜头是夫妻二人抱着狗,抬头看着天上的浮云,阳光照在头发上,一丝丝金光,惬意的抽一口眼烟,世事如浮云,且行且珍惜啊。
阿基的电影,基本上没小孩,在勒阿弗尔中的男孩,看上去也最少十四以上了,因为孩子天天性活泼,容易冲淡这冷冰冰慢吞吞的氛围,这氛围是简单冷静的对话、收敛的肢体语言、背景物体静止不变、舒缓不变的镜头节奏、精心布置的场景、冷凝的色调营造的,为了维持这氛围,一些过激的场面,比如女主夺刀、丈夫被打等,都放到画面外或者直接掐掉。演员的年龄偏大,固定合作的演员,多年过去了,变老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小人物大人生,阿基的电影永远的题材。苦难重重,这些小人物或者顽强面对(浮云世事),或者重启人生(一个没有过去的男人),或者心头努力保持一丝希望之光(薄暮之光),或者呐喊一声重归平寂(坐稳了,泰迪娜),或者绝望对抗(火柴厂女工),或者自我放逐(罪与罚),或者互相帮助温情绵绵(勒阿弗尔),或以荒诞冷眼面对(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或形形色色,韵味十足。每一部都是冷凝舒缓中透着炙热的爱意与精致的幽默。我本身就是小人物,我喜欢这善良的电影大师。
一个关于“低谷”的故事。阿基一向将目光聚焦于社会的贫困。这个故事将一对夫妻先后失业的苦逼生活,刻画得让人看得心痛。人在最困难的时候,为了争取一点点赖以活命的权益,可能搞得会失去更多。比如片中丈夫去找妻子非法雇工的雇主讨要欠薪,被揍得个半死。有的人都活不下去了,有的人沉溺于自己的享受逍遥之中。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导演安排了一个上扬的结尾,最终,妻子巧遇前雇主,冒险合伙开了新的餐馆,终于迎来了新的黄金时期。人生灰霾的日子看似结束了,但这就像胎记一样,将留存于记忆深处。此片中,女主角让人印象深刻。她陷于贫困,但一直没有失去自己内心的尊严和底线,也因此赢得前任老板再度合作的热情。人生因此有了新的转机。倒是男主角显得幼稚得多。可见女人往往总是更成熟的。因为女人经历的痛苦和煎熬比男人多。有些东西,是再大的挑战,也不能任意丢失的。
初看电影不太习惯男女主角之间的表达,不像其他的银幕伴侣,比现实更近许多的物理距离,动不动kiss拥抱秀恩爱,也不拌嘴吵架闹别扭,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很冷淡漠然的样子,看着都不像夫妻。可是反思我们生活中结婚多年的夫妻,其实不说love也不吵架,如果不是油盐酱醋茶当家度日7件事真的也很少精神的交流或默契。这大抵就是北欧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吧,丈夫在窘迫的环境下也常常送花给妻子,对方目无表情地接过去;丈夫失意醉酒倒地,妻子也陪他躺在地上,轻抚他的背,动作中透出的家人的温暖。
这对夫妻遭遇了低潮更低潮,先是丈夫失业,然后妻子失业,找工作处处碰壁,只能卖家具度日,最后的积蓄也在赌桌上散尽……现实主义中又添了几段黑色幽默。
1. 妻子工作的餐厅里,厨师在厨房发酒疯,身材魁梧的保安去干涉被弄伤了,只能换身材娇小的妻子上,几分钟摆平。导演这里在省略的镜头里展示了妻子强悍的个性和办事能力。也看得出导演厌恶暴力,他几乎直接跳过了所有的暴力镜头。但是跳跃的镜头并没有造成跳跃的叙事,或者为观众的理解增加难度。
2. 最后开了新店,店员身上挂着巨大的广告牌行走在大街上宣传拉客,我们看到了生活的艰难,看到了角色的努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们这些平凡人碰到了困境只能咬着牙熬过去,让时间去消化,自己只能尽力而已,结果很多不在我们控制之下。
在失业的痛苦日子里就是要看看这黑色幽默的励志片。当然这种结局反倒让我觉得现实生活更加悲凉得多呢⋯⋯
高福利国家也不是阳光普照的呀,也许不小心你就身处阳光找不到的阴冷角落。
目前最喜欢的一部阿基,开场一曲爵士就让我完全深陷。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也不摆出苦大仇深的姿态,面对苦闷又煎熬的生活,电影拍得沉静、舒服、熨帖。极简的影像风格一下让我想起了韩松落曾经写过的一句影评:“又冷,又洁净,又暖。”共渡难关的夫妇,互相帮扶的老友,一抬头,就能看见希望的天空。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下崗再就業,苦澀生活中又帶有濃濃溫情。再加上些許冷幽默。不過結尾的這份美好又是那麼虛無縹緲而不切實際。某種角度和黃宏小品一樣。讓人不由得想哼起劉歡的那首歌: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大不了重頭再來......
89/100 “影像-情境”。考里斯马基对北欧风格的捕捉太精准了,静息态固定机位,机械式的镜头平移、人物调度,在舞台化布光中,一种可观看的、同时又带有间离的“情境”逐渐产生。引入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异化(失业情况下的小资产阶级事实上是被无产化的),人物在社会情境中,人物在家庭情境中。可《浮云》却并非聚焦于社会学的,而是哲学的、贴近人物的。失业不接受救济,这份固执的尊严充满着加缪式的、对生活荒诞本质的反叛。形式上还是冰冷的,与独特的行为冷幽默、与摄影机构建起的影像交融,升华为独特的北欧气质,在收尾的俯拍下给予出恰到好处的温暖。
贫贱夫妻百事乖,浮云偏逢漏屋雨,静如小津冷如松,道是无情却有情
原来是餐厅电影!!!一度以为考斯基是不是觉得,整个世界永远处于经济危机,但或许他只是关注这些卑微、体面又想自食其力的底层人物。从电影院跑出来要求退票的一幕太搞笑了——虽然表面上一点都不好笑。然后,厨师油头粉面的回归更搞笑。只能说,结尾太温暖。
困境的产生 相濡以沫的爱情 他带来的那束鲜花 无一不让我想起法斯宾德的《Ich will doch nur, das ihr mich liebt》不成想的是,这一部我竟然哭的更厉害。难以自制。
阿基这部拿捏得真好,风格、情节与情感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苦情戏用他这种颇为布列松混合小津式的极简方法有效避免了煽情,但文本对社会暴力结构的深刻揭示又精确地使人物令人同情。矛盾的解决方式虽不无降神之嫌,但也是个"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表述(新饭馆叫“Työ/work”哦),订饭还要靠工联
Aki标志性的东西都在,比如对比分明的配色,比如让人物从镜头里走开,又比如Outinen……但我就是没法接受。用音乐把空间添得满满当当,甚至让演员做一些卡通人物才会做的表演,这样的Aki不是我认识的好Aki。
芬兰语跟瑞典语没有亲缘关系,但高元音饱满到裂化还挺像的……考里斯马基太会调动共情了,结尾真的是胸口一块大石落地的感觉,观众跟角色的心理是绑在一起的。不知道芬兰人居家的布置与配色是不是这么简约,但发现了一处导致强烈舞台感的因素——家中内景用的是硬光,人在墙上留下浓重清晰的影子,这似乎是非特殊表达时很少会采用的打光。
混合喜剧元素的悲剧,最后是放晴。那些风格化(室内场景设计也是)的冷幽默(鸡怪的太对我胃口),令人想发笑,却又笑不出来。在结尾,摄影机的俯视对应男女的仰视,回想开头的爵士乐表演,镜头从仰视到平视(带出餐厅没聚神的客人),最后变为俯视,既伤感悲悯又温情。其中能看到很多电影的影子。
Kati Outinen的演出总是一再令我明白,表演其实不是单靠脸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几乎没有表情的表情和音乐,就完全可以表达情绪。Matti Pellonpää孩时的照片放在书架上,Kati擦拭书架、凝视照片、转身、头靠在书架边上,这一段表演用来怀念Matti,几乎没有表情,但可以看到她的呼吸、颤动和怀念。2021.11.13 是啊,今天看的三部阿基里的Matti,第一部是可靠的垃圾处理工,第二部把我埋在垃圾堆里,第三部用照片怀念这个本来写给他的角色。看阿基的电影,芬兰给我的感觉不是社恐,而是永不低头的骄傲。
生活就是在你顺风顺水时给你当头一棒,在你触到谷底时绝处逢生。
下岗创业指南。“新无产阶级”,小资、中产式的审美、雅致,无产阶级劳动者式的窘迫而危在旦夕,越看越觉得不似考里斯马基之前的趣味,特别是屋里的画作、sony电视机,像是佩龙帕一贯的角色所可能的一切,最后的确提及纪念他。儿童肖像、墓地,都是佩龙帕。活着就有希望,苦尽甘来,痛仍在。
1、这是把人往死里逼的节奏,一点点掐着人的喉咙,在你胸闷的快要爆裂,绝望的即将窒息时给你一点甜。2、还好有点甜,这时候阿基兄还给人一点希望,《薄暮之光》里还那点希望的光都被他黑了。时间改变着一切。3、音乐美的很有生活质感!
去买电视看吧,反正钱也还不起了;去看场电影吧,无论如何生活也不会再差了。喜欢上完夜班,在风雪中搭上你的电车后的轻轻一吻;喜欢无论去了哪里,回到家都要带回来的一束花。所以任你卖了车、输光钱、丢了工作、体检没过,都愿意无条件信任你。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搀扶着过一生,总好过酒杯里盛果汁。
在之前总会觉得在表现形式上与布列松的电影很相似,都是不强调表演的“影像写作”。但在精神上看着越多越区别明显,虽然是北欧的阴冷,永远低饱和的调子,但无论生活处境多凄苦、多郁闷,你是不会在人物的脸上看到一丝愁容的,更不用说是哭泣了。若人生只是一出排演好的戏,那何苦悲惨流泪。
无产阶级,移民话题,鲜花,御用女主角,对空间和色彩的运用,考里斯马基让我梦回法斯宾德了。如果拿本片和《恐惧吞噬灵魂》对碰,无疑是法斯宾德的胜利,《薄暮之光》也不敌《狐及其友》。但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考里斯马基的电影苦涩仍有希望,法斯宾德将冷漠进行到底。一个无关紧要的巧合,1982年法斯宾德去世后不久考里斯马基才正式开启自己的导演生涯,我假装听到了续曲。
目前最爱的一部考里斯马基电影。1.尽管围绕着失业下岗的主题,且大半时间人物命运与心境都渐次跌坠下沉,但阿基却大胆地摒弃了灰暗阴郁的纯冷色系,对每个场景的色彩都做了精妙调配,室内后景多为淡蓝色,暖黄为辅,红色(尤其是女主的酒红大衣)点染其间,整体多用降低饱和度的红黄蓝绿,甚而接近于莫兰迪色,美观耐看又冲淡了悲凉情绪。2.又见内敛克制的冷感表演,与浓烈抒情的配乐相调和(片头钢琴爵士与[lonesome traveller]太棒)。3.本片呈现的亦是从小资意外滑落至无产者再竭力回升,以及女性自助与拯救身边男性的历程,男主那份宁可饿死也不申请失业救济金的自尊心令人五味杂陈。4.阿基依然以画外音的手法间接回绝暴力,一如制服疯狂厨师与男主被揍的场景。5.影院中的激烈战斗声、红色售票墙vs[地球之夜][钱][亚特兰大号]海报。(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