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朋友用十年看懂的电影
在大学,勉强成了电影专业的学生,也算学了点微不足道的皮毛,当时看这部片子时,我已经习惯了前面电脑放着电影,下面笔记拉片,看每个镜头、收音、配乐、叙事结构……因而几乎看电影成了按表操课的作业,也对任何刺激麻痹了。可当时看完这部电影,我忍不住泪流满面,唏嘘不已;这部片子也彻底击垮我的知识,我一直将麦基的编剧理论奉作圣经,坚信作为故事高潮的第三幕必须把爆发点凝聚做到极致,因为无数例子和理论对这一点的佐证早已让我深信不疑。可当片尾霍克仅仅用一个喂黛茜小姐的动作渐出时,我泪流满面的同时,心中坚定数年的教条被瞬间打碎,编剧在高潮部分反而放慢节奏,效果却无比震撼。记得我的启蒙导师跟我讲过很多次,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和题材,大学的那个暑假,我看了一通好莱坞造型主义和技术主义的大制作,并以《天生杀人狂》作结,当下一部看完这部片子,顿悟了老师的那句话。很平淡的一个故事,没有斯奈德的15节奏点,没有维基·金的9分钟电影路标,也没有麦基的主次情节布局,两三个主要人物,两三个主要场景,一条故事线,波澜不惊的格调,就这样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故事。影片中黛茜教霍克单词的情节令我印象深刻,当这个年老的太太像年轻教小学生一样,挨个发音,认真、耐心引导着面前这个黑人老头学单词的时候,令人不禁莞尔的同时也传递出温暖,而当摩根·弗里曼开始寻找墓碑,傍晚橘红的暖色调,一个有些老态的黑人司机,迈着并不太矫健的步子,一步一个墓碑,边走边看,嘴里还认真念叨着“B、B、B……”一切显得那么温暖、宁静,令人心旷神怡。尽管音效和配乐稍有问题,尽管有的空镜头时间留长了,尽管叙事时空的处理上可以更好,但当一部电影足够把观众感动到泪流满面的时候,这些还重要吗?
后来有位朋友说,十年前他的舅老爷看完这部电影泪流满面,他觉得无聊至极,舅老爷说他不懂人生;十年后他再看这部电影,终于泪流满面,只不过舅老爷人已往生。
2 ) 为戴茜小姐开车
摩根·弗里曼,似乎总是在充当配角的时候更出色,只有霍克这个名副其实的主角形象,为人认可且熟悉。
犹太遗孀+黑人司机+美国南部+25年+马丁·路德·金,是我为这部电影挑选的关键词。
3 ) 温暖的,美好的.
每次看到Morgan Freeman演的片子,爸爸都要加上注解:“哎,这个是老演员了嘛,我看过他演的《为戴茜小姐开车》,演得好!”。
听他说过很多次。
直到今天,我才看到这部著名的片子,一直以为是轻松喜剧,但看了之后才知道大错特错,这是一部认真的影片,也是我至今看过的Morgan Freeman演得最好的片子,完全颠覆了以往对他的印象。
我看得最多的都是他演总统、演侦探,演警察,无一不是深沉内敛,从容淡定的角色。因为是很老的片子了,满以为会看一个很年轻的弗里曼,结果一出场他就已经老了,走起路来都显老态了,声音也不是以往片中那种低沉暗哑的嗓音,而是略为拔高了的甚至有点尖的。这也是第一次,在看片时我忘记了他是好莱坞的老戏骨,是今年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而是一个为戴茜小姐开车的忠厚老实的黑人司机。
关于Daisy,我想今后想起来的会是她那一顶顶精致的帽子和那一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那一个握手,剧中两人唯一的一次接触,相信也触到了每个观影者的心房吧!
还有门前的花树,是樱花吗?季节流转时光递进都是通过它来表现的,那一组层叠的镜头很美。
所以当最后他去探望这位已经住进老人院的戴茜夫人时,两位年迈的老人互相寒喧着,他颤抖着手为她叉起一块蛋糕,喂进她已经没有牙齿的嘴里,眼睛不自觉就湿了。
虽然片中很多地方展现出来的是当时社会的黑人与白人之间阶级差异,让从小受平等教育的我不是很能理解,甚至有些不舒服,也看到有评论抨击说“拨开影片设置的温情面纱,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主仆友谊”的背后充斥了美国人严格的等级观念,以及对过去某些美好时光的向往。”也许这是事实,但电影中Freeman冒着风雪为Daisy送来了热咖啡,它温暖了你我,让我们看到天很蓝,云很白,生命中的友谊,爱,亲情,世界很美好。哪怕出去后面对的是冰冷残酷的现实,但有那么一刻,你真切感受了,就足够了,不是吗?
4 ) 车儿慢慢开
Daisy: ...Wait. You're speeding. I can see it!
Hoke: We're only 19 miles an hour.
这是一个关于犹太老妇人和她的黑人司机的故事。与这句淡淡的描述一样,故事波澜不惊,但又在并不刻意的叙事中充满对世道人心的述说。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中旬的“帝国之州”佐治亚——南北战争后最晚方才重入联邦的南方州。主人公黑人霍克,性格开朗,富有生活经验(排除电梯故障那段),忠厚淳朴(归还罐头那段),却也毫不令人意外的是个文盲,故事之始,他受雇于一位小资本家,为其老母驾车代步。那位老母——即犹太妇人“黛西小姐”——年事已高,保守且固执,经历辛苦一生后过着富足的生活,但依旧不忘过去,包括曾经的教师事业(陵园对话以及影片后段老年症状都有所体现)。性格迥异的两人因雇佣关系联系到了一起,自此开始一段《为黛茜小姐开车》的旅程。
要强的黛西从一开始就非常反对儿子为其找代驾司机,守旧的她几乎无法接受任何新事物。她排斥那种她认为浪费和没有必要的东西,包括新来的司机。幸好,弗里曼所扮演的霍克用他的乐观、耐心、本分…总之就是许多优秀的品格,逐渐得到了她心理上的接纳。于是就有了在陵园由人名单词Bauer引发的对话:来自一个一本正经的小学教师和一个细心思考的学生,只是为了让霍克找到某块墓碑。
我认为故事的高潮是在霍克载着黛西去阿拉巴马参加老亲戚华特生日的那一段。大清早,在黛西“慌忙”的节奏中小车驶出亚特兰大,伴随着今天听来略有些古怪的欢快乐曲,经过草地和麦田,穿棱在州际公路上。雇克俏皮的“第一次离开佐治亚”的故事与路边小憩时黛西畅谈儿时回忆的情节都在渐渐说明两人在精神世界上对彼此的信任已经跟截然不同。此时出场煞风景的是两位阿拉巴马的巡逻警察,用(大概是)南方州白人惯用的怀疑眼神和口气打量、质询雇克,并在警车边留下了一句“一个老黑鬼和一个老犹太女人同坐一车,真是难得一见”。这句台词着实可以引发尤其是非美国观众对于故事背景的回顾思考。犹太人和黑人,分别是西方世界最受宗教歧视与种族歧视的对象,尽管都是不公正社会的受害者,两个民族在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上又不尽相同,因此这样的组合在白人看来是如此的荒谬。
这也正是该部影片高明的做法,富有时代意义下的隐喻。后半段的故事中还涉及犹太教堂遭炸毁并谈及了马丁·路德·金;但影片并不在此着重墨,而是点到即止,更多是时间,还是在讲述温情脉脉的人文情怀。
兢兢业业的霍克为黛西效劳了多年,即使是大雪封路的暴雪天,善良的霍克也会准时出现。对于黛西,他早已不只是一个司机,而是一个孤单老年生活的忠实陪伴者。就像她自己说的:“你真是我最好的朋友。”
片末,养老院中耄耋之年的黛西在同样头花花白的霍克的帮助下进食,对视并微笑。我妈跟我一起看的电影,看到字幕出现,回头略带些疑惑和惋惜地说:“结束啦?”
5 ) 温情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真的···
戴茜在老去的时候拉着霍克的手说着这样的话。
不管身边的社会发生着怎么样的变化
温情,就这样出现了
也许,要感动的话,这样就够了
6 ) Driving Miss Daisy
戴茜(杰西卡·坦尼Jessica Tandy 饰)小时候在贫民地方长大,丈夫生意的崛起才让他们家过上富足日子,所以戴茜非常节俭。现在她年时已高,不能自己开车了,儿子为她请来黑人司机霍克(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饰),但是戴茜却十分不喜欢。她起初逃避出行,因为不想让霍克当上司机,后来她才觉得,儿子付了钱却不用他干活,似乎太不划算,于是终于给了霍克第一次为自己开车的机会。
霍克是一个非常善良淳朴的男人,他知道自己不被接受,并没有把不快放在心里。相反地,他处处关心戴茜的生活,也慢慢了解戴茜坚守原则的执著性格。戴茜对霍克的排斥开始慢慢消融,直至几年间她终于发现,霍克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朋友。
于是,戴茜教会不识字的霍克传授认字,霍克也成为了戴茜晚年最贴心的老友记。©豆瓣
人之将死时还能有一个知己,多么棒事情,打扮美美的老太太,淳朴的司机,一个温情的故事
4.5星看完《绿皮车》找到这片,个人觉得比《绿》更含蓄,也更高级。【20190228】1.1989的片子啊,30年前的片子,摄影和运镜真是好看,光线也打得很好,有些场景,一个截图就是一幅油画构图,布景非常漂亮。2.有关优雅,特别喜欢Miss Daisy的美,是的,超越年龄的优雅就是这个样子。3.摩根弗里曼,说话特有的腔调,在这片子里属于正常发挥吧。4.情节平淡,但是感情细腻。没有太多冲突的起伏,就是几件小小的事情,逐渐变成“你是我的好朋友”,握着手的信任。5.没有像《绿皮书》用力渲染种族歧视,来显得友情珍贵(据说真实并没有深厚友情),反倒这种平平淡淡相处,没有哭哭闹闹,反而让人觉得真实动人。6.看到老太太打麻将,也挺有意思的,7.Daisy的倔强任性,让我想起外婆了。
影片试图在表现不同阶级在碰撞与接触中所慢慢发展出的友谊的过程中再加以对种族主义的反思,可实在是浅尝辄止,浮皮潦草,反倒不如干净利落的直奔主题来的畅快;节奏上也有着明显的问题,也只有飚戏很是精彩了。
故事并不出色,但那种复古的摄影配乐以及两位戏骨的精湛演技却让故事温情脉脉,让我们微笑流泪。ps:1.牵手那一刻 心都化了 2.摩根爷爷的笑太贱了
两位戏骨的演技真的很精湛
2003.1.25 cctv1
【B】黑人与白人的友谊,却几乎不提种族,反倒是凭借大量的暖调,柔光,微微过曝的镜头,给全片渲染上一层温馨,就像黛西小姐房子里的窗户,永远被晴天的光照的透亮亮的。完成度很高的文艺小品,但不是我的菜。
说实话观感不如《绿皮书》,时间跨度没有那么明显,而且几乎都是碎戏堆积起来的,刚要进入就又跳到下一场了,感觉反而不是很流畅,老太太的态度前后转变也比较想当然。
我是有多久没看这种故事虽然平淡、但生活感十足、温情十足的电影了?这也是我看到这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很快就喜欢上的一个原因。很好奇,麻将什么时候跑到美国去了;更好奇,他们的麻将打法和说法是如何?弗里曼爷爷和杰西卡奶奶表演是真真的不错,但是我不是很喜欢霍克讲话的发音,说不上来的一种怪异。
犹太老妇人和黑人老司机,从有隔阂的主仆到无间隙的老友。背景设在五、六十年代的佐治亚州,涉及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和当时种族隔阂的状态。80岁高龄的杰西卡坦迪,52岁的摩根弗里曼,前者最高年龄问鼎影后,后者大器晚成迎来高峰,两人撑起一台戏,把老妇人的固执专断、老司机的忠厚淳朴刻画得惟妙惟肖。不过这部电影相对于同年的杰作,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还停留在1.0阶段,明显是拍给白人看的
看睡着了。全片的色调还是很舒服的,复杂的布光和配色营造出了一种陈旧、复古的唯美意味。电影主题有点美国南部的种族童话的意思,这对犹太母子对待马丁路德金的态度是他们能接纳黑人服务并相对平等对待之的前提,本片本质上是一部修饰历史的保守主义作品——犹太人和黑人在固有的经济关系下,展开情感交流。当然本片主题是比较孱弱的,它主要的戏码就是俩个老演员的对手戏,俩主演的表现不错,拿个表演奖还是合理点儿,摩根忠于工作、状态放松,老太太为人刻板,还有些刻薄,总的来说这俩人物的性格不算鲜明,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太太的状态缺乏变化,一小时片长以后,摩根还会踩她的性格雷区,而老太太还板着脸——这缺乏变化的人物关系和状态着实难看了点,编剧也没动脑子,整个剧本也就是一些没啥关联的事件之堆砌
和有趣的人一起过有趣的生活。时髦老太太和黑人司机的互动很暖啊。
霍克是一个非常善良淳朴的男人,他知道自己不被接受,并没有把不快放在心里。相反地,他处处关心戴茜的生活,也慢慢了解戴茜坚守原则的执著性格。戴茜对霍克的排斥开始慢慢消融,直至几年间她终于发现,霍克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朋友
可以再进一步的哈哈哈哈哈哈
很温暖,虽然慢情节但是很有意思
传说中那种“什么都没发生”的文艺片,其实以最细微的手法暗示了许多50年代以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不紧不慢地配着南方优美的景色和80年代的汉斯寂寞(是的,是他!),影片的气质就像里面的杰西卡坦迪一样优雅。两位主演一位80一位50,都各自从50演到80。。。摩根弗里曼二十年没变
影片上映了整30年我才第一次看过。看完竟然心里长久地堵堵的,有种无法喘息的感觉,影片真的没有讲什么,但是却把一种非常隐忍的感情悄无声息地深深扎根在心里,电影语言又温馨又平实,却有这样的力量非常可怕。表演都很扎实,那时的摩根才56岁,却演出了让人可信的年龄跨度。坦迪演的黛西小姐是一位非常具有独立意识的坚强女性,刻薄执拗又通情达理,将这种复杂度演绎了出来,很有信服力,感觉身边有些女性朋友老了可能会有点这样吧,真是生动的人。相比《绿皮书》,这部更加生动,充满丰富的细节和有趣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节奏也是不温不火非常有度,让人很舒服,有一种那个年代电影的大气和沉稳。时间的重量和友情的温度都克制地在这部影片中共存着。
剧本本就有张力,又以情动人,怎能不被感动?种族歧视就是卖点,犹太老妪和黑人大爷,同坐一车已稀奇,何况是同一屋檐下,日久生友情。另一类的相濡以沫,是彼此发掘对方的好,忍受缺点,夸大优点。毕竟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能找个唠唠嗑、聊聊天、说说话的人很难。
杰西卡坦尼通过出演此片而获得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真是当之无愧。犹太裔和非洲裔美国人在当年那个种族隔离的黑暗时代,是两个有代表性的族群,贝尔斯福德含蓄地批判了当时的不平等和三K党的恐怖,戴茜小姐和霍克黑仆纯洁的友谊、信任和相互依赖超越了爱情的俗套,我很喜欢这个设定。
暖暖的感情,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