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步之遥写了一篇观影后的影评,在这里: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260374/为观众站队,《一步之遥》失败了,不是因为观众是“王天王”
--------------------------------------------
本文是写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
理解姜文导演和他的电影,需要先引入三个视角。第一个是政治的视角,第二个是姜文价值观的分裂,第三个是姜文艺术手法的特征。
姜文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也是一名政治性很强的导演。姜文至今执导的四部电影,全都是把政治题材隐藏在个人故事中的电影,讨论的政治议题也都是中国社会中争论得最撕裂的那一类。所以,理解姜文这样的导演和他的电影,必须引入政治的视角。没有基本的政治认识,则很难看懂姜文在电影中寄寓的各种隐喻。
姜文是一名价值观分裂的导演。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姜文个性塑造最为深刻的当然是他的童年时代,这便是毛时代的中国。而姜文在事业上的成长和成功则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姜文的感情世界是偏左的,主要又是偏英雄主义的;姜文的理性世界是偏右的,主要又是偏精英主义的。这种价值观的分裂,良好的记录了中国的时代巨变对个人的影响,并通过艺术创作反映在姜文的电影中。
姜文还是一名非常有才华,却过于自恋的导演。爱看电影的姜文是导演电影的姜文最重要的一名观众;由于把才华都用到了满足属于他自己——这个知识和艺术水平都极高的观众——身上,导致姜文电影不接地气,或者说极度自恋。
-----
引入了这三个视角,再来看姜文的电影,一些规律就比较容易摸清楚了。姜文所有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以及《让子弹飞》,都有极强的政治隐喻。然而一些电影人按自己的政治立场轻易对姜作评论,反而陷入他的诡计了。正因为姜文自己价值观是分裂的,所以在他每一部电影中也寄寓了分裂的两种价值观。不愿意直白地站队,使得姜文有意用暗喻的手段隐藏真实想法。而这使得姜文电影总是场面好看,人物丰满,但立意晦涩难懂。也让影评人有了见仁见智的机会,各取所需,尽情地对姜文电影做出符合自己立场和价值观的解读。
我理解的姜文是这样的:
首先,作为主体的姜文,拥有对劳动人民的真诚情感,不但能分享底层百姓的艰辛苦难,还能够欣赏和赞美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朴实真诚。他愿意用普通百姓的评价尺度来看待自己,这是毛时代教育的道统。但姜文也有毛时代青年心中普遍存在的深入骨髓的英雄主义情结。那时候的青年,都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样,在毫无政治知识的情况下,幻想自己成为革命英雄。迷恋的只是舆论的风向,而非真正的革命事业。英雄主义情结,和姜文对自己出众才华的自恋很融洽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姜文身为导演左的一面。
而作为客体的姜文,是中国电影界三十年来最优秀的人之一,锋芒毕露。改革开放之初,否定毛时代的文艺大爆发,也是通过姜文这些才华横溢的演员来打开局面的。这样的姜文,在整个社会向右转的三十年中,凭着他的才华,像濮存昕、陈道明等人一样,很自然地融入了精英圈子中。在左翼社会(从经济基础,到道德,到文艺)瓦解崩溃的三十年中反而获得了极大的名誉、财富和地位。长期的张弛、妥协,和地位成就混合在一起,使姜文思想自由主义的一面也非常洗练。
姜文明白很多底层劳动者难以感知的事情,比如金钱的力量、权力的力量、名誉的负累、富人的道德、精英的真情等等。在一些受苦的底层群众眼中十恶不赦的富人,姜文也能感受到他们有血有肉的一面。
姜文也明白精英们难以感知的事情,比如劳动人民的美好、善良、勤劳和伟大。他对劳动人民偶尔崭露的粗鄙和缺乏教养有明显的宽容。同时对权贵富豪对底层人的剥削压迫有强烈的同情和义愤,却并非感同身受。
姜文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导演,对群众的、精英的这两种社会秩序,两种艺术尺度,都能心领神会,游刃有余。这是其他导演演员不具备的优势。
这样的姜文最擅长耍他的花招,在左翼的语境下讲自由主义,在右翼的语境下讲人民英雄,让我们这类有个人立场、价值观,想对姜文电影自取所需、引导舆论的人很是头疼。姜文总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性和精英们赞叹的美术感,把他的真实想法包装得晦涩难懂,因此造就了许多经典的误读。
举一个非常典型的误读,右翼看《鬼子来了》,看到的是中国人好面子、愚昧、麻木、奴性、窝里斗等等。得出来一大堆西式的、精英式的结论。最后姜文角色被日本人行刑,人头落地、瞑目而死的这幕画龙点睛,也被解释成民族向强权臣服的劣根性。《鬼子来了》满足了部分精英逆向种族主义的自残倾向,而被右翼大为赞叹。
姜文在《鬼子来了》中,的确没用传统左翼对劳动人民无限歌颂的语境,且明显不认可毛时代左翼对大众的觉悟和力量的夸赞。这的确是典型的右翼语境——在愚昧的群氓中开展叙事。然而姜文又在这种语境下赞美最底层劳动人民,赞美中国人无比美丽的善良、真诚和无所畏惧。
为此姜文刻意制造了两个不可能的超现实的对比:
一个是,挂甲屯全村百姓对杀鬼子一事都表现出胆怯,但到结尾遭日本人屠杀时,下至小孩上至残疾老人,没有一人求饶或害怕,全都怀着极大的仇恨手无寸铁与鬼子们拼命。
我们知道,现实中的中国人肯定有敢对俘虏下杀手的,也肯定有在屠杀面前尿裤子的。电影中超现实的极大反差,是导演故意为了让人意识到,不敢杀鬼子,表面上看是“愚昧”和“胆怯”,骨子里却其实是善良,善良而已。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是因畏惧才不杀人,到了日本人屠杀,就该畏惧得跪地求饶了。姜文准确地表达了底层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善良的畏惧”,当你反抗欺负只能杀死对方时,反而只好隐忍了。这在中国武侠片中也是恒久不变的主题之一。而真正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懦弱的时候,应该是他面对死亡的时候。
于是再看电影另一个超现实的对比:片中所有的日本鬼子,在得意时都威风八面,被俘时、尤其是面对死亡时全都胆小如鼠奴颜婢膝。战俘营里马大三手持刀具,追得所有日本兵抱头鼠窜。
与中国人懦弱的背后是善良相比,日本人荣誉骄傲的背后却是奴性,是盲从日本军国主义对人的控制。
而姜文扮演的农民马大三,在手握鬼子生杀大权时彷徨犹豫、胆怯焦虑;而在昔日的俘虏在法场上对自己行刑时,却能圆睁怒目死盯着持刀切下自己首级的仇人。这才是电影结尾点睛之笔的寓意所在:马大三临死对仇人也没有丝毫恐惧,人头落地也得有气节,于是死也瞑目了。之前黑白片灰暗的色调突然变得刺眼得明亮和鲜红,好像一切都只是落地人头脑海中的闪回,现实却是明艳地刺眼的鲜血淋漓。
死也瞑目这点,作为全剧的点睛,也充分体现了姜文的自恋。他在接受访谈时强调了他想战胜中国人记忆中对日本军刀的恐惧。但结局主角怒目而死,既不能安抚左翼奋发图强的满腔热血,也破坏了右翼把民族彻底批判的自残快感,只满足了姜文幻想自己在现场的英雄气节而已。
这便是姜文在右翼语境中讲的左翼价值观的结果。
与《鬼子来了》相反,《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其实是在左翼的语境下描述右翼的情感。这和大多数影评人的理解也大相径庭。
《阳光灿烂的日子》,右翼影评人普遍觉得对文革批判不够,过度地表达了姜文对童年各种性冲动、暴力冲动背后的青春气味的怀念。这种基于个人的军队大院式的“阳光灿烂”,反而掩盖了右翼想塑造的哀鸿遍野。
所以,《阳光灿烂》中“太阳”的一语双关(“红太阳”毛泽东在世,以及姜文童年的灿烂体会),使这部电影在一个正面评价文革历史的语境中展开。
但电影中的一切故事,其实都是针对左翼历史叙事的解构。在电影中的姜文童年时代,时代的主流语境是进步、文明、道德、奉献,以及为了革命事业的持续与各种敌对势力做坚决而残酷的斗争。
我们从电影中看到的,却是权贵子弟们偷看西方情色电影,天天吹牛打屁无所事事,泡妞抢女人,下馆子斗富,找茬打架,动手极狠且成群结队,一个老大背后一片帮闲小弟,而且背后比得是父母势力。这一幕的青年和旧社会的纨绔子弟唯一的区别,在于腐败堕落的同时,脑子里幻想的却是成为革命英雄那样受人瞩目爱戴。这是联动覆灭后,文革高干子弟在上山下乡前的真实写照,却也让革命的主流宣传变得可笑而且无耻。
所以姜文本质上还是在左的语境里讲右翼的价值观,讲革命话语背后的性、暴力、自私等种种人的原始欲望,这是自由主义反乌托邦题材的经典叙事,和1984也没太多本质区别。之所以满足不了右翼,只是因为文革是右翼集中控诉和谩骂的对象,到了姜文这里仅仅作解构而已,太不通人情罢了。而左派对这部电影的盲目推崇,也仅仅是为了各应右派而已:你看,你们口中那个暗无天日的文革,怎么在姜文这里还是阳光灿烂的呢?
另一部《太阳照常升起》,同样是左翼语境下的右翼电影。
电影通篇都是劳动人民非常熟悉的场景,充满着表面上的质朴和欢快。可故事描述的却是毛主席陨落那一年,平凡人们个人的生活变故,通篇没有引入时代巨变,最多也只是姜文和崔健聊感情问题时背景广播里的声音。
电影却用“照常升起”做标题,本身就是再次讲述自由主义者的情感——对人们而言,再重大的历史进程,即便是毛泽东去世,也大不过房祖名和姜文两个角色普通人生命中的变故,根本不值得在他们生命的舞台中纤毫提及。
故事中黄秋生和周韵两个经典的配角,也表达了右翼精英在左翼社会中难以言喻的痛苦。《太阳》中的疯妈,因为年少时忠实于“爱他人”的心情而成为了军人的妻子,在丈夫的影子中默默无闻地生活,不仅背井离乡,也离开她所喜爱的精英文化—— 一种对生活的一切细节洋溢着审美,渴望被欣赏被怜爱的文化—— 这是左翼语境下才有的,类似于娜拉出走那样的故事。
在丈夫去世后,疯妈爱他人的一面又指向自己百花丛中天使一般的儿子。然而当儿子长大之后,疯妈爱他人的这面便失去了依托,而精英的那一半灵魂通过一个有关鞋子的梦醒过来,重新占据了人格。这个女人也是从小就渴望被爱的,渴望被欣赏的,她小时候正是因为这种渴望才痴迷过一次红鞋子。梦醒了,也是疯妈爱人的自我死了,渴望被爱的自我醒了,但在这个人人勤勉无人在意高级审美的小山村,疯妈的精神世界不可能得到满足。她如此优秀的诗性和美丽,只会换来无穷的孤独感。以至于她想逃离这个世界,自己建一个精致的石头房,作为灵魂的新家
姜文导演深知左翼社会对个人审美的漠视,也懂得欣赏精英女性在知识、智力、外观、气质上的美好。姜文带着强烈的审美深爱着他的妻子也是剧中的演员周韵,这样的角色如果放在毛时代会是如何呢?
于是疯妈买鞋、修房子,在高处用吴语吟诗,终于找回了属于精英的真情、优雅、美丽和自然,却在底层社会的“别人”眼中疯掉了。对这样的人而言,扭曲的是社会的理解力而不是自己。于是,死亡是疯妈唯一通向内心真诚的途径。从获得真诚的角度来说,疯妈被解放了。因为导演无比怜爱这个角色,所以让她死得都很抽象。
这部电影中,黄秋生扮演的老师之死与疯妈相得益彰。为建设祖国的理想而回国的知识精英,却在政治斗争中被埋没。一个既显老又不帅,个性沉闷的教师,却因为其文艺气质而受到了广大年轻女性“湿漉漉”的青睐。这反而承托了左翼社会对知性的客体审美是多么匮乏,本身就是右翼的经典控诉。
黄在“摸屁股”事件中遭到了不公正审查,可这种审查在他心中却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他的确有过摸屁股的冲动,他有很强的自我反省和道德自律。虽然事业还不如意,但生命是服从在自己的意志之下的,是自由选择的结果。这是在自己的才能和热情不被祖国认可的前提下,维系黄秋生角色生存的精神支柱。
可他的认罪居然被醉心于派系斗争的新领导给赦免了。表面上,得利于一场政治斗争,赦免了一次诬陷。可事实上,这等于宣布对黄秋生角色重于泰山的自尊和自律,在政治斗争的大环境下也是轻于鸿毛的。一口气吸过来,一口气能吹走,而黄秋生的自由选择,在命运面前其实是自欺欺人。
与疯妈被社会价值观否定的真诚和自然一样,黄秋生角色要在不被理解的社会中兑现内心的尊严,唯有一死来反抗。他在无罪释放后,却手插口袋轻松赴死,这个反差极大的画面,无非是宣示我从过去到现在,就从来没在乎过你们的道德评判或是利益关系,用死的抗拒来证明自己选择的崇高地位。选黄秋生扮演这个角色是非常恰当的。黄秋生作为香港老派毛左派和成功的电影人,精神世界和姜文有许许多多的相似之处。
这两个角色都是用赞美人性的手法来表达对左翼社会价值观缺乏包容和理解力的控诉。对右翼而言,这种控诉存在最大的缺点,只是极端地追求了个人本性的实现,却没有将抗争矛头指向左翼的社会秩序。姜文价值观的分裂导致他着力没有挠到痒处,结果很多右翼也不太能看懂了。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这两部电影中,姜文是一个右翼的艺术家,在左翼的语境里表达右翼人的精神世界。
右翼的精英总喜欢哀叹“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的“美好”,在底层社会中遭受的忽视和践踏。他们以精英之腹度劳动人民之心,总觉得别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对虚名与利益的追逐,只有审美下的冲动才是真诚的,只有自律下的道德才是高尚的。
与疯妈类似的角色也出现在《投名状》中,徐静蕾扮演的苏杭富家小姐,在乱世里唯一的依靠却是连基督教十字架都不认识的大老粗土匪。只有李连杰这样高贵出身的军人才能理解她的美好。徐静蕾角色的死亡,也同样表现出自怜自爱的精英们对社会的恐惧感,自己珍视的一切在强大的社会暴力面前不名一文,仅仅因为误解和冤枉就被轻易的抹杀。
李安在《色戒》中做得更加过分,他描写了一个家境衰落的王佳芝;因经历过富裕生活的熏陶,即便流落底层也拥有旁人不及的优雅和高贵。与疯妈的情况类似。沿着李安的叙事思维,在丧权辱国的历史背景下,两情相悦的王力宏因其底层人灵魂固有的不自由,却服从道德虚名把她的初夜也让给唯一去过妓院的“同志”,恰好只有罪孽深重的日本走狗才具备真实地欣赏和怜爱她这种美好的能力。在内心对这种被爱的渴望驱使下,王佳芝背叛了社会道德虚名,迎来了死亡。这就是李安的本意,在(右翼的)个人真情面前社会伦理也是无足轻重的。
这些精英们因其阶级属性,陷入自我关注的囚笼中,别人的一切言行都是被动的,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是被审查的,总是无法理解左翼文化中因真心关爱他人、为人奉献而形成的社会伦理。姜文就生活在精英们那个阶级所在的世界层面中,他要表达右翼的情感也相当流畅自然。
姜文之前的电影,其情感是一左一右;那《让子弹飞》到底该算左还是右呢?
窃以为《让子弹飞》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情感,都是左的,是《太阳》之后的回归。刨去《让子弹飞》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它在一些至关重要的地方都反映了深刻的“左”的思辨,例如:
1、 辛亥革命的主导者既有革命者,也有大财主(黄四郎)。革命成功后,大财主成了新的剥削阶级,而革命者坚持志向,却成了新社会里的土匪。这简直是旧民主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到继续革命 的必然性的直接论据
2、普通县官都是跪着给财主要钱的,三七开,真正的统治者是财主。这涉及了当今左右翼最深刻的论战之一:人民的苦难是强权政府造成的,还是剥削阶级资本家造成的。姜文选择了后者。姜文像个左翼一般地认识到:官员们好贪腐的道德亏欠根本不是人民苦难的根本原因,官员只是傀儡,收完90年的税后滚下台走人就是。根本原因是阶级斗争;真正的统治者,剥削阶级,靠着他们豢养的假“张麻子”们,把好官都杀死在路上了
3、县官挣财主的钱,发给穷人。这又涉及了左右翼另一个核心争论,强而有力、能与剥削阶级对抗的政府是否有必要?右翼主张强力政府就是坏的,腐败是其必然;而左翼主张要靠“好”的专政来保护人民利益。姜文以县官身份恶斗黄四郎,恰是革命建国后仍要靠专政政权继续与剥削阶级斗争的逻辑。
4、叫张牧之的人不能做土匪,人们认为做土匪的就该叫张麻子,而且一定满脸麻子凶神恶煞。这又是群众观点,和精英观点的一次碰撞。中国的右翼总是认为革命者聚集的都是社会上成功不了的一帮“losers”,为颠覆社会牟取私利才会铤而走险。难道就没有一些有才干有知识的人,因为对人民苦难的感同身受而奉献一生投入革命事业?革命者只有“麻子”、不能有“牧之”?归根结底还是自私自爱与仁义的区别
5、跟“这帮人”“玩不起”的张牧之,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只能上山去做土匪张麻子。而当他真正要解放穷人的时候,发现一定得“玩得起”。拯溺者不得不濡!这是中国人从儒家到革命者,一切投身于革命实践的人必须懂得的道理
6、玩阴谋诡计,张牧之被黄四郎三番两次玩残了。好人跟恶狼斗,能靠嘴皮子吗?改良道路,议会民主有出路吗?最后还是要靠暴力革命。
7、四个土匪精英打不下土豪的碉楼,得靠鹅城大众的觉醒和斗争,枪杆子里才出政权!
8、先锋队要做的,把碉楼的铁门打得千疮百孔。子弹打穿的问号在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答案是可以的,剥削阶级的暴行早就已经教育好人民了,只要把武器发给群众,再给人民一个胜利的榜样,人民就能够团结起来踏破千疮百孔的铁门,势如破竹地攻占碉楼。
作为一个左翼青年,叹息一声姜文的英雄主义情结还是太重了,带穷人分了一个五代土豪的家产,就急着与敌人惺惺相惜,与兄弟们各奔前程。这是英雄需要的功成身退式的圆满,却不是革命者需要的死而后已式的圆满。胜利不是永恒的,斗争才是永恒的。打土豪分田地,离真正的胜利还远得很,远得很。
但作为观众,无法丝毫苛责?没有姜文这部爷们到极致,却也血腥、暴力、粗口、自虐、搞基、三P、露点的R级电影,三十年来就根本没有一部符合左翼价值观的受欢迎商业大片了。《让子弹飞》还是把许许多多观众心中深埋已久的斗争情绪,重新以英雄主义的途径给诱导了出来。这是几千篇理论文章也达不到的宣传效果。作为左翼青年,对他还是应该感激的。无论看到右派们在赞美《让子弹飞》还是大骂纳粹,都是一件乐事。
这三部电影的分析,体现了一个擅长拍政治隐喻电影,价值观分裂,才华横溢又过于自恋的姜文导演。那么问题来了:
在《一步之遥》上映的前一天,应该如何预测这部电影的价值取向呢?
——如果按本文中姜文左一次右一次的惯性,那这部商业电影的价值观应该是极右的,叙事语境也是右的。只是故事背景是在文革,预告片又透露了悲剧气质,右的语境下的时代崩坏,总会引发左翼对时代的控诉。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补完姜文存在的左的一面。今天还不知道这个预测是否正确,明天应该能看到了
谁也不曾想到,今年的贺岁档会是如此乱局。某些电影主打长忆往昔悔不当初致我们终将堕胎的青春。而备受期待的《一步之遥》,在奇案、歌舞的华丽糖衣里,却包着一颗爱情电影的心。
四年磨砺、几经删改,吊足胃口的《一步之遥》,最终以一种极度姜文的方式显露峥嵘:自信、自我以至自恋,有中年男人惯例的刚猛,心里却住着一个巨婴。
编剧史航昨天发了一条微博,大体是准确的:“《一步之遥》拍的就是姜文心目中的爱情,所以没那么入口即化一目了然。没办法,他觉得爱情可不就那样,一半狂热一半歉疚,汇成绝望的致命的温柔。马走日能搞定全世界,但灭不掉心里那点对她的歉疚,索性迎着子弹飞了。”
但又不尽然。因为即便参照爱情电影的标准,姜文也跑偏了。
三言两语就能讲清的“阎瑞生王莲英案”,其实只是幌子,在《一步之遥》里,姜文几乎任性地填塞了自己钟情的一切:红磨坊、《教父》、《漫长的婚约》,昆汀和罗德里格斯的B级片。葛优的妆容和持续出现的默片令人联想到《大独裁者》,再细品甚至有瑞芬斯塔尔的影子。
台词戏仿了大量20世纪的名言,连马走日和向飞田在花域总统决选时的介绍语,都借鉴了赵藩为武侯祠题写的对联。至于对文明戏和话剧的偏好,从王天王的角色设定和贯穿全剧的独白中,就能略窥一二。之所以请廖一梅来改本子,多少也有如是考量。
在姜文的价值观里,“我的”就是好的。
为此,他不惜动用大量影响故事推进的复刻与反讽,只为诠释自己对爱情、世相、命运的理解。
譬如,花域总统选举时豪气干云的We make history, we are a part of history,在移交至武大帅府邸,面对公众时又重复了一遍。这种有意安排,除了强调群氓的非理性,多少也有点调侃运命的意思。
又譬如,开头和武七扯谎,说到大雪天和老佛爷的一番畅谈,待到结尾时,又重新提起。如露如电,似幻似真,马走日的精神世界,究竟有多少梦境,又有多少现实,尽在首尾呼应的余韵里。
如果再细心一点,武六执导的《项飞田枪毙马走日》样片放映后,武六和马走日的对峙,背景正是磨坊的油画。电影的终局,武六和马走日相携逃亡,藏身之所,仍旧是磨坊。而磨坊,不过是浮生若梦的隐喻之一。
马走日并非不爱完颜,但这份爱里,有打小熟识的不以为意,有欢场上的虚与委蛇,更有乱世中走马兰台类转蓬的怯懦与回避。完颜身死之后,爱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人心的倾覆,遭际的倒转。
从花域总统的操盘者,沦为人皆唾弃的阶下囚,一切根由,是马走日的不明不白、不忍不忿。要解开这一死局,姜文选择的外力,仍旧是爱情。
武六对马走日的情感,用电影里的原话是,“我是去找他了,可我没睡他,因为我爱他。”因为相信,所以选择,哪怕与千万人为敌。这原本应该是马走日对完颜的情感救赎,却被套用在马走日自己身上。马走日负伤,武六代驾的那场追车戏,究其使命,是为了让马走日对完颜的感情,有一个圆满的交代。
如果真的做在这条线索上,《一步之遥》的结构倒未必逊于《太阳照常升起》。可偏偏,姜文的“纠结”又无处藏身了。
一方面,按他的个性,一早就穿上事先准备好的“站着把钱挣了”、“看不懂是你们的问题”的防弹衣。
另一方面,他又放不下。于是便有了“先马办、后法办”、“没有过四十个男人,你怎么谈喜欢”之类的梗。说到底,姜文还是不够自信,怕观众恶评,怕圈内抨击,被迫做了不愿承认的妥协:电影里葛优和那英上演唯一的激情戏是如此,让洪晃掏出机关枪一通扫射也有源可溯。
面对完颜的逼婚,马走日说,“我还是个孩子。”
细想来,50岁的姜文拍摄《一步之遥》,多少也有些孩子气。他把中国当下的现实用自己最喜欢的元素拼贴在一起,妓女和嫖客、官僚和骗子、媒体和大众、做戏的和看戏的,全都搅和在同一部电影里,往观众面前一推:就这么着了,特别棒,你爱吃不吃。交代完了,他躲在角落里,偷偷看你有没有开动,是不是享受。
可嘴再硬,电影骗不了人。
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在导演界还只算得上横空出世。抛开其中的政治倾向不谈,能够真实地呈现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和生活质感,以一种血脉贲张的方式诠释青春,足以击节赞叹。
《鬼子来了》虽然不叫座,甚至遭遇风波,但姜文对民族性的针砭和绷紧的叙事,也绝对含着一股劲头。《太阳照常升起》纵令票房不佳,可里边有色彩、有调调,也有略显突兀的故弄玄虚。在《太阳照常升起》里可以看到鲜明的炫耀:炫耀他的技法、才华,也炫耀他经历过的那个时代。直到《让子弹飞》超过6亿的票房,让历来自信的姜文终于找到了一个自我引爆的点。
姜文在变,我们对他的期望也在变。但那些好玩的、有力的乃至真诚的东西,终究在太多难言的隐衷里悄然消逝了。
说张艺谋有《三枪》,冯小刚有《私人订制》,陈凯歌有《无极》,姜文有《一步之遥》,固然有点夸张,但给《一步之遥》评60分,已经足够。再多的才华洋溢、动物伤感也是徒说无益,一个自恋的导演,注定只能拍出失真的世界。
我们迷恋的那个“异数”姜文或许已成历史。
现在的姜文是矛盾的综合体。他空有一腔还原老上海的雄心,却只生了一双大院里成长的眼睛。他对票房信心爆棚,却反复炫耀“三位奥斯卡导演亲临片场探班”的消息。他通过各色的方式反复宣示自己,却早已忘了来时的路。
太平洋的季风再怎么撩动黄浦江的热浪,一直叫嚷着“我有多牛逼”的人,终究只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姜文最初的认识是“这是一个好演员”,所以当年第一次看《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确实有不小的惊艳,因为整个作品细腻流畅,手法成熟,后来再看他的《鬼子来了》,对姜文作品的平均水平有了一个基本的界定之后,才开始慢慢的把他从心中的“中国好演员”这个LIST,挪到了“中国好导演”这个LIST里面去。但他依然是我名单上可看可不看的好导演。我本身并不迷恋他在《阳关灿烂的日子》里描绘的那种浪漫和少年情怀,《鬼子来了》也不是我喜欢的题材,如果说那时候“可看”的原因,是因为对国产片整个的水平的一个好奇心和期许,对他这个人到没有过多的想法。而真正让我对姜文刮目相看,开始觉得这个导演本身特别有意思,值得琢磨的作品,恰恰是他的那部被很多人批评的《太阳照常升起》。
从《太阳照常升起》开始,我突然感觉姜文似乎找到了什么,他好像山谷里四处乱转的小男孩,突然在某个大树根下发掘到了一个秘密,于是把他揣在兜里,带到了人间,又埋在了自己的作品里。这种秘密形成了一种神秘的魅力,又好像是巫术,蛊惑了很多人的心,让观众着了魔一样,虽然看不懂这部电影,但又能够感受到被吸引。而这些在他之前的电影作品中是没有的,虽然那也是非常成熟的好作品,但那些作品中是没有秘密的(我指的不是让观众看不懂。),这个秘密也一直埋在他后面的两部作品中,其实不管是夸他的还是骂他的观众,都感觉到了,这个秘密让一部分人爱他,也惹怒了很多人,后者的恼羞成怒其实并非完全是因为看不懂他的电影,而是因为他以这秘密而带来的巨大魅力,这让他们感到气愤。于是把他生硬而肤浅的解读为自恋狂,荷尔蒙分泌旺盛的直男癌,皇帝,男神,毛粉,红卫兵……反对者们试图这样消解他的魅力,如果不能挖出他的宝藏,就用误读把他掀翻在地,但事与愿违的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人为去消解的就是“魅力”这种东西。喜欢王家卫的人别人再怎么批评也会去看,对姜文也一样。
我一直是带着一个疑问看姜文近几年的电影的,这个老男人的魅力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我在最近看了《一步之遥》之后恍然大悟的。整体来说,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也没那么难懂,但是电影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和对话。最重要的是,它那明亮大胆的镜头,眼花缭乱的剪辑,喷薄而发的对白方式,让整部电影都呈现出一种疯疯癫癫的气质。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个朋友评价,简直就是红魔,整个一XJB踢,竟然拿了冠军。姜文就是XJB拍,竟然还挺好看。而另外的朋友则有的认为姜文已经自恋到无可救药,整部电影就是让大家“看我多厉害”“看我多牛X”的自恋展示。我相信是有很多人把他这种疯疯癫癫的气质解读为自恋,认为他想当男神,让女人们都来做自己的后宫,我就是世界上最强的男人,但在我看来,这样的判断是太小瞧他的格局了,这样的误读,其实也根本无法解释姜文真正的魅力到底是什么,其实他的野心远远不是想当谁的男神这种小把戏,如果他想当男神,他就照着《阳光灿烂的日子》拍下去都可以,或者按照《让子弹飞》也很稳妥,他根本不需要搞什么《太阳照样升起》,更没必要再赚到钱后,又兜回来,用四年拍出来一个《一步之遥》,这一切,是因为他骨子里不是想当谁的男身,他是想做时代的酒神。而姜文的魅力,其实也不是“男神”的魅力,而是“酒神精神”的魅力。
酒神狄俄尼索斯,希腊神话中的宙斯和人间公主塞墨勒的私生子,他了解所有自然和酿酒的精力旺盛,容颜像太阳一样耀眼,一天到晚的四处晃荡,带领着他的小伙伴们走到哪就喝到哪儿,闹腾到哪,乐声,歌声,肆无忌惮的行为举止,从来无拘无束,甚至是疯癫的,狂暴的。在希腊神话中,他与日神阿波罗互为参照,日神代表着文明,理智和秩序的世界,而酒神则是原始的生命力,精力旺盛的非理性的世界。在世界的文艺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原型是日神和酒神的化身,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例子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书中描述的所有世代的阿卡蒂奥和奥雷良诺把读者看得眼花缭乱,其实他们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以阿卡迪奥为代表的酒神,一个是以奥雷良诺为代表的日神。
如果只有喝酒吵闹,放浪形骸,那么这是酒鬼,没有什么酒神精神。在后世,狄俄尼索斯也只能成为希腊众神中的一个小神,是伟大的尼采的出现,使“酒神精神”阐发了释义,而这也是尼采一生最得意之处之一。由尼采所阐释的具有酒神精神的人是这样的:他们天生带着一种痛苦与狂欢交织的癫狂的气质,他们知道人生是有其悲剧的一面的,但是不愿意用肤浅的乐观主义去回避悲剧,也不愿意用虚伪的乐观主义去掩盖悲剧,但是他们又不肯向叔本华那样,彻底向悲观主义屈服,讲到这儿感觉活着好烦人貌似只有滚去自杀了。尼采也是,但是他最后从悲观的噩梦中摆脱了出来,他发现:
“一个人倘若有健全旺盛的内在生命力,他是不会屈服于悲观主义的。悲观主义是生命力衰退的表现,屈服于悲观主义有如屈服于霍乱,表明机体已经患病。”(参看《偶像的黄昏》: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第36节。)
“这种人看见别人快乐便生伤感,好像看见病孩垂死前还依然玩着玩具一样;他们在一切玫瑰花丛下看出隐藏的坟墓。”(参看《朝霞》第330节。)
“总之,问题全在于生命力: 你健康,你就热爱生命,向往人生的欢乐;你羸弱,你就念念不忘死亡,就悲观厌世。一个要在人世间有所建树的人最忌悲观主义:"看破红尘--这是巨大的疲劳和一切创造者的末日。”(《尼采全集》,第12卷,第251页。)
看到这里就不难发现,用“酒神精神”去理解姜文,他的电影其实就变得简单易懂了很多。镜头颜色明亮鲜艳,饱和度高,天是湛蓝的,阳光是灿烂的,花草山川都洋溢着勃勃生机,讲故事的方法是错乱的,癫狂的,整个电影是悲伤的,但又是热闹的。电影里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健康,生命力旺盛的,行为靠生命的本能冲动去驱动的,甚至他们念台词的方式,都是大段的气沉丹田的,声音洪亮的舞台式的方式,很多观众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只有身体好的人,才会这么说话。反过来,在电影中所有悲剧的节点,在别的导演都要利用这个节点推动观众情绪开始催泪时,他都在用荒诞的手法去解构它,用强有力的语言去讽刺它。这是不向悲观主义屈服,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自怨自艾的小情绪里拽出来。拿《一步之遥》里的马走日来说,他是典型的酒神式人物,行事完全靠直觉,而不是靠理智去判断,冒险,癫狂,一生醉生梦死,但他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疯疯癫癫带着一种看透了世界的悲观和虚无的底色,所以他不算是个好人,只是个稍微还有点底线的酒鬼,赌徒,亡命徒,用性,钱,无尽狂欢,醉生梦死去麻痹自己。这么一个人,有什么特别,值得我们去观看他的故事呢?有,那就是他那健壮旺盛的生命力,不屈服于悲观主义的向生的力量。而这也是姜文的电影魅力所在,姜文的所有电影都是在强调这样健壮旺盛的生命力,这股子向生的力量,它不仅仅是男性荷尔蒙,而是一种生命的活力。姜文电影的特别魅力其实在于,在银幕上看到那么多凄惨,悲情,蔫了吧唧的中国人之后,你终于能在他的电影中看到健康的,生命指标毋庸置疑的,充满活力,完全释放了天性,毫不压抑的中国人,他们没有经过阉割治理,不为自己的原始冲动而感到羞耻,没有苦难深重,个个都跟生下来没挨过欺负一样。而这一切,为的是直面人生的悲剧,绝不向悲观主义屈服,要用生命本身去击败它。
值得一提的是姜文作品中的女人,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在中国所有的导演中,只有姜文的电影里,有真正的女神。她们全都是酒神的儿女,是降落在凡间的女神。她们的健壮和美丽,对爱情和性的坦然,对自我毫无困难的接纳,是中国近些年的银幕上很少见到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身体发育成熟的少女挺胸抬头的走在男孩子们的目光里,她知道自己的性感,并不为此感到抱歉和羞耻。从小到大,我看到多少开始发育的女孩,接受的是对女人的身体的耻感教育,在这个年龄自卑的把自己的身体藏在灰布大褂里。在《太阳照样升起》中,陈冲扮演的风骚女医生是那么性感,那么坦然的面对自己的身体和性需求,并不为此感到抱歉和羞耻,她并不认为自己那么大岁数了就没有权利享受欢乐了。而在我们多少影视作品里,这个年龄的女人,简直是看不到一个女人,看不到一点性感和性需求,都成了慈祥的妈妈,丑恶的婆婆,碎碎念的老阿姨,满腹心事,脸上的表情各种苦难深重。这就是中国的影视作品,一贯给女人指出的未来。
尼采常常把生命譬作一个女子,一个妩媚的女子,她无恒,不驯,恣肆,允诺着也抗拒着,羞怯而又嘲讽,同情却又诱惑,因而更具魅力。她使你受苦了,可是你又怎么会不愿意为她受苦呢?所以受苦也成了一种快乐。她诚然有她的罪恶,可是当她自道其恶时,她尤为迷人。你也许会恨她,而当你恨她的时候,你其实最爱她。在《一步之遥》里,完颜英是个性工作者,但是她在整个电影里完全没有为此感到抱歉或者羞耻,理直气壮的逼婚,自信的对台下的男人们说:“男人们不要打仗了,这毫无意义,都回到女人的怀抱里吧。”她用身体去拯救那些痛苦中的男人,给他们带去欢愉,当她的车子开动,衰老的男人跪在她的车前,她看着男人的表情是充满怜悯的,她的怜悯是一个生命之神,对那些身体孱弱的悲观者的怜悯。我想姜文并不像李安那样懂女人,在姜文的电影里,身为一个女观众,我也感受不到这种懂,但是我能感受到爱。并不是所有的女性观众都喜欢姜文,但喜欢姜文的女观众确实很多,总有人把这解释为一种雄性崇拜,把姜文比作皇帝,把他身边以及喜欢他电影的女观众比作他的后宫,把姜文当做男权的象征,其实恰恰是他们搞错了,很多女观众是从米兰,疯妈,风骚女医生开始喜欢姜文的。有句话说得好,“我爱上的不是我眼中的你,而是你眼中的我。”姜文电影对女性的魅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用酒神的精神,彻底的在银幕上解放了中国女人。
我没有在访谈中看过姜文说尼采是他的精神导师,但是对于八十年代的老文青来讲,要说尼采是他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导师也不为过。作为一个70后,我在姜文的电影中可以处处发现酒神出没,我想这也许是他的野心,但是在没有酒神精神的现代中国,这也是注定不讨好的做法,因为时下最流行的解决悲观主义的办法,恰恰是另外两种:用肤浅的乐观主义去回避悲剧,翻译过来就是恶搞和搞笑。用虚伪的乐观主义去掩盖悲剧,翻译过来就是励志和心灵鸡汤,把这些多冲点水,上面撒点云,就是云淡风轻小清新。亦或者有些人,干脆就像悲观主义屈服和投向了,成天奄奄一息的呻吟,他们不是无病,是真的没有生命的活力。但是姜文是不会这一套的,他仍在坚持着用他年轻时的方法,在向这个悲剧的世界宣战,好像一个孤独的老战士,拿着枪向悲观厌世扫射,也向虚伪和肤浅的乐观主义扫射,这在肉体和精神都被压抑到已经十分孱弱的国度,无疑是一种冒犯,所以会让很多人感到愤怒。他完全可以躲在自己的心理舒适区里,不思进取,继续拍一步之遥,甚至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电影,但是他没有,我敬佩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斗志和野心。《一步之遥》出来之后,看到有人说,这真是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时代。所以写下此文,对老师傅表示一下支持,我是日神的儿女,酒神精神的成分相对较少,但是我以日神的理性,要表达一下对文艺多样性的支持。
这个世界是肮脏的虚伪的卑鄙的空虚的无聊的下流的但是你依然要好好的活着,走路有风大摇大摆挺胸抬头的带劲儿的不撒谎的欢愉闹腾的活着,因为这市世界上还有美,你有你蓬勃的生命,你的生命就是美,这就是酒神的魅力。中国人不完全是理性的,还有从身体到心理的孱弱,成天的苦难,悲情,奄奄一息的。也正因为如此,只要姜文的作品中还有那种蓬勃生命的活力,只要还有观众能从他的作品感染到他活下去的那股子劲头,还有悲观主义者能从他的身上得到对抗悲观的力量,他的对手就无论从政治角度,意识文化领域怎么去批判他,也没有办法彻底击败他,因为人对获得生命力量的渴望超越这一切。姜文导演的作品谈不上完美,也不是毫无缺陷,但是从某种特定的层面上来讲,他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因为他是中国影坛的第一,而是因为他是个唯一。
PS: 写下这篇文章,知道会遇到很多喷子,但是还是写了,因为我不希望这世界成为一个,你连喜欢一部电影都不敢大大方方的说出来的世界。
《一步之遥》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也不是一个后现代主义的电影杂糅,在我粗浅的看来,这部电影问了一个问题:这群讲着洋文的黄皮肤人,我们的,身份认同,何在?
先从马走日和项飞天说起,满清八旗贝勒,开篇就讲了三种语言,第一个是莎士比亚式的发问,to be or not to be,一丝不苟的西装别了一朵玫瑰花,全上海的文人雅士都说马走日逼格最高,英文讲的顺溜,想必是既见过洋人的世面(后揭示去过法国),又见过老贵族的排场。第二个,中国话讲怎么取悦一位移居意大利的中国小姐(假洋人),来了上海的惺惺作态,武七在这样一位假洋鬼子的面前,却因为不懂得中国人讲的“锅气”,丢了上海人的脸面。第三个,最后两人讲了一小段满语,马走日又讲了那个下雪天慈禧太后铰辫子的故事——这个包袱,把整个电影里关于身份的问题抖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究竟是自己主动剪的辫子?还是被洋人逼得剪了辫子呢?我们究竟是自己主动迈出了国际化的那一步?还是被西方人逼得迈出了那一步呢?
然后,就是一个繁盛的,国际化的上海。寰宇直播的选美。原本是上海本土的选美赛事,要干得大,要让武七这样的New Money有排场,就一定得干一个国际化。舞者和乐手,都是外国人,White Tiger Foster穿着流苏旗袍跳舞唱英文,上官青卢打扮成远东贵妇用鸵鸟毛装饰着唱洋文。武六的摄像机,要做中国的卢米埃尔,场景到这一步让人说这是在洛杉矶的好莱坞剧场也未尝不可。不过,再国际化,再洋气,抵不过马走日心里明白怎么赢的这一群观众的喝彩。完颜英没有讲一句英文,没有唱一首歌,就讲了一件事儿:我是出来卖的,选我做总统,你们才有机会玩到总统。你看看,什么国际化不国际化,到头来,谁惦记你什么英文法文歌剧心理学(见上官青卢关于屁的演说,被剪切掉的一段),对我而言,有利可图,最为重要。
于是开始卖了,从老头家里卖到钟三家,这里隐藏的矛盾是-- 马走日想要通过完颜英来赚钱的,而完颜英真把自己当成总统,非但没赚钱,还施舍给了人家。回到本质上,马走日从头到尾没有爱过完颜英,非但没有爱过,其实他的内心是鄙夷完颜英的。考虑到马走日的出身,对自己作为上海滩最高逼格男士的自我认知,完颜英再怎么花域总统不过是个高级妓女,是顶顶配不上他的。于是,才有了完颜英哭闹要嫁,马走日却万般推脱的这一场。在这里,马走日如此插科打诨的一个人,为什么不肯就答应下来,哄完颜英开心呢?—— 其实,马走日内心,是一个极度骄傲的人。就算干着不入流的事,却不肯低了自己的身份一丝一毫,也就根本不可能娶一个妓女。对于婚姻,和社会身份,他是看重的。
从鸦片,到飞上月球,希望暂时的精神麻痹和兜风可以缓解完颜英被拒绝带来的悲伤,却酿成车祸。马走日心里觉得配得上他的女人,是武六,是武六的出身、同样留洋之后才学和气度,才有了法国海滩上金黄色沙滩与武六漫步的一段。早些年留过洋的人都知道,海龟心里基本上只装得下海龟,在国外那种浪漫、自由而真诚的感情,往往会成为每个人一生中最深刻的印记。那段关于武六的回忆,是至纯至美的一段,你看不到任何社会关系和力量的裹挟,只有两个人漫无边际的扯淡和女人任性的踢了两脚。没去成的泰山,开动的火车,是种惦记。于是,才有了马走日不肯开口求武六——在我心里,是同等的人,我便不愿在你的面前,输了分毫的气度。
接下来,关于身份的进一步的探讨就全部可以在武大帅家展开了。一个核心人物就是洪晃演的-覃老师。 开场穿着旗袍,富态的模样,朗诵的是一句拉丁文的诗,说明自小出身就是书香门第,只有接受过非常正统的英国贵族教育的人,才会讲拉丁文。做过老师,做过校长,极有学问,仍然会因为作为一个女人美丽受到赞扬而喜笑颜开。用上海话吩咐家中用人,唱军歌,准备餐食。
武大帅有这么多个老婆,其中日本妻子负责发号施令,吃饭的太太和儿女都入军队般管理起来。所唱的歌,像是大和民歌,硬套了中国的词儿。看看,连家庭管理都国际化起来。后来一场戏更有意思的是娶了白俄罗斯的女爵,是为了在法国人的眼中有面子。结婚这场戏,大太太充当了英文翻译,连Kiss都要指导武大帅亲嘴不要亲脸。可是接下来呢,武大帅,一个没有文化的粗鲁的武夫,和女儿一起用标准的意大利语唱歌剧。这背后得是有多少工夫,多少悉心准备,去让这场婚礼登得上大雅之堂呢。
如果说武大帅的家庭是个国际化的大熔炉,项飞田的这条线则代表跪舔西洋文化,最高逼格的一贯标准——法国!当然是法国!项飞田是法国租界的警官,改名为Bruno·Xiang。中间的几次谋划,跟法国人一起讲,接电话的时候讲Bonjour,包括两人主持的时候不是讲Ladies and Gentlemen,而是Mesdames et Messieurs。 法国代表什么?巴黎代表什么?代表欧美文化的最高逼格。法国是什么,是艺术,是浪漫,是情怀,是哲学,是关于理想生活的全部想象。电影要放到法国戛纳电影节去参展?不不不,上海应该山寨一个金葱花。你们喜欢吃马卡龙?不不不,我告诉你法语的发音可不是马卡龙,而是-- 马嘎红。
你看,Bruno·Xiang,操着半吊子的法语和英语,在法租界也混得有声有色起来,靠的,是抓妓女抓嫖客。你再看,最突出的矛盾是覃老师,说服武六不要爱马走日的一段对话,堪称文化女青年的绝唱:”我念诗,我爱自由,我Date过40个男子,我曾经也向我妈要死要活。可是,我要给你找个好爹。文化能顶用吗?看看赫胥黎Huxley,看看《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找男人,要么找个有钱有势,要么找个欲罢不能。“ 请让我用豆瓣最近一篇红文的话来解读——要么让你床下活的像个公主,要么让你床上骚的像个荡妇。你看看,这么有文化的一个当年的文艺女青年,今天用科学民主赫胥黎,要讲的仍然是几千年来中国妈妈反复讲给女儿的道理。你说覃老师爱武大帅吗?你说覃老师这样文艺而忧伤的女子,不懂什么叫爱吗?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各种思想最后落脚到残破不堪的社会现实:什么自由恋爱,什么真爱无敌,这是上海,这是中国,你,必,须,服!
电影里,和剧场里。马走日杀了完颜英,民愤,媒体的解读故事。你看看,王天王的表演,多么土俗的戏台子,多么粗糙的乡间艺术形式。再看看王天王幕后,穿着高级丝绒的西装,躺在贵妃榻上的脸。你就会明白,他太懂得观众想要看到的是什么。穿了多少纪梵希、阿玛尼,骨子里爱的仍然是土俗的戏码--完颜英该死,负心的女子该死。
可是马走日看不下去啊,你看看,中国文化教了你那么多阿Q精神,好似不如赖活着的心情。你却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呼喊真理,说受不了完颜英被侮辱。看看这马走日,多么分裂。当葛优把假身份摊在他面前那一刻,我想所有观众都觉得就此隐姓埋名了此残生多好啊,可偏偏这时,那种孤单的、英雄主义的情节,关于正义、关于真理的毒瘤开始发作。
所以你得死。死于不辨时势,死于暴民的审判,死于你拎不清楚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人。
说到底,多少只爱马仕,多少只LV,再高级的丝绒西装,和再标准的英文发音。来到这个社会,面对这里的现实,文化拧不过子弹,不要用《罗密欧和朱丽叶》跟我讲自由恋爱,请用赫胥黎重新解释老祖宗的婚嫁规矩。
ABC或者BBC叫做香蕉人,外面是黄的,里面是白的。我们呢,外面是黄的,可是里面到底是黄还是白呢? 谁也不知道。
不过,我觉得覃老师的大喇叭和机关枪,真挺牛逼。
没法打分,从1到10都有理由。散场时至少听到三个女生说:我没看懂,这片什么意思?我要回去看看影评 —— 您就别为难影评人了,他们也烦着呢。
工作关系,一天之内看了两遍…第一遍觉得很糟糕,第二遍之后反而觉得还挺精彩的。自恋的姜文在电影里写满了自己标志性的元素,浮夸的表演、耍贫的台词、绚丽的色彩和影迷式的致敬。成于自我,败于自大。
糟糕的3D,好难猜的圣上旨意。通篇密集台词,难不成还能听出DO SO FA LA C,没良心,无意义。大腿舞和枪毙马走日有点意思,但是在整部电影里有毛意义,给自己开人生追悼会么。一堆满清遗老北京老炮完颜阿骨打你爹成吉思汗,政治隐喻是得了满分,金光灿灿假兮兮的玩意,非要解读出此中有深意?!
我等凡人终究不是姜文等对电影如此入魔之人。大量碎片化、散落式叙事,姜文在魔幻现实主义路上越走越远。这部电影是随意自私的,很难产生共鸣。
【C+】没那么难看,虽然是烂,但也是烂的五彩斑斓,算是一团华丽的垃圾。故事并不难懂,甚至有些过于简单,只是讲的太入魔。既没有可信度也没有吸引力,越荒诞反而越糟糕,那些小聪明的台词也就只剩下了个看相。本末倒置,沉沦于风格,姜文高估了观众,更高估了自己。
逼格太高,曲高和寡。开头教父那段场景服装连发型都一样,2001太空漫游音乐出现两次一次片头一次完颜英加冕。王志文小剧场那是样板戏的做法。此片挑战了很多迷影狗的阅片量和记忆力,令他们十分不爽,看不懂都说难看就像小时候考试不会都说老师出题出得烂。
3D还台词场景密不透风马不停蹄的,中间犯困和看完脑仁疼。过于自high自乐了,您要是良心点,一去了3D;二学学吴宇森的没良心分个上下集多有张弛感。大帅一家三口都有彩儿,葛优舒淇周韵中规中矩吧,周妈以后还是客串好,惊鸿一瞥嘛。王志文说上海话有点意思 ..
从神作的期待到首映以来满屏差评,造就了该片分裂的状态。其实就看你心态如何,以子弹飞的角度,电影没想象中的那么好;以看烂片的角度,电影没想象中的那么差。论艺术美感,前半高于后半;论电影质感,后半远胜前半。总之是一部标准的姜文电影,神坛只能捧杀,但平常心会有收获
一部忍不住打五星的神奇烂片——姜文从来不缺才华,缺的是对自己才华的节制。
太阳照常升起时的自由,浑然天成再次涌现。片中致敬数部影史经典,是电影痴人的狂欢,迷影人的福音。一开篇的《教父》,马走日如马龙·白兰度附体,瞬间被点燃,各种高潮。黑白影像,伪记录剪辑,这是属于姜文的《雨果》。 此片不求赏脸,但求知音!!!
不喜欢这片。给三星是因为里面那些迷影的指涉、影像的拼贴与想象力,在华语电影仍是难得的。这是一部玩的很疯狂的电影,像一场梦,随心所欲、汪洋恣肆。不过,这种想象力却以很舞台剧的方式表现,大量的台词与对白,让狂想很难尽兴。而演员的表现也没有预想的好。大体是姜文作品观感最差的一部。
记住了一句台词“电影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的艺术”,可导演自己背道而驰,炮制成了一出荒诞作戏,故事前后脱节,剧情云里雾里,自《让子弹飞》以来的浮夸、聒噪、絮絮叨叨、用力过猛,在这一部放大升级……两个多小时在影院如坐针毡。1星给结尾的姜文与周韵,1星给电影里的小电影。
很姜文,有着鲜明的作者化色彩,我不想用美式类型片的条条框框来约束这样的电影,我喜欢的正是它鲜明的个性,打破俗套的小聪明和不拘一格,对细节的用心和把控。娱乐你,也时刻保持着一点距离和内心的优越感,冷嘲热讽也暗藏在佯装癫狂的外表之下,只可惜这个时代精英主义是被用来嘲笑的。★★★★
谁跟我说这电影拍得就像一坨屎,我就跟谁急,分明他妈的是两坨。姜文以为他妈的搞个绚丽多姿的舞蹈就是《甜蜜的生活》里面的奢华狂欢还带着批判;看到《鹳鸟踟躇》里面隔岸的婚礼、《地下》里断开的大陆上穿着婚纱狂欢,然后让大家在大草原也穿着黑礼服白婚纱聆听自己演讲也就大师哲学了?
《教父》的开场,黑白前导类似《飞屋环游记》,再来《芝加哥》《雨中曲》《红磨坊》式的歌舞,偶尔戏谑下名人名言,再扯下《一代宗师》的“里子面子”,……,《一步之遥》看似《让子弹飞》的风格,却是《太阳照常升起》的个性,……,镜头太碎,应接不暇、眼花缭乱,……,没达到期待值,但至少不烂!
提前看了春晚。
可以说是处于《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之间的一部作品,所以具备一定排斥性。用一个简单的故事线构建起多种影像指涉与文本隐喻,浪漫而富有魔性。壳子是个民国浮世游,里子还是姜式苦恼。如果能走进去,分分钟都是高潮。不用期待笑点,这是部伤感的电影。
教父、芝加哥、月球旅行记、2001太空漫游、对她说、甜蜜的生活、地下、凯撒必须死……观影时最兴奋的点就是看这些迷影的段落,但这些在姜老师自恋又天马行空的操盘下都变成了语焉不详又质感粗糙的大杂烩。晚会段落实在太可怕了,各种隐喻也没有丝毫解析的热情,想再看几遍《太阳》洗洗眼睛!
《一步之遥》是姜文最任性的一部作品。不像是在讲一个直接干脆利落的故事,而是在做一个多元素杂糅的实验,以及从开场后对教父,月球旅行记等的致敬。如果说《让子弹飞》是二锅头,浓烈刺激强嗨,那么《一步之遥》就是杯红酒,高贵典雅慢品。或许,就如电影中姜文说的那样,“我还是个孩子”。三星半
嗑药奔月,车厢沙滩,肥妈机枪突突突,红色风车转啊转。联欢会,伪纪录,cosplay,借古讽今述长情,话痨一场北洋凶杀幻梦。爱者至爱,恨者至恨,如此世道姜文还敢糊弄出这种玩意儿,不得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