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与死的相对论
我个人感觉本片比the sixth sense要好很多,不知道为什么评价会低于它。
看完本片后深受启发。突然对死亡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人类对于活着着这种感觉只是相对于他们所看到的死亡。而生与死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定义。对于相对的两种物质状态,我们的定义并不能起到实质上的改变,就像生物上的正交与反交。
对于另一种我们定义为鬼的东西,大概我们现在在这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鬼的本质的存在吧。
说是面对现实,作为一种几乎只能感受到一种生命形式存在的我们,该去面对什么样的现实呢?可能认可目前所处的生命状态,并且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才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吧。
2 ) "一部战争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悲剧"
看了很多影評, 感覺都沒有這篇精辟, 所以就轉過來了..
侧耳倾听 发布于:2008-07-19 19:33
对于这部电影的结局,确实给人的震撼比较巨大,因为一般人是猜不到的吧,但是我们过于关注“intruders”真面目这个谜底的同时, 却也容易忽略了结局给我们揭示的一些其它细节,电影的前面给了很多很多的提示是与这个结局息息相关的,有时候需要看第二三遍才能更清晰的了解剧情结构。不过也可能有牛人看一遍就比我感受更深刻,但我还是要表述下我看过三遍后的一些想法。
看完电影我们可能会仍然会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她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她 ''did go mad '',为什么女孩记得那天发生的事情而男孩却说不记得,为什么Charles会回来,然后却又再次离去,等等。其实影片是要表到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我认为这部影片本质上是一部战争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悲剧。
故事中的一段情节是Charles的归来,然后又再次离去,可能有人认为这一段不是很重要,但是我认为这在整个故事发展表现主题过程中是很关键的一段剧情。一个死在战场上的鬼魂,在迷雾中找到回家的路,当见到自己的爱人确是一脸的惊讶和疑惑,终日躺在床上呆呆的望向窗外,当女儿问他是否杀死很多人时却又陷入沉默。。。虽然影片中根本没有对战争场面的描述,但他迷茫的眼神告诉了我们他的经历是多么的残忍。然而见到自己的家人后也依然要回到前线,我们可以看到战争把一个人的灵魂折磨到何种程度,永远不知道战争是否结束,即使死后也永远无法逃脱,永远永远,"to the end of enternity..."
charles奔赴战场,grace则终日守着空荡的房子并担负起照顾孩子们的重担,夜夜独自守着空床时常常流下思念和孤寂的眼泪;孩子们则天天猜测父亲是否能够回来,因为曾经父爱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存在。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酿造了女人杀死自己两个孩子的悲剧。
但是为什么她明明这么爱自己的孩子却要杀死他们呢?为什么会用枕头把他们闷死呢?她真的疯了么?影片中是给了答案的。首先从两个孩子的性格分析起,姐姐Anne,有点淘气,胆大,固执,敢说敢做,往往有很多新的想法而且有点叛逆,经常和母亲顶罪耍脾气,有时候也喜欢戏弄一下弟弟;弟弟Nicholas,胆子很小,但是很乖很听话,通常照着妈妈说的去做,而且习惯了腻在妈妈的关怀下。对于这两个孩子,grace都是很溺爱的,然而Anne的顽劣和固执却经常惹她发怒,对于很乖很弱小的Nicholas更多是温柔抚慰和怀抱。然而发生了什么事情出发了grace用枕头闷死了两个孩子的疯狂举动呢?故事中出现过两次连续出现这样的话语:
stop breathing like that...
stop breathing like that......
stop breathing!!
其中第一次是在饭桌上grace训斥anne的过程中,anne对母亲表示不满于是不停的"hu~hu~hu~hu~hu~hu~hu~...."喘气,于是grace叫它停止这样呼吸,说一遍不管用说了第二编,第二编不管用说了第三遍停止呼吸,然后anne跑出去了;
第二次是高潮部分两个孩子躲在衣柜中,anne想要出去观察情况,而nicholas则极度还怕,并"hu~hu~hu~hu~hu~hu~hu~...."喘气,于是anne叫他停止这样呼吸,说一便不管用说了第二编,第二编不管用说了第三遍停止呼吸并捂住了他的嘴。。。
我认为根据影片中这样有意的提示整个“犯罪经过”就可以清晰推测出来了:那天晚上在孩子们的房间里,因为某些事情anne惹了grace生气,grace训斥了她anne却耍起了脾气,并用一贯的方式表现她的不满“hu~hu~hu~”,grace多次警告她停止这样不奏效,终于她的容忍底线遭到触犯,而nicholas在一旁由于看到愤怒的母亲则怕的不得了,并用一贯的方式表现出他的恐惧“hu~hu~hu~”多次“stop breathing like that!”之后,grace歇斯底里大发作了“stop breathing!!”于是就用枕头真的停止了他们的呼吸。。。
之后就是grace自述的,开枪自杀,然后变成鬼魂继续在这个房子里生活。至于为什么anne清晰记得这件事而nicholas没有的原因,我想是因为anne是正面冲突的一方,所以当然了解,而nicholas是被殃及,尽管他只是因为恐惧才那样喘气,但他怎么也不会相信对他一直那么温柔的妈妈会杀死他这个事实吧!
以上是我所推测的"what happend that day"的详细内容
这个剧情的精妙之处就在前面的铺垫做的很完美,然而一直到最后真相暴漏之前又没有透露任何东西,还有比如说三个仆人的言行都有很多提示性的东西,第一编看得时候往往很不容易察觉出来,所以我建议只大家只看过一遍的如果喜欢这片子就再看一遍吧,看看你们是否同意我的说法。
3 ) 精彩的恐怖片
很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恐怖片了,它很考验观众的智慧。故事从头至尾都被一个强烈的悬念牵引着,我们的思维如同主人一家三口,被囚禁在一所大房子里,百思不得其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谜底一经揭晓,便如醍醐灌顶,竟然……这种结局,我想没有人会料到。知道了谜底后再细细一想,发现原来自始至终导演都埋了伏笔,只是没有人会把所有的细节联系在一起,也没有人想象力丰富到如此地步。导演靠创意、悬念和气氛完全控制了观众的心理和情绪。
4 ) 是谁说的死了就一了百了
在评论此片之前,我想先花点笔墨讨论一下影片的类型。虽说将影片进行性质分类的必要性并不是那么大,仍会不自觉地对影片贴上一些标签,只不过每个人对于相同的影片类型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和划分依据,可能还有一些概念比较模糊,区分起来不那么清晰。对我来说,恐怖片与惊悚片的区分就曾让我产生迟疑。
仔细想来,恐怖更强调视听效果的冲击性,而惊悚更注重氛围的营造以及心理恐惧的滋长与蔓延。相较于前者赤裸裸的直观震撼和对感官刺激的强力挑战,后者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所给予观众的吸引力是更致命的诱惑——可能没有尖叫,甚至沉默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都听得很清脆,却能在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心跳骤然加速,身体不由自主猛然向后靠;可能没有可怕或令人作呕的画面,甚至空白或漆黑一片,却能使人如身临其境般与剧中人物一起左顾右盼、胆颤心惊,后背直冒冷汗,大气却不敢出,不敢掉以轻心。
不能让人感受到恐惧点的恐怖是失败的恐怖,没有营造心理恐惧的恐怖是低层级的恐怖,而惊悚则是恐怖的升级版,是需要充沛想象力和敏锐感知力的高层级的恐怖。然而,若惊悚是影片唯一的卖点,而没有具体背景与完整剧情的支撑,只是为吓人而刻意为之,那么也不能算是上乘的惊悚片。于是,添加悬疑元素便成了丰富影片内涵最有效的手段,甚至有时悬疑的成分超过了惊悚,却使悬疑与惊悚之间形成了微妙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小岛惊魂》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尽管惊悚点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多,叙事风格也偏平淡缓慢,浓重的悬疑色彩仍使其精彩绝伦,令人欲罢不能,回味绵长,令人唏嘘感慨。
影片在观众的疑惑中推进情节发展,观众又随着故事的推进不断发掘新线索、新疑点,不断修正、否定甚至推翻先前的一切猜测,如此循环下去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若能得到“啊,原来如此”的感叹,便是一部成功的悬疑片。在看《小岛惊魂》的一个半小时中,我曾冒出许许多多有关事实真相可能性的猜测,比如Ann有妄想症、人格分裂症,三个仆人要赶走Grace一家霸占房子,房子受了巫师的诅咒,被禁锢的鬼魂闹事是恶作剧或是向人类报复等等,但始终无法通然解释,总有疑问盘旋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当结尾突然揭晓答案,再冷静下来仔细回想,到豆瓣上看大家的理解和补充,疑问一个个迎刃而解,这才发觉,之前竟然有如此之多的铺垫,原来那些匪夷所思的规定和疾病、阴霾灰暗的背景色调、人物间不知所谓的对话等等种种细节都是别有深意,一切都在为真相提供合理而完美的注解。不禁感叹,即便在看片时不停运转脑筋,却还是不够仔细,洞察力不够,线索的联系能力和解读能力不够,以至于忽略了那么多tip,误读了那么多trick。
然而,最出乎我意料的却是,在这个真相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心酸的故事,蕴含着一个普通家庭对战争的控诉。当一个人对生仍有留恋,死得痛苦,死得怨恨,死得不甘,死得冤枉,那么是否会真的如电影中的Grace一家那样,逃避自己已死的现实,宁愿相信只是做了一场噩梦?Grace爱她的两个孩子,毋庸置疑,她说“I will die first.”的时候是如此真心实意,那又是什么迫使她狠心亲手杀死孩子?是丈夫阵亡的噩耗对她的打击太大,导致精神崩溃,失去常性,还是为了避免孩子落入纳粹手中遭受凌辱,又不愿向纳粹屈服,这才痛下杀手?无论哪种,都令人感到压抑与悲伤。在Grace一家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所信奉的耶稣和圣母没有解救他们,当他们死去,灵魂没有到达所谓的天堂、地狱或是往生。生前的幸福生活因为战争而彻底摧毁,死后不但延续着生时的痛苦,还要与活人分享同一个生活空间,生前没有被鬼吓倒,死后倒是要适应被活人吓,哪来的解脱?抑或是痛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阳界与阴界根本没有宗教中所宣扬的区别。
此片的画面与音响处理得相当简洁干净,诸位演员的出色表现更为此片的成功增加了不少的砝码。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女主人Grace,是个傲慢严肃的独裁者,她对儿女和丈夫倾注了所有的爱,承受了所有的压力,在家中发生怪诞事件时所表现出的神经质和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令人印象深刻。但比起妮可·基德曼,倔强聪明的女儿Ann、胆小乖巧的Nicolas、神秘的女管家Miller夫人和恍惚虚弱的男主人Charles也毫不逊色,正是这一系列鲜活生动的人物和表演使得影片愈加引人入胜。
btw,还是回到影片情节,虽然许多疑问得到了圆满的解释,但还是有令人无法透彻的地方。但凡电影有涉及到超自然的灵异事件和空间的描绘,考验的是编导自圆其说的本事,但凡电影中不明确给出解释的疑问,考验的就是观众自圆其说的本事。关于丈夫Charles的出现,在豆瓣上就能看到许多争论,互不能说服对方,唯一肯定的是,出现在Grace他们面前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魂。依我所见,从他的身体情况可以看出他在失去意识前是处于受了伤、十分虚弱的状态,因而无论说他植物人、昏迷或是已经战死都是有可能的。找回去的路是因为想念家人,不同的是,如果未死便是灵魂出窍,心愿达成自然要回魂,已死便是游魂,是Grace令他意识到战场也就是葬身之地才是灵魂的归宿。至于妻子杀死孩子再自杀令他无法原谅妻子,也可以看作他离开的原因之一,但肯定的是他已经接受了所有的关于自己和家人的事实,而不是刚出现时“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说到底,就凭Miller夫人说的“书上写的未必都是真的”,观众就不必拘泥于以前看过的任何一部无论中外的书或影视作品,大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能自圆其说就行,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5 )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这部电影在我电脑里放了很久 因为有次打开一个名叫荒岛惊魂的傻逼电影看了两分钟就关掉了 误认为是一部电影呢 都没有去看 后来想着是妮可演的 评分不低 就看了下
很多人拿这部电影和灵异第六感相比 个人觉得 灵异第六感 更具现实性更温情一些
记得当时结尾的时候 那个问题 Do i make her proud?....
every day.
感动的我一塌糊涂
在鬼吓人 人吓鬼 鬼吓鬼的剧情中 感觉妮可把女主的无助和神经质演的很到位 妮可太美了 单就这个演员的气质和美貌 也得三星以上
人死了 却以鬼魂的身份存留于世 期待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期待那是一个梦
有时候梦真的是梦 醒来就安全了
有时候 梦不是梦 却不肯接受现实
妮可最后抱着俩孩子说出是她杀死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 觉得难过
还好我们都还有很多机会
6 ) 惊悚悬疑经典之作
对于我来说是一部印象非常之深刻的悬疑惊悚影片,以至于每每有朋友让我推荐惊悚电影,我都会推荐这部。
影评精明之处在于承上启下铺垫伏笔做得非常的好,可以用严谨两个字来形容。而严谨之中同时又带给你足够的想象空间,实属难能可贵。孩子的母亲明明这么爱自己的孩子却要杀死他们,多么让人匪夷所思,妮可基德曼演得非常的出色,她让我从对她的质疑到理解到对那个时代的感伤,到人情世故冷暖回归人性最单纯的一面 。
影片一直保留着压抑和一个个令你感到疑惑的谜团,到最后才陡然反转,阴阳互换,令人茅塞顿开,这时候才深刻的感受到导演所要陈述表达的内容如此的深刻,令人回味,建议可以多看几遍,细节非常精妙。
从不看鬼片,不过这部电影打破了寡人的陈规~~~真的非常好看~~~
Nico太美了啊啊啊啊啊啊
以往恐怖片都是“闹鬼”,而小岛惊魂则是“闹人”,影片破天荒的从鬼魂角度解读老宅发生的灵异事件,看到影片最后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口中不断碎碎念“This house is ours”,突然明白了为何以往的恐怖电影中鬼魂总是对老宅恋恋不舍,对于这些留恋尘世不愿离去的Ghost来说,其实搬进来的人才是入侵者吧。
居然有点反类型片的意思,用传统的手法一直进行着铺垫,对观众善意的误导从始至终,直到最后来了个反传统的起底:人吓鬼这种事情真是太可爱了;雾霭/晴朗的天气对比用来暗示两个世界的不同颇有好莱坞老电影那种黑白/彩色对比的韵味。
看完«第六感»再看这片,索然无味啊。反过来,估计效果也差不多~~
比起直白控诉纳粹的作品,我更喜欢本片这样的呈现方式,更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罪孽深入一个时代的骨血。人们之所以喜欢鬼故事,是因为那其中有至死不改的执着和留恋,我们宁愿世上有鬼,死后有灵魂,是因为活着的人不愿忘记,不愿这样纯粹的精神和感情无所寄托。
人和怪物遭遇,人吓得大叫:鬼呀。同样,怪物也吓得大叫:人呀。各自落荒而逃。这一桥段被拍成了喜剧,就是《东成西就》同样的桥段如果处理成悲剧,则是《小岛惊魂》。
结局不赖。前面看得昏昏欲睡
与《x6x》为同一套路 xxxxx 但在运作上却仍有差距 妮可基德曼的演技可圈可点 “唯己不知”的惊悚感觉 表达很到位 只可惜珠玉已成 次席只能抱憾了
小户型才是王道!
我觉得这部片子可谓经典,那是的我,只觉得这片子的结尾怎的如此精彩。
新版doctor who第一任胡博士Christopher Eccleston演亡夫,还真有点认不出来。演小女孩的Alakina Mann跟孤儿怨中的Isabelle Fuhrman颇有几分相像,都是那般老气横秋。
除了最后结局看着还有点感觉(类似第六感),前面都太过冗长。看的我毫无耐心。相比第六感,吸引力减低了很多很多。很多地方只是故弄玄虚,很没有意思。妮可的演戏的感觉,还真是很符合她的长相。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觉得抬手之间,有点话剧一般的大起大落,在电影里这种演法显得很不自然
话说这片名翻译得实在太次了(▔/﹏\▔) 差点因此没看。。。
比希区柯克式的电影强的地方在于注重了演员演技的诠释,弱的地方是父亲的出现,没有起到渲染恐怖、引发悬念或深化主题的任何一项作用
说实话我想给六颗星。这根本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惊悚恐怖片,也并不属于《闪灵》的同类。它惊人且震撼。其中对生的眷恋悔过以及对死亡和孤独的恐惧让我看到最后甚至掉眼泪了。同类型的片子里这部算得上是翘楚。
因为听说是另一部第六感,所以从片子一开始就不停纠结到底谁死了谁死了姐姐死了还是弟弟死了还是妮可死了还是女管家死了还是哑女仆死了还是大家都死了……结果……好吧
我们害怕的也许是自己.我们逃避的也许是真相.
第三代鬼遇到二代鬼
你能很确定自己的存在么?你能很确定自己没有死在某一个瞬间?你能很确定周围看到的人都是活着的么?OMG……哲学的存在观本身就是最大的恐怖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