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纽约的匈牙利移民威利(约翰·劳瑞 John Lurie 饰)是一个自认为时髦的年轻人,受姨妈之托,很不情愿地接待素未谋面的表妹艾娃(伊斯特·伯林特 eszter balint 饰)来住所借宿10天。然而在短暂又无聊的十天中,个性的艾娃却渐渐赢得了威利的好感,也与他 的好哥们艾迪(Richard Edson 饰)成为了朋友。时间来到一年后,威利和艾迪打扑克赢下了许多钱,他们决定离开这座城市,去克利夫兰找艾娃。亦是因为无聊,三个朋友在回合后又决定离开克利夫兰,一起去佛罗里达度假。然而在佛罗里达,无聊的时光终于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威利和艾迪去赛狗输光了所有钱,而艾娃却在海边散步时,被一个毒贩误认而获得一笔意外之财。艾娃给两个伙伴留下了一些钱后,便准备买机票飞回欧洲,而与此同时,威利和艾迪去赛马又把钱赢了回来,他们能否在机场顺利追回艾娃……
本片曾获1984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以及1985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贾木许,极简主义风格,电影里刻录着一团团意义有限而单调冗长的时间。
年轻人的孤独和无聊,对一个虚无远方的向往。冷漠的人物,对生活和周围的人都没有热情和兴趣,消磨时间,寻找无聊的乐子。彼此缺乏沟通和理解,打发寂寞,疏离,空虚,不被束缚,想要自由和冒险,没有责任感,自私,幼稚,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快乐和利益,不承担责任,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期望,不关心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他们去了不同的地方,发现处处都一样,做什么最终都是无聊,存在即虚无。白雪茫茫的克利夫兰和纽约布达佩斯一样平淡和无聊,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阳光沙滩的佛罗里达也没有。想往别处时,别处是新大陆新鲜的爵士乐,生活在别处时,别处是想要脱掉扔垃圾桶的俗气衣服。逃离,到别出去,到别出去,永远在别处……
说实话,一直没有看过吉姆·贾木许,不太喜欢那一头白发。这一次是冲着8.6的豆瓣分去的。嗯,不错。让我想起了《一日或永恒》,《罗拉快跑》和《猜火车》,还有什么来着?……一时想不起来了,还有我自己的艺术审美,。总之,不错。 这是世界的真实样貌 ,也是真正的艺术底质。 我不多说了,下面是摘取的“电影分享会”里的文字,大概符合贾木许的想法。 碎片抄录“贾木许” 吉姆·贾木许1953年1月22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的阿克伦,这座城市的工业氛围,让童年时期身处其间的贾木许开始为碎片化的事物所吸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塌陷的美感”! 他力求去淡化电影的戏剧性,留白了情节凸显了某些容易被观众忽视的东西,不刻意去追求“电影性”,但自然而然的就散发出一种“电影感”。 正如贾木许导演自己所说,“对戏剧性的反抗,对受折磨的女人、对冲突、对行为、对暴力、对过分活跃的反抗——对所有过度刺激的电影的反抗,我的电影大多如此”。 在贾木许去纽约大学电影学院之前,曾作为交换生去巴黎学习,本意是去学习法国文学,却整天泡在电影资料馆里,给当时还不熟悉日本电影、印度和非洲电影以及法国经典的贾木许带来了太大的惊喜。 在巴黎不仅学会了如何鉴赏好莱坞经典,也带给了他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总之,他看遍大师作品,拜遍诗人墓地。 贾木许电影的镜头总是保持与世界平行的游移,游移的正如他电影中的主人公。事实上贾木许本人也是个温润精致的生活者,尽管他一直有着离经叛道的标签,以白色头发和一张永远拒绝成长的面孔出现。 影片来源于导演维姆·文德斯拍摄完《事物的状态》后,剩下了一些胶片,导演吉姆·贾木许便用这些库存胶片在1982年拍摄出了一部只有三十分钟的短片,后来贾木许将该片扩充成了一个拥有三部分的长片《天堂陌影》。 这三部分分别发生在纽约、克利夫兰、佛罗里达,都是单独进行拍摄的,最后吉姆·贾木许用几秒钟的黑屏将它们连接起来。 《天堂陌影》与导演吉姆·贾木许的其他电影一样——闷,并且带着一股酒气。他给角色们设计了足够曲折离奇的漂泊旅程。 影片包含了公路片的所有元素:旅途,风景,年轻人的相聚和分别、追寻和迷失。
作为吉姆·贾木许的第一部长片《天堂陌影》,他用极简主义的风格拍摄了这部年轻人的孤独之旅。原本三十分钟的公路片故事,被扩充成三部分组成的长片,但似乎导演并没有加入更多的戏剧性情节,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他们百无聊赖的生活场景中去:吃饭,看电影,谈恋爱,开车,旅行,闲逛…放眼看去,这不就是每个年轻个体的人物写真吗?
粗糙的影像质感更加增添了人物的疏离感。干涩的黑白影像、粗粝感极强的画面,它自动添加了一种朦胧的质感,在追求极致影像的现代,他反其道而行之,寻求一种人与银幕渐行渐远的疏离感。你无法看到人物面部表情的一点细微变化,墙上贴着的海报也满足不了考据癖的验证,少的可怜的人物,性冷淡般的共处一室的男女,这些都变成电影抒情的方式,它似乎更加贴合真实,不加修饰的模拟生活。不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是真实情感的表达。当艾娃提着“砖头”录音机大步走在无人的街道上,录音机里放着摇滚音乐,这个自带配乐的女人透露出一种冷艳和淡漠。镜头横移过的街道,显示出的是极尽的冷清和孤独感,这种外景的简化,更加显示出个体内心的孤独感。此刻,外在世界就是内在情绪。
影片所描述的故事是游离在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这种人物的设置在特吕弗的《祖与占》和后来的《戏梦巴黎》都有相似的地方,他们用三角关系来述说这种挣扎和迷离。但是在贾木许的电影里,三角关系似乎逐渐松散,最后坍塌成了平行线般的轨道距离。从匈牙利来美国的表妹艾娃,来到表哥家里暂住十天,原以为会引发某种惹人联想的荷尔蒙冲突,谁知道都成了性冷淡。
一个女性的闯入,似乎并没有给威利的生活带来任何变化,他们依旧进行着冷漠的对话和吃着“TV晚饭”,他更加关心的是如何和他的浪友艾迪赢得赌马。男女之间几乎没有维持对话的必要,睡觉,吃饭,看电视构成了生活下去的保障。没有多余的话语,除去交谈的必要,悠闲而自在,而且面面相觑竟没有丝毫的尴尬之情。这近乎是晚期中二青年的写照,不需要任何情感生活的必要,因为他们所体验到的就是在自我藩篱内的放浪,看似自由的个体,却也是最脆弱的灵魂。一次由艾娃带来的罐头和“TV晚饭”就轻易地冲击了威利的内心,甚至在一年后要和他的朋友踏上寻找艾娃的公路旅行。但是在艾娃看来,她的冷漠依旧没有任何改变,当威利在朋友面前张扬着送给艾娃漂亮的裙子的时候,另一端艾娃在街角尴尬的脱下裙子丢弃在垃圾桶内。这些没有被主人公知晓的情节,被观众一一窥见,这又是一种疏离,建立在银幕内外,个人始终是无法和他人调和而并存的。
这种孤独的意象总是存在于电影中。场景和镜头几乎都是一对一的存在,用一个镜头拍摄下一个场景,再用几秒钟的黑屏来转换场景。固定的、亦或是缓慢移动的镜头,一段对话亦或是相互缄默的伫立构成的段落,人物远离镜头又悄悄走进,它(镜头)游离在这三个孤立的个体之中,间断的停止,又不断的开始。每一个场景搭建起来的情节微不足道,它更在意的是情绪场景的搭建,公寓里的懒散和倦怠,公路上的自在逍遥,海滩边些许迷茫,宾馆内是焦虑和冲突。情绪作用在这些场景之上,借由人物不愿直面的情感而抒发。这种情感的存在似乎是这群青年人的群体映照,内心的虚无与现实里的空洞,让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靠近。大量的固定镜头下是人物之间陌生化的表演,它更准确的说是拉开了电影和观众之间的距离,电影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孤独和空洞气氛,似乎直接可以做用到观众心里,我们力图寻找几个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皈依,但是他们似乎总在隐藏和逃避。我们都是孤独而虚无的个体,在人群里找不到要走的路。
电影带来的后劲十足,在我紧接着来看《疯狂的石头》的一个小时里,我面容僵硬毫无表情,似乎还沉浸在贾木许营造的孤独氛围里。《天堂陌影》里的几个人物与现代人几乎重合,他失去了伟大理想的同时追随着百无聊赖的此刻生活,“到工厂去工作”是年轻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面对种种宏大叙事和未来抉择,逃离到自我的孤岛上;他们无时无刻都是保护自我,而这种自我的保护其实就是封闭自我;冷漠变成常性,失语取代沟通,热情燃烧的持续时间就和瞬间失望是同等的。兴许那些困扰导演的噩梦同样也发生在他的作品里,不光光是对于他一个人的精神写照,从他的影像里仍然可以看到关于那一群人的困惑:你我该何去何从?
——(2018,10,18)
作为美国新一代独立电影的领军人物之一,贾木许已经越来越受欢迎了,在看过他几部作品之后,我发现他的第二部长片《天堂陌影》始终在我的top10清单上。这部1984年在戛纳惊艳亮相的影片,为贾木许赢得了专门褒奖新人导演的金摄影机奖,自此,贾木许从一个从纽约大学电影系退学的年轻电影人,踏上了日后成为国际知名独立导演之路。
《天堂陌影》是个什么样的电影呢?
质感粗粒的黑白胶片画面,简单到寥寥无几的对话,模糊了背景的城市与年轻人,冷淡荒芜的风景,一个接一个的静止长镜头,看到最后,却在极简主义和虚无主义的遮罩下发现了一丝幽默与温情。
《天堂陌影》的叙事是散文诗化的,情节很简单:Willie是个纽约城的Hipster,和他的好哥们儿Eddie一样,两人都是无业游民。尽管祖籍是匈牙利,Willie自认为已经是百分百的美国人了。某天,他的匈牙利远亲表妹Eva从布达佩斯来到纽约,准备在美国立足,在不情愿的Willie家住了十天,在短暂的停留中Eva也和Willie及Eddie成了朋友。一年后,靠打牌赢了一笔钱的Willie和Eddie开着借来的车上路,去克利夫兰找Eva重聚。见面后,这三个对糟糕的天气和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的年轻人,决定一起去佛罗里达度假,尽管他们最后只是继续无所事事地呆在一家墙上写着“欢迎来到佛罗里达”的廉价汽车旅馆。Willie和Eddie去赌马了,Eva一个人跑出去散心,却半路收获一笔横财。她留下纸条说自己决定回到布达佩斯,却在最后一分钟改变主意赶回旅馆房间找两位男孩,发现他俩已经冲去机场了......最后,三个人发现自己陷入比来时更加迷失方向的境地,Eddie望着起飞的飞机,耷拉着嘴喃喃自语:Willie,你去布达佩斯干什么呢?
听上去还有点跌宕起伏,但实际上《天堂陌影》更像一部“没发生什么”的电影,在八十九分钟里,三个人物重复做着日常而单调的事情:看电视、抽烟、开车、打牌、四处晃荡......
用贾木许自己的话来说,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要反对“过度戏剧化”(a radical resistense to “overly dramatic scenes”),与其说是在讲一个阴差阳错的故事,不如说是在描绘一种虚无孤独的状态。
黑白胶片营造出荒凉疏离的氛围,为此,贾木许也特意大量减少使用台词和配乐,所以,《天堂末影》是缄默的,通常电影里丰富的声音(对话、音乐、独白等)并不在场,而在一段段或流动或静止的沉默中,个体存在、彼此间关系及个体与外在关系中,荒谬突兀的一面被放大,被定格,被审视,最终建构起全片的核心主题:自我认同的迷失,个体的疏离和在现代世界里的孤独感。
《天堂陌影》的开场镜头,就是一片静穆而荒凉的景象。某处光秃秃的停机坪,姑娘Eva背对镜头,穿着黑色长外套,画面里唯一的声音是远处一架飞机的引擎轰鸣。接着Eva转过身,拎起行李箱,年轻的脸上表情冷淡,径直走出镜头,镜头却继续停在那里,我们又“被迫”看了十几秒的灰色空镜。接着,在本片的标志性黑屏转场之后,又是一个长镜头,随着这个表情冷淡的姑娘在人群稀少、脏乱的纽约街道上走着。在贾木许的镜头里,80年代的黑白纽约,全然没有其他电影里的迷人劲儿,看起来和任何一个落后的、不受欢迎的小城市一样。
另一个本片的标志性手法此刻也呼之欲出,就是在每次的黑屏转场之间的一镜到底,一个长镜头便是一场戏,将散文化的《天堂陌影》分割成67个一镜到底的片段。贾木许与文德斯80年代初相识,两人先是合作了文德斯1982年的电影《事物的状态》,那个时候贾木许负责配乐,文德斯于是把拍这部电影剩下的胶片给了贾木许,这就有了拍摄省胶片、几乎无剪辑的《天堂陌影》,在1984年的戛纳上,两人再次相遇,在美国已经呆了多年的文德斯凭借《德州巴黎》(同样是我的私人十佳)摘得金棕榈,可谓皆大欢喜。
在克利夫兰,Willie和Eddie再次见到了住在姑妈家、在热狗店打工的Eva,三个依然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决定去看伊利湖,在风雪肆虐中,他们倚靠在栏杆上,把自己缩在厚外套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直到Eva突然说,“这儿的生活真有点无聊”(It’s a drag here, really), 接着便是长达半分钟的沉默,一个贾木许式的固定长镜头。我很难不去想象,这三个与当下处境若即若离的年轻人到底在想些什么,但贾木许不打算给我们任何回答,只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静止而无声的长镜头,为观者提供一种感性途径。
从头到尾,我们就看着这三个茫然的年轻人,从纽约到克利夫兰,从克利夫兰到佛罗里达,在每个地方都感到困顿与迷失,无从跳出孤独这张大网。他们凝视着虚空,而我们凝视着他们,贾木许的电影语言让这种凝视成为电影的一部分。
《天堂陌影》里,贾木许让他的三个角色持续地处在一种漫无目的的游荡之中,既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作为一个新移民的Eva在陌生的美国社会里“漫游”,既不安于现状又无处可去;Willie和Eddie两个不务正业的浪子,在赚了钱之后好像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随性的开始公路旅行,对车窗外呼啸而过的工业景观和被冰雪覆盖的空茫大湖无动于衷。
最后他们发现,“你知道吗?有意思的是,我以为去了一个新地方,结果一切好像都和原来的地方相同。”
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可一切都好象一样。
哎呀我去……看完之后有一种做高中物理题的感觉,全部理想条件,三个不占位置没有摩擦的光滑小球上抛下落,就从来没有频率一致过,艹
you know, it's funny... you come to someplace new, and everything looks just the same.
看的版本内置了一小段澳门新葡京性感美女视频,差不多是这部电影完全的反面参照,非常有趣的遭遇
个人感觉无聊至极的电影,但是看完评论就给豆瓣大神们给跪了
太棒了,导演厉害,真想不到是处女作,演员情绪把握非常到位,故事也够味儿。决定把贾木许的片子都找来过一遍。
贾木许的场面调度非常精准。长镜头构成了一系列段落性。人物单独置于画面左端或右端破坏之前所构建的构图平衡来渲染作品中的“孤独”“疏离”感。影片莫不有些欧洲新浪潮或是考里斯马基甚至安东尼奥尼的风格。片刻的浪漫、永恒的不断徘徊与寻找。生活只是一群人无所事事,无目的可寻。
五星.不知道有没有人说过贾木许和洪尚秀电影的调子很像.台词演员的表情都那么放松.我很喜欢这类把「无所事事的」拍的好的导演.
我也无聊,可谁能给我一张去远方的机票
贾木许的范儿,从处女作开始,一辈子都没变的疏离和冷峻,极简的黑白影像,抽离出戏剧性,长镜头,少剪辑多调度,段落镜头之间以黑屏作为分割剪辑,贾木许绝对算得上新的电影语言的开拓者,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电影的态度,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没有改变。
每帧画面每个镜头都精心设计滴水不漏,极简主义风格可类比吉田喜重。小津美学式空镜的传承。一幕一长镜,剪辑不存在,或者说落幕即是剪辑。无一特写,人物表情几乎欠缺,对观众感情带入的拒绝。空间的移动和身份的游离,认同感缺失的陌生人,努力相聚最后却天各一方的讽刺收尾。超赞!
美国梦。Eszter Balint真是大美女一个,15岁时被贾木许挖掘,后来出过两张专辑《Flicker》和《Mud》。(http://www.eszterbalint.com/)
Laconic poetry and offbeat picaresque, extracted from mundane moments, from uprooted characters improvising through life. Empty cityscapes, Beckettian silence and fragmentations defy modernist métarécits with primitivist rigor and a distended yet muffled temporality.
用冷漠来掩饰仅有的温存,用冷漠来掩饰内心的孤单,黑白的画面、固定的机位、很美的摄影,"当你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可一切都好象一样"最后艾娃回到旅馆,只留下孤独的身影靠在沙发上,和开头她一个人在大街上行走呼应。
更重要的是他完整地表达了我与你之间的距离
我也想要这样一个有范儿的表妹。
因为无聊而学会了打发时间的过活,为那曾经不情愿的相识而默默的牵挂与思念,总是伴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和永远赶不上变化的计划,落空的擦肩而过是命运开的玩笑,毕竟我们谁也没法猜透人世浮沉,即使到了自认为的天堂之境,周围却依旧是熟悉的陌生人们,唯有孤独与迷茫相伴,只好再次寄托于未知的远方。
至今还没看过Jarmusch的彩色片儿,这部是早期作品,经典的青春沉闷剧情,各个镜头之间的黑屏都没剪掉,据说这部电影唯一的剪辑,就是把一条条胶片接到一起,再加上镜头本身都是没有移动机位的long shots,除去演员的动作对话,看起来就像一叠儿黑白照片。电影里三段故事的地点,纽约,Cleveland,从Cleveland到佛罗里达的公路之旅,也都很像五六十年代美国摄影师(如果Stephen Shore拍黑白照片儿,应该就是这样的吧)镜头下的美国,荒凉寂静,稍有温情和幽默,可更多时间是不能解释的沉默。
吉姆贾木许的镜头里充满了距离感。人物与人物之间是充满距离感的对话,他们总是在漫无目的的交谈,做着漫不经心的事情,全片几乎都在用全景来固定场景,一个镜头一幕场景,人物之间失去了更加密切的交流,仅存着的是场景搭建起来的人物关系。它是脆弱的,同时也是坚不可摧的,这种情感的存在似乎是这群青年人的群体映照,内心的虚无与现实里的空洞,让他们无论如何也难以靠近。大量的固定镜头下是人物之间陌生化的表演,它更准确的说是拉开了电影和观众之间的距离,电影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孤独和空洞气氛,似乎直接可以作用到观众心里,我们力图寻找几个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皈依,但是他们似乎总在隐藏和逃避。我们都是孤独而虚无的个体,在人群里找不到要走的路。
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贾木许的片子调调真是舒服啊,人物说话都懒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