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娟(大昕 配音)的父母在大城市打工养家,他留守在故乡,因为孱弱的体格和怯懦的性格常常遭到旁人的欺负。一次偶然中,阿娟邂逅了和自己同名的舞狮少女(秋木 配音),少女飒爽的英姿和如雷贯耳的话语激起了阿娟对舞狮这项传动活动的兴趣,他打算参加舞狮大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很快,阿娟的好友阿猫(大雄 配音)和阿狗(郭浩 配音)也加入了这个计划之中。
可是,舞狮哪有这么容易学,为了拜师,阿娟一行人找到了开鱼铺的咸鱼强(李盟 配音)。咸鱼强虽然现在活得窝囊,但曾经却是舞狮比赛的冠军,三个少年蓬勃的朝气和真挚的眼神打动了咸鱼强,重新唤醒了他对于舞狮的热爱。
声明:此文全是真实感受和客观分析,喷子和水军请绕道,谢谢。
《雄狮少年》上映,豆瓣开画8.3,目前升至8.4。原本从先期口碑来看,这部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将最大可能成为今年最后一个爆款。毕竟“正能量”“励志”“热血”“国漫”“底层”,这些最易引爆票房的因素,《雄狮少年》应有尽有。目前来看,并未达成大家的期许。赞赏者称它为“黑马”,说它题材新颖,不再炒孙悟空、哪吒的冷饭;说它制作精良,运镜、音效、画面、动作、造型均属顶流;说它中国风味,融合水墨、舞狮、战鼓、李白等古代元素,成功激活了传统……但在各式各样天花乱坠的夸赞声中,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回避了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动机的评价;而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动机的不满,又恰恰是所有差评共同关注的焦点。赞赏者玩味着他们的赞赏,批评者坚持着他们的批评,这场围绕《雄狮少年》的隔空对话,多少有些“关公战秦琼”的虚拟意味。其实换个角度来看,观众们“自说自话”的背后并非毫无交集,关键在于立场和侧重不同。赞赏者是在“形式”上的赞赏,批评者是在“意味”上的批评,而“形式”和“意味”正是我们评价这部电影的切入点,也是一部电影不可分割的两面。
如果以相似度为标准给《雄狮少年》寻找一个参照物,那无疑是周星驰的《少林足球》。这绝不是为获取流量而在国漫“黑马”和经典港片之间强行建立关联,实在是因为两部电影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同样是体育题材,同样的地域文化背景,同样讲述咸鱼翻身的故事,甚至人物设置也如出一辙。热爱舞狮却为生计放弃梦想的强仔,和因踢假球被打瘸而郁郁不得志的“黄金右脚”傻傻分不清楚;胸中时刻在怒吼“我不是病猫”的小娟,和“心中的一团火是不会熄的”五师兄,也实在难分彼此。就连舞狮团队的两个配角在形体、气质以及出场方式上也与《少林足球》中的四师兄和六师弟完全一致。更不用说各种细节的设置,如正式比赛前的那场“友谊赛”,以及夺魁前主角幻化成雄狮的场景,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少林足球》。尤其是当男主小娟穿着红色背心在工地背对镜头时,相信很多观众眼前浮现的,正是穿着破鞋烂衫的五师兄(周星驰饰)那落魄却充满斗志的“同款”背影。至少应该承认,《雄狮少年》的制作团队在“融梗”方面堪称一流,因为这还不包括对周星驰其他电影如《功夫》“别再吵了!”的台词借鉴,对徐克、李连杰《狮王争霸》的舞狮摹仿,对《爆裂鼓手》以鼓点推进情绪并在结尾戛然而止的转化和运用。但也不得不说,因形式雷同制造的“情怀”会是《雄狮少年》票房成功的原因,也将是它后续发力的最大障碍。成也模仿,败也模仿,这是因题材新颖而广受好评的《雄狮少年》也无法逃避的宿命。甚至可以说,只在形式上下功夫,而忽略剧本的打磨和意境的营造,正是近些年国漫乃至整个国产电影无法取得“质”的进步的根本原因。
《少林足球》珠玉在前,《雄狮少年》无论在商业上取得多大成绩,都不免“东施效颦”之讥,原因就在于观感和“意味”的差异。而能给人带来余味的电影,几乎都要有合理的剧情和充分的人物动机。若以此为着眼点重新对比,就会发现形似“肝胆”的两部电影,在意境上却又“楚越”两隔。同样是“逐梦”,《少林足球》中的人物是有充分动机的。师兄弟六人身怀绝技,这是“逐梦”必须要有的实力前提。铁头功、旋风地堂腿、金钟罩铁布衫、鬼影擒拿手、大力金刚腿、轻功水上飘,用不着单曲循环《世间始终你好》,单将这些名称罗列,便能强烈感受到他们“一山还有一山高”的逼人英气。可惜“一身难得的好本领”,在“一秒钟几十万上下”的高科技社会并无机会施展。绝世高手们英雄无用武之地,不得不重走“杨志卖刀”的老路,只是更加落魄——卖唱的卖唱、洗碗的洗碗、躺平的躺平,就连实力最为强悍的五师兄也只能靠收垃圾度日,怀才不遇,这是人物“逐梦”的动力。穷困潦倒,沦落东西,可内心无一不在追问“不知何年何月能够得偿所望?”因缘际会,千里马五师兄偶遇同样落魄的伯乐“黄金右脚”,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逐梦”的契机。“黄金右脚”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球坛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昔日球王想要证明自己老当益壮,风采不减当年;武林高手想要借机一展宏图,同时收获丰厚奖金。二人因此一拍即合,这是人物“逐梦”的最终目的。再加上师兄弟们实在没有更好的求生门路,此事自然水到渠成。如此讲述故事,剧情合理,动机充分,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喜剧、励志、武侠、爱情浑然一体,让人回味无穷。
返观《雄狮少年》,留守少年小娟本身并无舞狮根底,只靠一个素未谋面的同名女孩的几句“安利”就对舞狮心旌摇荡,实在不尽合理。抱着狮头就立志舞狮的主角小娟又成功游说两个毫无斗志的朋友舞狮,只能加剧这种不合理。而且,靠舞狮才能成为“雄狮”,这种“病猫——舞狮——雄狮”的关联建立也过于简单和直接,毕竟“不做病猫”的方式有多种,舞狮并非唯一途径,这就再次消解了三个少年坚持舞狮的合理性。而拜师的经历,竟然要靠一个老态龙钟、神志不清的职业扫地僧来推进,无厘头桥段不合时宜的运用与影评中盛赞的“现实主义”更是格格不入。强仔的改行也经不起推敲,狮行明明可以通过表演加收徒养家糊口,不明白为什么非要安排一份卖咸鱼的“苦情”职业来显示生活的不易。这样的设置无非就是强行制造反差:与民间艺术挂钩的舞狮就是“理想”,就是“不务正业”;卖咸鱼就是“现实”,就是“饭碗生计”。实际情况是,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可以完全兼容的。若坚持认为这一剧情走向毫无问题,那只能反证强仔舞狮水平不足以安身立命。如此以来,又和后面轻易冲入决赛的剧情发生冲突——一个舞狮水平“半瓶水”的师傅加上几个无所事事的“半吊子”徒弟,在时间有限边卖鱼边训练的情况下,真的就能轻易打败一众禀赋更强、训练方式更专业、训练时间更久、甚至远比他们要努力的舞狮团队们?导演也许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所以他又安排了用脚气推进,最终“杀”进决赛的无厘头情节。在我看来,导演如此设置甚至比这段剧情本身还要无厘头,也就难怪观众们不买账了。尤其电影后半段,两个小娟再次偶遇。开着“豪车”早已放弃舞狮的小娟对着一天打“八份工”的小娟讲述坚持舞狮梦想的片段,不仅没有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反而极尽讽刺,贩卖成功学的庸俗和虚伪由此显现。以此情节为转折点,电影前后水平的参差也被“倒食甘蔗,渐入佳境”的观感轻易搪塞,缺点就这样被眼花缭乱的好评装扮成优点。人物动机和剧情的不合理,让这部形式丰腴意味寡淡的新作丧失了成为一部真正好电影的资格,这实在让人感到遗憾。如果说这部电影真的带来了感动,那也应该是“留守儿童”“追梦人”这些能够激发本能情感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不是电影本身的功劳。换句话说,是题材和口号的感动,不是内容和剧情的感动。制作团队在模仿、形式和煽情上下足了功夫,可就是不愿意在最根本的剧本和人物塑造方面用一点心。也或许是创作团队距离普通民众的生活太过遥远,最后摹画出的只是一幅基层生活的皮相,骨子里全是些经不起推敲的细节。
《雄狮少年》的好评如潮,让人愈发感慨以周星驰为代表的港式经典仿佛三千弱水,现在的喜剧或励志剧只要轻取几瓢就有望成功。无论是国漫之光《大圣归来》《魔童降世》(部分地方致敬),还是喜剧新秀《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取法周星驰仍然是获得成功的终南捷径。可惜的是,大部分摹仿还停留在恶趣味、台词、主题设置上,“移花接木”的效果并不值得肯定,也并未带来足够的惊喜。国人一向重视写意,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是对作画重形不重意的否定,直言那只是小孩子的水平。如何做到形神兼备,既有中国作风又能走向世界,对于国漫来说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就连二十年前的那座山,“雄狮”尚且没有能力翻过。
此文此前通过微博大V影评人“阿葱”(微博名称叫“阿葱”,一个敢于发出真实声音的影评人)发布,本次略作增添,在此一并感谢。
其实我不太懂为什么大家都说“热血” “燃” “有梦想就能发光”,这个故事我觉得是很沉重悲凉的。
男主舞狮比赛大出风采后,改变了什么吗?没有。
“奇迹”让父亲醒过来了,但年轻的农民工阿娟最终还是坐上了去往上海的列车,去往一个离家乡越来越远的大城市,只为了翻倍的工资。曾经的梦想是与父母团聚,最后他像父母一样,为了扛起家庭选择远行。这不是一种悲剧的轮回吗?
辛苦学会了舞狮,但舞狮并没有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最后还是四散成为“城市的背景音”,成为像师傅一样一身好技艺的“咸鱼强”。
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如果到现代没有形成产业,没有新的观众、新的从业者加入,最后只能成为供养在博物馆里虽生尤死的化石。
到最后男主(穷的人)女主(富的人)都放弃了舞狮,也说明了传统文化传承尴尬。穷人需要奢侈地去在生存和梦想之间做选择,富裕阶层眼里又认为它不上档次,也许可以为别人做这个加油鼓劲,但自己去依然会有周围阻碍。
当然三次元里的舞狮行当其实没有那么惨,我在佛山看过舞狮表演,动作惊险刺激,现场看十几米的高桩上辗转腾挪非常有观赏性。狮子们下来时又憨态可掬,与观众的互动体验并不亚于玲娜贝儿。
旁边还有精美的舞狮文创馆,展览大量漂亮的狮头,以及精心设计的国潮文创(我也买了一个超好看的浮雕卡套)。至少在佛山的舞狮行业还是商业化良好、也后继有人的,但非遗名录里大量没那么明星的项目,其发展的境遇就很让人叹息。
另外我蛮喜欢电影反套路的一些点。比如废柴男主一开场遇到英姿飒爽身手矫健的舞狮姑娘,对方还给了他鼓励,我以为这肯定是女主吧!之后就是为了追姑娘而学舞狮吧!或者让女主也加入舞狮小队吧!
没想到,他俩自始至终都没有爱情,甚至只是见过两面的熟脸。她只是少年青春期羞涩的好感的一个梦,在你的世界投下惊鸿一瞥。最后在人群中看到她,身旁是同样优渥的男朋友。
是啊这不是很合理吗?在她的人生轨迹里你只是一个出场3分钟的NPC,有些机缘,但也就这样了。
男主内心一场微小型失恋,但也没有那么难过,生活中比这悲伤的事情要多太多。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龙傲天网文,你在别人的人生里也是配角。这一点出现在一个动画主角上,就很难得。
所以我对电影的评价是,煽情,但不媚俗。可以惨,但都是非常现实主义的惨,后半截浸透了生活的苦和泪。
导演有无数次让它滑向媚俗的机会:让少女阿娟爱上男主,让两人的贫富差距制造矛盾,让男主靠奖金一举解决家里困境,让男主的舞狮队从此成为名牌队伍靠巡演赚大钱,让师傅成为官方队伍的教练……但主创们都克制住了,只是把那些生活的苦轻轻放下,让它妥帖地回归现实的本色。
最后结尾有两个片尾曲,第一个是九连真人的《莫欺少年穷》,老实说歌曲MV真的好听又好看,但配上彩蛋真结局就很反讽。
第二个是毛不易的《无名的人》,这个我认为才是整部电影的真•主题曲:
要拼尽所有,换得普通的剧本
曲折辗转,不过谋生
……
是赶路的人,是养家的人
是城市背景的无声
一些与电影无关的话。
11号看完点映时非常激动,想打开讨论区看看有没有人聊那些有意思的点:
* 咸鱼强师傅的老婆真的叫阿珍,玩了五条人的《阿珍爱上了阿强》的梗。“虽然说人生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爱情确实让生活更加美丽”
* 有一幕飞机从广州上空飞过,又想起了这首歌里“飞机从头顶飞过”的歌词。
* 结尾彩蛋的处理大家如何看待,这是不是个悲剧?《莫欺少年穷》与《无名的人》哪个更适合做主题曲?
* 少女阿娟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富家大小姐去学舞狮有什么故事?
* 师母做了腊肠煲仔饭、皮蛋瘦肉粥,街上打斗时撞翻了一个老头正要吃的云吞面……广东美食细节。
* 包括大佛这幕也是让我很有感触,我在佛山玩时在百年前的老房子间游荡,真的一回头就撞见了一个20米高的大佛,就那么超然地屹立在街市里。那种巨物带来的神性、冲击感,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那么多那么多有趣的点,结果打开讨论区,全是“眯眯眼乳化了”“狗罕见跪舔洋爹”“文化殖民”“眯眯眼眯眯眼眯眯眼”。。。。。。
……OMG
翻了几页,全是在吵这么个无关紧要、正常人脑子里根本不会想到的事情,我寻思着隔壁大师松本大洋所有人物都是这种画风啊?你举报下《恶童》眯眯眼恶意辱日呗?
讨论区看得我脑壳疼又高血压,关了不看了。直到正式上映,好几个身边朋友看了回来说很好看,我想再打开讨论区看看分也开了、也正式上了,能不能多点正常观众。结果还是, “眯眯眼”“眯眯眼”“乳化”“眯眯眼” ……行吧。
上映那么多天看下来,感觉反《雄狮少年》的舆论有种民粹的感觉,“吹这部片的都是影评人大v,他们肯定抱团恰烂钱,要么就是自以为是洋人‘高级’审美。我偏不让他们如愿呸,电影票房越差我越高兴,这就是跟人民群众作对的代价。”
真的,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一部电影票房不如预期让他们感觉有了话语权,哪怕平时本来也不会进电影院看国产动画,但放在这部片上就好像什么正义拳出击似的。
采访中导演说制片人只给了他们两年制作时间,因为市场口味变化太快。事实也证明,这片放到两年前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而舆论形势变化起来你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预判到的。
还能说什么呢?反正粤配版上映我会再去二刷的。
1.3更新:
二刷了粤配版的,不知道是不是语言陌生化的效果,确实国语版显得尬的那些口号和念诗都变得没有违和感了!广东话里“雄狮”与“醒狮”同音确实是个很好的点,“你有没有听见心中的一声狮子吼”也更口语化~ 二刷最喜欢的场景:
🦁 开头阿娟骑车去看舞狮,载少女穿过街巷逃离,两场街巷戏调度太棒了!换成粤配以后确实有了港片既视感,巷战非常的《A计划》哈哈哈~
🦁 广州天台一夜后,旭日初升,城市苏醒的早晨:人行横道熙熙攘攘的人,拥挤的地铁站,排长队的早餐店(是肠粉吗?),穿着统一制服的富士康上工……太喜欢这段蒙太奇了!这就是平凡的日子、平凡的人的生活啊!正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的嘈杂,才构成了庞大的社会运转,“是城市背景的无声”。
🦁 舞狮决赛最佳的是阿娟带着第二个狮头重返赛场,那个二胡太霸气了!!全场最佳!!!伴随着雄赳赳又嚣张的二胡音,阿娟犹如天降,瞬间逆转形势!全片最燃段落。
🦁 非常喜欢阿娟准备跳擎天柱时,选手们(包括之前欺负过他的陈家村选手)纷纷跳入水中帮他扶稳柱子,全场鼓手一起为他击鼓鼓劲,真正的体育精神!
🦁 片尾第一首歌是九连真人的《莫欺少年穷》,原版的念白主角是“阿民”,电影版特地改成了“阿娟”,很细心,更有代入感了~
🦁 片子开场第一个镜头,是一只瘦弱的小橘猫,正片结束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一只真实化的狮子路过大佛。一头一尾,病猫变雄狮的意象贯穿始终。彩蛋里阿娟的床头,贴了《黄飞鸿》的海报,致敬石锤了~ 粤配版是1月1日-17日,但排片量很少。觉得国语版不过瘾或者之前感兴趣但没看的朋友,抓紧机会呀~
不想再看那些乌烟瘴气的话题了,欢迎看过的朋友来讨论电影本身。来我这里ky的来一个删一个,不谢。
第一轮点映,《雄狮少年》收1700万,口碑完胜,征服了各种自来水吃瓜看客,票房被业内行家预计能破20亿,「国动之光」的说法再次浮现。
但影片未能征服一部分「立场鲜明」的观众,因为能让这部分人认可乃至全力拥护的国动,除了有直接表态的符号之外,还最好是来自传统文化,于是变相制造出当下最盛行的「神话引擎」(fairy engines),让一大波孙悟空、哪吒、二郎神、白蛇借尸还魂。
这些神话引擎马力十足,一方面能靠文化认同沉降到普遍用户,另一方面又能以好莱坞式视效吸引大众。说白了就是实践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后善莫大焉,成了顶级国动的基本盘。
传统神话形象超载陈列,让现实主义几无立锥之地,如果说当下所需要的是重塑秩序的平衡,那么首要的是重塑现实世界的地平线——所以,《雄狮少年》可以说是一则革命性的文本,它才是「国动崛起」的全新起点,之前那些神话IP俱不能算,不论票房有多高。
立足现实主义、拆除神话引擎,意味着打破旧框架并引入新的框架,旧框架是传统文化,旨在导人向善(换上网红脸也依然如此);新框架是全球性的当代文化,旨在书写人之境遇,当然它本身并不「新」,说其新是因为传统文化的顽固性太强,以至于将其拆除截断是何其之难。
除了重塑现实的地平线外,《雄狮少年》通篇写人,写的是活生生的人,这种活性,在于没有将梦作为故事的尽头,没有将梦想作为人物的绝对寄托,那只是一道风景,生活另有其真实面向。 阿娟的故事在生活中有其普世性,即每个人的一生晚九朝五车水马龙,但总有堪称华彩的时刻,只是或大或小,然后再迅速归于平淡,只留下一张照片(或许什么都没留下)。就此而言,这个故事在表象上虽然仍是「废柴联盟组团逆袭」的故事,却谈不上励志二字,它的功能也只限于个体本身。
这种高度个人主义的叙事,或许来自皮克斯,或许来自日本(比如《机器猫》),或者二者皆有,它的本质在于立足现实中的个体,将其还原到普世位置,以拥抱梦想的梦境装置(影片中这个装置就是狮头)进行一场心灵奇旅,目的是寻找个体那麻木的/忘却的体验,与自我达成谅解。
阿娟在高楼顶舞狮的一场之所以打动观众,在于呈现了某种层级体验,也就是在放弃的那一瞬间,这个梦境装置(狮头)对他的召唤,他操弄起狮头,从最开始的生疏蹒跚到最后的行云流水,逐渐进入了大地和鸣的鼓点节奏,摄影机围绕它做360度旋转拍摄,构成了一种绝对意义的世界运动。
这一模式,是好莱坞歌舞片中似曾相识的至高体验,如今也可以在国产片中以虚拟的方式完成。而恰恰是这一幕,构成了和影片最后一场戏之间的有机关联,也就是唯有体验到世界运动的感觉,才会有跨越擎天柱的超越行动——这既是对过往伦理的超越,也是认知上的超越。
这种超越的另一个层次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说如果那些明显实力更强的其他队伍是神话引擎的造物(比如说《哪吒》),那么阿娟的队伍最终获胜,就有小成本现实主义打败高成本架空大片的必然性,这在现实当中曾不止一次地发生。
两个阿娟构成了影片中的平行实境,但女阿娟很明显是一个不那么写实的线索,她身上闪现着宫崎骏式的神迹,几乎能看到命运的纹理。你可以将它理解为隐秘的时间游戏,或者处于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下的阿娟本人,但他们都明确了一件事情:无需耽于执念,更无需将舞狮当做唯一的需求。
阿娟的师父「咸鱼强」也是如此,虽然偶尔之间会被舞狮的过往情感所唤起,但他早已经接受了咸鱼的生命(这并非对周星驰咸鱼梦想的背弃,而是再次认定),舞狮对他来说仅仅是一个「分神时刻的祭仪」,即便他替代阿娟参加舞狮比赛的两场,也并未展现出舞狮层面的技艺,而是依靠日生生活的经验(知道评委啥时候看过来)以及「咸鱼脚」(这是影片中颇受诟病的设定,但实际指向的是这个人物的生命体验的综合)撑到关键时刻。
有意思的是,虽然「咸鱼强」这个名字对应着「猪肉荣」等烟火形象,但其长相塑造并不像中国人,反而像是印度人或者阿拉伯人,它的作用更像是东渡之达摩,让小小的咸鱼店别有洞天。
现实当中,最善于搬运这类人物的电影人是周星驰,《雄狮少年》对周星驰的搬运和借鉴,或许就是其观众共鸣度最高的地方。 如果说前半段组建「废柴联盟」的部分堪比《少林足球》(之后也有一大波跟风作品),那么影片最后的涅槃重生就堪比《功夫》,跃向擎天柱的上行运动对应着《功夫》中如来神掌的下行运动,高空扔下来的英雄花,则对应着《功夫》里的棒棒糖。
周星驰的绝学,在于游离在现实主义和奇幻主义的边界,用一个梦境化的「伪胜利」平滑到现实中的「伪失败」(《喜剧之王》的结尾就是如此)。
《雄狮少年》的结尾复刻了这种方式,但方式并非平滑,而是以片尾字幕的中断形式——现实放到了彩蛋之中,幻想留在了正片的结尾。这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维系了两个世界的边界,只是少了反讽,多了残酷。 这种残酷不但是因为题材综合了留守儿童、家庭变故、底层打工人的现实命题,也同样在于让观众以个体经验进行感知:人物和大都会的叠印、底层生活的情境、日复一日的劳动、梦想和米汤的不可兼得。
需要注意的是,和那些用来拆除神话引擎的外来框架(无论美式的还是日式的)一样,周星驰的(或者港式的)伪励志内核也是拆解传统的一种绝佳手段。他的成功来自于对传统文本的亵渎(如对《西游记》的亵渎),也来自时局,因此从一开始就具备反主流的批判性。
拆除神话引擎,除了打破神学阵列和传统文化的框架之外,还需要重建认识论,也就是说国产动画常年以来不仅将其视作「传统文化艺术」,而且还视作「低幼儿童艺术」,这中间除了剪纸和水墨的流行让「美术片」篡夺过动画片之名外,还造成了从《喜羊羊与灰太狼》到《熊出没》的低幼倾向,它的核心受众是未成年儿童,和所谓的家庭电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就此来说,《雄狮少年》是罕见的严肃面对成人群体的影片(之前也有《李献计历险记》之类,却是剑走偏锋不够主流),它看重故事和人物本身,也能找到合适的包装通道。 或者说白了,它既证明了「中国动画是应该有剧本的」这件事,也证明了动画电影可以和最当下的流行产物(比如《乐夏》的诸多金曲)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
事实证明,影片的高潮部分,正是九连真人的《莫欺少年穷》将观众情绪推上了巅峰。 从五条人到九连真人,从舞狮文化到民俗风情,《雄狮少年》展现的是一种集合体式的岭南文化,它或许有浮光掠影之嫌,但也确实产生了沉浸式的体验。 在我看来,它追求的是情境化——在此美中不足是未使用粤语对白,但反过来也可以看做是国语文化对岭南文化的有效收编,这种收编,类似于迪士尼/梦工厂对中国文化的收编,它的前提是地域文化应该向着更大的文化界域开放:越是民族的,就越应该是世界的。 观众对岭南文化的新奇感,对应着世界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新奇感,这种开放的情境,反过来却会遭遇一种顽抗。
动画沦为大规模的意识形态战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它面向未成年人,是重点保护领域。但如此的故步自封、建构等级制的神话引擎非但于事无补,或许会进一步磨灭国动的实际创造性。 观众赞扬《雄狮少年》,除了因为其扎根现实的情感有效性之外,更在于它在拆除神话引擎方面呈现的有效经验,它与神话传说、架空的环境以及主流意识形态都保持了礼貌性的距离,它尊重的是制作本身的规律以及动画本身。
正是因此,我认为《雄狮少年》并不算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产品,而更像一个时代的试验品,它的成色与迪士尼、皮克斯、日本动画相比只是中下层级,但放在国内语境之下,它似乎比时下那些热门国动都高出一截。
如果说《大圣》《哪吒》《白蛇》那些是高桩上过关的精彩舞者,《雄狮少年》就是那唯一飞向擎天柱的存在。
最后想说,「雄狮」根子上也非国粹,是舶来品。从佛教狮子雕像到南派舞狮文化,是历史上「洋为中用」的精彩一笔。
让舶来品脱胎换骨成为国粹,这种心胸气魄,古人有,今人竟然更难。
【虹膜】
以下转载自微博 @花杏kero ,有相同感触奈何文笔有限,特意向原po征得同意转载,如有异议侵删。
看到了好多自来水安利雄狮少年被骂,我主动探头过来挨骂吧
我就是觉得雄狮少年牛逼,任何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这样一边倒的骂,我看完电影上来转了一圈想安利,发现安利的视频都被评论点着骂,说水军,那我来了
你们骂,是因为你们没看,是因为你看着小眼睛就自卑,是因为你们从根源上自己就看不起小眼睛,你们代入小眼睛共情啥呢,他本身讲的就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故事。
三个农村少年,高中刚刚念完还念的不好,一个身体从小就弱的病猫,一个胖的要死的肥猪,一个长得像猴子的不学无术少年。
这是他们的故事,他们从来就不和光鲜亮丽的生活沾边儿,他们悲哀,沉沦,生活没有亮点,男主爹妈是去城里打工的,爹还摔成了植物人,他们和这个美丽的中国美丽的未来不沾边,懂吗
他们没有你们的生活,没有光鲜亮丽,那个年代也没有手机,打电话要去报刊亭花一块钱。
是不是在座各位没有经历过那个贫穷和富有交替的年代啊,你们现在的快乐是因为你们爹妈赚钱替你们负重前行,你们从小生活在美丽的城市里,很小就学会了用手机,不会因为生活费窘迫,你们担心的是四六级马上来的期末,寒假和圣诞礼物,你们无法理解,啊为什么这动漫画的人这么丑啊
那我告诉你,一个病猫是会这样的。因为他没有长开,时间往前轮二十年,农村到处都是被爷爷带着长大的留守儿童和去城里打工的爹妈,他们土,不会搭配,和光鲜亮丽的美不沾边
你以为杀马特是怎么来的?
农村人弄巧成拙的,挤破头想要的时尚,慢慢的沦为乡土的代名词。
从电影的一开始,他们就不是向上的,不想着学习好好赚钱,找点乐子不想欺负了就去练舞狮,练习舞狮还因为长的奇怪被嫌弃,是的,男主他们在农村,也是底层,被嫌弃的底层啊。
所以我能共情的是什么?
是他们是底层,但是没有烂,没有坏,爹摔成植物人这18岁的少年知道放弃比赛放弃舞狮去广州打工,会去送外卖,会破破烂烂的收敛自己可怜的自尊,睡到五层通铺的最底层看月亮。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想哭
因为这个故事,是真的可能发生的故事,是一个九十年代零零年代正在发生的故事
那个义务教育逐渐修正补全的年代,但是在农村,有孩子被丢下了,他们被时代和生活一起抛弃,但是只能咬咬牙,放弃无以为继的学业,用双手承担起一个家贫瘠的未来
你看男主,多搞笑啊,就像他赢了斗狮,一切也都没有改变,他去上海打工的床头贴了一张他赢了的照片,然后生活一切照旧,明天的砖依旧烫手
这就是现实啊
别和我扯陈漫,人家搞的是高级艺术,他说这几把高级脸我第一个骂,但是雄狮少年有说男主好看吗,有说眯眯眼好看吗,好看个der,病猫会好看吗,一个底层人会好看吗,来往的人们不会没有看过真的搬砖睡天桥的农民工吧,那些人又土又破又一身汗臭,不会进电影院的,因为可以看起电影的高高在上的时代宠儿们,继续攻击呗
我不怕,我不后悔,因为我看过了
幸运开挂不是热血的本质,人的成长和永不停歇才是啊!
回想起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觉醒则国觉醒…”的广播早已在细节上暗示了主题,只是我们曾经难以想象,留守少年的觉醒,也可以成为雄狮!
一、人物觉醒
直到影片过半,小娟身上的主角光环也一直没有闪亮起来。
阿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在舞台边头顶瓜皮的“小傻子”,他木讷没有灵气,胆小没有目标,完全看不出18岁的风尘。这可能是大多数没有父母陪伴,没有良好的教育引导,饱受霸凌的留守儿童的缩影。
从他开始为舞狮蠢蠢欲动,辛苦训练,获得初赛资格———到此为止,阿娟的动机、意志、天赋,依然和作为配角的阿猫阿狗两个伙伴并无二致,他们只是开始有了一个模糊的意志:想要证明自己不是咸鱼;但这个模糊的意志是留守儿童们珍贵的“救命稻草”,是“自我意识”最初的萌动。很多留守的孩子因为缺乏教育而在混沌中度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又因为缺少关爱在步入青年的瞬间陷入自暴自弃和自我怀疑。此时舞狮背后意味着的那种可能性,幸运地承接住了阿娟们的期待和尊严————但就像我们对舞狮评价的世俗眼光一样,就像咸鱼强的岳父对女婿的看法一样,我们难免要想:这种缥渺的华而不实的文化能撑他们多久呢?
阿娟的努力能够支撑他拿到舞狮大赛的入场券,但他的体格只是灵巧,不足以具备拿冠军的竞争力和爆发力;阿娟的意志此时也没有那么强烈了,他已然自我证明了一些,是不是就够了?留守少年们成长的空间到头了————这又是一个客观现实:身体条件所象征的天赋条件,舞狮所代表的受教育和成长机制,在农村地区都是相对匮乏的,这些外在的因素限制了阿娟们,让那些雄狮初醒的光芒很容易就被泯灭在了摇篮里。
人物的成长进入了瓶颈,这才让家庭命运的悲剧强行接管,倒逼着阿娟进入新的空间,获得新的成长的可能。最难得的是,这不是停留在剧作上的讨巧、顺理成章,而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真实少年的命运写照。
在广州打工谋生这一段,也是再寻常不过地写在留守少年的人生规划里;它既是机遇又是陷阱。打工的目的看似简单:只要赚钱就好。但如果你没有清晰的自我认知,或者被命运的意外绑架,你永远不知要赚多少才算足够;它就像是一个黑洞把人拉入周而复始的沮丧的庸碌无为。所以虽说在城市打工的历炼是修行的必经之路,但未必人人都能幸运转身————他们还缺一个信念,还缺一个雄狮的狮头,把他们从城市的陷阱,生活的陷阱中拯救出来。
阿娟站在桥上远观比赛,他一回头,天边高楼上被他遗弃的狮头依然目光矍铄地俯视着一切,俯视着渺小的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的自己————这抬头的瞬间这才是阿娟真正的觉醒时刻呀!此时的阿娟已经和阿猫阿狗不一样了,他的苦难和自我觉醒都更加深刻,他从懵懂的自我进入到更笃定和确信的自我,这不就是少年真实的成长吗?把这么抽象的东西写出来,真的太好了。
二、舞狮究竟意味着什么?
◉开篇的水墨动画告诉我们,舞狮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在外游子看到就会共鸣的流动的故乡。
◉阿娟姑娘把狮头第一次交到少年阿娟手中,这时舞狮是一个“定情信物”,它象征着留守少年对美好事物的心存羡艳。
◉舞狮在咸鱼强的妻子那里承载着他们年轻时的不羁与活力,在咸鱼强那里隐藏着让尊严翻身的孤注一掷。
◉舞狮一开始还象征着能让阿娟家庭团聚的机会————但看到后来,你发现全都不是。舞狮这背后的意味全都短暂地存在过,但它们太容易被现实消解,被时间稀释了。
我试图更精准地描述舞狮象征的意义。
师傅对阿娟说,你脚受伤了不要去踩梅花桩,走到这一步我们已经“咸鱼翻身”了;阿娟却说,雄狮的精神是坚持到底!
这时我们可以说阿娟的舞狮已经开始沾染上罗曼罗兰的英雄主义: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坚持热爱生活。
但还不止于此,阿娟跳完梅花桩后就算是“坚持到底”了呀,他为什么还要跳过那象征着不可逾越的“擎天柱”呢?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的能力吗?为了博得姑娘的芳心吗?为了突破传统文化的边界吗?
我想了很多可能,最后觉得最合适的解释还是,这是一个觉醒的过程,这是一个阿娟在剖析自己内心追求的过程,这是一个少年在跳过一个又一个更高的梅花桩,走过一个又一个人生的阶段,追求更高更好的自己的过程啊!
我太爱《雄狮少年》的热血了,爱《莫欺少年穷》的潇洒,爱所有人为阿娟震鼓的团结,爱第一缕阳光照亮狮头的天启…但此刻我才明白,幸运开挂不是热血的本质,人的成长和永不停歇才是啊!
《雄狮少年》在剧本设计上的动用的不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样的外在的物质奖励作为驱动力,而是用更加向内的精神探索层层递进剧情,用觉醒的过程释放热血的氛围,显得更加难得。
三、(剩下都是夸奖和溢美之词)
◉第一层立意: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真实与传统文化符号的结合。
◉第二层人物:姑娘阿娟作为女孩不能深度从事舞狮运动的遗憾;咸鱼强的中年危机和妻子对青年时代的追忆与愧疚;阿猫阿狗的不甘;人物动机都完整自洽。
◉第三层空间感:空间感是一个很容易被商业类型片忽略的要素。电影呈现的肇庆地区的桑基鱼塘,木棉花,萤火虫,烟雨笼罩的田埂…这里的独特空间景观都能让人在忘却故事剧情之后怀想起这片土地上的舞狮的精神。对于广州城市空间的提炼也都很典型:三和大神般的招工现场,富士康般的工厂换班,路边喊口号的地产销售…这是打工人心中城市空间氤氲的不散的记忆。
◉第四层摄影灯光和美术:只举一个小例子,拿到初赛资格后三人躲在广场角落的阴影里卖关子,向师傅公布喜讯的瞬间从阴影中冲出来,夕阳一瞬间把整个画面涂红,喜悦感溢于言表。这个结合光色的运动设计实在是太有心了,在这实际操作上,实景的拍摄反倒困难重重,这大概又是动画能把它实现的魅力所在吧。
《雄狮少年》影评 —— 在浪漫主义的土壤里,开出现实主义的花朵。
点映看了这部国漫,很感动,感动于国内CG技术水准的快速发展让狮头充满了灵动的情感表达,也很惊喜,惊喜于国漫题材的这一次大胆突破与尝试,让我看到了国漫无限可能的未来蓝图,更感叹于中国人无法估量的格局和眼界。
场面很真实很漂亮,没有刻意营造但是却非常具有浓浓的中国气息,中国特有的人情氛围也很浓厚,整体剧情节奏是慢慢铺开,娓娓道来,没有太多刻意的噱头但是却有细水长流的内心的感动,不靠热IP或卖梗,靠故事本身的真实生动来直击我们的心灵深处。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还感叹,很多城市街景,做的跟实景一样真实,除了看热闹,其实也是看一种情怀吧,两广出生长大的小孩应该很有情感共鸣,就算是北方的孩子,应该也可以从里面找到一丝香港电影的元素,同样也能分享这份怀旧的愉悦。首先在情感基调上,导演很用心,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其实单独看这个故事,应该这么说:少年阿娟(包括他的好友阿猫阿狗,他的师傅咸鱼强仔)在现实主义的土壤里,超越自我,开出了浪漫主义的花朵,舞狮登擎天柱是这个故事的一个高潮,但是故事最终还是回到了现实主义的土壤里,少年阿娟仍旧到了上海打工赚钱,他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奋斗来养家糊口。
但是故事的主体架构是让我们观赏“舞狮”以及讲述舞狮艺术诞生的全过程,包括最后的“登擎天柱”名场面,这些都是极具艺术色彩和浪漫色彩的东西,都是在讲一个梦想的萌芽、长大、冲破阻挠开花的过程。可贵的是他没有脱离现实去讲一个假大空的“少年梦想”故事,而是扎根我们身边的社会现实,去讲如何在现实的阻碍里,人心如何平衡自我,取舍抉择、让梦想开花的过程。从现实到浪漫,当然美丽宏大,而能从浪漫再回到现实,同样动人,因为真实真挚真诚,所以隽永甄稀。同样,狮头作为影片里一个浪漫主义符号的代表,也担任着给予主人公们在现实生活里心灵营养的运输者的角色。
首先故事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具有层次感和一定的表达技巧,虽说有些话语比较白话,但是也通过主角们的心理转变推动着故事发展,角色的人设前后是能说得通、能立住的。比如说咸鱼强在徒儿们参加初赛之时因为听到海鲜饭店老板为难她老婆,他还是决定暂时放下梦想回到店里帮老婆送咸鱼,看得出是有男儿的担当,并不是一味的自我,而他老婆的心理变化也是整个故事的亮点,依赖于其老婆的心理变化咸鱼强才能稍微拐弯去做自己年轻时的热爱,同时,这些心理变化也非常接地气,点睛式地将当代成年人一些迫于生计的无奈轻轻讲述。
其次我很喜欢他漫画形式里的一些情感表达。在两段重要的“训练”剧情中,用绿油油、生意盎然的乡村美景,或是充满烟火气的小镇街景,配合“fly away”和射雕主题曲的两首bgm,不仅将两个阶段的训练成果做了对比叙述,同时融情于景,使观众也沉浸于他们竹马无猜的青葱少年时光里。刚刚提到的咸鱼强夫妇,和阿娟的心理变化,也通过细微的人物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社畜”们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这些都是不错的情感表达。不同年龄人物的内心情感冲突贴近现实,能让不同年龄阶层的人都能产生情感共鸣。
还有几个我觉得比较特别的点。第一,以“雄狮少年”的故事框架,实则表达了深层的社会关怀,很明显地在提醒大家都去关注留守儿童和少年欺凌这两个极其现实的社会话题。当然,这两件事不一定会同时出现,但如果同时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那真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文化和教育的悲哀。阿娟算是运气很好的少年了吧,不仅仅是说他有实力、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他的幸运在于他内心的自信和勇气,基于这些他才敢去做后来的这些所有事情,当然我们不可能奢望社会上每个留守儿童、或者被欺凌的少年都能有这般勇气和自信,电影也许是美化的现实,实则上现实社会中那些被欺凌的少年,又会有多大的可能性,重建心理自信,重塑一个健康的自我呢?从心理学上科学上来说,这不是不可能,但是真的很难。真的希望大家都能多多关注少儿成长身心健康问题,希望每个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当然,故事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蓝领人群的生存现状的思考和关怀,没有过多累赘和卖惨,相反倒是通过他们的自我救赎和乐观,感动了我们,反映现实的同时反而给了我们力量。片尾曲毛不易的《无名的人》讲得才是导演的初衷,才是这个电影真正的底色,有多少像阿娟这样独自在外打拼的人,将物质和精神的无力感藏于心中,而讲一位雄狮少年觉醒的过程,是用一朵花开的瞬间,温暖每一个异乡拼搏的你我,从此,每一个阿娟独自漂泊的身影,不再孤独,而更有力量。
第二,也就是我说的标题,用浪漫主义的故事,呈现出对社会现实的那么多探讨和思考,开出现实主义之花,把“少年舞狮学艺成才”这么个看似“俗套老套”的故事讲得如此不俗气,将“少年梦想”、“社会蓝领阶层生存状况”等社会现实这些两个极端的、各为浪漫和现实的“俗套”话题融合到一个完整的故事中,低可接地气,高可入凌云,将很盛大的少年梦想和较为沉重的社会议题又能以如此自然生动、娓娓轻盈的铺陈开来,讲故事的同时你会清晰地看到这朵花每一片花瓣绽开的过程,而能打动我们心灵,能让我们依旧相信世间的美好,现实与梦想的轻轻碰撞发生化学反应,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极具技巧性和艺术性。
第三,也就是大家都喜爱的一些国风元素。关于舞狮的各个元素、极具当地特色的节庆气氛、时不时出现的粤语等等,这些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东西,但我个人觉得最可贵的不仅仅是这些表面上的东西,除了大家津津乐道的粤语歌、客家话的歌都极其应景好听、用竹笛声、唢呐声来烘托剧情发展之外,也很巧妙地直接用鼓声来作为剧情的推动力本身,阿娟在擎天柱面前的跃跃欲试和踌躇不前,台下的好友们和对手们纷纷以鼓做气,鼓励他勇攀高峰,这时候鼓点的递进叠加,是他们给予的勇气,同时也直接表明了阿娟内心的变化,少年有了勇气,鼓点也成了“燃爆”现场的配角,使“听内心的声音,想要成为雄狮”的主题立意得到升华,同时还弘扬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咸鱼强夫妇的相互理解和扶持,少女阿娟对少年阿娟的鼓励,咸鱼老板娘对少年阿娟的关心,还有师徒情(没有大篇幅渲染描写,但是通过阿娟回归赛场给师父敬茶、上赛场前戴狮子头跪拜师父这些细节,已经足以表现其对师父的尊敬和感恩)、兄弟情等等,这些一切的感情,在我看来都是华夏文明几千年来传承的特色的人文精华,是支撑这部电影的情感内核,这些也是隐藏在唯美画面里的国风精神。
第四,我惊叹于也醉心于导演的细节描写,好的作品仅凭一句话一个神态就能传递许多信息。首先一开头一气呵成用一段舞狮来衬托小镇少年阿娟的窘迫现状,用一段单车逃脱来表现阿娟身手灵活的天赋,在舞狮训练中有出现过的技术难点都在决赛现场会有呼应,让我们外行都能看得懂;又比如说在搞笑的情节中透露出少年阿娟(因其童年的生长环境)也是会察言观色的,这也能证明他之后决定去打工或者重回赛场舞狮,都是一个小少年有考量的打算,并不是一腔孤勇;又比如咸鱼强摩托车垮掉的情节,赚足笑声的同时也是给之后传统狮头大鼓的展示做了个欲扬先抑,咸鱼强师父让他们先在小镇battle,实则是让他们知道赛场上的险恶,促进他们成长;又比如那些夏夜月色,萤火星光,那些雨打芭蕉,那些暖阳下的欢呼,都是筑成留守少年们新生命骨血的丰富营养。这一切犹如一根枝干上的叶片,清晰且相互交织,都为主人公服务。我还很喜欢两个音乐主题动机的并列陈述,在开头的木棉花树下少女阿娟说这是英雄花、回放咸鱼强二十年前舞狮的昔日风采和少年阿娟黎明天台练舞狮,出现了三次的起于小三和弦的主题A(我们暂且称之为“内心”主题),表达人物内心对远方梦想的追求与向往(小调色彩多少有一点在隐喻很多人都得屈服于现实的无奈吧),以及在开篇少女阿娟的舞狮battle现场、即将去往火车站时阿娟回望天台那个俯视一切的狮头时和阿娟顶着狮头出现在半决赛赛场上时,三次出现的以唢呐演奏的主题B(我将其称之为“狮头”主题),这是一个充满着气魄的下行小三度的音乐动机,表达舞狮的荡气回肠以及少年内心自我的觉醒。每一首BGM的出现都与剧情的节奏和情绪精准卡点。
第五也是我很佩服的一点,人们印象中,广东人很爱求神拜佛对吧(当然其他省份地区也有这样的习俗只能说一部分人看来广东尤为兴盛),故事里的“求佛”剧情也很吸睛,我们有时候把自己完全交付于“求神拜佛”,当然电影里没有否认这个行为,但是通过那句经典台词,“只要心里所想,就能成为雄狮”,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渺小或者远大的梦想,只要你内心真的很想去做、去做好,你有勇气靠自己的双手,那么,用双手就可以创造奇迹,而这,也是与“幸福是要奋斗出来”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这在所谓人称的“玄学”和“唯物主义”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同时也是鼓励观看者们,无论现实多么贫瘠,只要心里想着梦想,只要你愿意付出劳动和汗水,总有一天可以实现,可以创造奇迹,平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接受注定普通,可怕的是没有前进的勇气,同样,我们要敢于冲破现实触碰梦想,同样也要敢于合理放置梦想的位置走回现实,面对现实。这样的一部电影,带小朋友观影具有教育意义,大人们走入影院,也能收获内心满满的感动与正能量。
也许很多个我们的出生,都如少年阿娟开篇般窘迫无助,我们要如何生成那个从底层去触碰高耸入云的梦想的勇气,我们也许目前很弱小,但是就像咸鱼强说的那样,别人,这些眼前正在经历的,这些看似命运的桎梏,别认。多少个阿娟也许真的只能在钢筋水泥的天台上独自舔舐梦想的温度和力量,被迫屈服于现实,但是雄狮要战斗到底,生活,也是。就像开头所说,纵然前路艰辛,仍旧未来可期。是那个花红叶绿的午后,是“英雄花”这一句鼓励,改变了那个少年的一生,又穷又弱鸡的少年,让我们新生疼爱,无论舞狮或者创业,只要做心中热爱,就是英雄。雄狮代表留守儿童的觉醒,也是不自信少年们的觉醒,需要一个契机,去勇敢做最适合社会定位的自己。少年阿娟不是因为盲目自信要去赢,而是需要“赢”这一件事情,来找到自己的自信心,挑战擎天柱,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只是少年的一种,不认命。舞狮比赛不是他们人生的终极追求,甚至只是一个小插曲,他们的内心渴求着寻找自信,舞狮给了他们自我觉醒的一次契机。狮头成功登顶擎天柱看起来好像并没有让他们和师父的生活发生质的变化,但是谁又有资格规定非得是物质上的极速创收才能算咸鱼翻身呢?这一次的成功,能照亮温暖他们每一个人(包括舞狮现场的观众,也包括大银幕前的你我)内心最孤独清冷的角落,能让他们在今后每次感到无力或疲惫时仍旧因此而又注满能量,成为一辈子都为之受用的精神营养,这又何尝不是这一次生命更加可贵的收获呢?内卷的时代,梦想更需要开花。花在这个时候,不一定算是一个能下定义的结果,花是营养本身。而电影中的狮头和舞狮这件事情,则是这朵代表着心灵营养的花。
这虽然是一个很现实甚至有一些冷酷的故事,但是它顶着朴实生动的画面,治愈每一个在现实浪潮中奋力扑腾拍水前进的你我。看完电影,留在心中的是广阔而深沉的温暖,感谢片尾曲的歌词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努力,都值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个力量,在默默关心和疼爱着我们,会觉得这些漂泊他乡的打拼都值得。
听着片尾曲最后一句很舍不得走出电影院,我怕又要面对自卑的现实。以往看完电影,走出影厅总是很快回到现实,对那个挥斥方遒恣意呐喊的次元总是无比留恋,但这一次,雄狮少年给我力量,我相信自己能够自信地走出影厅,它给的温暖,足够给我勇气,来对抗现实的无力感,去战斗,去成为心里真正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我想,我们需要思考,一个人究竟如何才能自我救赎,以及如何在梦想与现实中取得平衡。电影把阿娟的这一段成长过程有致地描绘开来,他在每个阶段都选择了当下最有价值的选择,选择无关对错,只在乎是否适合那时的你。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可以跟小朋友说你要用于追求梦想,也可以跟少年说你要勇于突破自我敢闯敢冲,当然也可以跟每一位中青年甚至是老年人说,你永远有力量可以平衡好现实与梦想的天秤,只要时刻听从内心的声音,做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我个人认为电影在这一part也处理的很大气,他没有告诉你绝对的对错,无论是屈服于生计或是一心追求热爱,这些都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要学会辩证分析,做具体情况下的权衡选择。我想如果阿娟不顾家里负担,咸鱼强不顾妻子操劳,这样的人物也不会是大家看到最后都会喜欢和疼爱的主角。极端而不考虑客观的选择只会是莽夫,如此内卷的当下社会,只要是善于权衡利弊,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与梦想的人,就能称之为英雄。
当然我不想说的如此冷静克制,我个人喜好还是想说一些燃的话语:在能权衡的前提下,虽然现实有时候不免冷酷,但关于梦想的故事,适用于每一个尘世间普通的你我,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就可以是那个想象中无比强大的你!普通少年一定会成为一跃顶峰的雄狮!I AM WHAT I AM!感谢主创团队们带给我们如此美妙的观影体验!在这样一部国漫里能温暖照亮每个普通人的内心,如此宏大的情感共鸣的广度和维度,我觉得就是它最感人的成功!
是的,无论生来如何,就算我们注定普通,甚至注定生于社会底层,但所有眼前的一切都不能成为阻止我们拥抱星空,遨游苍穹的理由,每一个你啊,永远都是年轻的少年,永远都有做梦的资格,去飞吧,去亲手创造以自己命名的那片彩虹吧!
虽然套路,但,真的好燃啊!!!后半段各种热泪瞬间。结尾收得很好,不用真的给一个奇迹瞬间,足够感动就够了。舞狮如人生,都是上山下山。未必都会赢,但一定不能认输。另外,其实舞狮并不能改变什么,也不会真的让你走向成功。但生活中总是要有点奔头,要有一口气,这才是活下去的理由,也是会觉得热血的原因。
感觉比近十年来很多高分高票房的国产动画都要好出一大截,前一小时有点不稳定,常规的插科打诨(有些笑料很烂俗很low)以及情绪铺垫处理得时好时坏,中段转折后,无论是掷地有声的故事本身还是节奏、情绪都变得顺畅许多。以往国产动画最常见的动画技术强但是导演能力差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分镜和镜头运动都无可挑剔,最后高潮段落的掌控力也特别稳,没有常见的煽过头。PS:有一两段配乐过于耳熟不知是否存在参考还是纯属巧合
梅花桩上有虚设的高台,房间里有膨胀的大象,我爸没有医保,我友内卷到爆,少年们,我们该跳起来吗?
狮头像个做梦装置,戴上就是雄狮少年。摘下,就回到生活本身。前半段的确非常周星驰。咸鱼二字或许已然成为他的作者性。无厘头的笑料不仅能调控煽情节奏,也是无数次现实因素对满腔热血的侵蚀。但一味模仿未免无趣。所幸电影没有止步于他。少年搭上大巴远行,工地,外卖,下下铺,开豪车的梦中女孩。楼分高低,人有阶级,这才是他人生的登山路。全片正是一种周星驰叙事与一种现实叙事的反复激荡,正如阿娟一次次得到又失去、戴上又摘下的狮头,正如每个小人物都曾在脑海中发生过的挣扎。你要梦想,还是生计?所以结局才那么好,在割裂中找到平衡。狮头挂在那里,生活依旧,梦却也在延续。很高兴有这样一部无IP原创国产动画电影,而它在呼喊梦想这个古老命题时又如此兼具现实性。如果一定要喊国产动画崛起,或许现在才是好时候。
终于看到一部不是以孙悟空、哪吒为主角的优秀国漫了,居然还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太惊喜了。画风写实、技术扎实,配乐也好喜欢,废柴少年成长记,结合舞狮这个民俗主题,情怀感人,细节动人。这是属于小镇青年的奇迹,向城市建设中每一位被“牺牲”的无名氏行一次注目礼,给面目模糊的他们影一张清晰的沙龙照。
优缺点都突出,前期蓄势期极差。生硬转折尴尬,文戏不够喊口号歌曲凑,师母陈壮成等一众闪光点多面性塑造的可能,都未深入挖掘,全员工具人。同样热血滑稽化的演出用了五次。吊诡的是,这全然没阻挡后期感情浑然天成一气呵成喷薄而出。前半有多嫌恶,后半就有多欣喜。阿娟父母归来,他梦想“下山”,黯然离体验繁华都市的灰暗底色,独自忍受人间冷暖生活重担,狮头埋于杂物。他随清晨人群的醒来,敲醒心灵翩然起舞豁然开朗;比赛惊艳出场,气势十足斗狮,最后一跃不可逾越的擎天高山——那莫欺少年穷的奋勇与激越!光影场景真实感极强,狮头绒毛很细腻,那沾水时一缕缕的质感——雨水的处理国漫绝无仅有。但人物建模廉价,可谓冰火两重天。制作组亮出乐夏粉籍!五条人打底的广东地方味,中程有椅子城市哀愁之歌,终九连将感情送至巅峰——绝妙!
是目前无限接近我心里当下该有的国漫样子——没有IP、没有过多对日美漫画的模仿、没有太多套路。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咸鱼翻身”的主题虽然已经说了很多次了,可是电影结局真的不是绝对的“翻身”。配乐非常棒!
后半段可以把它送上年度华语最佳影片…很有气韵…
每位渴望成为艺术家的内地新导演,都应该好好学学本片是如何设计场面、调遣运镜、丰富调度的。舞狮这样的传统文化成为了合理的叙事背景,不止是知识普及,更通过阿娟这样的弱小个体提炼出精神层面的坚定。而在美轮美奂的画面下,才是本片最出色的部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传统文化的衰落是并行的。发展的代价太大,落在了人、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影片末尾的舞狮大赛,鲜艳的各色狮头背后是苍凉的阴霾城市,舞狮的凝聚力激荡人心,却也抵挡不住遍地的寒意。留守儿童的命运往复,很可能就是社会未来模样的缩影。影片彩蛋绝妙地点出了这层内核。当然,从叙事表达上,影片有着强烈的周星驰灵魂覆盖,对话的遣词用句可调整的地方也很多,是比较明显的遗憾。最感叹的是监制张苗多年来判断项目的眼光,市场进步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活在杜甫的诗里,诵着李白的诗句
光线折射的通透、狮头毛发的飘逸,技术性比戏剧性更突出的粤味国漫。致敬星爷,也撞车《燃野少年的天空》,故事就那样儿,讲的还是追逐梦想与生活妥协的矛盾冲突。可喜的是题材对准了处于当代中国人口底层的进城务工人员及留守儿童,这才是最具价值的人文关怀点。接地气的眯眯眼造型、带劲的国产民谣摇滚,及最后又燃又美的一跃,都很加分。
前半段配音烂、节奏烂、笑料烂,后半段老子一顿暴哭,燃死我得了,真的太顶了,简直是一杯呛鼻的烈酒。完完全全用真人片逻辑拍摄的动画电影,真没有想到如此具有现实质感和人文关怀,对于舞狮文化的展现堪称完美。话说男主角剔头之后也太像易烊千玺了吧!
用心看完后,你不会去在意眼睛是大是小
喜欢,惊喜,是我近几年最喜欢的国漫电影。雄狮少年走向了现实主义,拓宽了中国动画行业的创作边界。整体观感极好:美术、影调、镜头语言、人物塑造、配乐、配音、情感表达、笑点泪点燃点……都可圈可点。加之这部国漫关乎传统文化——舞狮,无论从色彩,做工还是动作流畅度来看,在动画里的视觉呈现都无与伦比,质感一流。人文情怀,亲情友情,梦想现实……所有情感的表达也都真挚动人。开播不到三分钟,我就被完全地拽入进了画面之中,顺着主人公的视角,也想起了好些纷纷繁繁的年少回忆:错综巷道,街坊四邻,市集烟火,田野繁星……熟悉且深爱的亲人,四处撒欢冒险的小伙伴,少年文学作品,年少独有的天真理想纯良与不灭的精气神儿……回忆的加持让我与影片深度共情。有瑕疵,但瑕不掩瑜。支持国漫,希望大爆!
2021年度真正黑马惊喜之作,画风与故事的写实走向,代表国漫内容视角的全新飞跃,兼具中国独有的人文与民俗情怀,又不乏爆笑、热血、感动之观感。开篇水墨动画讲述舞狮历史与文化,已预感此片了不得;中间唢呐吹响、鞭炮轰鸣,交织励志少年的成长谱曲;最后咸鱼翻身、雄狮舞起,彻底奏响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生命乐章。每次狮头直立、鼓点响起,胸口便会被点燃一团火,唤醒我们心里长存的一声吼。最后半小时太会抓观众痛点,燃到飞起,个人今年华语片Top3。“一山总有一山高,世界上总有达不到的奇迹”,没人踩的擎天柱,提醒舞狮人保持敬畏,而影片结局告诉我们,《雄狮少年》已无限接近这个奇迹。国产动漫原创IP难出佳作,5星是鼓励,更是值得。
平平无奇的前一小时,让我完全没想到自己走出影院时会如此喜欢这部电影。本片后40分钟,好的一塌糊涂。这是难得不需神话打底的原创动画,为它奠基的是传统文化。终于,国产动画开始落地关照现实,讲的不再是凡人变成不凡英雄拯救世人,而是凡人变成自己的英雄。在它之前,未有任何国产主流动画的主角,是个在工地睡下下铺,白天搬砖晚上还要去送外卖的少年。他有一个梦想,曾遥不可及,可当它因为他的努力终于触手可及时,生存又让他必须放弃。阿娟决心告别舞狮前,在天台最后一舞。舞狮结束,朝阳升起,照亮正在生长却不属于他的城市,他内心响起舞狮的鼓点,激活一切澎湃,镜头给到成群结队进入电子厂的工人背影,那一刻他们仿佛也听到了鼓声。这个场景,应该被载入中国影史。
很多人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最终屈服了。也有很多人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但他不认,他选择做一头雄狮,战斗到底。梦想和现实哪个更重要我不知道,但阿强的经历告诉我:一个人老了以后,不会后悔做了什么,只会后悔没做什么。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就像阿娟明知道此时当务之急是打工赚钱,他最终还是决定参加比赛。重要的不是将梦想变为事业,而是我曾经为之奋斗过,我尽力了。不求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所有人都说跳擎天柱是不可能的,他还是要试一试。因为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虽然他掉进了水里,但他还是在擎天柱上留下了一些东西。不求名垂千古,只求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痕迹,证明我曾经存在过。是的,《雄狮》毕竟是电影,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阿娟。但有时,你也会得到电影里的结局。
如果真的成为爆款,建议导演和九连分钱!
雄狮不会在意自己眼睛的大小。
国产动画是不是不需要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