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与马克·容森探索声音奥秘

    欧美剧美国2021

    主演:马克·容森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更新时间:2023-09-01 11:49

    详细剧情

      Apple TV+纪录剧集《与马克·容森探索声音奥秘》(Watch the Sound With Mark Ronson,暂译)发布正式预告!马克·容森担任主持,嘉宾包括保罗·麦卡特尼、 DJ Premier、查莉·XCX(Charli XCX)、戴夫·格罗、Questlove等。他们将共同讲述音乐创作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以及制作人和创作者为寻找完美声音而付出的努力。他们将共同探索技术与音乐的交集。

     长篇影评

     1 ) Apple Music Playlists

     2 ) 从业者心得---探索,视野,资讯和钱包都很重要

    Apple TV和Netflix今年出的几个音乐相关纪录片都特别好。

    作为一个从低端码农转行来的媒体音乐/声音制作者,再次从业内大佬的经验里得到了自我价值观的验证---现代音乐/声音制作是基于技术的自我探索。换言之,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着找所谓师傅带路,那你可能不太合适这个行业,除非你只想做按部就班型的事务类工作或者你的师傅是业内超级大佬。

    首先揭发一些现实:

    1,现在的音乐制作从业者,来自音乐类科班院校出身的并不太多。很多音乐学院学生,最终做了跟音乐没有关系的工作,即使做音乐相关的,很多也是教育类/演奏类/学术类/艺术作曲,真正进入音乐制作行业的不多。从没学过音乐,看不懂谱子的人大有人在(有天赋的人不需要看懂谱子和学什么乐理,真的,不骗你。)。

    2,作曲/编曲/制作是完全不同的领域,会作曲不一定会编曲和制作,会编曲/制作的不一定会作曲。但是现在作曲/编曲/制作全包的全栈制作者变多了,尤其是在媒体音乐/声音领域。

    3,音乐制作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它不仅仅是把音乐制作出来的作曲/编曲/录音/后期,还包括了很多细分的专业领域,比如有专门制谱的人,有专门做音色的人,有专门做声音素材的人,更不用说做软件/硬件/乐器/商业声音素材的公司了。

    一个有趣的现实是,不少软件/硬件的开发者,并没有什么音乐知识,对于他们的产品的可能性,并没有太多想法。就像纪录片里的Autotune,TR-808以及失真效果,最早的开发者在开发的时候根本想不到现在的人们竟然这么使用他们。

    4,音乐和声音设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音乐和声音设计会没有区别。

    这部系列片,讲了auto-tune,采样,合成器,混响,鼓机,失真。就个人感受而言,所有的主题里贯穿的核心是对音乐/声音表现的自由探索。如果人们永远是重复过去的东西,把过去的音乐奉为金科玉律,音乐绝对不会是今天的样子。现代音乐能发展的今天,就因为有那么一群人想探索音乐/声音表达的可能性,拓展声音表现的边界,去更自由地更个性的表达个人的所思所想(看过西方音乐发展史的人,也会有这种感受)。信息的自由流通会放大探索的成果,可以让小众变主流。(题外话:港台音乐能在80年代-90年代风靡一时,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们没有跟世界音乐的发展脱节)。

    自发的自由探索真的比找人学有用的多。尤其是在音乐制作领域,因为它就没有标准答案。行业标准,人们的审美都在变化(笔者在做低端码农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每个周末都是在摸索。想知道那些美妙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从结果倒推非常有效率,偶然的发现更有趣)。30年前,所有的音频工程师都想要声音听起来更温暖更通透更清晰,80-90年代的音响系统都追求hi-fi,谁能想到如今低音质的lo-fi竟然成了一种不可小视的音乐门类。80年代,人们绝不会想到30多年后CD会被抛弃,人们重新听起了黑胶唱片和磁带。80年代的音乐人欢呼数字合成器终于听起来更像真实乐器,纷纷卖掉了手中笨重昂贵的模拟合成器,谁能想到如今人们又纷纷追捧起声音温暖有力的模拟合成器。就连DAW领域,稳坐行业20多年的老大哥Pro Tools,Digital Performer,Cubase,Logic也会被后期之秀Ableton Live, Bitwig Studio, Repear, Studio One围攻。软件采样器Kontakt在2000年代干掉了几乎所有硬件采样器,可如今硬件采样器又回来了,大的采样音色库制作公司(Spitfire Audio,Orchestral Tools等)干脆自己做起专用软件采样器,Kontakt的老大地位也收到了冲击。音乐制作领域,这种时代巨变的例子数不过来。唯有秉承Open Mind,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才能不落后时代。

    话说回来,现在国内的音乐制作环境怎么样呢?据我所知,厉害的人特别厉害,但是整体还是有点落后,而这种落后并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在理念上。

    先说厉害的。家里一大堆经典硬件/最新硬件的制作人不少,都能让欧美日大佬垂涎,制作理念紧跟技术发展和时代潮流。也有开发个性化合成器硬件和软件的公司和个人,比如Ample Sound,三体科技,sE话筒,Ashun Sound Machines,CME,合成器设计师孟奇都享誉海外。欧美吃得开的声音艺术家,也有很多。2020年《乐队的夏天》上大火的Mandarin的Chace老早就在欧美红了。国内的新录音棚,设备都很高级,可以吊打欧美日。来欧美日学音乐的人也越来越多(比如我坐标的东京,5年前很少有看到学音乐的留学生,这几年特别多),这些人已经在深刻改变国内游戏音乐/影视音乐的水平,很有希望。

    说理念落后,落后在哪呢?

    国内在50年代~70年代与世界音乐发展脱节是客观事实,这就造成了很多现代音乐制作基本概念在国内缺乏共识,甚至连准确的定义都没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天天说电音电音,到底什么是电音?国内的电子音乐跟国外的电子音乐基本不是一个东西。用合成器用电脑来做的音乐就叫电子音乐吗?可惜,并不是。了解电子音乐的出现与发展过程,就会知道问题在哪。

    同样因为很多现代音乐制作基本概念在国内缺乏共识或者没有准确定义,别说一般人了连一些从业者都不知道特定乐器/特定处理方式/特定音色的内涵意义(context)。比如大家都说电钢电钢,可真正的电钢(以Rhodes,Wurlitzer为代表的Electric Piano)跟大家口里的电钢(实际是数字钢琴)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弹吉他的都喜欢的失真,而失真是音量的动态特性而不是一种“效果器”。有人可能会说,不用被欧美那套牵着走,要走自己的路,想法是可以,但至少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了什么,有什么共识,这样至少你可以避开那些已经有的东西做真正的独一无二的“民族”的东西。

    然而这种追溯过去的学习是很花时间的,在国内更难。首先中文资料几乎没法看(也是因为中文资料对专业术语/名词缺少共识,同一个名词翻译各不相同,有些译者自己也搞不懂音乐制作,翻译出来的东西令人匪夷所思),只能看外文(笔者6年前为了搞清楚合成器是什么东西去日本amazon买了几本日语的讲解合成器的书,后来转为全部看英语版)。Youtube上也有很多讲音乐制作历史,历史有名硬件/手法的频道,都特别有趣。

    (没有疫情的时候,东京经常有线下的世界规模音乐交流活动,各路大佬都会来,比如片中的Suzanne Ciani我都曾见过,还有一些大佬比如冨田勲,川井宪次,松武秀树,Spitfire Audio老板Christian Henson,Stranger Things的作曲家Michael Stein等等都在线下活动里见过甚至说过话,大佬都挺喜欢跟人交流的。他们是音乐制作历史的见证,可以知道很多过去的事情)

    很多硬件/软件,真的要自己去摸摸才知道是什么。比如剧集里说的合成器两大派别,以Moog为代表的东海岸合成器和以Buchla为代表的西海岸合成器,不实际体会很难体会这两大派别的区别。这几年很火的模块合成器,不实际摸摸可能真的摸不到门(这几年有了个模拟软件可以不用摸硬件了,不过前几年的电脑根本跑不动模块合成器模拟软件)。现代的设备/软件还好,70-80年代的老设备国内可以接触的环境还是很少(虽然闲鱼上也是有卖的),笔者所在的东京有几家全球知名的老合成器商家比如Five G(在这部片子里出现了)和Echigoya Music,笔者经常去这两家淘宝,至少这部片中的所有的设备我都摸过,有的也买了。这在国内还是挺不容易的。

    此外,以“民族/国风/古风”为名画地为牢,拒绝开拓眼界也是阻碍理念进步的石头。有谁听过真正在古代被演奏的音乐?只要没有以具体声音呈现的资料,真正的古代音乐就很容易在传承中被人为改变(尤其是在没有通用音乐记录法的情况下)。所以现在的所谓“国风/古风”是一个伪概念,它根本就不古;何况五声音阶欧美亚非拉的原住民音乐里都有;被当代“古风”玩家玩滥的套路大多是日本90年代就泛滥的套路;也不能因为用民族乐器要素就说这是国风/古风(有人用中国民乐去表现西方古典音乐,那能叫古风/国风吗)。可就有很多人喜欢打着“民族”的口号搞事情(徐梦圆是个笑话,业内共识)。宣扬/发扬传统民族特色完全可以,但,不应该是现代音乐制作的目的。这几年横扫欧美亚的韩国K-Pop可有半点传统半岛民族特色?在世界音乐发展的潮流里弄出具有普遍认同的现时影响力更有意义和价值,在此之上用民族特色突出特征,是锦上添花,有更好,没有也无所谓。在海外有形象力的国内音乐家/制作人虽然不是那么多,比如王璐,孟奇,严峻,maf等,有的在现代音乐形式上结合了民族要素,有的没有,但他们都在海外圈子里树立了现代中国音乐制作的好的形象。

    总结:

    在音乐制作领域,自发的探索比找老师学习重要。学好外语掌握最新资讯非常重要;开拓眼界,Open-mind异常重要。钱包也很重要,音乐制作比摄影什么的烧钱多了。

     3 ) 关于本纪录片的一点杂乱感想

    可以说是今年为止最喜欢的纪录片了,触发了很多感想。记录于豆瓣,不定期更新

    (以下有部分内容泄露)

    第一集:Autotune

    自从这个技术进入大众音乐市场之后,准确来说,在被滥用之后,许多Music producer对这个技术有一些不好的印象。首先是口碑上,国内大部分人可能从没听过Autotune这个专业术语,但是一定听过加拿大电鳗梗以及知名劣迹艺人吴某凡的电音凡凡梗。在b站上随便一搜索,相关的恶搞,分析,鬼畜数不胜数。尽管一些视频内容其实在相对专业一点的耳朵里都能听得很明白:就是把一些吴某凡的经典名场面挂上一个夸张的Autotune,弹幕里立即乐开了花。

    这里不去讨论恶搞的是非与否,但是某种意义上通过对凡凡音乐里常用的技术手段对这些东西进行解构,无疑加深了大部分受众对于这个技术本身的戏谑印象,可能就算在其他认真使用这个技术的歌手的歌里,都会有一些ky的听众去留言“怎么那么像凡凡”之类的话(当然如果没有是最好的啦)。进一步导致了许多音乐创作者本身对于antotune的抗拒——他们不想成为“怎么那么像吴某凡”的笑柄。

    曾经的我便是如此,实际上一直到现在我对于autotune都不算感冒。相比于更有现代感的autotune,笔者对于历史更加悠久的Vocoder以及Talkbox是更加青睐的。还记得Kanye West那张不朽的《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ies》里面,那首Runaway,笔者还记得当时在高铁上,微信提示窗一闪,一位好友发来这首歌,询问最后面的solo音色是怎么做出来的。大概听了一下之后,只能听出来两点,一个是他一定是在一段人声旋律的录音作品上修饰的,二一个是他挂了厚厚的fuzz,而且这种fuzz跟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运放芯片fuzz单块不太一样,应该是更加粗糙原始的晶体管fuzz。后来了解到了vocoder和talkbox,笔者也尝试利用了电脑宿主里的软件效果器进行还原,不过效果不是特别好,只能怪罪于侃爷用的设备太好了——说回来,从那时起对于人声的改良与修饰,才开始进入我的眼界。之前一来自己更多是从乐手角度分析看待音乐,二来对于美式商业单曲有着说不出的厌恶(其中Autotune涵盖了很多了),不曾对这个技术动过念头。

    讲完了这个背景,说回剧情。这一集有几个让我非常激动的片段——第一个是当John Lennon的儿子Sean Lennon在合成器上用autotune重新“演奏”了他父亲的单曲Hold On,令我惊讶的是竟然没有丝毫违和感。更可怕的是,这首曲子的美感似乎还上升了一个Level,上升到机器与人混合的未来感之美,仿佛机器的冰冷与人类的感性火焰相撞。确实无可否认,这首曲子本身就足够出色,足够emotional,加上了autotune的版本也足够冰冷,但是John Lennon当年的负有人类情绪波动的演唱(那些微微的抖动与颤音),依然是画龙点睛之笔。

    而当Tpain说出自己的预言“下一个Game Changer可能是一个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但是他懂如何把脑海中的实体化展现给我们看”,惊世骇俗之余细想,似乎又不无道理:假设我们穿越回八十年代,告诉一个作曲家,再过几十年你只需要对着电脑屏幕点鼠标就可以创作一首歌,他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这正是2021年的我们正在做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正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Tpain的预言又是符合音乐发展规律的——旋律在被淡化的大趋势不可阻挡(说到这个我又想说一大堆了,自己对此还是很有感触的,最后还是决定放在第二集的部分来说,这一段先不展开了),希望再过几十年后人不会再嘲笑我们今日的短见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那便是纵观音乐发展历史,许多技术与设备后续的发展应用向着开发者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地方发展进行着。我们总是试图去寻找一个名为”标答“的康庄大道,迷惘困顿之后,将目光放在那个长长的时间轴上,发现所有人的误读与误解反而长出了美丽的错误。除开本集的autotune,本是应用在探测石油的声纳探测技术,这个算法的开发者们怎么也不曾想到过几十年后的音乐家们会这么去玩这个技术;类似的还有一开始是被德国纳粹作为军事技术保留的磁带录音技术,一开始用来给失语者病患使用的Vocoder,一开始只是为了不让乐手在练琴的时候感到无聊的死板鼓机,都在错误的使用方法上一路前行并最终被保存到那些经典的唱片之中。剩下的说多了就是老鸡汤了,我就不写下去了。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地方:以Paul McCartney为代表的现代流行音乐活化石们对于Autotune也是经历了从一开始认为这是Cheating,才慢慢转变为接受,但从不overuse的过程。而Tpain这样的新鲜血液的态度几乎从一开始就是”Fuck off,I don't care what they say“,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技术翅膀,最后掀起了新的狂热。或许这就是整个社会前进的小小缩影吧。

    第二集:Sample

    不久前,笔者一位好友发来链接,视之,乃Mark Ronson本人18年左右在Ted的演讲,演讲的内容是关于采样的解释与剖析,讲述了Mark对于采样的理解。只见Mark手指飞舞之下,Akai mpc 1000的打击垫此起彼伏,一段old school beat配合着Scratching令人大呼过瘾。尴尬的是,当笔者看到开头时,能立即反应过来曾经看过这个视频,然后后面的部分则没有印象。想来想去还原了事情的原貌,大体上应该是笔者曾经在YouTube一类的网站看过原版,但因为那时候笔者还是一个对于采样嗤之以鼻的摇滚青年,对于采样这样的“盗窃”行为,是瞧不上眼的;只有自己演奏并记录下来的东西才叫原创。当然事实证明,人类的本质是王境泽。采样成为了笔者最爱用的音乐制作手段之一。

    回想伊始,采样这个手法自诞生之初就有着“原罪”——你很难去判断界定采样者的动机,究竟是采样者的奇思妙想,还是单纯想利用原曲的知名度为自己的音乐增加话题性。同时在版权上也往往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纠葛。但是正如他的诞生本身就来自于一个背离了所谓“音乐圈”的世界——黑人底层世界。当黑人区的小孩们无法负担起几百美元的乐器时,家中为数不多的唱片便成为了他们的新玩具。也正是因为他们底层的环境,他们往往不通音律,不会读乐谱,没有文化,不懂乐理。但是贫穷的环境无法阻挡出色的耳朵发挥功用。黑人们此刻化身为中世纪的炼金术师,唱片化身为元素,传奇在采样机之间激荡。随后采样的风潮从嘻哈音乐界进入到电子音乐界,又是一场了不起的革命。

    然而采样的争论并未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项技术而消停,相反愈演愈烈。笔者几年前曾有幸聆听到DJ Shadow的名盘 Entroducing,当得知整张专辑全部用采样制作,DJ Shadow本人没有演奏一个音符后,笔者的音乐观一度崩塌。一如本集的嘉宾之一Questlove所说“Is it allowed to happen?”,笔者在听到DJ Shadow的音乐后也产生了极其类似的想法。自笔者了解学习音乐以来,没有一刻不是在被教育着你要多练琴/写原创/考级(?)。却不曾想到可以仅仅靠拼贴前人的遗产,便可实现如同吸星大法一般偷取他人功力的魔法。从那时起笔者获得了一个看待音乐的新视角。

    前文提到,笔者曾经鄙视采样,侵犯版权不说,破坏原创性,更体现不出音乐创作者的乐器演奏技术。但是从DJ Shadow开始,笔者开始如同疯了一般dig过去的音乐宝库,将采样剪切组合拼贴直到这段音乐成为作者本身的所有物。正如纪录片中所言,嘻哈的初心与摇滚类似——当五十年代的孩子们听着电台里播放的蓝调歌曲时,他们中不少人拿起吉他蹩脚地模仿着,因为他们想融入音乐,成为这些音乐中的一份子。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不通乐理,不懂乐谱,却不妨碍他们接过前辈的接力棒续写新的传奇。

    同样到了八十年代,孩子们听着父辈的唱片,也想成为他们熟知音乐的一份子。而此时,科技的进步,采样机的出现,让这样的理念前进了一大步,也让音乐创作者的参与更加直接与透明。说到底,采样技术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人类好奇心的本能驱使下的产物。笔者回过头来细想,总是觉得当年顽固不通的自己过于可笑。本就并非泾渭分明的东西,非要分出高下之分,还要搞鄙视链,实在是无趣又无聊。

    如今的采样,已经不局限于嘻哈与电子,而是被更多的音乐创作者吸收。牛顿曾说过,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采样者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音乐推动了一大步。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音乐成为了一种吃亏的艺术表现形式。大家连一部两小时的电影都舍不得看,所有的歌都巴不得能有一个点,一下子跳到副歌聆听(实际上很多音乐app已经有这些功能了)。那些音乐制作者此刻化身为掘金者,将往日的经典悉数呈现。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旋律已经自动被听众淡忘,大家听音乐,听到的是一个回忆,一个画面。而当做旧处理的采样从扬声器,从耳机缓缓流淌到耳蜗之时,剩下的便是每一个听众独有的回忆之海。人们在这样的声音所编织的画面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声音回忆,哪怕这样的回忆并非亲身经历的,快餐化的。


     短评

    经费太足了经费太足了

    6分钟前
  • Weizengrassaft
  • 力荐
  • 比This is pop好看很多,撞了不少素材和采访对象,但气质完全不一样。视角明了,剪辑精炼,音乐人的爱意在其中流淌。最喜欢合成器那一集,着重提及了早年间不被看见的幕后女音乐人们。就像片中采访所说,出现不主流的音乐,吸引了不主流的人群,于是音乐成了解放的工具,传达超越语言的自由讯息。

    7分钟前
  • 裤衩
  • 力荐
  • 好题材!!!(赶脚信息量小了点怎么肥四

    10分钟前
  • 大寸
  • 推荐
  • 我爱音乐,太太太太太酷了!好音乐就是好音乐,哪分什么过去现在。最后一集Thurston Moore还穿了个incapacitants的衣服出来装逼,我曾经作为sonic youth的忠粉还去了两三次他个人偏实验的现场(就是他在纪录片捣鼓的那一套),每次都快看睡着。

    14分钟前
  • 蓝色的汉堡
  • 力荐
  • 最喜欢的还是第四集reverb,在英国政府的地下储油罐里演示reverb效果,真是另外一个次元的DUB音乐,在4K画面的加持下,整个视听效果太销魂了。估计有很多拍摄素材都没用上,采样那集飞到日本不可能只拍摄下MURO在唱片店挑碟的片段。另外一个惊喜是david toop出镜,按照苹果、网飞、hbo现在这趋势,未来找david toop来拍摄一个音乐讲座系列纪录片也不是不可能。

    17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推荐
  • 9/10很好的介绍

    21分钟前
  • Boy kill boy
  • 力荐
  • Ep01: Auto-Tune 是利是弊?Ep02: SamplingEp03: ReverbEp04: SynthesizerEp05: Drum MachineEp06: Distortion电子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音色探索创造了强有力的工具

    25分钟前
  • 阿斯巴-甜
  • 推荐
  • Quite nerdy, quite technical, quite interesting.

    28分钟前
  • Karo
  • 力荐
  • 顶级制作,可惜马克有才有阅历但没有趣。印象最深的一幕:AI品完Uptown Funk的歌词,依据don't believe me, just watch写了首存在主义的蓝调。

    32分钟前
  • 声色
  • 推荐
  • these are a few of my favorite things

    33分钟前
  • 大胃⃣麒⃣
  • 力荐
  • 自动调谐 取样 混响 合成器 电子鼓 破音 又学到了新知识

    35分钟前
  • 投射性認同
  • 力荐
  • 这纪录片真不错,不算浅的入门,但也足够通俗,颠覆了不少外行人的固有印象

    38分钟前
  • typacm
  • 力荐
  • 超级清晰的入门科普!每集一个主题,auto-tune, sampling, reverb, synthesizers, drum machines, distortions。制作人有意识地放入更多常常被忽视的女性音乐人的采访,被安利到暴女运动(Riot grrrl)

    43分钟前
  • Merlot
  • 力荐
  • 有几集还能多讲点,希望有续集

    46分钟前
  • null
  • 力荐
  • 苏格兰大油罐reverb太牛逼了,oh Amy Winehouse偶要哭了!每看一次合成器相关纪录片,就想买合成器,偶发誓有一天会买的!

    47分钟前
  • 无底洞之星
  • 力荐
  • 不错的纪录片,为auto-tune,采样,合成器,混响,鼓机,失真等一度被音乐圈大佬唾弃的技术平反(特别是auto-tune和鼓机)……说白了器材和软件本身并没有好和坏,关键还是使用的人和时代审美。

    48分钟前
  • tata
  • 推荐
  • 太棒了

    49分钟前
  • 给我KIRIN
  • 力荐
  • 原来流行音乐里面听到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效果全都是靠调谐这种东西整出来的,片中说自动调谐是作弊。这不就类似于对图像进行PS操作嘛!自动调谐、hip-hop、混响、破音等音乐专业技能的讲解。外行看看热闹。苹果流媒体出品纪录片。

    53分钟前
  • 两次晕倒在厕所
  • 推荐
  • 前两集最精彩,后两集升华了整个片子,尤其是第六集最后那首歌。多给一颗星给讲合成器的那集 提到了好多喜欢的女性电子音乐先驱。希望这个纪录片能拍成系列。

    54分钟前
  • tlmgt
  • 力荐
  • Dave Grohl: 小时候在妈妈车里听FM就在心里跟着打鼓,车开进隧道电波消失我就想我一定要追准这个拍子,等车开出隧道的时候,天啊!我的拍子是准的!(看到这一段尖叫出声)

    56分钟前
  • jeanyoo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