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写给记者的情书,发生在一家美国报纸的前哨,位于一座虚构的20世纪法国城市,使“法国快讯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故事栩栩如生。
韦斯安德森因为独特的审美,独得我的偏爱。这部电影有大量的黑白镜头,但对比度偏平,少了些他独有的粉嫩过渡色渲染内容后,画面观感有所下降,但依然在强迫独立的构图下特立独行。
电影伪造了一本杂志,(我多希望是真的有这本杂志,或者哪怕是只有这一期被按照电影里的页码一字不落的出版出来),这本杂志虽然分了不同的栏目,但大部分是故事会一样的定位,电影好像是从中挑出了几个短篇一样,讲述了几段故事,加上回到杂志社本身的内容串联部分,造就了从来没有过的电影讲述结构。另外,因为是伪文学改编类的电影,这部电影同样给擅长文字又很难转变为图画的文学类内容的改编,提供了特有的思路,如十年后跟十年前的自己交接这样的处理手法,在电影里比比皆是,心思讨巧风趣有效。让我们回到电影中的故事。
法兰西特派是一本杂志,今天是它的最终刊,因为他的创刊人意外去世了,所以这期的讣告是给他的,也是给这份杂志的。杂志是故事会风格的,会讲各种故事:
1. 无趣镇概述。
欧文威尔森,最无趣的楔子,记忆点全在威尔森骑自行车过程中的各种事故。
2. 监狱里的精神病画家。
精神病画家杀了两个人入狱,入狱后喝漱口水上瘾,前十年没画画,后来怕自己被累积的漱口水毒死,决定做出改变,来参加监狱里的社团娱乐。爱上了女狱警后,开始画女狱警裸体为主要内容的当代美术作品。作品被同样入狱的艺术商贩艾德里安布洛迪看上,从而名声大噪。艺术商贩预定了作品,带领买家来狱中下定。没成想艺术家画在了监狱墙上拿不走。后来各种凶犯与买家等人开始混战,死伤无数,画家英勇救出多人,被假释。多年后,艺术商将水泥墙运走,女狱警得到高额劳务赔偿后还乡。
3. 学生运动。
甜茶,作为学生,经常去咖啡厅,不同学生做不同类型活动,互不影响。好朋友去服兵役,被杠精社团的小美女认为是战争暴行支持,从而让甜茶意外跟杠精社团开杠。小美女认为该反抗兵役,甜茶认为服兵役是义务责任,不是暴行,结果好朋友逃兵役回来,现身说法,鼓励了甜茶从事反抗学生运动。以反抗父母,男女平权等等为由,逐渐成为大规模学生运动的带头人,并由其父母的朋友老记者帮忙写活动宣言和活动纪实报道。政府军和学生的和平交涉为下国际象棋,直到老记者和小美女因为互相吃醋争吵,导致输棋。两人释怀,老记者鼓励小美女和甜茶去爱爱。甜茶继续独立电台宣讲宣言,电台停电了,去修电时意外坠河身亡。
4. 由过目不忘的记者及亲历者,讲述的警长儿子绑架事件,实则是美食专栏内的优秀厨师长的故事。
记者到警局迷路,后见到了警长众人,警长聪明破案神速的儿子,及其厨师长。儿子被劫后,整个警局去营救,交火激烈无果。儿子用摩斯码通知叫厨师长来,厨师长名声在外,绑架团伙想尝尝美食就答应了。厨师长知道儿子不爱吃萝卜,所以用毒萝卜毒了整个团伙和自己。结果团伙司机爱德华诺顿也不吃萝卜,带着警长儿子逃跑,被警长追击后营救成功。厨师长被救醒,说出了对家人的思念和个人认同感的陈述。记者意外入狱,过目不忘的文字里只有法兰西特派杂志社的电话。社长来监狱面试后,录用并保释。记者将上述全程亲历写了出来。
回到法兰西特快杂志社,社长意外去世,大家决定一起帮着写讣告,与电影片头的故事呼应。
电影结束于法兰西特派不同期的期刊封面,同时部分是电影海报为主的片尾字幕。
“All grand beauties, withhold their deepest secrets.”
———————————————————————————————————————————
newyorker风格的插画封面,但因为是虚构,可以天马行空地插入更多不合适的主题,wes真的是用心了。
纽约客写给巴黎的情书
如果让你给一个城市,巴黎拍一部电影你会怎么做。这就是《法兰西特派》的命题。(为什么片中的城市就是巴黎,后面会讲不要急。)关于巴黎的电影那真的是太多了。巴黎可能是承载了过多世人的想像,光是一个名字,所有人都能脑部出一部大作出来。
也许拍巴黎也是电影人的命题作文,很多人交出了答卷,最直接的脑补可能就是爱情故事吧《爱在黎明破晓前 Before Sunrise》 (1995)《爱在日落黄昏时 Before Sunset》 (2004) 这两部一出把所有拍爱情故事的企划不能说堵死,就再玩这个就有点OUT了。
于是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2011),玩的是穿越,美国硬汉海明威说巴黎是一个流动的盛宴。他在同名书中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于是伍迪艾伦用穿越的述事方式把这个盛宴拍了出来。可以说是很有新意了。
这些都是美国人眼中的巴黎,那法国人自己拍的巴黎是什么样的?《天使爱美丽 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2001) 城市中不同的人生用一个主角串起来,最后主角也得到了爱情,法国人眼中的巴黎是童趣十足浪漫诗意的马卡龙。玩浪漫还是法国人最拿手。
那么当韦斯·安德森接这份命题,他会怎么做。《法兰西特派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是他的答案。很多人初看觉得整部电影罗里巴嗦不知所云。但也许这部电影用的影视语言就不是一般的述事方式,他是用纽约客的述事方式来讲巴黎的故事。
那就要先讲一讲纽约客,这份杂志的影响力不用多说,说起来不过也就是宇宙中心纽约村的村报。杂志创办人Harold Ross 和他老婆Jane Grant一起创办纽客的时候,初心是办一本言辞幽默的时评杂志。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好看有趣的公众号,重点是有趣,这样才能火啊。值得一提的是,他老婆当时是《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社会新闻的记者。看看他老婆的照片,一副社会精英的时尚范。这样的人写的杂志能不好看吗。
据说他们想和当时粗俗搞笑的杂志区别开来,办一份高级有趣的杂志。那感觉可能就是赵本山和林语堂的区别吧。(没有踩赵本山的意思,他的小品无可替代)赵本山的幽默只要会中文的就能get到,而林语堂式的幽墨就是没有点墨水的话你可能还不知道笑点在哪。他们就是要办一份这样的杂志让宇宙中心纽约村的精英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简而言之一份能让你B格满满的杂志。
那就是为什么电影旁白会这么神神叨叨,去读下纽约客可知他们一个句子加上各种定语修辞明讥暗讽如果不超过五行那都不叫句子。电影中的主编也就是原型纽约客创始人有一句台词在电影中重复了上百次,他不断地和所有人说他的写作秘诀“Just try to make it sound like you wrote it that way on purpose. “直译,让人读起来觉得你就是故意这样写的。大白话就是"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在装13. “ 这就直接暗戳戳开黑纽约客。而整个电影的旁白就是这种风格,如果你觉得是听得云里雾里,也不需要懂得他的每一个包袱,只要知道听不懂就是在开黑就好了。
电影的影像风格也和一般拍巴黎的片子不太一样,片中是一个法国小城加上暗灰的色调,这个色调如果仔细看很像五六十年代的纽约,灰灰暗暗的工业化城市,和他以前拍的片子色调很不一样,比如他以前关于印度的片子《穿越大吉岭 The Darjeeling Limited》 (2007)那满眼的孔雀绿和宝石红。《布达佩斯大饭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那粉嘟嘟的马卡龙色,证明他不是不喜欢色彩,为什么这么暗。因为如果纽约和巴黎是一对夫妇,那他们的孩子就是《法兰西特派》里面的小城这样的一个城市有着法式布局和街景但也有纽约那种灰冷高级的工业灰的色调。浪漫吗?这就是韦斯·安德森式的浪漫,孩子都给你脑补拍出来了。如果纽约是爸爸,巴黎是妈妈,那这个片中小城就是他们的孩子。这个孩子是用爸爸的述事方式介绍的。
现在可以说下为什么一定是巴黎,片中城市的名字叫“Ennui-sur-Blasé”(boredom-on-apathy)无聊又冷淡。下图是片中出现的城市地图。(本文的片中截图都是本人在网上找的片源,好不容易手动拉条手机翻拍的图片,不太清楚。凑和一下吧。)
这是巴黎的真实地图,如果向左转一点就是片中的地图,可见塞纳河蛇行穿过市区。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巴黎会是无聊又冷淡吗?当然不是,完全相反,这就好像某男神明明很帅很时尚黑粉却叫他土狗一样。这也许是纽约客的冷笑话方式。片中巴黎特有的淡蓝色的屋顶和各种建筑无一处不在暗示这是巴黎。
此片也像爱美丽一样是用一份杂志把巴黎的方方面面串起来的连珠式结构全方位的展现了韦斯·安德森式的巴黎。第一部份是简介,先把这个城市用自行车骑行的方式介绍一下,这一部份叫《The Cycling Reporter行城报告》专栏,原型纽约客真的也有这样一个专栏叫《Goings on About Town》。为什么要用自行车,因为环法自行车大赛是法国一个最重要的夏季狂欢盛会,每年最后的终点就是香榭丽舍大街 ,颁奖背景凯旋门,这么著名的盛会地标是不会放过的。但是片中这一部份并没有介绍巴黎的美好,而是主要介绍了“无聊又冷淡”市中不为游客所知的的一面比如地铁全是老鼠,屋顶全是猫,下水道全是扭动的恶心生物,就好像介绍一个明星黑粉不会跟你说他有多美多帅,一上来就给你来一堆黑料一样一样的。
第二部份进入正题,说的是艺术,巴黎的艺术,那肯定是跑不掉的,片中神精病的画家个人认为主要原型是梵高的好基友高更。看图。这是高更自画像。
这么多艺术大师,为什么是高更,高更生于巴黎是正二八经的巴黎土著。值得一提的是他父亲Clovis Gauguin是个时政新闻记者,还曾想创办报纸,暗合本片的内容,外祖父是家暴男曾家暴外祖母以杀人未遂罪入监,和片中画家入狱理由很像。高更的一生比片中还要精彩疯狂,这是他的结局,(以下文字转于网络)“由于过于滥交得了梅毒,1901年返回到大溪地的高更再次受到贫困和疾病的困扰,但其创造力丝毫没有衰减。他的两只小腿都是流着脓的疮,以肮脏的绷带包住,他拄著拐杖蹒跚地晃荡。他全身到处疼痛,为了止痛而服用吗啡上瘾,还服用鸦片酊和苦艾酒。他的情绪,逐渐变成躁狂,腿上有伤痛所以使用砷,曾经到山上服用砷自杀,但是毒性不够只使他呕吐而已。他自诉体力流失,晚上都无法入眠,因此筋疲力尽。1903年5月8日,高更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去世。”按现在年薪百万才叫中产的内卷的标准高更就是废材中的战斗机。
虽然但是这不影响他成为印像派大师。只不过没有片中幸运,他和好基友梵高一样也是死后成名。片中那副画在墙上的巨大的画作估计原型是1897年,高更画出生平最大幅的(高1.5米,宽3.6米)的经典作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
这丰乳肥臀的女人是不是和性感狱警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部份指的是1968年巴黎的五月风暴(événements de mai-juin 1968),六十年代巴黎不是在游【行就是在去游;;行的路上,这是当时巴黎的新闻图片,是不是和片中的场景很像。片中这个叫棋盘革【【命
这一部份还致敬了同一题材的电影《戏梦巴黎 The Dreamers 》(2003) 戏梦巴黎片中是二男一女俊男美女的配置,说的是一个美国男孩五月风暴时在巴黎的艳遇,而到了韦斯·安德森这就是一男一女一大妈的配置,很想问一下安德森不讥讽一下会死是吗。不过他可能会说,这不是我的本意,这是纽约客会干的事情。片中女孩随时随地拿出粉扑照镜子的动作让容易让人暗戳戳地连想到了《戏梦巴黎》里的这个镜子。片中这个三分镜子拿个最佳表演奖实不为过。
下面是《戏梦巴黎》中的戏精镜子
然后《戏梦巴黎》里有个高潮处理就是当你觉得他们什么都干了肯定是3P了,最后一个镜头告诉你其实女孩是处女,把巴黎的浪漫暧昧孩子气的青春美好玩到极致。韦斯·安德森也在他的片子里致敬了一下,最后让他们每个人标榜自己是处女处男。这么一对比片中大妈和男孩半果同床最后一本正经地帮证明男孩是处男的时候这也太好笑了我的天,有必要这么损吗。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演男孩的甜茶和《戏梦巴黎》男主Louis Garrel装扮有点像,也是黑色的卷发,这里夹点私货,这是本人很久以前为Louis Garrel建的相册//www.douban.com/photos/album/55999580/ 甜茶本人有法国血统,严格来说他是犹太人。演这个角色也算是回归了吧。
第四段关于美食的故事,巴黎的美食当然不能错过,但美食是什么,片是角色作家给出了一个答案,他说美食于他是一种家的感觉。而那个亚洲厨子则最后点题,他在服毒后和作家的交谈时说对于在城中的每个外国人来说,在城里都能找到家的感觉。这可能是说出了世上每个精神巴黎人的心声吧。
最后本片回归了杂志的事情,创始人讣告说他来自堪萨斯,那是什么地方,就是美国中部鸟不拉屎的大农村。《绿野仙踪》里那个被风吹走的小女孩就是来自这个地方,你想人都能被风吹走的大农村。为什么会是这个设定。因为前面说的纽约客创始人的老婆,创始人之一,学生时代就是在堪萨斯度过的,但那也不是她的出生地,为什么选这个地方,美国文化底蕴就是cowboy,就是来自于这种地方。就好像纽约客这种高逼格的杂志创始人是来自这种地方,就好比你说上海逼格最高的会所老板是农村合作社第八十二社的社员一样的反差。然后他的写作秘诀就是尽可能的装13,最后安德森又黑了纽约客一把。行吧,你可真够机灵的。哈哈哈哈
很久没写这么长的影评,如果你有耐心都读到这儿了,回复一下也好。哈哈
倒叙的手法、报业大亨离世的故事背景,这些元素很难不让人将这部《法兰西特派》与《公民凯恩》对比。然而不同于奥逊·威尔森严肃哀伤的挽歌,韦斯·安德森以自己轻快的方式,向凋零的纸媒致以了浪漫的告别。
影片以杂志栏目的方式串起了几个独立的短篇,而这种故事嵌套故事的框架结构,又很有《一千零一夜》式的古典韵味。这样的结构配上韦斯·安德森的经典元素:马卡龙色的画面、形式主义的表演方式、对称构图等,再辅以动画加真人演绎、画幅比转换、黑白与彩色间离等等夸张形式的融合,这其中有多少精巧的设计,里面又包含了导演多少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便可见一斑。这般嘉年华式的电影,让韦斯·安德森的艺术造诣又得以登上新的台阶。
当然,也有人诟病这部电影的几个故事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很难让观众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聚焦,也没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让观众去记住。相较于导演之前的《月升王国》和《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作品里没有足以挑动观众心弦的片段,有的只是一些泛泛的碎片。
我觉得像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被讨论的。首先我认为,导演自身的风格本就是一种统一的东西。另外,第一个发疯艺术家被资本操控的故事,第二个激进的学生在各种情感纠葛面前陷入迷茫而跳塔suicide的故事,以及第三个故事里外国厨子在病床上说的“找寻丢失之物”,其实都是与大框架的内容是统一的:主编离世,《法兰西特派》将出版最后一期;穿插着骑在自行车上的记者诉说着城市的变迁,里面无不浸染着时代的哀伤。
所以“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看似这每个故事都像荒腔走板的玩笑或闹剧,但最后所指向的,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导演曾被问到为什么创作这个故事时,他给出的回答是想致敬《纽约客》杂志的新闻自由,粗看下来你很难在这部作品里找到什么对新闻自由的阐释,但细想一番,或许在导演的理解里,新闻自由是尊重作家们以自己怪诞的喜好讲述一些怪诞的故事。
可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新闻自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这东西是否能写”几乎不成问题的环境里,“能否有足够个性化的表达空间”或许就成了对自由的新追求。
“试着让你的文字读起来像是故意这么写的”,这是影片里主编小亚瑟经常对他的作者说的话,其实这句话也可以折射到韦斯·安德森自己身上,因为他那些形式感极强的影调,看起来也像是故意这么拍、这么演的。
如今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早已被挤兑到边缘,然而这并不仅仅是媒体形式的更迭,还有在表达方式上的去个性化、去思考性以及去严肃性。后两者可能对大众来说还好理解,但所谓“去个性化”,很多人觉得现在的自媒体反而更个性化了,其实不然,事实上当海量的信息向人涌来时,你很难保证自己不被这些信息所淹没、吞噬,另外自媒体讲求流量,当某人以某种方式赚取大量流量时,其他媒体号便趋之若鹜地模仿,然而当真正有人发出比较个人的声音的时候,又会因为太过小众而被忽视。所以真的很难说在这样的环境里,个性化的表达还有多少生存的空间。
而在电影方面,现如今漫威系列、好莱坞模式以排山倒海之态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对于仍在追求艺术表达的导演面前,他们的受众也变得越来越少。虽然有的导演会说电影是门艺术,但拍摄的每个镜头仍是要花钱的,尤其是像《法兰西特派》这种众星云集、造景华丽的电影,花费肯定不菲,而钱既然花了肯定就要想办法赚回来,不然怎么拍下一部——所以说到底,电影仍是个商品。作为商品属性的电影,在如今的市场面前,它又要做出多少妥协?它又能多大程度上做到“这画面看起来像是你故意这么拍的”?
韦斯·安德森至少还开拓了自己的一片天,像那些更极端的导演,比如胡波,他又给自己的人生、给自己的作品画上了怎样一个未完成的句号?
很多事情都在悄然间发生着沧桑巨变,而这其中的许多无名之辈,在以献出自己人生的方式,被历史的巨轮碾过,成为时代的一粒沙。《法兰西特派》解散后,这些怪咖作家们还能再得到其他主编的青睐吗?他们会不会妥协,为了赚钱不由得写一些机械而麻木的内容呢;那些锱铢必较的语法学家,在讲究“即时性”的自媒体时代里,还会被需要吗?
所以,韦斯·安德森以自己独特的浪漫,向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时代与精神,献上了自己独特的情书。
个人公众号:Imagine Heaven。
今天刚看完电影,看了好多影评但好像都没讲到批判性理论相关的点(这也是我感觉这部电影最想表现的东西),就干脆自己写一篇影评。
韦斯安德森电影中交织而环环相扣的情景设置与平面化的运镜在这部描绘法式政治与社会生态的电影中达到了一种批判性的效果,一如批判理论的幽灵潜藏在法兰西的历史与每一个小故事中。
每一个故事都围绕着一个或数个权力机关展开:监狱/画廊,学院/广场,以及警局。每一个长镜头则由无数小的细节构建出权力机关运作的社会构建感(social-constructness)以及精密性,如第三部分开头黑人主角作为一个闯入者在白人运营的警署中穿梭,一种福柯式的权力机关运作的结构由韦斯安德森独特的风格展现。可以说这种风格也是福柯规训与惩罚制度的艺术性体现。
正式在这种视角下,这些权力机关中,批判性理论开始萌芽。安德森的镜头在构建权力机关的同时也在以一种过于丰满的描绘(信息冗杂的画外音和视觉语言)展现这些机构乃至于整个社会的虚假的构建性。在国内,批判性理论因为许多外在条件一直处于一种缺席的状态,我感觉正是因为这点许多国内影评人只讲安德森的“风格”当作一种美学看待。
这种建构的社会不可能是严丝合缝的,一些真情与不属于这个社会的东西会在夹缝中流露出来:画家愤怒的狮吼,女记者于女学生的对峙与和解,以及女绑架犯和被绑架的小孩合唱的歌曲(这也是全电影唯一一处没有在中途切换到下一个场景的温情片段)以及女绑架犯近似缺席的死亡。与此同时,除了这些烟幕中透露出来的东西,在这样一出社会舞台剧上,人物的生命与死亡都是近乎缺席的,一如影片最后黑人记者选择放弃讲述的故事情节或许才是最重要的情节:在只有白人的权力机关中,不属于这个机关的黑人与病床上的亚裔厨师产生了一种模糊的联系。
作者:九歌
《法兰西特派》在戛纳究竟火爆到什么程度呢?
今年为记者提供的媒体放映场次,根据证件的级别采取网络分批预约制;《法兰西特派》首映当晚的媒体场,甫一开票,所有的座位就被秒杀一空;不管是「last minute」补票,还是次日的重映,都是一票难求。
不知道电影节官方是担心本片会造成的聚众隐患太大,还是新闻发布会里短短的主创席根本坐不下为本片亲赴戛纳的原创阵容,于是干脆取消了《法兰西特派》的新闻发布会。
本片的首映礼开始前几个小时,红毯边粉丝区等待的影迷们就已经把整个海滨大道挤得水泄不通。而当本片星光熠熠的卡司鱼贯入场时,整个卢米埃尔大厅门口简直被尖叫声和闪光灯所淹没……
被《法兰西特派》点燃的戛纳电影节,依稀显出疫情爆发前的盛况。而这股《法兰西特派》热潮,也更说明了戛纳艺术总监福茂的慧眼——在被迫取消的2020年73届戛纳电影节上,《法兰西特派》原被定为开幕影片。
直到今年,对戛纳电影节保持了忠诚的《法兰西特派》并没有选择按照原计划上映,而是耐心地等待戛纳的开幕,重返主竞赛。
全世界的影迷已经等待韦斯·安德森和他的新作,太久了。
《法兰西特派》讲述了一个「编辑部的故事」——名为「自由报·堪萨斯周日晚报」的虚构报纸其总部设立在虚构的法国小镇Ennui-Sur-Blasé,聚焦文化、政治、美食等等领域,旨在为知识分子提供生活方式指导。
在比尔·莫瑞饰演的主编小Arthur Howitzer的带领下,蒂尔达·斯文顿扮演的艺术评论员、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政治评论作家、以及杰弗里·怀特饰演的美食评论家等人,完成了世界级优秀刊物的报道。
影片采用了类似杂志专栏的分块结构,围绕这三位作家的报道和写作历程展开,讲述了三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以三个独立短片的形式支撑起全片。
但是韦斯·安德森才不会讲述严肃调查新闻故事,《法兰西特派》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奇人奇事和古怪趣味: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演的艺术家度过了漂泊动荡的一生,以故意杀人罪被关进监狱之后,十年酗酒,没有拿起画笔。直到他爱上了蕾雅·赛杜饰演的狱卒,才重新开始创造谁也看不懂的当代艺术。
安德里亚·布罗迪饰演的狱友,充分发挥投机分子本色,以家族资本操盘,将本尼西奥·德尔·托罗饰演的艺术家打造成了当代艺术第一人。
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政治评论员一直主张新闻中立,却在报道一起当地学生起义活动时,和「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饰演的运动领袖擦出了火花。
匪帮司机因为不爱吃萝卜而没有被警方毒死,在小镇街头飞车逃逸,出尽风头。
欧文·威尔逊饰演的永远骑着自行车的专栏作家,永远穿梭在狭窄的街道中记录小镇的兴衰……
《法兰西特派》恐怕是韦斯·安德森在视觉上释放出最多天马行空的创意的作品,在制作华丽精致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之后,在广受好评的定格动画《犬之岛》之后,很难想象韦斯·安德森还能更上一个台阶。
熟悉的对称构图自不必说,经典的马卡龙配色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精巧的机关装置、角色们经典而前卫的装束、镜头随着画面中的某一个细节运动从而改变整个画面的设计……无一不是熟悉的韦斯·安德森配方。
而且这部设定在法国的电影,让他充分展现了自己迷影的一面:开篇流畅而风趣的一连串转场让人想起雅克·塔蒂;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艺术家故事采用黑白画面,各种利落的剪辑无法不让人联想戈达尔和他的法国新浪潮。
用动画代替昂贵的动作大场面,用交替出现的黑白和彩色画面冲击视觉,把镜头装在欧文·威尔逊的自行车龙头上横穿小镇……全都是韦斯·安德森信手拈来的巧思,并以惊人的准确全部执行,每一帧画面都信息过载,让人想全部截图细细欣赏。
看完全片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难以想象他拍摄一部电影所要付出的工作量」。
这部《法兰西特派》也让观众发现了韦斯·安德森文化旨趣上的另一个重要资源输入——大名鼎鼎的《纽约客》杂志。
不难看看出,《自由报·堪萨斯周日晚报》的全部设定都是对《纽约客》的模仿与致敬:一个慷慨而又独特判断的主编/老板,一群精英的名作家,一套杂志独有的出版标准和评价体系,一种近乎人类学的关怀视角……
想来也不奇怪,韦斯·安德森一贯是怀旧的人,拍一部电影和凋零的纸媒告别,是他擅长的浪漫之举。
塞得太满,要素太多,韦斯安德森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收藏考据癖了,他是在拿每帧承载的过量信息来转移观众对文本本身的注意力,形式繁多且有趣不假,但有这功夫为啥不去逛逛个人艺术展呢,这样的话还有更多闲工夫去仔细欣赏一下他所热爱的每一个文学、文艺史梗,但在电影这个媒介里,他的魔术就彻底失灵了,那炙热的孩童心以及大量考究的口水对白变成了和观众沟通的阻碍,没有一丝的留白余地,以至于在看电影的时候只找个暂停键按下去
看英文字幕就像在做GRE阅读,试问这是什么感受?
笑死我了!希望这个沉浸在乏味庸俗的叽叽喳喳中的愚蠢世界能多一些这样正经而又胡说八道的幽默 光这一点就足够让那些假正经与假关怀的电影相形见绌了。这部将招牌的90度180度空间调度用到了出神入化,舞台化与场景切换结合了tableau vivant与黑白-彩色的交替,漫画动画的加入极大丰富了框架层杂志质感与内层故事的自反,能通过一份追求法式上流文化的中西部杂志来调动四个各异的WA典型神经质人物并叠层处理各成一体 每帧分解都是叙述摄影 实在是犀利自戳。片中更是金句迭出!绝对WA最佳之一 推荐大家都去看!
令人眼花缭乱的声画轰炸,最后砌成四个还算“好看”(真的是字面意义)的短片。数人头,无感情,说是写给新闻业和法国的情书,充其量是韦斯·安德森大型办家家现场。#Cannes2021
韦斯·安德森至今观影门槛最高的一部,基本放弃了故事情节专注于其私人美学呈现。我们5个大脑都处于高度过载状态,真的要理解《法兰西特派》需要逐帧解读。
天真的,伤感的,不合时宜的,奇技淫巧的,竭尽全力的,人情味儿的,为了全人类的(但是不是为了全体观众的)。开头就每一帧都信息过载令人屏息,后来发现全片都是这样……
每一部韦斯安德森都比上一部韦斯安德森更加韦斯安德森
3.5 可能是韦斯安德森最具影像创造力的一次发挥,眼花缭乱但又能形成统一,高速叙事似乎把观众拖进了一个旋转中的万花筒(就像翻阅杂志),五段式群戏结构隔断了和观众间的情感连接,从剧情和角色层面来看并不如以往作品那么有娱乐性(需要吗),所以也可能是他最背离观众的一次。
韦斯安德森自动加一星。这次信息量大到溢出屏幕,恨不得自己长了八双眼六只耳朵同步做阅读理解,而且风格杂糅得厉害,报纸、版画、黑白、动画齐齐上阵让人眼花缭乱,包袱抖得密密麻麻,巨星们也只能充当走马灯。但这三个故事不够精彩呀,回想起来并没有什么和法国大不了的干系,记者怎么也都成了花边新闻狗仔队,文本浅层的艺术复兴阶级革命和勃艮第主义是看到了,但可能需要重刷才能领悟其它深意。
画家长得太像艾未未了也
2.5。我喜欢看电影,也不讨厌读漫画,但无法忍受用读图的方式看一部电影,影片里的每个人物都是脑袋上顶着一个虚拟对话框出场的,到了结尾他终于忍不住真的把影片变成了会动的漫画书。这种无视电影本体特点的个人品味直接呈现的是扁平没有纵深的二维图像,人物只能在横轴上像皮影戏一样移动,靠不断吐punchlines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种电影其实不拍也罢,做成一本漫画集出版会环保很多。
最形式主义的韦斯·安德森。5个专栏3个故事,名字是法兰西致敬的却是《纽约客》。曾经伴随安德森童年的天马行空故事会风格,以眼花缭乱的动态分镜还原,仿佛纸媒的鼎盛就在昨天。PS好久没看到这种堪比贺岁片的演员阵容了,科恩嫂和甜茶组CP惊掉我下颚...
Super artificial , 好像走进一家过分精致的糖果店,第一秒完全被overwhelmed , 等到要认真挑选时发现竟挑不出一个足够喜爱的
《法兰西特派》恐怕是韦斯·安德森在视觉上释放出最多天马行空的创意的作品,熟悉的对称构图自不必说,经典的马卡龙配色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精巧的机关装置、角色们经典而前卫的装束、镜头随着画面中的某一个细节运动从而改变整个画面的设计…无一不是熟悉的韦斯·安德森配方。但是这部设定在法国的电影,让他充分展现了自己迷影的一面。开篇流畅而风趣的一连串转场让人想起雅克·塔蒂。本尼西奥·德尔·托罗的艺术家故事采用黑白画面,各种利落的剪辑无法不让人联想戈达尔和法国新浪潮。用动画代替昂贵的动作大场面,用将黑白和彩色画面交替的出现冲击视觉,把镜头装在欧文·威尔逊的自行车龙头上横穿小镇…全都是韦斯·安德森信手拈来的巧思,并以惊人的准确全部执行,每一帧画面都信息过载,让人想全部截图细细欣赏。
一场长达两小时的英语听力测试&两次抵抗困意的艰难考验
韦斯•安德森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平面艺术家而不是电影导演,他曾经身上那些天真的反叛和古灵精怪的浪漫几乎消失殆尽。你只能接收到视觉的变幻,但没有任何情感在其中流动。相反地,过度的视觉装点,满溢得仿佛赶时间的配乐和台词(在英国看到的第一部带原生英语字幕的英语片)都让戏剧空间变得狭窄而逼仄:角色和场景都只是在完成“展示”的行为。而那些电影史上的伟大瞬间,从来都是承认了世界的无序,再让故事在其中自然发生的。韦斯这么拍下去,只会离《布达佩斯大饭店》越来越远。我不知道如今的韦斯•安德森,会怀念《青春年少》时候的自己吗?
全片一共有三个部分,我睡过了第二部分,一起去看的朋友睡过了第三部分。散场后我们讨论了一下,并没有得出关于全片的完整结论,只是觉得需要回家好好睡一觉。
韦斯安德森怎么会有字面意义上“难看”的作品呢?他感觉可以永远天马行空趣味不断,这种影像上秩序感真的太厉害了,每一个镜头都要经过精准的设计和编排才能有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缤纷体验。真正的视觉鸦片,能提供大量的多巴胺就够了。(但确实文本真的没啥深度)
写给会写文章的记者们的剧本写得可真不咋地,可能请这么贵的卡司就是为了致敬记者给活干,然而因为疫情都没来,lol
果然是一部电影版的《纽约客》,三个故事的核心元素:(不明觉厉的)艺术,(浪漫但幼稚的)革命,还有美食,也算是典型的美国人对法兰西的印象。主题上依然与《布达佩斯大饭店》一脉相承,讲述那个昨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