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暑期电视剧档的一股清流
简单不做作的演技,自然不矫情的剧情,而且还没有让你看得尴尬癌都晚期的神特效,简直是暑期电视剧的一股清流了 。
发福后的黄磊现在演什么都一个样了,这几年的作品,什么《我爱男闺蜜》,《夫妻那些事》,《嘿!老头》,都是一个套路。不过好在这些一个样的角色都与黄磊本身相差不大,学院派教师的演技也不算尴尬。
海清倒是比她的老师黄磊要出彩,海清在小别离里的表现比之前被陈小艺压着的《女不强大天不容》里要放松太多,小别离里这一剽悍的母亲形象,海清能够轻松的掌握于鼓掌间。
不得不赞几个小演员的表现了,特别是主角之一的张子枫,无论是让她一举拿下百花新人奖的《唐山大地震》,还是前段时间的深受大众喜爱的《唐人街探案》,这位00后的惊艳变现足以让许多混迹娱乐圈多年的某些演技尴尬小花们无地自容了,这部小别离更是为张子枫量身定做的了。
在前几集里,节奏快,剧情贴近生活现实,应该是目前为止,2016年最好的都市题材的电视剧之一了。当然之前的《欢乐颂》应该也算得上一部佳作,但两者关注的都市不同,北京与上海。关注的内容也不同,一部是都市不同女性的生活与成长,一部是亲子问题。《欢乐颂》通过几个女性的生活,将上海这座城市赤裸裸的放在观众面前,而《小别离》则抓住亲子关系,挖掘更深的代际沟通问题。一广一深。都是2016年优质的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
这几年,关于亲子话题的电视剧明显有了热度,前有15年剧王《虎妈猫爸》,后有16年清新之作《小别离》。这个题材其实还有更多可以讨论创作的空间,期待对这个题材进一步挖掘的作品的出现。
2 ) 有点现实有点偏离现实
现在的广告都好赤裸裸。。。
我不能理解剧情中,朵朵之前能上100分的英语为什么现在90分都难以达到,我记得初中的时候几乎每科都要达到满分才能进重点高中啊!感觉我还赶上了“好时候”,我后边第二届开始好像达到满分的学生都有好多,越来越“不可思议”。
琴琴妈,家里没有实力也敢想卖房子让女儿出国,真的很胆大。但是天天墨迹这事儿就有点过了,也是琴琴体贴,要是逆反了呢,不好好学了呢。。。
小宇的演技感觉真好,看起来不尴尬,或许这种外放性格的角色好发挥?
朵朵妈跟我妈一比有些地方还是更温和一些,我就记得小学的时候上奥数课外班,课外班也奇葩允许家长旁听,我好像是上课溜号了(不得不说我妈火眼金睛啊她咋能看出来我走神了呢还坐我后面好几排),回家就给我一顿打TT ,但是成绩管的就没像朵朵妈这么变态,而且我名次也比朵朵好多了,害(zi)羞(lian)。
不过,朵教主比我强,她写小说,我看小说,处在文化链接收端了啊,她还能输出价值观呢哈,虽然不一定对。。。
――8/25 19集
我跟琴琴的想法基本一样Q_Q,哪有那个钱出国啊。要是我自己挣得钱,倾家全部积蓄也就出去了,但是凭什么把我爸妈的钱全部拿出去供我出国。 ――21集
是旁观者清么。。看着朵朵好气人啊,说一套做一套,感觉我要是童文洁就直接不管她了,愿意干啥干啥得了,考不好就复读一年呗。说到这个,现在上学都好早,14岁就上初三了啊,都是5岁上学。――22集(刚去查,义务教育不让复读,但意外情况不能参加中考的可以类似复读,之后再参加中考。我有个初中同学年纪小,初三下就转别的学校去读初二了,还改了名字。。)
我也想去看,没钱啊。
最上面那个弹幕“每次翘课老师都xx要告状”,其实这不叫告状是通知,因为老师付不起责任。如果方朵朵真的出事了呢,如果你翘课然后发生意外了呢。我们高三差一个月高考的时候有一个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没上晚自习就要提前走,老师通知家长,家长也同意了,结果那同学都没走到家,出我们校门不到3站地的地方出车祸去世了。
这块剧本写的和演的真好,童文洁一直强调自己只有朵朵一个亲人,果然朵朵疑似出走,童文洁就已经受不了了。。。这的剪辑是不是剪掉了啊,我超级想知道离家出走的孩子是什么心理,是什么促使他们又回家的??
==================
把电视剧推荐给我妈看,她一直在批评童文洁,我妈真是个好妈妈啊!――0829
3 ) 有些单一有些琐碎有些bug[有剧透慎入 ]
前期还是觉得这部电视剧在暑期档中 算一部不错的,贴近生活的国产剧。
但是看到中期,就觉得这部剧 越来越多的问题、缺点浮出了水面。
比如,朵朵的申请被学校拒绝了,方欢来电话说国外学校比较看重个人才艺。
朵朵想到自己写过的小说也许可行,方圆带着朵朵的小说拿去出版,出版社的编辑们得知朵教主就是朵朵,欣喜若狂。
难道他们去中介的时候中介都不和他们说国外的录取条件的吗?不说软性条件(志愿者服务、个人才能等)和硬性(如TOEFL、SSAT)一样重要的吗?这真是个bug 最起码我去的每家留学中介都会说。
再比如,朵朵因为压力大,而选择出国这条道路。可是她真的了解出国后的生活吗?她能顶住美国的学业、人际关系压力吗?她爸就这么支持她躲避现实?人言虽然可畏,但是建立自己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方朵朵英语也不好吧 决定出国的时候已经寒假,那么基础不好,就算每天往死里了学,只需要20几天?就能学了TOEFL SSAT,而且考的就都还不错?那让那些准备了半年多甚至更长时间的孩子心里怎么想hhh
还有,为什么每个家长都如此的人心慌慌。我今年高三,当年初三的时候,家长们真的没有这样。路,有很多种。为什么一定觉得出国留学是最合适的呢?有些人上了普通高中(泛指国内体制的高中),还有不少同学去了国际高中,仅有2,3位去了国外。国际高中也许更适合方朵朵吧。还有吴佳妮,她内心是有多么强大的American Dream,她女儿的成绩可以考清华北大,但真不一定能录取国外的好学校。因为她女儿的软性条件还真不够。
最后,最大的问题:整部剧真的是太琐碎了,感觉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吵架和好 吵架和好,艺术还是应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4 ) 小别离
刚开始看觉得是惊喜,屁颠颠的来豆瓣打了四星,毕竟演员演技基本在线。
但是看到朵朵出国后我就开始无比尴尬,到40集简直不忍直视,跑来改成了两星。
说几个注意到的地方
姥姥姥爷帮着隐瞒朵朵去参加托福考试,童文洁打电话让注意一下那瓶减肥药,不是应该直接可以说我过会看下、好之类就行了吗,为什么非要揪着是哪瓶呢,非要为了下面童文洁发现这件事设计剧情,还不如直接说方圆忘记和父母打声招呼呢。
三个人在车上讨论方圆初恋情人的事情,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到是因为童文洁马上要做手术现在不能告诉她,蒂娜竟然还直接提出现在就要告诉他。
蒂娜的人设简直低估了80后的情商和智商以及一个成功商人看人的眼光。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部探讨别离的电视剧,变成孩子都要出国,没出得了国的是因为没钱。又为什么到最后变成父母间的感情纠葛,最后几集完全可以单独抽出来变成一部狗血家庭剧,完全和前面脱节。
海清前部分饰演的母亲再怎么样夸张都可以理解,毕竟是一个太爱孩子、望女成凤的形象。后半部分朵朵出国和出国后简直演得像个神经病一样无理取闹,不是说海清演技不好,是后半部分设定的人物形象很不知所谓,一个事业有成的知识女性,完全变成一个蛮不讲理、毫无逻辑的泼妇,只会找茬。
其实,这部剧里边三个女人都显得特别无理取闹,好像特别有控制欲、特别聒噪、总是变着法子跟老公吵架,完全看不出学历和工作带给他们应该有的善解人意。
总而言之,后半部分简直一下子跌落凡间,生拼硬凑一般。
补充:现在想确实比同类型好太多,给小演员加一星。
5 ) 生活总把人逼上两难,却从不逼上绝境
入这个电视剧的坑不算早,在提笔之前也看了很多长评,作为一个海外四年,且往着五年,六年,七年奔去的留学党,我觉得看这部剧的时候让我觉得,是,这就是我周围的生活。
-------以下是关于我的生活的想法,不感兴趣可以跳过看下一段-----
我出国在同龄中不算早,高中念国际,大学出去。周围早的,初高中就移民的也有,初高中被父母丢过去的也有,初高中哭着喊着不要在国内读的也有。晚的,从大学嚎着要出国,一直捱到研毕还没能出国读的也有。
她们的家长有琴琴妈那种,也有童文洁那种。都是想镀金,想避开国内的万里长征。
说实话,我现在看我正在念国内高中的妹妹,挺心疼的。每天很晚睡觉,一天除了学习就是睡眠。我问她,课余爱做什么。她说:看言情小说。除此之外,她放弃了一直练的古琴,腿也因为经常坐着粗得很。有次,她给我打电话,说她吓坏了,她同宿舍的女生一直在一边哭一边摔书本。我觉得,身边的人大半夜不停摔课本,对于我这个成年人来说,也是很可怕的。更何况她还那么小。后来她们学校有人跳楼,我问她没事吧。她说她不知道。这个消息,日报上都报道了,但是她们住宿,可能消息已经被锁了。
像琴琴那样的,会读书的女孩,我妹妹也算一个。但是除了读书以外,不会做饭,不会铺床,不会疼人(我不是说琴琴不会做家务)。开学了,要打扫马桶,她直接打电话跟妈妈诉苦,说她不想洗,让妈去帮她洗。我觉得,这些都是生活的必备技能。而且,把自己不想做的活推给别人,逻辑上是难以理解的。
---------传说中的关于剧情的下一段------
电视剧里面,出国是希望,对三个小孩而言都是如此。
现实生活中,中国人骨子里对于美国,对于西方总有一种期冀。但是美国并不是天堂,不是安乐乡,不是乌托邦。
留学,只是另一种选择。朵儿可以摆脱辛苦到蜕皮的“学农”身份,快乐的称谓朵教主。琴琴可以去“更好的”环境里,冲刺她的哈佛斯坦福麻省。小宇,则是能在新的地方,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混世大魔王。
但是,选择绝对不是终点,就算你费尽全部力气才争取来这个选择。有人不得不放弃母女关系,有人不得不改变自己固有的思想,勉强自己对地球另一边的牵挂放点心。选择只是一个两难。
选择只是开始。选好了,就要奋身一搏。无论出国,还是留在国内。都不会有绝对的平坦的路,只有更适合的路。
所谓很多想不开的孩子,绝望逼疯的考生。我在高中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时常被问的问题就是:我不知道我以后能做什么。
废话,如果你的人生18岁就能望到底,还有什么意义?看不到,不是绝境,是希望。
说实话,po主生长在高考大省,高考生的压力真的很大,每年自杀,忧郁的新闻总让人难以放心。但是在国外就不是这样了吗。国外的大学也很辛苦好吗……
身为曾在世界前十大学毕业的孩子,我想说,至少国外的大学并非安乐窝。每年的学校心理诊室从开学定位置就得排队到期中考试。每年也有很多学生,考完试开派对忽然就口吐白沫,患上失语症,厌食症,甚至拿枪对着老师的,都有。
生活总把人逼向两难,真的。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绝境。
6 ) 我们这一代人的困兽之斗
被朋友连着喂了几天的安利,说是难得的真实、细腻的国产都市剧,值得一看。最近真的被现实主义的标签吓怕了,以为又是《欢乐颂》一族的调调,吵嚷着真实,却是拿私人视角写全景,主观地没谁了。
当然,本着一吐为快的初衷还是决定去看看,原只打算看上几集,有个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罢了,没想到竟被剧情吸引住,一直追了下去。如今已播了四分之三,全貌大致可观,或可写一写大概的观后感了。
优劣各表吧,先说长处:
像安利的理由一样,真实、细腻,这些是很多剧评都说到的一点。而不同于以往家庭伦理剧中之处,在主线上,《小别离》并没有用太多套路化的公式,儿女叛逆抗上,夫妻间的怀疑,婆媳矛盾,离异家庭互撕等烂大街的桥段,大多只是真实的点到即止,而几乎无一用作主线叙事的推动力,这在国剧中殊为难得。
因职业要求,已习惯了随时吐槽猜剧情,有时会被父母问道可能的剧情走向,而看这部剧时,却常被打脸:如弗兰克的去向,周佳成和方圆暧昧的感情走向,刘姥姥、他大姨等欠扁人设的存在意义等等。
看得出,在细节上,编剧还是颇费心思的,剧情和人物都没有囿于套路——向标签化、极致化发展,“虎妈”童文洁在面对女儿的成绩下滑、说谎等问题上,也非一味地打压、咋咋呼呼,那种失望而心疼,又小心翼翼的状态被海清传达地非常到位。
因压力过大,朵朵曾放空自己,漫无目的地坐上巴士,不知道飘到了那个近郊野外,走着走着就忘记了时间。不为出走,只是单纯地想逃离,这种时候我也曾经历过,于是感同身受,父母的状态,无稽收场,一切与现实如出一辙,如生活的插曲点到即止,也不会为剧情带来太大的转折。
在剧中,像这样的小细节很多,生活中俯拾皆是,剧里也仅仅如小剧场一般点缀着边角。看得出,编剧是一个懂得观察生活的他,值得庆幸的是,他没有为了刻意冲突,将一道道闲笔做成武林大会,尽可能的还原了生活的真实力度。
因为细节,这部剧中反映出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也是较为真实的,可就该剧而为之一观。
说到这一点还是有所保留的,最初觉得有涉及,无突破;仔细想想,中产阶级的围城,至今仍是一个社会性的话题,在无法解决时,呈现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家庭的组建原就是一场战斗,把成长背景、性格三观不可能相同的两个个体强行拽到一起,彼此忍让,放弃自我意识中难以被容忍的那一部分,兼容而不排异,婚姻便能维持下去。至于教育子女上,父母也是在走单行道——尤其是在计划生育后,那种不可逆的危机感使他们如临大敌,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有个闪失。
后来,我们也许会明白,人生如琴弦,绷得太紧可能会断掉,但这些后见之明,大概是初为人父母不曾想到的,焦虑感很大程度上源于未知的不确定性,对于我们,人生是未知的,所以才有忧思烦恼,对于父母,儿女同样是未知的,所以才互相羁绊又互相消耗着。
在中国,中产阶级是艰辛又脆弱的,他们没有切实的保障,难以保证永远当精英而不下堕,又因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往往还报以幻想——这是残忍的,这种不定感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了自身的局限,又一次次消耗着期望。
就如剧中的家庭一样,童文洁和方圆家是实打实的小康之家,却怕孩子被淘汰出精英圈子,把朵朵作到了抑郁症的边缘,吴佳妮和金志明随处在中产阶级的下游,仍手握北京户口,坐拥学区房,也许是很多都市白领奋斗半辈子都达不到的位置,琴琴足够优秀,于是他们想把孩子送出自己的阶层,托到更高的位置上,甚至不惜家庭破裂。这种焦虑感遍布剧中,带来阵阵刺痛。
比起同题材的影视作品,《小别离》之好,在于它视角相对公平——只是相对而言,它没有刻意分化出阶级圈子的鄙视链,大致客观地描写着不同家庭的生存状态,不溢美也无过分贬低,即便最后选择了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选择的和衷方式——出国,来很好的规避了现实的残酷,但影视原就有它的视角与阶级性,既然是商品,就无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它可以选择自己的观众。
囿于篇幅,稍带说一下阴面吧,其实也不能算什么问题,只是谈谈心情,见仁见智而已。
稍显遗憾的是,剧本以三个家庭为缩影,但琴琴家和小宇家的故事,明显不如朵朵家的线索扎实。这一点颇值得玩味:即两个家庭主要矛盾的选择明显避重就轻,不具备太大的代表性。
琴琴家庭主要矛盾的由来,既非父母辈观念不合拍、对彼此的消耗,又不是乖小孩成长与学习中的真实困境,而是围绕着贫穷家庭出国——甚至不惜出以让抚养权的方式来扩大矛盾。她大姨这条线索在剧中尤为尴尬,不是不通,而是撑不住,显得失衡。
比起琴琴,小宇家的矛盾还算较为典型,但写的浅。老夫少妻、不学无术的富二代、离异家庭重组,这些元素本可以炖一锅有滋味的佳肴,却生生做成了快餐,刘姥姥进大观园,还算折腾出许些事来,其余时间,则多以小宇和后妈的通情达理来实现和解,以鸡毛入鸡汤,也本无大病,只是少了几分辛辣滋味。
在国产现实题材家庭剧中,《小别离》算是比较出色的作品,只是总感觉差些什么,许是自己期待太高,总希望能看到一些突破,或许这对电视剧本身并不公平。上文提道,剧中人兜了那么大一个圈子,还是选了和衷的解决办法——出国,这样的设定其实有些取巧:编剧既要给观众一个圆满的交代,接住自己抛出的诘问,也要争取不打脸,让结局合乎主题,保持住自己的态度——理是通了,力度却少了几分。
从什么时候开始,影视作品一定要追求一个结局,反映到剧中,则是主人公不可以失败,也不能妥协——好吧,即便是现实主义,也只能折中,即回避。
假如朵朵真的罹患了抑郁症,或者小宇的成绩出现在了琴琴家庭,编剧会借剧中人之口,让他们妥协或放弃吗?我曾见过身边的人因压力有着或轻或重的抑郁征兆,还在强迫着自己奔跑,直到悔之不及。
因为在主流的观念里,落后便是错的,是不能接受的,即便那根绷紧的弦将断掉,稍微调整,换首曲子,便要继续出发。如果把中国学生的残酷物语视作社会制度的畸形产物,则孕育出的带有道德审判的期待,则更为可怖,它会无限放大平凡人的挫败感,用羞耻感扩大着精英与非精英之间的人格距离——即便平凡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所以当有人说讨厌这部剧的三观,我一点都不会感到奇怪,因为我们讨厌的那个不公正的社会缩影,被原封不动的搬到了剧中,看着剧中人的挣扎就如同溺水的我们,而他们有的救生圈,大多数人却都没有。
所以童文洁可以毫无顾忌地说着:“你进不了重点高中,就进不了重点大学,进不了重点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金志明可以说:“人有钱任性,咱没钱认命。”这是现实,但这种所谓的现实,除了扩大整个社会的焦虑感,几乎别无用处。更为麻烦的是,这类剧在一边批评着阶级的同时,又无意间扩大着阶级间的道德审判和人格距离。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对人的深层影响应已不单是物质资源的持有,更是对性格的塑造——这种诡辩之所以能成立,未必与社会的歧见无关。
很多时候,自由选择的前提是,你仍可以接触到那个供你选择的自由世界,每个人都会因他的成长背景、性格爱好,有着自己所接触不到的世界,应该说,我们能选择的,其实很少。
然而,一旦无视自由选择的界限,就会无可避免地出现阶级间的人格审判,正如从美国回来的她大姨,以闯入者的姿态进入到琴琴一家的生活里,妄自褒贬着他人的选择——在别人的盲区里夸夸其谈,这是自由社会里都市人的禁忌,却在国产剧中被不厌其烦地提起。
国剧很少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尊重个体人格,却爱抓典型、抓主流,加上惯用的标签化伎俩,易会使观众将自己代入到剧中语境,认同那充满偏见的角色定位。其实,国产编剧们大可不必那么愤懑满腔,还是希望能有一天,在荧屏上看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个体,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过着有趣而平凡的人生,而不再是粗暴地一笔勾勒出所谓的“集体焦虑”。
毕竟,上帝才是玻璃罩外的旁观者,而我们只需要尊重别人,做好自己。
小细节做的挺好,主角配角演技都在线,小演员们都很有特点,就是打酱油的tfboys台词有些尴尬,不过不影响整体剧情,片尾曲用他们的歌特别好,满满的青春气息。看多了玛丽苏和妖艳贱货蓝眼睛,生活剧真是一股清流
全剧充斥着焦虑感。中国目前现在的家庭亲子题材剧永远都是将问题现实地展露出来,但是临到要解决的时候,突然用理想化的形式仓促结束。
前有邬君梅,中段有王姬,后面有陈数,再加上朱媛媛,这剧简直把我喜欢的国产剧女演员都集合在一起了!也难得国产剧选小孩演员选得不错(萌上了胡先煦),所以前半段挺好看。不过,后半段再次面临国产片的通病:偏题。到后面基本无关小留学生的讨论了(连镜头都没有),还是演成了东吵西吵的家庭剧。
很好看,接地气,虽然大学都快毕业了,但是看初三父母家庭压力很有同感,张子枫演的真好,期待未来得小花,黄磊和海清也演的好
13年前,海清尚未成名,只在《似水年华》里演一个匆匆一瞥的女房客,只和黄磊打了个照面;很多年后,海清和黄磊演对手戏做男女主角,只会叫我更加想念那一年来到乌镇的刘若英。他和她,也许才是“小别离”。
只看了张小宇cut,喜欢这小孩的性格,虽然有顽皮不懂事的时候,但内心还是个善良孝顺仗义热情的孩子啊。对比客串的那几位略微尴尬的演技,三个小演员的表现太自然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大进步吧。
感觉还可以 不过这絮絮叨叨成绩成绩再成绩 看着是真烦 tf像是个吉祥物一样出现了几秒加一首歌的歌词 还被改成什么炫世纪233333
世间所有爱都走向团圆,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第六集朵朵发飙和父母冲突那里看哭了,回想自己青春期那会儿没少给爸妈添堵,那么爱那么爱的一家人,因为各种压力各种矛盾冲突在言语上冲撞互相伤害,特别感触。尤其是现在自己嫁了人马上也要做妈妈了,真希望自己也能带给孩子幸福。
黄磊和海清演得跟我爸妈一模一样!考砸了向老爸求助最后还是露馅、老妈不打招呼拉窗帘、上学路上堵车拉着我下车跑、老妈教训我的时候老爸在门口偷听时不时咳嗽两声……这些细节都太真实了
看来只有我觉得海清演什么都是一个样子。神经兮兮的。
黄磊+海清+张子枫,爱到不行的组合。哈哈哈黄磊你不和陈数搭档演情侣了吗?张子枫演技真的好好啊,演得好像。好有生活气息。
第一集来看 演员演技都在线 笑点也充分 很多小细节和台词都非常生活化 很有代入感 六集后补充: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片子很真实 甚至让我想起了曾经自己的中学时代 海清演的很好
黄磊演的都是一种感觉,虽说是电影学院的老师,这个算是近期内最好的电视剧了,比满屏的玄幻魔法大ip的烧钱剧好太多了,很细腻的感觉,还有三个小盆友能换个发型么?
已经到了看家庭剧的年纪了吗……竟然觉得蛮好看
题材很好,张子枫演技过得去
最后十级,简直就是童文洁个人的精神病秀。前面四星以上,后面二星以下,综合给个三星吧。
很贴近生活的题材!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子女,愿意竭尽所能!三个不同条件的家庭,三个不同性格的孩子,谱写着同样的故事……
海清太可怕了,十六岁就更年期
小别离,自己在家的时候换台看到的,前面很欢乐,属于现实题材剧情,感觉现在的父母应该更有共鸣。我感觉演员表演很到位,张子枫小小年纪,表演的很不错。海清黄磊更不必说。片子很好,在我这,值得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