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电影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诞生了近三千部影片,留存下来的却不足十分之一。电影胶片记录中国电影的发展,成为珍贵的国家影像日志并见证中国的百年巨变。如今它们存储于何处;存储现状如何;它们的未来又何去何从……致敬电影胶片守护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历时两年制作完成的电视纪录片《光影传奇》为我们揭秘中国电影胶片前世今生的故事。
1月9日,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了一套六集纪录剧集《光影传奇》。它用每集一个主题,讲述中国电影资料馆对老电影胶片进行的保护和修复。我们都知道现在电影的制作、放映各环节,已经彻底不带胶片玩了,但究竟胶片是什么,它为什么会过时,曾经的胶片又在哪,想必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仍是神秘的。《光影传奇》带着摄像机走进安放胶片的密室,让我们最直观看到这些并不遥远的影史档案物,和那些保护电影的人,也穿透百年历史,通过胶片这个介质的衰败与新生,回看电影走过的沧桑岁月。
我们现在用500兆家用带宽极速下载蓝光高清版电影,用黄金会员在线看片,这可能会使我们慢慢忽略一点,就是电影从片场摄影机拍摄,到后期制作,再到存储、发行,最终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屏幕上,它是一个「艰辛」的传播过程。
在数字电影出现之前,胶片不仅是存储载体,也承担着作品从电影厂到基层影院的物流功能,其中仓储和转运环节是最困难的。
早期的胶片不止笨重,因为它材质的化学特性,胶片极易燃烧。又由于它必须「出没」于观众聚集的场所,因此胶片的危险性与电影发展历史是相生相伴的。
《光影传奇》第一集「浴火」就讲到中国电影发展初期「光与火」的伴生。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发明电影和放映机后,中国在十年后就有了自己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可是过了短短四年,它所在的南新华街丰泰照相馆就遇到胶片失火,照相馆主人任景丰在这几年内拍摄的约七部京剧短片在火灾中付之一炬。因此在史实考证上,已经无法定论任景丰拍摄的这几部影片是有是无,中国电影史的开端至今是一桩悬案。
之所以在时间长河中无法确切把握「真凭实据」,就因为史料散佚,后人无法通过确切实物见到记载。电影作为一种视觉产物,它自身并不具有实体,而是一定要「寄存」在一件实际存在物之上,就和文字要写在竹简、石碑或纸张上一样。最早期的第一代胶片,使用硝酸纤维素酯作为片基,包含硝酸铵成分,这让它成为天然的易燃易爆物。
硝酸铵我们不陌生。2020年8月4日黎巴嫩贝鲁特港口大爆炸就是硝酸铵库房存储不当导致的。1947年4月德州墨西哥海湾港口硝酸铵大爆炸,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爆炸事故。1995年俄克拉荷马联邦大楼的汽车炸弹案,爆破原料是凶手在农业合作社自行采购的硝酸铵肥料。
早期电影胶片硝酸片基的不稳定,和放映机能产生高温的灯头,让「看电影」和库存胶片都成为一种安全隐患。
1897年5月,在巴黎慈善义卖(Charity Bazaar)的放映过程中,放映机点燃了一道窗帘,烈火造成了电影史上最惨烈的悲剧,导致125人死亡,其中多是采购商。这让上流社会对电影避之不及,此时卢米埃尔公司正在全球展销他们的摄影放映机,这场火灾让初代电影设备行销全球遭受重大挫折。1948年坐船从美国回国的冯玉祥,因船上电影胶片库房失火遇难。
随用随自毁,在行使职责的途中,自己就灰飞烟灭,电影胶片虽是工业产品,但它好像也带有艺术的纤弱天性一样,成为一百多年来最脆弱易毁之物,从一个侧面再次神秘地佐证至高之美总是一闪即逝的。胶片就好像现代文明的伊卡洛斯翅膀,人类可以乘着它飞翔到前所未见的高度,每每在最接近精神光源时霎那坠落,也许有一个地方,毕竟是人无法触及的。
在时间面前,一帧胶片的永恒性可能不如一片羽毛。假设真的无法与历史在时间中的自我崩解做对抗,对电影胶片进行最大可能的人为保护就成为必要,人无法战胜时间洪流,可是「抵抗一下子」,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光影传奇》记录了一百年前香港电影先驱黎民伟保护电影胶片的漫漫征途。黎民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拍摄 《勋业千秋》(英文片名A Page Of Histroy),这本来是一套长达九本的纪录片巨制,存有孙中山建立民国和北伐战争的珍贵影像。在三十年代战乱时期,他带着家眷辎重从上海向香港逃难,最后又逃往湛江老家,还要携带几十斤的胶片逃亡,最后只留下大约34分钟。
按现在人的习惯来看,手上有重要资料,上传到云端就可以了,但科技的未达成,就等于「人的被限制」,我们总是无法用现在的轻而易举,去一句话概括先驱遇到的人生困难。中国二十世纪中前期,西方的「机械复制工业时代」还没波及过来,文化产品更不在其列,影像复制与分发「拷贝」,尚不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一部分。尤其在战乱时期,甚至都无影像工业可言,大多数珍贵电影只有一份底本,多由影片制作者自己保留,这让胶片更像一本有拍摄者私人记录性质的日记,而不是被传播的客体对象。
战争结束后,中国进入共和国时期,电影因为其全新的社会功能,胶片的档案意义和传播功能有了明显提升。卢米埃尔1895年《工厂大门》在「作品表现对象」方面,给电影制定了最初原则,即展示普通劳动者的日常样貌。中国电影在1949年后,多用来记载人物的劳动英姿,和推崇集体主义。让个体看到他人此刻在做什么,是当时纪实影片或新闻简报的主要目的。电影的传播功能此时大于艺术功能,为宣传国家意志所用,审美退居其次(当然在塑造意志、为抽象的「纲领」赋予崇高造型时,影像中的美仍然起到决定性作用)。
电影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文化来源,图像有最强的、即时生效的说服力,能瞬间让散点的民众围绕着图像凝结起来达成共识。
去年上映的张艺谋新片《一秒钟》里,放映员范电影组织紧急清洗、「复活」胶片,其实是把中国电影资料馆长期在做的胶片修复工作,搬演到当时中国电影辐射半径的最远边缘,把只有在文化核心才能做得到的修复过程,整体挪到大漠边陲场景,对胶片进行神圣化,让修复行为群众化,上演一段「民间胶片演义」。
胶片所到之地,瞬间变成带有国家意志的社会公共空间。本尼迪克·安德森认为现代国家的概念,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产物——「想象的共同体」。民众被联结起来的公共想象,很大一部分要归于电影影像让大多数人眼见为实。而且电影能够不分地域与代际,让人平等地享受文化信息获知权。
它的记录、传播和宣传功能,让这些电影也成为珍贵的国家历史史料。电影胶片作为影像档案,从来都是国家最宝贵的的财产,胶片的命运和「国运」紧密相连。
比如《光影传奇》第三集中提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西安资料库房。它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重工业整体西迁时,北京的胶片库就整体迁往临潼,成立西安电影资料库,那里至今都进行着珍贵胶片的保管与修复工作。
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沙丹曾在文章中说,资料馆的北京百子湾库区,是存放印制好的正片拷贝和数字母版,而西安片库,则是存放着「立馆之本」底片库和易燃片库,由于胶片设备的减产乃至停产,愿意从事这项事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不用很多年,现在西安库的这批胶片修复师,也许就是国内唯一能掌握这项技能的人。
在《光影传奇》中,我们能听到中国第一批电影胶片保管员的口述,也能看到现在在岗的修复人员整修胶片的操作流程。能看出这个工作要动用非常大的耐心,是一个需要全身心尽职,才能确保胶片无虞的工作。
因此这部剧集既是历史也是科学,它也具体地讲解到了电影老胶片为何总会面临修复难题。
比如胶片的「醋酸综合症」,是一种基于第二代胶片底基成分的化学反应,一旦产生,会对胶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受损胶片还会释放有害物质,伤害到库房内其他完好的胶片,工作人员如果暴露在这种气体中,身体也会受到损害。
记录影像的胶片,和记载文字的纸张一样,它的物质载体是必然难以永在的, 在纽结成团、原貌不存的损坏胶片面前,会感到人类文明在时间面前终将成为一块块坏朽变硬的残骸。留下历史和文明,让短暂的印痕至少多存在一些时日,是胶片保护工作者的任务。电影因为能留存光影的特性,它仍是目前人类留存时光的最好工具,但它在时光面前,自身也会变旧,和照顾它的人们一起,最后不仅胶片「变老」,人也老了。电影总会让我们感叹时间。
如今我们可以用大约400块钱,买到一块2T容量的移动硬盘。假设一部供观赏之用的「蓝光洗版」后的高清影片,最终压缩为8G,这样的硬盘大概存储256部电影,它能放进牛仔裤的一个口袋里。可历史之重,就在于我们无法将其「装进口袋」,电影研究员们在翻找、使用资料时,是一个与历史搏斗的过程。在浩瀚影史/图像史中找到那一盘胶片铁盒,抽出整卷,再找到那一帧影像定格,它明显是个繁重的工作,像是在从「无限」之中抽出那精确的一页。这所有已经收集保存到的电影胶片,又永远都像是沧海一粟,因为根本不知道有多少还流失在外。电影的研究者和保护者,都在和「无限」与「不足」进行双重搏斗。
「不弃电影,胶片长存,勿毁它们」,是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的宣言。
《光影传奇》最后一集「重生」讲到中国电影资料馆这些年收回流失海外的一百年前老胶片《盘丝洞》,高清、高帧数修复田壮壮《盗马贼》,4K修复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祝福》,这些工作承载着沉重的希望。
一帧帧擦亮蒙尘的历史,让胶片作为「电影肉身」重新被唤醒,让老电影作为社会活动影像日志被现在的人重新查看,它的双重意义是重要的。
《光影传奇》结尾,仍然认为胶片是目前最终极的保存电影的载体,因为它不像数字存储会受到软件格式更新换代的制约。胶片有灯光和银幕就可「读取」,它反射到视网膜,投进心灵就能感动观众。一件与当代科技有隔,渐渐离我们远去之物,因为它的最原初性,它绝对保留着这件事本质的美。胶片为我们揭开的本质是,电影是人类与光的亲吻。(文_刘绍禹)
文/陈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
《光影传奇》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6集科学纪录片。顾名思义,所谓《光影传奇》,当是讲述电影及其历史的传奇故事。只不过,它所讲述的是另类的电影历史,即电影胶片的生命际遇及其“前世今生”。
这是一个从未被完整讲述过的传奇故事。
一、线索:电影胶片、资料馆、守护人
本片以《浴火》《家园》《宝库》《归来》《坚守》《重生》6集,每集25分钟的体量,故事一分为三,如三叠古曲,形成了影片的辫式结构。核心主角始终是电影胶片,串联起电影胶片的命运、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诞生、电影胶片守护人坚守的故事。
第一集《浴火》讲述电影胶片的性质、际遇和命运。
第二集《家园》和第三集《宝库》展示电影胶片之“家”,旨在搜集保藏并不断改善电影胶片生存环境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及其影片库。
第四、五、六集呈现电影胶片守护人如何让“孤儿电影”回家;如何对伤病电影胶片进行物理修复;如何在数码科技时代对胶片电影作数字化转录、修复,使其重生。
电影为世人所熟知,资深影迷还能说出电影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影片到彩色影片的发展历程,以及普通银幕与宽银幕、单面银幕与360度环形银幕、平面电影与立体电影等知识。但很少有人关注电影胶片,更少有人知道电影胶片包括硝酸片基、醋酸片基、涤纶片基,其中硝酸片基胶片有易燃性——有时会自燃,从而被称为“易燃片”。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诞生的影片有3000部,然而幸存者却不到十分之一。
恐怕没有一个中国电影史学家能说出,90年前红极一时且连拍了18部的《火烧红莲寺》因何消亡、如何灭失、为何只剩下十几分钟的残骸。本片第一集《浴火》从电影胶片的易燃性开始,讲述大量电影胶片灭失于失火与战火中。
本集宗旨并非具体探讨电影胶片被烧毁的历史本身,而是说明电影胶片生命脆弱,命途坎坷多舛,亟需专业性搜集、保藏。于是中国电影资料馆应运而生。其成立正是为了搜集、保藏电影胶片,电影资料馆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则是对电影胶片进行保健呵护、祛病延年。
该片对于中国电影资料馆诞生的脉络,并非详细历史叙述,而是聚焦几个关键节点。
首先,1955年9月,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经理罗光达以观察员身份,代表中国出席在波兰召开的国际电影资料馆第11届年会,会后参观了波兰电影资料馆,归国后立即向电影局、文化部和国务院报告,建议成立中国电影资料馆筹备处。
第二,1956年2月,上级批准在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内设立电影资料馆筹备处(王辉任筹备处主任)。
第三,1958年9月,中国电影资料馆正式成立。
第四,1960年8月国务院批准兴建的第一个正规影片保存库北苑片库于1962年建成。
第五,1969年,国务院批准将中国科学器材公司在北京东郊、西安临潼的两个仓库划拨给中国电影器材公司使用,中国电影资料馆先分享,而后“独占”。由此可见电影界有识之士对拯救胶片电影命运的担当,更可见国家领导层对电影胶片保护的重视。
在电影资料馆工作的电影胶片守护人承担的职责及核心任务是对电影的搜集、保藏、维护、修复和利用——在数码电影时代之前,主要是胶片电影——这些工作都离不开人,即让胶片游子归来、孤儿电影回家的是他们;让电影胶片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得到良好保养的是他们;为电影胶片祛除伤残病废的是他们;让胶片电影成为光鲜靓丽的数码电影的还是他们。他们是电影胶片守护者,也是电影胶片的“家人”。
二、看点:实境探访、历史影像、口述历史
本片看点主要有三,一是实境探访,二是历史影像,三是口述历史。
实境探访,是科学纪录片的常用方法。实境探访,一是探寻,二是访问。
本片以探寻的镜头展现给观众难得一见的“秘境”,不仅包括从未对社会公众开放之地---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东郊地下防核爆胶片库、西安临潼易燃片库,而且详实记录并实景呈现了更重要的工作实况和现场采访,工作实况让观众看到他们在为胶片做什么,现场采访则让观众知道他们如何做、为何这样做。本片的科普信息大多隐含于这些细而精的现场与访谈之中。那些平实而不经意的感慨,恰到好处地增加了本片的质感,促发观众共鸣。
本片第二个重要看点是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
讲述历史的年代的影像,大多来自现场拍摄,而历史讲述的年代的影像,则大多来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珍藏。
片中的历史叙述,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跨越整个20世纪,每一时代都有相应的历史影像作为环境背景佐证:从20世纪初的北京街头,到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主持北伐誓师,到抗日战争的纪实场景,到新中国成立后热火朝天的劳动工地,构成影像史学及影像人类学生动景观。
进而,在《归来》、《坚守》和《重生》等集中,那些从异乡归来的影片、被物理修复的影片以及被数字化修复的影片达数十部之多,其中不少影像是第一次与国内公众见面,即便是资深影迷耳熟能详的影片,亦经物理或数字化修复而焕然一新。以电影说电影,以电影看历史,片中珍贵的历史影像让你我大开眼界。
本片第三个看点是口述历史。
片中采访的数十位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人员,其中大部分是现场采访,另一部分,例如对电影资料馆前馆长龚涟、老职工邵功游、赵素行、张奉奎等耄耋长者的访谈(在本片摄制期间,邵功游、张奉奎等老人早已辞世)则是出自中国电影资料馆珍藏的口述历史录像档案。
在十多年前,中国电影资料馆展开了一项“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采集工程,采访了数百位不同行当、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电影人,数千小时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珍藏于中国电影资料馆。本片采用的几位老电影资料馆人录像采访,是这些口述历史档案第一次向社会公众呈现。
三、主题:科普、坚守、礼赞
本片是科学纪录片,旨在讲述胶片电影及电影胶片的坎坷命途和前世今生。
影片从电影胶片的种类和保存、胶片之家电影资料馆的使命、胶片电影(及数码电影)守护人的职责等不同角度的展现,潜移默化地打造了“迷你科普教程”。
胶片电影时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此说来,这部《光影传奇》可谓献给胶片电影时代的一曲赞歌与怀念,是胶片时代留给数码时代的珍贵记忆。
数码时代对电影胶片的保存,正如考古发掘出的甲骨文、钟鼎文、木牍、竹简,即便所有的文字都被释读、影印,仍将龟甲兽骨木牍竹简精心保藏。胶片电影及电影胶片将永存于世界各国电影资料馆的库房中,理由很简单:它们是历史文献和珍贵文物。
“勿弃胶片!”是世界电影资料馆界的共识。
胶片电影渐行渐远,保藏和维护胶片电影及电影胶片的工作愈发艰难,因为胶片及其相关修复机器将近停止生产,相关技术在经历失传的危机。
因此,胶片电影守护人的坚守也愈发难能可贵。他们是在守护电影胶片,也是在守护人类的记忆;他们是在守护昨天,也是在守护未来。
因为,未来学家早就说过:未来的未来在过去。在此意义上,纪录片《光影传奇》其实是对胶片电影守护者的崇高礼赞。
这是一个从未被完整讲述过的电影传奇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电影“本身”的故事,透过一张张电影胶片的生命际遇,书写下关于中国的民族影像记忆。
来源: 台片所 映画台湾
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科普专题片《光影传奇》,连续六天在央视频和CCTV-9纪录频道同步播出。
这部专题片以时间为序,分为《浴火》《家园》《宝库》《归来》《坚守》《重生》6集,每集约25分钟,讲述了以中国电影资料馆人为代表的几代电影守护者殚精竭虑、前仆后继地守护电影胶片的故事。作为人类文明和民族记忆的载体,电影是最具吸引力的艺术形式和记录形态。人人喜欢看电影,但是这种形式曾经的物质载体——电影胶片,却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
昨晚刚播完的第四集——《归来》,讲述了一批飘落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胶卷,如何几经波折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其中还出现了很多我们熟悉的台湾电影面孔,也首度公开展示了一些难得一见的电影片段,比如台湾第一部彩色动画片《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的导演是被誉为“台湾动画之父”的赵泽修先生。他的祖籍是山东省济南市,中学肄业后迁往台湾,后又考入台湾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
他曾先后培训、就业于日本东京“东映”公司动画部、美国好莱坞迪斯尼动画部、美国好莱坞韩纳动画电影厂。
1967年,赵泽修创立了台北泽修美术制作所,编导并制作了台湾第一部彩色动画片《龟兔赛跑》,该片于1968年获台湾电影金马奖。
然而在当时的台湾,动画根本无法进入商业院线,公司几年后就因资不抵债而宣布破产。赵泽修说,“《龟兔赛跑》是台湾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也是我们制作的最后一部动画电影。”
2015年,《龟兔赛跑》的胶卷在尘封48年之久后,第一次漂洋过海登陆祖国大陆,赵泽修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决定将它捐赠给中国电影资料馆。如今,我们终于能得以一睹这部“中国故事+好莱坞技法” 式的台湾动画电影真容。
纵观中国电影史,早期因为战乱和时局动荡,大量电影胶片散落民间和海外,也有部分影片随创作者远走他乡,比如在《归来》这集介绍的纪录电影《勋业千秋》。
这部电影胶片原本存放在一处靠近香港启德机场附近的电影厂里。1941年,因日机对机场进行空袭,电影厂不幸被炸,引发大火。
被炸毁的启明电影厂,它的主人是中国电影重要拓荒者、被后人称作“香港电影之父”的黎民伟。
这场战火让黎民伟从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带来的多数电影拷贝被烧毁殆尽,仅有几部影片被黎民伟从大火中抢救出来,其中就包括名为《勋业千秋》的纪录电影。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关于孙中山先生率领国民革命军北伐时的珍贵影像,都出自于这部胶卷电影。
专题片《光影传奇》,不仅讲述有电影胶片的命运故事,也讲述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和电影胶片守护人的故事。
中国电影资料馆于1958年成立,由北京的小西天、百子湾和西安电影资料库组成。
资料馆里有一个专门对历史上以及正在拍摄的影片进行收集整理的部门,叫“影片收集整理部门”。
2009年,影片收集整理部门给李行导演做了一个从影60周年的电影回顾展。
1978年至1980年,这是李行导演的“高光时刻”。他凭借影片《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成为连续三年夺得金马奖最佳影片的导演,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在影展活动上,李行导演宣布要将自己所有拍摄的影片原底、拷贝、素材,全部逐步移交捐赠给中国电影资料馆,让自己的电影胶片“落叶归根”。
电影胶片的“归来”,除了两岸三地电影人的共同守护,也离不开国际合作。
1980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成为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FIAF)正式会员。2012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年会上,来自挪威国家图书馆的代表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他们馆内藏有一部早期中国影片的拷贝。
这部影片正是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部商业神怪片——《盘丝洞》。
该片是导演但杜宇于1926年创作的一部无声电影,是已知现存最早的改变自古典小说《西游记》的古装神怪电影。
据相关新闻报道说,这部电影在1927年公映时“万人空巷,各影院连卖满座,南洋一带也争购拷贝”,一举成为中国早期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片。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这部当年的商业贺岁大片并没有在中国保存下来。
直到八十多年后,在挪威方面和中国电影资料馆的通力合作下,曾经西行到挪威的“孙悟空”,如今终于从万里以外的异国他乡辗转回家。
在《盘丝洞》修复完成后的4年间,这部老电影已经在世界各地放映了22次,不仅令海内外的中国早期电影研究者们兴奋不已,也让大众影迷大饱眼福。
2018年10月,中国早期无声电影《盘丝洞》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以默片现场配乐音乐会的形式上映,千余名中外观众共同欣赏了这部中国早期神怪电影的代表作。
《归来》这一集,通过胶片的“归来”,展示了在百年光影中,我们国家曾有许多早期影片在海外的银幕上展露锋芒。
另一方面,中国早期影片的海外传播,又给电影档案的搜集提供了机遇,借助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的平台,希望将那些漂泊在外的“孤儿电影”都打捞回家。
国家从未停止对这些影片的搜寻,电影档案人也在一直促成“游子还乡”,拼齐中国电影的记忆版图。
这让我们看到,电影的传播,实际上是我们人类文明的交流和互通的一种连接。影像的本身,成为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
“归来”电影列表
以上为中国电影资料馆影片收集成果部分展示
收集工作仍在持续
中国电影胶片的前世今生以及来世,拍得比《数电影的人》更加系统宏大,主角是胶片,最后两集才讲到老电影的修复,有买椟还珠之嫌。胶片修复工作者的尴尬和困境,奏响胶片最后的挽歌。旁白有点讨厌,让修复工作者自己说会更好。
很有意义的纪录片,但煽情比重有点过多,希望更侧重于纪录。第四集今天可以看回放,讲述电影胶片从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回归大陆的,虽然提及台湾,但感觉讲述方式没涉及敏感话题呐。
意义太大了 需要更多老电影被修复
影戏渐消实不易,菲林存念艰亦难。(3.5)
那些守护电影艺术和人类文明记忆的人们,向你们致敬!
电影胶片的前世今生,流下时代的眼泪
致敬胶片电影的守护者!致敬中国电影资料馆!
第四集讲的什么,为什么没有第四集?
受益匪浅。
资料馆这部纪录片拍得还挺不错的。要传承胶片,首先得有原件,硝酸片基易燃、醋酸片基会有醋酸综合症,大火、战乱各种磨难,能有素材留存下来实属不易。其次是保存的环境,只知道现在的北京库和西安库,德外库和北苑库还是第一次听说,每次看老一辈讲些过去的事都很感慨。然后是现在胶片工作的各个流程,从收集到修复,收集那段看到盘丝洞回归挺兴奋的,历史价值极高,记得资料馆还专门出了本盘丝洞的书,以后可以看看。最后让观众重新见到胶片的重要一环——修复,修复又分物理修复和数字修复,每秒24帧,一部电影,实在是不容易。资料馆其实也可以拍拍每部影片修复的纪录短片,《盗马贼》、《红高粱》、《祝福》等等影片修复的幕后故事也一定会让人很动容。
8.8“当有一部早期影片被发现,其背后就会有半打的影片,永远地消失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人类需要背负深重失去的代价,用悔恨的时间累积才能意识到胶片“生命”的宝贵,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些目前在历史上存活并留名的电影,是何其幸运地战胜了亿万个赛跑的精子,被上帝眷顾般地,来到我们每一个人记忆的百花深处而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收集保存胶片做出卓越贡献的,是千千万万个张莲蓉,以及更多早已在历史中消失了的那些名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每一寸胶片”,让我们对所有为胶片这样的人类文化遗产保护默默无闻付出的每一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用生命守护胶片的黎民伟们的名字不应该被忘记。落叶归根,欢迎回家“不弃电影,胶片长存,勿毁它们”80年代胶片黄金年代的冲印间,如今只能为胶片修复发挥夕阳的余热,让人不胜唏嘘
每个喜爱电影之人都应该看一看央视出品的这部关于中国电影胶片前世今生的系列纪录片,拍摄宗旨片中讲了“非缅怀,而是认同”。不管是1895.12.28的世界电影诞生日还是1999的数字电影元年,历史变迁和科技发展使得影片资源变得易得,然而如何存储或者说当做文化遗产保存和展现给后世确实值得探究。易燃的硝酸片、有硝酸综合症胶片的修复、生化合成直至如今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修复,那些依然从事这项伟大事业和捐赠资源的导演们需要人们的肯定与尊敬!
关于影像保存与修复的题材值得点赞!拍得整体比较浅层次,科普向,如果每集更长一点,更深入一点就更好了
我爱资料馆
对电影胶片储存和修复技术的简明科普,迷影情节在此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数字时代看似什么都可以保存,可什么也留不住。
胶片真好 电影真好🎞️📽️
感谢手艺人的坚守,感谢国际合作,感谢国家的重视,看完让人想去咸鱼买个老拷贝回来研究研究,不过片子本身还是有点徘徊在专业性介绍和刻意的主题思想升华之间,有点说了一大堆但又好像没说什么的感觉,后两集尤其明显/另外有两个问题:58年建立到76年中间这段历史,不知道资料馆有没有在历次zz运动中受到冲击?对于胶片的命运有什么影响呢?/资料馆是否可以考虑资源的线上化?和大平台合作,或者自己弄个单独的流媒体平台也成,提供收费的高清老电影资源,让我们这些距离北京和上海千里之遥的爱好者也有机会为资料馆贡献一些票房,赞助老档案保存和修复事业?毕竟老在仓库里面堆着也产生不了什么价值,线上放映未尝不是一个创收的途径,而且也为影像留存多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不弃电影!胶片长存。勿毁它们!
影迷必看,对电影有情怀的人必看!胶片之墓的那段最让人感动了,管理员说只要我们守护下去,总有一天能等到技术足够成熟到复原它们的一天!差点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