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亚太战争审判

    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内详

    导演:陈亦楠  敖雪  戴诚娴  朱雯佳  王静雯  俞洁  宣福荣  王芳  王硕  

    猜你喜欢

     剧照

    更新时间:2023-09-01 11:45

    详细剧情

      《亚太战争审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战后各同盟国对日本BC(乙丙)级战犯审判的大型纪录片,展现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犯下的暴行以及战后国际社会以法理精神惩治战争罪行的历史,填补了该领域内的影视空白。
      该系列纪录片围绕海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挖掘独家罕见历史影像、文献、证据, 通过在世界各地的实地拍摄和采访,首次向世人揭开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用平和、理性的国际视角讲述历史,反观当下,旨在呼吁人类珍视和平,携手世界走向未来。
      第一集《正义之剑》
      本集全景式地展现了二战结束后,继在日本东京对28名A级战犯进行审判,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菲律宾8个同盟国,如何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相继成立了50多个BC级战争犯罪法庭,对日本BC级战犯进行审判的经过。这一系列审判史称亚太战争审判。
      全片探讨了所谓A、B、C级审判具体怎么区别划分,东京审判和亚太战争审判的法庭管辖权,BC级罪行的法律依据,各国军事法庭设立的所在地以及法庭不同的侧重点。
      节目撷取澳大利亚审判、苏联伯力审判、英国审判、美国审判和中国审判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如山打根死亡行军、731部队细菌战、日军残杀新加坡医护人员和马来亚华侨、日军虐杀美国俘虏、中国审判的特点等,展现各同盟国法庭的组建和审判过程。
      摄制组远赴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进行实地拍摄和采访,通过对事件的亲历者或他们后人的回忆讲述,以及独家采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学者,真实、客观、全面地还原70多年前那段逐渐被人遗忘的历史。与此同时,摄制组在世界各国档案馆里挖掘出大量珍贵的视频、音频、文档资料,其中很多都是通过本片首次和世人见面。
      第二集《活着回家》
      本集通过地狱航船、巴丹死亡行军、泰缅铁路这三大历史事件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日军虐待各盟国俘虏事件以及相对应的审判。在本集中,导演组远赴英国拍摄了二战中地狱航船-里斯本丸的故事,并且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浩瀚的馆藏中找到了珍贵的审判文件;在巴丹死亡行军的故事中,我们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长达3000多页的本间雅晴庭审记录中找到了相应的记录和影像资料;在泰缅铁路的故事中,我们来到泰国北碧,寻找到了一位参与泰缅铁路建造的英国人华莱士·布朗的墓地。
      100岁的丹尼斯·莫利是里斯本丸现在在英国唯一在世的幸存者,他向我们讲述了里斯本丸被鱼雷击中当天的情景;查尔斯·佐敦是当年被中国渔民救起的里斯本丸幸存者,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儿女们仍然同我们回忆起了父亲在世时的情景;95岁的舟山当地渔民林阿根更是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出海营救落水英军战俘的全过程;他们的讲述合力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里斯本丸故事。
      片中还第一次展现了二战后英国主导的香港审判以及新加坡审判的影像资料,这些都是我们导演组从英国战争博物馆超过1.2亿英尺的电影胶片中寻找出来的。与此同时,片中还采访了中、日、美、德等国的专家,从他们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一个尚未被观众了解的B/C级审判。
      第三集《生死飞越》
      本集聚焦美国飞行员在二战期间,所经历的历史事件、被俘虏后所遭受到的虐待以及美国战后的军事审判。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力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杜立特突袭的成功大大打击了日本军民的信心。80名杜立特飞行员中,有64名被中国来百姓救起,掩护回国,70岁美国老人苏珊·奥祖克的父亲查尔斯·奥祖克就是被救的飞行员之一。此次,苏珊受摄制组邀请来到中国衢州,寻找并感谢当年救助自己父亲的中国老百姓。然而,并非所有飞行员都那么幸运,有8名杜立特飞行员被日军俘虏,并在上海大桥大楼饱受折磨,最终三人被日军审判处死。美国国家档案馆里珍藏了一段2分钟的视频,记录了当时美军在二战后,设立在上海提篮桥监狱的军事法庭,对非法审判和虐杀杜立特飞行员的日军进行的军事审判。
      杜立特是盟军反攻的造势。美军从中途岛战役到瓜岛战役完成了太平洋战场的转折,一路北上,直逼日本本土。在此过程中,先后攻打了硫磺岛、关岛,轰炸了父岛。畅销书《父辈的旗帜》和《飞行员》的作者詹姆斯·布莱德利,他的父亲是硫磺岛升旗手之一。他几乎走遍太平洋战场的各个岛屿,找寻二战遗迹,挖掘历史真相。这次,他带摄制组来到关岛,为我们娓娓道来当时在这里以及父岛上所发生的骇人听闻的“吃人事件”。轰炸父岛任务中,有八名美国飞行员被日军俘虏,虐杀并食用部分身体。二战后,美军在关岛设立军事法庭,审判参与父岛事件的几名日军。
      二战后期,美国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在日本九州的福冈市,有一所著名的九州大学医学院。在美军大轰炸期间,曾有8名美国飞行员被送往那里,遭受了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由医学院师生和军医主刀,军方人员前来参观。75岁的熊野以素是当年参与活体实验的副教授鸟巢太郎的侄女,她为了揭露当时的真相,从叔叔婶婶以及各大档案馆里收集了大量资料,撰写成《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一书。在她位于日本大阪的家里,熊野以素向我们详细地讲述了当年发生的事件。
      本集里涉及的“父岛吃人事件”和“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都是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被全面记录和深度呈现,摄制组力邀三件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的后代来阐述当年发生的真实故事,并在各大档案馆里找到了与之对应的审判报告和珍贵视频资料,且有一些故事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客观而全面地揭开了战争残忍的历史真相,同时也呼吁大家守护世界和平。
      第四集《魂断异乡》
      七十多年前的淞沪抗战中,谢晋元指挥的四行仓库守军,以“八百壮士”之名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笔。淞沪战争结束之后,这些民族英雄们到底去向了何方?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中的57人被日军送往了南太平洋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作为苦力和其它中国士兵、当地华人华侨一起度过了两年多的艰难时光,并在战后参与了澳大利亚的BC级战犯审判。本片对这段即将湮灭的历史进行了抢救式拍摄,第一次把这个故事搬上了纪录片屏幕。
      本片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地拍摄,无论是自然风光、战争遗址,还是文献资料的影像呈现,许多都可称得上是国内以至于世界的首次。
      田有收就是前往巴新的“八百壮士”中的一员,摄制组来到他的家乡湖北赤壁。他的家人依旧保存着珍贵的“谢晋元纪念章”。让这段历史为更多的人所知,是老人生前最大的心愿。田有收在巴新服苦役时,所在的生产小队队长是国军少校季纳贤。他至死都不知道,“季纳贤”的真名叫作李维恂。摄制组经过多方寻访,赶赴台湾,找到了李维恂家人,拍摄到了老人生前所写的、为巴新战士立碑的“陈情书“。摄制组还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找到了70多年前中国军人参加BC级审判的珍贵文件,其中就包括李维恂的证词。
      摄制组还在至今鲜有人至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拍摄了大量二战遗迹,采访了曾生活在集中营的巴新前总理陈仲民爵士,全面展现了战争时期华人华侨和中国军人在巴新生活的场景。尽管历尽艰辛,他们还是在战后的澳大利亚BC级审判中说出了自己的证词,为正义的伸张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摄制组还采访了中、澳、日三国的历史学家,通过多角度的阐述和评价,还原了一个真实、公正的澳大利亚审判。
      第五集《万劫难归》
      本集围绕二战中,日本在占领马来半岛和香港期间对当地平民所犯下的罪行展开,包括日军针对新加坡和马来亚华侨的肃清大屠杀,以及在香港沦陷期间对当地平民的屠杀、虐待、强奸等暴行。同时,纪录片也深度还原了战后英国在新加坡、马来半岛、香港等地设立的法庭中对相关事件的审判及最终判决的细节。
      在新加坡市中心的“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由四根锥形的白色石柱组成,其中一根石柱代表着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华裔在新加坡大屠杀中的死难。
      本集纪录片中,摄制组赴新加坡,拜访并采访了当年担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挖掘总管的84岁新加坡华人胡振华,他回忆了从1961年开始带领团队进行骨骸挖掘,五、六年间挖出了数以万计的死难者骨骸,最终亲手将681缸骨骸埋到纪念碑脚下的过程。此外,摄制组还找到致力于马来半岛大屠杀的新加坡华人研究者林少彬,其祖父因为办报在马六甲惨遭日军杀害,近几十年来他奔走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挖掘到了大量日军有计划大规模屠杀华侨平民的珍贵史料。节目组拍摄到了林少彬所搜集的日军机密档案,包括《华侨对策》以及《阵中日记》,揭露了日军屠杀华侨的真正目的。此外,摄制组还专访了近四十多年以来一直奔走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寻找日军犯罪证据并带回日本的“亚洲和平奖”获得者、现年78岁的日本琉球大学名誉教授高岛伸欣,为我们讲述了他在探访和研究过程中的最新发现。
      此外,为了还原香港被日军占领的“三年零八个月”,摄制组采访了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的Suzannah Linton,作为战后香港审判方面的资深专家,她建立了迄今最为完整的“香港战争罪犯网上数据库”。采访中,她为我们披露了香港在日占期间最为骇人的暴行及战后法庭对案件的审理细节和相关证据。为了多角度还原日占时期的香港,摄制组赴深圳,走访了曾参与抗日的原中共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老战士,84岁的林珍,她动情地回忆了亲姐姐遭到日军残酷暴打九死一生的经历,以及自己加入港九大队抗日的经过。节目组还实地走访了香港大屿山银矿湾惨案的亲历者,八十多岁的老人们激动地为我们讲述当年他们亲眼所见的残酷画面。
      纪录片中的诸多历史档案及审判影像画面都是首次与国内观众见面,通过还原这场受害者以当地平民为主的审判,让观众得以看到二战中东南亚华侨屠杀的诸多细节和历史真相的同时,也为了警醒后人,不要再重蹈战争的覆辙。
      第六集《绳之以法》
      三集《中国审判》系列邀请英国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院教授顾若鹏(Barak Kushner)担任主持人。顾教授长期从事日本史研究,于2015年,出版了《从人到鬼,从鬼到人:日本战争罪行与中国审判》一书,这是第一本以中国对日本战犯审判为主题的英文研究专著。主持人顾若鹏随同摄制团队一起在英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各地寻找相关档案、文件,拜访历史亲历者和后辈,还原这段被沉埋和遗忘许久的历史记忆——战后中国对日本战犯大审判。
      漫漫十四年,中华民族的抗战史艰苦卓绝,而从1942年到1956年的另一个十四年却不常被人提起,那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独立对侵略者进行的大规模审判。
      中国审判的第一集《绳之以法》,从1942年中国国民政府在战争末期着手进行的战犯罪行调查讲起,逐步展开对日战犯的审判过程,剖析国民政府审判中对BC级战犯用A级反和平罪的罪名指控的实践和其背后的法理,讲述上海法庭与南京法庭的法官与检察官们在审判犯下普通战争罪的日本战犯时的勇气与投入,揭秘沉重历史中不为人知的重要往事。
      摄制组在中国的南京、台北和日本东京等地找到了中国外交官金问泗代表中国首次提出要依法追究侵华日军战争罪行的中方宣言,中日何梅协定的手抄文书,日本中将酒井隆、中将高桥坦、中将谷寿夫的判决书,以及审判日本中将谷寿夫的法庭新闻影像等珍贵一手资料。在台北、上海、北京、重庆,寻访到了南京军事法庭法官石美瑜的后人石南阳、上海军事法庭法官李良的后人李家璟、上海军事法庭书记官李业初的后人李志群、七七卢沟桥事变的亲历者郑福来,和日军在南京受降缴械工作的参与者韩灿如,通过他们的讲述和珍贵影像的组合,详细展现了中国国民政府南京法庭成立后首次公审日本将级战犯酒井隆的过程,以及上海法庭审判“一狼一虎”和南京法庭审判南京事件主犯谷寿夫的故事。
      依托大量战后中国对日战犯的审判档案、媒体报道和亲历者手记,本集呈现了中国国民政府的法律届先驱在独立审判过程中所彰显的勇气与决心,这是中国在十四年抗战后为建立新的战后国际秩序所做出的努力,也是人类对未来和平走向的深刻反思。
      第七集《良知救赎》
      中国审判的第二集《良知救赎》聚焦国民审判中关于反人道罪行的审理。本集选取了两大标志性事件:日本发动的大规模化学战以及在上海侨民集中营虐待案例。为了深入挖掘这两大非人道的事件,摄制组远赴日本、中国等多地实地探访,首次进入位于日本广岛的大久野岛毒气工厂内部拍摄,首次探明了日本早已废弃的习志野学校旧址所在地,在河北定州市我们采访了“北疃惨案”的幸存者,探访了上海目前还保存的外侨集中营。抽丝剥茧地还原了日本发动化学战整个策划、实施的过程,以及对在上海的外侨非法拘留并虐地的事实真相。
      日本在二战期间发动的大规模的化学战对中国军民造成了大规模的杀伤,在河北北疃村,日军为了应对地道战,使用了化学毒气,一次就造成了1000多人的死亡。在北疃村,我们采访了目前还健在的两位幸存者:李钦友和李庆祥。他们详细地向我们回忆了5·27惨案的经过。两位老人都在惨案中失去了多位亲人。直到今天,他们还生活在痛苦的记忆中。在日本大久野岛,1929建立的毒气工厂还被保留着。在广岛竹原市,我们采访到了曾经在毒气工厂工作的藤本安马老人,他当年在这里工作时还只是一个15岁的少年。在这里工作的经历让藤本老师留下了终身的伤害。这让藤本不断反思战争,他在2004年来到北疃村,向北疃村的村民谢罪,并为北疃村烈士陵园捐款。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就开始了对在上海的敌国侨民的拘禁和虐待。目前生活在上海的白丽诗就是当时被关押在龙华侨民集中营(现上海中学)的外侨。在她位于虹口的家中,我们采访了她。她向我们详细回忆了在集中营中的生活。
      为了更好的还原历史真相,摄制组前往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等多地查找视频和文字资料,并挖掘战后国民政府对此案例的审理。从证据的收集,到证人证言的整理,国民政府通过合法程序将日本战犯绳之以法。但国民政府审判只审理了日军暴行的冰山一角,1956年开始的新中国审判为国民审判做出了有力补充。
      第八集《人性召唤》
      中国审判第三集《人性召唤》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审判日本战犯的那段历史。摄制组实地拍摄了当年关押、改造日本战犯的抚顺、太原战犯管理所旧址及审判日本战犯的沈阳法庭旧址;拜访了当年全程参与日本战犯改造、侦讯的亲历者;前往河北定州“北疃惨案”发生所在地,参访了当年仅6岁的惨案幸存者李钦友;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山东省档案管里挖掘了45份当年受审日本战犯封存已久的自供书及改造、审判日本战犯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
      90多岁高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王石林全程参与了当年日本战犯的侦讯工作,在东京审判代表团中国法官梅汝璈的指导下,侦讯人员与日本战犯斗智斗勇,动气以情、晓之以理瓦解了战犯的心理防线,最终提取了有效罪证。在1956年6月至7月的沈阳和太原审判中,共有159名证人出庭作证,45名受审日本战犯全员认罪,这样的场景在审判日本战犯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
      让这些推行“三光”政策的刽子手“从鬼到人”也得益于审判前在抚顺和太远两地开展的人道主义改造。抚顺战犯管理所前护士、现年91岁的赵毓英带我们回顾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战犯管理所的管教鼓励战犯通过阅读、实地考察等方式认清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侵略本质,并对自己的战争罪行进行供述和反思。
      与此同时,节目通过中、日、美三国专家的阐释和解读,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判日本战犯是一次合法、文明、公正的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给予了日本战犯宽大的判决并遣送回国,回到日本的千余名日本战犯组成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在战后的日本社会直面自己的战争责任,作为战争亲历者反思侵华战争,呼吁中日友好,反对战争。本片通过历史珍贵影像、亲历者探访、历史学家及法律专家的解读等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审判日本战犯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

     长篇影评

     1 ) 专访|《亚太战争审判》总导演:以庭审为切口,尽量拍真人

    七十多年前的淞沪抗战中,谢晋元指挥的四行仓库守军,以“八百壮士”之名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笔。今年,电影《八佰》热映,英雄们的故事依然感动国人。然而,淞沪战争结束之后,这些民族英雄们到底去向了何方?可能鲜有人知。

    1942年底,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57名孤军营士兵被押送到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日军基地充当苦役,上岛后,他们被分散编入“中国军人勤劳队”,劳动繁重,生活艰苦,住岩洞,吃瓜薯,一旦患病就丢进深山埋掉,21人死在异国他乡……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对这段即将湮灭的历史进行了抢救式拍摄,第一次把“八佰壮士”的真实故事搬上了纪录片屏幕。

    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海报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SMG纪录片中心承制的中宣部重大项目八集系列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以平和、理性的国际视角展现了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该片于8月31日起已在东方卫视播出,今天(9月3日)起,将在上海纪实人文频道复播。

    9月2日,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该片的总导演陈亦楠。这个曾制作过轰动海内外的系列纪录片《东京审判》的80后全女团纪录片团队,秉持着“一边做学术研究一边做片子”的创作底色,终于把这部拥有很多“第一次”的大型历史纪录片精心打磨出来与世人见面。

    总导演陈亦楠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内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展现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犯下的暴行以及战后国际社会以法理精神惩治战争罪行的历史,填补了该领域内的纪录片空白。连同此前已推出的《东京审判》一、二季,三部作品共同再现了二战战后的审判历史。

    二战结束后,继在日本东京对28名A级战犯进行审判,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菲律宾8个同盟国,如何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相继成立了50多个BC级战争犯罪法庭,对日本BC级战犯进行审判的经过。这一系列审判史称亚太战争审判。

    陈亦楠认为,该片难点就在于,全世界范围内对“东京审判”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是对BC级的战犯审判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亚太战争审判》可以说是全球首部全景式的展现BC级战犯审判的纪录片。

    摄制组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实地拍摄,进入29所世界级档案馆进行采集。在整个拍摄制作过程中,摄制组跨越了四大洲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拍摄,行程将近9万公里,在29所世界级档案馆里挖掘了大量珍贵历史影像、音档和资料,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和世人见面。采访了近50位国际专家学者以及40多位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后人,其中包括对多位百岁老人的抢救性采访。

    “这次去了俄罗斯的档案馆,还有英国的两个档案馆,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的战争档案馆,一共加起来有29所,跨国跨地区有13个国家和地区。很多的东西都是第一次发现并被我们带回来了。”陈亦楠还透露。

    虽然可能有些地方和中国的关系不太大,但当主创团队去一一挖掘的时候,发现好多故事都与中国息息相关。

    在第二集《活着回家》中,团队远赴英国拍摄了二战中“地狱航船”——里斯本丸的故事,并且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浩瀚的馆藏中找到了珍贵的审判文件;100岁的丹尼斯·莫利是里斯本丸现在在英国唯一在世的幸存者,他在片中讲述了里斯本丸被鱼雷击中当天的情景;查尔斯·佐敦是当年被中国渔民救起的里斯本丸幸存者,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儿女们仍然同我们回忆起了父亲在世时的情景;95岁的舟山当地渔民林阿根更是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出海营救落水英军战俘的全过程;他们的讲述合力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里斯本丸故事。

    摄制组在英国采访被舟山渔民救起的莫利先生,他是英国唯一健在的里斯本丸幸存者。陈亦楠说,资料中显现出中国老百姓的故事,都是一个个很好的中国故事,所以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世界抗战的题材里面,也强调了我们东方主战场的一个积极作用。

    历史类纪录片大多都是在和时间抢人,谈到抢救式的采访,陈亦楠也无奈表示,“其实我们一边在采访的过程中,有很多受访人陆续去世了,我们这两天也是一直在改片子,上个月有个老爷爷又去世了,所以我们片子里面很多题跋还要再改,真的是抢救式的在记录这些历史。”

    大海捞针的寻找故事和线索,对任何一个纪录片团队来说都是一项最艰巨的工作。片中香港审判和新加坡审判的影像资料都是从英国战争博物馆超过1.2亿英尺的电影胶片中寻找出来的,可谓巨大的工作量。

    陈亦楠认为,正因为自己的团队出身于上海外语频道,自然会利用语言优势“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团队会在国外档案馆的网站上面,按照索引,按照年代去查。“比如说像英国网站上面可以看小样的,这个就挺方便,有些则去了以后才知道,既没有小样也没有文字记录,那就要碰运气了,这一次不光是英语的,还有日语、俄语、包括荷兰语都有。”

    导演王静雯在英国战争档案馆查阅资料此外,团队还会在亚马逊网站上买一些学术资料,有些可能是孤本,有些则是当事人的后代写的,通过资料中的名字再一个个抽丝剥茧寻查下去。“我们主要是通过这两种方法找历史的亲历者。”陈亦楠说。

    片中,“父岛吃人事件”和“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都是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被全面记录和深度呈现,摄制组力邀三件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的后代来阐述当年发生的真实故事,并在各大档案馆里找到了与之对应的审判报告和珍贵视频资料,且有一些故事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

    还有“八百壮士”后来不为人知的故事……

    田有收就是前往巴新的“八百壮士”中的一员,摄制组来到他的家乡湖北赤壁。他的家人依旧保存着珍贵的“谢晋元纪念章”。让这段历史为更多的人所知,是老人生前最大的心愿。

    田有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做苦役时,随身携带的“谢晋元纪念章”。田有收在巴新服苦役时,所在的生产小队队长是国军少校季纳贤。他至死都不知道,“季纳贤”的真名叫作李维恂。摄制组经过多方寻访,赶赴台湾,找到了李维恂家人,拍摄到了老人生前所写的、为巴新战士立碑的“陈情书”。摄制组还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找到了70多年前中国军人参加BC级审判的珍贵文件,其中就包括李维恂的证词。

    一位编导曾感慨:“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可能无法预料到,电影中的人物还有另一种结局,一种更加令人唏嘘的结局。”

    “不去研究,谁也不会去想到,在澳大利亚的审判和八百壮士有什么关系?”

    陈亦楠透露说,该集导演俞洁,也是在查阅审判资料中才了解到这个人物,逐渐解开了这个故事。导演俞洁带上历史学家好不容易去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还找了一个当地的华人的领袖,这位华人领袖就带着她们去拍,这些俘虏当时是怎么做苦役的,如何做一些军事工程的修建。“去那个地方拍摄特别不容易,因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到现在为止几乎也是个不毛之地,被蚊子叮一下也很糟糕,他们都会带上福尔马林,就算涂了福尔马林以后还好几天都不能愈合,整个寻找以及拍摄过程都是异常艰辛的。”陈亦楠对记者说。

    导演俞洁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潜水拍摄水下二战残骸。二战后期,美国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在日本九州的福冈市,有一所著名的九州大学医学院。在美军大轰炸期间,曾有8名美国飞行员被送往那里,遭受了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由医学院师生和军医主刀,军方人员前来参观。75岁的熊野以素,是当年参与活体实验的副教授鸟巢太郎的侄女,她为了揭露当时的真相,从叔叔婶婶以及各大档案馆里收集了大量资料,撰写成《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一书。在她位于日本大阪的家里,熊野以素对镜头详细地讲述了当年发生的事件。谈到这次采访的幕后,陈亦楠觉得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最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要非常感谢这些海外的“联络人”,也被称作为“线人”。

    “像日本的活体解剖那个事件,就是通过当地的线人找到了故事的主人公,因为她是第一次接受中国采访,肯定是心有芥蒂,不知道中国媒体会怎么报这个事情,我们也是通过语言优势,不断地邮件电话沟通以后,让她信任我们,才能拍摄到这些珍贵的内容,活体解剖在日本知道的也是很少,因为那是一段不太光彩的历史,对家属来说,也是不愿意提及。”陈亦楠解释说。

    海量的资料浓缩成八集的体量,陈亦楠表示从三个方面来选择故事,首先是鲜为人知的故事;其次是可电视化的故事,不远万里也要到现场去拍的这些故事;最后是八个国家不能厚此薄彼,每集故事要有一个平衡。

    陈亦楠特别强调了该片与《东京审判》的最大的一个调整:没有从大量的庭审展开故事,而是以这些散碎的各地庭审为切口,展现背后的故事,尽量拍真人。

    导演敖雪采访美国研究学者大卫·柯恩。

    专访日本学者内海爱子从制作的角度上,《亚太战争审判》延续了《东京审判》的客观、理性、平和的叙事基调,也更加努力地用多角度立体式的国际视角。“原来可能就只有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专家,这一次还有荷兰、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的专家,包括受害国和施害国之外的那些,唯一的目的就是角度更客观。”

    此外,陈亦楠认为这部纪录片还实现了几个突破,比如海量的现场拍摄,因为现场拍摄电视呈现效果要比只有老资料要好;其次在事件演绎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比如用动画来描述某些场景,尤其是不太好表现的活体解剖,既不能表现得太血腥也要表达到位,所以真的是花了一番心思。

    《亚太战争审判》中讲述中国审判的第三集里,专门请来了一位外籍主持、英国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院教授顾若鹏。片中,顾若鹏来到河南探访当年地道战现场,在采访到当年因日军投入地道中的毒气而家破人亡的受害者家属时,因为太惨无人道,顾若鹏深受触动,哭了出来。

    “镜头拍到他眼圈红,我们现场其实就关机了。”陈亦楠说。

    面对受害者的口述,正常人都是无法控制情绪,那创作者该如何用克制的情绪理性的表述?

    陈亦楠回答说,作为被害国,我们肯定是有很多这样的情绪在里面的,但我们经常告诉自己,这是跟法律那么有关系的片子,如果你不能好好地理性地说,没有人愿意坐下来认真地听,那我们为什么要做它?所以,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是在不断调整这种情绪。

    鉴于很多事件人物因片长所限未能出现在八集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中,陈亦楠透露,团队还将联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基于纪录片拍摄中集纳的诸多珍贵历史资料制作成12集口述史,并拟出版配套书籍,收录拍摄内容及幕后花絮以及导演手记。最值得一提的是,她们也想做一个创意在书里,比如看纸质书的过程中,读者如果觉得这个段落很有意思,就可以扫一扫段落旁边的二维码,就能够看到有关这段历史的视频资料。

    陈亦楠说,正像片中英国老爷爷一样,经历过残酷战争的人反而会很平静的在诉说,他说得非常感人,“我们不该沉浸在恨里,要向前看……”所以今天站在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我们更应该要理性反思呼唤世界和平。

     2 ) 《亚太战争审判》:大时代下落叶的轻响

    202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悲情英雄主义的一年,一片壮烈之后,留下了什么,应该记下来什么,如何给后世后辈讲述这些故事,“时代一粒灰,个人一座山”背后是什么样的颠沛。

    从9.3号开始,追着东方卫视直播看完《亚太战争审判》,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魂断异乡》中,原国民党军官后期被俘关押在拉包尔集中营的李维恂先生,曾经在台湾接受采访后的感慨:“我是大时代的一片落叶,是你们让我有了价值。”百感交集,尽在其中,更像是对这部纪录片整体理念的一个投射。

    提起反法西斯战后军事法庭审判,最广为人知的两个军事法庭即纽伦堡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西两线审判,和在欧洲研究国际公法的朋友聊过几句,对整个反法西斯战后审判的研究还是西方中心主义,对东线战场,特别是中国在战争中的角色相对忽视,不同体系之间对话难,找到自我定位更难。

    两个国际军事法庭,均是高级军事将领或者高阶文官,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基本都是甲级战犯。NHK之前有拍过历史剧《东京审判》,但是同样构成东线战场审判的部分,在整个远东地区进行的各种军事审判,涉及不多。之前没有认真了解到时候,甚至不知道乙丙两级战犯的命运。

    八集不长,每集都有自己的主题设定,地跨欧亚美多国多地区采访亲历者和学者。不是文案澎湃激昂动人的片子,也并没有在结尾有大量升华部分,全片整体给我的观感更多是一种幽幽阐述,轻轻叙述的感觉。只有采访者、学者、亲历者的讲述,时过境迁,很多很多当年血腥残酷的故事,都已经被岁月磨尽了愤慨,只剩下对亲人的怀念、前辈的敬仰和战后反思等等最本真的人性情感。

    从第一集整体讲述同盟国各国的审判宏观切入,再用四集描述了在东线战场上的各种战争罪行,到后三集主要内容介绍国民政府和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和战争对日本国民的伤害。主页君笔力有限,亦尽力缓缓道来。

    正义之路

    二战中军国主义日本的伤害对象,不仅仅有中国,还有同盟国各国,苏联、美国、英国各国都对日本战犯在不同的军事法庭进行审判。这些审判在后世均为东京审判的组成部分,共十一个军事法庭,分属于七个国家。而在这些国家中,多有因殖民地属地而被卷入战争,但是中国算是纯粹的受害国。

    各大洲一路走来,从伯力审判到山打根死亡行军、新加坡亚历山大惨案、马尼拉审判等等,就是一条正义之路。第一集给整个八集纪录片做了定调,整场亚太审判,只为了寻求一个正义。

    但是这个正义的标准又是谁定的?纪录片中并没有回答,二战虽名为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争,但是其中大国的各种操作按照国际关系的固有套路一直都在。没有亲历,也没什么资格评头论足,只想感叹正义之路艰难。70年后,在烽烟四起的地方,正义什么时候才能被伸张?

    默默推荐一本之前安利过很多次的书:【日】户谷由麻:《东京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法与正义的追求》。前两部分讲审判本身和法律问题,最后一部分就是一个日本学者对于二战后整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国际秩序的反思。一个曾经加害者国家作家的视角,很值得看了。

    回家的路、生死飞跃、魂断异乡、万劫难归

    除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的高官,冲在侵略战争最前线的更多还是中低级军官,他们面对战场,执行命令。而战争中的另一方主体,战斗员和平民,面对反人类的行为,家人离散的痛苦,身世浮沉的纠结。

    《回家的路》中,介绍了日本对战俘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即地狱航船事件、巴丹死亡行军和泰缅死亡铁路。《生死飞跃》则是围绕空战中的战俘遭遇叙事,以杜立特空袭的影响、父岛事件和九洲大学活体解剖事件为主线叙述。《魂断异乡》则是更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后续和南太平洋战场上华人集中营的故事。《万劫难归》主要将镜头投射在东南亚,讲述了在同盟国开始反击之后和战争结束初期各国的对军国主义日本对追责。

    看起来都是历史书上耳熟能详的事件,和各种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经典战役遥相呼应。但从个体视角切入再看,个中滋味另有所感。即使在最血腥的战场上,在鲜血和子弹中,人性最本真的光依然在发出微光。有中国舟山渔民衢州村民对同盟国战俘的救助保护,有战犯后人对受害者后人的忏悔,有孤军在孤岛中的坚持,还有被采访的亲历者对还有人铭记的欣慰。

    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之后留下的更应该记住,特别是在战争中平民对战斗员的救助,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但是又不会在战争史中留下姓名。能记住他们的,只有亲历者和后人,纪录片对他们的采访,让这些非战斗员英雄被世人熟知。

    绳之以法、良知救赎、人性召唤

    《绳之以法》一集主要内容是国民政府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其中提到的证据中心主义、上海军事法庭厅长李良的故事等等,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重构民族信心和国家信念的大事儿,有对国家主权的认同,还有对战争创伤的些微修复。亦被有些时评人认为是民国政府“最后的荣耀”。

    因为特定的历史因素,在一段时期里,这些往事没有被大众熟知。好在现在在慢慢寻找,有14年的东北抗联岁月,也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整体构建。

    军国主义日本伤害的不止有被侵略国,也有自己。《良知救赎》中大久野岛上的习志野学校中,细菌战的伤害除了在同盟国军队中,也有当时毒气场的工人。沦陷区的日本不仅有中国人的血泪,也有外籍侨民的悲欢离合。《八佰》电影中苏州河南岸的精致,也不属于所有外籍人士。

    而《人性召唤》一集中,则是讲述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特别一提的是,只有在新中国的法庭上,日本战犯才亲口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新中国对日本战犯宽缓的态度,算是给以后中日建交留下了政治遗产。这两年中日关系微妙,中归联的往事在中文互联网上也略有式微。可能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回忆过去,领会先辈的过往和政治家的智慧。过去的,是为了指引以后。

    后记

    在日本的时候,去看过靖国神社,也在大学里看到很多反对修宪的条幅。银杏叶和日本皇室菊花图案相呼应,别有一番景色,灿烂又热烈。反对修宪的大学生们大意表示,真的修改,上战场也不是这些政客,而是本来可以做社畜的自己。毕竟能做社畜,也比神风特攻队强太多。

    也听姥姥讲过伪满洲国时代的故事,家里也堆了不少关于那个年代的旧书,14年的抗战中,各种故事都在不断讲着。《忽值山河改》一本书里面,讲了很多很多,亦无穷尽也。满地的银杏叶乱飞,我们都是时代下的叶子。

    基于历史的不可再现性,难以百分百还原过去,但遍寻访谈录制节目,讲述战争中“我们”的故事,就是话语权体系构建的一部分。2020的很多事儿也是这样,如果选择了不及时客观记录,那么多年后,如何解释这段往事?那些付出和努力是不是还能得到应有的历史评价?

     3 ) 专访|《亚太战争审判》总导演:以庭审为切口,尽量拍真人

    七十多年前的淞沪抗战中,谢晋元指挥的四行仓库守军,以“八百壮士”之名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笔。今年,电影《八佰》热映,英雄们的故事依然感动国人。然而,淞沪战争结束之后,这些民族英雄们到底去向了何方?可能鲜有人知。

    1942年底,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57名孤军营士兵被押送到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日军基地充当苦役,上岛后,他们被分散编入“中国军人勤劳队”,劳动繁重,生活艰苦,住岩洞,吃瓜薯,一旦患病就丢进深山埋掉,21人死在异国他乡……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对这段即将湮灭的历史进行了抢救式拍摄,第一次把“八佰壮士”的真实故事搬上了纪录片屏幕。

    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海报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SMG纪录片中心承制的中宣部重大项目八集系列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以平和、理性的国际视角展现了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该片于8月31日起已在东方卫视播出,今天(9月3日)起,将在上海纪实人文频道复播。

    9月2日,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该片的总导演陈亦楠。这个曾制作过轰动海内外的系列纪录片《东京审判》的80后全女团纪录片团队,秉持着“一边做学术研究一边做片子”的创作底色,终于把这部拥有很多“第一次”的大型历史纪录片精心打磨出来与世人见面。

    总导演陈亦楠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内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展现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犯下的暴行以及战后国际社会以法理精神惩治战争罪行的历史,填补了该领域内的纪录片空白。连同此前已推出的《东京审判》一、二季,三部作品共同再现了二战战后的审判历史。

    二战结束后,继在日本东京对28名A级战犯进行审判,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菲律宾8个同盟国,如何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相继成立了50多个BC级战争犯罪法庭,对日本BC级战犯进行审判的经过。这一系列审判史称亚太战争审判。

    陈亦楠认为,该片难点就在于,全世界范围内对“东京审判”的研究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但是对BC级的战犯审判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亚太战争审判》可以说是全球首部全景式的展现BC级战犯审判的纪录片。

    摄制组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实地拍摄,进入29所世界级档案馆进行采集。在整个拍摄制作过程中,摄制组跨越了四大洲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拍摄,行程将近9万公里,在29所世界级档案馆里挖掘了大量珍贵历史影像、音档和资料,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和世人见面。采访了近50位国际专家学者以及40多位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后人,其中包括对多位百岁老人的抢救性采访。

    “这次去了俄罗斯的档案馆,还有英国的两个档案馆,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的战争档案馆,一共加起来有29所,跨国跨地区有13个国家和地区。很多的东西都是第一次发现并被我们带回来了。”陈亦楠还透露。

    虽然可能有些地方和中国的关系不太大,但当主创团队去一一挖掘的时候,发现好多故事都与中国息息相关。

    在第二集《活着回家》中,团队远赴英国拍摄了二战中“地狱航船”——里斯本丸的故事,并且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浩瀚的馆藏中找到了珍贵的审判文件;100岁的丹尼斯·莫利是里斯本丸现在在英国唯一在世的幸存者,他在片中讲述了里斯本丸被鱼雷击中当天的情景;查尔斯·佐敦是当年被中国渔民救起的里斯本丸幸存者,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的儿女们仍然同我们回忆起了父亲在世时的情景;95岁的舟山当地渔民林阿根更是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出海营救落水英军战俘的全过程;他们的讲述合力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里斯本丸故事。

    摄制组在英国采访被舟山渔民救起的莫利先生,他是英国唯一健在的里斯本丸幸存者。陈亦楠说,资料中显现出中国老百姓的故事,都是一个个很好的中国故事,所以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世界抗战的题材里面,也强调了我们东方主战场的一个积极作用。

    历史类纪录片大多都是在和时间抢人,谈到抢救式的采访,陈亦楠也无奈表示,“其实我们一边在采访的过程中,有很多受访人陆续去世了,我们这两天也是一直在改片子,上个月有个老爷爷又去世了,所以我们片子里面很多题跋还要再改,真的是抢救式的在记录这些历史。”

    大海捞针的寻找故事和线索,对任何一个纪录片团队来说都是一项最艰巨的工作。片中香港审判和新加坡审判的影像资料都是从英国战争博物馆超过1.2亿英尺的电影胶片中寻找出来的,可谓巨大的工作量。

    陈亦楠认为,正因为自己的团队出身于上海外语频道,自然会利用语言优势“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团队会在国外档案馆的网站上面,按照索引,按照年代去查。“比如说像英国网站上面可以看小样的,这个就挺方便,有些则去了以后才知道,既没有小样也没有文字记录,那就要碰运气了,这一次不光是英语的,还有日语、俄语、包括荷兰语都有。”

    导演王静雯在英国战争档案馆查阅资料此外,团队还会在亚马逊网站上买一些学术资料,有些可能是孤本,有些则是当事人的后代写的,通过资料中的名字再一个个抽丝剥茧寻查下去。“我们主要是通过这两种方法找历史的亲历者。”陈亦楠说。

    片中,“父岛吃人事件”和“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事件”都是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被全面记录和深度呈现,摄制组力邀三件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的后代来阐述当年发生的真实故事,并在各大档案馆里找到了与之对应的审判报告和珍贵视频资料,且有一些故事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

    还有“八百壮士”后来不为人知的故事……

    田有收就是前往巴新的“八百壮士”中的一员,摄制组来到他的家乡湖北赤壁。他的家人依旧保存着珍贵的“谢晋元纪念章”。让这段历史为更多的人所知,是老人生前最大的心愿。

    田有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做苦役时,随身携带的“谢晋元纪念章”。田有收在巴新服苦役时,所在的生产小队队长是国军少校季纳贤。他至死都不知道,“季纳贤”的真名叫作李维恂。摄制组经过多方寻访,赶赴台湾,找到了李维恂家人,拍摄到了老人生前所写的、为巴新战士立碑的“陈情书”。摄制组还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找到了70多年前中国军人参加BC级审判的珍贵文件,其中就包括李维恂的证词。

    一位编导曾感慨:“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可能无法预料到,电影中的人物还有另一种结局,一种更加令人唏嘘的结局。”

    “不去研究,谁也不会去想到,在澳大利亚的审判和八百壮士有什么关系?”

    陈亦楠透露说,该集导演俞洁,也是在查阅审判资料中才了解到这个人物,逐渐解开了这个故事。导演俞洁带上历史学家好不容易去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还找了一个当地的华人的领袖,这位华人领袖就带着她们去拍,这些俘虏当时是怎么做苦役的,如何做一些军事工程的修建。“去那个地方拍摄特别不容易,因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到现在为止几乎也是个不毛之地,被蚊子叮一下也很糟糕,他们都会带上福尔马林,就算涂了福尔马林以后还好几天都不能愈合,整个寻找以及拍摄过程都是异常艰辛的。”陈亦楠对记者说。

    导演俞洁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潜水拍摄水下二战残骸。二战后期,美国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在日本九州的福冈市,有一所著名的九州大学医学院。在美军大轰炸期间,曾有8名美国飞行员被送往那里,遭受了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由医学院师生和军医主刀,军方人员前来参观。75岁的熊野以素,是当年参与活体实验的副教授鸟巢太郎的侄女,她为了揭露当时的真相,从叔叔婶婶以及各大档案馆里收集了大量资料,撰写成《九州大学活体解剖》一书。在她位于日本大阪的家里,熊野以素对镜头详细地讲述了当年发生的事件。谈到这次采访的幕后,陈亦楠觉得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最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要非常感谢这些海外的“联络人”,也被称作为“线人”。

    “像日本的活体解剖那个事件,就是通过当地的线人找到了故事的主人公,因为她是第一次接受中国采访,肯定是心有芥蒂,不知道中国媒体会怎么报这个事情,我们也是通过语言优势,不断地邮件电话沟通以后,让她信任我们,才能拍摄到这些珍贵的内容,活体解剖在日本知道的也是很少,因为那是一段不太光彩的历史,对家属来说,也是不愿意提及。”陈亦楠解释说。

    海量的资料浓缩成八集的体量,陈亦楠表示从三个方面来选择故事,首先是鲜为人知的故事;其次是可电视化的故事,不远万里也要到现场去拍的这些故事;最后是八个国家不能厚此薄彼,每集故事要有一个平衡。

    陈亦楠特别强调了该片与《东京审判》的最大的一个调整:没有从大量的庭审展开故事,而是以这些散碎的各地庭审为切口,展现背后的故事,尽量拍真人。

    导演敖雪采访美国研究学者大卫·柯恩。

    专访日本学者内海爱子从制作的角度上,《亚太战争审判》延续了《东京审判》的客观、理性、平和的叙事基调,也更加努力地用多角度立体式的国际视角。“原来可能就只有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专家,这一次还有荷兰、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的专家,包括受害国和施害国之外的那些,唯一的目的就是角度更客观。”

    此外,陈亦楠认为这部纪录片还实现了几个突破,比如海量的现场拍摄,因为现场拍摄电视呈现效果要比只有老资料要好;其次在事件演绎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比如用动画来描述某些场景,尤其是不太好表现的活体解剖,既不能表现得太血腥也要表达到位,所以真的是花了一番心思。

    《亚太战争审判》中讲述中国审判的第三集里,专门请来了一位外籍主持、英国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研究院教授顾若鹏。片中,顾若鹏来到河南探访当年地道战现场,在采访到当年因日军投入地道中的毒气而家破人亡的受害者家属时,因为太惨无人道,顾若鹏深受触动,哭了出来。

    “镜头拍到他眼圈红,我们现场其实就关机了。”陈亦楠说。

    面对受害者的口述,正常人都是无法控制情绪,那创作者该如何用克制的情绪理性的表述?

    陈亦楠回答说,作为被害国,我们肯定是有很多这样的情绪在里面的,但我们经常告诉自己,这是跟法律那么有关系的片子,如果你不能好好地理性地说,没有人愿意坐下来认真地听,那我们为什么要做它?所以,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是在不断调整这种情绪。

    鉴于很多事件人物因片长所限未能出现在八集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中,陈亦楠透露,团队还将联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基于纪录片拍摄中集纳的诸多珍贵历史资料制作成12集口述史,并拟出版配套书籍,收录拍摄内容及幕后花絮以及导演手记。最值得一提的是,她们也想做一个创意在书里,比如看纸质书的过程中,读者如果觉得这个段落很有意思,就可以扫一扫段落旁边的二维码,就能够看到有关这段历史的视频资料。

    陈亦楠说,正像片中英国老爷爷一样,经历过残酷战争的人反而会很平静的在诉说,他说得非常感人,“我们不该沉浸在恨里,要向前看……”所以今天站在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我们更应该要理性反思呼唤世界和平。

     短评

    八佰壮士的结局实在是……看了纪录片才知道真相

    6分钟前
  • 飛小絮
  • 力荐
  • 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9分钟前
  • 船长i节目组
  • 力荐
  • 好片没人看,体量极大,差点逼死我,不少事迹都是第一次从这部片子里被曝光,很难想象节目组是怎么从毫不相干的几个历史档案管理找到这些事件的蛛丝马迹并且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拼凑成一个完整的事件的,真的是列文虎克,牛啊。对于战争中的人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受害者。

    12分钟前
  • 了不起的小西几
  • 力荐
  • 有一些拖沓,但总体很好。以各国BC级战犯审判为引子,叙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事件。

    15分钟前
  • 1793-9-14
  • 推荐
  • 很棒的一部关于战后日本战犯审判的历史纪录片,印象中之前未有过如此细致全面的讲述日军罪行累累,作为普通人还是需要更多一些这类纪录片的普及,抗日战争胜利来之不易,审判是为了更好认识过去,唯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避免历史覆辙与重演,最后对于战后审判默默付出、能让今天的我们得以查阅历史档案的所有寻求正义之士致敬!

    18分钟前
  • Rice
  • 力荐
  • 赶在8月的尾巴看完,给懒散的8月做点填充,勉强算是8月KPI的一部分。

    21分钟前
  • zhang jinyu
  • 还行
  • 能看得出拍得挺用心的,但有些衔接转场有点快。历史已然过去,不是为了单纯地铭记痛苦和仇恨,而是牢记在心往前走,不原谅,把教训记在心里

    23分钟前
  • 有漫游癖的猫
  • 推荐
  • 制作精良的国产纪录片。比较全面了解了日本在亚太地区二战时期的灭绝人性的犯罪行为。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情,父岛吃人事件,九州医院人体活体解剖实验。。。数不胜数的反人类行径!看得瞠目结舌!

    26分钟前
  • AngelCat
  • 推荐
  • 经历战争的老人缓缓说出:“真正的英雄都留在战场了。”

    29分钟前
  • TERMINAL CC
  • 力荐
  • 人类对于这种集体性的癫狂可能从未有过彻底的反思,每个人内心的恶魔都隐蔽在集体罪恶的大伞下。 人性究竟本善还是本恶?

    33分钟前
  • 张小天
  • 力荐
  • 请多拍一点像这样客观且制作精良的纪录片,少一点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鼓动以及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吧。(有关wg这种反人类罪行的纪录片也可以安排一下)历史是用来记住的,而不是应该用来制造仇恨,篡改,欲盖弥彰的。否则很容易再制造出一次军国主义或者南京大屠杀。

    35分钟前
  • 魔都狮子头
  • 推荐
  • 打开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集,十二点才播是因为题材敏感吗?回头找网上资源补一下(´・_・`)

    39分钟前
  • 爱无名
  • 力荐
  • 走进历史,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43分钟前
  • 回声
  • 力荐
  • 因为南京玄奘寺供奉战犯想起来要找一部战犯审判的纪录片,当时想的是以前在中央电视台看的一部,结果名字忘了,就找到了这部。还是要给东方卫视点赞,真的是抢救性的纪录片,好多事件亲历者已经去世,留在人世的已经寥寥无几,这个时候如果不留下影像资料,以后就永远没机会了。只是可惜知道这部纪录片的人太少了!愿意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太少了!

    48分钟前
  • 暮林晚秋
  • 力荐
  • 冷知识多。着重于战争后的审判,为什么要审判,就是要让后人记住这些罪行,也知道其要承担的后果,避免以暴制暴。前两天看《长城》纪录片我在想,秦始皇当年造长城也用了30万匈奴俘虏,基本也是又去无回,非常凶险。可是2000年前的事没人这么说。其中差异难道是因为人们进入后文明社会之后,更文明了吗?我没有答案。人性的召唤一集里讲到抚顺、太原关押了1000多名战犯。等到1954年在沈阳审判他们的时候,全部供认不讳。期间是抗美援朝没想到中国人胜,然后战犯在战犯管理所学习老毛的论持久战,所达成了思想层面的改变。在其他地方的审判,很多日本将领至死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不知道这场战争的本质是什么,只以为成王败寇,所以会有遗毒。思想教育才是斩草除根,这招高。战俘vs战犯的区别是:在非战争状态下,对平民的伤害与否

    51分钟前
  • 力荐
  • 都该铭记历史。

    54分钟前
  • Ricky
  • 力荐
  • 很受感触,第一次了解到中国以外的居民和战士在太平洋战争中所受的苦

    56分钟前
  • 伽布
  • 力荐
  • 真的很好!难得有这样的国产纪录片敢于说出来历史了!题材好且很多都是没怎么公开讨论过的内容!只是很多事实……真的非常血腥,甚至到了反胃的程度。

    1小时前
  • 禅雾山
  • 力荐
  • 信息量巨大,每一个事实都可以再拍十集

    1小时前
  • 阿古丽
  • 力荐
  • 之前一直是对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更加知悉一点,对于二战战犯的战后审判也就停留在这两场审判上了。直到前年参观了抚顺战犯管理所、今年参观了沈阳战犯审判法庭才对乙丙两级战犯的审理有了初步的认知,通过这部上海台制作的高质量纪录片,又对整个亚太地区的乙丙两级日军战犯罪行及其审判有了一个更成体系、更加具象的认知。与之前参访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一系列抗战事件陈列纪念场馆的感知,彻底联通成了一个整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小时前
  • 寒鲲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