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美食不美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18

    主演:张锡镐  彼得·米汉  阿兹·安萨里  吉莉安·雅各布斯  吉米·坎摩尔  杨维榕  大卫·西蒙  达尼埃尔·布吕  沃尔夫冈·帕克  艾里克·维尔海姆  史蒂文·延  

    导演:埃迪·施密特  摩根·内维尔  杰森·泽尔迪斯  劳拉·加伯特  

    猜你喜欢

     剧照

    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1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2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3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4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5美食不美第一季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09-01 11:39

    详细剧情

      NetFlix原创纪录片,味道至上,绝不废话。明星大厨 David Chang 带朋友们踏上令人口水直流的跨文化之旅,探寻世上最令人满意的美味佳肴。

     长篇影评

     1 ) 你还在嫌弃《舌尖3》吗?那不妨来看看这部纪录片吧

    半个多月前,让众多国人牵挂许久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终于开播,然而,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种种原因使得这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纪录片没能延续前两部给观众们带来的对食物的渴望和延续,以至于很多人现在一提起《舌尖3》,就是一副嫌弃的表情。

    就在人们还停留在对《舌尖3》的嫌弃中时,网剧大厂Netflix悄悄地上线了一部美食类纪录片:《Ugly Delicious》(中文译名:《不中看的美食》),而且秉持着网飞一贯的特色,八集同时放出,还自带中文字幕。虽然这部纪录片放的很低调,但却在小圈子里迅速流传,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豆瓣评分达到8.8分,远超《舌尖上的中国3》的4.1评分。

    这些年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带动下,国内网友也开始迷上了美食类纪录片,例如《寻味顺德》、《味道》等许多优秀纪录片纷纷成为我们的“下饭神片”。在这些纪录片的带动下,仿佛一提到美食,我们想到的就是那些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的食物,但这部《不中看的美食》却偏偏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看名字就能猜到,出现在《Ugly Delicious》这部纪录片中的美食不会是什么精美的食物。这部纪录片并没有将镜头停留在那些做工精细或者食材难得的美食面前,而是把镜头对准了许多美国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比如披萨、BBQ、玉米饼等等,这些东西似乎都和美食挂不上边,但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离不开的食物。

    说实话,这部纪录片既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又不像是一部美食纪录片,因为在整部片中,有一半的时间我们是在看一个韩裔美国胖子和他的朋友们叨逼叨唠嗑,但奇怪的是,这种唠嗑却让人十分想看下去,就是下图的这个胖子。

    这个胖子名叫David Chang,是一名韩裔美籍厨师,他创办了Momofuku(桃福)餐厅,是美国近几年相当火的一位明星厨师,甚至还在哈佛做过烹饪演讲。在这部纪录片的每一集中,David Chang都会和他得朋友们聊一个话题,这个话题通常是某一种常见的并不精美的小吃,而他的朋友们也都是各路高人,除去那些美食作家,还有史蒂文元(美剧《行尸走肉》中格伦的扮演者)、沃尔夫冈·帕克(奥斯卡晚宴御用大厨)、吉米·坎摩尔(著名主持人)等等。

    这些大人物们凑在一起聊天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好玩的事,更好玩的事他们不止是坐在那里空聊,而是亲身前往接触他们所聊到的这些美食。比如第一集是聊披萨,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因为聊到了不同地区间披萨的差异,David Chang和他的朋友们就直接去了意大利、比利时、日本去探寻各种风格的披萨,甚至还去了披萨连锁商多米诺,从而来分析和探寻不同种类的披萨背后的文化层面的原因。

    这的确是一部很棒的纪录片,看完了它你就会对美国和美国文化有所了解。在这部片里,我们看到美国人日常离不开的这些Ugly Delicious其实没有一样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这其中有意大利餐、有韩餐、有中餐、有越南餐、有日餐等等,这些来自全世界的日常美食在登陆美国后,经历时间的融合和改变形成了现在的样子,成为了所谓的“美国食物”,但与此同时,它们又在经历的融合之后开始找回各自原有的风味,在David Chang和朋友们的调侃中,在眼花缭乱的美食中,让我看到的是世界各地的美食小吃在美国“建立——打破——再建立”的过程。

    除去美食,这部纪录片的魅力很大程度上还来自David Chang以及他对美食背后文化的探讨。David Chang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爱笑爱说,让人隔着屏幕就能产生亲近感,而且他还是一个很直率的人,吃到好吃的就激动地大喊“fxxk”,遇见看不太惯的人就直接开怼,比如怼丹麦妹子的口音问题等等。而除了全世界去寻找这些日常美食的根源,他还试图去探寻这些美食的“母体文化”与“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区别和未来。

    本片第七集的主角是中餐,普通美国人印象中的中餐就是炒饭、左宗棠鸡这些与美国文化融合后的“伪中餐”,而David Chang则带着美国人去探寻了真正的中餐的样子,告诉所有观众,你们吃的中餐基本上都是“伪中餐”,但讨论并没有止于中餐的真伪之分,而是更加深刻的探讨,比如美国百多年来对中国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结合到韩餐、越南餐等亚洲美食,这些亚洲美食在美国之所以会变换了模样,深层的原因还是来自种族的隔阂。

    比如他提到“也许再过二三十年,美国人也许就会想接受意大利菜一样接受正统的中国菜”的时候,旁边的妹子却一针见血的说“不可能,因为意大利人是白人,而我们不是”。而除此之外,移民二代们对餐饮行业的远离,也成为正统美食在美国变得不伦不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整部纪录片中,关于这种饮食背后的文化探讨,还有很多很多,也让我们能够以此对美国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饮食,是每一个文化血脉中共同的东西,看完这部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爱好美食的人永远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种族主义者,因为每一种文化中都有让人无法抵挡的美食”。而这些美食并不是存在于高档餐厅中的那些炫目的精美菜肴,而是我们一日三餐中的常见食物,有时候我们不屑于去把它们与美食相提并论,但其实,这些不中看的美食,才是流淌在我们文化血液之中的真正东西。

     2 ) 美食不美?好吃才是硬道理!

    片名叫Ugly Delicious,译为《不中看的美食》,事实上看那些美食卖相也并不差啦,译为《其貌不扬的美食》岂不更好?

    刚刚上豆瓣找剧照,发现片名又变成了《美食不美》,还不如不改。

    简直是厨师们的噩梦

    第一集讲披萨,讨论了正宗的奥义。

    众所周知,那不勒斯的披萨是全世界最好吃的,那里是披萨的发源地,看过一篇游记,那里有一家店总是排着长队,曾多次在世界最好吃的披萨里排名第一。

    曾经也很执着于所谓正宗,偏执地认为美食必须到当地吃正宗的才好吃。

    于是,跑到武汉吃热干面,纠结地筛选着琳琅满目的店,跑到杭州吃片儿川,跑到云南吃气锅鸡,过桥米线,跑到苏州吃青团,腌笃鲜,跑到重庆吃小面,每到一处,总是苦苦搜寻当地特色美食,只为吃得正宗。

    剧里对正宗的定义很赞同,意大利美食之所以好吃,是因为你人在意大利,他们就地取材,基本不进口食材,从而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加上身处在那样的风土人情里,会觉得好吃到哭。

    而离开了原产地,依靠进口所谓正宗的食材,也不可能复制原产地的美味。虽然现在的物流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跨国物流还是没办法做到极度新鲜。

    过年的时候花了200多块在网上买了波士顿龙虾。所谓波士顿龙虾,其实产地是加拿大,只是龙虾采集后通过波士顿港发往全球各地,故得名。店家在上海,应该是收到龙虾后在上放养,再销往全国各地。北上广深,江浙沪地区包活,二线城市包鲜。结果龙虾发到老家汕头县级市,花了近四天时间,龙虾当然是必死无疑,然后又放到冰箱冷冻,年三十再拿出来解冻。黄油,白洋葱,迷迭香,橄榄油,固然是全西式的黄油龙虾,食材不新鲜,再好的辅料也是白搭,肉质真的一点Q弹感都没有,更别说鲜甜了。所以这种蠢事以后是不会再做了。

    那么离开了意大利,是不是就吃不到好吃的披萨了?那也未必。任何名小吃,掌握了其奥义,再结合现状加以适当改良,虽然美味无法复制,起码可以创造另一番风味。比如剧中谈到美国一家披萨店,采用当地水牛制作乳酪替代意大利所谓正宗乳酪,这种乳酪通过进口需要七天,而且成本可想而知,成品也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以及日本的披萨店加入鱼肉,特殊的酱料,绝对的不正宗,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第二集讲塔可。之前对这个食物还知之甚少。看完后觉得,这不就是肉夹馍,煎饼果子么?区别就是肉夹馍是面粉做的皮,包的肉,煎饼果子绿豆磨粉做的皮,包馃篦儿,鸡蛋等,任君选择。剧里也提到这些相似的食物究竟先起源于谁的问题,其实又何必去争论谁是正统,谁是正宗的问题?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只是灵光一闪,创造出来了,然后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后代们就要争吵了,这是我们的,我们的专利,你们用就是侵权!其实大家吃着从小吃到大的食物,吃得惯,吃得开心,不就挺好吗?

    关于移民问题,一墨西哥厨师在美国两度遭驱赶,回墨西哥后被告知永久不得回美国。另一墨西哥人在美国开了家塔可店,生意很好,交税,招工,创造工作岗位和GDP,没干啥伤天害理的事,却没有容身之处。塔可来自文化极度交融的墨西哥,美国本身也是多种族多国籍交融的国度,是否能给一些勤劳善良的人民一点喘息的空间,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第三集讲家常菜。关于家常菜,张大卫起初并不会在他的餐厅做,因为卖相不好看,后来也放下了这个执念,人们乐于接受丑陋的食物,只要它是美味的。有个观点很有意思,就像人们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们也无法两次做出同一个菜肴,即使你的菜谱不变,有些变量却是无法控制的。

    说到有个大厨老公,多数人可能会觉得作为老婆很幸福,可以天天吃到大厨的手艺。而实际上像张大卫和雷内,都是在餐厅里忙活了一天,在家里反倒很少下厨。感恩节那天回家准备大餐,张大卫就连吐苦水,在家里什么都得自己干,你不能指使你的家人,不能对他们大喊大叫,不能大喊:“清洁工,把这里打扫一下!”在餐厅威风八面,到家里却默不作声。

    第五集讲BBQ。光美国一个国家BBQ就分很多种。还互相都不服谁。

    讲到一个农村82岁的老奶奶凌晨两点就起来准备烤肉,八点就有客人上门来吃了。一个顾客握着老奶奶的手说很好吃,下次一定再来,老奶奶热泪盈眶。我想这就是老奶奶坚持了50年的原因吧。倒不是说这能挣多少钱,她的成就感更多的是来自于客人对她的信任和肯定吧。

    日本一家小馆子里的烤鸡杂串,张大卫吃得连声称赞,当他激动地给厨师拥抱时,厨师热泪盈眶,我想这是厨师最自豪的时刻吧,得到客人发自内心的赞赏。让我想到《圆桌派》有一期讲到匠人,聊到寿司之神,如果是男顾客,手一握,140颗米;如果是女顾客,手一握,120颗米。神乎其技。天妇罗之神,每一次烹饪都恰到好处,对每一种食材在烹饪时间上的把握游刃有余,每一次按烹饪时间长短以及客人进食速度,恰到好处地把完美的食材呈现给顾客,对待烹饪像对待艺术那样认真精进。真正好的食物能感受到厨师的用心,这也是美食的奥义所在。

    第六集讲炸鸡。想不到炸鸡这个词还能跟种族主义扯上关系。食物不该都是带来美好享受的吗?

    介绍了各种炸鸡秘方,但是就是对油炸食品不感兴趣,最多下次再去KFC试试吮指原味鸡。

    第七集讲中餐。美国人眼里的中餐,美式中餐,以及近几年拉斯维加斯的正宗中餐。

    中餐在美国的地位低下是有历史渊源的。早期中国赴美移民地位低下,充当廉价劳动力,后来连廉价劳动力的资格都被剥夺,只能进入洗衣和餐饮两个行业。鉴于中餐价格偏低,食材源头不可追溯,美国人难免对成品健康与否存有疑虑。而且中餐服务水平有限,有些菜品很难准确翻译到位,以及由味精引起的“中餐馆综合症”,各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中餐在美国餐饮业中的地位。

    味精这东西我从来是抵触的,因为他非天然,摄入过量会有不良反应。虽然说那要摄入很大量,但也不想冒这个风险。我自己做饭从来不放味精,鸡精。在外面吃饭就不能避免了,不过尽量不去那些很明显放了很多味精提鲜的店面吃饭。

    让我惊奇的是剧里的张大卫倒是味精的坚实拥趸,一点都不反感做饭时使用味精,说盐能吸附在味精上。他跟一个科学家请了几个美国人到一个小房间里,询问他们对中餐的看法,有人说吃完中餐会头晕,头痛,有不良反应,基本都是差评的。究其原因,都把责任推到味精身上。然后张大卫默默地掏出几包薯片发给在座的各位,大家漫不经心地吃起来。张大卫问是否有人觉得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没人觉得不适。于是张大卫示意包装上的谷氨酸钠其实就是味精,所谓的吃中餐引起不适其实是心理因素作祟,即所谓的“中餐馆综合症”。

    还真别说,不说我还不知道薯片里也加了味精。不过已经很久没吃薯片了。自从发现了网易严选的薯条脆,就再也不能接受其他各种品牌的薯片。私以为薯条脆已经在土豆成为零食领域里算是极致了。M记的薯条就是快餐水平,汉堡王的不错,有些西餐馆也有出品不错的薯条,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零食范畴,食物总是新鲜的最诱人,而有些美食如何不添加防腐剂地长期保存而不变质却依然是个难题。

    第五行:味精

    前些天心血来潮买了包薯片来吃,距离上次吃薯片估计得好几年了。看了看配料,赫然写着“味精”二字,在超市看了看其他品牌含蓄点,写着“谷氨酸钠”。

    刚开始吃的时候感觉不错,久违了的感觉。快吃完的时候已经感觉恶心了,每次都是吃多了就会有这感觉。太久没吃会很想念,没吃几片就很讨厌,这是不是种病?

    估计有生之年不会再吃薯片了,不过人生啊,谁又说得准呢?

    最后一集讲饺子。对比了意式饺子和中式饺子。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面皮包馅料。

    意式饺子用料比较讲究,剧中提到所用的干酪就极其稀有。有一种饺子看起来好小,包起来就费劲,吃起来也不痛快。

    一份小笼包在中餐厅的价格可能是8美金左右,但是如果是在意式餐厅,同样的东西一个盘子里只放两到三个,价格可以差好几倍。张大卫因此对亚洲食物没受到重视而愤愤不平。

    其实就蟹黄汤包来说,其用料也不可说不讲究。拆蟹肉,做皮冻,包成多少褶的包子,无一不是技术活。但这也不表示它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顶级餐厅的认可。

    张大卫来到东北一大妈家中,看她用朴实无华的大白菜,猪肉等做成水饺,极其普通,却也美味。

    相对于讲究的用料,有些美味的秘诀只在于传承。就像有时实在不知道吃啥时,我也会包饺子吃,因为它简单,又能填饱肚子。那是小时候跟妈妈和其他大人一起包饺子的时候学会的,也就传承了下来。

    说到底美食究竟是什么?是简约而不简单的怀石料理?是精致讲究的法国菜?是推崇正宗的意大利菜?还是中国传承了千年却难登大雅之堂的街边小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许我们的味蕾所追求的美味,不过是我们儿时留存在大脑深处最初的记忆。

     3 ) 跟着吃(希望能一直更新)

    (标题苦手)

    参考网址:The Restaurants of Netflix's Ugly Delicious

    Cau Ba Quan

    用Google map这样打进去找这个地方就行。胡志明第一区靠河边的一个小独栋。照着Google map上别人拍的外观照找,挺好找的。

    2019-04-28~2019-05-05 去了越南,之前没想到这一茬的,最后一个在胡志明的晚上突然想起来David Chang好像有一集找了个越南厨师,马上找着去吃。

    菜单的封面

    点了Chef's signature就是剧里提到的cajun-viet风味的大头虾。说实话,我不喜欢大头虾这个品种,且挺难入味的,但是食材还算新鲜,肉质紧实。最重要的是那个Cajun-Viet的酱汁搭配现烤的面包真的似神仙了,我好喜欢这个味道!蒜香和不知道什么herbal的味道混合,又越南又美式。里面还加了点香肠和玉米,啊,都是我喜欢的食材。

    就是这个惹!菜单上还有其他的海鲜,比如蟹什么的

    还另点了一个asparagus w/ beef一个炸tofu一个pork ribs。炸豆腐的摆盘很不street food了,一个小小圆圆日本豆腐上都小心的在中间撒了淋过酱汁的葱花。

    吃了将近690k越南盾,两个人算下来也200人民币了。其实作为street food并不特别便宜大碗。

     4 ) 关于“正宗”的讨论

    美食不美讲的是美国很寻常的食物:披萨、炸鸡、烤肉、炒饭等,都是在街边餐车和小餐馆里常见的大众食物。这部纪录片除了讲食物,还探讨了食物的历史和演变,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很多东西都是舶来品,包括食物,比如来自于意大利的披萨,来自墨西哥的塔克(一种用玉米面卷包裹肉馅的食物),来自中国的炒饭。在民族大熔炉里,这些外来的食物毫不意外地经历了各种奇思妙想的改良,纪录片探寻了这些食物的前世今生,还提出了一个关于“正宗”的讨论:到底要不要坚持传统的做法?正宗的就是更美味的?

    披萨发源于意大利拿坡里,传统的拿坡里披萨对原料的选取和制作非常讲究,一定要用圣马尔扎诺的番茄,坎帕尼亚的莫扎瑞拉乳酪,烤至四周轻微隆起,闻起来有面包清香而没有酵母味等等。然而披萨传到意大利之外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我们所见,厨师们不再满足于只放番茄和乳酪的单调,他们开始在面饼上放榴莲,放菠萝,放三文鱼,放奥尔良烤鸡,还放麻婆豆腐......对披萨这种“无下限”改良的风气,意大利拿坡里成立了“正统拿坡里披萨协会”,制定了“正统拿坡里披萨制作规范”,像作业指导书般详细规定了披萨的制作流程和标准,旨在维护拿坡里披萨的权威,传播拿坡里披萨的正确制法。纪录片专门采访了该协会的主席,主席借此对美式披萨奚落了一番,而美国人也对主席的发言配上诙谐的背景音乐,让人忍俊不禁。

    纪录片对“正统拿坡里披萨协会”主席的采访

    把目光转向我们的中餐,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意大利人对正宗披萨有如此执念。

    大多数美国人对中餐的认识是单一的,甚至是歪曲的。谈起中餐,他们会想起: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幸运饼干等我们听都没听过的美式中餐菜名,或者MSG(味精)这个据说能让他们头痛、口干、下巴麻木的调味料,却对薯片等零食中的MSG视而不见,吃得津津乐道。或许有人会为此而感到惋惜和愤懑:难道有着八大菜系纷繁复杂而美味多样的中餐在美国人眼中竟然只是这零星几个不知名的符号而且还带着满满的主观偏见?他们压根没吃过正宗的中餐!

    美国人对中餐的观感与他们对华人的观感密不可分。早期华人在美国是低下的阶层,受尽排挤和歧视,他们因为排华法案和各种限制,不得不从事起对美国人工作机会影响不大的餐饮行业,中餐在美国人眼里是廉价而不卫生的,甚至出现过中餐馆因歧视而被炸的新闻。后来随着中美建交,两国人民开始亲近起来,美国人看到电视里尼克松在北京国宴的直播后,纷纷对中餐产生了兴趣,中餐开始流行。

    尼克松吃中餐(内心OS:“这是什么玩意儿?”)

    然而两国人民的口味并不相同,中国人喜欢咸香口味的,而美国人喜欢酸甜口味的,中国人喜欢有嚼劲的口感,而美国人喜欢炸得松脆的口感,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在美中餐馆早已练就了因地制宜的生存本领,他们对中餐进行改良,做出符合美国人酸甜松脆的美式中国菜,并大受欢迎。有一道菜几乎成了必点的美式中餐,那就是左宗棠鸡(一种鸡肉版的咕噜肉)。

    左宗棠鸡 General Tso's Chicken

    纪录片其中一集就以炒饭为主线,探寻了美式中餐和正宗中餐,再次引发那个问题的讨论:正宗的就是更好的吗?追求正宗而放弃创新是否值得?我认为这是一道没有答案的命题,不同人有不同的追求,没有绝对的哪个更好。对于外国食客来说,如果他只是为了果腹,那么是否正宗并无关要紧,相反,改良的菜式可能更符合他的口味;但如果他是个老饕,去寻找正宗中餐再适合不过了,因为相比于被简化了的美式中餐,正宗中餐才是有灵魂的中餐。对于中餐馆来说,正宗与否得排在经营收入的后面,记录片采访了一位来自重庆的中餐馆主人,他说真正的中餐只接受预定,如果全都做这个话,生意将没法做下去。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是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来说,正宗中餐也许是不二之选,因为那不仅仅是美食,也是家的味道,身份的认同。

    吃过六千多家中国餐馆的华人

     5 ) 美国各个文化夹缝中求生存

    给不出打分。。我以为这是一个美食纪录片,实际上它意在探讨美食背后的美国文化。

    才看了第一集,我很讨厌🇺🇸那种刻意地being politically right,而事实上,他们加深了各种刻板印象by not talking about it openly..当你讲🇺🇸文化的时候,又要把各个族裔单拎出来讲,so-called文化大熔炉,却没有熔炼出精髓。。it is quite uneasy to watch them beating around the bushes trying to explore the notion of the history & pain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re is a thin line between culture fusion and culture appropriation, you can understand it both ways i guess 可能因为我不是美国人,我也永远理解不了不同族裔的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的苦痛挣扎,但是对于别的文化的尊重和appreciation,会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想去探索,也许我会做一些不合适的事情,会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但是就是在这种探索中才能加深了解。但是我感觉,现在有一种“因为你不懂我们经历过什么,因为你没有和我一样的血,所以你没有资格学习我的文化,但凡你用我的文化做点儿什么就是文化挪用了没得跑”。想要改变美国白人对少数族裔的看法,不让他们了解和学习你的文化,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认为只有文化包容才能真正心意相容。

     6 ) 全球早已没有所谓的“纯正”文化

    与其说是美食纪录片,更多是在探讨背后的文化和国家。

    第七集深入讨论了中餐在美国的地位,意外的是,那么多美国人,依然把中餐和肮脏,恶劣服务,添加MSG这样的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Dave Chang说,在美国的所有文化中,亚洲文化是最被轻视的,他说,他想鼓励人们去吃他们通常不会想要吃的食物,“ I can’t change their politics, but maybe I can by opening up their viewpoint to food.” 他说,为人们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是最棒的主意之一,我要扯掉无谓的元素,回到食物本身。

    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很难成为种族主义者。热爱其他美好文化的人,应该也一样。就像片中提到的意大利菜,其中传统的原料西红柿,原产地其实在墨西哥,是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之后才传到亚非。至于古罗马帝国的恺撒和意大利的但丁,也从来没用叉子卷起过西红柿意大利面。

    想起《人类简史》里说的,“全球早已没有‘纯正’的文化,在过去几世纪中,全球化浪潮几乎让所有文化改头换面,再也难窥原貌。”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偶然地被动地出生在某个国境线之内,又有什么必要把它作为骄傲或者嘲讽的资本呢。

     短评

    可以说是把舌尖第三季爆了,看完炒饭和饺子转5星。

    5分钟前
  • Live or Die
  • 力荐
  • 哎,这节目总结起来就是,各地都有各自处理食物的美妙,但最好吃的,还是日本😂

    7分钟前
  • 12
  • 推荐
  • 感觉比主厨餐桌有意思多了,围绕美食讲文化讲移民讲历史讲亲情血缘讲身份认同,可能是年龄大了喝不下鸡汤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亚洲饮食文化更有认同感和代入感。

    1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 食物是桥梁。

    12分钟前
  • 承泽明
  • 推荐
  • 看到不少人说这个拍的特别高超,其实我觉得也没有,但是因为Dave实在是太热爱美食,而且不为了所谓高雅只为了好吃(所以才命名不美的美食),每一次他忍不住骂街的好吃感都可信度百分百。为亚文化美食打抱不平实在真诚。作为一个生活在地球犄角旮旯没中餐的地方的人,我看这个莫名的填补空缺。

    16分钟前
  • 小晨
  • 推荐
  • 立场鲜明,一直在讨论传统、守旧、融合、妥协、偏见与身份认知,几乎让我对这个狡猾的韩国佬产生了好感。

    19分钟前
  • viennavirus
  • 推荐
  • 完全是反舌尖的美食纪录片,河北农村包水饺的老大妈对着镜头说每天停半天水。。。。河北实在太辛酸。

    22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还行
  • S1E7 炒饭那一集,讨论的时候说会不会再过二三十年大家也能像了解意大利菜一样了解中餐,席间有人说你们太乐观了意大利人是白人而我们不是。。。好直接 说福州那段为什么接了段那么老的视频,放个现在的视频嘛。很多美国人以为中国城大概就是中国的样子了。。。

    27分钟前
  • 豆花鱼
  • 推荐
  • 我想一个人可以接受LGBT,可以支持女权主义,可以搞开放式关系,但未必可以接受“不正宗”的家乡菜。我们在饮食文化上的不宽容,是更隐微、更深刻,又常常被合理化的。这个纪录片打破了很多偏见,在文化多元和身份认同上的讨论都很有趣。对不了解的文化,应该保持谦逊,对已拥有的特权,要时刻反省。

    32分钟前
  • 小小虫
  • 力荐
  • 看前几集只觉得David是一个很幸运的餐饮业创业者,觉得他文化不高,甚至对朋友有些不礼貌,作为美国人连Taco都不懂。看到后面就进入他的节奏了,他的探索,质疑,还有一片真心。本片深度的讨论了文化交融,我们不一样,但我们都一样。

    35分钟前
  • 大骗子威尔伯
  • 力荐
  • 主持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风格不太喜欢,对自己不喜欢的就批判一番,塑造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有钱贱人的形象。如果换个主持人,会到四星吧。

    36分钟前
  • 矩阵
  • 还行
  • 终于找到了可以替代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纪录片

    41分钟前
  • vivienous
  • 力荐
  • 给每集的片头创意打满分,也好感于每集以食物所引入的侧重点,食物确实是一门历史与文化,牵引着一整个民族史。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和我一样,觉得外国人无法讲好中国菜,不是在这个菜系里长大,根本不能明白家乡菜系之于国人的意义。P.S:专业的厨师,绝不会跟你说好的炒饭要用隔夜饭。

    46分钟前
  • A-sun*
  • 推荐
  • 这是我看过最政治化的美食纪录片了……全片都在讲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的历史和社会基础,为此每集都有意采用多种互相抵触的叙事。视听语言丰富,叙事技术多样,在商业推广与政治诉求间达成了较好的平衡。

    48分钟前
  • queenie
  • 力荐
  • Diversity is strength. Diversity is power.

    49分钟前
  • YuRAY
  • 力荐
  • (David Chang脑残粉毫无偏见的评论)E7炒饭那集看得有些热泪盈眶,这一集的一切,从每一道菜到整个主题的升华,大概可以说是我毕生挚爱了;每个嘉宾都认识,每个出镜的餐厅都知道/去过,讲到中餐在美国的种种历史顺便展望一下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美食来了解接纳一个国家和文化。

    50分钟前
  • 一捺
  • 力荐
  • 形式感相当有趣,但有时候这些言外之意也有点太司马昭了

    5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 这才是讲食物的纪录片。你要有私货也要这么拍嘛,吃相不要那么难看。说你呢舌尖上的中国

    56分钟前
  • 你妈突然
  • 推荐
  • TACO那集讲到美国是个排外的大熔炉,在我看来实则是聚而不融,丰富但不稳定,其饮食文化同样如此。所以,切入美国饮食文化确实需要一些非常规、更动态的手段,比如像张大卫这样四处寻找饮食文化的碰撞,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不断和他人碰撞、冲突,这才是网飞需要的那种接地气的作品,而不是像chef show那样左手感情牌右手明星牌,最后一开发现连个对子都凑不出来。

    57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 除了短板小龙虾一辑其余集数都在吊打同类型美食记录片,讲的是食物,其实是历史、种族、家庭、融合、困境、希望。第一次看David Chang是在BuzzFeed短节目中,完全是个口头不离F的粗汉,或许只有在(不差钱无框架)奈飞纪录片当中,才能流露粗旷外表下不寻常的纤细。

    58分钟前
  • D I D A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