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奇遇人生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9

    主演:阿雅  周迅  刘雯  苏有朋  大鹏  冯绍峰  谭维维  杨颖  

    导演:赵琦

    猜你喜欢

     剧照

    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2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3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4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5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6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3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4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5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6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7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8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19奇遇人生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1:39

    详细剧情

      冰川融雪,细雨缱绻;秋风麦浪,庭前数星;七段旅程,七个故事,七次对话心灵的奇遇。听生命回响,品百味人生,腾讯视频《奇遇人生》第二季于10月22日起每周二晚八点播出,继续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长篇影评

     1 ) emmmmmm

    baby这一期实在是太差了。

    上一季的体能由窦骁和宋佳负责。

    窦骁和阿雅之间的价值观和体力出现矛盾纠纷。窦骁更像是骑行的阿伯,既展示了运动者的能量,又输出了不少日常运动积累的价值观。

    宋佳那集更接近ab这集,在专业拳手面前,宋佳体能明显跟不上。但宋佳传递的正能量确实在帮助女拳王在比赛前解压。作为演员的宋佳open的性格反而和日复日训练的运动员之间出现比较大的反差。观看感也很好。

    反观这集,ab作为不常运动的女性,想跟上骑行阿伯的速度,肯定是不可能的。但观感方面,首先她根本没有显示出自己的真性情,而且还在疯狂输出自己对演艺生涯的寄望,但说实在的,她既没有认真演IP剧,也没有打算转型文艺片的打算;其次制作单位根本没有胆量和流量明星制造摩擦,不像春夏那集,从不断追风失败的失望里出现的烦躁情绪,让春夏爆发,再到后面成功追风的平静。而这一集,不停搭车,就好像在看跑男做任务一般,无趣到犹如剧本……导演组也只敢责怪阿雅来指桑骂槐

    AB的真性情只在黄晓明绯闻那一段表露出来一些些…(手动截止)

    希望周迅和刘雯能够扭转一下这一季吧…

    20号的分割线

    上上周看了刘雯。因为个人不喜欢大鹏,所以上周就跳过了。今天刚看完周迅。

    非常感触。

    刘雯这集让我触动的是,节目再一次展现了本来充满距离感的明星超模最真实、最不能被装饰的一面。

    还是同样的道理,体能压力下,人是很难装的。

    中国人一直提倡人不能忘本,不能骄傲。刘雯在“飞上枝头”后,依旧能保持小镇女孩的初心,她不仅有礼貌、有风度,更毫无保留地展现了中国女孩在爱情面前的一份强烈憧憬和自我纠结的羞涩与胆怯。

    我喜欢这个节目最原本的原因,也是第一季第一期小s所带给我的感觉。它能挖出娱乐圈中人最为真实,或者说比较真实的一面。他们在镜头前会忘记伪装,甚至不想伪装地表现自己、传达自己。

    看周迅这一集的时候,我正好在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同样作为妻子,同样作为上一个(上上一个)年代的女性,中国女性和日本女性对爱人、对子女教育、对维持家庭,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这也是上一季节目的核心,“奇遇”无非是让我们感受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人生所经历和体验后的“文化遇见”。

    周迅这一次的综艺表现非常好。作为演员,她以强大的感受力去代入感受老夫妇之间的感情关系和家庭生活;作为女性,她也交代了自己的感情观和母亲教育下所培养的家庭观。点到为止,不抢风头,在隐忍静谧的日式风格下,周迅显得豪不突兀,安静而且美好。

    为这两个漂亮的女人,加一星。嘻嘻。

     2 ) 不做麦田守望者 做麦田里的自己

    说起麦田,除了神秘的“麦田怪圈”外,我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麦田守望者”了,塞林格笔下那个独自闯荡的霍尔顿,大概就是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我们,在迷茫与憧憬中不断寻找着出路。而看过了这期节目你会发现,冯绍峰不再是那个愤怒而焦虑的麦田守望者,而是那个真正开始做自己的冯绍峰。

    当然,若仅仅只是一期节目,肯定不足以给一个人如此大的转变,但它却可以给人时间和机会,远离那个“云深不知处”的熟悉环境,去重新思考这一路走来的每一步,而这个寻找“麦田怪圈”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个重新思考自我的过程呢?

    其实对冯绍峰的关注已经非常久了,早在2003年那部时装剧《男才女貌》时就注意到了他,那时候的冯绍峰还是一个不太知名小鲜肉,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的大红大紫,但无论是早期的电视剧,还是后来的电影,包括《黄金时代》《狄仁杰》这样的大制作里,他的角色一路以来都比较严肃甚至是阴郁的,和阳光健康的外在形象有着极大的反差。

    本集节目一开始,冯绍峰就提到了他最喜欢的是第一季里朴树的那一集,恰巧那一集也是我在第一季里最喜欢的,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生如夏花到平凡之路 都是最真实的自己,他说自己很羡慕朴树那么放得开,而自己有时候只敢想却做不到,这似乎也印证了前面对他的分析:不同于阳光的外形,他私底下的性格或许有着沉静内向的另一面。节目的最后他还说:“一直以来都希望培养一个演戏以外的乐趣,觉得人如果有一个很吸引你做的事儿,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让你一直很有目标,很有活力和干劲儿。”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鸡汤,但如果你真的和冯绍峰一样,在一个行业摸爬滚打了超过十年,就一定能体会到他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哪怕你干着外界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工作,恐怕都会陷入一种无力、焦虑甚至绝望当中无法自拔,而现代人的抑郁症高发也多少与此有关,所以在工作之外能有一个让你一直感兴趣的东西,并且一直保有极高的热情,这是一件非常难得和幸福的事情,这也是当冯绍峰说起节目中的女嘉宾莫妮卡时,脸上和眼神中都迸发出羡慕之情,我相信,那一刻他的表露完全是发自内心的。

    这集节目中冯绍峰讲了一个非常温暖的故事,他说有时候拍戏时压力很大,回到家就会大哭一场,可每当看到儿子时,这一切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了,他对儿子的爱从这个小细节中可见一斑。而这也正是节目最高潮的部分给我们带来巨大震撼的原因所在:当冯绍峰推翻了之前要以儿子的名字“想”作为图案的想法时,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感到无比惊讶,但当他带着激动甚至有点颤抖的音调解释了原因之后,所有人也都从震惊和不安立刻变为支持和理解。在这段独白当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演员”冯绍峰,而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冯绍峰。

    如果说一开始想把儿子的名字在麦田怪圈上留下痕迹,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儿子本能而无私的爱,那么经过一系列挣扎最后放弃了原先的想法,转而亲手制作一个微缩版的麦田怪圈,并把这个机会留给真正热爱并将其视为唯一的人,则是这份爱的一种蜕变和升华,这也是本集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冯绍峰的表现不光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更看到了一个成熟男人温柔的力量,以及他对这个世界更包容的热爱。

    相信看了上面那一幕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否已经生为父母,都会为之动容和心有感触。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太多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们打着“爱”的名义,却时时刻刻在做着牺牲他人的事情;也有很多人把自己的想当然强加于人,不但强行让对方为此买单,甚至还觉得对方欠了自己一个人情,而当这个“对方”变成最亲近的人时,就更加变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当然,不是说冯绍峰若是真的让大家帮他做成了那个麦田怪圈,就应该担上以上这么多的“罪责”,但是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才更显示出他的难能可贵之处,尤其是他的这一段话尤为让人印象深刻:“我为什么要让这么多人帮我完成一个自己的梦想?而且我也不确定我儿子他是否真的会喜欢这个麦田怪圈?”

    其实,这个反思看起来似乎十分简单,但可能却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做到的。如果说前半句是要始终带着谦卑和感恩去对待周围的人,不把拥有的一切都看成是理所当然、不把别人的付出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义务,那么后半句简直是对天下所有父母的一个善意提醒: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下一代。这两句话,一个于己一个于人,却道出了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真谛。

    有一个拥有这样想法的爸爸,“想想”是多么幸运啊,冯绍峰这样的理念也足以让他成为同龄人父母的典范了。通过这次经历,冯绍峰能够有了这样思考上的转变,也让他接下来在完成任务时更为从容。本集结尾在直升飞机上,当他和莫妮卡拥抱时,脸上露出的笑容是多么轻松和快乐啊!这次经历和思考,甚至对他接下来面对人生更多选择时,也会有深刻的启示作用,相信也是这趟英国之行给冯绍峰带来的最大收获。

    节目中还有另外一个小细节,一开始冯绍峰只能用英文简单地和人打招呼,到后来就变得侃侃而谈,虽然还能听到其中有些语法的小错误,但这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并不害怕把自己英语不太出色的事实暴露出来,他甚至还这样说:“我把自己会的几句英语全拿出来了,和他尬聊了半个小时。” 这真的是非常真实而可爱的一面,相信大多数艺人是不愿意把自己不完美的一面暴露出来的,而冯绍峰不但不在乎,而且还勇于自嘲,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勇气,我们才看到了他在短短的时间当中英文交流方面的进步。

    除了冯绍峰的“变化”之外,这一集里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点,那就是“破坏者”马修·威廉的出现,在我的印象中,这是《奇遇人生》开播以来,第一次出现这样一个反面角色,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包括阿雅最后那句“我们不怕你”真是痛快又解气。说到阿雅,她的角色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发起人的范畴,在关键时刻,她经常会发挥出自己出色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来保障着节目的顺利推进,但又不会有喧宾夺主的状况发生,这个节目因为有了她的存在,更“稳”、更“踏实”了。

     3 ) 四字回应和崔始源的绯闻,刘雯哭着说“一个人挺好”

    去年一档由阿雅主持的综艺《奇遇人生》开播,第一季结束收获4万多人打出8.9分的成绩。

    很多人早就期待第二季的开播。

    但谁能想到第二季第一集播出后,评分断崖式下跌,只有6.8分。

    很多人将矛头直指第一集的嘉宾AB。

    跑男的时候生理期,奇遇的时候生理期,这很AB。

    明明第一集的主题是骑行,最后变成了乘车,就连总导演都坐不住了,果然是“奇遇人生”。

    虽然第二季开篇一言难尽,但之后有我喜欢的嘉宾刘雯,我还是心存期待的。

    果然,刘雯这一期,才是《奇遇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

    这一次阿雅和刘雯要去的地方是位于欧洲北极圈的斯瓦尔巴德群岛。

    满是浮冰的北冰洋、延绵到远方的矮山、寸草不生、犹如世界末日般的极地荒漠。

    也有人形容这里是“世界的尽头”。

    不过,大部分人来这里,都是想一睹北极熊的风采。

    但阿雅和刘雯千里迢迢来这里并不是为了看熊,而是要和当地的几位女性一起展开一场刺激的淘金之旅。

    这场活动的发起人叫茜丽亚,她和丈夫波尔在这里相遇、相识、相爱。

    他们想通过淘金得来的金子做一枚戒指,来纪念他们的爱情。

    提起刘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维密超模、中国模特之光。

    还有秀场上种种让人惊艳的经典时刻:

    有禁欲系的;

    有攻气十足的;

    有性感妩媚的;

    有笑容甜美、活力四射的。

    我原以为这一期会拍出时尚大片的感觉,却没想到等来的是几乎素颜出镜的大表姐。

    戴着毛线帽和黑框眼镜,穿着厚厚的冲锋衣。

    更让没想到的,T台上硬朗的刘雯在生活也有着柔软脆弱的一面。

    这一期节目下来,刘雯说得最多的是“sorry”,还非常爱哭。

    第一次哭,是这趟淘金之旅开始之际,经纪人给刘雯发来信息,说“好好享受这三天没有外界打扰的时光,也是你人生第一次露营。”

    刘雯一边兴奋地和同行的淘金姐妹分享这个喜悦,一边偷偷地用手抹掉眼泪。

    入行十四年,这竟然是刘雯第一次单独露营。

    一句话道出了模特行业的心酸。

    刘雯形容自己像一个蜗牛,每天拿着行李箱穿梭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

    每一天,都是打仗一般的日子:

    一天睡三五小时,吃饭永远不超过十分钟。

    来不及洗头发的时候,她用矿泉水直接往头上倒。

    有一场秀,她被全身画满油彩文身走秀,但下一场秀紧接要演绎透明薄纱质感的衣服。

    于是走完第一场,她一个人用卸甲水,当成卸妆油,在自己身上使劲擦拭……

    假期,休息这种事对于刘雯来说比她穿着走秀的奢侈品牌服饰还要奢侈。

    刘雯开心的反应,就跟一个平日里被要求好好学习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被告知可以去春游一样。

    在出发前,为了防止北极熊袭击营地,刘雯要练习如何使用气枪。

    结果枪在刘雯手中不小心走火,吓了她一跳,随后不断地跟教她打枪的女孩说“sorry”。

    即便在对方安慰她说“所以我们才要练习”后,她仍然不断表达歉意。

    之后淘金小队上了船,刘雯由于不适应颠簸晕船,靠在栏杆上呕吐不止。

    同行的其他人纷纷安慰她“即使船长也会晕船,这不是你的错。”

    第二天刘雯汇报完自己的身体状况后,还是一个劲儿地说“sorry”,并形容自己是“trouble maker”。

    给大家添麻烦的事,她觉得非常不安。

    下了船,大家开始上岸步行时,由于刘雯和阿雅没有穿穿雨裤,淘金队其他成员直接背起她们趟过一条小河。

    刘雯再一次对这种麻烦别人的事感到自责。

    她这种不愿意麻烦别人的性格,触动了大部分网友。

    这也和她一路走来的经历分不开。

    回顾她的成名经历,孤独是绕不开的一个词。

    因为想要一部电脑参加了模特比赛。

    17岁,一个人闯北京,成了北漂,开始逐梦模特圈。

    对于出生于湖南永州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刚到北京的刘雯完全不懂时尚为何物。

    在北京没亲人,没朋友,遇到困难刘雯只能自己解决。

    两年时间翻烂了2000本时尚杂志学习穿衣搭配,自己在出租屋对着镜子练习眼神、定点、姿势。

    慢慢在国内模特圈站稳脚跟后,她又开始一个人闯荡纽约。

    这回的难题是语言。

    但时尚圈从来不等人,刘雯等不到自己完全掌握英语后再进圈。

    她只能在面试的路上背单词,拿纸和笔记住每一个站点的名字,遇到面试总会提前两个小时熟悉路线,做好标记。

    没有面试的时候就在出租屋内看美剧,学英语。

    强迫自己出去和陌生人对话,边说边纠正自己的发音。

    凌晨四点钟的北京,她见过;

    一个人走在纽约大街上无助却流不出泪的时候,她经历过;

    现场听不懂英语,被外国人用异样又不屑的目光注视的时候,她无地自容过。

    孤独并没有使她急于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抱团取暖。

    她选了一条最难的路,一个人坚持走下去。

    这个时候,孤独反而成了她最亲密的战友,她放弃了无谓的社交、放弃了无谓的人际关系,专注于提升自己。

    正因为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才有了日后在T台上的光芒万丈。

    忙碌的工作让她无暇顾及个人感情。

    在篝火晚会上,刘雯直言“工作就是自己的男朋友。”

    “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她和崔始源在《我们相爱吧》综艺里“谈恋爱”,多少人期待着两人戏假情真。

    “从来没有”四个字一出让多少“石榴CP”粉彻底心碎。

    中国四大超模里,奚梦瑶一摔二产子顺利进豪门,雎晓雯曾微博高调秀恩爱,何穗恋情绯闻不断,唯独刘雯这么多年还是孑然一身。

    节目组导演对于刘雯说“工作是自己男朋友”这个说法表示不认同。

    不停地追问她:“不想找是因为你找不到,所以你会选择性记忆。”

    这一句击中了刘雯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就像自己的秘密被人公之于众一样,先是有点难堪,然后带上帽子,试图不让大家看到她的眼泪。

    尽管早已实现精神独立,财富独立,拥有许多同龄人努力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成就,但在爱情面前,刘雯也不过是一个渴望恋爱的小女生。

    风景也好,地点也好,最重要是你跟谁去。

    再好的美景,没有人分享,还是会觉得落寞。

    一直独自战斗到今天的刘雯,也许会在辗转难眠的时候想到如果寂寞会有人陪,该多好。

    刘雯不过是很多职场女性的一个缩影。

    年轻的时候一门心思拼事业,像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固定做着同样的事情,所有时间都给了工作。

    一旦有时间停下思考,才发现自己这一路走来也错过了不少风景。

    通信如此发达的今天,一切都在追求快,更快。

    这是一个讲究效率的时代,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还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一个人,花时间去经营一段感情。

    刘雯为了梦想,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人生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在追求独立,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总会碰到志同道合的人。

    如果没有,正如刘雯说的:

    Alone is not too bad。

    两个人很好,一个人也不差。

     4 ) 《奇遇人生》的口碑崩塌根本原因在于节目组太小瞧骑行了

    大家吐槽的点主要在于,对节目组请流量明星的失望和Baby没有完成节目的计划,觉得她太假,找各种理由逃避任务。 我也看了节目,不过我和打低分的观众看法不太一样。

    我觉得Angelababy完不成任务是可以被理解的,只是她逃避的方法太不“真诚”了,她完全可以坦白自己扛不住。

    这不怪她,怪只怪她的团队和《奇遇人生》节目组太小瞧长途骑行了。

    他们要骑420公里,这个距离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从北京骑自行车到济南!

    一个新手,女明星,从北京骑到济南,这确实太难了! 节目组也太看得起baby,太看不起骑行这项运动了。别说骑过去了,就是开车开过去,都能算得上一项挑战了。

    有人说,上一季窦骁都能坚持登山,为什么baby不能坚持骑下来。

    那是因为窦骁是登山爱好者,之前有过经验,阿雅没有经验所以那一期也没坚持下来。任何一项运动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的。 我想起我一个同学有一阵特别崇拜骑行。

    那时候正流行骑车去西藏,他也买了一套装备,不过他不是去西藏,只是从北京骑到赤峰,正好也是420公里左右。

    那是他第一次骑行。第一天骑完,他说他浑身没有不疼的地方,腿疼、屁股疼、脖子疼、肩膀疼、膝盖疼、手疼,大腿内侧甚至磨出了血。

    屁股疼得实在受不了,忍着嘲笑去买了卫生巾,可是卫生巾垫不住,总是往外窜,所以作用也不太大。

    我不记得他最后是不是骑到了赤峰,反正返程的时候自行车是邮回来的,而且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过长途骑行,后来自行车吐血大甩卖了。

    我这个同学是个男生,当时25岁,还了解过长途骑行,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仍然受不了,更何况是养尊处优40岁左右的女明星。 长途骑行看似很潇洒,实则是一项非常考验人意志力、体力和耐力的运动。

    看看那些在健身房骑动感单车的,有多少人才骑半小时就满头大汗呼哧带喘,要是让他们骑一天,估计要休克了。

    正确的骑行姿势

    先不说车辆、装备、天气、体力和各种意外,单是疼痛就够骑行新手喝一壶的,而且骑行的姿势不对还会伤害身体。 这些疼痛包括:

    屁股疼,新手不管准备工作多充分,是给车子套软垫还是买骑行裤都没有用,屁股都会疼,而且要疼两三天,直到它变得麻木。

    脖子疼,因为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抬头看路,脖子会很疼。

    大腿疼,这个不用说了,骑行主要是大腿用力,长距离上坡非常考验大腿的耐力。

    膝盖疼,一直做一个动作,会导致膝关节磨损疼痛,所以很多常年骑行的人,膝盖都会有毛病。

    肩膀疼,新手不懂得骑行的姿势,用肩膀撑住身体,会导致肩膀和胳膊酸疼。

    手疼,手一直握着把手,长时间也会疼。

    还有可能腰疼背疼脚掌疼… …

    作为新手,当你把这些疼痛都克服了,最后还要接受意志力的考验。

    长途骑行最重要的就是毅力,想象一下眼前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公路,如果是开车,你会觉得“哇,好美”然后一脚油门就过去了。

    要是骑行,美完之后要考虑的是怎么骑下去,每蹬一下,都要告诉自己我可以的,我可以的,我一定要坚持下来。

    长途骑行是自己和自己较劲,挑战的是自己的耐力。

    前些年骑行318会那么流行,是因为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失意的年轻人需要些挑战找回自己,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和斗志,这也是骑行的魅力之所在。

    长途骑行还有徒步、登山,实质上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修行,他们和高原上磕长头的藏民一样,都是苦行僧。 说回《奇遇人生》这个节目,我想节目组应该没有一个人有过长途骑行的经历,所以才会如此naive,安排这样一趟旅程,导致节目辛苦积攒的观众缘几乎败光。

    对baby来说,如果她真的坚持下来,那确实厉害,也许真能起到大家所说的通过这个节目“洗白”的效果,但她太高估自己了。

    不过这样的结果歪打正着也算切了《奇遇人生》的题,明星嘉宾没有完成的任务才是真的“奇遇”,如果轻易就完成了,那被遇到的人的人生也算不上什么“奇”了。

     5 ) 总导演赵琦:“我自己不会给第一季打9分,不会给第二季打6分。 ”

    采访/撰文:康堤

    “他来上海跟我聊天,我觉得他难受死了,他完全不能理解,要去跟一个喜剧演员还是什么明星聊天。”

    去年《奇遇人生》第一季时,李诞这样评述总导演赵琦。

    赵琦,这个名字单拎出来很陌生,几乎无法产生什么联想。

    但就在这两年,他周旋于热度明星之间,周旋于创作理念与艺人性格之间。

    李诞说他骄傲,Angelababy说他冷酷。

    那他可能是真的骄傲与冷酷。

    《奇遇人生》的幕后,很可能是一场场“抵抗”。

    赵琦和谁抵抗?可能是一种“颓势”,或社会的“迫切”。

    《归途列车》、《殇城》、《千锤百炼》、《大同》,从09年至今整整十年,赵琦在中国当代史中,导演或制作了这些议题硬核的中国顶级纪录片。

    底层观察,政治顿悟,解剖疼痛,以及,豆瓣评分绝不低于8分。

    去年这季《奇遇人生》更是拿到8.9分,被豆瓣网友评选为2018年度中国最强网综。

    但《奇遇人生》第二季刚一上线,评分断崖式下跌,观众觉得节目变味儿了——某些艺人不该“破坏”这个综艺。

    赵琦有意为之的创作突破,拒绝投喂众口一词的内容,却造成了观众的心理落差。 他把第一季总结为,美景+美人+金句,观众熟悉,又有点新鲜的纪实概念,接受起来容易。

    第二季,他想走深,建立叙事,找一个能发生“碰撞”的素人,把明星身处的空间压缩到最小,他希望拿到更本质的东西。

    这个东西被讨论了一百多年了,就叫影像的真实。

    他找来的也不只是周迅、春夏、朴树等文艺向艺人,也有Angelababy这样的流量明星。

    他在尝试让明星的神经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再有皮肤包裹。

    Angelababy中途想放弃,他问,“你是来搭车的还是来骑行的?”

    在刘雯合理化“工作就是男朋友”时,他直言,“我不相信,不是因为你不想找,是找不到合适的。”

    为了探寻这国产综艺之光没有照亮的争议,第一导演(ID:diyidy)采访了导演赵琦近两个小时。

    更多时候,其实是在讨论如何认知一个真实的人,如何理解更为复杂的信息,这都是哲学层面的事情。

    这些底层思考,和他做纪录片一脉相承,也和“人生”两个字如出一辙。 我也发现,赵琦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更为宏大的东西,他经常把话题上升,我总忍不住问,“你会把这件事情想到这个角度?”

    比如,他会从观众对不同艺人的态度,谈到陪审团制度;从拒绝提供同样的内容,谈到算法对人的驯养,甚至谈到种族隔离。

    他刚刚完成一部耗时七年的纪录片,回到他往年的创作体系——片子的主人公在中途遭遇不测,影片被推向了更加复杂的维度。

    赵琦是绝对理性的人,这物种不存在,但他无比接近了。

    看完这篇采访,你会不再记错赵琦这个名字,甚至,《奇遇人生》只是他最初级的形容词,比方说,他就是那个特别奇遇人生的赵琦。

    01第一季浅,观众喜欢;第二季走深了,观众不接受

    随着节目推进,评分已回升

    第一导演:评分断崖式下跌,你怎么看?

    赵琦:从一个纪录片导演的角度来说,这正好是一个实例来证明我们当下面临着怎样的状态。

    一方面,我们比较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个分数;另一方面,任何一种现象都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指征。这个分数是给我们节目打的,也是(观众)给自己打的。

    它(豆瓣打分)是个人的一种即时的情感表达,它能反映的不仅是节目在所处的环境里的位置,反过来也是每一个人所处的话语体系里的位置。

    如果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就希望你能说出来理由,如果值得倾听、值得讨论,那说明是有价值的,有基础的。

    第一导演:你不担心影响口碑吗?

    赵琦:口碑,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是利益的延展。比如口碑高了,我就能做下一季,口碑低了,我就做不了下一季。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奇遇工作室并不是一家综艺制作公司,我们是一群做纪录片的个体,相信某一些观点,相信某一些价值,凑到一起,在共同理念下操作一个具体的项目。

    如果大家觉得这种东西有价值,喜欢或认可,我们可以持续地做下去。如果大家觉得它没有价值,这可能说明这个内容不一定合适这个时代,或者说大家未必准备好接受更复杂的东西。那好,我们接着做纪录片就完了。对我们来说有伸缩的余地。

    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内容,这不也就刚刚做了一两年综艺?第一季的时候,大家喜欢,说明我们纪录片的能力可以跟综艺的体系结合,那我们就结合一下。

    第一季结合得比较浅,大家比较喜欢。第二季我们当然肯定要走深一点,可能会复杂一点点,我们会把人的一些妥协、挣扎、无奈、焦虑展现出来,我们觉得这是人性。但是从受众的角度,难以一下子承受。

    我自己不会给第一季打9分,不会给第二季打6分。

    第一导演:在你看来,第一季存在什么问题?

    赵琦:首先,第一季缺乏一个具体的事件以及一个主导该事件的对手,也就是用素人来做一个真正的限制。

    因此第一季很像一个综艺节目,它还是在单纯地努力挖掘艺人在一个环境里的应激反应。但这种反应其实是比较脱离于这个环境的,比如春夏说的一些金句她未必非要在这个环境里说,在别的环境里也可以实现。

    另一方面,艺人其实也更容易做自我修饰。因为没有外在更紧张的事件或者更挤压的环境迫使他做出反应,这就导致依然有很大的空间来演绎某一种状态。而我们的节目本身是希望能发现生活里,人最本质的东西。

    于是第一季就是美人+美景+金句

    大家其实一直都很接受这样的内容,只不过我们的拍摄手法有纪实化的一些特征,观众看了觉得这好像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东西。

    是,是有一些不同,但它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样子。第一季,我们也就走了半步而已。

    第一导演:当时你就很清楚只是走了半步吗?

    赵琦:我们是在拍的过程认识到它是一个问题。

    因为如果没有一个事件来引领,没有让人融在其中做出反应,更多的就需要我们通过场外采访来进行一些挖掘,再变成画外音贴上去。

    而访谈的时候,人的戒备心、条理化会更强。当然表达更准确,金句迭出,但反过来它其实修饰感也更强了。我们当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另外,从叙事的角度来说更像旅行。所谓小S寻找大象,其实是偶遇,她并没有参与寻找,她只是看到了结果,她的故事还是做饭、跳舞等等这些综艺化的内容,这跟现场发生的事件没有有机性的联系

    于是,比较吃受众的就是,这个艺人是不是有能力提供金句、能否有观点输出。很多网友看完第一季会觉得,好像《奇遇人生》只为某一类特殊的艺人打造。

    这和我们对人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我们并不愿意成为某一种标签化,你不是文艺的(艺人)于是你就不能来,因为我这里只提供文艺的东西。

    为什么是奇遇人生,是因为你遇到了与众不同的经历,打开了你内心的那些芥蒂、那些认知的局限,才有可能使你更加丰富,这是我做节目的初衷。

    我希望它是打破墙的而不是筑起墙的,但事实上第一季给人的感觉是筑起了一种墙,小众的、有个性的人好像才适合这个节目。这是我们的反思。

    第一导演:你自己对《奇遇人生》的定义是什么?

    赵琦:我觉得到了第二季,《奇遇人生》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真人秀了。它是对一档真人秀节目的纪实观察,我把整个拍真人秀的过程拍成纪录片了

    第一季我觉得是众口一词的东西,观众对我们是厚爱。但是我们觉得第二季更有价值。

    第一导演:但你继续复制,可能依然是成功的。

    赵琦: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像(上周更新的)刘雯这期,大家整体反映是比较好的。

    很多人看完说,又回到原来的《奇遇人生》了!大家都喜欢被不停地喂养同样的东西,这跟数字时代的整个信息交互是有关系的,在数据化的体系下我们是被算法喂养的,你喜欢这个我就不停地给你推推推,这其实会使人与人相互的隔阂更加严重。

    比如,朋友圈里和我的观点不一样的,我就删掉,于是再也没有让你不舒服的声音出现了,你就觉得我就是真理。因为你看,我朋友圈里都是这么说的,我们通过观点的认同达成了一个小的群落。我们是自己,他们是谁呢?他们是他们。

    我们不是为了来做综艺的,我们是想把纪录片的一些视角和价值体系移植到综艺节目里,通过它更广阔的受众把我所认识的世界分享给大家,但可能还不合适现在大家认知上的一种需求。你在挑战它。

    第一导演:第二季从导演层面具体做了哪些调整?

    赵琦:为了落实,必须在叙事上要改进,必须借助素人,因为只有素人和艺人共同去做一件事情,才能让所有参与的人更直接地进入到某种状态,逼迫他来做抉择,而在这个环境里的抉择,也是和事件有机关联的。

    一方面艺人更真诚,另外一方面不管是基于他自己的理解,还是这种抉择的有机性,会使得我们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种更新的认知。

    你在第一季里面没有看到哪一个艺人和哪一个素人之间建立起了关系和情感,但是第二季是有的。我们的社会是什么?就是人的关系的总和。我们建立起他们如何交往,可以映射出我们自己在生活里的状态。

    当然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是骑行还是淘金?它的指向是什么?它对于我们现实生活有没有意义?它和艺人的贴切程度有多少?这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挑选的。

    02给Angelababy 一个觉醒时刻:过去十年是搭车,未来十年只能骑行

    第一导演:艺人和素人、事件的贴合,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赵琦:这个贴切程度和现在观众所理解的其实不是一码事,我们更多是从内在需求考虑的。

    我看豆瓣评论说,为什么第一期和老徐(徐玉坤,61岁开始环球骑行,目前已持续12年),骑行,导演选Angelababy不选张钧甯?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关于运动的片子。那我选彭于晏、王珞丹就好了,他们本身都会骑行,第一天骑,完成了;第二天骑,完成得很好;第三天也骑,完成得很好,第四天,也完成得很好;第五天骑行结束。大家看什么呢?

    第一导演:Angelababy和老徐骑行贴合在哪儿了?

    赵琦:它不是一个常规综艺,以完成骑行为目标。它不是一个任务,它是一段时光。

    老徐是谁?老徐是一个河南农民,务农一辈子。60来岁的时候,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突然要去骑行世界。十来年的时间,用一种这么笨拙但有力的方式去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们认为这是他的觉醒,他在 awake。他突然意识到这辈子不能就这样过去了。

    Angelababy 是谁?漂亮的女孩,15岁出道,以前靠流量就可以挣钱,但是她现在到了某一种状态,她懵懂地意识到,未来的十年肯定不能像以前那样了,虽然她还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她处于transition period,一个转折期,这个时间到底有多长取决于她的天赋,也可能一年两年,也可能更长时间。她在跋涉。

    我们认为这个阶段她的心态有一丝觉醒的可能性,而老徐的骑行可以带给她一些思考,迫使她去想该怎么办。这是我们前期的判断。

    其次,Angelababy是谁?生活在互联网上的、一切都有了的女孩。老徐是谁?老徐是中国最靠下的阶层里,一个粗粝的农民。这两个人在生活里是绝对不会发生交集的。但在骑行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建立关系。

    第一季是正正得正。第二季我们希望展现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我们当然希望有碰撞了,碰撞就是drama,哪一个电视里不是?大家一般喜欢看电影、电视碰撞的结局都是正向的。但《小丑》是正向吗?《蝙蝠侠·黑暗骑士》是正向吗?

    人的社会不一定都是这个样子,我们当然需要去了解更复杂的东西,我们活着的过程不就是不停地了解世界和了解自己吗?

    第一导演:那冯绍峰和麦田圈的契合点是什么?

    赵琦:冯绍峰在我们看来,一方面比较循规蹈矩,是一个好孩子。另一方面,他也比较温温吞吞,不会去越雷池半步。但是反过来我们又觉得他的内心深处又有一点点那种野性,希望能突破。这是我跟他交谈后的感觉。

    冯绍峰说他羡慕朴树,这说明他内心想去敢作敢为,但他可能没有勇气或者没有那个能力去做。所以他一直在配合节目组,我把我儿子的名字都在节目里说了,我在配合。

    但是到后来他认识到,他不需要给儿子做,而是想给Monique做,还专门来跟这个节目组讨论,我觉得这恰恰就是他性格的突破,这种突破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因为 Monique的影响而产生的。

    但他和杨颖(的变化)都没有那么明显。我们只能听见冰川掉到海里的巨大的声音,我们听不见蝴蝶扇动翅膀的微弱的声音。

    杨颖如果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15年像搭车一样的,而今后的15年就要像骑行那样了。这就是一种觉醒,但我们不能去push她,你要尊重她自然成长的状态,有人可能快,有人可能慢,或者有人一直积累到一个点再有突破,这是每个人自己的机缘。

    第一导演:为什么要把杨颖放在第一期?可能观众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赵琦: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相对拍得比较早,这是第一。

    第二我是做内容的。我们拍纪录片的,有时候比较血淋淋一点的,不想遮着掩着,既然我是这样的想法,我干嘛不清晰地告诉你。

    当然反过来我也没有预料到(节目播出后的争议)。我觉得她的反应是正常人的反应。

    你想一想,如果只是做个综艺节目,我可以授意她,杨颖你必须完成,这是你一个“洗白”的好机会。你来例假了对吧?来得好,一定要说出来,然后不停地摔倒,你最好哭或者披头散发累得不得了,完成这样一种表现,观众也满意,杨颖还不错,但这是假的。对我们来说我们要为真实负责,人的生活里没有妥协吗?没有挣扎吗?没有放弃吗?没有犹豫吗?这里面都体现了她是一个正常人啊,然后她就被骂了。

    第一导演:节目播出后,杨颖那边有反馈吗?

    赵琦:她没有说太多,其实骑行的确很辛苦,我觉得大家的反应可能是对她之前十年的一种反噬,她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想一想。

    03我出镜,是为了展示镜头外更大的真实

    第一导演:节目里为什么去说,你不能总打退堂鼓?

    赵琦:我说的不是“你不能”,我说的是,你为什么天天搭车,你到底是来搭车的还是来骑行的。这是我的一种诘问,也是我的一种不理解。

    我们本来认为当肉体的压力到了一定极限后,她如果采取一种突破的状态,就可以进入到一种精神层面去理解它。

    但她总是到了肉体极限的时候,就停在那里了。事实如此,我们没有违背,就展现了她停在那里。对这些天天上综艺节目的人来说,一开始她肯定觉得这只是一个节目。

    任何的一个综艺节目都是有plan的。但我们真的没有,一旦落地,一切就开始由你来主导了,她需要迅速地调整,我觉得调整的过程就能看到很多真实。

    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只有自己去体会,可能她体会得比较慢,她不是一天就体会到了,差不多到了第四天,她才慢慢地体会到。所以最后一天,她才觉得好像想骑了,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人生有时候不就是这个样子,我们认识到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

    第一导演:但你问了是不是就影响了她的决定?从纪录片的角度,也改变了故事线。

    赵琦:艺人和节目组之间必然是有某种关系的,不可否认,纪录片里的人,一定会和镜头之外发生一定关系。

    也就是说,镜头展现给你的,只是一部分真实,还有更大的真实在镜头外围,这就包括我们。所以我们没有刻意地避免不出现在镜头里。

    而当现场出现了一些我们自己也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认为观众可能也会有疑问,于是我就会自然地进去问,在刘雯那期也是这样——刘雯说,job is my boyfriend. 我听到她这样说,我觉得我不相信,我觉得很多人也不相信。

    如果我不问,刘雯也不会哭,说完就完了。

    第一导演:你想要往下的一个反应。

    赵琦:我想了解你的内心深处是怎么回事,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现场采访,区别只是此情此地此景,你的反应会更加直接。

    客观上,我们(节目组)肯定是对他们有影响的。我在这里又何必非要纠结于我这样是不是影响到了她。我是影响到了她,我迫使她去想了想,给了她一个刺激,但最后的决定、行为依然是她自己的。

    第一导演:后期的时候有纠结是否要剪辑进去吗?

    赵琦:没有,我最后一天跟她交谈,她有了一定的认识,最后一天变得积极了,如果我不放进去我们的谈话,从你的角度来说会很奇怪,这不像一个人的正常反应。我有责任把任何导致事件发生的变化因素都呈现在观众面前。

    第一导演:如果杨颖最后一天也没骑呢?

    赵琦:你没骑,那就没办法了。第一季窦骁登山的时候,如果因为天气登不上去,这一集就什么都没有。别人问我该怎么办,我说没怎么办,就只能是没有。

    人生就有很多很高的预期你最后达不到,我们生活里面没有这样的情况吗?有啊。观众觉得这是真实,但看到杨颖变化比较微弱,就接受不了了。

    04我只是没机会再去做《大同》这样的东西

    第一导演:你会关注你的节目上热搜吗?

    赵琦:不会关注。我连微博都没。

    第一导演:你自己看综艺吗?

    赵琦:基本不看。

    第一导演:当时阿雅怎么说服你去做综艺?

    赵琦:她问做一个综艺节目有没有可能?我们一直在做纪录片,知道综艺节目有很多人看,比纪录片有人看。我们觉得如果把纪实的一些概念放到综艺节目里去,可能会有更多的影响,照着这个概念去做的。 我们的确对于综艺节目比较无知。也可能导致我们有一点无畏了。

    第一导演:你之前做的都是《大同》《归途列车》《殇城》这样的纪录片,关注的是社会现实和公众议题。你现在的创作中还有这些人吗?

    赵琦:像老徐这样的人本身就有可能就是我纪录片的选题。贵州留守儿童这一期不也是吗?都是啊。周迅要来了,这期是关于老年的问题。

    我们要让嘉宾进入现在社会和世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上来,进入到人生活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上来,这是我说的所谓的纪实理念。

    纪实不是拿着一个摄像机去拍拍他们的这种反应,这不叫纪实,纪实有一个大的价值体系,你的切入点是什么?我们关心的依然是环境污染的问题,是单亲母亲的问题,是男女性别平等的问题。 我只是没有机会让艺人一起去做《大同》这样的东西。

    第一导演:《奇遇人生》和过去的作品相比,在你的价值里有高下吗?

    赵琦:价值方向并没有高下,但从作者表达的角度,一个更加地没有限制一些,一个要相对平衡一些,因为《奇遇人生》的利益相关方比较多,要考虑得比较多一些。 从我的角度,在价值取向上和我做纪录片没有什么冲突。本质上,关注的都是人。

    第一导演:你在这些内容形式上有偏好吗?时间上如何分配?

    赵琦:我对于做独立纪录片是最喜欢的。因为这个东西最能让我畅所欲言。 纪录片本身不是一个急活,一个选题从开始到做出来都是三四年的时长。这个过程里,我们也得活着,挣到收入。

    我最终想做的是我能说出自己话的东西。

    《奇遇人生》在一定程度上也说了自己的话,我以不说太多话作为一种代价获取了更广泛的受众。这是质量乘以速度的问题,要的是最后的动能。

    05新纪录片讲的是郭川海上失联,这次一笔外面的钱都没有

    第一导演:你什么时候对纪录片建立意识的?

    赵琦:中央电视台期间,23、24岁。 我的家庭本身是做电视出身。小时候有概念但是没有那么强的兴趣。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孙增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还有陈虻老师(著名电视人,柴静的老师)的《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孙增田导演的片子启发我如何用影像叙事,而陈虻于大众的尊重和关怀帮我获取了这方面的能力。 我整个技能和思想的起点来自于这里。

    第一导演:第一季李诞那期,你们聊到的纪录片是什么进度?

    赵琦:已经做完了,后期也做完了。

    第一导演:用了多长时间?

    赵琦:7年。

    第一导演:你自己满意吗?

    赵琦:我挺满意的,是一个挺好的片子。但很大概率上不能获得市场上的成功,这种作者化的作品也未必就会得到受众的一致好评,有时甚至是相背行的。

    一些更深入的影片可能要传递一种更复杂的对世界的描述,但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容易失去目标,或者说他难以形成一种清晰的认知,很难在情感和观点上达成共鸣、共识。这种情况哪怕我们做综艺也会遇到。 但这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第一导演:郭川这个题材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赵琦:对这个选题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 我们开拍的时候,他正在准备单人单帆的环球纪录挑战,一开始你觉得这是一个体育冒险的片子,一个关于如何成为英雄的片子。

    但随着你慢慢地介入、了解,发现了他内在的一些纠结、恐惧、无奈和抉择,也了解到他家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海上失联后,现实迫使你去思考更复杂的议题。

    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冒险了,它是关于人性的,自我对于理想的追求和牺牲的代价,社会职责和个人实现之间的矛盾。

    第一导演:郭川失联时,你在做什么?

    赵琦:这个片子中间有一段时间停滞了,因为我不知道到底应该拍什么。 他之前一直在从事重复性冒险,我们觉得一直这样拍下去,难逃离体育片的范式,所以就停下来了。

    郭川失联,迫使我们必须要进入下一个层次,就是人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愿意花多少的代价去个人实现,而这个代价对于个体、对社会、对自己的家人,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它一下子变得复杂了。所以我们反过来又去拍摄他的家庭,没有他在的时候是怎样的境地,同时再和他以前的行为对比后,可能能意识到更多的东西。

    第一导演:资金上有压力吗? 我做独立纪录片现在已经不向别人要钱了。

    赵琦:我们把成本压得最低,尽量自己想办法去cover了。

    以前你做这种片子还是希望找到一些资金,中国找来的资金比较少,那就去国外找,但其实任何一种资金都对你有各种各样的影响

    所谓的独立是要独立于人云亦云,你要建立在自己的独立观察上的,所以我们越来越希望在财务上不要过多地和任何人有交集。如果有人捐款。我会考虑。

    这次郭川的片子一笔外面的钱也没有。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6 ) 海洋垃圾导演手记--一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先说点题外话。我之前出门基本不拿杯子,渴了都是买瓶装水。觉得喝完瓶子就扔了,多方便。出门带着个杯子,再泡个枸杞什么的,像老年人。但是这个选题调研回来之后,我手上多了个大保温杯,无论出门还是在家,都捧着,尽量不再买塑料瓶装水了。今天早上菜市场买菜,带着环保袋,可还是架不住卖菜大妈每样菜套一个塑料袋。我说不用了您直接给我就行。大妈说没事儿你这样好拿,给你给你。买一次菜回来,六七个塑料袋,有点羞愧,有点无奈。下一次要坚决一点拒绝吧?不然这节目白做了。自己都改变不了,怎么期望着改变别人呢?

    这个选题最早源自于一张图片。相信这张图片已经震惊过不少人了吧?照片的拍摄地在中途岛,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中途岛海战发生地。当时的硝烟弥漫早已飞灰湮灭,如今人迹罕至,成为信天翁的乐园。每年七月,父母停止了喂养,小信天翁到了独立生活的年纪,他们准备展翅飞行。但总有一批鸟因为肚子里塞多了塑料,导致营养不良,身体机能衰退而无法离开。

    摄影师Chris不仅拍摄下信天翁尸体里的塑料,并且以这些塑料为元素模拟出了一幅幅油画。我们的想法也很顺理成章,邀请一位明星加入Chris的信天翁环保之旅,创作出一些震撼感官的摄影作品和艺术品,利用明星的号召力和我们节目微薄的影响力,警醒世人。

    现实总是骨感的。中途岛为了保护生态,对于登岛申请总是严上加严,图片拍摄者Chris现在已经无法登岛。我们在短时间内联系了几乎所有登过岛的拍摄制片机构,得知许可批准过程快则一年,慢则三年。三年……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放弃这个选题了。不过,就像《盗梦空间》一样,一个概念一旦扎根,就总是挥之不去。我们循着海洋保护这个思路,找了数十个海洋环保组织,找了数个海洋生物科研组织,继而具体到了鲸鱼,海龟,海豹,海鸟研究机构……在这个过程中,节目组对于海洋塑料垃圾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也越来越感觉到这个选题的必要性。我们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喊喊口号,做做垃圾清理就到此为止了,而是要跟大家一起探索,一起去了解一些我们应该知道,但又不知道的东西。随着调研的深入,一个人的名字时不时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出现在节目组面前,Jennifer Lavers。

    Jennifer在她的研究领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了,居然很难找到工作。她半开玩笑地说,我的学生比我还有保障。我带着六个博士生,他们还要学三年,可是我的合同明年就到期了。环保是热门的议题,但却是赔钱的买卖,没人愿意做这个。自己不挣钱不说,她老公还经常得跟着她到处跑,做她的科研助理。她老公是个电气工程师,经常能接些小活,诸如修理冰箱之类,这是他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她说她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喜欢各种奇奇怪怪的小动物,不喜欢跟人打交道。现在做这个工作,也是早就注定的吧。信天翁远离人类,她也就经常出没于一些人迹罕至的岛做科研。结婚前她正在一个叫做亨德森岛的地方,周边5000公里内没有人烟。来接她的船遇上风暴耽搁了一些时间,她把自己的婚礼都给错过了。我们联系Jennifer的时候,她说她有几个海洋垃圾项目正在科科斯岛进行,问我们有没有兴趣。

    科科斯群岛,除了百度百科词条外,几乎没有什么中文信息,这倒也不多见。官方网站表明这是一个五星级的旅游胜地,碧海白沙,似乎不亚于马尔代夫。

    这下兴趣来了。不要误会,不是旅行的兴趣来了,而是有了对比就有冲突,片子就有可能成立了。科科斯群岛是一个环礁,内环里的泻湖风平浪静,碧海蓝天;而外环则狂风大浪,堆积了大量的海洋塑料垃圾。地狱与天堂之间,最窄处只相隔不到20米。

    经过几次详细的讨论之后,这个选题被确定了下来,我们踏上了去科科斯调研的旅途,路上加中转停留,单程大约24个小时。调研的过程,对于节目组也是一个接受洗礼的过程。下面这个沙滩,10天前岛上的居民刚刚进行过一次大清理,你相信吗?

    沙滩下面埋藏的塑料垃圾数量是你现在看到的2倍,你相信吗?

    一个矿泉水瓶子里有四五十只寄居蟹尸体,你相信吗?

    除开这些,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10天前清理收集来的塑料垃圾,怎么处理了?这里远离澳大利亚本土,只能就地解决。他们确实有一个焚烧炉。但是焚烧炉每烧一次成本就要上万美元,排放废气不说,处理量也很有限。大多数情况下的处理手段,居然是露天焚烧。现实给了我重重一击。之前总以为清理海滩就帮助了环境的改善,现在看来竟然是无解的。塑料由于成分复杂,只有少数能被回收利用。剩下的大多数,填埋不解决问题,因为塑料不会降解;焚烧炉不够经济无法大规模使用;露天焚烧污染环境……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也并不是分类回收就解决问题了。真正解决问题的,是要少用。想到这里,我一阵激动。如果艺人能在节目中意识到这一点,发生了态度的转变,那该多好。之前寻找本期节目嘉宾的时候,总是在找对环保有深入了解的艺人,现在看来这个方向竟然是错的。

    苏有朋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未知,但是对环保没有特别关注过,认为环保就是做好垃圾分类,不乱丢垃圾。节目组跟苏有朋一聊,彼此都很满意。之后他也真的在拍摄中发生了态度的转变,从不了解到质疑,到最终接受新的理念。苏有朋是一个好嘉宾,他善于思考,也敢于表达态度。对于环保,大家都有一个政治正确的普遍认同。很多人即使不了解,也只是一味附和,不会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苏有朋不一样,他不懂就问,有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在垃圾回收中心,我特别希望把塑料不能回收,只能焚烧这个关键信息表达出来。但是当地官员基于自己的立场,一直闪烁其词,只说现在正在努力寻找方案等等。如果一般人可能出于礼貌,就不往下深聊了。但是苏有朋在这里就不断追问,那应该怎么处理呢?现在你们怎么处理呢?就我们刚捡来的塑料,你们怎么处理呢?最终对方只能直接回答,焚烧。我相信苏有朋的追问并不是为了给对方难堪,而是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这个答案不仅仅限于科科斯岛,而是适用于整个地球。得到了答案,大家反而更无奈。希望这种无奈能带来大家行动的改变吧。

    Jennifer在科科斯岛上的研究主要是静态的塑料垃圾,而她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是塑料与海鸟的关系。我们跟随着她,又飞过几千公里,从夏天飞到冬天,带着从热带海滩边晒脱皮的黑脸,穿上了羽绒服。塔斯马尼亚非常符合我们对于发达国家的认知:城市干净整洁,人们彬彬有礼,海鸥大摇大摆地跟食客抢炸鱼薯条。超市不提供塑料袋,咖啡馆用纸质吸管。

    Jennifer带我们到她家里。她的房子位于城市中心,是个200平的别墅,外加1000平方米的院子。我算了算,比我在北京50平米的蜗居还便宜点,不禁感叹了一下。院子里面种了蔬菜水果养了鸡,除了牛奶,基本不需要买日用食品。她家里从香皂到洗发水沐浴露面霜,几乎都是自制,装在玻璃的瓶瓶罐罐里。当苏有朋和阿雅得知Jennifer已经40岁了,惊叹她靠自制的化妆品把皮肤保养得这么好,连连询问配方。她给我们详细解释了配方和做法,说每个人都可以在家动手,不需要出去买塑料瓶装商品。

    塔斯马尼亚的海滩也难见一片塑料。

    但是在这里,我们终于见证了前些天静静躺在沙滩上的塑料进入到了食物链之中。拍摄时正好是剪水鹱(小型信天翁)产卵的季节。他们飞行数千公里回到他们的巢穴,但是很多鸟却因为营养不良,体力透支而死,而罪魁祸首就是胃里的塑料。Jennifer和她的同事做着很深入的研究。她给我们解释了很多。有微观的:比如塑料使得鸟类的肝脏发生癌变,生殖系统出现囊肿;宏观的:海洋塑料垃圾运动轨迹;社会的:如何有效与社区合作减少塑料消费……作为一个综艺类别的节目,很难去深入展开这些内容。但是,有一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小鱼小虾吃微塑料,大鱼吃小鱼,人再吃鱼虾……细思极恐。作为食物链的顶端,谁敢保证身体里面没有点塑料呢?如果说,之前看到螃蟹死在塑料瓶里可能还有些冷眼旁观,无动于衷的话,现在看到海鸟因为误食塑料导致死亡,就有些坐立不安了。我们贪图一时方便使用的塑料瓶,袋子,吸管,一次性餐具这些物品,最终会回到我们身体里面。下次再去买菜的时候,要坚决地跟卖菜大妈说,我不要塑料袋,您别给我。假以时日,我想最终有一天,大家都会拿着自己的大袋子,卖菜大妈也会说,我这里不提供塑料袋,因为没有人需要了。

     短评

    我真的不想看ab发表一些小学生水准的人生感悟,以及随时随地从兜里掏出她的自强人设。

    5分钟前
  • faye
  • 较差
  • 初音未来都比天使宝贝看上去更像人类

    8分钟前
  • 老袁
  • 还行
  • 还是编排的问题,有周迅刘雯,却把AB放在首播集。特别是野外搭帐篷那段,AB情绪到达了顶点,老爷爷更多是无奈,阿雅更多是尴尬,气氛瞬间降到冰点。我并不是对AB有什么意见,毕竟看得出来的确很辛苦。但一件很难的事情,你想去做和不想去做是看得出来的,AB绝大部分时间和这段奇遇没有火花。至少在我看来整集节目大部分时间她都是没放开的,是在工作录节目,在证明给观众看她很努力。直到最后一天开始有点眉目却戛然而止,真的有点可惜。

    11分钟前
  • 高达君
  • 推荐
  • 我又怕苦又怕累,但是我很真实啊

    13分钟前
  • 山月
  • 还行
  • 周迅这一期拯救了节目,太好哭了,拍得很像日本生活类电影的感觉,厚度和深意一下就出来了。

    18分钟前
  • 小雨
  • 推荐
  • 很怕奇遇变成垃圾明星的洗白地,baby非常的commercial,脸比不过人假,她的道理和感悟都是凭空而起空洞无物的玩意

    22分钟前
  • 小耗子
  • 推荐
  • ab能不能别装了。唉,随便你装吧,反正你的电视电影路人都不咋看了,代言的产品我也不会买,跟我无冤无仇。

    27分钟前
  • 快乐小美叨
  • 还行
  • 阿雅说「奇遇人生是个有包容度的节目,如果只能某些人才合适来,就丧失了这个节目的精神」。但是对不起,我不讨厌ab,但她真的不适合这个节目…比起ab我倒更愿意看看老徐的人生。希望后续能改分,期待周迅刘雯。

    29分钟前
  • Monody
  • 还行
  • 为baby打低分的那些朋友,请你们再为刘雯大鹏周迅把分打回来吧

    32分钟前
  • 信了你的邪
  • 力荐
  • 被周迅这期打动,没有生活的大道理更多的是家人面对困难的携手互助笑着向前

    36分钟前
  • 遇见好时光
  • 力荐
  • 第二期简直太好了,太爱莫妮卡,非常有气质的一位知性女性。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付出一切,专注热爱的状态好好!也很喜欢迪恩,非常酷。这个傻直男,冯绍峰大爷,实在太特么傻,太萌了哈哈哈哈~阿雅真的连说话说英文都很艺术。这一期才是真正的奇遇好吗?!!!!这样一直保持下去,太爱第二期拉拉啦

    39分钟前
  • Amy
  • 力荐
  • 第一集,与其说切入老徐的骑行生活,不如说打扰了老徐的骑行生活

    44分钟前
  • 岡田健史
  • 较差
  • 跟第一季一样特别好看特别走心节目制作非常精良真实的情景和突发的事件让人感觉特别真实。有我最喜欢的明星杨颖。剧情非常的真实,看完之后让人觉得印象深刻,是非常值得去看的一部片。他会给你一些小小的启示带给你心灵上的鼓舞.老人千里骑行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坚持的不易,但是他都能,为什么我们不能呢

    49分钟前
  • 傲娇的耧斗
  • 力荐
  • 第二期节奏明显好转了,这个节目真的很温馨很真实,第一季的时候就更侧重素人,导演好优秀,虽然年轻但拍摄氛围超好。ps.二叔感觉很依赖赵丽颖的样子啊,还要去请示太逗了,看得出来很多事情都会从明兰那寻求意见,哈哈哈哈哈。

    50分钟前
  • 尹天雪
  • 推荐
  • 还是原来的味道,高水准,高质感,娱乐性少 ,谈话还是那么自然,节奏舒服!错过,美好,惶恐,当下,爱,坚强,生命,自由这些人生的关键词在节目中很自然的被讲述。第一期嘉宾是屡受争议的angelababy,从另一维度聚焦艺人,释放真实情感!有一些人把对艺人的讨厌感上升到综艺质量上,成了某个艺人的攻击点了!实属无奈!

    54分钟前
  • I DON'T CARE
  • 力荐
  • 她说工作是她男朋友,然后被导演戳哭了。她不是不想体会其他的亲密关系,但这不是她努力就能得到的。2014年刘雯被骂的最惨,审美差异导致她在国内不如抱团的秦舒培和奚梦瑶以及何穗等人,被一群偏见审美的人骂像男人,丑陋。她坚持下来了,没打美白针,没有小腹,没有打玻尿酸。风格一直在线。她的优秀和独立掩盖不了别人欣赏不来的长相,而安吉拉baby美的空洞不是现在流行的网红和美图秀秀吗

    57分钟前
  • 水闰
  • 力荐
  • 刘雯之于节目口碑简直就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存在/

    1小时前
  • GIVIND
  • 推荐
  • 我是好妈妈,我是独立女性,我是BigBang的铁粉,就算我的另一半再有钱,我也不想伸手要钱!天宝你可以的,毁了这么好的节目,两星给赵琦阿雅及后续嘉宾……

    1小时前
  • 飞天小女警
  • 较差
  • 出来就整顿好心情立马打开,第一集杨颖,我以为我会路转路粉,但最后还是路人,只能说她是个好菇凉,只是15岁出来的她,社会的赚钱的那套可能是她的强项,但放到#奇遇人生#这么难得的深度节目里,她显的太直白了。最后要说一下徐伯伯,72岁的河南老人,真的让人佩服!唉,我真的是太喜欢河南人了,大概大学闺蜜是有3个是个河南的原因吧。最后期待周迅大哥!!!!

    1小时前
  • 草右木子
  • 还行
  • 导演们对ab的无奈,与导演问ab你真的很容易放弃,来让你跟着爷爷骑行的,每天打车去追爷爷算什么事。以及爷爷强硬要她住帐篷。导演能把这些都剪进去,说明导演的想法高于综艺本身,是真的拿节目在探讨人生态度。给导演大大的赞。但是我疑惑为什么要拿ab这一期来作为第二季的开端,借她的话题带热度?避免不了让我这样猜想。因为第二季的第一期远低于我对节目的预期。但打分又是想综合整个第二季,所以对后续还是会有期待。暂时打四星已经很让我为难了......另外,有点感觉爷爷被消耗了,去让他配合那是不可能,让他动情流泪我感觉已经很对不起一个十年如一日的人了,你们打断了他的一点点节奏。第一期,更像是导演节目组送给ab的礼物,让她思考一下如何进行接下来的艺人工作,我想,对ab是一个很大的财富!

    1小时前
  • 本加菲猫不吃鱼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