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最出名的影片
电影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画作,使电影存在一种浓厚的年代感与古典感,且电影以兰登与苏菲对历史的一步步揭秘为引子,插入了在这一历史地点或历史时刻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悬念的步步紧逼,也是历史的时候步步靠近,难以想象我们曾经与历史靠的那么近,近到只要轻轻伸手拨动它的齿轮,我们就可以改变它运行的轨迹。可是兰登与苏菲并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了沉默与守护,不做历史中的留名者,去保护,保护的是世界上所有有着共同信仰的人类,以及他们所捍卫的理念。不得不说,这一选择是何其伟大。随着剧情的展开,卢浮宫那诡异扭曲的尸体,那隐晦的暗示,警察的介入,气氛越来越凝重。气质美女奥黛丽塔图的出现是一抹亮色,虽然身材娇小,不过自带俏皮可人的气质。从卢浮宫逃脱,然后倒着开自己的mini,虽然俗套,不过却是本片的最大动作场面,这个就有点悲剧了。然后就是在银行找到藏秘筒,这个用醋的设计还是挺新颖。
2 ) 这部电影让我很满足
因为小说很精彩,电影就不容易拍得好。这是我们总是认为的一种规律。
《达芬奇密码》的电影相对原著改编了不少,主要以“浓缩”为主,让电影的情节看起来更紧凑。我不确定没读过原著的人是否可以很好地理解电影——我记得电影刚出来的时候,我还没读过原著,电影看了不到一半就没兴趣了。心想这电影完全是炒作火起来得。
现在读完了书,紧接着就看了电影。大呼一声感谢导演!
看完了书之后,我有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冲动:去卢浮宫、去法国,去Rose line教堂、去牛顿墓、去英国,不能有故事主人公那样动人心魄的经历,至少也要亲自到那些地方看看,跟历史近距离接触一下。游历的想法若暂不能实现,至少要从网上照到“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画作,仔细研究一下是不是书里说得那么回事。
我还没来得及做这些事情,电影就给了我一切。
我甚至可以用比自己亲自去旅游更好的视觉角度来欣赏卢浮宫,用Teabing的高科技显示器观察“最后的晚餐”……我不需要拿着“旅游指南”就到了圣殿教堂和罗斯林教堂。
那些看了《达芬奇密码》原著,又想要看电影的人们,目的也都在于此吧?这是一部让我难得不去在乎故事情节的电影(当然电影的情节并不坏),看它就像看Discovery的纪录片,一部用了更好的电影手法表现的纪录片,记录了神与人、宗教与战争、真实与谎言的历史。我尤其喜欢兰登和Sophie去牛顿墓的那个场景,现代和古代的景象融合在一起,虚虚实实,与那些涌向教堂的百年前的人们一起走进教堂。这也正是古老建筑吸引我的地方——当你走进它们时,你脚下踏着的是几百年前的逝人们同样踏过的砖石,触摸过的墙壁……完全可以想象出那时的场景,甚至将自己融入其中。
历史与宗教所带给人们的,是很难定夺好与不好的。但它经过时间冲刷后所遗留下来的,总让我肃然起敬。
3 ) 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
看电影是在小西天的中影发行公司,那天据天气预报说是北京入春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出租车只将我扔到北师大,后面的路是我在雨中狂跑到电影院,还好,没有误场。。。
电影刚看到四分之一,我就明白天主教会为什么有这么强烈的反映来禁杀这部片子,虽然是讲故事,但是讲得太真实就像这一切都是真的一样,正所谓“谎言重复千遍”的效应,故事本身虽说是作者本人的杜撰,只是没有凭空产生的想象,“扑风捉影”的同时,符合逻辑推理也好,纯属巧合的画像也好,而总有人将各种偶然的现象串连起来,想象力也就发挥到极至。。。
但是撇开所有的宗教恩怨不谈,这部片子并没有真正去褒贬什么,兰登教授最后的一番话似乎给这个故事作了一个较温和的小结。。。这部片子讲述这样几个信仰:极端的天主教苦行僧:相信利用肉体的惩罚可以惩赎灵魂;主教:不断利用世工会、“导师”甚至谋杀等手段来维护耶稣的神性。。。而雷:一个拥有“唯物思想”的历史学家:勇敢的揭示事实的真相,反对教会利用神权来统治人类的思维,做法较极端,但如果在人类尚处于中世纪那个政教合一的时代,他的做法正是迎合了人类寻求思想解放和自由的大趋势。而兰登教授:恰恰处于这样两种极端行为的切合点,一方面积极探求事实真相来尊重历史,另一方面他有自己的信仰,一个并不是天主教会赋予形式化的信仰,而是珍藏在内心世界中为自己所感动和信封的意志,这就是他最后对女主人公一番话的本意。换成这样角度看,这部电影中所有的人物在其所遵循信仰前提下的各种行为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现实世界的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信仰背景下来看待别人的行为,合理或者不合理都仅仅是一个偏光视角的影像了。。。
电影结束了,雨还在应时得下着,天气预报真的说对了,而这样一个雨夜还隐藏着多少显为人知的“密码”,笑笑,还是回家躺到被窝里最好。。。
4 ) 朗·霍华德的尴尬
终于晚上还是和朋友去看了《达·芬奇密码》。之前看IMDB上该片评分是6.2,打分走两个极端,几乎是一半给10分,一半给1分。不知道给10分的是不是没看过原著的观众,1分的是不是看过原著的。
今天的票房肯定是相当火爆,我们看10点场,居然只能坐在第三排。第三排就第三排吧,凑合了。不过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晕以外,太近还有另一个弊病,后面再说。
直到我坐在第三排,我才想起这部电影导演朗·霍华德的前作《铁拳男人》,糟糕的镜头语言讲一个传奇讲的犹如白开水一般平淡无味。不禁使我担心这一次朗·霍华德能不能把故事讲好。开场不久,这种担心果然多多少少变成了现实。如果朗·霍华德能做到完完全全的重现原著的话,倒是也不错,但是很显然电影只是复制了小说的情节但没有复制出原作的精髓。
开拍前,朗·霍华德就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到底要怎么拍?是忠于原著还是改编?结果看来他是选择了前者。但是他又面临另一个问题,一个对于大量读者来说已经没有悬念的故事,到底该怎么讲好。在这个问题上,朗·霍华德做了个最错误的选择。为了避免失去悬念而显得无趣,导演将电影的侧重放到了冒险上。难怪嘎纳的评论会把这部电影和《夺宝奇兵》相提并论。其实,很多读者去看电影并非要获得什么新鲜感,而是希望能从电影中再次获得阅读时的快乐。
《达·芬奇密码》的阅读快感在哪里呢?显然大部分并不在冒险上。我看来,《达·芬奇密码》原作属于伪学术小说。这里的伪并不是说不好,而是作者将一些和科学相关的知识、事物采用戏说的方式揉合到故事里,使读者有一种思维和获取的快感。选取冒险故事的形式更多的是为了保证故事的节奏明快。而电影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相当的失败。两个半小时的片长应该说不短,但是由于几乎完全复制了小说的情节使得故事主人公在这两个半小时里几乎一刻不得停歇,一路狂飙直到结束。观众看到的只是两个主人公不停的在欧洲狂奔,小说中最精彩的对密码推衍破解的思维过程被过度的行为戏挤压,思维的快感全部抵消掉。也许是受到去年的仿作《国家宝藏》的影响,朗·霍华德把《达·芬奇密码》表现的冒险风格过于突出而文戏由于没有时间空间展现而萎缩到了极致。没办法想怎么办,直接告诉观众吧。这样的方式下,所有关于隐修会历史、基督教历史、密码破解的内容几乎都以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其实《达·芬奇密码》原著的实质恰恰相反,是冒险故事的外壳和推理故事的内涵两者相得益彰。而电影把两者彻底倒置了。而倒置的结果是大部分观众看完后抱怨两个问题。第一、没什么意思,显然是由于思维快感的缺失;第二、乱糟糟的,不看原著的话看不太明白,显然是由于对原著情节毫无取舍的复制。
还要说改编,仔细回忆一下原著,故事的每个情节几乎都发生在室内,卢浮宫、银行、别墅、教堂等等。电影也是这么拍的,但是由于内景空间狭小的特点,使得影片里中近景过多,从始至终给观众一种潜在的压抑感无法释放。为数不多的几场动作戏本来可以画龙点睛,却因为镜头使用的不当而大打折扣。比如汽车追逐的镜头,手提拍摄来增强不稳定感,但是镜头摇晃太过剧烈,导致我根本看不清发生了什么。而那个倒驶汽车的桥段似乎也不太新鲜了。
用光上的无特色也相当明显。较多的夜景对于用光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影片中大量含混的轮廓光使用,使得人物形象失风格化。光线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在影片中微乎其微。稍有印象的是女主角用手按摩男主人公面部来减轻幽闭综合征时,车窗射进来的亮光打在男主人公面部。此处仪式化的用光暗示了女主人公的神圣背景,还算是有趣。此外还有几处女主角的侧逆光也有类似作用。不过电影中类似此场景的风格化用光太少见。使得本来就因为文戏比重太低造成的人物形象单薄变的更加严重。
当然,总体上说这部电影还算忠于原著,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讲了一个相当复杂且有趣的故事。尤其对于那些没看过原著的观众。
5 ) 有形差神
<达芬奇密码>这本书看的很过瘾,也是这两年能够完整看完的一本书了,被书中的符号所赋有的意义而吸引,被故事紧凑离奇的悬念所牵制。听说要拍电影了,一直很关注,也一直很期待能看一看。
没有看之前,就看到网上有人对这部片子有褒有贬。更激发了我看一看的好奇心。不过在网上down了一个枪版的,也就凑合看了,当然这样的片子更适合去电影院看看的。
的确片子是按原著拍摄的,形是具备了,但是神差了点。当然写书很同意用文字说明白,而电影只有靠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解释了,片子中没有旁白,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很容易被片子中的一些情节搞糊涂的。
不过要是仔细看的话,还是大致能看明白的。
汤姆·汉克斯的确有点发福有点老了,整个片子都绷紧了神经似的,很焦灼的表情。让·雷诺从杀手变成了警察,一个被利用了的警察。保罗·贝特尼饰演的那个白化病教徒还是很有看头的,感觉这个是最像的了。女主角感觉还不是很到位,还有那个爵士的扮演者与我心中的角色差距也是挺大的。
情节就不说了,还是看看电影吧,可以在片子中看看法国的名建筑,也可以看看伦敦的教堂,欣赏一下艺术,体验一下异国风情吧。当然最好还是看看书。
摘自我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1229406432 6 ) 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叹
初中时候看过书,当时觉得没看懂,最终也没有读完,其实没看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本书涉及到问题是在太大,以初中生的心智确实是过于深奥了。
很多人说没有看懂这个电影讲了什么,如果不是当年看过书了解故事的发展,我想我也早在前三十分钟就退场了。而现在则不然,这部电影看的我惊叹不已!!实话!!
人固有的认知一旦被颠覆你该怎么样面对这个世界?举个例子,你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什么事都懂了,有一天你知道你的父母不是亲生父母,你是什么感情?我想对于一些人来讲,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便是这么一种感情,甚至是这种感情放大数倍。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引起无数争议与批判便在于此。
整个电影其实就想说明一件事:尽管受到万众敬仰,但是耶稣是人,而不是神。
故事要从基督问世以前开始讲起:在基督问世以前的数个世纪,世界上自然是没有基督教的,但彼时人们不乏自己的信仰。到了罗马康士坦丁时,基督教兴起吸引了无数人信奉,罗马皇帝康士坦丁本来信奉其他宗教(后来被称为异教),但是迫于大势,才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康士坦丁终身都是异教徒,人们以为他是基督教徒实际上只是一个误解,康士坦丁仅仅是把基督教作为一个统治国家的工具而已。因为要用基督教来统治人们的思想,所以基督必须为神,但是实际上基督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也是事情发生分歧的开始。圣殿骑士团在守卫所罗门圣殿时发现了基督的秘密,从此得到了无上的权利(可能是因为以此来逼迫教会所以才得到了权利,仅仅为猜测),并把这个秘密永久的保留下来。
当初教会为了消灭基督是人的证据而保证基督神的地位对圣殿骑士团进行了严酷的镇压,但是仍然有个别人存活下来并把这个秘密一直传递了几个世纪,后来负责保守秘密的就是郇山隐修会,连牛顿,雨果都是郇山隐修会的成员。直到我们所处的今天,教会依然想彻底铲除圣殿骑士团的后人,也就是郇山隐修会成员,彻底把耶稣是人的秘密抹平,从而高枕无忧。
小说,电影就是以此为背景展开的。整个故事中充满了对宗教的讽刺意味:塞拉尔,手染鲜血的杀人犯,自虐的行径让人以为他心里不正常,而他是主最忠诚的信徒,法希,自己为判断兰登绝对是杀人凶手,不过是主教,主的化身手里的一枚棋子。加上影片中大段对圣杯线索的分析,让人不由自主的以为基督教就是一个天大的骗局,骗了无数的人,骗了长达数个世纪。
然而,也许是作者并不想对含义极端处理,才有了兰登幽闭症的描写。兰登在影片的最后说的话非常让人值得思考:如果全世界人知道了这个秘密,那么会因此而放弃信仰吗?我当年如果不是因为想着心里有主,我不是一个人在忍受着黑暗与井水,我也活不下来。
所以你看,信仰这东西,让无数人获得了力量,也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本篇全为流水帐,并没有对行为结构做什么设计,甚至题目也是瞬间的感觉:如果你跳出地球看上面的人类,你会觉得这是一群不可思议的生物,智慧,牛逼到无以附加的地步。在原本我们能看到物质空间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无限的精神领域的空间。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人类永远在探索质疑解释,永远在大幅前进着,却又永远都看不透自己。
圣杯是个女人
汤姆汉克斯:馆长,你有什么想法就不能明明白白地写出来吗,就留这么点线索给我不是在逗我玩吗?
不知道是不是我没看过原著的关系,导致我没看懂这个3小时的电影。又或者是我没看过圣经,不大懂宗教,我完全没看懂这个电影= =(这是我近期看的最认真的电影,结果还是没看懂。)
没看过书的话,看的真的很费劲。但我居然因为看这个电影而把书中没弄明白的地方看明白了~~~相辅相成哈哈~~~~
对西方的颠覆传统理论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之前看过的《地球男人》,还有这部片子,在欣赏过程中都让我无比的赞叹,赞叹于西方人敢于颠覆,勇于开拓的精神,这些东西是中国人拍不出来的,即使偶然出现,也会被冠以阴谋论的帽子而遭遇封杀~~
看完觉得盛名之下,其实果然难副。
喜欢喜欢喜欢
感觉书更好看~
很喜欢最后的那一幕,很宏大,音乐也很震撼。
當時我們四個男生去看了,。後電影散場的時候是電影院的歐巴桑叫醒我們的。
兰登按图索骥,发现所有的解密的密码都藏在达芬奇的作品中,而最让人震惊的是,索菲的身世一时间随之复杂起来,她究竟是谁?峋山隐修会再现江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重看,比多年前印象略好:感觉霍华德也是接了个苦差事:一来电影不比小说,过多的陈述性对白很影响观感;二来原作却又满是宗教阴谋神秘符号这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内容,不解释透更影响观感......
改编得很成功
根据该片题材,评价可以由Shit上升为Holy Shit。
还是保罗贝塔尼最抢眼
开始进入Louvre的一段就感觉明显是节奏快了,气氛都没有出来一个谜题业已解开,紧跟着进入下一题,观众还在调整情绪,下一个谜又解开了,这样还好玩吗?不好玩。
被俺爹这个教徒边看边讲结果还是有点不懂。。PB这个白化病苦行者形象好美好惊艳!
电影——一个错误的决定
剧情来说,原著更精彩。演员的表演是加分项。
其实我觉得,还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