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 Manalowitz(B·J·诺瓦克 饰演)是一名来自纽约的电台主持人。他一路南行,试图调查清楚围绕一个与自己有暧昧关系的女孩被谋杀的详情。
影片给我感觉,充满了荒诞感,一路看下去,影片包含了文艺线,感情线,探案惊悚线,彼此交杂,每一条线看到最后都给我意外
Ben是纽约客,日常生活里混在这个大都市里的许多人一样,过着有欲无爱的海王生活,交往的女人都是匆匆而过,他甚至不记得她们的名字
Ben是一名作家,他追寻这美国人生活观念的题材。
有一天他接到遥远的德州的电话,一个陌生的女孩死了....他和她睡过,睡过就忘了。经不住女孩哥哥的热情邀请,他访问了这个荒蛮的德州小镇。
感情线来说,Ben从根本不记得 Abilene ,到渐渐融入她的家庭,到从查案了解了 Abilene ,他渐渐找到了从未感受过的爱情,渐渐承认自己是 Abilene 的男友。而最后,发现 Abilene 只是借着他的名字去和幕后黑手谈情.......
探案惊悚线,从一开始 Abilene 的哥哥说她是被谋杀的,我们就和Ben以及他的同事一起,陷入了恐慌,记者要在一个充斥着枪,毒品,黑帮,司法三不管的荒蛮之地,去调查一个女子的死亡真相,这是要冒着多么巨大的风险啊!本着Abilene 家人坚持Abilene 是一个纯洁的好姑娘,本着他渐渐了解Abilene ,推动着他面对汽车爆炸的危险而坚持下去。而最后,Abilene 不是个好姑娘,这片地方没人在乎一个人的死亡,包括幕后黑手,也没人在乎他去查出什么真相。你去查谋杀案的真相,冒的风险还不如你支持错了球队......
文艺线,大都市的文艺青年(我觉得台词写的都很棒)闯入一片荒蛮,被淳朴的当地人和荒蛮特有的粗犷所吸引而不能自拔。而到了最后在汉堡店他最终得知,Abilene 的实质,Abilene 的家人都知道,他们都在骗他,而爆发了巨大的冲突。都市和荒蛮撕下了温情脉脉的面具,什么都没有改变,他们原来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就如同最后Ben删除了他的所有录音,就如同影片最后所说,我们生活开始是遗憾regret, 结束是遗憾,开始和结束之间,就是一个个遗憾,你拼命摆脱一个遗憾,只不过是跑进另一个遗憾而已。
所谓的仇念,真相,爱情,故事,我们从来都没有过的,只剩下遗憾和空虚....
各条线到最后,空留的只是一段记忆,我们能做什么而不空留遗憾呢?也许就是Ben 拔出了.45的原因吧....
前半部分有点搞笑,后半部分完全升华了,最后的开枪有点猝不及防,又有点醍醐灌顶的震撼。很高兴看到男主把这件事终结了,不留遗憾。 也没有遗憾,他之前是一个播客,只想找热度爆红,寻欢作乐,空虚度日,认为自己活的很潇洒, 还觉得那些挂念家庭,为亲人寻仇的人是些妄想狂只会感情用事所以穷混的差。 但经历这家人的感化后,他觉悟了,他删掉了录音记录, 正视了这段感情,把这变成了自己的人生故事。而不是一时热度的旁观作品,开始了重新生活。人生的顿悟就是这么的震撼人心。
吸引人的故事往往只需要简单的开篇,这部电影就是如此。一位去世的女人,一个追寻故事的新闻媒体人,解析美国正在发生着什么。一位德州典型的壮汉带着小白脸开启复仇的模式,这样的开篇说不吸引人是不可能的。
精彩开篇之后,亮点迅速消失。我没能看到有什么让我再次感到惊喜的内容。更多展现的是德州人文风貌这类软文化。我反正看不明白导演到底想要讲述的是个什么故事,他也没把美国的本质扒开了说。也没有讲好一个悬疑故事,只是浅浅的旅拍了一通风景和人文的浅层,连他自己我估计都不喜欢德州更不可能打动观众。
城市中来的青年,从未体会过乡村生活。乡村中有其另一套有别于大城市的行事准则,那里的人们生活在家庭成员中。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家庭、社区成员间的关系更紧密。但毒品问题深深植入了美国的各个角落,阿片类药物的滥用,走私的猖獗,年轻人们一眼就看到了他们未来的样子,那就是没有未来。整个国家从建国之初就服务于资本精英团体,现在依然如此。自诩为自由民主的灯塔,其内部人权问题劣迹斑斑,却高举人权大棒,敲打其他国家。这些问题才是本质,美国内部问题不解决,没有凝聚力,怎么会有力量?还妄图统治全世界?大人,大清亡了。
或许让我费解的其实还是美国白左试图用他们的思考方式套用在德州红脖子们身上,那么就解释得通了。片中诸多意识形态问题非常凸显,不断出现,矛盾的焦点并非城市与乡村,而是白左与红脖子之间的对撞。美国人民间的撕裂无法弥补,确实需要一场内战来宣泄,持枪数量远超人口的这么一个国家发生内战,到底是什么场景呢?说不期待是假的,但我还是会说,希望世界和平。
看完《仇念》,有些些被挑拨了神经,又不知道是哪根。然后看到伊隆点题,原来无论是什么念,时代的神经已经被挑起。这是一个美国许知远试图撩拨当代人的神经又自己被点穴,然后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的故事。 无论如何,影片把到了时代的脉搏,然后用性,谋杀,家庭为血肉填充包裹住了神经,现实也魔幻,幽默也血腥。
仇念是一部虚无主义电影,到底还在说一个事儿:仇恨怎么产生的。
很明显,是死去女孩儿他母亲教育观念导致的(死去女孩儿称为小红)。小红母亲教育孩子成为著名人物。小红生活在小乡村唱的也不怎么好,长大后会有心里落差,染上了毒品,片尾男主离开时小红母亲带他回去而不是小红他哥,也是这个原因。后来,制片人的出现也导致了小红的死。
本片主要针对文明与野性的讨论。男主身处大城市,一开始来到民风彪悍的德克萨斯,并不支持枪杀仇人的想法,而且坚持找到真相,拒绝凭直觉盲目断定墨西哥大佬就是凶手,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墨西哥大佬确实被冤枉了。但是在德克萨斯长时间的生活以后,慢慢抛弃理性,凭直觉解决问题,亲手枪杀了制片人,这是人心底潜藏的恶。
凭感觉断定真相并不可爱反而更加可怕。仇恨永远都在心底,感情是最可怕的恶。
(ps:男主以为跟随感觉才是对的,没想到刚开始理性才是正确的,所以才叫黑色幽默剧)
意外惊喜。
一句话简介:纽约人作家男主被死去hook up对象的家属连哄带骗骗去德州,一边寻找姑娘真正死因,尝试从零开始做播客,一边感受当地民风淳朴,寻找心中的意义。
四舍五入就是一部社会派推理:有主人公接下重任,寻找陌生人真正死因,有剥丝抽茧,后知后觉,与死者死后再相熟。事件越来越复杂,水越来越深,侦探开始真正思考:为什么我要寻找真相?最后线索收束,他做出了选择。
作为中西部人,我特别爱看城里人进村文化冲击。毕竟我也是村里人!Ty长得好像Charlie Berens,探索德州小镇民俗的地方很有趣,看完特别馋骑绵羊。暖心处更是锦上添花,家里的不是最好的,但它就在那里。荒原有一种狂野的美,一如这里的人民,我也心生向往。看黑夜中的火把熊熊燃烧,无趣的生活也有宝贵之处,也有疯狂和黑暗,爱看生活里的悬疑。思乡主题总会激起我的想念,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啊。
BJ演技略弱,开头对话宛如背段子,不像两个活人你来我往。还好配角演技很棒,一家子都很自然,BJ写的故事不错,能忽略男主的面瘫脸。
最后Lana Del Ray的American是惊喜中的惊喜,她的嗓音优雅,又忧伤,很适合这个无可奈何的主题。最近听她翻唱Father John Misty的Buddy’s Rendezvous。这首歌也是,她的唱腔苍凉,让我想到繁华后的废墟。往昔已逝,认识的女孩再也找不到,计划都无疾而终。
我最喜欢的还是结尾。随着故事递进,黑手反问:真相已经没人再听了,到这里只你的仇念和一厢情愿罢了,有什么意义?但主人公:闭嘴。他忽然意识到,的确,复仇只是后悔,只是追悔莫及,悲伤地寻找真相。是后悔又如何?这一刻我不是为了意义,空虚的故事,是为了曾经活生生的“人“,和我眼眶里滚烫的,掺杂着悔恨和愤怒的泪水。
一个意料之外又意料之内的选择。我本来惊了,现在想想也没问题,情感上我非常理解,毕竟对方废话太多。越看我越想到米泽穗信的小说《王与马戏团》,两者很像。也是记者(Ben差不多算)独自来异地,也有文化冲击,危机四伏,也有很多有趣的当地风情。主人公们都感受到真相的重量。但两人做出的选择完全不同。太刀洗失语了,尽管心中有不甘心,她已经知道其残酷。对大众而言,这些血淋淋的真相,不过是一条新闻,多么轻飘飘,不过是饭后谈资。但Ben不一样,从自己本心,是他在这片广阔,奇妙的土地上和这些热爱自己家乡的人民学到的事,这一刻他不是空荡荡的壳子。
他选择扣下扳机。
感觉他们批判了什么但我又不记得他们具体批判了什么
哈哈哈,这是什么沧海遗珠,虽然本子倒也算不上特厉害的那种,但太招人喜欢。大城市的精致利己碰到小城镇的野蛮生长,常看常新。另,Boyd,最近可太喜欢这个大表哥代餐了。
对精致利己的东岸人和野性真实的南部刻画入木三分!结局也很棒,自鸣得意却虚无的文明终于还是被荒野所驯服了。那些为了制造流量和利益而小聪明算尽的生活和社交方式,在真实的爱、亲情和生命面前如此冷酷而又荒唐。到头来我们真正想要的仍然是那些真的东西。荒野果然伟大。
又名《碎碎念》
带入不进去
立意挺棒的作品,把播客现状与美国现状链接起来交织成一部影像作品。我们听播客的都知道,播客们为了积攒流量,各种原理道理分析,各种专业词汇堆积,各种道听途说,各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然而现实生活又是另外一种感知方式,此间产生的割裂感,就像是意见不同人士之间的差异。阿仕顿库彻的演技有所提高,是个小亮点。
阿什顿·库彻怎么死的值得反复看几遍~
It's all regrets. Make ‘em count.
很有意思,感觉好莱坞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也挺难得的。别说BJ Novak的嗓音莫名有podcast host的味道。翘班赶在下映前最后一天是值得的。男主最后的自省和结局的处理也是挺有意思的。看完好想吃whataburger…
一部让你看完之后反复回味“卧槽怎么还可以这么拍”的杂糅了好多元素的反类型片。中段有点平淡,但也有巧思,相比而言讽刺反而是做得有点刻意的地方,配合前阵子看的GQ做的关于“播客人”的文章,感觉有些地方倒是也能跟国内情况对得上。完全没认出来那个唱片老板是阿什顿·库彻,甚至感觉这个名字现在离我都有点遥远……
纽约客拍案惊奇
B.J.Novak总是大·《办公室》最有趣、最特立独行的那一个人,儿童书、密不透风的诗选剧企划、“生父疑云”、电影…逐个身份依依拆解,还有那么多让人好奇的内核。到底是“Random House还是random house”、“院线观影/流媒观影对照分裂的美国”;台词上的妙语连珠和不着调的幽默,还有毫不避讳的社会评论已经先于整个故事本身;寻找踪迹的过程中,其实算不得波云诡谲或者提供任何让人惊讶、直呼巧妙的转折悬念。但这个过程依然始终满载,并且不吝对角色、对所经之地开火。是让人充满期待的开始,更是对所谓「类型」有趣别致的拆解。
其实在当下的好莱坞算是很有新意的作品,但是结局走得过远有点可惜
不剧透夸:意外惊喜!四舍五入就是一部社会派推理:有主人公接下重任,寻找陌生人真正死因,有剥丝抽茧,后知后觉,与死者死后再相熟。事件越来越复杂,水越来越深,侦探开始真正思考:为什么我要寻找真相?最后线索收束,他做出了选择(意料之外又意料之内的选择)。作为中西部人,我特别爱看城里人进村文化冲击的模样,Ty长得好像Charlie Berens,探索德州小镇民俗的地方很有趣,暖心处更是锦上添花,荒原、黑夜中的火把很美,我也心生向往。随着故事递进,一个人说,真相已经没人再听了,到这里只你的仇念和一厢情愿罢了,有什么意义?但主人公:闭嘴。的确,复仇只是后悔,只是追悔莫及,悲伤地寻找真相。是后悔又如何?这一刻我不是为了意义,空虚的故事,是为了曾经活生生的“人“,和我眼眶里滚烫的,掺杂着悔恨和愤怒的泪水。(打雷姐二重惊喜)
城市中来的青年,从未体会过乡村生活。乡村中有其另一套有别于大城市的行事准则,那里的人们生活在家庭成员中。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家庭、社区成员间的关系更紧密。但毒品问题深深植入了美国的各个角落,阿片类药物的滥用,走私的猖獗,年轻人们一眼就看到了他们未来的样子,那就是没有未来。整个国家从建国之初就服务于资本精英团体,现在依然如此。自诩为自由民主的灯塔,其内部人权问题劣迹斑斑,却高举人权大棒,敲打其他国家。这些问题才是本质,美国内部问题不解决,没有凝聚力,怎么会有力量?还妄图统治全世界?大人,大清亡了。
枪出现了,就会开,但没想过是这样开
终于还是迎来了用电影讲true crime podcast的时代。各种恰到好处的点,转折结局都很妙,整体比预期的好笑,也有打动人心的地方,BJ不愧是BJ,台词能雕出花来“她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一首歌”哈哈。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全片都是BJ的自我价值反思,配角们显得用力却不出彩
这惊悚的标签咋来的???是个喜剧片的。但就是太local了,隔壁大妈笑的好开心的地方我都get不到。戏剧冲突点来的太突兀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英语不行,完全get不到他们就法克完了。结局也有点迷的,就不剧透了。三女儿叫Kansas city也是很绝。另外,昨天岩馆认识的一个女生session就去吃whataburger了 好给我发图片了,我没看出来,现在我知道了!我明天就去吃!
最可笑的其实是白左试图用自己那套来理解红脖
从为了节目效果调查谁“杀了”那个女孩到幡然醒悟反思到底谁杀了美国,这个内核有意思。从一个纽约知识分子的德州之旅中发现如今美国分裂的底层逻辑,而为了真相和吃人血馒头的界限也一直是记者面临的困境,是推卸责任还是一意孤行?好像复仇或希望最后都变成了从一个遗憾奔向另一个遗憾的托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