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女主人公奈娜。经过无数次面试失败后,终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然而她被指派的班级学生却是全校最顽皮的学生。
当你面对一群冥顽不固的孩子,你会放弃他们还是坚持不放弃,站在他们的身边呢?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放弃吧,我们会以固有思维认为他们无药可救,还怎么让他们成为好孩子。
本周最后一节课,我还在因为无法很好管理学生而惆怅,课堂纪律失控时我很诅丧,我该如何做才能让他们安静,回到正常课堂氛围里,成为了我的难题。
当看到《嗝嗝老师》,我就隐约知道这就是一部老师如何让一群不听话的学生最后变优秀,应该是一部励志片。带着自己的“难题”,看起了这部电影。
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罗静说,没有坏孩子,只有坏父母。
影片里嗝嗝老师认为,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
所以说,即使面对一群糟糕透顶的学生,我们也不要放弃他们。
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任何一个人。
嗝嗝老师是一位德拉图雷特综合症患者,她的身体总是不由自主地抽动,还会时不时发出怪叫声。
小时候,老师们认为她在扰乱课堂秩序,常常责骂她,当得知这是一种病症后,又建议她退学,她辗转过多个学校,甚至连她的爸爸都认为,她该去残障学校。
直到她遇到了一位接纳她的校长,校长让全校师生把她当成正常的小孩看待,而不是一个发出刺耳叫声的怪小孩。校长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让她决定做一名老师。
很显然没有学校想要一位会发出怪叫声的老师,即使她是有双学历的高材生。
最后,她的母校再次接纳她,也只是因为迫切需要一位老师。不过,这仅仅是因为一个由学渣们组成的班级根本没有老师愿意教。
他们在嗝嗝老师来上课的第一天就打赌,这位老师挨不过一天。
嗝嗝老师解释了自己的病情后,他们还编了一首RAP,说嗝嗝老师就像老鼠一样,会发出吱吱吱的叫声。
他们给椅子做了手脚,让嗝嗝老师一坐,就摔到了地上;
他们给粉笔里加了料,让嗝嗝老师一写字,就像打火机点了火一样;
他们还利用化学实验搞了个小爆破,把教室的玻璃炸碎了。
校长决定解散这个班,让坏小孩们滚蛋回家,一直被捉弄的嗝嗝老师却说,炸坏玻璃是她上化学课时发生的意外,不是学生们的错。
出现了一位代表我们大多数人的学霸班男老师,他认为并且告诉嗝嗝老师:他们就是烂泥扶不上墙,无论你怎么替他们背锅,他们都不会有任何改变,他们是不可雕的朽木,他们的成绩永远不会及格。
而嗝嗝老师说,从他们的恶作剧里能看到他们的计划和智慧。
她认为,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
嗝嗝老师不放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就算自己背黑锅被嘲笑,依然为他们争取权利。
当学校的重点项目被毁,校长再次做出让他们退学的决定。
嗝嗝老师依然为他们争取考试的机会。她说:这不仅仅是考试,关乎他们的未来。
能为学生考虑未来的老师,真的是少了。很多老师都是想着眼前,并没有这么长远的眼光。
最后考试机会是争取到了,可是这群孩子没有了踏进学校的机会了。
嗝嗝老师很难过,尽管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依然因疾病影响不断发出像狗叫一样的声。
她无法控制自己,情急时,便一下下狠狠地抽打自己的脸颊,但越是激动、越是想控制自己,这种疾病所带来的应激反应反而会来得越来越频繁激烈。
最后结局也是大家能猜想到的,这群学生通过了考试,还有人成为了尖子生。
好老师不会放弃他的学生,他会激励他们,给他们自信,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在这里我学到了原来孩子的皮,是他们的保护色,因为不想成为老师或者父母口中那个一无是处的人,他们才会把责骂当作耳边风。
所以人是需要被鼓励,被激励。
幸好那个学霸班的男老师发现是自己骄傲的学生陷害这群捣蛋鬼,发现自己的错误观念导致了骄子来陷害其它同学,是自己的偏见放弃了这群捣蛋鬼。
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都不该武断地评判并且早早放弃。
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任何一个人。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8年10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印度电影在电影语言上没什么新颖之处,常常出现角色一听到坏消息马上变脸色并配以突然降调的背景音、慢镜头配情歌大特写美女回眸一笑等电视剧手法,他们甚至从未完全放弃歌舞这一典型印度电影模式,但它以流畅纯熟的商业片手法直击印度现实生活各方面的自信和勇气,对中国观众有特殊吸引力。《摔跤吧!爸爸》只是个开头,印度电影再度轰进我国群众的心门。最近的《嗝嗝老师》也颇受欢迎。
本片其实翻拍自根据布拉德•科恩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美国人视角下,这是个重在个人奋斗、自我实现的励志故事,患有先天性妥瑞氏症的残疾人,用尽所有力气,只是为了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这层意思可叹息,可煽情,可感人,但满足不了生活环境更为复杂艰辛的印度或中国人。《嗝嗝老师》的重点放在了残疾人实现梦想之后的事,即做个普通人只是一生历练之初级阶段,连嗝嗝老师奈娜如愿当上老师的契机,都只是不懈努力之后老天给的意外之喜,在印度,同病同残的人,闯关模式会加难度升级。剧情快速进入奈娜带差班F,这种设计,让单亲家庭、女性身份、残疾阻碍理想等诸多艰难因素塑造的奈娜,与终生撕咬阶级矛盾的贫民窟青少年,站到同一战线,这就从美式励志个体经验打通到世界普遍经验。
这就是为什么《嗝嗝老师》能煽起观众热血。穷苦少年们整蛊老师的戏码,比我们熟悉的港式校园片里的整蛊花样更复杂更有科技感,我们的惊叹情绪直接说明我们跟奈娜同步预知这帮自暴自弃的孩子有多高的智商。以学习为武器的阶级斗争是个持久战,全胜结局多少有点过于戏剧性,太梦幻,尤其奈娜多年后以校长身份退休这一想象性收尾,已渲染得完全失真,削弱、消解了现实力量。
最有力量的,是轻蔑穷孩子和残疾老师的起反派功能的老教师,得知A班学霸以天真无邪的喜悦神情向他自白一桩陷害F班的阴谋事件,这对他是一场精神暴击,他主动承担罪责的行径,感叹“做学生最难”的肺腑之言,说明他骨子里是具有强烈精英意识的有良知的教师,并非真反派,嗝嗝老师终于从精神上战胜了代表更高社会阶级文化思维的老教师。另外,从《地球上的星星》里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在贵族学校里受良师调教,到本片对贫民窟青少年的普遍关怀,印度涉及教育的电影,又迈了一小步。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心灵冲击很大。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一部电影。 主人公纳娜从小患有抽搐综合征,这个病给她的求学乃至长大后的教师求职都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不得不说,纳娜她面对从小到大别人流露出的嘲笑和奇异的眼光时,很有她个人非常自信且礼貌的解决方式。 在这部电影里,我对纳娜超乎常人的应变能力感到敬佩。她在面对校长还有其他老师的质疑的时候,会以微笑的方式,自信地表达出自己坚定的想法,即使在表达过程中会有嗝嗝的声音或动作。这是纳娜在第一开始就吸引我的原因。 她的微笑温柔地触碰到心灵,以无形的力量转化成令人无法拒绝的惊叹。这是我觉得需要向这个人物学习的地方。 面对嘲笑,微笑也许是最有力的反击。 当然,纳娜在5年内被18所学校拒绝,电影以穿插的方式将纳娜小时候所遭遇的嘲笑,以及如何将解开自己心结,最终能够获得心灵上的自信表现出来。这着实归功于她的妈妈和一位学校的老师。 那位老师对纳娜说,“你给我们上了一课。”这却是纳娜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心灵的一课。 纳娜的父亲问:“为什么要当老师这样低薪的工作?”纳娜的回答很值得现代人去思考对于老师这个职业的看法。她说:“你有没有过上学时期让你敬仰的老师。”“当然有”“你那个时候有想过他的薪水高低吗?” 这个回答真的直击现代人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固定看法,当教师不是为了工作稳定,不是为了薪水高低,它最值得人们去思考的应该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是为了教学,只有把教学作为自己信仰的教师才有资格去教好每一个学生。 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这并不是为学生开脱,也更加不是把所有的责任或者道德施加于老师身上,而是让所有人去认真思考老师的意义何在。 纳娜为了保护学生能够在学校继续学习掩盖了他们恶作剧的事实,在故事的最后,瓦迪亚为了同样的原因替学生掩盖了恶作剧的事实。学校确实是一个培育学生走向正道的地方,若是没有这些老师正确的引导想必会出现太多的问题。 学生是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朵,而在他们周围存在太多的因素能够去影响盛开或衰败,老师作为熠熠发光的北极星,为这些花朵的盛开铺下了珍贵的种子。 电影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理解,它教会你如何面对嘲笑;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如何去看待当代教育的问题等等。我相信每个人能在这之中汲取到最有营养的根部。
近些年来,“印度”和“现实主义”双标签已成为一张金字招牌,每年都有几部印度本土电影在内地取得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其中教育题材影片屡屡引人注目。此前已有《三傻大闹宝莱坞》《起跑线》引发现象级讨论,2018年秋登陆院线的《嗝嗝老师》依旧致力于在教育题材上挖掘叙事的可能。如果说《三傻》和《起跑线》聚焦于受教育的一方,那么《嗝嗝老师》则是将视线均摊给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并成功塑造了一个优秀女教师的形象。提起老师,总能想到赵越胜忆恩师周辅成的回忆录《燃灯者》,于是干脆借此书名为题,浅谈“嗝嗝老师”奈娜的形象。
《马太福音》中,“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燃灯者成为言传身教者的最佳比喻。《嗝嗝老师》中出现了两名燃灯者,一位是女主角奈娜,另一位则是奈娜儿时的老校长可汗先生。奈娜不幸患有图雷特综合征,会不由自主地抽搐、打嗝,从小饱受歧视,甚至连父亲都为此感到羞耻。她原本自卑阴郁,如果在此路径上成长,大概率会变得愈发纤弱敏感,彻底沦为边缘人。幸好生命中出现了可汗先生,鼓励她当众讲出自己的病情,并发出“请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待我”的诉求。病情没有好转,命运却发生了转折,奈娜逐渐变得开朗,神经被打磨得粗糙,当有人嘲笑她的疾病时,她就回敬以更大的笑容。
春风化雨,薪火相传。可汗先生早已退休,成年后的奈娜一心想要接过火把,成为照亮他人的燃灯者。尽管她已拥有双硕士学历,但先天的缺陷还是让她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她为了找一份教师的工作,待业五年,面试了十几所学校,家人对她的执念既不耐烦,也不理解。与其说成为教师是奈娜的梦想,不如说这是奈娜第一次被可汗先生的光环温暖时就暗暗许下的承诺——传承师者精神,并温暖更多同她一样处于歧视链底端的人。
印度现实题材电影常被评价“俗套”,这本是个贬义词,但放在评价印度电影的语境中,则变得中性。所谓俗套,即故事的每一处转折、每一步推进都在观众的意料之中,渲染人物情感时大量使用抒情配乐和慢镜头,结局通常是过于理想化浪漫化的大团圆。这些手法本已被使用过无数次,理应过时且乏味,但唯独放在印度电影中就显得格外动人,俗套也能迸发出巨大的情感能量。或许是因为印度本土电影中那难得一见的真诚,直面社会痼疾,不遮掩,不油滑,并始终对未来抱持一种纯真的理想主义。而内地现实主义电影面对严格的审查制度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常常难保初心,显示出过分的精明与圆滑,或许这也是内地观众总是对印度影片格外宽容的原因——印度现实主义影片让我们看到了内地电影能够成为的更好样子。
《嗝嗝老师》的叙事算不上高明,但也不逾矩,节奏是被精确计算过的稳健。导演有意规避掉了印度片喜闻乐见的歌舞场景,故事也变得更加流畅。影片构建了双重的戏剧冲突,一是学校公认的差生如何后来居上,二为患有罕见神经疾病的女性如何向人们证明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奈娜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与疾病和平共处的过程,影片只是迅速带过,全片紧紧围绕她如何成优秀教师这一主线展开叙述。
奈娜在片中呈现出的形象始终自信乐观,不卑不亢,但她对工作的态度,其实暗藏了两次转变。第一处转变发生在家访之后。从片中多处细节推测,奈娜应该出身于高种姓家庭,尽管身患怪病,但并没有经历过物质层面的匮乏,并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家访之前,她的工作是对方法论的实践,教学方式充满实验精神,阿提什说学生是她“科学实验的小白鼠”并非毫无道理。面对学生的捉弄,她充满耐心,宽宏大量,却谈不上深层理解。直到家访,奈娜的观念受到冲击,意识到9F班学生的处境远比她想象中更糟糕,才终于发自内心地理解了学生,并决心帮助他们改变现状。拜访奥露家时,奥露的母亲正排着队等送水车送来日常用水,见到奈娜时竟问道:“老师你那里也没水了吗?”又好笑又辛酸,仿佛是农民在问皇帝是不是用金锄头锄地。奈娜拜访的最后一个家庭是阿提什一家,天色已晚,她望见未成年的阿提什在灯下熟练地修车,已经说不出一句话。目之所及,正如学生所言,“整个世界都在贫民窟之外。”
第二次转变则发生在阿提什毁掉了9A班的科学项目之后。本以为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学生热爱学习,课业进展顺利,师生摩拳擦掌等待期末大考。然而阿提什闯下的祸将整个9F班再次拖入危机。奈娜的信心被动摇,开始对学生和自己产生怀疑,病情也随之加重,重重打击之下,她心灰意冷地说:“总之,我觉得你们也不再需要我了。”此次短暂分别,虽不是愉快经历,却让奈娜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确定了对彼此的需要,师生终于结成最紧密同盟,成为固若金汤的利益共同体。正因如此,9F班被诬陷作弊时,奈娜可以毫不犹豫地站在学生一边,为学生的人格作担保。
严格来讲,印度不是穷国,而是一个穷人很多的国家,这是阶级固化所致。上流阶层拒绝为底层人敞开大门,低种姓人从小就被限制了很多人生选项。在这个背景之下,奈娜的选择更显可贵,她的疾病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成了她与“差生”沟通的法门——疾病让高种姓的她成为被歧视者,她对低种姓学生的关心更多来自于感同身受而非高高在上的同情。她是燃灯者,同时也是盗火者,教学方法大胆创新,游离于体制之外,并不断地为9F班争取机会,让他们也能有尊严地与9A班优等生并肩站在一起。
有一些批评的声音,认为《嗝嗝老师》传达的观念过于鸡汤。在这个时代,“丧”成为流行文化,早些年大行其道的鸡汤和鸡血被弃如敝履。但不客气地讲,“丧”更像是一种富贵病,一种新时代的犬儒主义,那些真正被上帝关上门的人,生活中没有“丧”这一选项,他们必须拼命拼命地逆水行舟,才不会被命运的巨浪掀翻。电影结尾,已是二十年以后,奈娜退休,教育生涯画上圆满句号。她的第一批学生前来探望她,无一缺席,并全部成长为自己曾经想要成为的样子。多浪漫,多理想主义,简直像童话故事。但与其说这是鸡汤,不如说它是一点希望,是身处谷底之人的一剂强心剂。
我们或许生活在一个并不理想的社会中,唯愿所有人都能遇见生命中的燃灯者。
我有一个朋友是妥瑞氏综合症,第一次知道这个病就是因为她的打嗝和抽动,和电影里面的开头一模一样,第一次认识的时候我们说让她喝点水防止打嗝,她耐心认真的给我们解释这种不受控制的神经性疾病,然后我很好奇晚上睡觉也会打嗝抽动吗?她说脑子也会休息,所以不会。真的和电影一模一样!对我来说,看这个电影我看到的重点不是所谓的教育方式和差生的逆袭改变,而是嗝嗝老师的“积极乐观”和“励志”。我的朋友其实也和和嗝嗝老师一样,对自己的病坦然接受,而且活得乐观积极。我朋友她不仅能很好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唱歌,演话剧,而且有当平面模特的潜质,有很好的表现力,她还在采访工作中为我要到了五条人阿茂的祝福和签名。对我来说,我不知道这个病给她带来过什么样的痛苦,但是我认识的她真的是一个很乐观很厉害的人!我觉得她给我上了一次“疾病科普课”,希望这个电影也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疾病,对这类人群多一点理解和包容。
《嗝嗝老师》并不是一部悲情电影,甚至可以说是一部轻松喜剧,却再次拉低了我的泪点
前几天,去看了《嗝嗝老师》的提前点映,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悲情电影,甚至可以说是一部轻松喜剧,却再次拉低了我的泪点——印象里这是第一部刚开场就开始让我哗啦啦掉眼泪的影片。
一直想为这部影片写点什么,却又仿佛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思索再三,决定写下这篇不算影评的影评,记录下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动与思考。
《嗝嗝老师》这部印度电影充满温情励志。影片讲述了患有图雷特综合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的女主人公奈娜,经过无数次面试失败后,终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然而她被指派的班级学生却是全校最顽劣的学生。
老师奈娜和她所教授的9F班都是天生被有色目光看待的弱势群体,生活中遭遇着种种不公平对待,比起简单的师生关系,他们更像是互相取暖,照亮彼此的人生轨迹。
女主奈娜因疾病影响不断发出像狗叫一样的声音,她无法控制自己,情急时,便一下下狠狠地抽打自己的脸颊,但越是激动、越是想控制自己,这种疾病所带来的应激反应反而会来得越来越频繁激烈。
当我坐在影院里,看到奈娜自童年起就因疾病被同学嘲笑、被老师训斥,甚至被亲生父亲嫌弃,脑海中闪现出了我老伯的经历,忍不住泪如雨下……
我父亲兄弟姐妹6人,老伯是最小的一个。小的时候,他突然高烧不退,病好后留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不仅肢体上留有残疾,语言能力也受到了影响,不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 听我姑姑说,我老伯小时候是上过一阵小学的,但是他的右手残疾,拿不了笔,只能用左手写字,话说不清、走路也跛得厉害,每天上学都被同学嘲笑欺负,因为成绩不好,老师也不喜欢他……没过几天,老伯就再也不想去学校了。
我从小和奶奶、姑姑、老伯生活在一起,但很遗憾,小的时候,我并不懂事,也曾为有这样一个连话都说不清的老伯而感到丢人。 有一件事我至今想起来都心存愧疚。 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下雨没有带伞,放学的时候走出校门,看到我老伯拿着伞在学校门口等我。他一看到我就高兴地挥着雨伞叫我的名字:“圆!圆!”但当时我身边有其他同学,怕同学笑话我有个残疾老伯,我宁愿淋雨也不愿接他递过来的伞。 记得我当时低着头一路往前走,我老伯就在后面拿着伞追着我,他腿有残疾,自然没有我走得快,我和同学在前面一边走一边若无其事地聊天,就像不认识他一样…… 现在想想,还是很想抽自己一个耳光啊
老伯病后虽留有残疾,但智力并未受到影响,虽然没怎么上过学,却特别能干。 记得小时候奶奶家冰箱坏了、灯泡的开关坏了,我老伯都能修,他还会做饭、缝补衣服,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但因为生病,他的语言能力受到影响,即使再费劲,也只能吐出单音。因为说不清话,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傻子——他的残疾证上写的也不是“肢体残疾”,而是“智力残疾”。
老伯年轻时长相并不差,甚至可以说长得很俊朗,他本来是能结婚的。
当年他在专门雇用残疾人的劳保工厂上班,他们厂的领导曾带着一个姑娘来我奶奶家说媒。 当时我下学回来,看到有个小阿姨羞涩地坐在奶奶家的客厅,和我老伯一边笑一边喝着汽水——她也是残疾人,眼睛有些残疾。
可惜,这段婚事并没得到我奶奶的同意,我奶奶的意思是:家里已经有了一个残疾人,再来一个,以后谁照顾谁呢?
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提起过我老伯的婚事,老伯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一直单身。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老伯那时候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孩子,现在或许会很幸福吧? 很多事,小的时候并不懂,待我也人至中年、有了一些人生经历后,才体会到其中或许隐藏着巨大的心酸与痛苦。
《嗝嗝老师》影片中奈娜的经历,像一个开关,激活了我心中一块柔软而隐秘的情感。
看到影片中女主奈娜因为身患残疾童年遭遇不公,仿佛看到了我不曾见证的我老伯的童年,不经思索地,瞬间泪如雨下。
当然,影片中的奈娜比我老伯要幸运得多。她有幸遇到了一位好校长,改变了她的人生,更有爱她且坚定地理解她、支持她的母亲和兄弟。在家人的鼓励下,她最终获得了双学历和硕士学位,并未如大多数残疾人一样终生活在疾病的阴影里,也正因为童年的这份经历,即使受挫多年,她仍然希望能够成为一名老师,像她的老师那样,去点亮更多人的人生。
《嗝嗝老师》改编自身患疾病的美国教师布莱德·柯恩的真实经历,如果你对影片原型的经历感兴趣,同时推荐你一部由他的经历改编的另一部高分电影《叫我第一名》。
虽然源自同一原型的真实经历,两部影片却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嗝嗝老师》具有浓郁的印度特色,有赏心悦目的印度歌舞,更有令人思考的现实国情。
《嗝嗝老师》中的奈娜也比故事的原型布莱德老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布莱德老师教授的是一二年级纯真可爱、不问世事的孩子,因为布莱德老师的可爱与阳光,孩子们很快接受了他的疾病。而奈娜老师被指派的班级学生则是全校最顽劣的“异类”————出身贫寒、经历过太多歧视与嘲讽、内心敏感压抑、正处于青春期的一群叛逆少年。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最大的感人之处,在于身患残疾的奈娜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同时,坚定地想把自己的信念传递给更多与她有着类似经历的人。
她所教授的孩子或许不像她一样身患残疾,但由于贫穷所带来的歧视与嘲讽,对于内心脆弱的孩子来说,所带来的伤害或许并不比残疾来得少——如果他们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他们终生或许都会被这份伤害桎梏影响。
即使一再被学生质疑、戏弄,她仍不放弃,坚定地告诉他们:“如果你们只顾着自怨自艾,最终的结果只会在泥沼里越陷越深,只有正视自己的恐惧,才能改变现状。”
教育平权引发的社会问题曾在印度电影中被多次提起,除了这部《嗝嗝老师》,还有前一阵上映的《起跑线》也曾以此为主题。
看完这两部电影,我对印度的教育制度产生了好奇,上网搜索了一些资料。
截止至今,印度仍是一个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为此,印度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国民素质。
印度政府为保证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规定“每个6-14岁儿童都有权利在临近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直至完成初等教育。学校不得要求儿童支付可能防止他接受和完成初等教育的任何形式的学费、杂费或费用。”
说句题外话,印度的国民医疗也是免费的。
无论是感冒牙痛还是心脏病,国民都可以在医院接受免费治疗,治疗期间还有标准为10美元/日的营养补贴,也就是说住院期间的饮食支出也是全免的。
虽然执行中肯定也会存在很多问题,但初衷总是好的。相比较而言,我们那些提出要将“教育”、“医疗”、“养老”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三驾马车的某些学者砖家真应该为此感到脸红。
除了教育免费,印度政府还提出了教育平权制度。
该制度对私立学校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学额比例作了刚性规定:受补助学校(民办公助)须提供最低限度25%的免费学额。不受补助学校(完全私立学校)须从一年级开始至少招收25%的临近地区属于低收入家庭和处境不利群体家庭儿童就学,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至完成学业。
但是,正如《嗝嗝老师》、《起跑线》等印度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样,由于师资、贫富差距问题的严重,这类以公平公正为初心的教育制度在执行中也引发了各种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未对印度的国民教育起到太大成效。
2010年,印度人均接受教育年限仅为4.4年,印度高小(小学的四年级和五年级)入学率不足60%,辍学率非常之高。
令人感慨感动的是,我们看到的发行至海外的印度电影,并未对这些看似惠利于穷人的制度歌功颂德,也并未一边倒地否定抨击,而是理智判断、针砭时弊,积极地让政府、公众正视这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载歌载舞之间,用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引发大众对一些沉重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提起印度,我们总是乐于戏说这个国家的贫穷落后,却不得不承认,从近几年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几部印度电影来看,无论是《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神秘巨星》、《起跑线》,还是最近几天正在上映的这部《嗝嗝老师》,每一部都蕴含着对社会、民族的深深思考。
印度电影人,似乎比我们国内的很多电影人更自由、更乐于探讨社会责任与问题。
曾经,我们乐于嘲讽韩国是“棒子民族”,认为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常常自以为是,可韩国电影人却拍出了《熔炉》、《出租车》、《辩护人》、《素媛》等令我们感到深深震撼的影片。
每个民族都有其值得尊敬之处,无论贫穷富有。
而我们作为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除了经济发展,很多方面,或许本可以做得更好。 最后,附上一份关于我国残疾人口的统计数据,希望本应得到更多关爱与尊重的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与保障。
“据中国残联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其中仍有1500万以上残疾人生活在国家级贫困线以下,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2%以上。而2018年1月2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782万人,同比增7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376万人。两相比较可看出,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的6.21%。”
向你推荐这部充满温情的《嗝嗝老师》,在你被剧情打动、忍不住落泪的同时,可能也会如我一样,联想到一些被我们忽视已久的人与事,产生更多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对于我们自己、甚至是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或许都是非常重要的。
刻板、突兀、脸谱。而且坦白说啊,这么个触及现实却又不敢正视现实的故事,根本谈不上是理想主义,充其量只是一锅影视化的鸡汤而已。
翻拍《叫我第一名》一开始蛮气那个教师老头和学霸学渣两男生后面还是很感动教师老头也帮学霸男背了锅 给他机会自我反省学渣男前面老闹幺蛾子 后面终于步入正轨结尾从教20年的纳娜以校长的身份退休所有学生都来欢送她以前的9F班的学生也长大了 好感慨PS.后面做的那个模型更酷
3.5 《起跑线》+《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在近年来印度引进片里,综合水准仅次于《摔爸》,尤其是表演上很圆润。只可惜如今“印度热”已经过去了。
化学课上被整蛊,篮球课上讲物理,伟大的老师永远不离不弃,“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又是别人家的老师啊!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这种两千年前的教育观念在现在这个唯分数论的时代好像越发的遥远,就好像我回忆起高中生活时,是严格区分的“好坏班”、爱理不理的老师、一张张冰冷的试卷,还有永远被调换的体育课。虽然同题材套路的片子太多,这部还是诚意满满。7.5
这几年比开心麻花还密集且发挥稳定的一类片子是印度引进片,它们都有娱乐爆米花的外表+社会现实讽刺的内里,像《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厕所英雄》《护垫侠》都反映了两性不平等引发的问题,《嗝嗝老师》跟之前的《起跑线》类似,主要讲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当然本质上还是在讲贫富差异阶级固化。一个类似《放牛班的春天》的温暖故事,也不乏《死亡诗社》式的高光时刻。印度大片似乎已经对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百转千回的剧情转折,尤其是高潮段落的泪点营造驾轻就熟,形成了一条印度特色的商业片路子。并且这些引进片的片长似乎也在微幅缩短,歌舞能省则省,碰上中国这样同样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人口大国,共鸣简直不要太多。电影从一个看起来像励志传记片的开头起手,但并未将篇幅集中在对特殊残疾的猎奇刻画上。女主演技很棒。
应该是今年印度电影里最鼓舞人心的一部了~老师的顽强和差生逆袭的故事相得益彰,音乐也好听~最重要的是看完这电影不会哭,是满满的暖意
所以每当有人批评穷人的见识短浅,贪小便宜,愚昧无知,懒惰荒淫我都想反问一句何不食肉糜。贫穷得土壤上开出的花朵,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
太套路了,逆袭也没什么逻辑性,把好好一个故事讲得平庸无趣,情感烘托只有靠BGM。
集结自身罕见病症、家庭多年难解心结、学校师生责难等多方矛盾,戏剧冲突够足,不乏煽情催泪,在归拢到光明结尾的同时,亦不忘对峙双方各自的成长与收获,歌曲虽节制仍显过满。对印度电影的心态比较矛盾,一方面佩服其在现实题材领域的不懈探索且完成度与可看性都不错,另一方面又容易抹去真实存在的困苦与艰难,现实主义的外衣下依旧是套路而简单的鸡汤倾向,阶级差异的鸿沟岂能如此轻易抹平;全班起立的桥段用滥了。
终于见到印度电影对教育体制的反思了,类似《放牛班的春天》《一个都不能少》和《垫底辣妹》,还加入了阿甘式的人物励志。因材施教,体验式教学,不放弃学生,相信学生,这才是真正的为人师表。
印度现实题材电影常被评价“俗套”,这本是个贬义词,但放在评价印度电影的语境中,则变得中性。所谓俗套,即故事的每一处转折、每一步推进都在观众的意料之中,渲染人物情感时大量使用抒情配乐和慢镜头,结局通常是过于理想化浪漫化的大团圆。这些手法本已被使用过无数次,理应过时且乏味,但唯独放在印度电影中就显得格外动人,俗套也能迸发出巨大的情感能量。或许是因为印度本土电影中那难得一见的真诚,直面社会痼疾,不遮掩,不油滑,并始终对未来抱持一种纯真的理想主义。而内地现实主义电影面对严格的审查制度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常常难保初心,显示出过分的精明与圆滑。
我们一起学狗叫,一起汪汪汪汪汪!
看着蛮开心的印度套路故事片。大女主戏,但是女主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又是同时在渴望“父亲”的认可……印度电影中的“父权”表达很适合写论文了。
2018上海国际电影节看的第一部,播放完导演竟然出现在电影院,有真实的故事原型,剧本从诞生到拍摄完毕花了七年的时间,妥瑞式症的背景最初不被投资人认可,认为不商业化 不赚钱,但导演坚持做这个励志温情的故事,揭露教育、生活现状,给予更多的人信心和希望,为印度电影点赞!
好看。看哭了好几次。如果《麻辣鲜师》做成内地版,如果桥段“贴地气”,该多爆款!喜欢那句台词:“今天开始,让你的软肋成为动力。”
碾压很多国内烂片了
吱吱·GTO麻辣教师、汪汪·十八岁的天空、嗝嗝·死亡诗社,托托下巴·放牛班的春天。
可以说,是今年印度最温情脉脉的一部电影,关注的依然是最弱势的群体,在大环境失语的境遇之中,如是电影,更显得难得可贵,能拍出来,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印度电影就像中国电影的一面镜子,同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创作人一直在告诉我们,不是有钱就堆出真善美,就能架空现实营造虚伪的感动,《嗝嗝老师》扎实、贴地、诚恳的故事主线,依然是孱弱的国产电影匮乏的,在嬉笑、温情背后,它对现实的关照依然硬朗、坚韧,贫富差距,阶级壁垒,性别歧视,教育资源等问题,都是挡在师生面前的一堵堵无形之墙,怎么拆除,能不能拆除,就见仁见智了。电影只是带着我们做美好的憧憬,并不能解决所有现实问题,让你笑过、感动过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际遇,摒弃浮华与喧闹,做一些沉淀与反思,故事的目的就达到了。
双面励志故事,教师励志,学生更励志,女主有苦说不出坐在角落给自己巴掌真让人心疼。制作精良,演员演给力,全程飙泪。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套路又简单的印度电影每次都能赚走我们的眼泪,甚至能洗涤心灵;为什么他们总能在欢乐轻松的氛围里揭示最残酷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