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地狱2019

    恐怖片美国2019

    主演:Suziey Block  Clinton Roper Elledge  Sarah Schoofs  迈克尔·巴伯托  艾比·沃森  Sarah Zinsser  Rita Habermann  Angeli R. Fitch  Susanna Wagner  Janlyn Williams  Christopher Nally  Glenn Nobel  Caleigh Lily-Marie Hutcheson  Daniel Kairos  Garrett Hall  Amber Purinton  David Morales  F  

    导演:Dutch  Marich  

    猜你喜欢

     剧照

    地狱2019 剧照 NO.1地狱2019 剧照 NO.2地狱2019 剧照 NO.3地狱2019 剧照 NO.4地狱2019 剧照 NO.5地狱2019 剧照 NO.6地狱2019 剧照 NO.13地狱2019 剧照 NO.14地狱2019 剧照 NO.15地狱2019 剧照 NO.16地狱2019 剧照 NO.17地狱2019 剧照 NO.18地狱2019 剧照 NO.19地狱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0

    详细剧情

      深入人心的心理恐惧。自从她的父母在她年轻的时候失踪以来,卡米尔就受到了创伤。现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提起诉讼的条件已经成熟。还是?

     长篇影评

     1 ) 赛车运动史上的纯真年代

    11月13日全德点映,经典好莱坞剧情加真实赛车历史复刻。

    - 名字虽是Ford vs. Ferrari,但福特/法拉利外/Shelby都是配角,主角其实是Ken Miles——一直误以为其扮演者是Jim Caviezel:只见《谍影重重》的伯恩和《疑犯追踪》的李四——一个专杀人一个专打腿的资深特工人近中年,喘着粗气扭打在一起不分伯仲...

    - 故事背景:福特选择以赛车为切入点,在战后婴儿潮中将品牌年轻化,福特二世祖欲收购法拉利,最后被意大利人放了鸽子,二世祖决定给意大利人点颜色瞧瞧

    - GT40的原型来自Lola,初期整合并不成功,问题集中在气动,冷却,Colotti变速箱和倍耐力轮胎,后两者直接流用自法拉利,结果和美式引擎的大扭矩特性完全不匹配,1964年跑得稀烂,原班人马出局,Shelby接手。电影只交代原型车来自英国

    - Shelby接手后基本上把整车重新设计了一遍,换装7升nascar引擎,因此福特和法拉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之间的竞争:大排量低转速高扭矩vs.小排量高转速低扭矩,在那个没有序列式变速箱的年代,前者在减少换挡次数的同时也减小了犯错概率

    - 到1966年二世祖的耐心已经到达极限,下令必须夺冠:亲自莅临摇旗,以13辆车的人海战术参赛(最后仅完赛3台,不过是前3),车辆分配给多支车队彼此竞争,最后二世祖还告诉Shelby自己已经做好了牌子,上书"福特赢得1966年勒芒"

    - Ken Miles本来可以成为史上第一也是唯一一位在同一年里同时赢得Sebring/Daytona/Le Mans的人,无奈福特要求三车同时冲线被迫减速,ACO解释是McLaren车组发车靠后,总里程最长拿夺冠,但照片显示冲线时黑色#2已经在#1前面了,具体原因众说纷纭。剧情安排了个小人背锅

    - Ken Miles在测试GT40 MKIV原型车时在200mph的事故中殒命,电影符合史实。也许像昆丁的《好莱坞》一样虚构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也只有昆丁敢这么拍

    - 片中美国精神的代表Ken Miles其实是英国人,还带着伯明翰口音,这真的很MAGA...

    - 片中美国精神的象征,福特第一款勒芒冠军赛车(GT40)是英国人开发的(Lola),最后一款勒芒冠军赛车也是英国人开发的(multimatic),这也非常MAGA...

    - 福特GT40以勒芒4连冠终结了之前法拉利的6连冠,时至今日法拉利再没拿过勒芒全场冠军,甚至90s如日中天的333SP到了勒芒也像被诅咒了一样

    - 这片子花样黑意大利人在意大利能上么

     2 ) 真正的男人,总要学会放弃

    “当我们失去迈尔斯时,我伤透了心,

    我必须为他做点什么,我不想他被人遗忘,永远不想。”

    ——卡罗尔·谢尔比

    晚年的卡罗尔·谢尔比(1923-2012)

    晚年的谢尔比每每提到好友,

    这位昔日的美国赛车英雄,

    眼中总是充满了泪水。

    他口中提到的肯·迈尔斯,

    是卡罗尔一生的亲密挚友。

    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赛车设计师,

    更是那个年代全美最好的赛车手。

    也正是这个人,在当年的法国勒芒,

    让曾经在赛场上碌碌无为的福特,

    终结了5连贯霸主法拉利的连胜,

    成就了一段不朽的辉煌。

    肯·迈尔斯(1918-1966)

    然而这样一位给福特带来历史性转折的英雄人物。

    却因高层的“阴谋诡计”,最终与“大满贯”荣誉失之交臂。

    更遗憾的是,

    迈尔斯在这场失意比赛的两月后,

    却在一场测试中不幸身亡。

    当年迈尔斯的付出和妥协,让福特汽车名利双收。

    然而如今的汽车界大佬,恐怕早就忘了这位谦逊的功臣。

    然而作为搭档兼挚友的谢尔比,

    却永远无法忘记,

    那曾经站在身旁的《极速车王》

    《极速车王》的卡斯异常豪华,

    由马特达蒙饰演卡罗尔·谢尔比,

    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肯·迈尔斯。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讲述两位挚友兼搭档,

    是如何帮助福特缔造传奇,

    后又被福特“摆了一道”的故事。

    上个世纪60年代,

    是美国汽车制造业的黄金时期。

    财大气粗的福特汽车,

    虽然在美国本土拥有很高的销量,

    但保守的设计和营销,

    一直无法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这令福特高层很是苦恼。

    为了尝试解决这一难题,福特高层决定剑走偏锋。

    将目光瞄到了遥远的亚平宁,

    在欧洲赛场上连战连胜的法拉利。

    而孤傲清高的法拉利,

    由于连年征战赛场,

    庞大的赤字已经让其濒临破产。

    福特方面立刻做出决策,

    派遣豪华的律师团队远赴意大利,

    决心用1800万美元收购法拉利。

    福特的目的在于,

    通过吞并法拉利的赛车车队,

    在各大赛场一骑绝尘后,

    间接来提升福特品牌的知名度。

    1963年,福特团队与恩佐·法拉利谈判合影 图片来源:虎嗅APP

    福特的小算盘虽打得啪啪响,

    但法拉利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

    也不是什么善茬。

    将比赛视为核心的法拉利,

    当看到收购合同中,

    “福特要完全掌控车队的条款”时

    “不行,这条我不能接受!”

    愤怒的恩佐用意大利语,

    问候了福特高层所有人的全家。

    其中当然也包括时任总裁福特二世,

    称他和他值得尊敬的父亲相比,简直差得太远。

    恩佐在合同内容左边用紫色墨水钢笔写下的“No, that‘s not OK”,原文为意大利语 图片来源:虎嗅APP

    恩佐的强硬态度,

    导致为此耗时9个多月,

    各项支出花费近百万美元的福特,

    以如此羞辱的结果告终。

    不仅如此,

    精明的法拉利利用和福特的接触,

    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为后来与菲亚特的收购谈判,攒足了筹码。

    恩佐·法拉利(左),亨利·福特二世(右)

    福特二世,气疯了。

    命令下属不惜一切代价,

    造一台赛车!

    一台比法拉利还要快的车!

    一台能在法国勒芒夺冠的车!

    这就是经典的福特GT40!

    4.2升V8发动机;低于1米的车身高度;

    子弹般流线的车身;可轻松突破320km/h的极速。

    然而临阵磨枪的GT40,

    虽然赶上了1964年的勒芒赛,

    但比赛结果惨不忍睹。

    带到法国的3辆车,起火的起火抛锚的抛锚,

    没有一辆全尸带回来。

    而对手法拉利,

    轻轻松松包揽前三名,

    再次羞辱了福特一把。

    法拉利车队包揽前三名,获5连冠

    而当时负责福特车队的领队,

    就是卡罗尔·谢尔比。

    在电影《极速车王》中,

    由于肯·迈尔斯个性太强,

    高层认为不符合福特的企业文化,

    去了法国也是给公司丢人。

    于是勒令谢尔比不允许迈尔斯随队参赛,

    从而间接吞下了失败的苦果。

    1964年,法国勒芒赛场上的福特GT40

    一次失利,让谢尔比拿到了谈判的筹码。

    不仅说服了福特二世继续砸钱,

    还拿到了车队的完全掌控权,

    肯·迈尔斯可以参赛了。

    整个团队再一次团结在一起,

    他们分析了上次失利的原因,对GT40做出了大量的改造,

    可以说最终的成品车,除了外形与之前差不多以外,

    “内脏”基本上都换了。

    而车队最核心的车手位置,

    当仁不让的也交给了迈尔斯。

    一举拿下几大赛事的冠军后,

    1966年的法国勒芒,

    “福特VS法拉利”的终极大战,即将开始。

    凭借团队的通力协作,以及迈尔斯的驾驶经验。

    福特在赛程的后期,已超越法拉利稳居头名。

    而后法拉利的赛车,又因各种故障退赛,

    使得福特的胜利,变得更加唾手可得。

    然而这场比赛真正的敌人,

    不是法拉利而是自己人。

    当赛程过半时,

    苦苦追赶法拉利的福特带去的8辆车已报废4辆。

    畏首畏尾的福特高层,

    为了防止出现上一届所有赛车因故障全部退赛的窘境,

    反复干涉车队的战术计划。

    然而只有迈尔斯无视禁令,

    将赛车的潜力发挥极致,

    大幅缩小了与法拉利的差距,

    最后在他的带领下,福特重新占据了领先的位置。

    在此之后,当胜利迫在眉睫之时,

    高层中好大喜功者还提出了,

    让遥遥领先的迈尔斯减速,与之后的两辆福特并驾齐驱。

    齐头并进通过终点的景象,定会带来极高的知名度。

    车队对高层的命令非常反感,

    特别是谢尔比和迈尔斯。

    但当宝贵的个人荣誉记录,

    与被绑架的所谓的团队荣誉相冲突的时候,

    迈尔斯选择了后者。

    1966年,三辆GT40同时冲线

    看似坚决的挂挡减速,

    从迈尔斯的目光中,我们看出了他是那么的不甘。

    他不甘的不是什么破奖杯,而是无法将赛车发挥极致。

    只有当他坐在赛车中,

    反复突破自身和机械的双重极限。

    他才能深刻感受到活着的感觉,

    感受生命带来的感动。

    比赛结束了,虽然一同抵达终点。

    但迈尔斯却因为起跑线靠前,

    和高层的愚蠢决定,而错失冠军。

    迈尔斯没有因此愤怒,

    反而大方的恭喜夺冠者。

    这位被外界认为的大公无私者,

    为车队贡献了自己人生中最华彩的一刻。

    然而在他的身旁,没有高层的身影。

    因为他们在畅想鼓鼓的钱包,

    和即将的采访与头版头条,

    甚至庆功宴上的多汁牛排,

    都远比迈尔斯重要许多。

    而迈尔斯身边,

    谢尔比一直都在。

    “咱们走,明年去另一家车队,把我们的冠军赢回来!”

    然而,迈尔斯的生命,

    却没等来证明自己的那一刻。

    13年的《极速风流》,到19年这部《极速车王》。

    就看似简单的赛车电影,

    居然也能拍得如此精彩。

    真的很佩服,很佩服。

    《极速风流》剧照

    贝尔的表演太精彩了。

    虽然在卡司名单里位列次席,

    但演技完全碾压了达蒙。

    对极速近乎饥渴的追求,对自我近乎变态的苛刻。

    通过贝尔精彩的演绎,

    将肯·迈尔斯本身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作为美国电影,

    影片本身并没有“尊曹贬刘”

    本以为会被大书特书的福特,

    却刻画出了一副金玉其表,利益至上的面孔。

    而作为对手的法拉利,

    虽然比赛的结果最终失利,

    但眼光独到的恩佐·法拉利,一眼就看出了本质。

    福特的成功绝不归功于,坐直升机吃晚餐的福特二世。

    而是眼前这位对速度极致狂热的失意者

    肯·迈尔斯。

    恩佐简单的脱帽行礼,

    是对真正的胜利者表达敬意。

    而这份对梦想的珍视,对渴望速度的尊敬。

    才让法拉利这家汽车企业,一直昂首挺胸到现在,

    依旧是赛车行业的翘楚至尊。

    而福特在此之后,

    虽然依靠吃老本又拿了几个冠军。

    但没过多久就退出了赛事,踏踏实实继续卖车。

    一时的胜利,

    终究无法抵过累月的坚持。

    但一时的放弃,

    却让一个男人被永世铭记。

     3 ) 《极速车王》:赛场之外

    从默片时代的滑稽追逐到《速度与激情》,need for speed一直是最能体现电影“运动影像”特质的主题之一。聚焦1966年勒芒耐力赛的《极速车王》是此类型下的最新选手,如片名所示,它充斥着对速度的极致还原和对造车过程的精细刻画。底特律的工厂流水线和摩德纳的作坊,勒芒夜雾弥漫的赛道和乡间小路,扳手与方向盘,加速,过弯,撞击与燃烧,《极速车王》用稳健的叙事和炫目的剪辑,将观众带入挡风玻璃后的第一视角,钻入汽车底盘聆听发动机的轰鸣。

    但你不需要是赛车爱好者,甚至不需要懂车,也能在《极速车王》中收获当今好莱坞难得一见的影院体验。《极速车王》这个有借《极速风流》东风之嫌的中文译名,或许不完全准确,这部影片不是专为速度崇尚者准备的视觉奇观,不只是肾上腺素为第一主角的竞技电影,它还是人物为先的传记片,细节丰富的年代电影,充满幽默和转折的剧情片。

    英文片名Ford V. Ferrari,福特对战法拉利,虽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但可能对于理解本片更适宜:《极速车王》是一部关于对抗与妥协的电影。这种对抗,不只是勒芒赛道上两位车手双车并行火花四溅的对峙,更多的是赛场之外,两位汽车巨头的理念之争,商业世界与理想主义的博弈,纯粹与不纯粹、尊严与妥协之间的对立。


    Ford v. Ferrari:是车王还是广告狂人

    影片故事设定在二战后60年代婴儿潮的大背景下,追求新奇标榜个性的美国年轻一代不再中意流水线生产的国产福特,来自异国更具“匠人精神”的跑车品牌显得更酷,而连续在勒芒耐力赛中获胜的法拉利更是成为速度和冒险精神的代名词。面对下降的销售额,福特公司的营销鬼才Lee大胆提议福特开发跑车产品线,收购正处于财务危机中的法拉利,而Lee这个拍脑袋之举在也成为整场福特法拉利大战的源头。经历了语言不通坐立不安的尴尬谈判后,Lee为老板带回他们被法拉利戏耍了的消息,和一句致命的讽刺:“你不是亨利·福特,你只是亨利·福特二世。”

    “尊严”,是《极速车王》不断出现的重要议题,而将尊严受损作为大战的直接导火索是非常聪明的戏剧处理。听到竞争对手嘲笑自己肥胖,嘲笑福特工厂丑,福特二世都带着戏谑的表情不屑一顾,但最后这句挑战尊严的讽刺却让他神色大变,直接宣布在当年的勒芒向法拉利开战,要用一辆福特制造的跑车击败法拉利。准确来讲,他这里的用词不是击败,而是埋葬。亨利·福特二世,这个继承了创始人祖父亨利·福特之名的二世祖,和他对身份的不自信以及所背负的重压,也就此丰满地树立起来,让观众心中福特V法拉利的天平悄悄倾斜。

    现实世界中的亨利·福特二世与恩佐·法拉利

    《极速车王》极有意思的一个点,就是在整个故事的行进过程中,片名中这两个公司,福特和法拉利的形象一直在不断变化和摇摆。法拉利一方在开篇中被塑造成了狡诈的恶人,似乎他们作坊里精雕细琢的养眼红色跑车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装腔作势。待到勒芒开赛时,法拉利方的车手像个沉默着奸笑的反派,而看台上法拉利老头每一次的气急败坏,和主角Carroll每一次的作梗都能让观众感觉舒爽。

    而影片前中段的福特二世正相反,观众会支持他尊严受损后的复仇意愿,而在此之外他显得极有大局意识和商业头脑,对主角团队也比较尊重。一场狂飙后的哭泣是本片最好笑的一个段落,也让这个车业巨头显得有点可爱。然而,这个意料之外的喜剧段落正铺垫了亨利·福特与速度和驾驶之间的疏离,铺垫了福特根本不懂赛车的事实。

    福特公司的高层Leo在主角们到达勒芒终点线之前替老板当了恶人,用会议室里那一套官僚主义一次次为主角们制造障碍。但当终点到来时,观众们会逐渐看清,玷污速度纯粹性的的反派永远不会只有那么一个,所有体育精神,竞技道德,所有对速度的浪漫主义幻想,在商业世界中都不过是终将转换成销售额的宣传品和营销话术。

    所以当我们的车手成为品牌形象下的牺牲品,亨利·福特变成了抛下团队坐着直升机去用餐的资本家,反而是一直板着脸嚷着意大利语的法拉利老头,向Ken低头致敬。


    Carroll Shelby & Ken Miles:速度的终极意义

    在福特与法拉利的大标题下,本片毋庸置疑的两位真正主角,是由马特·达蒙饰演的赛车设计师Carroll Shelby,和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车手Ken Miles。不同于许多其他体育类型片着重刻画选手与对手之间的竞争关系,《极速车王》将重点放在了这一对惺惺相惜互相成就的同队友人身上,这一处理也显示出《极速车王》对于竞技与输赢,对抗与妥协的不同解读。

    影片以Carroll在勒芒参赛时的回忆片段开场,勒芒赛道迷离的夜雾陡然变成洛杉矶的悠闲阳光,而Carroll这位首个赢下勒芒的美国赛车手,不得不因心脏问题放开方向盘退居幕后。但Carroll明显是不甘心的,他对速度丝毫未减的迷恋从他开篇引用的诗句就能看出:“当发动机转速达到7000时,一切都将逝去。”

    前赛车手的身份,和对赛车事业的忠诚,成为驱动Carroll在整部影片中行动的引擎,这个总是嚼着口香糖不屑一顾的德州汉子,将不厌其烦地在商场与赛场间周转斡旋,险棋走遍,也要确保他精心打造的GT40里坐着一位真正的车手。

    Carroll心中最纯粹的车手,是传说中很不好相处的Ken Miles。这个总是瘪着嘴一脸刻薄的英国男人,在方向盘后就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push,以报废的风险在一圈圈的竞速中突破着车辆的极限,也一次次将他自身肉体和精神的极限向前推进。

    达蒙和贝尔,在本片中的表演是现象级的。就如两个角色的关系一样,两位影帝级别的演员丝毫没有抢占银幕时间,或是“飙戏”的倾向,有的只是没有表演痕迹的松弛自然。达蒙完全将自己化成了那个赛道边掐表的领队人,情绪内敛细腻;而贝尔,橡皮人一般的体重控制能力只能说是对他敬业精神的赞扬中最低级的一层,《极速车王》中出神入化的伯明翰口音,对人物不同状态转化的处理,都证明贝尔早已是当代最好的男演员之一。没有人会不爱贝尔塑造的Ken,即使这个人物根本没有讨任何人喜欢的意图。

    大多数观众,大概都对66年勒芒赛的最终输赢不太了解,而《极速车王》的类型模式和故事走向,也似乎是以这场赛事的最终结局作为终极悬念。但在最终三辆福特越过终点线时,我们或许会发现自己受骗了:《极速车王》不关乎胜利,它的最终主题,是妥协。

    Carroll对身体状况妥协,退出赛场后开始心不在焉地服着药;而当他获得福特提供的机会可以带领团队重返赛道后,即使他耗尽心力花样百出地抗争着,到最后也不得不在资本和权力面前放下尊严。

    Ken似乎是纯粹和自由的化身,但他在进入GT40的车舱前还是有经济压力和家庭责任缠身。在成为福特车手后,他的第一次重大妥协,发生在福特高层禁止他出席前一年的勒芒比赛时。脾气火爆的Ken,出人意料地没有一走了之,他在空荡荡的车库里钻进车下,从收音机里听着队友们在勒芒的最新消息,一面认真地做着点评。

    真正控制着那些炫酷赛车的不是把着方向盘的车手,看台上众人簇拥的赞助商们,才真正踩着油门和刹车,掌控着这些他们砸下重金的玩具。Ken输不起这个机会,只能躺在跑车投下的阴影里,继续玩这个他并没有话语权的角力游戏。

    而Ken更为重大的一次妥协,出现在勒芒赛道的终点线前。这一次的妥协,是真正表意上的妥协,放慢,减速,交出对速度的控制权。当然,对于Ken最后的这个决定肯定有很多非常不同的解读,而我倾向于将它落脚于之前Ken与儿子的一场谈话中。Ken的几次妥协,都可能是为了保住自己作为赛车手的机会做出的选择。这种妥协,是理想主义下忍辱负重的无奈,但或许对于Ken来说,更是明白速度的意义之后的通透与释然。

    在一次次打破个人记录,一次次将手中这台车逼到物理极限后,Ken已经拓宽了自己速度的边界。对于Ken来说,赛道不是直线型指向终点的,他真正的赛场,是一圈又一圈,永不停止的进程。所以Ken不需要赢,他只需要握住方向盘的那个机会,因为那之后他便不会停。

    这或许是《极速车王》与其他类型片最不同的地方。“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过程”,虽然看上去只是安慰失败者的鸡汤,但对于真正纯粹的竞技者而言,这是绝对正确的行动指南。或许竞技者这个说法,在这里都不够准确,因为在Ken最后的那场驾驶没有其他对手,只有他一个人,在旷野中驶向一团火光。

    作为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在现实的框架下,《极速车王》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改编。从现实与电影的不同中,或许就能看出创作者们的表达重点:现实中,恩佐·法拉利不但没有在比赛最后对Ken致意,他甚至根本没有出席66年的勒芒赛;而福特公司,其实也没有为Ken设下重重阻碍,在65年的勒芒就有派Ken出战。对这两个公司脱离现实的塑造,一方面丰满了《极速车王》的情节,一方面或许也是创作者们自己站了队,站在所谓“纯粹者”的角度去批判行业垄断者的不纯粹。这样的处理是否有失偏颇,可能得福特、法拉利及其消费者们自己去裁定了。

    66年勒芒赛三辆福特并行过终点线的新闻图片

    而作为真实人物的传记片,《极速车王》也免不了夸大这两个主角的领导力和重要性,将车队中其他的车手和工程师们模糊化或彻底抹去。真实历史中,Carroll和Ken并不是福特GT40的最大功臣,但为了方便叙事和建立人物,《极速车王》直接将这款传奇车型记在了两人名下。

    但这并不是在批判《极速车王》,虚构作品与真实世界之间,本身就有巨大差距,而创作者们也是拿着有限的信息和老旧的电视画面,用自己的态度和解读填补故事中的空白。除了人物塑造的趣味和对类型叙事略带颠覆性的解读,《极速车王》作为体育电影和传记片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对Ken家庭的展现。

    在这位赛车手追求极致的过程中,他的亲人不再是电视机旁忧心忡忡的阻碍,相反,Ken的家人都是站在刻板印象对立面,脱离功能性的角色。妻子Mollie是与Ken绝对相称的灵魂伴侣,会把车开得比他还快,会在看到两个大男孩打架时拎一把花园椅打开一本杂志坐在一边,而Ken的儿子Peter,是Ken最大的崇拜者,但会在Ken做出妥协时露出不解和失望,又最终真正读懂父亲。

    虽然这篇文章着重于站在赛车门外汉的角度,讨论《极速车王》赛场之外的表意与叙事,但这不代表《极速车王》的赛场不好看。从Willow Springs,到Daytona,最终到勒芒,《极速车王》中的三场赛事,和赛事之间的无数测试,都依靠临场感十足的摄影、声效和剪辑,生生制造出一种生理上能感受到的速度感。甚至不需要3D,那种游乐园里沉浸式的高速体验,《极速车王》做到了。

    《极速车王》设定在60年代,但除开年代设定,整部电影从题材选择到叙事手法,都透露出一种不属于当今时代的,扎实而稳健的复古感。在Disney+流媒体平台上线的这个周末,当多数媒体人对《极速车王》票房持悲观态度时,这部在流媒体和“达斯米奇”时代显得不合时宜的影片,在开画首周意外票房大爆,将作为系列电影重启作的《霹雳娇娃》“埋葬”。《极速车王》远不可能是部杰作,但它能成为给古典主义电影人们的一记强心剂,又再一次证明,“need for speed”在影院中,永远不会过时。

     4 ) 看《极速车王》之前,你需要了解这些

    恩佐·法拉利的紫色墨水笔到底圈画了什么?

    对于汽车爱好者来说,2019 年最值得期待的电影非《极速车王》(《Ford v Ferrari》)莫属。当然,《极速车王》作为一部商业影片,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有演绎的成分在里面。截止到目前,该影片的国内上档日期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没关系,在它与中国观众见面之前,我们本着还原历史的初衷,探究这场跨越大陆的战役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福特为什么要收购法拉利?

    福特和法拉利,在汽车还没有高度全球化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它们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家车企。一家是推进汽车生产进入现代化流程的美利坚霸主,另一家则是沉浸于汽车赛事不能自拔的亚平宁枭雄。

    二者身处不同大陆,也不是相同领域里的竞争对手,它们的处境更是天壤之别。1960-1970 年,对于福特乃至所有美国车企来说都是爆炸增长的黄金十年。那十年里,福特主品牌下的单款车型年产量从 30 万台增长到近 80 万台,对于面向普遍受众的福特来说,它们有足够的资本干些出圈的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法拉利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面临着随时揭不开锅的处境。赛车是项非常烧钱的运动,一家车队背后要有大老板注资,赛事部门则需要依附车企来获得资金。当时的法拉利就像个单打独斗的「铁憨憨」,无论何时何年,跑车都只被少数群体拥有。靠卖跑车,或是卖赛车给独立车队来养活整个研发团队形成闭环,这条路被法拉利越走越窄,直到 1963 年,恩佐·法拉利与亨利·福特二世坐上了同一张谈判桌。

    就福特而言,它们的目的非常明确——进军欧洲汽车市场。当时的欧洲对美国车企来说是增量市场,但有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摆在面前:即便美国车企再怎么强大,欧洲才是汽车的发祥地,起码在汽车领域,美国人在欧洲土地上没有任何优越感。

    福特早就在欧洲设立了相关部门,不过在它们看来,从一到二要比从零到一难得多。于是它们希望搞个大新闻,而收购法拉利在当时看来是一举两得的好买卖。福特可以借此收获法拉利在欧洲积攒下的声量基础,同时进军赛车领域。

    交易为何在最后一秒被终止?

    福特想收购法拉利,法拉利也需要找一个「金主爸爸」当靠山,这看似你情我愿的交易,应该会一帆风顺才对,究竟是什么使得交易崩盘?当然,并不是因为有「内鬼」。

    关于这次交易终止的原因,坊间流传最广的是因为恩佐不希望出让法拉利的控制权,这么说虽然没有错,但太模糊了。收购协议中有很多条款,恩佐究竟接受了哪些条款,又是哪项条款让他愤然离场,留下面面相觑的十四名福特高层?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讲明白最后一场谈判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拉利的私人秘书 Franco Gozzi 曾在一家意大利的汽车杂志上撰文提及福特收购法拉利一事。他提到让法拉利最为愤怒,并且导致他直接离席的条款——「每项超过 4.5 亿里拉(当时约合 25.7 万美元)的车队预算,恩佐都要向福特提交申请,才能获得批准」。在协议上,恩佐用他紫色墨水笔圈画出了「提交」和「获得」,并在旁边写下「不可接受」。

    恩佐是个桀骜不驯的人,也正是因为他的脾气秉性造就了汽车历史上许多广为流传的佳话。在他看来,福特给他的条条框框严重影响了他对车队的管理自由,纵横赛场数十载的他哪受过这气啊。

    (谈判桌上的恩佐·法拉利)

    根据福特部门经理费雷的描述,在双方近一个月的交涉过程中,也存在着其他的不和因素。比如,恩佐曾忌讳谢尔比与福特的关系,而其希望进入印地 500 赛事的想法也受到了福特方面的阻挠。

    90 天超越法拉利?

    忽悠?接着忽悠?

    《极速车王》电影中的谢尔比声称九十天超过法拉利。不能否认卡罗尔·谢尔比对美国汽车运动的深远影响,但他真的功高盖世?能在 90 天之内「反杀」法拉利?

    是的,他做到了。

    1963 年的谢尔比只作为车手参加过勒芒比赛,但他从来没有造过勒芒赛车。当满心怨火的福特二世寻找合作伙伴时,他的首选目标还是有经验的工程师。

    (1959 年参加勒芒比赛的谢尔比)

    1963 年 7 月福特成立了它的前沿汽车部门,同时启动了研发赛车的工作。他们最先任命了 Roy Lunn 作为项目的主负责人。Lunn 是英国人,曾为阿斯顿马丁的赛事部门工作过。项目运作至 12 月,面对新的一年里即将到来的比赛,为了缩短研发时间,福特决定购入成熟的技术来打造它们的初代勒芒赛车。

    福特最初的合作对象有 Lotus、Lola 和 Cooper。经过多方面考量,Lola 最合适不过。1963 年的勒芒比赛上,Lola 就凭借搭载福特 V8 发动机的 MK6 赛车取得不俗的成绩。经过谈判,Lola 方面愿意为福特的 GT 赛车提供底盘,并提供位于英国的场地给福特进行研发工作。1963 年底,福特的团队就已经抵达英国,全身心投入于全新赛车的建造工作。

    转过年来的 3 月 16 日,第一部底盘移交至福特。随后,编号 GT/101 的全新福特 GT40 于 4 月 1 日在英国首次亮相,以 GT40 命名是因为其车高 40 英寸。自此拉开了福特在 1964 年的赛事征程。

    然而好景不长,在 1964 年的各项赛事中,GT40 非但没有出色的表现,反而暴露了诸多问题。比如空气动力学的欠缺使其在勒芒的慕尚直道上很难有较大的极速突破;悬挂和变速箱很难承受整场耐力赛的高强度运转。

    1964 年 11 月 29 日,Nassau Race 的比赛中有四台 GT40 参加比赛,最好成绩只不过是第三名,之后整个 GT40 的项目就被全权交至卡罗尔·谢尔比手中。从这个时间开始计算,谢尔比启动了「90 天计划」,此时距离转过年来的第一场戴通纳 2000 公里耐力赛正好 90 天的时间。1965 年 2 月 28 日,谢尔比车队中由迈尔斯和队友罗比驾驶 73 号赛车在戴通纳比赛中获得冠军,而谢尔比超越法拉利正好用了 90 天时间。

    拿下戴通纳冠军后

    肯·迈尔斯(左),卡罗尔·谢尔比(右)

    究竟是谁夺走了那个男人的「大满贯」?

    肯·迈尔斯,一个让年近八十的谢尔比老爷子仍闻之落泪的名字。如果不是因为《极速车王》这部电影的话,这个名字也许只会留在少数人的记忆中。他曾是退伍的英国坦克兵、谢尔比手下的车手、GT40 的功勋试车员,除此之外,他也是最接近世界汽车耐力锦标赛大满贯的男人。

    大满贯的故事要从谢尔比与迈尔斯一同调试 GT40 说起。在谢尔比升级 GT40 MKI 的过程中,迈尔斯功不可没,他一圈又一圈地测试新的 GT40,不断向谢尔比反馈着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卡罗尔将 GT40 升级为 MKII 版本,他改用福特的 7.0 升 V8 发动机并搭配了一台全新的四速变速箱,底盘在 MKI 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改造。

    在 1966 年谢尔比车队在勒芒夺冠之前,他们在除了勒芒的耐力赛场也与法拉利有过正面交锋。1965 年戴通纳 2000 公里耐力赛上迈尔斯和队友取得冠军,但在同年的勒芒比赛中,他与队友布鲁斯·迈凯伦的赛车因变速箱故障退赛。

    1966 年初的戴通纳 24 小时耐力赛和赛百灵 12 小时耐力赛中,冠军的高台上都有迈尔斯的身影,不过他身边的队友并不是同一个人。如果他拿下勒芒的冠军,会成为一年内拿下戴通纳、赛百灵和勒芒三大赛事冠军的车手,这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做到。

    1966 年的夏天对于亨利·福特二世来说极为重要,福特将会迎来与法拉利在勒芒赛场上的第三次交手,这场比赛不但要赢,还要赢得彻底,在法拉利的主场灭掉他的威风。在比赛的筹备阶段,福特二世调配了他能控制的所有资源,其中包括 8 台赛车、7 台备用发动机和 21 吨备用零件(GT40 MKII 的车重为 1.2 吨)。

    1966 年 6 月 19 日凌晨,迈尔斯从队友丹尼·休姆手中接过战车,他不顾谢尔比的建议——夜晚降速以避免发生事故,全力追赶领头的法拉利 330P3。在太阳升起之前,法拉利的 3 台 P3 因为故障原因相继退出了比赛。黎明时刻,赛场上只剩下相互角逐的 GT40,迈尔斯的赛车处在第一的位置。

    这时候,勒芒组委会想出了一个「馊主意」,他们找到了在 P 房里的福特主管里奥·比比,因为当时赛场上的前三名都是福特 GT,所以勒芒组委会希望福特方面安排三台赛车在最后时刻同时冲线。勒芒历史上从来没有相同车队的赛车并列第一的时刻,成全福特的同时,勒芒官方也希望借此扩大赛事的知名度。

    里奥·比比站在福特的角度考虑后觉得这个想法非常不错,自己的车手同时冲线既能创造历史,也可以避免内斗造成的不确定因素,于是比比将这件事告诉了谢尔比。谢尔比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因为他知道迈尔斯的努力值得一个独立的冠军头衔,但福特高层的强硬态度使他妥协,在迈尔斯最后一次进入 P 房时,谢尔比告诉他要放慢速度等待后面的布鲁斯·迈凯伦,并让两人同时冲线。

    这对迈尔斯来讲极其不公平,他在得知这件事后心中也纠结了很长时间,最终他还是接受了福特高层的决定。赛车是迈尔斯视为生命的事,也是他二战时为英国坦克部队服役的原因,包容与奉献精神让他决定成全福特的愿望。

    「I am a mechanic. That has been the direction of my entire vocational life. Driving is a hobby, a relaxation for me, like golfing is to others. I should like to drive a Formula One machine, not for the grand prize, but just to see what it is like. I should think it would be jolly good fun!」

    「我是机械师。这一直是我整个职业生涯的方向。开车是一种爱好,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就像打高尔夫球对别人一样。我想开一级方程式赛车,不是为了大奖,而是想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我想一定会很好玩的!」

    ——肯·迈尔斯

    (勒芒赛场上的谢尔比与迈尔斯)

    得知此事的谢尔比失望透了,他无法将这件事告诉迈尔斯,因为当时的赛车里没有对讲装置,所以迈尔斯不知道发生在 P 房里的事,他只知道要等迈凯伦一起冲线。赛场上的最后一张照片记录下了同时冲线的两台 GT40,但领奖台上并没有迈尔斯。

    不幸的是,在勒芒结束不久后,迈尔斯就在测试 GT40 MKII 的继任者——内部编号 J-car 的原型车时,发生事故当场身亡。正因如此,世界汽车耐力锦标赛大满贯的遗憾让迈尔斯的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法拉利的回击

    整个故事起始于法拉利与福特的高层,但也是法拉利 330P3/4 与 GT40 系列之间的斗争。福特的确连续四年包揽了勒芒的桂冠,不过双方的角逐不止发生在勒芒。法拉利 330P3 之所以在 1966 年的勒芒败下阵来,一部分原因是「赶鸭子上架」所导致的。

    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之所以成为全世界瞩目的顶尖赛事,正是因为它的残酷性,不光考验车手的耐力,更加考验赛车的可靠性。除了发动机要连续工作 24 小时外,变速箱也要承受近万次的齿轮切换。没有经过充足赛道实验的 330P3 在勒芒赛场上因机械故障而全军覆没。

    1967 年,法拉利卷土重来,他们将 330P3 进行升级后打造出了 330P4 赛车。除了 330P3/4,法拉利阵中还有 412P 赛车。1967 年初,法拉利在福特的主场——戴通纳耐力赛上,以三台赛车成队列式的方式通过终点线,包揽了前三名,同时回敬了福特。1967 年的勒芒,虽然冠军还是福特的,但二三名都被法拉利收入囊中。

    大战的尾声

    福特与法拉利的战争促成了 1968 年菲亚特对法拉利的收购,因为法拉利真的没钱再跟福特斗下去了。而福特能够四连冠的一部分原因来自勒芒改制,1968 年勒芒取消了原型车参赛的规定,要求必须将赛车量产超过 50 台才能够参加勒芒最高组别的比赛。这项新规使得法拉利的原型车没能参加 1968 年的勒芒比赛。

    这场围绕福特与法拉利的世纪大战,最终以法拉利的退出告一段落。福特呢?它们没能以 1600 万美金收购法拉利,却用了 3.6 亿英镑打败它。

     5 ) 福特 VS 法拉利

    1963年,福特的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与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谈判的,由福特收购法拉利赛车部门的交易由于过度苛刻的附加条款而以失败告终。被激怒的福特当即决定打造自己的赛车团队,并立言将在每年一度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击败法拉利。

    很快,福特签下了来自于阿斯顿马丁车队的约翰·威尔,并砸下了1000万美元,开始研发新车。但是,1964年的勒芒并没有为福特带来好消息,出征的三辆福特GT40全都因为悬挂断裂等各种故障而退赛。之后,不服气的亨利·福特二世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同时炒掉了约翰·威尔,将项目负责人换成了曾在1959年率领阿斯顿马丁车队击败过法拉利的知名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然而1965年参赛的三辆GT40却因为动力太强油耗过高导致没能完赛,福特因此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经过上一年的整修改装和调整之后,卡罗尔·谢尔比意识到好车与好车手都是不可或缺的,于是他和英国车手肯·迈尔斯一起,同时参与了新车的重新设计和调试,并于1966年率领13台最新研发的福特GT40 Mark II再临勒芒。而这一年,法拉利派出的是3辆法拉利330 P3。由于GT40速度更快,而330质量更轻且省油,所以顺势造成了两台车势均力敌的局面。

    肯·迈尔斯

    在比赛的初始阶段,由于被下令不得过速危险驾驶,福特一直落于下风。但肯·迈尔斯无视了这项指令,不顾自身安全,长时间以超过7000转速的速度行驶,最终将GT40带进了比赛前三。等到比赛进行的第17个小时左右,由洛伦佐·班迪尼驾驶的330与由迈尔斯驾驶的GT40在直线赛道上齐头并进,两辆车到了比拼速度的时候。最终,法拉利330由于车手的持续推进导致引擎过热而败下阵来。至此,迈尔斯的福特一号GT40和布鲁斯·迈凯伦驾驶的福特二号GT40开始领跑比赛。

    法拉利330 P3

    福特GT40 Mark II

    等到最后时刻,比赛的领先者是三辆福特。但是其中一辆由罗尼·巴克纳姆驾驶的GT40相比于前两名落后了十二圈,而两辆领先的赛车,排在第一位的迈尔斯和第二位的迈凯伦处于同一圈。于是,福特的公关人员里奥·比比决定,为了展示福特的卓越地位,强调赢得比赛的是制造商,而不是车手,所以要求三辆赛车并排越过终点线。这项提议遭到了谢尔比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将会影响迈尔斯最后的成绩,他对于福特GT40所做出的贡献和他几小时前与法拉利进行的速度搏命都使他当之无愧获得冠军头衔。但迈尔斯最后还是同意减速,让三辆车同时冲线。

    最终,由于迈凯轮的福特二号在比赛开始时比迈尔斯的福特一号落后八米,在起跑时覆盖了更多的地面,导致迈尔斯在越过终点线时实际上已经落后于迈凯轮了,所以比赛的冠军从迈尔斯易主给了迈凯伦。但福特以包揽前三的极致优势获得了这场与法拉利的较量,并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连续获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四连冠。

    这部时长长达152分钟的电影以双主角的模式记录了福特的这场完胜,由马特·达蒙饰演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车手肯·迈尔斯。贝尔的橡皮人属性使他在增肥演完《副总统》中的迪克·切尼之后的7个月,减重约31.5公斤,成为了这个50年前的车神。与迪克·切尼这个善于隐藏情绪的阴谋家完全不同,肯·迈尔斯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直脾气怪人,贝尔又一次奉献了完全沉浸于角色中的表演,将迈尔斯对福特和对赛车的奉献精神诠释了出来。两年中这两个角色之间巨大的差距显然也体现出贝尔又叒叕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潜力。可惜今年的神作演技实在是太多,奥斯卡欠贝尔的小金人大概又得再拖一年了…

    本片剧情将亲情和友情上的情感渲染穿插在激动人心的赛车赛事之间,并未使感情戏喧宾夺主的同时也为影片增加了与观众的共鸣点。它并不需要像《速度与激情》系列那样用无数的快速剪辑和动作特效来强调肾上腺素激增的感觉,只需要将本就非常振奋的事实赋予画面和完美的配乐就足够了。

    更多精彩影评剧评请关注公众号“梦境电影”

     6 ) 聊聊真实的肯·迈尔斯和卡罗尔·谢尔比

    “魔鬼筋肉人”克里斯蒂安·贝尔刚刚才为出演《副总统》而增重,拍完电影又减肥去拍了《极速车王》,太敬业了。

    贝尔长期为了拍戏增重、减肥,外国网友甚至写了一条洋葱新闻调侃贝尔:贝尔为出演《沙丘》中的沙虫增重41万斤。

    《极速车王》改编自历史上真实人物发生的真实故事,相信看完电影的观众都会为这个故事感到相当震惊,会好奇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还是编的。

    其实这些看起来有点“假”的故事并非杜撰,电影中很多事情都真的发生过。

    历史上真的发生了亨利·福特收购法拉利的事,但他遭到了拒绝,并且被恩佐·法拉利羞辱,正因为如此他才决定组建自己的车队参加勒芒比赛。

    1966年的勒芒,福特真的包揽了前三名。

    原本肯·迈尔斯都赢定了,福特高层却做了一件很卑鄙的事:要求他放慢速度和另外两名赛车手同时到达终点线。

    肯照做了,然而勒芒却宣布冠军是迈凯伦。

    这件丑闻轰动了整个赛车界,一度成为赛车界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我查了一下,1966年勒芒冠军是迈凯伦和Chris Amon。

    三个人同时到达终点线,另外两个都是冠军,唯独肯不是,真的太惨了。

    值得一提的是,迈凯伦全名布鲁斯·迈凯伦,他正是超跑品牌迈凯伦的创始人。

    如果不是福特高层的无理要求,肯将是史上第一个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勒芒的人。

    “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勒芒”是什么概念呢?

    这一殊荣在5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任何人达成,可想而知它有多难实现。

    肯原本是最接近这一殊荣的人,可惜因为个人恩怨和官僚主义没能实现。

    勒芒比赛结束2个月后,肯就在测试赛车的过程中遇难,也许第二年、第三年他有机会夺回原本就属于他的荣誉,但他还没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就离开了人世,太遗憾了。

    他除了是一名出色的赛车手之外,也是一名优秀的赛车设计师,许多赛车手都驾驶他设计的赛车拿到了更好的名次,比如1966~1969年的四届勒芒比赛的冠军赛车都是他和谢尔比设计的福特GT40。

    迈凯伦参加了1965年勒芒,但是连名次都没有。为什么他能成为1966年勒芒冠军,除了该感谢肯放慢了速度,也该感谢肯和谢尔比将赛车改造得更加完美。

    《极速车王》并没有为了增强戏剧性而过度夸大肯的经历,影片的真实度还是很高的,将1966年震惊赛车界的丑闻进行了高度还原。

    谢尔比也是真实存在的,他的经历的传奇程度丝毫不亚于肯。

    他7岁就患有心脏瓣膜疾病,大半个童年都在床上度过。

    他长大后却成了专业赛车手,赢取了F1、勒芒等大赛的各项大奖,还刷新了16项美国和世界速度记录。

    由于他有心脏病,所以参加比赛的时候把药压在舌头下来缓解胸痛。

    1959年,他因为身体问题告别了赛车手,退居幕后做了汽车设计师和赛车设计师,为汽车行业和赛车行业做出大量贡献,比如他设计的福特GT40赢得了1966-1969年的四届勒芒,甚至在1966年勒芒包揽了前三名。

    电影中勒芒比赛之前肯和谢尔比的对话让人很感动。

    肯:你怎么还没睡觉?

    谢尔比:我又不用开车。

    肯:那太可惜了。

    谢尔比:如果我也要开车的话我们就不能组成这么棒的车队了。

    赛车手固然重要,团队同样很重要。

    肯和谢尔比是个王牌组合,缺了谁都不行。

    1961年,谢尔比写信给英国CA“给我一个车身,我给他安上福特的引擎”,又写信给美国福特“给我一台引擎,我可以把它按在AC的车身上”,就这样空手套白狼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Cobra。

    1990年,67岁的谢尔比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还去借了一个肾脏,还没有完全适应器官就去参加了人生最后一场比赛,还差点打破Viper(道奇蝰蛇)的圈速记录。

    电影中谢尔比的经历显然只是他传奇人生的很小一部分,真希望马特·达蒙能去拍一部谢尔比的传记片。

    接下来我们聊聊电影。

    肯和谢尔比都是赛车界的传奇人物,不过影片的主题并不是宣扬他们多么多么厉害。

    也许你一看到开头就会猜这又是那种千篇一律的主角成功夺冠的电影,但恰恰相反,他们输掉了1966年的勒芒。

    打败他们的是比他们更优秀的赛车手吗?

    不是,而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

    谢尔比多次强调,赢得冠军不只是砸钱那么简单,你不能靠官僚系统来赢得比赛,正如区区一份文件都要经过20多个人才能到亨利·福特的手中。

    肯和利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利奥说了他的身份是福特副总裁,正常人肯定都是巴结他、讨好他,然而肯非但不这么做,反而直言不讳地说出这辆车的缺点,还给了利奥改进的建议。

    利奥是福特公司的二把手,他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和其它人一样对他拍马屁,让他感到很不爽。

    恰好肯又是代表福特参赛的赛车手,这让利奥找到了报复他的机会。

    也许刚开始利奥并不是非要置肯于死地,他只是想让肯和其它人一样对他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但是肯天生就是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他不愿意圆滑处世,他只想遵循内心。

    利奥眼看肯并不服软,他不能用赛车战胜肯,所以一定要用地位和权力打倒肯。

    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利奥身为福特副总裁他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所以他各种公报私仇,各种刁难肯,太狠了。

    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

    也许赛车领域离我们很遥远,但肯和利奥之间的故事一定让你感同身受。

    即便你不是赛车手,你也一定体会过公司里“你不谦卑低头,上级就要敲打你”的腐败文化。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这种风气,所以最后只能选择隐忍。而我们越隐忍,上级就越耀武扬威,越想试一试自己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从而恶性循环。

    恩佐·法拉利拒绝被福特收购,是因为他不认可福特公司那种要求赛车手服从命令的理念。

    利奥不敢承认福特公司的理念不对,也不敢和亨利·福特对着干,他只会说亨利·福特想听的话,所以说恩佐·法拉利耍了他们,说他根本没打算把公司卖给他们。

    正如肯所说:他们眼里只有自己利益,只想讨好自己的上级。他们虽然讨厌自己的行为,但他们更讨厌、更恨像你这样的人,因为你跟他们不是一类人,因为你比他们聪明,因为你与众不同。

    当初肯提出福特野马的缺陷,然而利奥只想听好话,对于人们的批评他根本听不进去,这和亨利·福特听不进去恩佐·法拉利的话是一样的。

    利奥对亨利·福特毕恭毕敬,也要求别人也这么对他。

    但是肯不这么对他,所以利奥就要给他穿小鞋。

    1965年勒芒,利奥随便找了个理由剥夺了肯参赛的资格。

    结果就是福特惨败,全军覆没。

    即便如此亨利·福特和利奥还是不允许肯参加勒芒,迫使谢尔比以他的公司为赌注换取让肯参赛的机会。

    如果肯在Daytona夺冠,福特就允许他参加勒芒;

    如果肯没能在Daytona夺冠,谢尔比就把公司送给福特。

    Daytona比赛过程中,利奥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车手的选定、速度、战略的规划,甚至连油门该踩到多少转都是我们决定。

    这就说明福特根本不适合赛车,他们只想着怎么控制赛车手,怎么让赛车手服从命令,这和体育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到底你是赛车手还是肯是赛车手?

    典型的一群业余人士去指挥专业人士。

    他们要求肯不能超过6000转,这个规定严重限制了肯的发挥。

    幸亏谢尔比违背了命令,允许肯踩到7000转,才让肯夺得了冠军。

    勒芒比赛时利奥再次这么做。

    肯破了圈速记录,所有人都很高兴,包括亨利·福特,唯独利奥表现得很失落。

    甚至说:肯不能把车开得那么快,这不在计划之中。

    眼看肯即将夺得冠军,利奥竟然要求他放慢速度,甚至威胁他如果不听话就让他再也不能参加SCCA和FIA比赛。

    最阴险的是他早就知道如果三辆汽车同时到达终点线,冠军将会属于迈凯伦,所以他用“团队精神”“福特三兄弟”之类的话欺骗谢尔比和肯。

    很多导演拍电影喜欢把主角这边拍得伟光正,把对手拍得阴险狡诈、卑鄙无耻,通过贬低对手来捧高自己。

    而《极速车王》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影片中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反倒是福特高层自私、虚伪、世故。

    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

    为什么亨利·福特收购法拉利遭到拒绝?真的是因为菲亚特出的钱更多吗?

    其实恩佐·法拉利本来都要同意被福特收购了,但是恩佐·法拉利发现他的理念和福特不合。

    他问福特员工艾柯卡:如果我想参加比赛,但是福特不同意,那么该听谁的?

    艾柯卡说,那么福特不会同意他参加比赛。

    正是这种理念让准备签字的恩佐·法拉利反悔了。

    恩佐·法拉利想被真正热爱赛车的公司收购,但是福特的官僚主义太严重了,他们要的不是肯这样的赛车手,而是听话的赛车手,这和体育精神是相违背的。

    事实证明恩佐·法拉利并不是小题大做,他提的问题和艾柯卡的回答,在电影中频频出现。

    肯明明是很优秀的赛车手,利奥却至始至终都和他过意不去。

    肯和谢尔比遭到亨利·福特、利奥的百般阻挠,最终发生了轰动赛车界的巨大丑闻。

    恩佐·法拉利自己就是赛车手,所以他尊重赛车运动和赛车手。

    而亨利·福特就是一个商人,谢尔比带他飙车直接就被吓哭了。他和利奥都不尊重赛车运动和赛车手,用肯的话来说就是“卖车的就是卖车的”。

    恩佐·法拉利都68岁了还在勒芒现场看完了整场比赛,是真正的赛车迷;

    而49岁的亨利·福特(只比肯大1岁)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机走了,直到比赛快结束的时候才回来。

    种种细节都表明恩佐·法拉利才是真正尊重赛车,亨利·福特和利奥只是商人罢了。

    法拉利才是追求完美,福特只是卖车的。

    电影的片名叫《福特VS法拉利》,虽然最后福特的赛车手战胜了法拉利的赛车手,但是福特精神真的战胜了法拉利精神吗?

    利奥并不尊重赛车运动和赛车手,他只知道他是副总裁,所有人都应该跪舔他,否则他就要整你。

    他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升迁,丝毫不关心赛车手、设计师的辛苦付出。

    他和肯有个人恩怨,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欺骗肯。

    打败肯的不是比他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商业运作和官僚主义。

    赛车手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那些违背体育精神的企业和人。

    以前的运动、体育题材的电影总是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局是主角夺冠了,所以近几年这类电影逐渐开始不强调夺冠了,很多电影最后主角都没能夺冠。

    主角没能夺冠确实不够完美,但这种不完美恰恰让影片更加真实。

    影片传达的价值观也很正确:冠军不代表一切,没能夺冠也不代表一无所有。

    正如比赛结束后,谢尔比说:我根本就不应该跟你说减速的事。

    肯却说:你承诺给我的是参赛的机会,不是胜利的机会。

    当然,“冠军不代表一切,没能夺冠也不代表一无所有”的前提是你已经尽力了。

    如果你尽力而为,即便没能夺冠也虽败犹荣。

    但是如果你因为没有尽力而错失冠军就很遗憾了。

    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你保留实力的理由,因为人们从来不会记住第二名的名字。

    任何一场比赛都应该全力以赴,因为也许这就是最后一场比赛了。

    1960~1964年的5届勒芒比赛,法拉利拿了4次冠军。恩佐·法拉利花光了所有的钱来追求完美,最终宣告破产。

    恩佐·法拉利并不在乎金钱,而亨利·福特和利奥为了面子、金钱、私心不惜违背体育精神。

    假如肯和谢尔比的老板不是亨利·福特,而是恩佐·法拉利,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短评

    超好看也超生气,买车绝对不会买福特了#所以福特是怎么同意这片上映的…

    2分钟前
  • 虫拜女神银
  • 力荐
  • 贝尔拍副总统胖了起来,拍车王又瘦了,果然是橡皮人

    7分钟前
  • 杨昊
  • 力荐
  • 跟热血的福特大战法拉利相比,人性的争斗、赛车精神和官僚企业文化的斗争才是最触动人心的主题。每个疾速如风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厚重如山的男人,贝尔和达蒙成就了彼此,尤其是达蒙——演技巅峰啊!

    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 也不是神作,但是情感上如此喜欢的一部电影。贝尔塑造的Ken Miles是一个如此完美的角色,是一门心思的高手,浊世的输赢污染不了他。He doesn't need to prove anything to anyone.

    13分钟前
  • 踢迩达
  • 力荐
  • 毫无疑问是今年颁奖季一众片厂命题作文里质量最好的之一,不仅文戏在水准之上,成本到位让几场重头的赛车戏也让人过足了瘾,尤其是那场雨中夜赛(迈克尔曼署名executive producer不是没有原因的),而相比之下Rush就因为成本的限制打了折扣。片中Shelby和福特高管之间的矛盾显然是导演与片厂斗争的自况

    15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 导演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福特高层却自私、虚伪、世故。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恩佐·法拉利都68岁了还在勒芒现场看完了整场比赛,是真正的赛车迷;亨利·福特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机走了,直到比赛快结束时才回来。福特副总裁利奥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像其它人那样对他毕恭毕敬,让他感到很不爽,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报复肯。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他身为副总裁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打败肯的不是比他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商业运作和官僚主义,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赛车手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那些违背体育精神的企业和人。

    1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 剧本结构扎实,是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喜欢这种让角色失去却仍然能达成目标的结尾。贝尔演得太好了,情感一切都围绕他展开,而达蒙就是达蒙。剪辑很棒,只是情节稍微有点长,如能再缩短15分钟或许会好很多,应该减少儿子的戏份。

    2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 有时候真的是很佩服好莱坞的,其实这个电影本身的故事可以说是热情败给金钱、体育精神败给商业运作的典型负能量案例,没想到还可以拍得如此热血沸腾哥俩好,两个半小时啊!我是没挪过眼,前面各种铺垫也不觉得多余(比赛部分其实就是最后半个多小时)。是挺满足的商业片体验了。贝尔和达蒙都很有银幕魅力!

    2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结构工整,节奏稳健,全片一气呵成,赛车部分更是让人血脉喷张,结局则让人唏嘘感叹。由真实人物事件改编,讲述福特汽车公司在和一名汽车设计师以及一名英国赛车手的合作下走进赛车市场的故事。影片几乎挑不出毛病来,从导演拍摄到演员演技,可以说得上面面俱到,是相当不错的一部传记片。P.S. 垃圾甲方不是人啊!!!怎么可以这样做事!!气死我了!!!

    34分钟前
  • Rocrw
  • 力荐
  • #LFF#首映 四星半。贝尔的变脸颠覆式表演看来是永无穷尽的了,演什么都是全新的状态,太牛批了。呆萌相比中规中矩,但也有不错的爆发点和走心处。罚叔的出现、造型和表演是惊喜。前半段剧情较为cliche,但抛去内容,赛车题材和卡司的外壳也值得享受。之后缓慢渐入佳境,车门bug新奇,全片最高光处应该就是Ken疯狂加速后在最后一圈放下自傲,真的减速和同事车手齐头并进,给了人颇大的情感冲击。然后结尾的又反转又意外又BE就像把观众的感受踩碎又揉烂,满面惊异和疑惑地看完结束。中间有一段,呆萌载着福特老板飙了一圈车,停下后老板大哭,以为是被吓的让全场笑声不停,但后来说的却是:好遗憾我父亲没能体验到这样的成果。笑容就瞬间全凝固在观众脸上,就突然想到菲编对喜剧魔力的读解,深以为然。ps.见到诺亚弟弟真人很惊喜了

    35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力荐
  • 根本是意外惊喜。完全不是无脑热血,更多的讨论了现实层面福特公司中的官僚主义所实施的种种压力。虽然VS法拉利,但是却在小细节里塞满对法拉利公司赛车精神的尊重。贝尔的演绎完美展现了陷入对职业的热情是什么状态。只是前期公司内部的争斗感觉消磨掉重头戏勒芒的对抗燃感,最后马特达蒙的结尾也有点轻飘飘的,整体人物也没有出来

    36分钟前
  • Metronome
  • 推荐
  • 导演依旧很稳,可惜他太三好学生,虽然能力不错,还是没什么野心,我已经厌倦了好莱坞电影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一切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人物塑造个个脸谱化,这种讽刺的力度止于第一场戏。这就是一部完成度不错的商业片,亮点是那几场充满速度感的飙车戏吧,剪辑和混音非常出色,引擎声打底悄无声息地叠加上配乐用的很巧妙,可以让观众的心跳跟着音响效果一起加速,让人热血沸腾,但这部电影也就只剩这些技术方面的优点值得一夸了,其他方面真没什么竞争力。

    3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 片名不该叫Ford v Ferrari,Shelby American v Ford才是正解。赛车不是重点,讲的更多的是对系统的反抗。Ford II就是个孙子,还比不上Enzo给Ken点的那下头。

    41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推荐
  • 直男热血赛车片,不玩虚的,咔咔就是干。最后一部分长达几十分钟的赛车戏真是过足了瘾,紧张又激动。车手对速度与刺激的追逐,刚好与福特高层的温吞保守形成鲜明对比,才让这些追逐巅峰的车手,超越普通人,变得更加伟大。克里斯蒂安·贝尔又一次出色的表演,不但再次瘦身,眼神都发生了变化,看了原型照片,还挺还原的。马特·达蒙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同样很出色。这个片,是真的拍出了激情与速度的感觉,一阵一阵的嗨。希望内地也能上吧,虽然,有点长。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看过七千转以上的风景,恐怕过不好七千转以下的人生。那些阅读转了四手文件的人,试车没到一小时的人,营销三车共同越线的人,乘直升飞机吃晚宴的人,如何看到周围变慢的风景,听到穿梭时空的声音。那声音说你是如此可怜,命中注定逃不掉着火的赛车。那声音又说你是如此幸运,找到了人生必须要做的事。

    4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 优缺点很明显,赛车场景一级棒,秒杀前几年看的某华语片…

    49分钟前
  • 逢澶Ty
  • 还行
  • 站在看台上的法拉利向赛道上略显落寂的迈尔斯脱帽致敬,那个平静的瞬间才是这部充满马达轰鸣声的电影最重要的时刻:标题里赢的人实际输了,输了的人却真正赢了。迈尔斯、谢尔比和法拉利一样,纯粹到极致,在这个铜臭味的世界里竭力保存住最后一丝关乎自我的忠诚。

    5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 真实赛车手事迹拍摄,剪辑可获奖,其余乏善可陈.。

    53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 六七十年代的赛车真的太美了,古典和速度,激情与理论,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擦出了不少惊喜的火花,显然《极速车王》比其他赛车系列要挖得更深,但赛车戏份丝毫不逊色。两位出色的演员也很好补足了影片剧情的些许零散化,影片的成功,一半功劳给两位主角。

    55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 太过瘾啦!赶紧引进吧,谁引进谁发财!

    58分钟前
  • 潘萌SoPhia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