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这部剧经常在女主眼瞎系列中榜上有名,忍不住先说些题外话:不要再嫌弃演员的颜了,作为观众我们是可以外貌协会一下,但没必要要求女主也和我们一样外貌协会吧。而且,一来从来没人说过梁山伯是绝世美男子,二来演员长得也不算对不起观众,最重要的是我还是觉得巨伯比较帅啊。
扯远了,回到剧情本身。梁祝这个经典的故事拍过无数版本,其中也有佳作。从这个意义上,越是新的版本越是难以出彩。个人其实不喜欢这种将爱情上升到生命意义的戏码,就是出于对人物塑造的好奇才看了好几个版本。比如,一个可以在一部电影的时间里讲完的简短故事要如何扩充成电视剧呢?惊喜的是,这部剧正确利用了电视剧篇幅较长的优势,让人物个性变得饱满了。
圣人梁山伯
编剧大哥在博客里写,山伯这个角色最让他纠结。感谢编剧大哥,他的心血,我真正感受到了,因为我在这部剧里看到了形象最光辉的山伯同学,也是难得一个配得上英台的山伯。戏曲里的梁是一个很普通的人,重点是强调和赞美祝的自主选择,所以梁祝其实是典型的大女主戏(笑)。这部剧里的梁山伯就不一样了,思想开放,才思敏捷,还有治水的专业知识。最难得的是,这一版的梁有君子之风,这样的主角现在真是很少见了。
不过编剧似乎太执着于这一点,有时反而太过。比如剪渔网和狩猎不杀生两段就有刻意之嫌。而且我渐渐地觉得,剧里的山伯简直就是王尔德童话里快乐王子的化身,自己的一切都可以舍去,以助他人,好像他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来牺牲自己的一切的。从他遇事的各种反应来看,他重视的事情很多,且每一件都比自己的安危看得更重;或者说他什么都在乎,唯独不在乎自己的性命。这一点在苏安盗银事件中尤其明显。梁可能猜到苏安是被人利用,一时没有想到保他性命的方法,他竟然为此挨打都不愿说出他的名字。自己的命难道就不是命了吗?此处如果不是祝冲去阻拦,梁可能真的会被打死。更夸张的是他后来做了县令,因饥荒师爷自作主张抢了军粮,梁的解决方法居然还是不多做解释地顶罪。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为出了校门当然不比书院,没有山长主持公道,顶罪非但于事无补,后果也比在书院时更为严重。其实,从罢课事件可以看出梁的机智,但这种智慧在上任知县一段并没有体现,实在很可惜,因为为官光靠仁义显然是不够的。
相较而言,编剧写他理亏,我反而比较喜欢。比如梁和马生活在截然不同的家庭,两人本质上是无法互相理解的。于是,他责备马对父亲的态度,听着就非常刺耳。因为观众有上帝视角,所以能看出他言论的偏颇,但这段话又非常符合人物立场。其实梁与祝相处的某些时候也有些长兄如父的感觉,被母亲带大的山伯同学是很想有个弟弟的吧(笑)。抛开过度拔高的成分,这版山伯的性格真的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人心,如果能有一个这样的朋友,真是三生有幸。
大小姐祝英台
戏曲里的祝英台不仅知书达理,更是勇于抗争,形象近乎完美。我其实不太能接受徐克的文盲版祝英台,这版的改编倒是很有趣。祝英台还是那个有才华、有思想的祝英台,但这一版突出了她的大小姐脾气:挑食、讲究、行事冲动不顾利害关系。虽然她的任性带来了很多麻烦,但对于一个被家人宠大的富家千金而言,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再正常不过。如果说梁被塑造成了一个圣人,祝则是更接地气的角色。而两个人的交往中彼此都由此改变。向来克制、理性的梁最后因为感情乱了方寸;而开篇不顾一切帮助朋友逃婚的祝,最后在爱情和家族之间选择了后者。
祝率直的个性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美中不足的是她使性子的时候太像女孩子,大多数人竟都未起疑,简直要让人以为书院里的人眼神都不太好。
马文才&谷心莲:爱极生怨,机关算尽
篇幅的扩充让原本只是边缘化符号的马文才有了和梁祝二人成为书院同学的机会。马不是绝对的恶人,但他从来都不懂得如何去爱。看书院那部分,我有时会觉得马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比如用虫子吓唬有好感的女孩子,该是初中生乃至小学生爱用的伎俩。还有看到演员顶着青年的面孔,却要无助地躲进柜子里,总有一种不协调感。小孩子如此或许可激起母性的怜爱,但马同学已经超龄了,小孩脾气的成人并不可爱。虽然按照中国古代的风俗,书院学子的实际年龄应比演员的相貌看来要小,也差不多是念高中的年纪吧,仍是与上述两种行为不搭。
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诸多错误。例如他首先发现了祝的女子身份,虽表示不会公开,却以此为筹码威胁祝,这就只能招致祝的反感,让两人关系更加疏远。反观两个电影版里看破祝女子身份的梁,却知道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明智得多。
马文才和谷心莲在感情上的态度很相似,本质都是占有,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只是马文才的竞争手段虽然不磊落,但他的占有欲源自父亲极端的迫力和生于富贵之家的任性。对于他,一切都是竞争,而他不愿输,也不能输。谷心莲的爱也是占有,但她不是凭着一股意气。相反,她很精明,她一心想以这个桥梁实现阶级晋升。心莲的父亲是有文化的,她因此心气极高,与同是底层的苏安不同。苏安和心莲都受过很多欺负,苏安是一脸的哑巴吃黄连,心莲则主动抗议以示不服,同时怀恨在心。
苏安一直以懦弱的形象出现,后来当了山贼,看上去厉害,其实软弱的个性根本没变。过去被马文才利用,之后被谷心莲利用,无一不是因为没有主见、没有底线,轻易地就被人牵着走,可以说毫无长进。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当上山贼首领的。
观众对于谷心莲的苛责远多于马文才,可能是对家世显赫的男性更加宽容,也可能是因为觉得有苏安一心一意对心莲好,她却从来没有感动过。但是,占有型的感情只会带来毁灭,这一点在两人身上都适用。
祝英齐&黄良玉:一意孤行,作茧自缚
同样是情深,同样是错爱,这两位的特点是自伤。黄良玉的故事似乎是编剧对传统所谓才子佳人故事套路的解构。黄良玉是天真的,虽然英齐是她熟悉的玩伴,但她不想要这种水到渠成的稳妥,却想要刻骨铭心的感情,所以她选择了看上去很浪漫的私奔。于是,她不但得到了甜蜜时的刻骨铭心,也得到了被伤害的痛彻心扉。她的悲剧在于一再地放低自己,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而心中居然还对背叛她的“爱人”心存幻想,从这个意义上,她甚至不如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清醒。
黄良玉最后的结局是成了笼中鸟。爱情的美梦破碎了,她对英齐的感情还是愧疚大于爱。这次,她想得很现实,亲手摔碎的东西回不来,在她同意藏身在马太守宅中的时候,她的心已经死了。
祝英齐又何尝不是在错付的感情中自我折磨。我们不知道这种深沉的爱慕从何而来,只是看到他一次次付出和一次次被伤害。他从来都没有明白良玉的心思,所以重逢时才会被她刻意的疏远骗过。他把情感上的折磨藏在心里,这种痛苦却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终点。
其实个人还是欣赏王兰和荀巨伯的感情观,可以为爱付出,但不会为爱疯狂,争取但不勉强。
当然,在人物塑造成功的同时,遗憾也在所难免。例如最后部分的剧本有过改动,导致一些不够合理之处,听说是演员档期问题,不是有意之失。又如,因为突出梁祝的爱情故事,所以设定为梁好友的荀巨伯大多数时间存在感稀薄。荀的亮相是公开向王蓝田叫板,可见他也是性格直率的人。但梁在书院遭遇不平时却罕见他出头。同样,后期梁与英齐八哥应算投缘,但两人交集很少。其实,梁每次去祝家,以会八公子的名义比起直接试图和英台见面方便得多,这么好的掩护不知为何不用。
总体而言,这个剧本还是有说服力的(后来才知道,那部把边城浪子和天涯明月刀人物乱炖出的天涯明月基是同一个编剧,心情有些复杂),最后以在贴吧里看到的印象很深刻的一个截图作结。
最后三集的悲剧其实也可以看作三个理想主义者的末路。无论故事展开如何变化,这一点是不变的。
经典 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悲惨的故事,所以我也并没有期待有类似大圆满的结局,只是故事的编排让人觉得异常的虎头蛇尾,前面三载同窗的经历可能是由于时间的需要而将其剧情拉长,可后面的矛盾突出点山伯与马文才挣亲直到最后化蝶才是重点 前面尼山书院的日子,真的是过的悠闲自在,虽总是被马文才等人挑起是非事端,但毕竟书院还是显得纯净,铺就了大篇幅英台与山伯之间的感情戏。作为观者,我们知道英台是女儿身,在她对于山伯超越兄弟般的感情我是能够理解的;可是在于山伯,堂堂七尺男儿,确实每天与英台在无限的所谓兄弟感情中,让人有点受不了,男生之间真有这般的感情么?不得而知,实在与想象有点出入。。。 八哥,是这部戏里面较为贯穿的人物,他与良玉之间的情感也融为其中,给我的感觉就是,八哥的一生似乎就是为了来给英台还债的。是英台将他心爱的人带走给与另外一个男子,本以为可以就此忘却,却在去尼山看望英台的时候又恰逢已堕入俗世的良玉,心痛更如刀割,去了也就罢了,为何却没能得到幸福的再次出现在八哥的面前。这种悲惨的境地是良玉的报应,可那只以良玉作为入仕途的摇钱树的可恶男子,到最后却不见了踪影,或许就此隐埋在了良玉的过去。只是无法解释,他为何又成为秦京生出现在了英台的同窗中。八哥此生无法得到幸福,可就连死时,也要独自一人面对,孤独一生,原本可以在死前陪伴他的爹娘,却又因为英台的事而急忙奔走,只剩他用尽最后一口气力跪拜了父母。。。 良玉,不明白她的情感到底是如何的,她依然爱着那个抛下她还要向她索要金钱的男子,可是对于英齐,她是一种什么情感呢?会是一根想要却又无法要的救命稻草吗?就像她最后在马太守府,她与笼中的鸟儿再无区别,在人手掌中,一念之间。 马文才,该恨可又会令人疼惜,毕竟他的性格全是有他父亲一手塑造的,他本该是个乖巧善良的孩子,或许就像山伯,可在父亲无边的谩骂责打中,在幼时丧母的悲痛孤独中,他甚至借由黑暗的柜子来逃避者所有的一切,他的一生都因他的父亲而扭曲,不相信任何人,只是一味的索取,只要的他想要的,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因为最终不会有他得不到的。英台是个例外,其实他是否真的爱英台,我看不然,他只是因为得不到她,所以才变得特殊,所以才变得那么的必要。扭曲的人生中只剩扭曲的冀望。 最最感人的一幕,当然还要数英台奔向山伯的坟茔,最后与山伯合墓化蝶。随虚幻,但气氛营造的极其到位,感人肺腑。此时的他们眼中不再有任何人,除了彼此,英台跑过银心和四九;只有英台能看到墓中飞升的山伯,他们看着彼此,幸福的在空中旋转。而旁人,只能看到当空翩舞飘带环绕着英台缓缓璇入墓中。 “即便化为穿花蛱蝶,也将永远相随,双飞花间。永生永世,再不分离。” 异常时节的桃花满树,由花化为的彩蝶翩跹飞舞。与银心、四九依依不舍的道别后,自由自在的飞去。
现代的女性都喜欢马文才,没人会选梁山伯,这才是真正的悲哀。
这是我在优酷热评上看到的一句话。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马文才?仅仅是因为他帅吗?是的,仅仅只是因为他帅。但这未免也太肤浅了吧。
在剧中的马文才,遇到一点挫折就知道躲在柜子里哭,不想着解决,只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逃避。而且他阴险,自私,为了得到一个人不择手段,不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人,他想得到英台只是为了满足他的占有欲。
我真的看不出来他哪里好,就因为颜值大于天吗?
而山伯就不一样,他温暖,孝顺,有担当。遇到事情总是想方设法地去解决。他继承父亲的遗志,爱民如子,最重要的是他能给英台源源不断的关爱,两人三观相符。
也许他们在一起不会很富裕,但一定会很幸福。
最后来夸一夸。
首先导演的眼光真的是满分。何润东将梁山伯诠释的很好,他将山伯的温暖,憨厚演绎的淋漓尽致。他用演技让我觉得,他就是梁山伯。
而且我真的不觉得何润东丑,也许是因为喜欢这部剧,喜欢何润东饰演的梁山伯,所以每次看到何润东就觉得很亲切。
还要夸夸董洁。她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英台的俏皮,清纯,美丽她都诠释的很成功。尤其是和马文才成亲时,她奔跑时褪下的那袭红嫁衣,简直美的不可方物。
因为祝英台,我真的对她讨厌不起来。
这部剧的配乐,插曲,打光,画面都让我觉得很舒服,还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当时的封建思想,等级观念,只是搞不懂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
最优版唯此。
我觉得没有比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事了。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死,对幼年的我产生了好大的震撼。 即便他们化蝶了我还是认为他们死了。 其实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命题,看你怎么解读。本人认为,祝英台的任性妄为和对晋朝社会(梁祝故事本虚构,但剧中有陶渊明,且当晋朝)认识太浅是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表达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士族大小姐形象,由于出身的富有和父兄的宠爱,现实少有压迫于她,在她身上便显现出了理想主义萌芽,同时给了她绝对的自信,以及她能够去追求她一切想要的东西的错觉。 以她的理想爱情观为例分析,她认为的理想的爱情就是和梁山伯双宿双飞,在男权的书院和社会里有她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她作为一个隐藏身份的女子,在人群中保有一个秘密是她骄傲所在,她需要的正是梁山伯这样的一个附庸和衬托,来满足她的理想精神状态——即由她主导的、众男子处于被动地位的打破男权绝对的生活状态——而马文才的存在就是不断的提醒她现实真正的模样。来自于王蓝田、马太守和王太尉的现实压力真正倾斜到她身上时,英台心中理想的面纱屡有被撕破之险,马文才对英台一往情深为爱付出,竭尽所能帮她抵挡压力化解生活危机,而正因如此,马文才为她付出的一切带给她的感觉就成了焦虑、危险和厌恶——这正是现实生活会对她的所做所为造成的真正碾压,每当她开始接近生活压力时,她就会这样感觉,生活如此真实便不浪漫了,不能够成为她理想的爱情。 再谈一下为什么在观众眼里马文才的好感度这么高。因为他符合普罗大众对于基本社会生活规律的价值判断。通俗的讲,就是人在社会上上学工作长这么大,有些生活道理大家都是在潜意识里知晓并认同的。出身太守府的马公子,和出身县令遗孀的山伯兄,是绝对不可能拥有同等的教育资源的,马文才从小被严厉的教导习武练字,被父亲无比重视,一直有着齐全的书房和演武场——书房上背景是全幅的《兰亭集序》,演武场有标准靶、弯弓骏马和大量的士兵,当然也有合格的拳脚师傅教导他,同时他也是个要强的人,一直勤练不辍,未曾沾染酒色纨绔的恶习,剧中夸他文武双全是最多的,也是他担的起的应得的评价。从观众的视角,他的出身、努力让他文武骑射的出色有迹可循,合情合理,符合观众对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的认知。再论山伯兄,就不按传统农业社会的推测小村庄里的孩子要放牛务农了,剧中没有交待他的童年,只说他曾四处奔波考察水利,回到家里母慈子孝代写家书乡亲父老踏破门槛,后因对对子得山长赏识,又得谢道韫谢安青眼,与王凝之祝英齐交好,以此侧面来道出山伯的才学。挑水,和英台上课讲小话,照顾英台,陪王兰探究医理,种桃花,救心莲,照顾王太尉,山伯兄如此之忙,生活异彩纷呈,观众不知其才学从何而来。对对子,治水方略,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实在难以感同身受,让观众有感受的是:山伯与道韫交手,笨手拙脚弃剑于脚下,受伤体质,马文才出场时恐吓王蓝田,他去接箭撞紫额头,接空心的蹴鞠,被踢得好像要出血,下雨闪电,树倒向他不知闪避,为什么要这样频频受伤呢?不能好好保护自己吗?现实生活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这么危险吗?笨拙就是单纯善良吗?这样粗笨的表现想说服观众他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吗?就当他天赋异禀好了,这就是角色上的缺乏一贯性和基于生活常识让观众判断他是个难以出彩的人。 祝,马,梁,都谈完了,综合分析他们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祝英台身为一个大家闺秀,毁了哥哥和良玉的姻缘,八哥未娶横死,良玉与马太守都能产生感情,心性软弱动摇,英台为何不相信八哥能给良玉幸福?于男子之身对梁山伯芳心暗许,丝毫未顾及手足情与男女爱的区别,在书院缠闹出头,自负有理,为山伯缝衣煮汤圆,甘当仆役之事——这不是爱情与付出,这是强抛下世俗礼教,盲目的追求她心中幻想。与文才下山寻人,文才闹市搭弓挂幅,虽未能成功,到底还是吸引了陶渊明前来,才能结识之!市井中大声宣告身携黄金,遭劫反怪文才与人动粗,后来饿了又伸手要食;投宿为显机灵才智会与人交道相信两面之缘的房主,冷落文才,使同行之人尴尬难堪;前有害文才失马,却又怨路远腿疼,后有桃林羞涩一笑,反念山伯温暖过他。冷落他,训斥他,游戏他,文才兄一颗心被她踩得七零八碎!若真为大家闺秀,对文才,温良恭俭让,何德之有?若真心为山伯,礼义廉耻孝,全然不见!梁山伯去书院是读书的,应该专心学业,出仕做官,考品状排行,报答母亲含辛茹苦之恩;英台和文才是去镀金的,家大业大,前途无忧,家学渊源从小私塾已经饱读过人,高端玩家自定义配置,普通玩家标准配置,英台你可曾想过那时的梁山伯并不需要一个媳妇儿!只叹这一个个错把芳心付,梁山伯卷进来实属无辜,他本不该早死,好好一个贤弟,竟让他搭上了性命去爱,三年尼山结束,竟仍不知英台男女,如何去爱?英台不懂《木兰诗》,花木兰替父出征,保疆为国,而她一直以来斗争的都是爱她的家人,护她的马公子,三年尼山,她为何不懂那时社会动荡?寇匪横行,为何弃家而去?越读,越不懂!无解!无所去!无可从! 以上。
陈冠霖饰演了史上最高富帅的马文才,因为长相标致的他,多少人看不下去梁山伯,完全盖过了男主光环!他把反派角色演得有血有肉,有款有型。祝英台居然不要这样的马文才,和那样的梁山伯在一起了!人高马大,形象粗犷的何润东完全不符合梁山伯文弱书生的形象。也许,换个人来演梁山伯,大家也不会一边倒的喜欢陈冠霖的马文才了。我认为,梁山伯的选角是本剧的败笔,后段的剧情相比前半段书院部分的紧凑精彩也过于扯和拖拉,倒是这版电视剧的服化道是目前为止多版梁祝里最华美的。书院场景景色宜人。剧中书生们的多套服装都很养眼,白衬蓝纱学士服,白长衫黑罩纱亦或是一袭黑袖边的白衣,还有紫白相间的练武服,看得人赏心悦目。尤其穿上这些服装的陈冠霖是那么英俊,他跟董洁扮演的祝英台站在一起画风和谐,而一看到五大三粗的何润东出来装文弱书生,我就快进。董洁有段在青楼高台上长袖起舞的画面很美,她本来就是学舞蹈出身,整段舞行云流水让人难忘。这剧让我深刻体会到颜值和气质是多么重要。
我记得播的时候,我奶奶指着何润东问,这是不是马文才?
现在的古装剧能有以前一半的用心就好了,我觉得电视剧版梁祝最好的就是这版了
我觉得英台应该爱上马文才。
这部里的马文才有血有肉
看在文才兄的面子上给5星,何润东太伤眼了,文才太养眼了,结局太让人伤心了
当时一直固执的认为其实英台童鞋和人家小马在一起也挺好的。。。
看的只是董洁~何润东实在配不上,马文才比他耐看多了
这片子里到马文才不那么坏呃。
整个片子冗长拖沓,情节少有亮点,梁山伯高大全,祝英台无知任性,不喜。倒是一些配角好,八哥很有戏!马文才...好吧,他是我看此片为唯一动力,没有比这位更加标准的小言男主了。所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戎装俊朗英武、书生装玉树临风、常服高贵冷艳。大有拱手河山讨你欢的痴情架势。
为什么,梁山伯长这损样,为什么,马文才长这帅气?让我们怎么入戏?怎么被感动?
这个版本的马文才帅成啥样了都.............
马文才还这样帅。
唯一能看的是马文才……敢问演员都怎么选的……- -lll
看了很多评论,我依旧敢理直气壮地说我只爱梁山伯,只有他和祝英台才是最配的。此版梁祝格局很大,不仅仅局限于爱情,有亲情友情时代理念国家等等。而梁山伯是真有儒雅谦谦,君子之风。小时候很喜欢马文才觉得帅,长大后再看才发现只有梁山伯和祝英台才是彼此的知己。最后表白一波八哥祝英齐。
我愿与你双双飞,飞离红尘是与非,人间痴情条条不归路,不如天上比翼蝶。(改编最好的一版梁祝,董洁就是为祝英台而生的。这部剧真是良心,取景,服饰,台词,配乐,演员都上乘且有诚意。本来为了马文才而看,一开始接受不了何润东的梁山伯,但是后几集演技爆表,渐渐就接受了。)
这版的马文才帅哭我祝英台什么眼神
男二号~
马文才太帅了吧
我就是想表达一下我对此版梁祝中马文才的喜爱。
马文才太帅了!我要是祝英台就选马文才!何润东太丑了,演梁山伯真不合适。让我始终没入梁祝的感情戏。。。董洁的颜很美,此版祝英台是大气倔强的祝英台,而不是活泼伶俐的祝英台,有董洁自己的气质在里面。大爱这部剧的服装!!!尤其是校服,还有董洁的女装。喜欢银心,喜欢八哥,喜欢黄良玉,真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