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记录片英国2015

主演:内详

导演:BBC

猜你喜欢

 剧照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2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4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5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6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4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5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6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7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8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9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3 13:07

详细剧情

  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但是,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参加试验的老师和学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有什么体会?
  首先,作为试验的一部分,中国老师接管了一个由50名学生组成的9年级的班。
  这些学生在四个星期的时间里,要穿统一的校服,每天早上7点到校,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中间有两次吃饭休息时间。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升中国国旗的仪式。
  而课堂上主要以记笔记为主。同时,还要参加集体练习。学生们还要负责打扫教室等。

 长篇影评

 1 ) 其实不是老师在因材施教,是制度在因材施教

    涉及文化冲撞的节目,像大学生了没的两岸学生交流,或者是BBC的这类节目,一定会引起巨大讨论。虽然不是很喜欢论辩,但是还是来说两句。

    直接说重点,在第一集里面,其实有个点很关键,就是中国老师与英国老师在小考之后谈到,你们有多套大纲,你们有IGCSE,你们有BETC课程,从而适应不同的学生水平。这似乎就是整个一集里面从体育课开始,到各类课反复强调的一点。
    但是除此之外,老师们很有方法也在这一集里面被强化了,具体来说就是数学课与体育课。英国的老师看起来总是这么有方法,他们能够进行所谓的“因材施教”,坐在学生中间一个个解答问题,我们也一直觉得西式的教育非常尊重学生主体,这一点我倒是想留在后面谈。
    其实很明白,我们以前总是说高考的问题,我倒是想避开这个来谈,因为毕竟每个国家的学生想入大学都要考试。可是以我曾就职的国际学校来说,一开始大家都是学IGCSE,从而可以拿到最漂亮的分数去好学校。可是如果你拿不到升往高二年级需要的分数,你很自然的就只能去学一个相对弱一点的课程体系了,然后你能申请到的学校与专业就开始变得有限。这就是英国老师所言的,有时候你可能需要牺牲掉一些难点知识去讲一些基础的知识。因为如果一旦换成弱一点的课程体系,就像从高考直接变成职高考试,这个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样,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他理解得了的东西,他都能有一种满足感。
    但是吊诡的地方就在这里了,中国的家长往往宁愿拿到高考的那个分数才让他死心,也不愿意你过早的就把他的孩子给审判了。一年以后,有的孩子将不得不去往不同的课程体系时,就会有家长质疑,为什么我的孩子只能读这个体系了,那他以后的升学就会有很多限制blahblah。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交了同样多的学费,你要在高一结束就告诉我,我的孩子技不如人,而不是等到高三那一纸分数下来,这也有点勉强。所以,在国际学校内的推行尚且有阻力,更大泛围的实施值得讨论。

      其实这部纪录片,可以看到很强的剧本痕迹。这与国内真人秀里面旅行系列大同小异。先可劲的制造麻烦,顺带黑下你,再慢慢的展示你的努力,帮你洗下白,没什么差别。
      一来,想都不用想,一定是各种阻力,这种阻力我觉得更多来自文化,而并不是教育本身。

      我重点以纪录片中展示的教师主体,谈数学课与体育课。
      体育课,学生要跑1000米与800米达标,这符合中国国情吗,符合。有小胖子跑的不过关。这时候我们当然可以说制度是冷漠的,但是这里面的中国老师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只会拿着秒表掐时间的机器,而那个英国老师在不停的鼓励学生。
      我很感动那位英国老师的很多话语,这是肯定的。可是关键是,中国的老师真的就那样的“冷漠”吗。是很无奈,因为制度总是一板一眼,可是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常常鼓励学生“do your best”,或者“尽力就行”,中国老师真的连关心与鼓励学生都不做么,连类似的话都不会说么。当然,英国老师从话语上更具人文关怀,但是我不认为这里体现的面向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其次是数学课。
      数学课形成的二度对比在于,学生们上中国老师的课没有听懂正弦余弦,上英国老师的课听懂了。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里的几分钟内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我没觉得中国老师做的有任何不妥的地方。从黑板上能看出,他从定义来讲这个概念。而且他也用了一个三角形,勾股定理算三边后,开始讲正弦余弦为哪边比哪边。
      英国老师难道不是讲正弦余弦的定律吗?他是的,只是他从读音出发,告诉学生们怎么记忆。所以知识点是一样的,方法上有所不同。英国老师的方法更容易让英国学生接受。
      这里也是有点心酸。毕竟对于老师与学生而言,英语都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他也是很容易想到这种方法。但是我也看过台湾的培训机构,用歌声的方法让学生去记忆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看的时候总觉得很荒谬,想着正弦余弦多大个事儿还要唱歌。但是在这里,我们似乎从这个纪录片中传递的观点是,英国老师很有方法,学生们一听就懂了,这多少反而有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了。
       我们当然希望数学课也变得有趣,可是从概念出发的讲解,与把握发音的记忆,这更多的是方式不同而已,要传递出高下的概念,我私人觉得有点勉强。

      我觉得在这部影片中,BBC的初衷是有意思的,毕竟文化的交流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但是剪辑出来的偏向性,多少有点严重了,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在最后的考试中,中国的学生,要么没有英国学生考得好,要么考得好了一丁点,丁点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仅仅是因为水土不服吧。如果中国的老师教中国的学生,英国的老师教英国的学生,最后考试一下,这才是更公平的考试吧。不过很多人又会说了,咱们能不以成绩论教育的高下吗。我当然也不想用成绩来论断,我只是针对BBC的这种评判标准,提出质疑。
     另外,关于剪辑,具体的可以参考网易新闻关于此纪录片的报导。
      
      可能吧,我在内心深处还是一个“如果我有认真的付出我也希望得到相应尊重”的人。所以当我看到sophie这样的孩子,我内心有点堵。这第一集,之所以我越看到后来越堵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中国的老师也有在很认真的备课上课,而仅仅因为“水土不服”,就让学生也不爱、校长也质疑起来,而且从中还直接上升到了一种模式的高下上。我倒是很想看看,英国人是怎么教育sophie这样的孩子的,她的成长之路,到底教育会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作用。
      
      最后来说一点,我当然觉得西方的教育,从关照学生的角度做的更好,从人文性做的更好,但是仅仅从这样一个案例进行推导,我觉得还是值得商榷。
      而且向西方学习,课改这东西,哪家学校不再做呢,与学生对话、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谁不是心中都时时默念呢,如果需要教师提纲契领之时,就上升到喜欢记笔记喜欢填鸭,这也多少有点以偏概全吧。况且美剧《摩登家庭》里面,LILY犯了语法错误也被老师狠狠批评了吧,最后还闹到家长出动,奖惩制度,谁不用呢(特别有意思的是,在那一集的最后,其实导演是偏向于那个保守的老太婆的,因为LILY说了,她上课东西讲的很清楚,甚至导演还设计了家长在对话中犯了语法错误被保守的老太太纠正那一幕)也许你的人生中遇到过连你都鄙视的老师,但是说实在话,就像连着视频中的中国师一样,谁不在课堂上想办法,又真的是大多数老师都不在乎“你有没有尽力”么。

     本集中有一句话我是最赞同的,教育这个事情本身,一两天本来就看不见成效,得靠等。老师一边想办法一边有耐心,学生慢慢,一步步适应着老师的节奏来,课下与老师更熟悉更信任,课上更配合。四十天的结论,还是有点草率了。更何况,还是中途临时让学生转换跑道,就更难了。


     我挺希望BBC能把sophie还有那个坐不住的男孩,换成英国老师接手后的状态,继续拍一拍,这样可能对比更鲜明。

 2 ) 在豆瓣第一篇影评献给这部纪录片

刚出的时候在b站看的,结合脑洞大开的吐槽弹幕绝对值得一看。我没去上过英国的小学,不置予任何评价,但我修过一学期他们大三数学专业的专业课,statistical inference,统计推断, 选课之前我们导师还特意找我谈话,说这个了就算本专业的人学习还有好多挂的吖,课程本身很难,要有什么线代统计基础blabla的。。。其实暗地里不知道我笑多少回了,她不知道我选这课是为了拉高平均分的。

不说课程实际难度,单就通过参与课程的过程来看英国跟中国数学教育的不同,我感觉差在两点上。

一是思维模式,真是差的太太太太多了,而思维上的逻辑差距直接导致了语言表述上的逻辑的不同。举个栗子,一次在课上我回答问题,用我蹩脚的英语讲了一道题解题思路,我觉得很简单啊,就是书上例子变形啊,但是我身边所有人的表情都在告诉我“你确定你讲的不是中文?”,真的没有一个人听明白了。还好老师听个差不离,又转述了一遍,大部分人又给出“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的反应。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两次了,其实我的思维很简单,1 按照我的逻辑解题 2 转述成英语表述,然而步骤1本来可能就会不同了,再加上步骤2的进一步曲解加工,就直接导致了我跟班上同学的交流障碍。我觉得经过严谨基础教育的大多数中国童鞋们数学题解题思路基本上是无懈可击的,但当老外同学问你为什么这个要第一步算,然后下一步算那个的时候我真的很语塞,真的没什么为什么,因为它就应该这么解吖。就像纪录片里的数学老师上三角函数,我估计他已经比他正常的速度放慢好几倍了,可是英国熊孩子们就是听不懂,画面一转为什么他们自己的数学老师一点就通了呢?八九成是逻辑跟英语表述上的隔阂造成的,并不是三角函数真的已经难到超出熊孩子们理解范围了。不过导致了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正是第二点,两国的数学基础教育真的有差距。当然,排除正态分布中的学渣跟学霸(排除学渣是因为大多数的他们是不学习,没可比性,而学霸们,事实证明无论谁来教,他们还是学霸,纪录片里的一个小姑娘就表达了她对中国化学老师教课方式的喜爱,因为相比英式教学,这种填鸭式理论教学反而让她一下子学到了更多。所以学霸们天天处于教一学一,教十也全部可以消化的开挂状态,故也排除在外),中国学生数学基础好扎实的根本原因就是题海战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熟能生巧,从小学生花式应用题到高考数学题,我们从踏入小学校门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每天都要跟它们打交道,翻来覆去不就是那么些定理公式的变形么,所以换成英国孩子也这么训练,他们的数学也会棒棒哒。

总之呢,很难讲中国传统教育在英国到底能不能pk掉他们的教育方式,首先这部纪录片选用的所谓“传统式中国教学方式”到底是不是真传统还有待商榷,再者教育真的要结合国情来看啊,我们承认传统的中国教育真的有弊端啊,像什么一刀切,学霸,学渣跟普通学生们学一样的真的不公平啊,还有疏于对创新性培养,真是没有办法啊,我们光每年高考的学生就抵上欧洲某国总人口了,优化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只能慢慢来。

其实以上一大坨没有用的东西完全可以不用看,就是安利下这部纪录片,感觉bbc的编剧导演们也是试探着用更贴近真实情况的方式去拍,但是不要纠结于某些细节啦,尤其推荐要去b站欢乐的看,没准你也想欢乐的吐吐槽,说不定你会爱上bbc的纪录片胜过爱美剧,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听英音好舒服,美音会磨耳朵么?

 3 ) 掩埋的细节

一、

几乎不用被仔细体察,这部纪录片的用意就显得过于露骨——这就像是在让那些中国老师面对着镜头,扮演着预定的角色,去迎合英国人对中国教育的刻板印象。这样刻意的对比并不令人感到那么舒服。

但这并不是我想说的。

因为,令人不安的是,即使这是场表演,它对于我来说也太真实了:片子里那些看起来格格不入的说教与看似刻意的揭露,都曾真真切切地在我人生的前十八年中发生过。

二、

纪录片里的一个男生,让我想起来小学、初中里那几个总是「调皮捣蛋」的同学。他们得到的永远是老师的冷眼相对。

片子里一个男生担心自己没法通过体育测试,在操场上抹眼泪,旁边的同学来安慰他。初一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为体育中考做训练,而我几乎总是跑倒数。有一次千米测验结束,我哭着一步一步走回教室,广播里放着的歌是《夏天的风》。

在实验课里,有一个英国老师说了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我在中学时从未听到有老师如此跟我说过。直到接触了科研许久之后,我才慢慢意识到,哦,的确是那样的。

他们在课堂中活跃得就像一匹小马一样。我大概也是有过那样的阶段的,不过是在……小学?

片子里,中国老师希望能通过停止讲课让学生们安静下来,但并不奏效。我还记得,高一的第一天,大家在班里喧闹而欢乐地互相聊着天,一个老师走进教室坐下来,一言不发地看着我们。几分钟之后教室慢慢变成死一样的寂静,他一掌把桌子拍得震天响,然后开始训斥。

英国学生学了眼保健操。在过去,我常把这当做一个冥想的机会。

那个叫 Sophie 令我印象深刻。我回想起大二的时候,我有时会在一些通选课里看到一位热情而活跃的女留学生,笑起来就如 Sophie 那样灿烂。

换上校服之后,他们看起来就像和我们过去那样——松松垮垮、单调。但我仍能记得校服带来的微妙的效果:因为大家都穿着一致的衣服,露出的那部分肌肤就显得尤为独特、珍贵而炽热。

那个九年级的英国女生说:"I just don't think comparing yourself to others is a good, healthy lifestyle." 中国老师总是说,你要成为 the best。进了大学之后,在心理咨询室里,我说,不要事事完美。

……

三、

进入大学之后,这些细节似乎都可以被迅速地埋藏好,放在记忆的坚硬角落里,然后迅速被一种更成熟的姿态所替代,用以迎接大学生活。

但事实并不如此。

……

四、

希望在毕业的时候,回望大学四年,我会自信地说,这很难,但我的确完成了转变,我不后悔。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的的确确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我正见证着自己人生的黄金时代,但愿每隔一段日子,我都能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4 ) 那时我还在腐国

前几天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完整版,今天在中文网站上找到了,看了一下,还是很喜欢的。还有两周就要结束我在英国一年的研究生生活了,基于这一年在英国的生活经验,看完这个纪录片,有一些想法想表达。

1.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对比中国,英国的孩子们兴许初中高中都不如我们学生成绩优异,但是相比较在英国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的英国人,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远不如英国学生。

中国孩子在大学之前接受了很多强制性教育,很多人考上了名牌大学,但是为什么到了大学之后,我们的学生懒散,逃课,不上进?以至于很多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依旧没有竞争力?

我觉得,正是因为中国学生在大学之前被束缚久了,在我们进入大学后,开始补我们以前没有的美好时光。相反的,西方的孩子在大学之前压力相对于我们是小的,进入大学大部分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所选择的科目。同时,在大学中他们也可以发展更多方面的能力,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所以他们大部分更认真,会努力去学习他们喜欢的科目,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

2. 英国的孩子并不是把上大学作为一个必须的事情。
就我现在所在的英国学校来说,英国本地的研究生学生的人数远少于中国,德国等其他国家。我承认中国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学生在很多课程上面成绩很好,但是成绩好就代表了一切么?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相比西式教育,中国在’理解’方面下的功夫并不足。以我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经验而言,高中的那些数学知识当时我也学得很好,但是高考之后,很多东西真的就还给老师了。

3. 中国老师所树立的权威在英国学生,甚至成年人里并不算什么。
我们从小被告知要听老师的话,按照学校老师教的去做。上课安静,做笔记,课下认真完成作业,复习。而英国孩子呢,课堂环境更轻松,授课进度相对较慢,学生们可以讨论。而影片中中国老师常说的就是’听我说’,’抄下来’,’记住’。可能我们都习惯了,但是请回顾我们所接受的义务教育,你觉得你对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上批评学生,罚站,留堂,请家长```我不是全盘否定中国老师,我也承认我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课程成绩普遍比英国孩子好,但我们真的在步入社会后更有竞争优势么?

4. 有一片段是讲中国数学老师在教授三角函数,下面一小姑娘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呢,以后我们要用这些三角形做什么呢’,旁边的女生也附和说’我们应该学怎样缴税’。其实以前我也产生过这样的想法,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一些我们以后生活并不会用到的东西。我来我想明白了,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变成数学家,但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培养了很多能力,并不只是学到了数学知识,而是产生一个思维模型,引导你去如何解决问题。说白了,很多课程的内容或许我们会忘,但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的逻辑思维,思考事情的方法,或者是处理事情的态度,都在慢慢变化。

5. 文化差异。
中英差异不止在教育方面,社会背景,国家制度等等因素混杂在一起,使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特性。我不认为完整的中式教育在西方有推行的可能性,或许有些方面可以被借鉴,但大部分是要因材施教,审时度势的。相反,我们国家在前些年一直推行西方教育,也不是全部都适合的。

BBC这种纪录片还是很不错的,让大家都可以互相了解。以客观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分析,不夹杂任何主观因素。影片的观赏度还是很高的,继续期待。

 5 ) 和优秀相比,我更愿意幸福——关于中式教育“全面获胜”的反思

《中式学校》做了一个社会实践:让四位中国老师到英国的中学教授50位九年级的学生,与英国老师教授的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在考试结束后,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的成绩完胜本校接受英式教育的学生。

在结果上看,中国式教育确实是赢了,可纪录片通过记录课堂的过程以及学生和老师面对这种跨文化教学的感受和评论,展现了很多现有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难题。

先从这个结果开始提问,学生在成绩方面的完胜就代表着教育的胜利吗?现在的中国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价值一元化。大部分学生和老师都追求“成绩”本身,可教育从来都不是“学习成绩好”就够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想象力,自主决策能力,挖掘自己多方面发展的能力都被忽视了。

很显然,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绩点高的名校学生就业困难;不然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们生活中应该充满快乐;不然不会有人因为压力和环境的压抑得抑郁症或者自杀。

在影片中,英国学生大部分觉得中国式教育使他们感到不自由不快乐,而英国校长也在最后说学生虽然获得了好成绩,但是“孩子们失去了童年,像活在地狱中”,应试教育与快乐教育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成绩优秀到底是否标志着教育的成功,这不得不引起观众的深思。

英国本土教学和中国式教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英国学生和老师比较重视个人自由,所以在课上可以随意发言,可以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中国的学校则重视集体利益,个人主义的人往往会被批判,扰乱课堂秩序的人会被集体谴责,个人的利益要为集体的利益让步。英国式教育注重小班化教学和因材施教;中式教育则注重高效教学和教师单方面输出。

影片通过跨文化的对比,形成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因为教育观念的差异形成了戏剧矛盾。

因为纪律和老师的权威在中国被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高了,学生要跟着老师的速度,听得懂自然好,如果听不懂则需要课下自己消化,否则便会成为“差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赛道上失败。

可以说,中国的教育更加理性化,就像影片中说的,中国的学生像机器一样,不断地接受和重复,老师则是更多地单方面输出知识,这其中感性的人文关怀的东西少了,学生往往不喜欢上学,很难感受到“寓教于乐”。

英国教育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也不逼迫学生吸收知识,因为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学校是很快乐的。

两种教育方式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中国的学生在学校是不快乐、艰难的,但是中国学生往往能获得好成绩,更加有纪律观念,更能面临环境所带来的挑战;英国的学生在学校很快乐、自由,但是在学业上却远差于中国学生,也不太有纪律观念,比较个人主义,但也因此更加有活力和创造力。

面对两种迥乎不同的教育方式,观众会产生认同感,但也很难说哪种教育方式就更好。中英两国的国情不同,人口状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小班化教育、因材施教和快乐教育在中国实行起来很困难(不过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小班化教育和快乐教育了)。因为学校少,学生多,又迫于升学和就业压力,应试教育这种高度理性化的教育仿佛就是最高效的。

这种“单方面输出”的教育方式也许会在未来——中国的学生数量明显下降,教师数量增多而学生不足的情况下得到明显改善。

影片表现了文化差异和教育问题,但并没有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

我想,作为在高度理性化、高度重视考试成绩教育的时代生活的我们,应不该放弃人文主义思考。我们要清楚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社会上的工具,我们受教育不是为了成为工业社会大机械运作的一个螺丝钉,我们还要永不放弃地“认识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时候和优秀比起来,我更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6 ) (ZZ)只有一个人说出了真相

说得都是我在叛逆期的内心独白~这个英国学生洞察力不错啊,展开的话简直不是教育话题

我平时是非常用功的学生

但是在中式学校,我就是没有用功

这是一种完全的性格转变

你可以反抗某种东西 特立独行

bohunt的社会教育

会鼓励你产生自己的观点

而不像中式学校

永远都遭到DC

这是典型的中式课程

告诉你事实 它们就是对的

因为它们是更有权威的人说的

老师 之后是校长 然后是ZF

你觉着平等很重要吗

共产主义就是平等的内容 并且运转的很成功啊

我觉着中国的教育体制就像流水线

最终得到很多同样的热衷工作的聪明孩子

我认为 这有其适用之处

但我不确定会完全适用于英国

我接受我之为我

导读

因研发蓝光LED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于2015年1月在东京的驻日外国记者协会举行记者会,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他抨击了日本的教育制度,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他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

他是一个非典型的日本科学家,出身普通渔民家庭,考试能力也平平,上了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动手能力非常强,自学能力也十分强,对物理学具有深刻的理解,但他完全是靠自学而来的。他读的德岛大学甚至没有物理系。他这样的人在日本饱受压制,他对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批评,也是言出有因。

一、东亚教育:效率低下,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东亚的教育体制是比较特异的,经常是得到局外人的赞赏和局内人的诟病。日本的教育体制已经相对算这三国里比较宽松的了,有些国家就别提了,老师、学生、家长所有人都深受其苦。

至于韩国也是以极端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闻名的。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 Yonsei University)总称为”SKY”,韩国最大规模企业的总裁们,70%是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而80%的司法机构公务员来自这三所大学。

韩国孩子几乎都要上补习班,2009年韩国补习班获利总额约73亿美元,这比三星电子的盈利还多,教育支出庞大是韩国人不敢生育更多孩子的最大原因。2012年,经合组织进行了”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在数学和阅读项目上,韩国学生在所有成员国中排名第一。但是,这项成就是以相当低的效率取得的,有评价说: “这些孩子是靠双倍的努力加双倍的花费……才得到这样的成绩。

为何东亚会有这样的教育体系呢?我觉得,是因为东亚国家在现代教育体系本来就有的普鲁士的基因,再加上了东亚儒家和科举传统。 而对于有的国家来说,可以说又加上了苏联式教育的实用速成导向和思想灌输功能。

二、东亚教育具有循规蹈矩的 “普鲁士基因”

在十九世纪之前,教育其实是个类似手工业的学徒制,不管是东方的私塾还是西方的家庭教师。但是随着科目的增加和对受基本教育的劳动人口的需求,出现了所谓的 K-12(也就是我们亚洲的普通中小学)教育制度。

现代各国的标准教育模式,是我们已经以为天经地义的几个基本要素:

早上七八点钟走进教学楼;

在长达40-60分钟的课程中全程坐着听课,在课堂上,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

穿插在课程之间的有午餐以及体育课的时间;

放学后,学生回家做作业。

在标准化课程表的禁锢下,原本浩瀚而美不胜收的人类思想领域被人为地切割成了一块块,一块块便于管理的部分,并被称为”学科”。同样,原本行云流水、融会、融会贯通的概念被分成了成了一个个单独的”课程单元”。

这个模式,是在18世纪是由普鲁士人最先实施的。是他们最先发明了我们如今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

当然,普鲁士教育体系在当时的很多方面都具有创新意义。这样的教育体系让上万人成了中产阶级,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要在普鲁士王国实现人人都接受教育的目标,最经济的方法或许就是采用普鲁士教育体制。

然而,该体制阻碍了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害无益。不过,在19世纪,高水平的创造力逻辑思维能力也许不如思想上服从指挥、行动上掌握基本技能那么重要。

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基本照搬了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就像在普鲁士一样,这一举措能够大力推动中产阶级的构建,使他们有能力在蓬勃发展的工业领域谋得一份工作。除了美国,这个体系在十九世纪也被其他欧洲国家仿效,并推广到欧美以外其他国家。

但是,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相反,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不幸的是,普鲁士教育体的目标与这一社会需求恰恰相反。如今的教育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异常美妙的多样性与细微差别,而正是这些多样性性与细差别让人们在智力、想象力和天赋方面各不相同。

三、普鲁士基因以外,东亚教育还深受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影响

东亚三国在19世纪末为了追赶西方列强而开始引进这种现代教育制度时,又不可避免地由于自己的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而对这个制度作出了潜意识的扭曲和偏重。

1、对大学入学考试和科举制度的混淆

东亚国家对大学入学考试,总是会和他们长期的科举传统混在一起。古代社会对创造力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科举是个很好的制度,以最小的冲突完成了社会管理者的选拔,且完成了一个以智力取代门阀的准绳的建立。

如果要和科举模拟的话,现在的对应物应当是公务员考试或者某些大公司的入职考试。因为这些考试和科举一样,是需要选拔出已经训练有素的成年人,马上就可以从事某些工作。

而大学入学考试,目标则是要选出可塑性强而又有志向者进行下一步的教育,这样的人要好像从熔炉里取出的液态玻璃,可以旋转拉长,可塑性极强。而科举考试得到的人员,则要像上了釉彩的出窑瓷器,马上就可以使用,但是如果你做什么改动,不是破裂就是刮伤。

此外,考试是个用处非常有局限的工具。古代的科举对人才的遗漏尽人皆知,而现代不管哪种考试,能考得出考生的兴趣、志向、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哪些呢?即使是已经看起来最客观最可衡量的数学考试,也会遗失很多东西。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举了代数为例子。在学习代数时,学生们多半只专注于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考试的内容仅仅是各单元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考生们只记住了一大堆X和y,只要将X和y代入死记硬背的公式,就可以得到它们的值。考试中的X和y体现不出代数的力量及其重要性。代数的重要性及魅力之处在于,所有这些X和y代表的是无穷的现象和观点。

在计算上市公司的生产成本时使用的等式,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太空的动量;同样的等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拋物线的最佳路径,还可以为新产品确定最合适的价格。

计算遗传病患病率的方法同样可以在橄榄球赛中用来判断是否应该在第四节发起进攻。在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代数视为探索世界时简单方便且用途多样的工具,反而其视为亟待跨越的障碍。

所以,虽然考试是很重要的,但是社会必须能认识到考试的极大局限性,并削弱它在选材中的位置。

美国的教育制度以双保险的方式抑制学生在在考试上过分浪费精力:其一,SAT的考分只是录取考虑的诸因素中的一项,过于重视SAT是不明智的;其二,SAT每年有6次报考机会。

台湾、中国的教育制度则以加倍的方式促使学生浪费青春:其一,联考分数是录取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其二,联考一年一度。

2、东亚国家对复习的过度重视

2009年释出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中国学生每日学习的时间最长。各国学生所学内容的多少相差不会太大,那么如果学习时间过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复习时间所占比重过大。这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大手段。

说起复习的重要性,人们经常会引用”学而时习之”, 这个”习”就是复习。但是,孔子时代与今天社会有个巨大差异,是学习的内容。孔子时代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礼”,扮演者唯反复演练才可达到效果。

但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演化到近现代,学习的主要内容由”礼”转变为认知。认知是拓展和变化的,其本质是创造或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教育过度强化复习,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

而且,正如保罗葛兰素所说的”即使在最好的高中里学到的知识,和大学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以文科为例,那几本高中需要反复诵读的历史课本上的知识,和随便几本大学历史系必读书比起来如何?至于数学呢,即使是中学数学都掌握很好了,还没有学到十七世纪就出现的微积分。

何况,随着知识的爆炸,1900年所有的数学知识可以塞进1000本书里, 到2000年已经需要10万卷书了(德夫林《数学犹聊天》)。可见,花了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几年时间反复学习这么有限的知识,是多么低效的学习法啊。

这几年有个流行的一万小时理论,对反复练习好像是个理论上的支持。但是,这种论述的多在【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但是,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创作、管理等作用就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其实,这一点反而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钢琴小提琴这类技艺的训练在西方业已式微,而在东亚国家却大为兴盛。

这类十九世纪就已经蔚为大成的技艺,特点是难度训练阶梯比较固定,知识总量也已经限定,只需要多加练习即可,而且学习的进度,又可以通过曲目难度或考级来衡量。这正好切合了东亚偏爱的学习法。

所以东亚国家这些琴童家长,多半既没有音乐爱好也不了解古典音乐背景知识,却让孩子花了大量时间练习,其内在出发点,就好像著名笑话中那位因为路灯比较亮,就只在路灯下找钥匙的愚人一样。

3、平均主义和匮乏心态的影响

很多对联考的辩解,都是说,虽然联考不尽如人意,但是是最公平的。这是儒家传统上”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公平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为了公平,就反而一刀切压制了不同类型的人才发展途径,那就很可悲了。东亚国家的人口基数那么大,这种人才浪费的机会成本也是高得很难估量。

举个其他国家的例子。欧洲学术界有个比较,像英国和德国都算是古典学术的学霸类国家,但是英国这方面的人才要出色不少。究其原因,反而是因为英国的教育制度不够公平。 英国有一些中学进去后由于传统原因,上好大学的可能性非常高,这样里面的学生很早就可以不慌不忙地淫浸在庞大的古典学术中。

反过来,德国比较公平,所有学生上大学都要通过考核,这样,学生反而要花更多精力在通用的备考科目上面。结果英国这种表面的不公平反而有可能造就优质人才。

这就像彼得·提尔的《从0到1》中的举的商业上的例子,表面上完全竞争好像比较公平,实际上参加这样竞争的企业利润会变得像刀刃一样薄,朝不保夕,只能顾着眼前利益,不可能对未来做长远规划。

而类似谷歌这样的垄断企业,因为不用记挂着和其他企业竞争,反而可以由更大的自主权关心自己的产品和做各种长远得简直不靠谱的计划。所以学生如果长期处在考试的竞争压力下,自然也就不可能有长远的自我成长计划,而只能把心思集中在将会决定一生道路的一次次考试上。

另一方面,东亚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到大学的学习卡位战和争夺战,其实质是对有限的高质量教育资源的争夺,这个并非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为何这个地区的争夺会达到这样的火热程度呢?那也许要归咎于长期物质匮乏导致的稀缺心态。

去年大热门的《匮乏经济学: 为什么老是在赶Deadline? 为什么老是觉得时间和金钱不够用?》指出,当人陷入稀缺的状态(物质或是时间)时,稀缺会俘获大脑时,人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而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我觉得稀缺是东亚民族特有的状况。因为这些国家几千年来都是水稻密集型种植经济,一方面是可以在同等耕地情况下养活更多人,一方面当然是需要付出更多劳动和忍受更大拥挤。到了十七世纪后,就都陷入了内卷化的陷阱。

就以日本为例,15至19世纪,日本人口波动在1000万到2000万之间,约为英国同期人口的四倍。庞大的人口赖以生存的适耕土地,面积仅相当于英格兰的一个县,生产力却又不及英格兰的一个郡县。所以在德川时期,为了维持生存,日本人不但把勤劳节约发挥到了极点,甚至有两个匪夷所思的现象。

一个是日本政府出面来鼓励溺婴,以至于300年间人口零增长。另外,因为宝贵的土地不能用来给家畜提供饲料,日本人系统性地取消了车轮和家畜的使用这两项基础性农业技术,其结果呢,来一个形象的比喻,他们把鼻子保持在水以上,只要发生意外灾难或意外支出,就可能惨遭溺毙。这种东亚民族特有的匮乏和焦虑心态,不管是东南亚的土著民,欧美人,甚至非洲人,都无法理解。

所以对于教育资源,如果是狭义地理解为配备良好的教室、高阶教师之类的,那确实是有限的,对于长期处于稀缺的心理状态的东亚人来说,是一定要参与争夺的。

但是,实际上,孩子要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志向和视野的潜移默化,那根本和那种”你上了这个学校我就上不了”那样的零和博弈无关了。

而且,如果家长在稀缺心态的驱动下,让孩子从小沉浸在补习班和题海里,希望能先去抢到眼前看起来很稀缺的学校资源,也许从长远来看,就反而浪费了孩子最大的资源-有无限可能性的少年时光和天生的好奇心,那就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

4、工业化追赶带来的心态

影响近代工业化的起源在西欧,所以他们不管是经济社会还是教育体系,都有个比较和缓的自然进化发展期。而东亚国家是被裹挟进现代社会的,为了赶上其他国家,在工业体系上无一例外的采取了国家层面上有计划的指导下的发展。日本的工业化要归功于通产省的官僚们,韩国则是政府支持几个财阀来配合整个发展计划,而中国现在还有那么个五年计划在指导。

这种国家级计划是建立在十九世纪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其内含的想法,是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因而可以通过科学的考察而预测出事物将来准确的发展方向。

这种想法运用在教育体制上,就是假定某个机构可以准确地预测某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某种考试可以选拔出什么样的人才等等,这种自信令人细思恐极。

而具体到学校和学习的具体操作上,为了适应工业化的人才需求而专门设立的东亚教育制度,比起自然发展的西方体系来说,更有工业化追赶期那种对效率的疯狂追求。这样,这些后进工业国的教育体系,反而比前驱工业国更像工厂的流水线一些。

在二十世纪初,泰勒制(Taylorism)在美国产业界盛行一时。泰勒认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为此,他采取了制定工作定额、选择最好的工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等。

这就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有人形容,在实行泰勒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泰勒理论的前提是把作为管理对象的”人”看作是”经济人”,利益驱动是该学派用以提高效率的主要法宝。现代最著名的泰勒制工厂莫过于富士康了。从报道中大家也可以猜想到这种高压环境对工人心理的影响。

而如果把东亚教育制度和泰勒制工厂来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几乎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制定很高的学习量和需要考核的大量知识点、选择成绩好的学生组成重点学校、全国统一的考核标准、大量考试形成的刺激性奖惩、还有学校内部的各种打鸡血活动。学校目标也是要发挥学生的潜能,每一分钟都要致力于得到最好的成绩。

所以批评这种教育体系的人经常说,孩子好像是流水在线的工业制品,或者说,学生是老师的童工,他们的成绩就成为老师的绩效,所以师生的利益关系经常不是一致的,是相反的。这并不是简单的激愤之词,而是有一定的内在逻辑。

当然,因为东亚国家的勤劳传统,孩子们这么辛苦,如果确有效果,也不是不能接受。但问题就在于这个有效性上。

这种教育上的泰勒制,本质上是把学生当成体力工作者来对待。对于体力工作者,因为他们的工作状态是可见的,所以工厂管理比较容易,对他们的要求是”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做对的事情”。

而现代学生呢,我觉得更像德鲁克所定义的”知识工作者” (知识工作者不生产有形的东西,而是生产知识、创意和信息,谁也看不出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而且从培养目的上也是要大多成为知识工作者。学生时代的真正成果,不是他们交上去的作业和考卷,而是他们所真正学习到和思考的内容。这些在技术上是无法进行严密的督导的。

所以要成为好学生,不是像体力劳动者一样忠实地完成老师的作业,而是要像知识工作者一样,具有有效性,也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好学生一定得做到:要自我决定学习的侧重,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度,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这就需要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所以,悲剧的是,由于东亚教育体制的工业时代基因,他们是用训练体力劳动者的做法,来培养他们心目中未来的学者和企业家,这不免就南辕北辙了。

四、东亚教育急需改革,却越发走向僵硬

东亚教育体制长期以来是利多于弊的。在工业化时期,可以为新建立的工业短期造就大量可堪一用的工人和初级工程师。所以东亚各国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这种教育体制有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演变,这种体制就变得越发不合时宜。

这一点可以模拟成苏联时期的重工业。在这种体制下,采煤业是为了冶钢,冶钢是为了机械业,而机械业又是致力于生产采掘和冶炼机器,这样形成了内部的自我循环,而无视市场和竞争的实际需要。这种重工业在苏联的工业化时期, 确实制造了大量本来缺少的工业制品,很有用处。但是到了某个发展阶段,其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到如今,苏联这个曾经的第二工业强国,他的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还有什么价值呢?同样,东亚教育体制曾经批量培养出的大量标准化人才,不是也将会在新时代里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么?

更有甚者,为了脱离这种体制,很多东亚家庭送了孩子去欧美留学,可是除非他们留在国外,如果回国就业,海归们还是要以他们毕业的各种学校为求职砝码,这就又陷入了比较学校名气的漩涡。就好像中世纪时印度很多低阶种姓为了摆脱种姓制度的压迫,皈依了外来的伊斯兰教,但是在无所不在的种姓思想下,穆斯林也被视为一种种姓,同样还是陷入这个等级体系之中。所以托福、SAT这些美国考试制度, 在东亚也无形中被融合到富有东方风情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的体系里。

这种体制由于造就了多个既得利益阶层,所以很难撼动,甚至会像上面说的苏联重工业综合体或印度种姓制度一样,”病得至死方休”。苏联时期的重工业不停地制造对社会无益的武器,形成一个利益相关势力,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直到整个国家体制崩溃。而印度种姓制度,从佛陀时代就饱受批评,却一直祸害了印度几千年,直到今天还是印度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就是因为背后有大量的高种姓的既得利益者。

东亚的教育体制呢,一方面,养活了庞大的低效率又思想陈旧的各类公私教育机构(这一点类似苏联工业集团),另一方面,通过对学历的看重,占据社会中高阶层的,多半都是最适应这个体制者,而这个阶层又通过在应试教育上的更多支出,保证自己的下一代在这个考试体系中也能脱颖而出,从而把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又传给了下一代(这一点又有点像种姓制度)。

这个急需改革的体制,就这样在各个社会集团的共谋下愈发僵硬了。

 短评

这个视角很有趣,很好玩当然也有很尴尬的一面。三集下来,不是开心中国教育获得胜利,也不是幸灾乐祸西式教育输了。更多的是其他有趣的小细节:ep3妹子因为Zayn退团大哭,还有Rosie,Sophie这些人的成长。真的好喜欢这几位中国老师,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为了他们的努力哭了。

4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 老大帝国的姿态确实不同,去参考世界其他教育方式的魄力,本身就是不同寻常的务实和谦逊。然而这片更像安慰那些公立学校的英国家长的。那位男外附的老师去eton, fettes,恐怕又要感慨比中国学生更甚的纪律性了。同样哈罗的老师去个“建民中学”,一样无计可施。这是对象的差距而几乎无关教育体制。

    7分钟前
  • Clement_ZG
  • 推荐
  • 孩子们挺聪明,之所以顽劣吵闹,除欺生之外,还是在调动全部气力、直觉和理性排斥一个荒谬的东西。中式教育是流水线,大批量产出零件和羔羊,应试教育只教学生套公式,搞疲劳轰炸,理念也是基于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无条件泯灭个体差异顺从权威那一套,创造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皆被扼杀。

    12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 一群老师一个二个看起来好像都言之凿凿,但都说的是英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中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别人一环套一环联系紧密,形成体系,我们一环套不上一环,相互扯皮。拿中国中学和英国中学比是一件闲得无聊的事情,拿我们在畸形体系下畸形的最强部分和别人正常体系下正常的部分比,有意义吗?

    13分钟前
  • 还行
  • 全片流淌着喜剧气息 尤其校长天生的逗逼气质让人笑了一阵又一阵 还有俩胖妞特别出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8分钟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 其实东西方孩子的心智和天性本来没多大差别,就是环境的影响使其产生天壤之别。中国式教育好似web 1.0的成熟期,整体高效,微观却很单一;西方教育就像web 2.0的初级版,自由交互,但是面窄流量慢。所以现在国内一些外国语学校的多融合性教学方法更受青睐。喜欢伦敦腔,还不错的纪录片。

    21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
  • 被选中的50个孩子内心OS:真是日了狗

    25分钟前
  • 青山惠都
  • 推荐
  • 要我说,这片子美其名曰是在进行社会实验,其实就是在耍猴。通过展示中国式教育呆板,严肃的一面让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意淫而已。中式教育从来剧不仅仅在课堂上而已。这么一群毫无尊重的孩子表现在屏幕上,让全世界都看了看英国式的未来会怎么样~~~

    28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 近来忙于校对父亲日记的书稿,看片不多。倒是看了几部纪录片,比如表现一战的《他们已不再变老》、电影人生平的纪录片《奥黛丽》、《阿涅斯论瓦尔达》等,有的分几次看,有的实在提不起兴趣看完它。倒是这部BBC的三集纪录片我很快看完了。 四位中国高中教师,操着英语在英国学校用中式教学方法教学一个月,与同时用英式教学的同级学生做考试对比;虽然分数上小胜,但也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可思考的问题。中式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对方多至少三分之一,主要方法是讲、记、背,它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一些机会;虽然增加了一些体育、手工等集体教学的形式,优劣也难以说清。 总之,纪录片作者技艺熟练,纪录的几位中国教师和英国学生形象也生动、丰富,值得观看。

    3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 我还是推崇英式教育,也许是我不够坚强或是过于敏感,对我而言,中式教育实在是太痛苦了。虽然高考表现还算不错,但中学阶段所经历的压力、焦虑和恐惧现在想想还如噩梦一般。觉得中国学校并非不愿以学生为本,实是不能。英国学历不高的工人也能活的体面,中国穷人家的孩子不学习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33分钟前
  • beta
  • 推荐
  • 其实,只要是学习,想要学得到知识,就要求静心、专注,认真。这点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而中式教育过分放大了这一点。它却要求每个人对每个科目都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全精的目标,让学生疲惫,适得其反。相反,英式教育则是,自己选择。有的放矢,这是健康的生活

    37分钟前
  • mol
  • 力荐
  • 在国内就使用英语上数学课科学课的老师,怎么可能代表中式教育,根本是大部分国人都无法触及的精英教育吧……

    41分钟前
  • 还行
  • 真tm日了狗扑了街咯,没想到开场的十分钟就把我那像被人点了一万年的笑穴Duang的一下给解开了 这群熊孩子跟校长有种一开口就neng得人家笑出眼泪笑断气(最招大天朝学生讨厌的广播体操居然是腐国娃最欢乐的时光~校长你也太勇猛了想推广到全校)就冲腐国娃哈哈也要追其余两集

    42分钟前
  • 百代过客
  • 推荐
  • 在我看来,制度完全就是一场谋杀,它试图巧妙的隐藏阶级差异,消灭个性和想象力,用一种暗黑的未来异化青少年,只能强化群体意识,孤立个体,排斥创造,教师都是意识形态的合谋者。

    46分钟前
  • 力荐
  • 让你们英伦风,穿上我们的校服看你还英伦的起来么

    50分钟前
  • 姬长安
  • 推荐
  • 我妈说:这只是纪录片,中国老师在中国课堂上比这凶多了= =

    54分钟前
  • 默认死亡
  • 推荐
  • 据说中国的老师和摄制组说我们现在不这么教学了,但是摄制组非要让他们表现“中国特色”,也是醉了,而且英国人看到的是“这帮熊孩子真丢大英的脸”中国人看到的是“傻逼中国式教育”哈哈

    55分钟前
  • 文心十
  • 还行
  • 叫个人主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突然来接受集体主义式的教学?这不是在搞笑是什么!真想叫“Skins”那帮熊孩子来上这课,把老师全部气死~~~

    60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 那些从小听到大的老师话术被译成英语说,真是好笑啊哈哈哈

    1小时前
  • 葱的
  • 推荐
  • 逗!我看英国的风评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这帮孩子很丢人一幅未来药丸的哀嚎,国内看客非要说这是在黑中国教育是未免太自我中心,拍这个不便宜的好吧,人家只是为了反映自己社会现状引起自己民众的思考,谁没事儿砸钱花时间是为了围着你转啊

    1小时前
  • Sailor Meow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