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毕竟我是一个不懂纪录片和教育的渣渣。
看完了《他乡的童年》,原谅我吧,我真的忍不住吐槽,我实在震惊豆瓣9.2的评分。
先抑后扬,黑人问号式吐槽一下先~
导演全程是作为访问者,而不是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像是妈妈为孩子找好学校四处探访,也像领导下乡考察,带有主观倾向和引导性。片子拍出来有一种VLOG和宣传片的赶脚,还有主持人全程提问让我觉得这是访谈类节目,所以评分也只能给3颗星了。有豆瓣影评说“好看的不是这个纪录片,而是他国的教育”,这大概是9.2分的来源。
《他乡的童年》,看名字我就把重点放在了“他乡”和“童年”上,结果发现内容和标题出入太大……“他乡”大概隐射的是国外,所以为什么最后会强行加入了中国?童年不知道隐射的是不是童年教育,不过片子里面有的探访的是幼儿园、有的是大学、有的是小学,且是中高阶级类型,单一又杂乱,让我真是摸不着头脑。
教育本身是个很大的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品尝可能会更好。教育做为纪录片是个新颖的题材,但是作为纪录片我觉得内容还是得划个主线和重点比较好。比如从年龄阶段、社会阶层、传统与新型对比、教育发展等为分类穿入主线探究记录,才不会如此片面。
强行总结一下,如果把这个片子得内容线总结成——(中上层阶级)教育的多种可能,似乎好像还挺说的过去的。
最后一集中国的实在拍的太烂了。前面国家都拍的是学校,到中国我以为也会拍学校,会提到中国的应试教育,结果你就给我看兴趣班、夏令营这些?让我突然出戏。难道我们中国的教育就没有可表扬的?
再者说,中国现在不也有引入了很多新理念教育吗?比如在地自然学校、猫猫果儿幼儿园、华德福、紫水晶蒙养园等这种不同于传统的学校。而且现在的传统学校确实也在引入项目制学习和STEAM教育,并且中国的应试教育也有值得赞扬的地方呀,拍出来也不比北欧的教育差。
这个片子在去年9月份特别火,在一些公众号文章的宣传下开始乱带节奏,比如“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直击中国教育的痛点”、“中国教育到底差在哪”……于是乎大家泛滥情绪,都开始走向“中国的教育真是糟糕,国外的教育真是好”的节奏,大家都想去追求别人家的教育理想乌托邦。这节奏真的是被带偏了~当然,这不是这个片子自己带的节奏。
好了,吐槽归吐槽,这片子也不是说完全不好。
她好就好在教育题材,算是很新颖了,可以让大家更多的关注教育。而且选取的都是“优秀教育”,这片子可以作为看世界的一个窗口,让大家了解不同地区的教育差异和一些比较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而获得思考,促进观念的改变、教育的发展。
再说说这个片子里呈现的内容,片子总共6集,分别讲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中国的教育。每个地区的教育都被订上了标签,导致刻板印象。
聊一下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仅自己看片后的主观感受。
日本教育注重集体化、秩序化,一切都是标准化的一套流程,比如上课、吃饭、甚至脱鞋,都给人一种整洁、礼貌、有秩序的感觉,感觉这模式有点像我军训的时候。
我最喜欢日本教育里的校服、仪式感、热情、用心。日本的校园服饰真的是审美在线,好看又简约,现在国内的好多校服款式也开始借鉴日式和英式的;日本的仪式感应该是做的最好的了,让人觉得每件事都充满了生活意义和幸福感;日本人很重视他人感受,所以不易表达不好的情绪,所以学校的师生永远看起来都是充满热情、元气满满的样子,所输出的都是正能量;日本注重细节,所以什么都考虑的很用心,看起来特别有爱、负责。
日本教育里我比较震惊的是他们的课堂节奏特别快,老师那令我窒息的语速让我目瞪口呆~校长说这是故意设定的节奏,好吧……虽然我不懂这种方式,但是存在即有它的道理。
但是采访中也提到,日本也在担心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一是日本的学校霸凌现象特别严重,二是趋于同质化的集体教育会抑制孩子的个性发展。
芬兰的教育是大多数人看完都会向往的教育乌托邦,他们教育免费、没有考试、没有竞争、学习自由轻松,所以被称为“教育最强国”、“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芬兰人低调安静、追求公平、不攀比竞争,可以说非常“佛系”了,加上芬兰是高福利社会的硬性基础,所以他们的教育如此优秀并不奇怪。芬兰的社会福利宛如“世外桃源”:免费教育、校餐免费、妈妈党乘车免费、政府每年赠送成长“百宝箱”,教师自动加薪、0暴力等。
我最喜欢芬兰的教育理念和老师素质。
芬兰注重自主探索的项目制学习、跨科学的STEAM整合教育、森林自然教育、积极教育。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定制教育方式,芬兰老师说:“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学数学,那可能是老师的教学方式有问题”。芬兰老师甚至故意混龄教学,达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所以他们的老师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真的太牛了。学生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真正在做自己喜欢、想做的事情。
芬兰的教育理念在众人眼里都是好的教育,被各国吸收学习,中国现在也很流行PBL、自然教育、STEAM教育。所以有些人不要在鼓吹他国,贬低自国了,人家什么国情你什么国情?应试教育没办法完全翻盘改革成为你的乌托邦教育,但是一部分教育者在创新进步,教育以各种方式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已经很不错了。没听过一句老话吗——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
没有绝对好的教育,所有教育都是有两面性的。在采访中,芬兰的校长也表示现在的孩子们得到东西太容易了,芬兰的“西苏精神“越来越弱,他希望芬兰的教育中能多一点竞争。
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严重的国家,我对这个国家的刻板印象是脏乱差穷,但在视频中才了解到印度出了很多跨国CEO。他们大多以sole(自我组织)的方式学习,擅长在课堂上battle老师得出最终结果。
印度的教育是很落后的,但是他们的废物利用课程和公民课还挺好的。最震惊的是他们有超过50%的女学生因为青春期“月经”而退学,因为没办法满足女学生如厕的公共场所设施。
英国阶级分化严重,所以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也出现明显分化。英国教育注重内在素质培养、体育精神、参与社会。当然他们也注重学科知识,但不盲求。感觉培养出来的都是绅士……
说到以色列我就会想到犹太人,因为都说犹太人特别聪明,善于创新、勇于尝试。以色列是创业大国,虽然创业成功率并不高,13—18岁的学生都开始创业成为CEO,他们推崇以好奇心为驱动力的创新研究,鼓励学生创意创业。
以色列的学校有各自的教育侧重点,片子中就提到有传统的宗教幼儿园,也有学科教育幼儿园。
以上是我在纪录片中直观所看到的内容,整理后依旧觉得太过于片面,毕竟我也从来没有去了解过“他乡”的教育。不信你去看看《我在美国教中学》里的“中国对美国十大误解”,去看看大家向往的素质教育到底是个嘛玩意。
近几年,很多人在吐槽批判中国的应试教育,什么抑制孩子的天性、禁锢孩子的创造力、高考定终身的畸形化。中国的教育确实是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但是和他国教育一样,有好有坏,世上没有最好的教育,但是有最适合的教育。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的教育应该就是最适合中国的教育,它相对公平(不是绝对公平),中国中下阶层占大部分人,这些人可以通过高考来促进实现阶层的流动和提升。还有,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参加高考,制度也没有强制要求考高分,追求高分的更多不过是人自己的观念和欲望而已呀。像我这种我爸妈从来不在乎我考几分的人,根本不觉得应试教育不好,哈哈哈哈~
所以,要改革进步的不仅是教育制度,更多的是人的观念要更新进步(特别是父母)。“一考定终生”、“高考是唯一的出路”这些都是人自己臆想总结的,并不是制度要求你去追求的东西,可以信也完全可以不信。
现在中国教育有9年义务教育、助学金、奖学金、大学生贷款、创业金……这些福利不香么?现在有的学校也在开设一些新课程,开展外出研学活动,不算进步么?中国也在不断出现各类新型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如果你有钱你也能享受类似于芬兰的乌托邦教育……(不小心暴露了大实话)。
总的来说,我觉得中国教育在原本基础上,不断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挺好的。
注:图片来自《他乡的童年》视频
编辑一下 20190916
写于第一集播出当天,因此只看了第一集(后面还没播呢),所以这只是针对第一集(日本幼儿园)的观感。
后面的没有看了。请不要质疑为什么只看了一集就出来逼逼。首先,它不和我的胃口,我不认同它的记录手法和视角,我干啥要忍着恶心看完了才能评价它?吃第一口就反胃的东西,没必要吃完再评价,请惜命。
但还是诛心一下:
我不认为这种充满刻奇的所谓纪录片,能反映任何一个国家儿童教育的真实状况。世界上什么东西都这么容易就能得到,要NHK 干什么?
相信多数在国内上过中小学的人都有类似经历。某一天,某位老师突然如临大敌说,可能是下周三的上午,教育局老师会来「听课」,那节课我们要么是讲《一件珍贵的衬衫》,要么是一节金属的还原反应实验课。请所有同学预习这部分内容,还有很高几率,在听课的前一天,把这节课事先预演一遍,定下哪几个同学回答哪些问题,哪几个同学配合老师做实验操作。
终于到了星期三早上,教室后面排开三四个不祥的座椅,几个领导或主任模样的男男女女在上课铃响之前纷纷入座。那节课上,没人传纸条,没人打瞌睡,桌斗里的杂志漫画收进书包,垃圾桶和粉笔槽提前清理,甚至最后排的男生也不会泡方便面了。授课过程丝般顺滑,老师嗓音洪亮,学生对答如流,板书比平时工整了些。一场师生间的共谋就这样形成。对于老师,它和一些叫「职称」或「评级」的旧式概念有关;对于学生,这是一种当年「集体荣誉」之类宣教经营出来的奇特的仪式感。
别误会,我不是在指责这个片子里拍摄的幼儿园和教育机构得到了摄制组的提前通知,「安排」出来了一个理想化的幼教环境。这个情境里和本片的类比,是周女士的身份——她就是这样一位「听课者」,一个带着立场和主题来审视一切的教育局领导,而不是常规纪录片伦理里面,作为一个透明的观察者存在。
日本一国的拍摄「联络大半年都没有结果,绝望中深夜在朋友圈偶遇旧友,一切才水到渠成」(摘自「所以然工作室」公众号介绍文章,作者周轶君)。没错,这是一个靠朋友圈联络才敲定了整整第一集日本段落拍摄的部分。整个看下来,我觉得它深深带着周女士朋友圈的烙印。
第一集的主要部分,在日本东京几个颇为优秀幼儿园里的集中拍摄。孩子可爱,老师敬业,家长忙忙碌碌,一切都是标准的都市模板。在这个模板里,四处穿插着周女士的身影——问设计师,问园长,问老师。这是一次标准的、中国教育局式的「采风」,一次「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刻奇之旅。
周女士这种「游历」(这也是「所以然工作室」公众号的文章里,她自己的用词),真的只适合做成vlog,聊成podcast。它大概有一个女性直接而敏感的观察,但它肯定不是一个能告诉你「其他文化环境里,婴幼儿的启蒙教育到底是什么样」这种根本问题的纪录片。
纪录片的纪录者,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存在」。我的观点,我的意见,我的好奇和无知,我的摄影机,一切都是透明的。《大三儿》导演拍摄前几百个小时的素材都不会采用,那是为了让被摄对象适应摄影机的存在,直到对着摄影机正常吃饭、睡觉、看电视、闲聊,一切拍摄才真正开始。
但《他乡的童年》显然更接近一个央视采访系列片的定位,处处都是周女士好奇的身影,这里问问,那里聊聊,提的还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中国新闻机构里那种「柴静腔」的问题。「不会担心孩子掉下去吗?」「他们运动量特别大,孩子上一天课累吗?」「你当初为什么想从事幼教职业?」即使这个回答正在映射你的教育主题,那拜托把提问部分掐掉好不好?当园长提出一个孩子之间声音「共振」的概念后,周女士更是拿着写字板发了一通高论,似乎在特地回应日本极度强调「集体」的这个自己预设的主题。come on, nobody cares what you think about it. 或许第一集里有几个幼儿园、几个教育者和建筑师的「理念」,但不知为什么,剪辑里一定要加上周女士频频点头的镜头。虽然孩子和日本的被访者都很自然,也很真诚地配合,我依然感到了一个强烈的「观察者」,特别是一个自带预设立场的观察者,对于拍摄对象自然状态的侵入和武断诠释。这种观察者的压力,和前述教育局老师坐在教室后面的森森目光如出一辙。
仅看日剧我也知道,日本人解决幼教问题并非岁月静好。大量婴幼儿因为居住环境狭窄和父母工作压力大,会被送到「保育园」之类的社区幼教机构托管。在早高峰的东京街头看一看,就能发现穿着西服背着婴儿背带的上班族,行色匆匆地走进一个居民楼里,放下孩子再去上班。日本的婴幼儿教育,不是只在理念超前的、从建筑设计环节就带着「禅」元素的顶级幼儿园里。幼儿园收费多少?幼儿园和学校教育如何衔接?东京贫民集中地山谷区单亲妈妈,送孩子去的幼儿园是什么样的条件?这些幼教题材纪录片可能关心的问题,没一个在视野范围之内。
看了一集之后,我就放弃了能从这个片中,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幼教状况「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想法了。这片真的像是一个vlog,标题倒是实诚,只是几个网红幼儿园的探班。周女士真的是开头所述的形象,一个「教育局」来的「听课老师」,眼神犀利,四处观察,唇彩饱和度超高,圆珠笔在纸面上刷刷刷划过,用自身的参与将日本幼儿园普通的几天,变化成一个充满后现代场域。
材料的组织形式也是一个大问题。第一集看下来,大量可以精简的桥段。纪录片最基本的一点是不要做成采访,而是让被纪录者自己陈述。当被记录者的行为和语言里包含了问题内容时,提问部分就应该被舍弃。然而整个片子下来,出镜最多的反而是周女士本人。同时,周女士又在很多问题上不放弃自己作为新闻人的表达,看起来替她感到疲累。多少好的纪录片里,镜头后面的人一面都没露啊。而这部……得,话题还是回来了,这其实是个超长vlog。第一集观感这么差,全都看下来,真要托日本的福。小朋友们太可爱,空镜头每个都漂亮,后期都不用怎么调色。
看第一集就写这么多,也实在是因为落差有点太大。即将当爹妈的人都担心自己教育理念上出问题,但指望这部系列片和周女士的反思帮到你,我觉得不太现实。或许它对一些家长比较有用,就是告诉你,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幼儿园。喜欢哪个?搜搜送孩子过去读书、全家投资移民的价格吧。
最后一个有趣的点。周女士在片中,说话实在太多了,导致看到一半我越听越觉得她的口音耳熟,特别像我一个上海籍的朋友。后来一搜索,周女士果然是上海人,不论是语气、口音、腔调还是提问的方式,她俩都几乎一模一样。这个朋友在几年前说过,她从小在上海长大,觉得全中国都和上海差不多。穷的地方嘛,那就是破一点的郊区的样子吧,闵行什么的。
我不是说周女士也是一个没出过上海的人,恰恰是她作新华社和凤凰卫视记者的时候,去了各种世界角落,见了不少生死离合,当然也数了很多骆驼,行踪不可谓不广阔。但或许正是经验的囚徒,让电视采访的痕迹太重地烙在了片中。周女士大概没想过,纪录片应该是另一种东西。大概消隐自己的叙述,是她经验之外的东西吧。
这又让我突然想起了某个以身形瘦小和脑袋较大闻名的著名主持人。想想她节目的腔调,emmm,相似的履历,有趣的巧合。苹果总会落在离树不远的地方。
1.日本 日本的教育是很有秩序,并且是很讲规矩的我在以前有所听闻,听说他们的军训会比中国的严格很多,更不可能会出现家长在外面拿着孩子的书包给孩子送水的现象。剧中重点记录了大阪的莲花幼儿园和东京的藤幼儿园,莲花幼儿园给我的感觉是他们一天的活动量挺大的,他们注重每一个孩子自主的个性,再和其他孩子产生共鸣,而且这是一所同时教育孩子和家长的幼儿园,可谓是非常用心;而藤幼儿园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它的设计,从未见过的独特设计甚至让我有点想去上幼儿园,中间空出来的一大片圆形草地,环行没有隔板的教室,让大家非常自由,幼儿园也种了植物,甚至养了马,过生的孩子可以免费骑马转一圈作为生日礼物,中国城市里的孩子从小也学各种动物,但好多可能见都没见过。片中还有个催泪老师让我们了解日本对于哭是很禁忌的,因为太过考虑别人的感受,哭会给别人带来负面效应。虽然日本还是会有很普遍的校园霸凌现象,但是他们有着更多值得中国幼儿园所借鉴的地方。 2.芬兰 芬兰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就是芬兰四年级之前没有任何形式的考试,而中国就注重那么个考试。以前读过《芬兰人的噩梦》,里面是写的芬兰人的社交恐惧症,但他们的教育绝对是很好的。赫尔辛基(芬兰首都)的SYK小学现象教育课,每周五一次,平时也会有分科目的教学,但是这个现象教育课是个特别开放的教育方式,我觉得作为小孩需要各方面的输入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输入。拉彭兰塔的卡苏卡拉小学有野外上课,他们会从大自然学颜色,学气味。芬兰百宝箱是芬兰孩子出去政府给发放的,是孩子们出生的礼物,里面有很多婴儿需要用的物品,芬兰就是一个会保障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的国家,也不会有竞争,不会有压力,所以学习得十分自如,他们的午餐长期都是免费的, 卡亚尼的莱蒂坎加斯小学,拉彭兰塔的凯塞梅基小学设置了“越狱卡”,作业做得好的孩子哪里不想做就可以用这个,中国肯定不会有这种制度的。埃斯波的禾思曼公园小学一个班有25个国家的27个孩子,每个孩子会自己的语言,所以会感觉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真的体现了芬兰的公平,不会因为社会地位的高低或贫富差距而区别对待,索丹屈莱的亚历山特里凯南学校处于北极,但是一样有同等的政府给的资源,不会跟大城市不同。芬兰教育全球领跑的原因,真的不止是没考试和不竞争。 3.印度 终于到了我颇为感兴趣的印度,在加尔各答的西孟加拉邦立法学大学,一位老师用哈利波特的故事讲法律,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同一个故事。学生上课会对老师进行质疑,老师只是提出问题引进,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他们甚至可能没有完全想好答案就会回答,然后不断的去完善。卡拉卡提村的“云中学校”,这个学校被出钱 建了个像网吧的教室,这个村子里的大人大多都没见过电脑,但是他们的孩子可以通过电脑学习,而且是会因此而自主学习英语。果阿的天堂学校是一个贵族学校,里面也是电脑式教学,诺伊达的盖央施里学校 ,一个中国小孩,从自卑到自信,说明虽然印度教育有问题,但是会有部分人的进度而让整个氛围变的上进。看过《护垫侠》的都知道月经在印度是非常敏感的话题,但是孟买的巴巴沙中学开始了月经教育,让女性改变了许多,不再是那个47%女生在青春期辍学的印度。而艾哈迈达巴德的河滨学校,学生用废物零件来利用,也会让学生做对社会有利的事。总之感觉印度还是有部分学校很有特色。 4.英国 别的国家的学校也会有教学大纲,也会有国家规定要完成的任务,但是英国的私立学校让我十分亮眼,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公学注重体育锻炼,虽然以后大家可能很少人会去从事职业板球,但是小孩子都爱玩,每天去玩是一个习惯。伦敦的德威公学更是一个我很欣赏的私立学校,这更是一个要孩子们去自己探索的学校,而不是像中国的老师去给你灌输知识,一个是自己想出来的,一个人别人灌输给自己的,两者谁会记得清楚一点不言而喻,这可能也是英国社会高层大多都是来源于私立学校的原因,他们会在保证课程之余尽量给孩子多安排课外活动,伦敦出现了欧洲第一所中英双语幼儿园——肯辛顿,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幼儿园,未来自己的孩子我也很想送到这样的学校。 5.以色列 以色列是一个创业国度,是一个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国家,他们的孩子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辩论。让人很惊讶的是那么多年轻的“CEO”,虽然那些都不是正式上市的公司,但是过程中他们学会了怎么经营,也懂得怎么去自主的解决问题。甚至连军队都有机会质疑上级,非常包容自己的想法。一个面积还没有北京大的国家竟然能做到如此优秀的意识。 6.中国 虽然我一直认为中国式教育问题很大,因为人太多只有通过考评,小学毕业考试,中考,高考来比较孩子。但是中国好就好在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如果说把这个传播下去是非常好的。然后其实通识教育也非常重要,我就有点后悔小时候学习的通识教育太少了,应该多去了解多去学习。
浅谈教育,我没这个资格。从目前为止的日本、芬兰我只看到一件事。教孩子做个普通人。
身边总会有人跟我说欧美数学差,我不敢抬杠。换做以前的我总会说:“他们挑选适合的人学更深入的数学,分析问题不能那么片面……”后来我学会了不做强辩。去看纪实影片,去多读书甚至去旅游来了解神秘面纱下的外国教育。这集芬兰就蜻蜓点水地说了一下数学教育。老师们那种方式、态度令我吃惊,真的假的?不好说,但我更愿意相信美好的一面存在。
长期以来,国内对于外国教育的讨论呈现两种姿态。一种是不遗余力地吹捧,另一种则是极尽所能拆穿资本主义固化社会的骗局。前者主要来自一些媒体,后者来自一些经历者的经验之谈。国内大中城市中产者慌了“到底还出不出国呢?”
对此,我发现很多身边人等到了中年失意折腾不动了,或者风光过后了,顶峰越过了才开始想做一个普通人。而没有多少人从一开始是接受或者被接受普世思想的。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存在即合理”,那为什么在如今大环境下做一个普通人是可恶的?“你本来可以更好!”“你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生命中就是有太多麦克白夫人的耳边聒噪才使得我们放弃了初心,原样。
对于芬兰也没什么可夸,小国寡民的优厚条件,它为世界教育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对于日本,也没什么好酸的,东亚素来磨灭个性,程朱理学有“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好在日本是个传统与创新并存,权衡与果决共进的国家……
最后送一句女权主义大师波伏娃的话给大家:“如果你活得够长,你会发现所有成功都会变成失败。”做个普通人其实没什么不好。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如果认为上述观点不求上进,偏激,欢迎抨击或者讨论。谢谢。
Disclaimer: 参与了部分字幕翻译,所以看了不少素材。
其实剧组拍的第一集不是日本,是芬兰。只是播放顺序和拍摄顺序不太一致。第一集是去年年底拍摄的,所以接到翻译任务后,我在年初就看到了拍摄素材。拍摄素材远比正式播放的内容要多得多,所以我也比较幸运地能看到比较完整的访谈。所以这篇评论并不是评论这部纪录片,更想谈谈自己看了那些素材后对于幼儿教育的一些想法。
芬兰
芬兰是剧组拍摄的第一集。说起芬兰,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遥远,寒冷或者社恐。因为之前去过两次芬兰,所以对我而言,这些想法可能不一定准确。于我而言,芬兰最大的特征就是祥和。朋友住的小区就十几户人家,电费自付,水费平摊。要是在国内,估计大家就是可劲着用水。而芬兰人并不这样,大家都会有默认的共识,比如就不在自家洗车了。如果要问,这样的共识来自哪里?可能讲述芬兰的那集能够解答部分疑惑。芬兰的幼儿教育讲究最多的就是平等。各种细节上都体现了这种。比如无论你多大年纪都可以回去读书,想读什么读什么。不会因为你年纪大就会怎样怎样。
印度
印度这集也非常有意思。如果说芬兰在追求平等的道路上追求极致的话,那么印度则是在因地制宜上做到了极致。其中两位受访者都会教孩子利用手边的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可能和我们小时候的手工课还不一样,不是买预先制作好的材料来教小朋友做,而是直接利用各种可以找到的闲置物品来教。比如一根废弃的吸管就能做出不可思议的玩具。惭愧地说,我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动手能力,最多就是给 Mac 换条内存或者给自行车换个轮胎。看到素材里的受访者能把很不起眼的小东西玩出花来,不由地赞佩他们。
日本
毋庸置疑,日本的教育讲究的还是规矩。当然片中有两段还是打破了这些教条,一段是那个圆形的幼儿园,一段是哭的教育。两段可能都是循规蹈矩的日式教育里的另类,但是也给我很多启发。如果说在一般的环境下作出颠覆性的创新很困难,那么在日本这种环境下,就更困难了。比如哭的教育,是帮助大家通过哭这一形式来释放自己的情感。别说在陌生人面前哭,就算是在熟人面前哭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种创新教育实在难得。而圆形幼儿园的园长特意将水龙头设置在土地上,而且水龙头可以自由旋转,他自己甚至拿着水龙头对着小朋友洒水,而这么做的初衷只是为了引导小朋友在使用这种装置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这些细节上的设计恐怕也颠覆了我们对于日本的认知。
的确,上面这些素材让我打开眼界,原来幼儿教育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思路。我想这也是此片的最大意义:如果我们能放下成见,去了解他人,去了解世界,然后把这样的观念带给下一代。恐怕也是主创团队最大的希冀吧。
有一次圆桌派讨论到怎么养育孩子,窦文涛特别问了周轶君,在走访了那么多的国家之后有什么感受。当时周的感慨是,对孩子还是要温柔以待。以前在家里忍不住对孩子大声咆哮,而日后希望家里可以减少妈妈的咆哮声,更加温柔地对待孩子。
这番感慨背后,才发现周轶君是拍摄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走访了近十个国家的幼儿园和学校,为当今父母的育儿提供启发。
第二集讲述的是芬兰的教育。之前网上就有评论说,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之丰厚,对于当下的现实根本没有参照意义。即便带着这样的预设去看这一集的纪录片,而且是漫不经心地在健身房边跑步边看,居然还是被戳中内心。芬兰教育所强调的,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去了解自己是谁,居然让一个远离学校多年的看客为之动容。
画画
她采访了一个学校里,邀请了若干老年人,为孩子画一幅肖像画,周也参与其中,她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这么正式的画画。周的画笔之下,肖像里的男孩有分明的轮廓,而其他老太太和同学则呈现的是不一样的视角。画者和被画者,呈现的是一个丰富的角色互动。成年以后,我们在意各种来自他人的评论和看法,试图改变自己去迎合外在的标准。而那么简单的一个绘画课,却如此清晰地呈现了来自他人不同的观察和视角。
周采访了身边的一位老太太,问她是不是学过画画。老太太说,我没有学过画画,但是我喜欢。每周都会参加这样的小组,去画一些什么。
学校的老师说,大家画画不是为了去竞争,而是去表达自我,每个人都可以画,在纸上自由地表达自己。学生们毕业之后很可能不记得学校里的知识,但是他们会记得跟这些老人的相处,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对话,了解自己是谁很重要。
这番话让周一下子忍不住红了眼眶,她说自己从小被评价做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但是在这里,发现学习和爱好,其实是为了生活本身。有了这个连接世界的通道,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
这番话突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作为85后的一代,是在考试和考证成长起来的。读书和兴趣班,从来都是为了获得一个认可的评价和证明,至于自己到底有几分真心热爱,好像也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件事情。
学习画画一直是我内心所向往的事情,所以念了大学终于获得时间上的自由之后,我报名参加了一个素描班。教学的老师很好奇,你都上大学了干嘛还要来学?放眼周围,都是即将参加中考或高考,冲刺艺术特长生的考生们。素描班一次学习就是三个小时,但是这些学生们不能懈怠,因为严格的考级在后面等待他们。而我坐在其中,居然感到一种难得的自由,纯粹发乎兴趣,忠于爱好。虽然整个素描班,像我这样的成人只是零星几个。
当时这种学习画画的强烈动机,来自于郑秀文。那段时间,这位明星正在努力跟抑郁症斗争。期间,她持续通过报纸发表自己的画作。在后来的采访中,她说画画对自己纾解内心有很大的帮助。在画画的时候,可以什么都不想,任由画笔把内心抽象的情绪表达出来。
后来工作之后,就好像再也没有三个小时完整的绘画时间了。于是,这个通道从画画变成跑步。起初是为了减肥,而到后来,每次心情沮丧的时候,跑跑步就觉得纾解很多。于是跑步已经成为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跟减肥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一段安静的自己和自己相处的时光。
什么才是好的?
什么是好的学校,学校的老师说,如果把这个问题抛向家长,大部分人会说里家里最近的那所学校最好。什么是成功的人生,芬兰的小学生给出的回答是,有工作,有个太太,能有一些钱,就是很成功的人生。
什么才是好的?太多脑袋里关于好的标准,都是被塞进去的。而某些单一的标准,会让人削足适履,痛不欲生。当然,在适者生存的环境里,我们可能不得不跟随这些既定的标准。尽管周轶君在芬兰站采访的最后感慨,未来从来不止是一种样子。但前提是,必须掌握选择的能力,才能赋予未来更多的可能性。那么,如何才能掌握选择的能力呢?
如果我的孩子,未来仍不免要参加或大或小各种考试,去适应外在的标准,唯独期待他能找到自己的那条通道。这条通道可能是画画、跑步或者阅读等等,用发乎内心的兴趣,去建立跟这个世界的连接。在高兴的时候可以表达,在别人看不见的情绪幽暗处,更可以借由这个通道,照进一束光。
PS,怎么看着周轶君和马家辉越长越像。不过经历过的岁月都在她的谈吐间可以感受到,眼角的鱼尾纹和突出的颧骨,赋予了她中年女性最本真的模样。终于让荧幕前无数人到中年的老母亲,不再沮丧自己没有活成林志玲的模样了。
今天看完了印度、英国和以色列篇。
印度,这个国度的疑问是,为什么500强企业30%的CEO来自印度,这个看起来混乱且并无秩序的国家。通过采访印度学校的老师、课堂的互动,纪录片给出的答案是,不设限的思辨。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话,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课堂的教学,看起来是在一来一回的互动中推进的。
这跟纪录片中呈现出的以色列的教育风格非常相似,这个被重新定位成创新创业的国家,呈现出的是极高的包容度。创业的失败率高达96%,但是接受采访的老师和学生,大家一致认为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失败而积累的经验恰恰变得更具有价值。包容度之下的多样性,还体现在这里各种细分定位的幼儿园,有的具有宗教属性,有的主打科学教育,全球各地的移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跟自己的孩子高度匹配的一款。
在英国的这一集,重新定位了我对于精英教育的理解。原本我们在国内常见的马术、礼仪课程,我一直好奇形式大于内容的体验,究竟能让人从中获得什么?而片中采访的英国教育研究专家,给出的理解是,精英教育,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培养有能力、有意识,为改变社会做出努力的人。比如马术,老师会教导人和马之间的眼神沟通,去感受和马之间的互动,而不仅仅是在马背上颠簸的骑行。
在台湾被老师认为是过动的孩子,在印度反而发现了自己的创造力;曾经安静内向的妹子,在英国学习马术之后,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表达自我的方式。无论是芬兰的孩子觉得成功就是拥有普通人的生活,还是以色列的青少年创业家,他乡的童年,所提供的启迪是,用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发展和教育。这种包容不仅仅来自于课堂教学,也来自于家庭和外在的社会环境。
包容提供了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孩子身上独特的闪光之处才会被看见。
这种包容,对于竞争激烈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来说,实在是稀缺的物品。除非父母条件足够殷实,提供自由选择的保护伞,匹自创一块自由地,不然对于生物适者生存的本性来说,也实在是够呛。
不过周在推荐这篇纪录片的文章里说得好,我的行程重点,或许只是对于你的启迪的开始。
无论现实环境如何,我们反观自己的童年,切身体会各种局限之下逼仄的成长。至少,当我们为人父母,在对待孩子的童年时,我们会打开更加开阔的视角,更加包容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用更加多元的角度去欣赏个体的独特之处。虽然这把保护伞可能很小,但毕竟,人的终极议题始终逃不过如何认识自己,对于世界的感官,也很大程度上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但愿包容可以成为孩子童年世界里的小太阳,足够照亮ta漫长的此生。
毕竟如纪录片里提到的,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孩子是大人的父母。
常说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常说“幸运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教育”这个词,无论用什么语言,无论和平还是战乱,无论富裕还是贫穷,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
曾经的战地记者周轶君,走访了5个教育强国,寻找“幸运的童年”到底是什么样,寻找那些站在世界创意顶端的人们,接受着怎样的教育。
照搬这些“他乡的童年”,既没有现实可行性,也没有文化适应性。但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我们明白了应该怎么看待成功与失败,理解了精英教育本质的意义,找回了那些曾经视为珍宝、如今却被遗忘的文化。
教育并非为了追求成功,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我们必须要有个观点,不是因为我们有正确或错误的答案,而是我们要质疑,我们质疑权威
“世界硅谷”以色列,人均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创新企业和高科技公司。这个以犹太人为主的中东国家,记忆里刻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以及战火纷飞的恐惧。战乱过后,以精明著称的民族,在这片远比海南省小的国土,成就了“创业大国”的奇迹。
深究原因,这一定程度上是来源于犹太教的质疑精神。在常人的观念里,信仰不容质疑,教义即真理,但犹太人却质疑一切,热爱辩论,他们的圣经《塔木德》就有大量的辩论。
除了质疑,以色列还有一个闻名世界的独特文化“Chutzpah”——大胆、直率。他们相信,相比起只说漂亮话,诚实地指出问题,一起去面对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点在中国的语境中很难实现,在我们的文化里,如果你想要表达不一样的观点,最好巧妙地包装一下,先认同别人的观点再表达相对中庸的态度。
虽然更认同Chutzpah,但是文化决定了我们说话要更谨慎。
另一个国家也有相似的质疑精神。
财富《世界500强》的CEO,印度人占了30%。“特产”CEO的印度,除了脏乱差和各种光怪陆离的神,还有很出色的电影和大学。
印度大学崇尚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即“产婆术”。所谓产婆术,就是帮学生助产出新的想法。因此,大学课堂里学生挑战老师是家常便饭。
学生认为挑战老师是课堂的目的,老师也同样觉得提问是教学的关键。“大学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并且让它觉得口渴。”
这多少与《三个傻瓜》电影里描绘的死板课堂不一致。或许也有可能,这部11年前轰动全球的电影,改变了印度的大学?
质疑一切的批判性思维,这些年在我国也不是什么新鲜前卫理念了。然而微博各种跟风键盘侠,微信群各种神奇的谣言,连随便看个视频的广告都是“成功其实很简单,熬夜读完这9本书”(真的有很多人相信读完9本书就可以成功),我很难相信,我们真的拥有了批判性思维。
我的责任是让他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告诉他每个小时他应该做什么
最近屡上热搜的电视剧《安家》里有一个情节让妈妈们直呼“过于真实”——老人的喂饭问题。虽然老人爱孩子的心可以理解,但如果每次吃饭喝水就有人喂,孩子何必学会自己吃呢?
喂饭、穿衣、哄睡……家长辛辛苦苦为孩子操办一切,看似为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殊不知这种爱正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他乡的童年》采访了以色列知名的教育专家埃亚勒·德隆,他主张把主动权全部交给孩子,他的孩子从小就自己把握作息,自己决定玩多久的iPad。他说,孩子比我更懂得什么才是对自己好的,我的责任是让他们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告诉他们每个小时应该做什么。
这系列纪录片看下来,发现这些他乡的父母和教育者并不排斥电子产品。印度一家国际学校的老师就指出,电子产品是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家长和老师的责任是让孩子们知道怎样用最好的方式利用它们。
我也一直认为把孩子和电子产品剥离无异于让原始人放弃使用工具来狩猎。
自从有了iPad,5岁的虾同学现在起床睁开眼就开始念叨各种恐龙的特点,经常给我提问诸如“五大洲七大洋分别是什么”,他基本能懂得磁悬浮列车的原理,牢记了八大行星的排序和大小。这些都是他自己感兴趣利用iPad学的,我们谁都没有要求他背什么。
工具本身是无罪的,如果不能教会孩子自我管理,而是事事帮ta管理,那么工具就变成了“网瘾”。
一生很漫长,我们能陪伴孩子的只是一小段路,当他们走到我们触不可及的地方时,他们还会自己吃饭吗?还能自己生活吗?
哪怕我们的某个孩子不擅长数学或科学,也不擅长美术,他们依然能发现自己的力量
芬兰是设计的国度,美感就像陈年美酒,芬兰人就是酒中的青梅,个个都浸透了酒的香醇。作为一个精神芬兰人,芬兰的每一个教育理念我都深感认同。
比如说不竞争的观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考评、没有考试、避免竞争。他们不希望因为考试的结果,而否定那些努力学习的人:“如果我已经竭尽全力了,但考试得了第二名,那我会怎么想?”
他们唯一评估的是,孩子们如何学习,如何合作学习。
没有考试没有竞争,因此芬兰人的认知内驱力很强,不是为了得到荣誉和地位,而是单纯希望学习知识、提升和表达自己。
周轶君跟随芬兰小学生的现象学课堂《时间、年龄、我自己》,探访老人康复中心。在孩子和老人互相画肖像时,周轶君感悟到,画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为了成为画家或者得奖,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看事物的角度。
她说,从小就被说你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不行,无形之中被剥夺了很多爱好。我能理解她感触落泪,毕竟从小因为看各种闲书、因为喜欢下四国军棋,挨了不少骂。
“当你的人生中有一项爱好,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因为喜欢音乐,对周轶君这番感慨深有认同。当在人际关系中觉得被抛弃,当工作生活遇到挫折,当自己的努力都不被认可时,只需要听着喜欢的歌,就可以登上那艘“黄色潜水艇”,在思想的乌托邦里觅得安宁。
这是人生最宝贵的、谁都夺不走的东西。
也许有人不认同避免竞争,毕竟物种进化就是弱肉强食的竞争优胜结果;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也不可能不竞争。那么来看芬兰另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积极教育”。
为人公正、有创造力、有雄心、团队合作、善良、有毅力、有好奇心、同情心,以及最重要的“爱”。积极教育提倡的是,哪怕孩子什么都不擅长,也要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力量。
这些很大的词,却在我们的社会里缺失了。这些年在社会感受到的是,善良正直没有用,聪明圆滑才能如鱼得水。
在日本,幼儿园老师们也爱拿一些“很大”的词教学生。真理、爱情、节度、忍耐……幼儿园的校长说,这些词描绘着人类美好的理想,老师在这些词里面注入思想和感想,传授给孩子。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国,同样喜欢给孩子出一些很大的问题,比如:“爱人容易还是被爱容易?”“失败和从不尝试哪个更糟?”“自由是什么?”
我们总是倾向认为小孩子不懂这些,然而事实上,在人生的早期就接触这些人性美好的词汇,去思考哲学的话题,能增加他们的思考深度,形成更好的道德观。
要相信,每个小孩都是哲学家。
在以色列,投资人会给有创业失败经历的人投资更多钱
第一次对以色列刮目相看,是因为很喜欢《人类简史》这本书,而作者就是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跟着这位作者用文字走过了人类的漫长历史,宏大又不缺生动,深刻又毫不枯燥,让我在豆瓣写下了“改变了我看世界的角度”的感言。
以色列如今的成就,还要归功于他们对待失败的态度。以色列崇拜的英雄不是那些一举大获成功的人,而是哪怕失败了,依然不断尝试的人。
希伯来语中,失败这个词没有负面含义,可以指摔了一跤,可以指犯了个错,可以是不成功。他们不把失败当成结果,而只是一个不成功的经验,从中学习并且再次尝试即可。
在我们的文化里,却是极力避免失败,而且成功的定义也相对没有那么宽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中芬兰的孩子对于成功的理解:这里没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你已经算是成功了。他们认为每个人都一样好。
印度篇里有一组很有趣的对比,就读贵族学校的富二代和住在贫民窟的追梦女孩,对人生的追求有着相似的理解。
这位富二代在印度最知名的贵族学校就读,这所学校就是电影《起跑线》里,主人翁不择手段要让孩子进的私立学校。聊起学校有很多课外活动,富二代的爸爸说以前他被要求要专注学业,才能考进好大学。这位有想法的孩子对爸爸说,但你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没有钱,但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开心。
这可以理解为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的天真发言,然而,另一个为了做演员,不惜离家出走住进贫民窟的女孩,在主持人问她如果你的女儿梦想成为明星你会不会同意时,也说出了类似的想法。
“即便是什么都不想追求,我也可以接受。”这位有梦想的女孩,将来一定是个伟大的妈妈。
如果成功的定义不只是与权力、金钱、荣誉、地位有关,如果成功的定义里有多一些善良、正直、诚实、快乐、追求梦想之类的词语,我们会不会更幸福一些呢?
让孩子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产生联系
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1%,森林也成为芬兰很重要的教室。在森林里,他们上数学课、自然课、语言课,什么课都可以在森林里上。
老师介绍说,在森林上课是为了让孩子与自然接触,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周轶君问,那在非洲的学校怎么办,他们没有森林。老师解释说,可以利用本地的特点去上课,这是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朋友远道而来,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居住的城市呢?我好像也说不出太丰富的内容。我们在课本里学习天文地理,学习文法算式,却对眼前生活的城市一无所知。
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提倡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如今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多过现实世界的我们,再不走出去接触自然、了解城市,恐怕会忘了生活本来的面目。
另外附送一些觉得很有意思的对话。
反复看了三四遍这部6集、总时长超过300分钟的纪录片
椰子制作了一个比较粗略的思维导图,权当记录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椰子的小草原
回复“他乡的童年”获得思维导图高清图
周轶君究竟有没有拍好这部纪录片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从这几个国家的一些小小的孩子们的童年成长片段中,我们感受到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我们能否做得再好一些。(好不是单纯把小孩培养成精英,好是让一个人健全快乐得长大,然后TA是一个善良快乐的人。)
“小的时候要多接触大自然;如果二十岁看到洋葱才惊讶的话,就不好了。”
真的让人引起强烈的警觉,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单一,且只强调标准答案。缺乏想象力,这是我长大以后,觉得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虽然是当爸爸的年纪,没有孩子的我,以后也未必有孩子的我,依然饶有兴趣,看得津津有味,舒服……
祝轶君节目顺利谈论很多问题常常会陷入一种困境,那就是明知当前的某样事物是有问题的、需要改进的,但是又迷茫于不知什么是正确,朦朦胧胧中有对美好的期待,然而美好具体该是什么样子的,却无法去描述、构想。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去思考的机会,提供一些好的例子让我们去设想好的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第一期介绍了日本的幼儿园教育。看时最大的感慨是教育者们有一种自己的理念,他们所设想的是孩子未来融入社会应该做好的准备,以及清晰地在设想未来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在这样的目标下思考、设计整个教育。反观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没有思考过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教育是从功利的成绩、收入出发,只考虑到未来统一化的物质生活,却从来没考虑过未来如何带着这些生活,更未曾思考过这样的标准真的符合每个人吗?
看过芬兰集,看得很舒适也很向往(除了略生硬的旁白)。但还期望可以做得更深。希望给到观众的不仅仅是众所周知的很好很突出的方面,还可以在纵向上探索这些“好”是怎么得来的,是贯来如此还是存在一步步改革动作?可以给到其他不同社会哪些借鉴意义。横向上也想看到除了好,有没有存在哪些弊端,利弊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平衡。
芬兰那一集周问校长,墙面这么空,不挂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是「扫黑除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类的标语,校长说绝对不可以的,建筑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性。驯鹿那个世家,生活了18个世纪,下一代也没有走出去的打算。驯鹿总需要人们照顾的。这类纪录片最大的功德是告诉高墙之下的人们,教育还可能有哪些形式。
一个值得注意的前提,不竞争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的教育等等,是不是有钱没钱都可参考的教育。看到两个地方:1.小君君哭倒在老师怀里,感觉她背后曾经站着一个十分严苛的母亲,母亲有多严苛就说明孩子“活出来”(live up to and grow out of)有多艰难(尤其是女孩);2.日本园长订购菜苗,看到快递小哥跪地托举苗盘送到园长眼前。(当然这有可能是个误解,比如取景之类的需求)。总体来讲教育应该是不二的,一个人应该又自由又自律。既能高度自主又能高度协作。一个现实是所有个体高度不自由同时高度不合作的内耗。
我 精神芬兰人
第二集介绍芬兰的教育把我看哭了,就是又感动又羡慕。先不要急着去说节目好坏,它只是呈现他乡的一个窗口,很多人不从自己的角度反思,反而说出别人福利高教育怎么好都不稀奇这样的话。简单的把教育问题归结为经济问题,才显得很可笑。
五星献给我的女神小君君
惊现小君君!她不评判不偏颇,我喜欢她从容的视角,只是提问和展示这一切。教育纪录片真的应该普及,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啊。
看的时候只有一个感觉:在中国,做一个小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哪个孩子能逃过一劫:大人强加的意志,老师的要求和训斥,成绩考学的压力,恶性竞争的压迫感,功利地学习各种“特长”,扼制自由和想象力、恋爱和青春期的欲望。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人,应该很难快乐吧。
最后一期失望,以至于怀疑前面几期是否立足于前五期五个国家的真实童年。这是中国的童年吗?是大众教育吗?中产阶级乃至小众的群体才能接触到的童年。所谓“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的智慧”的理念是好,但是一层层传递下去并将其普及,太难了。
立意和题材都很好很感兴趣,可惜制作上有些粗糙,片子的节奏也控制得不好。还是期待后面几集。
你所展示的,不过是人们对于昂贵教育的向往,并没有触及真实的内核,这些教育行程的背景,所需的经费,所在的文化。除了让国人躁动地,无理性地泛滥情绪,没有任何落地地启示。糟糕透了。
很有意思,就是周轶君老师的旁白略生硬了点。
芬兰注重自然人的培养,探索个体本身以及个体与世界的关系。日本和英国注重社会人的培养,日本的社会性强调自律、和尊重秩序带来的集体力量,好公民的特点是不麻烦别人,而英国的社会性强调自信、以及个人影响力和团队协作带来的社会进步,好公民的特点是忠诚的异议者。
芬兰那一集看哭了,活在世上的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被告知“你可以不必成为最优秀的,只需要成为你自己”,而这是他们孩子从小到大的共识。
老周在做好事 老周做了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