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二刷彩色电影版笔记
北京京剧团 长春电影制片厂
阿庆嫂:洪雪飞
刁德一:马长礼
阿庆嫂装束:蓝色格子布短围裙。第一幕红色上衣,第二幕智斗蓝色经典上衣,第三幕雪青色上衣,第四幕红色喜庆上衣,结尾全身革命彤红
革命方男性化妆也很重,眉毛,眼线都很浓
日军与伪军则都是灰青化妆,面无血色,与革命群众的红光满面对比强烈
运动镜头颇平滑流畅,且以长镜头为主,剪辑效果简单突出。
但为突出革命者全方位的明亮,多角度的舞台灯光免不了很假,地上的影子总有六七个。
开场MZX语录,每当革命方遭遇困境最低谷时,红光如耶稣圣光般出现:“MZX教导我们……”,给予革命者信心与灵感,是最具有WG时代宣传特征的体现。红太阳即是对MZX党中央的直接指代。
沙奶奶与指挥员的唱段目的都是为了最后表达“GCD如红太阳”,拥护MZX党中央的政治宣誓。
阳澄湖岸边,来春茶馆与芦苇荡的布景都具有很古典的江南美学特征,美轮美奂!尤其很有悠远的纵深感,水面波纹效果,暴雨来临前的广阔阴云,芦苇荡月光照耀湖面的布景效果都设计的让人惊叹!白天以粉红为主调,表达水乡的富足环境,夜里则是柔和的青绿主调,如水调歌头般的典雅
主题曲非常经典,节奏简单有力,听了朗朗上口。为考虑大众化,京剧唱词都尽量靠近普通话发音,就谭元寿毕竟是谭派传人,老生比较正宗,声音高亢洪亮。
其实考虑京剧历史的剧场环境是允许观众比较自由的看戏,允许声音嘈杂吃吃喝喝的环境,这就必然要求京剧唱的响亮而要有足够穿透力。
对一些很多仪式化动作要从意识形态表达和京剧美学两方面结合考虑,不好简单解读。
剧情方面,影片其实是谍战类型的内核,看点的娱乐性也在此。阿庆嫂与刁德一的对抗是核心冲突,而解决冲突的钥匙则其实又掌握在胡司令方面,他两边为难,为生存只好有奶便是娘。多为本地人的忠义救国军立场的模糊是影片危机悬疑的来源也是多次有惊无险的前提条件。但电影版感觉相比舞台剧版让阿庆嫂的的戏份与核心地位有所压缩,被更强调在革命宣传的方面。
汪曾祺台词设计依旧赞叹,生活化的经典语录诸如“有奶便是娘,鸟枪换炮”颇多,也挺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地气。
最后一声感叹,天天吃阳澄湖大闸蟹养伤,这现在连高官富商都享不了的清福,果然养的白白胖胖还要打什么仗!
2 ) 京剧舞台版沙家浜(非彩色电影版)观影笔记
同样是样板戏,《沙家浜》的可看性与趣味性真比严肃正剧《红灯记》好很多。和完全的京剧颇有不同的是,沙家浜的配曲采用了江南风味的丝竹民乐与京剧唱段结合的方式,而且曲调有种新旧结合的现代感。轻快而略带激昂的主题曲现在听来还很舒服而有趣。
更没有想到的是沙家浜故事的发生地竟然在阳澄湖,里面还多次提到了大闸蟹的美味,一下子拉近了江南观众的距离。常熟市与上海仅隔一个太仓,是标准的鱼米之乡。《沙家浜》的原型《芦荡火种》本就是沪剧,江南风格满满的。怪不得《三毛从军记》里在三毛幻想的乐园附近,会有从芦苇荡冒出沙家浜红军队伍的写意场面。
这次看的版本是舞台实拍的电视版,黑白画面颗粒感颇重,但奇妙的是却似结合了素描的人物风格与国画背景的平面美感,更具一种江南水乡的迷人味道,安乐祥和。
以阿庆嫂为中心的故事主线实际也是埋在了这种生活味很浓的家常人际交流之下。在开头几场中,人物对话的故事线索虽然是围绕抗日议题,但气氛安定祥和,更像是乡里朋友拉家常。当胡司令和刁德一与阿庆嫂开始三人戏后,矛盾依然是比较和缓而惬意的,虽说有具风险性的斗智内容,可过程却颇具幽默感的融于酒店日常喝茶玩乐的生活场景下,每每当冲突开始要提升紧张气氛时,总能被阿庆嫂的柔与胡司令的呆轻松化解,似是一场颇有趣味性的生活棋局。
谈到这里就可以最明显的看到《沙家浜》比之于《红灯记》这样的正剧更明显的亲民特点。阿庆嫂的主线就是典型的谍战与喜剧的类型片,娱乐性很强。想来17年电影里至今最受大众怀念的也是具有喜剧风格的谍战片,虽然现在退化到“手撕鬼子”的程度,但这种类型片对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大众的吸引力却是一种必然。
习惯了农业传统的中国百姓乐天知命,安于家庭的富足美满,少有西方宗教文化深浸下的针对外界的狂热精神。生活需要一点轻轻的刺激,但并不想让矛盾扩大到影响到自身根本性的安危,更不愿主动离开自己的土地去为“灵魂的救赎”而向外探索。类似“鬼子”这样的危机来临让人紧张,会引发一定的冲突,但并不想让冲突激化到完全抛离对土地对生活的眷恋。解决的办法便是在逻辑上试图化解危机乃至避开矛盾,情感上则要把冲突淡化乃至转化到另一面,于是喜剧风格便是最易于大众接受的解决途径了。况且,由于有喜剧的背景预期,很多在逻辑上的人物关系的不现实就更容易被观众容忍乃至忽略。谍战片的矛盾冲突往往暴力感不强烈,但有斗智的紧张刺激,结合喜剧对紧张的释放,正好形成一种不会一下子崩断的一张一弛的情绪节奏。这种中国最喜闻乐见的戏剧模式,恰恰和那种以冲突不断交锋加剧直到用最后高潮解决一切的辩证法般的西方戏剧模式,有着传统根源上的偏好差异。虽然两种模式在东西方都有存在,但显然主流偏好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
阿庆嫂,胡司令,刁德一的多场三角戏正由于这种反复张弛的节奏感而成为全片最吸引人的情节。其喜剧魅力简单说来就是:本来刁德一老比阿庆嫂要高那么一点点,就因为有胡司令在,阿庆嫂就总比刁德一又高了那么一点点。
阿庆嫂在全片中吸引力真的可以用“光辉”来形容,英气与柔媚相济。瞧她行为举止勤快而得体,眼神又总是很伶俐,待人热情,甚至挺善解人意,明显是很有男性缘的那种老板娘角色。而遇到需要用正气来应对危难时又具有一种母性的稳定安全感,很有领导气质。这样的处处自己做主,乃至庇护男性的特点还是很符合女性解放的现代形象的,比之中国传统京剧里的贤女或烈女形象或是红娘那样的聪明婢女,是一个新的成功女性,因为她是能完全为自己命运做主的。主演洪雪飞的专业水准确实高,眼神犀利,肢体表演非常精准而优美,查了一下年龄,70年拍这个版本时,她竟然只有28岁啊???
胡司令则是全片喜剧风格的核心,其他具有戏谑风格的次要人物如他的那些手下以及阿庆嫂的机灵对白实际都是他的幽默本体的延展。前提就在于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恶人,或者说如果对剧本做一点细致的调整,他甚至可以成为一个“被动的好人”。胡司令以老生为基础,配以张飞的鲁莽性格,人物的内心活动简单,但妙在所处立场的复杂,容易摇摆。最重要的是胡司令对阿庆嫂具有知恩图报的牢不可破的立场,这使得他坚守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底线:“义”。这就让观众对他有了一个基本的信任点,与生活中常见的那些粗鲁朋友对上了号,对他的形象能有一定同情,这是观众对一个喜剧人物的感情基础。“忠义救国军”在剧中也还不是百分百的伪军,况手下这些士兵虽是汉奸身份,可大多也是“这乡人”,和当地民众的关系不是被迫的话并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可以暂时共存的。他们的形象与其说是敌军,更像是本地流氓。所以除了刁德一外,这些伪军都是可以和正面人物发生很多喜剧互动的合适对象。比较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有一定优点的喜剧人物,却主动提出了枪毙两个本地村民,如果换成犹豫不决间由刁德一来做决定,那人物形象可能会更人性点吧。
刁德一自然是不断推动全剧冲突,刺激观众紧张情绪的另一级。而这个大反派设计的确实很成功,够聪明,够狠毒,够强大,若非出的是一条条奸计,以他的敏感而又冷静的性格,喜欢一步步进行思考分析的特点,与司马懿这种花脸人物相比,他倒更接近诸葛亮这样的中年带须老生。没有他屡屡把阿庆嫂逼到很危难的处境,也无法衬托出阿庆嫂的冷静智慧。有趣的是刁德一的唱段比胡司令还要多一场,可见他的地位。
新四军这条故事线相对就比较单调乏味。不过从武戏场面可以看出,现代军装的力与美实在是很适合武生群戏的动作表现,明显比传统的古代杂兵服装可看性强了很多,男演员选择方面也几乎清一色的年轻英俊,算是一种对观众的视觉补偿吧。
影片由于是舞台现场的电视实拍,样板戏电影式的大幅运动镜头较少,但推拉镜头还是挺准确到位的,人物构图始终不错。而且由于没有实际条件来严格遵循三突出原则,尤其是拍摄角度都是略微的仰拍,倒反而让正反两方人物的形象比较平衡,更有看点了。
可惜现在京剧被奉为国粹,其台上台下的关系越来越接近西方戏剧的严肃关系。如果还能还原到过去的生活化,大家能够在现场悠闲的边嗑嗑瓜子边喝喝茶,不时听听戏鼓鼓掌,那《沙家浜》这类颇有生活趣味的京剧小品,就是断断续续演上三四个小时,也是颇能让大家乐在其中的事呵。
最后呢,一个最具喜感的时代特色必然要提。
结束字幕显示该片拍于70年5月。影片开头就直抒“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意义(现在谁都清楚它给文艺界确实带来过怎样的影响),然后就是M语录关于“群众战争”的意义(恩,很有当时的目的性)。最夸张的是演出结束,本来的演员集体谢场惯例竟然换成了全体正方演员高举M语录,高度整齐划一的大喊三遍以上的“M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历史感可真是油然而生呵)
话说全剧似乎就是为了强调M主席作为人民的唯一智慧的太阳论。尤其是阿庆嫂面临封船危机找不到办法而整整唱了两大段后,两眼突然大方光明,总结出的唯一办法竟然是“跟着M主席,就能找到光明的出路”,原来只要心向M主席,就能解决一切现实困难,真是万能的上帝信仰呀!
可惜全片其实和M主席没有任何实际的剧情关联,相关台词完全删去也完全不影响剧情,这种植入植出倒是很实用方便。
3 ) 闹革命要不要性生活
沙家浜这出样板戏改编自沪剧“芦荡火种”,沪剧与京剧样板戏最大的不同是弱化指导员郭建光,完全以阿庆嫂为故事中心。事实上,样板戏虽然给指导员加了很多戏,可观众记住的依然是那个胆大心细,遇事不慌的阿庆嫂。
故事中两处提到阿庆这个人,一是向指导员介绍阿庆嫂身份的时候,说的是阿庆是交通员正有要事不在沙家浜。另一个是阿庆嫂回答胡传魁的问题,说的是阿庆和她吵架,一怒之下去了上海跑单帮。整个故事阿庆没有露过面,这个设定比较有意思,可以探讨一下。
记得在某部书里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宗教的统治者总是想方设法抹掉那些个人情感,而把宗教信仰提到最高度。文革十年,特别是前四年,和宗教狂热有点类似,反应到文化方面,自然也有与之对应之处。
看看八部样板戏:
《红灯记》,三代人不同姓,爹不是你的亲爹!奶奶也不是你的亲奶奶!孩子,咱们祖孙三代本不是一家人哪!你姓陈,我姓李,你爹他姓张!
《智取威虎山》,别说少剑波、杨子荣,连威虎山上的座山雕、八大金刚都是光棍
《奇袭白虎团》,只有朝鲜大婶和大妈,没有其他女性
《红色娘子军》,最初版有洪常青和吴琼花的感情戏,后来删掉了
《海港》,码头工人批斗阶级敌人,剧中所有人都没有家属,完全独立
《龙江颂》和《海港》类似,在文革后期还制作了一系列同题材电影。
《白毛女》,这部戏有一对,喜儿和大春。
不得不说,八部样板戏以白毛女艺术成就最高,人情味也最浓,故事开头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扎红头绳”。那么问题出来了,为什么喜儿和大春同时出现了,而阿庆同志却只能跑单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关键在于沙家浜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尚未胜利,既然革命尚未胜利,夫妻两人若在一起,免不了亲亲热热,晚上还有性生活,那就影响革命干劲了,所以故事设定阿庆去跑单帮了。而喜儿和大春的结合则是在革命胜利之后,这时需要培养革命接班人,夫妻双双把家还也就顺水顺舟了,晚上可以荡荡小舟哈。
文革电影后期也注意到这个问题,虽然革命没胜利,但新一代还是需要的,所以“闪闪的红星”里潘东子就是父母双全的一个完整家庭。
4 ) 电影《沙家浜》观后感
长这么大,我第一次把电影《沙家浜》(1971年拍摄,洪雪飞主演的那一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感想有三点。
第一,阿庆嫂的造型设计非常不错。亮点在她的围裙上面。这个围裙首先符合她在戏里的身份:每天出出进进端茶倒水的茶馆老板娘。系一条围裙,既实用、看着也干净利索。而且这条围裙还起到了提高腰线、收紧腰围的作用。有了这条围裙,人立刻显得细腰高挑,连胸脯也看起来更鼓了。把阿庆嫂作为一位成年女性的性感体态,隐晦又明确地表现了出来。和现如今的A字裙有同样的视觉效果。这条围裙,既符合革命样板戏的政治需要,又照顾到了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还具有时尚前瞻性。可谓一石三鸟。
第二,《智斗》确实是整部戏里最精彩的一段。阿庆嫂、刁德一、胡传魁三个人各有说出口的应酬话,也各有没说出口的小心思。整个对话过程,一环接一环,一句赶一句,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既复杂得有趣,又不会太复杂而让观众看不懂。现如今好莱坞商业片的剧本,也未必比这更加节奏紧凑、扣人心弦。难怪这一段能够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连我这样对京剧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哼唱两句。
第三点感想,是关于阿庆嫂在胡传魁住处见到被捕的沙奶奶那一段。以沙奶奶的处境,乍见阿庆嫂,头一个想法应该是:“阿庆嫂是不是叛变了”?当时复杂的斗争形势下,墙头草一样的人大概也不是一个两个。更何况亲眼看见阿庆嫂是胡传魁和刁德一的座上客。当然,如果阿庆嫂是叛徒,刁德一他们就不用审沙奶奶了。但就算阿庆嫂没有叛变,同样是革命工作,阿庆嫂坐着喝茶,自己却要忍受敌人的酷刑,沙奶奶求生心切,也难免一时糊涂。阿庆嫂一定也猜到了沙奶奶的想法,但敌人在前又无法解释。于是机智的阿庆嫂,马上向沙奶奶提到了她的儿子。这话表面看是“动之以情”的策略,实际上颇有威胁的意思在里面。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唯一的儿子还在我手里,你可不要乱说话哦”。这样,不管沙奶奶有什么想法,为了儿子,也不敢再说什么了。不能不说阿庆嫂是个谈判高手,三言两语就掌握了主动权,控制了局面。我要是有这两下子,公司开会的时候,就不用总是装哑巴了。
在偌大中国一年只拍几部戏的时代,每部戏大概都凝结了当时可以用到的最高水平的智慧。每个角色每个情节都经过反复推敲掂量删改批准,想要不好看也不容易呢。
5 ) 唯有真诚打动人心
无意中看了《智斗》,于是不可自拔了。
太好看了。台词棒,一字一字的认真看、认真听,用最通俗的语言表达着最强烈的情感;人物棒,感情都是那么的热烈,嬉笑怒骂随需转换,特别是阿庆嫂,怎么会有那么棒的角色呢,聪明、冷静、果敢、爽利,既能谈笑间和汉奸周旋,又能不动声色获得情报,还有领导力,妥妥的“大女主”。而且片中人物(正面)站如松、动如风,动作干净利落,气场强大,真的是在呼吸间展示风采。
意外的是反面人物并不脸谱化,刁德一同样有谋略,当然,与我方比差远了,更能表现出我方有勇有谋。
还有一点,关于情感,现在的抗日剧除却狗血的部分,在抗日情绪的表达上是有一定套路的,即使看的热血沸腾,但直抵内心的少,可能与隔了一代人有关。而这部片子,每个镜头都能感受到对党的爱和对敌方的恨,时间果然会淡化一些事情,惟愿我们不要遗忘。
6 ) “锦绣”
我很佩服爷爷奶奶那个时代不识字的人
包括到现在 他们对文化的认知也多是靠听书看戏
只不过由村头的大鼓 评书到录音机再到现在的电视
我实在不明白她们是怎么把词听明白把故事串起来并且还不忘的
所以每当我奶给我讲穆桂英讲白毛女什么的时候 我都一阵唏嘘
要知道,没有字幕我可是连电视剧都看不下去
我看的第一部完整的京剧电影是《花为媒》 没有字幕 根本听不清在说什么 几乎靠我爸全程讲解 。而看完 也就完了 完全不会记得
吸引我想要看一看戏曲的是假期偶然接触的《锁麟囊》 然后看了《女驸马》《牡丹亭》 我想还会接着看?
想起来看《沙家浜》是因为网易云给我推了于魁智的选段
用了晚自习看完 ,内心澎湃
除掉中间每遇困难高呼“毛主席万岁”和打进后院时参谋长单打独斗消灭一堆鬼子有点似神剧。全程无尿点
阿庆嫂的临危不惧让人敬畏
军民携手的大智大勇也让我感受到我们革命之所以会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7 ) 智斗
最精彩的莫过于“智斗”,三位主角齐登台,在舞台上来回逡巡,三人的内心活动表明三人的立场和智力。阿庆嫂想借胡传魁这“草包”做一堵墙,挡住刁德一;刁德一看阿庆嫂不卑不亢,不寻常,趁机试探;胡传魁念阿庆嫂的救命之恩,既相信阿庆嫂, 又想在刁德一面前显示自己的威风,毕竟胡传魁才是司令。
站在阿庆嫂的角度上,她巧妙地利用了对胡传魁的救命之恩和胡传魁对她的信任,十分机智;站在胡传魁的角度,他可恨、可怜、可笑,被阿庆嫂哄地团团转,如果没有他对阿庆嫂的信任,何以能骗过刁德一的毒眼。
汪曾祺的台词写得太美了!
呦,老胡当司令了!
我会唱。。。
阿庆嫂的经典台词汪曾祺写的~
抛开政治因素不谈,这出《沙家浜》还是十分精彩的,主角唱念俱佳,反派智商在线,台词也精细考究,汪曾祺先生等编剧功不可没。剧中马长礼先生饰演的刁德一奸诈狡猾,在被猪队友拖后腿的情况下仍然对 抗日军民们造成极大的威胁,完美地塑造了老奸巨滑的参谋长一角。元寿老饰演的郭建光也是正气凌然,不得不说元寿老年轻的时候真是太帅了,这长相这身形,此角非他莫属。《沙家浜》在打造了经典的同时,也标志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第一次走下了京剧的舞台,这一定程度也造成了传统戏曲的式微。我个人还是很喜欢这部作品的,至于其功过是非,就交于后人去说吧。 (9/10 电影后半部分的音画不同步,影响了部分观感,可惜了)
汪曾祺写的本子,那是没话说的。
很难看出斗争的两组人在道德上的区别。一组人有“群众”帮助,但是另一组人同样有“汉奸”帮助(当然可以论证群众在数量上多于汉奸)。每一组的成员都在对另一组的成员进行欺骗和伤害。唯一可能的区别是一组人在内部是利他的,另一组的个人似乎更加自私一些。鉴于战争是人类的古老话题,影片在思想上并
样板戏出了雷人的意识问题其艺术价值很高。
超!
果然还是智斗一段最为有趣。
能把阿庆嫂这么美这么飒的人当红颜知己,而不起邪念,说起来,这胡司令也正经是个趣人儿呢!
紅色
样板戏者,全国艺术之楷模也。呵呵呵
八亿人民八台戏,人人会唱样板戏。
我看过的唯一一部样板戏戏曲电影,很有些唱得好的地方。
毛尖就是這麼逼死人的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起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人一走,茶就凉,说什么周详不周详
从剧作到视听语言都功力深厚,表演也很出色(在当时的语境下)
样板戏,京剧的一次创新。封建君王第一次从舞台消失了。
故事中两处提到阿庆这个人,一是向指导员介绍阿庆嫂身份的时候,说的是阿庆是交通员正有要事不在沙家浜。二是阿庆嫂回答胡传魁的问题,说的是阿庆和她吵架,一怒之下去了上海跑单帮。整个故事阿庆没有露过面,这个设定比较有意思,可以探讨一下
经典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