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大潮袭来,不仅使无数人蒙受不白之冤,也摧毁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和未来。万千热血青年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前赴后继奔赴祖国边疆。他们在那里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对未来与前途倍感迷惑。十年一梦,大返城的汹涌狂潮将这群已不再年轻的青年人带回家乡,在这片他们曾经耕耘过的热土上,不仅曾留下汗水和泪水,还有他们生命的延续。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当年的那些老知青们各自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他们渐渐忘却远在他乡的记忆和儿女。而在云南边疆,一群知情的孩子知晓了自己的身世,他们结伴乘火车来到上海,只为找到生养了自己,却又将他们抛弃的父母……
最近同时重温了《孽债》的电视剧和小说,有一些电视剧中未交代或差异比较大的地方罗列如下:
——电视剧中晓峰的姑姑卢玉琪(李颖饰)在医院中陪夜时告知若尘自己的失败婚姻,并提出要收养美霞。而小说中她与沈若尘(赵有亮饰)并无交集,她的戏份来自于沈若尘的妹妹洁尘(电视剧中被删除)。电视剧中卢玉琪似乎对沈若尘有一些暧昧之情(比如在五家聚首时凝望沈若尘,与沈若尘单独谈话并给了家里的电话号码等),并提出与编辑部搞联谊,这些在小说中都没有提及。
——电视剧中晓峰去拜访雅妮,并找到了雅妮的亲笔信,最后和卢正琪一起返回云南和依荷团聚。而小说中则是妈妈依荷在接到晓峰的信后赶到上海,在做家务时发现了信,之后和卢玉琪一起拜访了雅妮,提出自己可以成全雅妮和卢正琪。卢正琪在出狱后表示要和依荷在一起,最终全家留在了上海,没有回西双版纳。电视剧中沈若尘为发廊写文章、录音取证等情节小说中是没有的。
——电视剧中盛天华与马玉敏(池华琼饰)最终因贩毒和打劫被抓,而小说中未提及打劫,天华被抓只是因为贩毒,马玉敏则没有被抓。
——电视剧中盛加伟婚姻中出轨,摔碎俞乐吟(屠茹英饰)的盆子,小说中没有描写,但写了俞乐吟是被盛佳伟强奸后才被迫结婚的。
——小说中俞乐吟在回上海后是先与屠英德认识,并互有好感,但由于屠家太穷才选择与马超俊结婚。这为后来的出轨做了铺垫。
——电视剧中俞乐吟在警察来家后试图通知天华逃跑,而小说中则是马玉敏先找到天华躲了起来,而俞乐吟则听从了屠英德的话,帮派出所用送钱的名义引出了天华。
——电视剧中美霞出走后去找思凡,然后两人一起扒火车又跳火车。小说中没有这一情节,美霞在雨夜出走后本想去找晓峰,因为她有点记得晓峰家怎么走,迷路后被沈若尘和洁尘找到并送医院。
——电视剧中梁曼城(金鑫饰)还没来得及和思凡谈回云南的事,之后思凡当着凌杉杉(吴冕饰)的面在雨夜出走,最后跳车致残。小说中则是梁曼城先和思凡有了交流,传达了让思凡回去的意思,并答应陪思凡再玩几天,某天梁曼城有事出门,思凡一个人去逛商场,回家的路上被摩托车撞了造成残疾。
——小说中交代了凌杉杉也是回沪知青,娘家也非常拥挤没有她的去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梁曼城在跟她摊牌时她没有第一时间回娘家。
——电视剧中梅云清(严晓频饰)请李爽吃饭后喝醉,被带到旅馆,清醒后回了家,李爽离婚后约梅云清见面,试图表达在一起的意愿,被梅拒绝。小说中则是梅云清在喝醉后与李爽发生了一夜情,李爽因为维维怀孕而没有离婚,梅在电话中拒绝了李爽。
——电视剧中沈若尘最后陪美霞一起上了火车,小说中则是美霞自己走了。
——小说中交代了杨绍荃(吴竞饰)的老公在去日本后出轨,为杨之后的出轨做了铺垫。
——电视剧中屈显亮去杨绍荃家打她,被永辉制止,之后永辉去找屈单挑又被打,最后吴观潮(王华英饰)出面威胁了屈显亮。小说中没有这些情节,屈显亮和杨绍荃在电话吵架后就分手了。
——电视剧中卢家阿伯给吴观潮单位写了投诉信,而小说中这封信是永辉写的,在永辉回云南之前他又写了封信表扬了吴,让吴恢复了任命。
暂时想到这些,以后再补充。总体来说,电视剧的几处改编可能是为了造成更好的看点,但小说则显得更为自然。
06年的时候有一次在派出所遇到一个老伯,他就是插队落户时没有选择回上海,自愿留在了当地,退休了回到上海,告诉他户口问题解决不了,连锁的一连串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包括劳保,退休金发放等等。他说他已经为了户口跑了3,4年了,始终无法解决,办事的员警也挺无奈的,国家对这批人没有政策,什么都没有。
第一个 普通家庭 最通透的一家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从老太爷的态度到姑姑神仙级设定(外貌和处事落落大方)是一个近乎理想 向往的意境吧!
第二个商人家庭 开始以为商人真看得开 后来这家太乱了!夫妻各自公开玩!名义姐弟 xx 还xx xxx 编剧肯定被这种暴发户欺负过…(草根精英 草莽英雄)
第三个官员家庭 老爸是国企老总 八面玲珑 全部以利益得失来算计! 敢舍弃也敢拉下脸 这种人一定会高官厚禄!秘书长到常务副市长级别的官员!但太机关算尽 也保不齐算漏一策的时候 特别是这种级别占队更重要…
第四个 底层家庭 电影放映员 最善良的一家人 可惜贫贱夫妻百事哀!
第五个 文人家庭 应该是编剧/作者 YY出来的角色!详尽齐人之福!全局最漂亮、最忠贞不渝 最善解人意愿意付出不计成本付出和牺牲的三个女性角色 全部围绕他一人转!你说气人不气人!最完美的家庭!
【最强王者】 文人的妻子!智商情商双高! 利用追求者试图挽回公司损失 自己还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以留下女儿的态度 来牢牢拴住丈夫的心!让最敞亮的卢家阿姨都望而却步!(女儿的抚养权和老公的有力争夺者)
如果他们公司之后改制 完全有能力重组私有化 在当时的背景下一定做大做强 她有那个能力(原本就是销售科长)、手段和资源!再加上丈夫掌握媒体系统珠联璧合(文人丈夫在逼理发店老板娘就范的时候使用过 宣传为她导流这一招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当利刃 说明他有这个能力和手腕)
大家好,我想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部剧的历史背景,以免大家现在在看的时候很难理解,导致去吐槽该剧中的很多剧情和角色。
我是一个80后,我老妈给我讲过不少当年她当知青的历史,大致是这样:当初文化大革命导致高考暂停,伟大的毛主席定下政策让全国各家各户中专文化以上的青年知识分子(简称知青)上山下乡支援农村,很多年轻人当年本来是要读书考大学的,毛主席说支农对知青是一种锻炼一种再教育,对农村是帮助,等特殊的时代结束了,政策恢复了,再返城。
然而大家一去多年,返城政策杳无音讯,当时的媒体只有报纸,广播,收音机,电视稀少,网络没有,知青们在当时有限的信息来源中,直到得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也从未得到过让知青返城相关的消息。知青们很多都死心了,觉得只能呆在农村了,户口什么的也没法迁回去了,于是有的结婚的了,生孩子了,想想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然而又过了些年,邓小平上台了,政策大变了,改革开放了,恢复高考了,知青们终于得到了可以返城的消息了,他们又燃起了人生的希望。但非常残酷的是,城市户口是有限的,因为国家按户分配的粮食和住处和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城市户口可以得到国家分配的资源,农村户口是得不到的,农民比城里人多拥有的东西就是土地,农民要自己种地养自己,不公平吗?但是没办法,因为当时的国家穷,这就是国情,就是这么残酷。
当时的政策规定,只有当初支农的知青自己返城能落实户口,不连带任何人,包括在农村结婚的对象和孩子,即使带到城市也无法落户,不落户的亲人到城里分不到粮票和住房面积,不落户的农民在城里没有地给你种,不落户的孩子在城里也没有学给你上。所以那些在农村结了婚生了孩子的知青,就算他们想带对象孩子一起返城也没办法,养得活吗,他们的亲人都是农民,他们也知道政策,他们就算想跟着知青去城里也知道没办法。
于是乎,当时这些在农村有了家庭的知青,只能面临两个艰难的人生选择:A,忘掉自己当初是城里的读书人,忘掉自己曾经所有的理想抱负,牺牲自己的人生,待在农村和自己的亲人孩子踏踏实实种地干农活过一辈子;B,舍弃亲人孩子,自己返城落户,有的可以分配工作,有的可以再参加高考还有机会上大学,或者还有机会响应改革开放的政策去经商,或者还有机会当老师当医生当科学家当官等等,总之返城后,能得到的不仅是能分到的一份口粮和几平米住处,更是自己曾经寒窗苦读憧憬过的人生未来。
于是乎,有的人选了B。这些选B的知青,我们如果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简单的批判他们自私无情是不客观的,要知道在当年,即使是被他们舍弃的亲人,很多都是能理解他们的,他们选的那是什么,是人生啊,当老天突然给你一个机会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你选了自己更想要的,这对一个凡人来说,难道不是无可厚非的吗,他们都是凡人而已。
当初的历史背景就是这样,这部剧反映的就是历史带来的悲剧,里面的孩子的无辜的,父母也是无辜的,所以看这部剧请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审视,才能有客观的理解和感受。
《孽债》播出时我还在上学,一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的遭遇,吸引了我的目光。
因为熟知知青的生活,所以最初的关注点是美丽的西双版纳。那里风景如画,生活在那片天空的孩子自信快乐。
但是当镜头转向上海,眼前的房屋窄小局促,总有悲伤的画面出现在眼前。
寻找爸爸妈妈的孩子们,要面对陌生的城市,窄小的房间,冷漠的亲人。他们是血溶于水的亲人,却要面对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自己却不知道是哪个家的困境。
印象最深的是那群孩子的困惑。他们满怀热情满怀希望寻找爸爸妈妈,面对的却是冷漠,他们是一个包袱。
是谁让这些孩子成了多余的人?他们是西双版纳的外人,是上海的外人,哪里才是他们的家?
谁的孽,谁的债?受伤的是这些孩子。
记得当年这个片子一放,基本上全上海的已婚女性(与插队的男的结婚的)都会问丈夫有么有孽债.....呵呵,就跟《神阿,再多点时间》放完后日本掀起艾滋病检验潮一样.....
再次申明,我国的电视剧产业,真的倒退的太过分了。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令人难忘的歌词
主题歌
美丽的西双版纳
20年前上海人都在看这剧还讨论。几个男的在云南拆烂污,他们的老婆都挺上路的,但每个人都有回家的权利,不要责怪父母,请责怪国家。最后几个孩子都回了云南,是为了不给现实中想来上海的知青子女留下落户先例吧。拿录音杆的太不专业了至少穿帮三次。除了新客站,只认出了龙华塔,其他地方都变了样。
伤痕题材,冲突矛盾和挣扎,非常辛酸啊
美丽的西双版纳 留不住我的爸爸~
#真·暴露年龄系列#因为王华英连到这剧。说上海话的电视剧,这个最棒了。当年魔都还出产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现在……:(。
爸爸一个家 妈妈一个家 上海那么大 有没有我的家
机缘巧合下看了这部爸妈年代的神剧,惊讶于这部老剧的包罗万象和每个角色的学历职位和家庭环境谈吐言行无缝链接的精准刻画,真的无愧经典二字。看完以后觉得在时代和命运的裹挟中,爱情友情甚至亲情都可以是不堪一击的,但每个人都还是会勇敢地move on,因为this is life.
应该让5毛们去边疆插队落户。
这里有我儿时对上海的第一印象。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知青的私生子……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这绝对是十岁前印象最深的电视剧之一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 想看沪语版
http://movie.douban.com/pics/nst.gif
居然是黄蜀芹老师导演的……主题曲立刻脑子里有了,以及,这片的尺度和社会性,现在想来真是惊人啊
小时候追看得津津有味,现在想来应该是根本未曾看懂。听爸妈说,无数的知青当年为了逃离农村回到城市,离婚,扔下孩子,甚至不择手段,就那么毫不犹豫地走了,至于放弃个把小芳那是家常便饭。孽债是个人造下的,更是这个国家的
黄蜀芹导演继《围城》之后,又一部写进大众文化史的极具影响力的电视剧。《孽债》当年的风行,在于它准确击中了知青返城带来的家庭情感原罪、经济初兴带来的社会的个体化与公众工具理性的盛行,以及中心与边缘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与隔阂等改革开放史语境下的众多时代痛点。正基于此,其一方面在极具公共话题效应的同时,另一方面也成为研究改革开放时期社会文化史的重要史料。今天再看该剧,能够清晰看到黄不管是出自女性视角的惯性,还是政治安全的考虑,将关注焦点放在日常家庭生活,而非对于特定时代的反思上的拍摄导向。而这样的生活化导向,却意外地为经济腾飞之前的上海,保留了众多市井街巷和普通市民生活风貌的一手实景影像资料,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