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
  • 无尽
  • 优质
  • 红牛
  • 非凡
  • 闪电
  • 光速
  • 金鹰
  • 新浪
  • 三悦有了新工作

    大陆剧大陆2022

    主演:周依然  杨新鸣  鄂靖文  梁靖康  刘钧  康可人  田雷  郭柯宇  张棪琰  刘巴特尔  刘亚津  曹艳艳  李至强  孙宁  

    导演:李漠

    猜你喜欢

     剧照

    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1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2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3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4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5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6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13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14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15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16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17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18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19三悦有了新工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8:55

    详细剧情

      剧集从95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了阴差阳错来到殡仪馆担任化妆师的赵三悦(周依然 饰),从新入行时对这份职业怀抱着未知,到感悟生死用心学习遗体化妆的故事。同时,该剧以赵三悦为原点,通过赵三悦的成长视角,刻画了她所见证下往生者的生前身后,折射众生群像。以温暖、治愈的方式,带领观众了解遗体化妆师们那些点燃平凡瞬间的高光时刻,从无常的消逝之中,体悟日常生活的可贵,旨在以生死之事,见人间之情,让观众陪同三悦一起,见生死,见天地,见众生,学会告别,习得人生。

     长篇影评

     1 ) 《三悦有了新工作》第五集直接封神

    我一直说三悦就是我们这一代长在玻璃房子里的小孩儿的深刻写照,看似冷漠、什么都无所谓又什么都看不上,事实只是在玻璃房中的成长让我们习惯了作为看客,习惯了不去体察,“自己已经够苦了”,也许吧,不过可能了解别人的苦乃至解决别人的苦能让我们自己的人生变甜呢? 第五集的三悦有了不同于礼物向她奔来时的笑容,那种落地的、心中充实的笑容绽放在她脸上时,我特别替她高兴。我也和她一样,在前几集她的工作中并没有注入太多感情,只是看着往生者的亲属们哭哭笑笑,心中想着自己的事情。但这一集,我真切感受到了三悦的成长,以及她拉着我的手,让我明白走出玻璃房的天地更敞亮、更鲜活。 医院留住了不想留住的人,殡仪馆醒了本要离去的人,人间生死不是在、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它牵涉着所有生者死者,牵涉着人类所充斥的时空。其实工作之后我就对这些体会得比上学时深很多了,但怎么说,这个时代有些太快了,有的时候不肯等待我们的成长、不肯给我们成长的时空,嗯…给我们一些时间吧。

     2 ) 关于死亡 病痛 和生活的理解

    每次有人问起 想要活到几岁这个问题 我都会不假思索的说60最多了 我不喜欢年迈 不喜欢需要被人照顾 不喜欢自己变老的样子 什么都做不了的样子

    但是我又是一个特别害怕得病的人 每次体检 我都会特别紧张 害怕自己生病 难受 承受身体上的病痛 因此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特别矛盾 说说根本不想活的长 但是好像又害怕

    今天半夜下饺子的时候 我想明白了 我不害怕死亡 但是我害怕病痛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 是结果 而病痛是长期的 是过程 我害怕的一个从健康到死亡的循序过程

    现实中大多数的人 好像从20多岁就可以看到将来40 50年的样子 结婚了 生子了 然后漫长的20年为了孩子而过 一眨眼就到了40 50岁 人生的一大半就过了 接下来的日子好像就是退休 看着孩子成家 可能继续还要帮他带他的孩子 一生就这样的过去了

    这是普通人的一生 是大多数人循规蹈矩的一生 但是想想这样的一生 留给自己的时间 可能5份之一都没有 会觉得遗憾么

    我会 所以我拒绝将来孩子成年后一切的为她服务 但是我做不到现在对他的不服务 别人眼里的我 看起来是一头野马 但了解我的知道 我被牵的死死的 我不允许我的孩子 是一个不好好读书 不遵守道德法律的人 我希望她非常快乐非常上进的成长 将来成为一个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大人

    所以我从来都做不到真正的摆烂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累会挣扎的原因 我想要我希望好的人事物都在我的监督下越来越好 但是有时候又会想为什么 我不能放开手 毕竟可能有我没我 都不会有很多的差别 大概这就是性格吧 我妈总说我这种性格的人 注定会操劳一辈子 但是我没有办法承担我不去负责之后 万一造成的不幸

    生而为人 就是来渡劫的 是很累的

    下辈子 希望没有下辈子

    但这辈子 我会对得起 我想负责的所有人

     3 ) 你哭只是因为编剧想让你哭

    早上走路想到这部片,是真的不喜欢女主。三个月了,在殡仪馆待了三个月,转正考核的时候却说能十分钟搞定一个尸体,想挑战更高更难的尸体化妆。

    我特么

    简直不是一个正常人能说出的话,三个月都没明白如何敬畏死者,敬畏生命,要被辞退然后轮岗了几天就瞬间大彻大悟了。说是要给成长的时间,但你这成长时间是真弹性啊。

    说话也是真的好不客气,对比出来,老高和师姐态度是真好啊。去人家婚礼,梗着脖子说我是遗体化妆师;对着一个要死的人说真好啊。

    我……

    黑人问号,情商低也不能这样肆无忌惮口无遮拦吧

    还有,粗心大意弄错要焚化的尸体,被师父训的时候,掏出手机看信息,然后质问,你把我狗丢了?

    我……

    啊啊啊啊编剧你到底想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女主,九五后也没这么疯啊

    对,我真的觉得女主好疯啊

    人家死了老公,她在那里笑;偷看别人解锁密码翻师姐的手机……

    说实在话,如果身边有这样的女生,我会有多远躲多远,不敢接触。因为说话真的很刺耳,我怕刺激到我自己这颗小心脏,我不是小四川那种性格,动不动就被凶巴巴地骂有病,还能勇往无前和女主做朋友,如果不是之后看到他喜欢格格,我还以为是喜欢女主。

    这个演员演技很好,但说实在话,这个人设太疯太丧病了,好像把一堆愣头青的设定加在了九五后的身上。女主98的,是24不是14

    要搞成长线也不至于初始设定这么抓马啊

    九五后想躺平的人一般都佛系或者说丧,但女主是又丧,攻击性又强

    秦导要买骨灰盒的时候,女主没跟着一起买,她心里想死的欲望是很低的,她只是对这个世界没有留恋,觉得死了也可以。但是这个死需要一个契机。

    所以在接受了狗狗之后,离这个契机便越来越远了。

    她不是真的心存死志,她就是被妈妈骂久了心里窝火而已。

    唔,怎么说呢。

    这个题材真的蛮好的,切入点也很好。但主角人设稍微有点奇怪。

    而且殡仪馆,这种市级单位真的应该蛮紧俏的,就算你有门路,也不可能只有你一个新人。

    我想起之前知乎上有小白写文,我去瞅了两眼。哇,把学校图书馆的职位当做烫手山芋,最后被不慕功利的男主捡漏做了个兼职。我……

    太悬浮了,真的太悬浮了。

    不管是学校的,县级市级的,图书馆真的好紧俏啊。基本不对外开放也就算了,而且N多年不会有职位空缺出来。

    殡仪馆同理。

    编剧写的剧情,给我的感觉就是,又悬浮又煽情。

    每集都想要让人哭出来。

    这个哭出来还不是靠剧情,就是靠人死了,家属痛哭忏悔,让演员强大的共情能力把你拉进来一起哭。

    最新的一集,估计是觉得审美疲劳了,直接把馆长祭天了。

    好家伙,真的好家伙。

    虽然我也哭了,但这种纯煽情的剧情我真的觉得大可不必。现在死的人都是亲情线,尤其父母子女的比较多,编剧你可以再开发开发友情嘛

    而且刷的一下三个月就过去了,女主还能在考核的时候说想挑战更高难度的。

    你这三个月为啥要简略成这样呢

    来点恶人坏人的死亡啊,或者无辜生命啊,不是每个人都有故事的,但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

    ——————

    这部剧有优点,它的大方向和主题都是不错的,这也是我看到很多up主在安利的原因。但是,有太多细节恰恰暴露了创作团队的敷衍和悬浮。

    这些细节问题真的非常影响观感,说明了这部剧是全无根据的凭空幻想,或者说有根据,但不多。在这种幻想的基础上,你去讲生死之间的情感,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大。

    不能够因为国产剧低迷,就强行将中等水平的剧拔高到它所没有的高度。

    我也不鼓励这样的创作,因为我没有看到创作团队想要认真打磨的态度和真心,你没有这种态度和真心,却在剧里大讲鸡汤,只让人觉得是不切实际的空话。

     4 ) 终于有国产剧敢触碰这「禁忌」

    死,向来是中国人最避讳的字眼。

    我们畏惧离别,害怕死亡。

    但却有一群人,必须与「死」打交道。

    只要有人离开,他们的工作才正式开始——

    三悦不喜欢工作。

    “为什么不能让喜欢工作的人工作,让喜欢躺平的人躺平,想卷的努力卷,想佛的尽情佛呀。”

    家里蹲了一年的三悦,在和妈妈一次激烈的争吵过后,正式离家出走。

    她也不是没有努力过。

    综合成绩第一又如何,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没有容得下她的地方。

    现在就连这个家,也容不下她了。

    不如死了算了。

    正在大桥上吹风发愣,碰巧遇见了大姨。

    大姨也知道三悦的脾气,便给她介绍了份工作。

    “化妆师,跟你专业也算对口吧。”

    明天就上人单位门口报到。

    三悦起了个大早,赶到大姨给的地址门前——

    市殡仪馆。

    囊中羞涩,又想跟妈妈怄气到底的三悦,咬咬牙便开始干了起来。

    上班第一天,就诸事不顺。

    第一次值班,大半夜的被车队司机吓个半死。

    放着死人的铁柜子里,竟然传来了敲门声。

    一打开,睁着眼睛的“死人”张嘴了,“好冷啊”。

    三悦直接就地昏迷。

    这一昏过去,醒来便是第二天。

    原来昨晚在停尸房里的“诈尸”,是前来体验生活的纪录片导演。

    其实,导演本人也时日不多了。

    对于死亡,他很是坦然。只不过无法接受的,是自己的父母。

    从小到大,他都是家中最得到偏爱的那一个。

    甚至为了养他,父母遗弃了姐姐。

    对于姐姐,他于心有愧;但直到姐姐因病去世那天,他却都没来得及说一句对不起。

    如果不是因为他,姐姐就不会被遗弃,或许也不会死;

    而年迈的父母也不会做错事,更不会无人赡养、孤独终老。

    带着太多的牵挂和抱歉,他还是离开了人世。

    不管是对生的遗憾,亦或是对死的恐惧,对于初入“生死场”的三悦来说,都太过晦涩难懂。

    离开之前,导演给三悦留下了一封信和一只小狗:

    “对于活着这件事,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爱撑着,那么能有很多很多的恨,或者一点点的牵绊也就够了。”

    在殡仪馆工作的每一天,都在不断地迎接死亡的到来。

    此时的三悦还没意识到,这份看似冰冷的工作,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牵绊。

    豆瓣8.3,是近期播出的国产剧中评分最高的一部了。

    也是国产剧中鲜有的,直面死亡的题材。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死”这个字,实在太过刺眼。

    晦气、诅咒、更充满伤痛。

    目的地是殡仪馆,司机会拒载;

    职业是遗体化妆师,房东会赶你出门,兼职老板会把你辞退,相亲对象会伺机溜走。

    靠近殡仪馆的小区,房价没有最低,只有跌得越来越低。

    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无法接受“临终关怀”。

    但实际上,即便我们试图把“死亡”放到很远的位置,它也依旧离我们很近。

    每日朝夕相处的亲人、同事,突然患病、离开人世,不过一瞬间。

    只是修个手机的片刻,一扭头,维修小哥便倒地不起。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意识到死亡正在不断靠近。

    当伤痛像海啸一样侵袭而来,没有人能够做到平静地面对。

    而殡仪馆的工作,“都是为了让去的人安心地去,活的人安心地活。”

    或许在有的人眼里,离开的人们迟早都会化成灰烬,一切不过只是形式主义罢了。

    但有的往生者,终生未婚,送走她的唯有相伴的老姐妹们;

    有的往生者,留下太多遗憾,唯有生者帮他们实现完成。

    化妆也好,骨骼修复也好,这都是人间最后唯一能给他们修整的体面了。

    无意间闯入死亡结界的三悦,从冷漠到恐惧,从害怕到熟练,从非黑即白到理解共情。

    生死这件事,哪是简单的一份工作就能参透明了的呢。

    三悦的同事格格,在小的时候曾经遭遇过性侵。

    她以为逃避人群,把自己痛苦述说给已经离开人世的往生者们,就会有好转的一天。

    但没想到当作恶者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依旧没有对抗的勇气。

    抱着痛苦去死,成为了她解脱的唯一方式。

    父母离婚,长年累月的责骂与压力,也是曾经的三悦想要死的理由。

    她没有牵挂,不想努力,对于活着这件事充满沮丧。

    但如果真的去“死”了,她们的这些痛苦又真的能够解决吗?

    表面上看,那些生离死别的故事,似乎想要教会我们怎么面对死亡。

    但比起面对死亡,好好活着才是我们应该研习的课题。

    剧中总是充满了太多的遗憾。

    父母始终无法接受,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就这样走了。

    直到看见儿子的另外一个身份,为了实现父母的期待,痛苦地活着。

    父母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儿子不喜欢金融、不擅长人际交往,喜欢园林设计。

    好不容易决定为自己而活的儿子,却再也接不到面试通过的电话了。

    为什么这一切,总是要等到生命终结之后才发现呢?

    死亡不是原谅与和解的理由,生才是。

    格格把小时候的事情,告诉了爸妈。

    如果有自己无法承受的痛苦,那么就多找几个人,一起扛。

    三悦终于和妈妈选择了和解。

    “为什么做错事情的是男人,到最后却是两个女人在互相伤害呢?”

    虽然妈妈说话依然那么“刀”,但三悦也渐渐找到了和妈妈相处的方式方法。

    对于生者而言,我们能做的,便是尽量让这份可能带来的遗憾,变得小一点、再小一点。

    我们也必须承认,感动太密集,眼泪太工业,金句太刻意。

    这都是它的问题和不足。

    或许明天来临,依然有无数的中国人谈死色变。

    但至少在今天终结之前,有人愿意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减少哪怕一丁点的遗憾。

    也是一种胜利。

    *本文作者:D

     5 ) 台词摘录

    1.有些人啊,就喜欢用眼泪和大嗓门,来证明自己没错。 2.你不是不喜欢工作,你就是害怕被拒绝。 3.有件事我一直挺想不明白的,为什么所有关心你的人,都希望你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什么不能让喜欢工作的人工作,让喜欢躺平的人躺平,想卷的努力卷,想佛的尽情佛呀? 4.我们虽然没给社会带来所谓的价值,但我们也没给其他人造成过伤害呀。做自己不好吗,不行吗? 5.中国人的葬礼,活人总是比死人更重要,没办法。 6.对于活着这件事,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爱支撑着,那么能有很多很多的恨,或者,一点点的牵绊也就够了。 7.我开这个面馆啊,百无禁忌。我这名字虽然叫伤心,但我可不是让客人都来这儿流着眼泪吃我煮的面的。我是让他们把伤心都留在这,清清爽爽地走出去。 8.这不是骗人,对心存忌讳的人来说,瞒着点,那是体贴他们。 9.风筝是往生者的灵魂,你们的思念都随它而去了。 10.我发现我平常对活着的人说不出来的话,对死去的人说出来,毫无障碍,好像只有在他们的沉默里头,我才觉得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的。 11.在一个不能直面死亡的国度里,这就不是撒谎,这是自我保护。 12.不管多么孤僻怪异的个体,都会在生命的某一刻,找到属于他们的同类。 13.原来人死了也会被嫌占地方啊。 14.好奇怪呀,为什么开心的时候也会哭呢? 15.无论多高超的防腐手段,遗体也总会腐烂,但爱不会呀。 16.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愿最后,能笑着离开。 17.医生是众人的抱薪者,只要医生遵守职业道德,以患者利益为先,社会就应该给予理解和支持,不应该让他们冻毙于风雪之中,以致人人自危。 18.其实,比什么都不做多做一点点,一点点,这个世界也会不同吧。 19.我是生的守门员,你是死的摆渡人,这么算起来,咱们还算半个同行。 20.人只有在立遗嘱的时候,才能明白,哪些事更重要,哪些人要珍惜。 21.能好好说话是因为爱。不能好好说话,是因为太熟悉了就忘了边界了。 22.一家四口,四季不休的努力与艰辛,只为了能托起容纳妹妹的那间教室。那是对抗贫穷的基石,也是他们明天的希望。但偏偏老天决定夺走这四分之一的希望。而他们除了接受,似乎别无选择。 23.直到某一天,你去买面包,发现你今天那面包馅里的奶酪比平时多了点儿。又或者二三月份你走在路上,发现路边的枯枝里钻出一个新的绿芽芽,你都觉得特别幸福,到那个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工作的意义了。 24.熟能生巧的技艺可以培养,但对死亡的共情和理解不能。 25.纵然遗体没有知觉,但遗体背后所凝聚的却是一个家庭的泪与痛。 26.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就是童话,在对的时间遇到不对的人,就是青春。 27.为什么做错事情的是男人,到最后却是两个女人在互相伤害呢? 28.我想殡葬行业之所以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处理逝者的遗体,更是为了告慰生者的心灵,去抚平伤痛,让他们看到亲人在死亡中所获得的尊严和平静。

     6 ) 《三悦有了新工作》:殡葬作为生死棱镜,我们看到了什么?

    2022年电影暑假档,一部讲述殡仪师莫三妹与孤儿小文“相爱相杀”的温情之作《人生大事》以黑马之姿领跑,夺得17亿票房。时隔仅月余,以95后遗容化妆师赵三悦为主角的B站小成本自制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下文简称《三悦》),凭借13集的轻巧体量和并无大咖加持的阵容几度冲上热搜,再次成为爆款。这部剧的热播,也让死亡与丧葬,这个传统话语中神秘恐怖的题材,骤然华丽转身,从讳莫如深走到大众面前。

    《三悦有了新工作》剧照。

    生死教育相关题材,近年出版界曾迎来小高潮,诸多相关书籍的推出,为生死观、临终关怀等话题走出禁忌打下了基础。而关于女遗容化妆师的故事,早在1983年,就有香港作家西西的小说《像我这样一个女子》。文首“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和任何人恋爱的”,开篇即点出,重重职业偏见下,继承姑母手艺的女主角,注定是社会边缘角色,她在咖啡馆等待男友时的患得患失,是温柔与逃避交缠的湿漉心境,也是充满悲剧感的时代情绪。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愁肠百结,然而光阴飞奔40载,日历翻到00后迈入职场、铁饭碗考编潮再起的这一页,世界翻天覆地不同往昔,又经历国际冲突与疫情的洗礼。当死亡更加似远还近,借由三悦一双年轻的眼睛,我们还能看到些什么?再回首已百年身,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又有哪些变与不变?

    撰文 | 一把青

    认识死亡:消融隔膜

    赵三悦当然不是主动要求成为遗容化妆师的。

    她是舞美设计科班出身,找工作因为不是个性太强就是男生优先而连连碰壁,她丧且宅,整天想死,人生格言是“为什么不能让想卷的人卷,想佛的人佛,喜欢工作的工作,喜欢躺平的躺平”,从而被弹幕上的年轻观众视为“世另我”、“我的互联网嘴替”。为了存心让关系不佳的母亲怄气,她接受大姨介绍的工作,开始“替死人化妆”,迈过心理恐惧与畏手畏脚两道关卡,技术问题固然难不倒,实习期过,她自评进步飞快,能控制化妆时间,希望挑战更高难度的遗容处理——馆长和师父却齐齐不予转正,拍案而起,“你都在殡仪馆待了三个月,感受就是这些?

    《三悦有了新工作》剧照。

    差距在哪里?直至殡仪馆来了一个出轨被情人砍得面目全非的男死者,他的妻子悲痛得歇斯底里,质疑角落里三悦稍稍发出的响动是在讪笑,嘲讽她的人生——从怀揣梦想的名校毕业生到全职妈妈,丈夫变心孩子还小,重回职场又早已没了自己的位子,尽管生活被死于不忠的丈夫撕碎,她还是百般挑剔地坚持,无论多少钱也要还原其生前最精神的容貌,拼尽全力创造童话式葬礼,为儿女留下与父亲在人间最后的、也是最好的一次见面,不要太早明白,那些她品尝过的世间疾苦。

    目睹她强打精神的坚强和不堪一击的脆弱,又在殡仪馆各部门轮岗一圈,听到告别式主持人说再难过也要忍住泪水,因为家属还需要她的安慰,也跟司机开车去医院,见到两鬓星星的亲眷苦求医生救救病榻上的老母,“我们不能没有妈妈呀”,三悦终于意识到,她要处理的远远不止一张脸孔,其背后是戛然而止的鲜活人生,是充满遗憾的永久别离,10分钟完成化妆不是值得骄傲的KPI(绩效考核),挑战更高难度的遗容处理更是对往生者的不敬。

    死亡将人陌生化,躺在棺椁里的就算是至亲,也总有层隔膜的寒冰,似乎亲人已经不在那具躯壳里,相信是不少人都曾有过的葬礼体悟。2017年的台湾纪录片《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就是以医学院中的大体老师(供解剖教学遗体)徐玉娥作为拍摄对象。在和丈夫共同签下捐赠同意书后,她先行一步,丈夫每周驱车去学校看看她,镜头没有回避那些焦黄的皮肤与暗红的器官,虽早非生前样貌,仍旧习惯闲话家常地诉说,“因为她是我老婆”。而在课程开始,肉身经历防腐、分解与缝合之前,医学系学生的暑假作业之一,是去拜访大体老师的亲友,了解她去世前的生活和性格,小小的一个环节,却把知识传递扭转为充满温度的寻求生命同理心,就如同三悦的化妆刷扫过的不再是简单的眼耳口鼻,手术刀下,也远远不止血管与骨骼而已。

    纪录片《那个静默的阳光午后》剧照。

    因为未知,所以恐惧。为了消融这份陌生感,倡导生前面向身后事的理念,三悦那些外传工资两万打底,实则钱少事多随时待命的同事们,都各自绞尽脑汁。告别式主持人会在仪式开始前,无视忌讳握住逝者的手,进行平等的对话式自我介绍;小区对面要建临终关爱病房,化妆科师姐不顾房价大跌风险,成了第一个签名支持的户主;成天嘻嘻哈哈的副馆长查出癌症末期,他在网上更新遗愿清单Vlog(视频日记),向妻子再次告白,与久违初恋共舞,搞树葬、办开放日,将余下的生命和死亡本身,都贡献给这份事业。

    是伟大?抑或无私?换言之,这般职业,可以用热爱来形容吗?也许更多的是尊重与平视吧。不同于久负盛名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2008年电影《入殓师》中,那份日本文化特有的肃穆庄重与行礼如仪,《三悦》这个本土故事,殡仪馆的暮气涣然冰释,又焕发充满闹腾腾烟火气的中国式生机,树葬区的榕树投下一大片荫蔽,骨灰埋在泥土里,又长出漂亮的小花,路过的孩子不禁驻足观赏,轻盈的日常点滴,往大了说,不就是生命的循环吗?

    《入殓师》电影剧照。

    处理哀痛:对照坐标

    三悦起初不敢向人透露工作内容和地点,仅说是服务业,怕遭白眼、被嫌晦气。直至认识在临终关爱病房工作的医生罗大淼,他向她友好握手,说“所以我是生的守门员,你是死的摆渡人”——如果说明暗代表生死,殡仪馆就是建在这过渡性光影的交界时空上。

    当死亡成为既成事实,生者该怎样自处?法国哲学家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在母亲去世后的《哀痛日记》中反思,哀伤是一层层的、像硬化的痂,每一片都完整成块。时间不会让哀痛消失,只会使哀痛的情绪性消失,“不是将丧伤(悲恸)消弥(以为时间可以疗伤的愚蠢想法),而是改变它、转化它,将它从一种静止状态(困厄、悒郁、不断重复的相同情绪),变成一种流动状态。”

    《哀痛日记》,作者: [法] 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著 / [法] 娜塔丽•莱热(Nathalie Léger)整理、注释,译者: 怀宇,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剧中种种让人极易共情的个案,更印证了这种形而上的抽象表达:中年丧妻的男人借口“要瞒着孩子”酗酒麻痹,直至早早洞悉一切的幼女自残入院,才被现实惊醒;修理手机的店主突然倒毙,家乡务农的父母老远拎来最好的棉花,弹一床厚厚的被褥,送儿子最后一程;独居老人将房产证绑在身上咽气,几个不孝子翻箱倒柜遍寻不获,却无人想到,给亡父换身衣服、擦擦身体;慰安妇去世前留下歪歪扭扭的手书,叮嘱葬礼上不要遮掩,要把伤疤袒露在世人面前……众生皆苦中的一抹甜,是心肌梗梗塞的十几岁男孩,被拉到殡仪馆后“死而复生”,他对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爬起来揉揉眼睛好像刚睡醒。罗医生科普,这种极罕见的奇迹在医学上被称为拉撒路综合征(Lazarus syndrome),但经历大悲大喜的亲人们显然无瑕深究,无言地拥着失而复得的孩子坐在回家车上,眼眶却泪盈盈,只道是寻常,却多么来之不易。

    《悲伤的力量》,作者: [英]朱莉娅·塞缪尔,译者: 黄菡,版本:新民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2月

    与之相似的例子,是英国悲伤心理治疗师朱莉娅·塞缪尔(Julia Samuel)的死亡辅导工作手记《悲伤的力量》。求助者分三种,失去伴侶、失去父母、得知自己罹患绝症。作者以人类学视角,观察每次会晤時他们的状态,追溯其成长历程,以及处理悲伤的方式,也未回避那些非道德手段,例如酗酒、找性伴侶等等,再牵引出心理学解释:如何向儿童解释?在终于振作快乐生活之后,怎样面对内心的罪恶感?

    近年出版的生死教育相关图书《最好的告別》、《死亡的脸》。

    这几年,生死教育成为热话,怎样从正视死亡的事实中反思生命,继而活出更丰富的人生,相关书籍如雨后春笋,既有译作如白宫健康顾问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最好的告別》、耶鲁大学教授舍温·努兰(Sherwin Nuland)《死亡的脸》,也有格外关注此类议题的退休传媒人陆晓娅结合个人经验所撰写的《旅行中的生死课》、《影像中的生死课》等等,鼓起勇气面对告别,仅是踏出第一步,而再多医学道德的思辨与理论指引,都比不上实际情境的推演更具说服力,对照他人处理哀痛的方法,才更易明确自己的坐标,这条路未必易行,却会更加清晰。

    近年出版的生死教育相关图书《旅行中的生死课》、《影像中的生死课》。

    继续生活:交棒思考

    既写死,也映照生。其中一则最为极致的推演,是三悦的化妆科师父,罹患阿尔兹海默症日久,愈发暴躁而混沌,他成为“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对儿子的错乱印象都定格在2014年以前,德高望重的业界泰斗,沉默呆坐的时间越来越长,像在经历一场把记忆和人生卷走的台风。

    《三悦有了新工作》剧照。

    美国作家葛瑞·瑞斯维格(Gray Reiswig)在记述早发性阿尔兹海默家族遗传病史的著作《千里凝视》中,以书名四字命名这种“停下脚步凝望,目光呆滞而遥远”的神态,他更进一步揭露,患者如经历漫长的死亡,目睹这段心智逐渐萎缩的过程、看到对方承受“随机而无目的的痛苦折磨”,不免让家人浮现“祈祷他过世是不是不应该”的矛盾感,而当事人,则“很怕自己会死,但更怕自己活太长,因为我不能决定自己要做什么”。

    如果说这是阿尔兹海默症的A面,《三悦》呈现的B面则更为残忍——当发现症状加剧的原因是身体内的人造关节化学元素超标,大家决定立刻为师父签字手术取出,替这列遗忘的火车踩下刹车键,而大雾散去记忆清晰,原来2014年其子航班失踪一去不回,眼前的老人走出了病困又被悲伤吞噬,众人迷惑了:手术成功是幸事抑或不幸?旁人又从何而知患者是不是甘于遗忘?有谁够资格替当事人做决定?如此苦涩的伤痛往事,会不会其实糊涂一些,目空一切也好?还有那个恒久的难题,寿则多辱,人怎样才可以有尊严地老去?

    《三悦有了新工作》剧照。

    还是将思考交棒到观众手中吧。尽管,该剧从原生家庭、童年性侵,到社畜压力、重男轻女,“踩点式网罗社会热点”的野心太大且涉猎太广,显得单一故事挖掘有欠深度,剧终人物开口闭口的金句与道理,工作和爱情双线并行的模式,也难免有太过说教和模仿日剧营造“小确幸”的嫌疑。但需要明确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我们的时代,三悦这样的一个女子,其身份远不止“互联网嘴替”,而更像是平行宇宙中,一个体验生活的自己。

    正如该片编剧、曾以《相爱相亲》斩获金马奖最佳剧本的游晓颖希冀,三悅身处这个理性与感性为一体的位置,“在贴地行走的同时,稍稍超越现实小半步,让人看到关于殡葬行业更多的幕后,以及未来的可能”,从冷漠任性只求躺平,到学会“道谢、道爱、道别”,三悦的成长,固然有主角光环的美化加持,更重要的是,以殡葬作为切入口, 宛如棱镜般地抛出议题,不仅折射八百万种死法,更体味人间百态,是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一把青;编辑:走走;校对: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短评

    周依然长得太有辨识度了,演技也很好。这个剧的主题内核很日剧,比如御宅族、殡仪馆等设定,先看一集观望一下。【bilibili】

    6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 这剧给我的感觉就像:好利来和哈利波特联名的海格的蛋糕。你看着特别好哭,每处台词和设计也都看得过去,还有一点点“巧合”的用心,但是不能细品,细品就有点工业割韭菜。总体上你问我它好不好,我会说它好。因为我就是这种永远会因为一点点表面美好的幻想和热爱心甘情愿被割韭菜的人。人生拥有一点主观的爱和羁绊真的很重要,这才是人生的动力和活下去的过程…

    11分钟前
  • 🧸狸
  • 推荐
  • 新兴网剧的通病,想碰热门话题,但是又没有大家编剧导演的能力,导致表达观点像在说教,煽情搞笑像在卖弄,演员演技和镜头语言的苍白无力也是一大缺陷,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典型

    13分钟前
  • 一张废纸
  • 还行
  • 浅追了一下,这个风格很小破站了,不沉闷压抑,平静温暖的叙事隐藏了很多对生命的思考

    18分钟前
  • 蔷微
  • 推荐
  • 六尺之下的题材对于国产剧来说真的太值得鼓励了,无论如何都要给B站鼓掌。但说实话从铺垫到展开都稍微有点生硬。加上过多的金句直接朝你脸上拍,少了点用情节带出的自然治愈感。

    20分钟前
  • Em
  • 还行
  • 不忍心吐槽,但必须实诚地说,借着遗体化妆师这种生死题材去做叛逆年轻人的成长、做家庭关系和解,简直就是水到渠成、轻而易举的事。也正因为如此,想要做得不尬煽情、不空说教很难,想要做得深刻引人反思有惊喜更难。很显然,三悦除了添加些b站口味的年轻、二次元元素,基本只剩可以预见的缺点,更可怕的是剧本肉眼可见的事件堆砌,转折生硬,情感和思想大篇幅依靠旁白…总之我丝毫无法被这个作品打动,如果说它有一丝一毫感人的点,那也是基于我自己生命体验生活阅历带来的联想,而非作品本身的自然共鸣。

    23分钟前
  • ShameOnMe
  • 较差
  • 情理之中的故事,意料之外的治愈,立足中国社会现状,以殡葬工作者的视角叙写世间情感,很美好的一部剧

    28分钟前
  • 卡夫卡的小屋
  • 推荐
  • 题材少见,但剧情脱离现实,殡仪馆可是铁饭碗啊。。。

    32分钟前
  • 超酷的小七
  • 推荐
  •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直面悲剧的样子是治愈

    35分钟前
  • 大王
  • 力荐
  • 女主就是世另我,妥妥嘴替,让项工作的工作,想躺平的躺平,想卷的卷,想佛的佛!这不是我向往的人生状态嘛哈哈哈

    37分钟前
  • 木风
  • 推荐
  • -三悦,你真好。-是好人卡的好吗?-是想和你一起看小花花的好。(啊啊啊啊啊啊!)

    38分钟前
  • 落心落意
  • 力荐
  • 就冲着第八集的格格,就值得给五星...在一众无意义的国产剧中,希望这种剧多来些...儿童太缺性教育了...ta们太应该知道什么是对与错了...而家长也应该多了解下,儿童猥亵的危险源太多出自熟人作案了...而且,请学学格格的父母,坚定的站在自己孩子的这边,给惶恐不安的孩子一个立足点。而不是像房思琪的家长...我曾在某本书留言说中国应该引进性爱自修室这部剧,很多人不理解,说我媚洋...我想说需要的不是这部剧,而是剧背后的性教育...以轻松的方式让大多数人能耐下性子看下去,学到点什么而已...

    43分钟前
  • 葉藏
  • 力荐
  • 殡葬这个行业在我国一直是讳莫如深的,由于习俗和各种迷信导致人们对死亡都是谈之色变。抛开专业细节,本剧所表达的殡葬业的意义极具积极力量。生与死,躺平与工作,生存与热爱,在剧中互相对立并存在着。死的摆渡人,生的守门人,天上摘星星的人……活着就应始终热爱,充满感动。

    46分钟前
  • 锤子小高
  • 力荐
  • 第四集略感动。代际、亲密关系支线故事的呈现,是锦上添花。女主成长,和遗体化妆师职业是叙事主线。除了女主是编剧的「嘴替」——略显矫情地不断“点题”和“升华”,剧作精准对位B站圈层受众:情节刻意,矛盾处理简易,台词过满,大概是为了照顾平台低龄结构受众。但从成片来说,话题性满,沉重题材喜写,群像人物立体、鲜活。

    50分钟前
  • 凡凡不在家
  • 推荐
  • -怎么对抗无意义感? -做下去,一直做下去。

    52分钟前
  • 一碗热汤
  • 力荐
  • 有些职业总有人要做,这就是存在本身的意义,只不过今天get到了另一面,殡葬是给活着的人的安慰

    56分钟前
  • 念阿迪
  • 力荐
  • 难得国产剧放下了对“死”的偏见,内核关于“殡葬也能温暖”,题材很有看头

    60分钟前
  • 林季子(已割喉
  • 推荐
  • 四星观望。养狗的人看到礼物跑向三悦破大防😭谁能懂

    1小时前
  • mild前小羽
  • 推荐
  • 演员总是居高临下的说着可以截图发微博的夸张又悬浮的台词……

    1小时前
  • Verisimilitude
  • 还行
  • 不跟原生家庭和解、不爱工作就爱躺平,但为了钱又得硬着头皮出来工作。心里想着死了算了,但又会因为一条小狗而鼓起一口勇气再活一天,非常年轻,非常喜欢。

    1小时前
  • 原田 凱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