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记录片美国2014

    主演:理查德·尼克松  亨利·基辛格  Stuart Herrington  Juan Valdez  Frank Snepp  Graham Martin  理查德·李·阿米蒂奇  Gerald Berry  Kiem Do  Hugh Doyle  杰拉尔德·福特  Steve Hasty  Paul Jacobs  Jim Laurie  Joseph McBride  

    导演:罗瑞·肯尼迪

    猜你喜欢

     剧照

    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2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3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4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5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6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3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4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5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6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7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8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9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3:09

    详细剧情

      上映。故事讲述了越南战争的最后几天,北越军队节节胜利南越军队则面临崩溃,美国方面的只能面对这样的道德困境——到底是服从白宫的命令只带美国公民撤离,还是冒着被指控叛国罪的风险尽可能多的保留南越盟友的故事。
      在越南战争的最后几天,北越军队节节胜利南越军队则面临崩溃,共产主义的胜利不可避免,美国方面的外交和军事人员接到指示准备撤退,然而他们也意识到,当他们离开后曾帮助并投靠他们的南越盟友将面临生命的威胁。此时他们只能面对这样的道德困境——到底是服从白宫的命令只带美国公民撤离,还是冒着被指控叛国罪的风险尽可能多的保留南越盟友。

     长篇影评

     1 ) 黑暗时代的白色光芒

    失去国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当载满难民的美国和南越的船只抵达菲律宾时,他们只得降下所有南越的国旗,难民才能踏上菲律宾的国土。唱最后一支国歌,在大海上看最后一次飘扬的国旗,是南越人最悲伤也最无奈的时刻。他们流泪了,泪流完了,只剩下空洞的神色。
    影片故事开始于巴黎合约签订后,美国从越南退兵。不久北越与南越的战争打响,随后南越节节败退,直至北越最终统一了全境。在北约军队逼近西贡的压迫性的局势下,影片着重描写了,美国政府的冷漠举动和美国军人和大使的自发性人道主义行为,两者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国家是以利益为行动准则,不带有人的感情因素,所谓政治也就往往冷酷无情。
    近来在全球反恐的大趋势下,俄罗斯与土耳其的擦枪走火事件不断,而美国的暗中举动,也令人不免为长久以来难得的和平担忧。人的本性是利己,代表不同人意志的国家体制,更是将利己的本性放大,所以两国交战,常无对错,只论成败罢了。
    作为战争下的普通士兵与百姓,与国家整体间的激烈对抗呈现了明显的反差,他们彼此间并无深仇大恨,也许在一个平和的日子,还能一起喝茶钓鱼谈生活琐事。但被民族大义,国家荣誉挟持到了道德高地的他们,只能成为炮火里的一员。
    影片中美国大兵对南越人的无私救援,成为了那个黑色时代一抹炽烈的色彩,不过也只是昙花一现,在现今的世界格局下,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读三体时,对书中一套理论记忆尤深,大致是讲如果有外星人入侵地球,不管从开始收到这个信息到实际入侵相隔多么漫长的时间,地球内部一定会产生分裂,而非一致抵御外敌。
    将这个观点放置在影片中,也同样合适。人类或许会互助友爱,但不会形成长久的稳态。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至于对事事太过悲观。接受了人性的本质,才会倍加珍惜和感激那些片段的温暖和平和。

     2 ) 影评

    “1884年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二次世界大战中又被日本侵占。越南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于1945年8月革命取得胜利。9月2日,越共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同年9月,法国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进行了历时9年的抗法战争。1954年5月越共取得“奠边府大捷”后,法国被迫在日内瓦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定,越南北方获得解放,南方仍由法国(后成立由美国扶植的南越政权)统治。”1961年起,越南北方政府开始寻求统一,1973年签订巴黎协定,同年美国开始撤军,1975年开始撤军基本结束,1976越南全国统一,整个过程耗时30年。

     3 ) 从盟友的生命看越战历史

    任何一部关于越战的片子都会被过分解读已经成了常态,毕竟越战改变了美国,美国改变了还在改变着世界。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更适合不知道越南和越战历史的人看,才会少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那样这部纪录片才不会被贴上伟光正、黑越、反思等等标签。纪录片只要真实就够了,如果说非要有什么内涵的话,核心很可能是:盟友的生命也同样重要。
    影片开始的时候已经是1975年4月了,二战已经结束30年,但越南的枪声从未停止过。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越南的现代史。二战之前,由于清政府日衰,越南失去保护沦为法国殖民地。二战彻底打乱了世界秩序,强悍的轴心国被击垮,英法摇摇欲坠自顾不暇,美帝尚未掌控世界,一大批亚非拉国家趁机揭竿而起,掀起民族独立风潮,最显眼的是印度。1945年8月,日本人投降撤离之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共在河内建立民主共和国,卷土重来的法国人扶持的保大皇帝在西贡继续殖民统治,越南自此被分裂为南北两半,埋下祸端。
    17度线


    一山难容二虎,双方起初小打小闹,但两个大国的插手使之演变成一场大规模战争,这两个大国就是美国和新中国。这场战争持续9年,直到1954年5月,北越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为止,战争的结果就是中国人民熟知的“抗法战争的伟大胜利”。法国是被赶走了,但是越南土地上多了超过百万的尸体,而地图上的南、北越并未发生任何变化。很多战争就是这么无聊到以统计尸体为乐。
    就像一块带血的钻石,明知道会脏手,但只要你丢掉,立刻就会被人捡走,何况越南这种无力自保的战略要地。法国人走了,美国人来了,皇帝走了,独裁者来了,狼走了,狮子来了。1955年,美国人扶持的吴庭艳上台统治南越,资本主义和天主教继续和共产主义南北对峙,如同今日之朝鲜半岛。
    吴庭艳这个人性格很极端,丝毫不亚于纳粹,可能跟当时的世界政治风气和他早年挫折的政治生涯有关,我们早年在港片里看到成排的和尚被枪毙就是他的杰作。而脱胎于殖民地的美国人显然不是个合格的殖民者,他们任由吴庭艳胡作非为,直到1963年6月11日僧人释广德在西贡的十字路口浑身浇上汽油自焚,一名《纽约时报》记者麦尔肯拍下了这一幕。西方世界震怒了,美国民众不相信自己的钱被拿去支持这样的独裁者,而吴庭艳的兄弟却说:如果佛教徒想要另一次烧烤,我很乐意提供汽油。相对应的:麦尔肯拿了那年的普利策奖,而吴庭艳5个月后被政变军人枪杀。
    僧人释广德


    吴庭艳的死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美国找到了新代理人,南越人民看到了新希望,胡志明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一个对基本没有危害的佛教徒都如此残酷的人,对待共产党员就可想而知了。本来他的死可能会提前结束越战,但是很不幸,另一个人20天后也死了,他就是肯尼迪总统。
    很多史料显示,肯尼迪计划在自己的第二个任期里从越南撤军,但约翰逊让这一计划成了泡影,他决定给美国史学家留个谜题,给美国的艺术家们留下点念想。在越南战场,艾森豪威尔派了800人,肯尼迪派了16000人,而约翰逊派了560000人。二战至今,美国大兵从未参加如此规模的战争。这对无数的美国家庭是场灾难,与二战相比,更是毫无意义的灾难。到1968年底,越南战争已经从疥癣变成了美国的癌症,再不切除就要完蛋的地步了,这时,轮到精明的尼克松出场了。
    尼克松清楚为什么瘦小的胡志明能和高大的约翰逊斗争这么多年,他也清楚中国和苏联在珍宝岛大打出手,是时候结束越战并打击国际共产主义老大哥了。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尼克松摸清了毛泽东的底线,次年,《巴黎和平条约》签订,美军完全从越南撤出,第二个朝鲜半岛眼看就要成为事实了。但是意外发生了,水门事件越演越烈,尼克松黯然辞职,福特连升两级,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不合格的总统之一。
    尼克松访华


    说到这里,就和我要评论的这部电影接上了。就像电影里说的一样,只要尼克松在任,毛泽东也要给他面子,北越是不敢入侵南越的,别看美国人撤走了,航空母舰随时都能打击北越。尼克松可不是约翰逊那样的软柿子,1972年北越举国之力发动复活节攻势,结果让尼克松把武元甲的大将军衔都炸没了。尼克松1974年8月下台,北越在中国的支持下违反巴黎和约,入侵南越,8个月后,越南完成统一,成了我们今天在地图上看到的样子,而美国,就像电影里的福特总统一样远远的看着这一切发生,再也没有涉足越南政事。
    现在终于可以说说电影了,情节很紧凑,最后一天被分解成小时讲述,场景不断从大街、使馆、白宫、军舰上切换,前半截主要是在讲如何计划撤离,后半截讲如何实施撤离。从白宫到使馆的犹豫不决,导致最后不得不用最差的直升机方案。美军的执行力和大使的牺牲精神令人赞叹。影片中有很多难以置信的镜头:直升机成了一次性装载工具,满街的军靴和军服,人群中举着手枪扎着红领巾的越共女兵。据说很多镜头都是初次披露,非常值得一看。
    还是忍不住要再说一点历史。越南统一之后,在越共统治下,上百万人被投入劳改营,上百万人逃亡,几十万人被处死,几十万人非正常死亡,具体数字可能永远无法统计。美国从越战脱身,经过短暂的低潮之后,继续占领世界制高点,终于将苏联拖垮。而统一的越南依旧战事不断,被苏联玩弄,甚至和无私援助过它的中国兄弟也打了一仗。现在大家都理智了,不再谈什么实现共产主义了,专心发展经济,有钱的中国青年可以考虑去越南办厂,因为那边劳动力便宜,没钱的中国青年可以考虑去娶个越南老婆了。

     4 ) 美军和他们的盟友们《在越南最后的日子》

    《在越南最后的日子》2014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提名作品,讲述在越战中南越政权土崩瓦解的最后几天里,美军撤侨和尽可能多撤离南越盟友的故事。从纪录片的拍摄技巧来看,电影做的很不错,尽管导演是和这场战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肯尼迪家族成员,电影没有使用主观评判的旁白,观众看到的是大厦将倾的慌乱时刻珍贵影像和照片,听到的是亲历者娓娓道来的回忆和感受。纪录片对于历史还原的优势在于,观众看到的都是真实画面,可以让观众强烈的感受到曾经发生的事件。可是任何一部纪录片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导演的作品,导演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有着绝对的主导权,导演决定让观众看到什么,从那一个视角去看。而这就决定了观众的判断在所难免的受到导演的影响。
    我喜欢看此类涉及到政治和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因为此类纪录片可以给我一个思考的支点,最起码我看的影像画面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可以通过一部纪录片就可以对历史事件产生正确的认知和评价吗?答案是否定的。越战题材的纪录片我看的不多,我用二战题材来举例。二战的参战国家更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更甚远,所以各国对二战的思考更深刻,涉及的纪录片也更多。我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挑一个大事件或者大战役,然后尽可能找到关于它的所有纪录片,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导演的都找出来。这个在云时代很容易的,花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把BBC,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央视,NHK,前苏联的关于一场战役的纪录片都下到硬盘里。非常遗憾我没看过一部朝鲜的此类纪录片。之后找个空闲的周末,一部部看完它们。看的时候不要思考任何问题,只是认真的看,每部看完之后用几分钟时间做下笔记,写出自己对该片最直观的感受,看下一部的时候一定不要回忆前边看过的。等全看完之后阅读自己写过的笔记,就会发现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得出结论和观点相差是天渊之别。当然不是所有历史事件不同的视角得出的结论都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对于“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各国之间的评价基本差不多,有不同也是很细微的,但是如果是选择了“苏联红军解放波兰”就会清楚的感觉到舆论导向对人思考影响的巨大。
    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随着表达个人见解的平台增多,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论都有各自展现的舞台,这肯定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是人民思维活跃而不是被某种意识形态教化束缚的表现。可是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国内质疑官方言论已经成为非常时髦的思潮。这里讨论的范畴只限于历史事件,新闻事件范围更大更复杂我智商达不到标准。这种质疑我也有,二十岁之前我从来不知道金日成发动了朝鲜战争,也不知道武汉会战死了那么多国民党官兵。而现在网络中此类质疑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谩骂型对相信官方言论者破口大骂或者一律定义为五毛党;二想当然型对历史事件基本情况一无所知,反正你说的就是假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永远不信。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一回我和一大帮发小吃饭,当时正在保钓反日游行,喝了几杯话多我说了句官方评价“义和团式的爱国情绪并不可取”。此话一出马上好几位弟兄瞅我的眼神就不对了,接着对我的反革命言论进行了深刻的教育和批判。我不鸟他们,别看他们吵吵的脸红脖子粗,也不会出去把我车砸了,况且我开的不是日本车。就算我开的是日本车,这时别说被砸了就是被人故意用钥匙划一小道,骂我最凶的几个肯定抄起酒瓶子,冲出去把那货撂倒。当然也有可能人家人多,被撂倒的是他们,但是冲出去是一定的。这种吵吵闹闹我们之间进行了三十年,好朋友之间无所顾忌的争论也是表达友谊的一种方式吧,至于吵得什么我不太在意,但是那次他们一句话过了好几年我都没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要是有义和团那些宝贝能被强走吗?”;三引经据典型,这种类型的人文化水平很高,基本具有英文读写能力,很多在国外或者有留洋经历,影响力也最大很多大V属于这个类型。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举出大量的佐证来扳倒官方言论。你看纽约时报怎么说的,你看时代杂志怎么说的,你看CNN怎么说的。说实话我有点崇拜这类人,喜欢读他们的文章。看看人家都读什么杂志,再看我下到硬盘里的除了《Playboy》就是《Penthouse》,素质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可是我同样也有一些疑惑,对待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西方国家是一边倒的在否定我们的官方言论吗?我觉得不太可能,就以在文化上处于绝对霸权地位的美国来说,美国的驴和大象叫声也不一样啊。那我为什么从那些大V那里看到的是基本一致的看法呢?我一个半文盲都会产生的疑惑,大V们怎么会没发觉,这绝对不可能,人家都是什么水平,人家是公知,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只有一种可能,大V们也只挑想让我知道的才说,不想让我知道的不说。任何历史事件光听别人说,绝对无法得到正确的答案,即使看了一部关于这件事的纪录片,看到只是真实的画面,而观点是导演的,未必是正确的。
    回到《在越南最后的日子》,看过电影之后我习惯的列出几个感兴趣的问题,这篇文章不拿出全部问题进行讨论了,只讨论一个问题,其他的只在文章结尾把问题列出来,答案感兴趣的朋友自己思考吧。电影用很大的篇幅来叙述一件事,因为卡特政府和葛雷恩•马丁大使对越南形式错误的研判,导致进入西贡美国大使馆的越南盟友没能全部随美军撤离越南。而这种对曾经和美军为了自由和民主并肩战斗生死与共的盟友的背叛,比战争的失败更加令人沮丧,失望,内疚和自责。接下我想思考的只有一个问题美军如此在意的盟友对于越南人心中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图片地址

    http://s8.sinaimg.cn/mw690/0066sq57zy6SsVo4k7547

    上边的这张照片十分出名,关注越战历史的朋友可能一眼就可以认出照片中拿手枪的那个人。阮玉鸾,南越的警察官员。在看《在越南最后的日子》这部电影时,开始不到十分钟我已经意识到电影的主题是撤退,美军和盟友的撤退。之后我潜意识中就在问,导演以你出身背影敢不敢客观的把阮玉鸾拿出来说说,如果不敢,那么电影就会给我讲一个一群为了自由而战的勇士,即使失败,依然悲壮的故事。不出所料,看到降旗的桥段时,我对电影的定义是拍的不错的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片,只是以电影技巧评判没有另外一部德国爱国主义教育片《意志的胜利》拍的好。
    说到美军的越南盟友我第一个想到了阮玉鸾,相信很多喜欢越战历史的朋友会和我有相同的感觉,阮玉鸾绝对是在西方国家最出名的,最富有争议的,最具影响力的南越军人。说说阮玉鸾和这张照片,这张照片拍摄在1968年北越的“春节攻势”之后,地点是西贡的街头,拍摄者是一位美联社记者,阮玉鸾的身份是南越的警察总长,退役前的军衔是准将,相当于我国的大校军衔,属于高级干部。这张照片发表在美国各大媒体的标题是《阮玉鸾将军对越共上尉执行死刑》,结果在当时美国反战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时代背景下理所当然的掀起了悍然巨波。在美国乃至欧洲的反战阵营中有两张被封为旗帜性的符号化新闻照片,这张就是其中之一。试想一下,留着长发,穿着花衬衫喇叭裤,唱着摇滚乐在白宫门前示威的美国青年,手里举着的就是这张照片时,阮玉鸾和这张照片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力就不言而喻了,首先这位美联社记者凭借这张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之后影响了约翰逊的总统连任,影响了越南停战协定,影响美军撤退,影响南越全面溃败,越南成为了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而前面所说并不是故事的全部,高潮还在后面。多年之后,1998年阮玉鸾因癌症去世之后,这位美联社记者在《time》发表了悼念阮玉鸾的文章,文中充满了忏悔之意。大致情况就是他拍摄这张照片时,阮玉鸾之后告诉他,被杀者是个越共游击队小头目,在西贡杀了自己警察同事的全家和无辜平民,大大小小几十口。原文和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大体就是这意思,美国人民误会阮玉鸾将军了,他其实是捍卫民主和自由斗士,是真爷们,他杀那个人本来就该死,所以他是个英雄。这篇文章国内很多知名网站都转载或者报道过,现在也应该能搜索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不知道其他人的感受,我个人的感受是,用谎言欺骗了全世界的人,我有必要去相信你的忏悔吗。阮玉鸾后来的凄惨境遇大致是这样,他作为美军盟友背井离乡撤退到了美国,隐姓埋名开了家披萨店度日,1991年因为身份暴露经常被反战人士骚扰被迫关门,1998年身患癌症丢下妻子和五个孩子孤儿寡母凄然离世。我补充一句原文没有的,阮玉鸾出生在1930年,91年61岁,98年68岁。
    介绍了阮玉鸾极具代表性和标志性身份,我开始想作为一部关于美军盟友题材的纪录片为什么没有提到他呢。美联社记者的忏悔显然无法让阮玉鸾的形象成为一名民主斗士,现在美国警察也不敢在纽约大街上把一位戴着手铐杀人如麻的基地分子一枪崩了。而这张照片拍摄在西贡的街头,如果美军及其盟友的自由之战取得了胜利,阮玉鸾会在河内的街头做些什么呢,那可是遍地的越共游击队员,包括十岁的孩子和十六岁的少女。历史是美军撤退之后,单靠盟友只坚持了两年多不到三年,越共占领了西贡。西方媒体一直在公布1968年“春节攻势”越共占领顺化的一组数字,至于1975年西贡失守后的伤亡数字倒不怎么提起,可以理解被打跑后统计出来的数字可信度不高。四十多年以后这部纪录片《在越南最后的日子》,又让我复习了一遍,“例如 当时顺化市,被北越军队占领之后,一个长长的黑名单上,有数千人被捕,学校的老师们 政府公务员,都被认为是反共分子的人,都被处决了。”如果阮玉鸾长长的黑名单上,都是越共游击队员时,美军会怎么做,美军的盟友会怎么做?把这个问题留给所有看过这部纪录片的朋友吧,尽管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
    我喜欢看纪录片,纪录片能令我思考。大部分时间在看变4,速7,妇联2,我挺喜欢看,热闹,刺激,过瘾,可我思考的机会不多。《在越南最后的日子》看完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
    没有美国人,吴廷琰敢不敢和取得奠边府大捷的胡志明加武元甲比划游击战?
    美国人真是为了自由的理想介入他国的内战吗?
    美国人坚决支持的盟友有没有法西斯?
    把美国人作为盟友可靠吗?
    把民主党的美国人作为盟友,美国总统是共和党了,怎么办?或者反过来。
    拍摄阮玉鸾照片的记者是共和党人吗?如果是,他那时为什么说谎。
    约翰逊如果连任总统,美国会在越南打下去吗?打下去会赢吗?
    没有美国人身影的内战是伤亡数字是更多还是更少?
    撤退到美国的越南盟友过上了什么样的幸福日子,滞留在香港的十几万越南人有美国的盟友吗?他们怎么不去美国那个自由的国度?
    越战期间越南死亡人数在200万到400万之间,这数字的跨度挺大,可是没有任何国家和组织有更确切的数字。

     5 ) 隐秘的主旋律 隐秘的主旋律

    当你在观看一部纪录片之前听闻它将呈现从未展示过的图文以及影像资料,那藏在极少数人记忆深处的一段隐秘历史即将公之于众,那么纪录片本身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便会自然而然地超越其艺术价值,[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便是典型一例。

    该片讲述的是美军在撤离越战泥潭之前几个月遇到的困境。当时北越军队步步逼近,美军支持的南越军队即将崩溃。在北越很可能对南越军队进行“大清洗”的危难之际,美军陷入了道德困境,是服从白宫命令赶紧撤离,还是冒着叛国罪的风险带着南越难民逃离苦海?全片的矛盾点即在此,[在越南最后的日子]做得干净利落,开篇五分钟就直接将问题摆在了观众面前。

    前面已提及,借助肯尼迪姓氏的天然优势,该片最大的看点在于那些不曾公开的珍贵史料,没有解说词没有字幕没有搬演,一段段新闻片的片段展现在眼前,不容怀疑不由分说,时空的界限被触手可及的真实感打破,逼得人无法呼吸。

    但光是历史资料的堆砌,就好比24小时的商店监控器是无法成就纪录片的,好的纪录片还需要创造性的发挥。在[在越南最后的日子]里具体体现在“讲故事”上。选了好题材自然有讲不完的素材,但以纪实美学为主导的纪录片如何利用戏剧美学讲故事对导演来说是个考验,故事本身无所谓,关键在于讲述的方法,是讲得干涩无味还是一波三折,要看导演的功夫。[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中全片始终贯穿着悬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罗瑞对于时间的掌控相当好,足够的时间延长了观众对于故事后续的期待,在借用资料、当事人口述、配乐构建的想象情境中(危难时刻的生死抉择),观众被讲述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导演所操控)的情感所引导。这些或愤慨或怜悯的情感的产生,全得益于罗瑞对人类普世价值情感的熟练掌握。

    但是,始终游离在讲述之外的,或者说未被感性冲昏头脑的部分观众,很快便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越南最后的日子]并非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客观。借用维尔托夫爷爷的话来说:“纪录片中的真实素材必须在一个主题下贯穿起来,这个整体才被称作真实”。那么,该片的主题是什么。在美国士兵竭尽全力解救被困越南难民的故事背后,在赞颂美国人道主义精神的背后,该片隐藏了什么。只要仔细搜寻一下以往的认知,便会发现,越战片中的自省反思精神在[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中被遮蔽了。再来看被采访者的身份与背景,美国一方均为上级士兵,越南一方也极少数普通人,彼时的他们都在为美军服务,且在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后都举家迁往了美国。罗瑞对于素材的选择性呈现难以让人信服,甚至让人不禁产生怀疑,罗瑞拍摄这部纪录片时是否曾前往越南,为何没有看到越南百姓(而非官员)被采访(他们作为弱势个体本应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为何没有看到越南方面的资料。也许这些都是政治层面上的“不方面”,但可惜的是,这些片面的呈现已经抹杀掉了本片的客观性。

    选择素材上的不公允,辅以最后几分钟的道德说教,宣扬大美国精神的“主旋律”的帽子已经扣在了[在越南最后的日子]上了。

    本文首发于《看电影》周刊,转载请说明

    文 调反唱唱

    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

     6 ) 平铺直叙,美国佬讲述了一个小问题,却回避了战争胜利的本源!

    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起码能让人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但这段真实的历史仅限于运输人类,其实这种运输是美国人怕失去盟友的恐惧。但电影从始至终回避了一个问题:战争胜利的问题!
    从历史来看,当美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战争的时候,国内大多是无条件支持的,就算有反战的杂音也绝非主流,从美西战争,一战到二战都是如此。然而没有想到越战拖得太久之后,国内掀起了疯狂的反战情绪,也迫使希望连任的美国总统不可以忽略民怨,必须从越南撤军。到现在为止,美国军方依然对当时美国政府和美国民众背后捅一刀的行为十分不满,也对国内的政治人物十分的不信任。

     短评

    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揮淚對宮娥。 可憐的是那些逃不掉的越南老百姓,一個一個都去education camp,算了,至少留了條命沒被清算。紀錄片應該多少有點美化,不過還能怎樣呢。鬼島的公視選擇在最近播放這影片也是有心了。

    5分钟前
  • 鎮長
  • 推荐
  • “我失去了我最爱的祖国。”

    6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 这也可以算是纪录片吗?这和中国历史书有差别吗?意识形态那么明显!真的失望至极。第一次在电影院有离席的冲动。更气愤的是IMDb评论家打分8.7,烂番茄指数96%。着实被恶心到了。

    9分钟前
  • 还行
  • 摒除单方面塑造英雄悲剧的历史意识形态,这片子最让人羡慕的是重头到尾不重样的、占影片时长达一半的影像素材,哪怕在使馆和政府机构人员撤完后,还有一名摄像记者留下等越共进城。这些丰富的新闻片,结合上多位当事人采访,以及漂亮的剪辑,也就有了很强的命运说服力。

    10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 瓷器以及果脯都沒有立場去嘲笑南越是猴子以及阿斗,三線旗的隕落不會只發生一次,自認可以隔著一條海峽而偏安的某地不用獨樂太久,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12分钟前
  • John Coey
  • 力荐
  • 英国也应该出一个《last days in America》

    15分钟前
  • 妍春
  • 较差
  • 一段悲沧的历史~~~现在的越南正在摆脱布尔什维克匪帮法西斯统治,祝福越南人民!!

    16分钟前
  • DEAD MAN
  • 还行
  • 国家和人一样,也有靠谱和不靠谱之分!

    18分钟前
  • 一剑
  • 力荐
  • 拍的都比剧情片精彩,这样的故事改编成剧情片绝对也不比【逃离德黑兰】差,最后一天的撤离,人道主义精神和战争侵略看似自相矛盾,却更突显着人之常情。无论站在美国政府还是越南人的立场上,这场战争都变了味道,但站在亲历者的立场上再看,战争本质和反战主题也变得更加让人痛心起来。★★★★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 看着红色浪潮的袭来,能感受到当时南越人民的恐惧~~虽然是从美国的角度出发,但是基本描绘出了当时的那种恐惧无助和悲哀,红色来了,自由没了

    24分钟前
  • 晨光熹微
  • 力荐
  • 天哪,既然在撤退的时候想起帮助南越的人民逃离共党的魔爪,那当初为什么要带来战争呢?!这不是正义之下的值得被歌颂的人性,这是“永远洗不白却还要来硬洗一次”。一星走好

    28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很差
  • 投奔怒海的一幕最感人,越共入城那刻市民从容闲看,大洪水说来就来。

    29分钟前
  • 你的益达
  • 推荐
  • 某个角度的历史梳理,纪录片本身很俗套,至于片中浓浓的美国救世主的论调我就不评论了。那个南越的海军军官最后那段话还挺动容的,他说他已经四十岁了,当南越国旗降下的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一切。不谈政治,个人对祖国真正的归属感了然于心。

    31分钟前
  • 画瞳
  • 还行
  • 立场归立场。但看到真实素材,力量总是巨大的。岘港失陷的恐慌,白色圣诞节的歌声,被砍掉的酸角树,推入海的直升机,切努克飞行员自救……人人自危究竟是米国人的假慈悲,还是真实的历史悲剧,这个问题恐怕没有答案。

    3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 越战中的美国并非败于北越,而是败于自身。无论越共与白左如何大言不惭,后来的越南人终究选择用脚投票告诉世界这片土地上的真相。结尾南越海军上校的话十分动人,亡国之恨,刻骨铭心。

    36分钟前
  • 自来生
  • 推荐
  • 不廢話,誰不要臉,誰無能,一目了然。

    37分钟前
  • Die Katze
  • 力荐
  • 估计也只有肯尼迪家族出来的导演能拿到如此好的Access了。当然,偶然碰到一个朋友告诉你他朋友曾是纪录这场撤退的摄影师有很多未披露的珍贵视频资料,这样的运气也不是谁都能碰到。很喜欢全篇的时间叙事结构。Graphic的运用也很恰当。只是最后的部分煽情得用力过猛,让人略感不适。#DOCNYC

    38分钟前
  • 半目
  • 推荐
  • 这个纪录片拍的真好,罕见的能站在理解南越的角度上拍,而不是美国电影常见的歪曲和丑化,很让人感动。终有一天,只要神州光复,越南共和国必会复国,DRRK这个大古拉格也会得到解放。

    39分钟前
  • 原教旨托利党人
  • 力荐
  • 又长又臭。花这么大篇幅讲述具体救援过程,无外乎是美国人终于在越战这件事儿上找到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不那么丢脸的切入点。一旦遇到主旋律,放哪个国家拍起来都一样无聊透顶。8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提名里最差的一部。

    40分钟前
  • Alprazolam49
  • 还行
  • 战争的尾声即是清洗的序幕,最后的日子之后那长久的空白才是最有力道的叙述。

    4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