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恐惧。
有人说过,看电影的乐趣在于窥探别人人生的时候,却不经意间看到了内心深处的自己。于是思索再三下,我决定写下这篇不是影评的影评,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根植内心深处的恐惧。
---------我是“偶尔也要矫情一下”的分割线
本斯蒂勒演的是何许人也?一个以拍最真实的纪录片为原则的男人----一个愿意用十几年的时间采访一个无趣教条甚至半只脚已经踏进坟墓的老头子以探寻其相信的人生真理的男人。光是纪录片和十几年等词便能让人看出他是一个坚持到几乎顽固的人。然而生活中的他却又拥有许多老实本分之人都有的缺点----
闭塞,在认识那个“命中注定的朋友”之前,他的人生是三点一线的,家-小圈子(还是老婆的闺蜜圈)-拍摄,享受生活对他们夫妻俩仿佛成了一个奢侈品,上一次出游竟是“好几年前”,而这一切都被他归因于“中年危机”,于是他走上了“重拾青春”的路子。
缺变通,先不论他的作品深度如何,一部六个小时的纪录片本身对正常人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做为一个影迷,纪录片一直是我的巨大软肋),然而不论是剪辑师(兼摄影师),亦或是他那个“高傲”的岳父提出的建议,他都未曾采纳(甚至将岳父的建议归咎于其岳父对自己的偏见,这个下一段会细说),而诸多惨烈的面试经历更是他变通无能的缩影---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个道理他一直不懂。
更糟糕的是,他还有着电影人特有的脆弱的骄傲和单纯----也是这个骄傲让他在受骗之后的幻灭更加刺痛人心。许多人都在抨击讽刺男主的作和轻信,而做为一个长期存在感稀薄的人,我却十分理解他,一个长期不被人认可的人在得到了别人对其的认可(尤其是片中的男孩“看过”男主电影这样简直称得上知遇之恩的认可)很容易让其对那个人产生信任直至依赖。男主被认可时的神采飞扬,融入新集体的“脱胎换骨”,看的我不禁开始怀疑---我是不是只是缺一个放肆年轻的机会。然而我和男主都错了----变年轻,变真正的纪录片的电影人,变成可以掌握自己生活的人,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年轻只是向年轻人学习的形式,肉体仍然在不停的走向衰老;变成真正的纪录片的电影人,他依然无人问津,他的“崇拜者”却已经走向世界;而自始至终,他都是被生活掌握的那个人。
骄傲之所以脆弱,归根结底在于自身的不强大与患得患失----大部分时候都不得不伪装起来,一旦有露头的机会便如同赤身裸体一样暴露在大众眼中。而没有露头机会的人便终日沉浸在自我怀疑和对别人的怨恨中。男主对岳父的不满与顽固正是由于其内心深处对岳父的轻视的恐惧和不自信。而这份骄傲在大部分人眼中都如同儿戏一般,男主对理论的通透在投资人眼里并不比菜市场的菜的价格重要,这也让男主注定只能成为投资人眼里那个“nice to meet you”之后正眼也不看的路人。我和他一样,也是一个苦于得不到尊重和认可的人,对于一个男人,人们的认可太重要了,做为一个在群体活动中永远被人压过头并无视的人,我也曾试着用坦诚,用“适当的”发怒抑或是各种方式来换取别人的认可,却发现自己看重的东西却总是得到别人一句“没事,你这样这样不就行了吗干嘛这么生气”的答复。这也让我的心在看到男主“正义地”与骗他的人对峙之后被宴会所有人当傻瓜的那一幕时跌落了谷底。
这部电影,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有的人看到的是导演对生活的敏锐洞察,有的人看到的是中年危机下的小情调,而我们这些与纽约相距甚远的人却读出了内心最初的恐惧—无法接受自己变成一个平庸,或是违背原则欺骗别人以取得期望结果的混蛋。
患得患失,这便是男主,是我,亦或是许多能力不足又自尊过高之人最大的心魔,男主最后选择了回到生活,领养孩子,而我,能不能面对恐惧,真正善待自己……
我也不知道。
2 ) 他不是坏,是只是年轻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那我们是不要跟年轻人太过亲近的来往吗,后来想好像不是,片中的他是年轻人没错,但他也是个为了自己想做的而去故意接近别人,把别人都当做筹码的年轻人!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很多,但我也说不上来具体他们哪错了?!
片中的年轻人似乎最后也成功了,这就是真正的生活,并不是你讨厌他,讨厌他的做事方式,最后剧情就会按照你想要的去发展。接受人生的无常,接受生活的多元化,接受自己各种的可能性可能就是中年大叔的看透!
3 ) 生活不就是那么回事吗?
这个故事要从这讲起,当男女主角在对自己的婚姻迷茫时,当他们周围的朋友都为了刚出生的孩子失去自我时,他们在寻找到底哪一种是他们需要的生活,于是他们遇到了一对年轻夫妇,给他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他们体会到了活力,年轻,自由,疯狂,他们自以为很快乐,结果这一切只不过是个圈套,那对年轻夫妇只不过是为了刻意接触他们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候我们太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但这个社会就是个残酷的社会,让我们对过程麻木,而把结果放得太大太大。关于电影中拍摄纪录片,男主角Josh花了八年拍了一部纪录片,拿给自己伟大的纪录片导演岳父大人看的时候,不只是他,连我都感觉boring,Josh追求纯粹,追求至高无上的真实,他单干从不会用什么手段,当他发现那个年轻人欺骗他的时候,他就在所有人面前揭穿这一切,但大家都欣然接受这一切,说只要片子拍的好没人注重是怎么拍的,连他的岳父,他最尊重的纪录片导演都说时代变了,只要吸引人就无所谓拍摄手段了。这个社会已经远远偏离了真实,大家都带了点虚假,都揣着一个面具随时伪装,大家喜欢看有带着戏剧性舆论的东西,就类似芒果台永远能从它的那些真人秀节目中制造出噱头,抓住观众的心理,我们自以为我们所看的真实,只不过是它使用各种剪辑引领我们走向那个误区,纪录片本该记录真实所发生的一切,没有什么能比纪录片更真实的了吧?结果告诉你,不是!小学的时候就在《时文选粹》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真实和谎言去河边洗澡,结果谎言穿着真实的衣服走了,但真实不肯穿谎言的衣服,结果大家都能接受穿真实衣服的谎言,却接受不了赤裸裸的真实。时代变得复杂,现在一代人比一代人没那么天真纯洁了,当那个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手段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取得成功的时候,男主已然顿悟,在机场他对自己的妻子说:He's not a devil,he's just young.但他们看见一个坐在对面不会说话的婴儿在摆弄手机那么娴熟的时候,他们惊呆了,时代已经变得太快,快得我们压根跟不上它的步伐。回到婚姻的话题,还记得那对年轻夫妇阿曼达演的那个女孩说:当我们在想,我们要怎么一起变老的时候,答案就是和其他人一样。有时候我们特想追求与众不同,但最终难免落入俗套,就如男女主角最终还是要去领养孩子过着跟其他人一样的生活,生活不就是那么回事嘛?但我想说的是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要保持自己独有的心境,周末快乐。
4 ) 喜剧演员们的中年危机
喜剧演员们的中年危机
喜剧演员恐怕是所有演员里除艳星外,最容易被定性的一类,所以往往从喜剧发家致富并在星光大道上刻上名字后,即便是人到中年,均集体向独立电影靠拢。毕竟那些年抛洒下的笑容,若干年后,在年老色衰未杀至前,便要一朵朵地捡回来。而工会体系下的演员们,好莱坞的小金人是众人眼里至高的荣誉,即便是在银幕里嘻嘻哈哈的众巨星们也是难免惹俗。
也就有我们的橡皮泥大亨—金凯瑞在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那段“挣扎”,可惜学院就是那么看不惯喜剧演员和阿汤哥。但无奈却是事实的是,成功戏骨如葛大爷,但凡一搁屏幕里,观众就膝跳反射,“咯咯咯咯”。你无法说,这事情是对一位喜剧演员的赞美亦或是讽刺。
而他们的才华却不是简单四个字“喜剧演员”就可以轻易掠过。
本.斯蒂勒作为在金凯瑞背后的好莱坞第二号喜剧演员,长期在凯瑞叔叔的阴影下成长的二号人物,恐怕他的野心亦是不会输过凯瑞叔叔。在凯瑞叔叔年老色衰,面部肌肉松弛,成了一块晚节不保的橡皮泥后(请看阿呆和阿瓜2)。阿本用他那张天然呆萌的脸,依旧在努力地去征服好莱坞中年评委大妈的心。
于是有了前年那部“白日梦想家”和今年这部“年轻时候”,而不同于“白日梦想家”那部聚焦宅男视角,“年轻时候”则是回到老生常谈的中年危机。也正如,年逾五十的阿本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 ”一个去掉定冠词的演员“。片中的中年导演Josh,正直人生巅峰44,却迷茫地如一枝过早倚靠墙头的迎春花。事业遇到瓶颈,夫妻无法生育,代际间的困惑接踪而至。毕竟谁要是有个业界权威的岳父,那确实是非常尴尬的人生。
也因此遭遇年轻的嬉皮士夫妻党Jamie和Darby,一时恍惚间,便被这个急躁的年轻气盛的社会劫持而去。整个剧本在前60分钟显得诙谐有趣,一对中年郁闷夫妇被一对年轻不羁夫妇重新带回cool的年代。Facebook,Youtube, Hip-hop舞,Iphone的快速互动,甚至修灵体验,各种快节奏的快餐生活都会让人恍惚间有种“回光返照到了少年时代”。但中年和青年毕竟是两个体系,每个台阶都有不一样的交际圈和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问题。人到青年才会知道少年做了许多猖狂的无用功,但是回想起来,总会嘴角挂着笑,内心弹幕,闪过一排“哈哈哈哈,逗逼”。而人到中年,才知道自己被困在“道德的枷锁里”,做与不做并不是出于本意,更多被滚挟在一种社会环境下的道题语境。因此,Josh和Cornelia的变化,让原有的社交圈开始疏远他们,或者他们是在有意的自我逃离?人到中年,难免被社会“压按”成繁殖恋,放佛孩子才是进入各种场合的合格通行证。
这两个漂亮的戏剧矛盾伴随着剧情走向讨论两种生活状态之中,这也是让这部轻喜剧电影最终不致于沦为年中鸡肋的关键。
本.斯蒂勒和娜奥米.沃茨配戏,两人倒是不时能擦出一些火花,大概一位柔美的妻子能坚守在呆萌的文艺中年丈夫身边的角色搭配是可以让一竿子纽约客信服。但是两位主角,人到中年,不靠抽脂的好身材,难免会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带有过重的中产阶级审美品味的电影。人到中年,身材走样,大腹便便才是老美们征服全球的经典游客形象。
片里另外一个看点是,现代社会对纪录片的看法。一部纪录片是否应该遵守不用各种戏剧因素去干扰成片,让纪录片里的影像去述说,而不是人工添加些可以引导观众情绪的调料?这个问题正如,当初纪实摄影摄影诞生时候的问题般。但电影毕竟不同于摄影,它是一个协调性的事业,而这种背后需要发行商,投资商,需要利益成本回收的商品,它的复杂性也就远远高过一张平面或者数字化的照片。以至于,有如此”优雅“的借口,让众多从业者脑中自动删除了影像是具有巨大危险”模仿力”的“教条”。
而在人人都可以利用可携带性设备,做出“自以为是”的纪录“片”的同时,我们能否忘了曾经的初衷或者作为人最根本的诚实?总之,这是一个消费情绪与情绪需要被消费的时代。因为,所有的一切,除了理想,都太亦触手可及,且淘宝有售。
5 ) 悲剧隽永
看的时候真怕突发心肌梗塞 看得太难受 我又没老 我难受什么呢 大概觉得无论做什么都逃不过和剧中人物一样的命运循环 如果只是年轻-年老的拍摄顺序 大概会觉得这完全是一部无聊且又浪费资金只是说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的电影(好多定语,是因为英语学多了吗)但这样的对比 这样的 从某一程度来说的倒叙 这样的 把平凡中的黑色幽默和可笑滑稽直愣愣展现在眼前 真的让人又愤怒又无奈 只得拍拍自己胸脯安慰自己 乖 这只是电影而已 而这样的拍摄手法 如果按照年轻-年老来拍 不就是Josh对于纪录片的执念吗 所以 别说什么亵渎 如果你足够年轻 你接受得了一切 也不会去提出这些疑问 不行 自圆其说我还是心肌梗塞 难道婚姻没有孩子这个媒介就无法平稳跨越中年危机吗 难道看到过再多年少轻狂和中年失意也逃不过生而为人宿命的安排吗
“Face the reality, we're boring. Life is boring, but it's real.”
悲剧隽永,一点都不假
至少让今晚变得不平凡
6 ) 日复一日,如何乐此不疲?
题记:
新加坡是一个很奇特的城市,时间在这里被日常生活所拉扯得绵密又细长。生活就是一个七天接着另一个七天,日子一点一点坠入庸常,活力被这快节奏的城市一点一点抽干。悲哀的是,你感受得到,但是你无能为力。
~~~
晚上8点,和朋友吃过简单晚餐,他便匆匆回公司加班了。在新加坡,这样的模式很正常。一个人溜达到电影院,因为之前看过Trailer, 觉得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应该很符合现在这样的自己,便买了票入场。
Josh和Cornelia的生活可能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和已婚朋友相聚,听他们说婚后生活的日常,调戏熊孩子的时候会时常手足无措把人家弄哭,朝九晚六做一份工作(教书),按部就班做一件自己还算不讨厌的事情(拍纪录片),很长时间没有性生活,和伴侣只是互道晚安,然后各自睡去。如此的生活,谈不上什么热爱,只是不讨厌。生活好像就该这么过下去。
直到这样苍白生活的“中年人”,遇到了他们一直抵触排斥的“年轻人”,才发现原来年轻夫妇的生活可以这样度过:在如此快节奏的纽约城里,他们躲在自己的小空间,听黑胶、看DVD、读书、做冰淇凌,穿着裙子头戴头盔脚踩单车在城市里晃悠,参加陌生人的派对,邀请陌生人参加自己的派对,为了拍自己想拍的纪录片,可以运筹帷幄,可以步步为营,可以使出浑身解数,不惜利用朋友。
这些年轻人,可能就是曾经年轻的自己:
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直在结交朋友,情绪化,不畏惧,永远充满热情。
导演有点野心太大了,一个电影中要塞进去太多东西,又是中年危机,青春的诱惑,信息时代弊端,又是对纪录片真实的反思,创作的本质,最后还塞进去了一个类似伍迪艾伦的互相计算的故事。整体显得很散。
好莱坞励志片的烂拍法
Noah Baumbach的新片。纪录片导演的中年危机没有因为遇见一对有活力的创作青年而解决,在后半段反而变成对于何为真实的探讨。但没有《Frances Ha》的那种轻盈和灵气。
一些段子很逗,但总体感觉不深,感觉要讲的东西太多了。美国年轻人,不太懂。
Noah的片子一直都很有趣 不过此片前后的割裂感有点强 中年危机 纪录片之争 纯粹的老人和功利的年轻人 结尾还是回归了现实 btw:1.最后的交叉剪辑很棒 2.He's not evil, he's just young.
婚姻版HA。James Murphy Scoring
本爹,你能好好演你的逗逼行么
本以为就是个纽约轻松喜剧,没想到竟然如此有深度。感触最深的并不是婚姻问题和年龄问题,而是鲍姆巴赫对电影制作的见解以及对攀龙附凤现象的嘲讽。自我揶揄和幽默桥段更衬出真诚干事者的落寞,喜剧外壳下的思考还是让人感到心酸。
前后太不搭了,最吸引人还是语言和一些滑稽的小细节。最后解释了国内总是捯饬烂片的导演们,他们都是太年轻了,赶快变为old man吧。
更想看到一个没有电影元素的版本
好喜欢,真的可以接伍迪老头的班!
比较失败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完全吸引你 但又觉得对方没有对自己有所求 那可能是因为他的所求隐藏的比较深 朋友这个东西 信任还是根基
没去过美国,但是Adam Driver的演出,让我看到了好多北京的XX摄影师,XX艺术家,XX音乐人,XX作家,XX红人,XX科技类创业团队的影子。
他们傻逼却又充满生机,他们虚伪却毫不掩饰对名利的诚实,他们的矫揉造作都可以从世界求得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就是年轻时候的你。
三星半。人不是到了中年才有危机,只是到了一定的岁数,发现已经没有热情和精力去对抗这些危机。20岁的时候改变世界,40岁的时候面对世界对自己的改变,拥抱你的关节炎。电影不够犀利,也并没有说明白,在挣扎了一番过后,是不是学会的只是不再假装自己是别人。
所有穿越剧都是拍给孩子看的把戏,幸而孩子刚好是《年轻时候》的观众兼主角。鲍姆巴赫在这部折光返照将中产送回过去重审自我的作品里终于点透《鱿鱼和鲸》并非中产的属性而是时代的语境。那么在这个年轻的流量社会里老式中产的特征是什么?影片一针见血的甩出两个词:无聊和虚伪。新晋中产对这一权力精英形象的崇拜已进化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而不上不下的小资最终面临的难题却依然是以人为镜的自我认知。他们既不能像无产阶级那样自由地创作艺术,也无法如成功人士那样专心的养育孩子。从未实现的梦想(孩子)成了衡量他们是否跻身中产阶层的一个内在价值尺度,影片对于三者同时给予了鞭辟入里的批判。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最终将历史扬弃的男主也让反思的结果活在了当下。
道理都懂,故事的切入点找得也挺有想法,但拍成长片看下来还真没啥大意思
今年的惊喜片竟是这部,不过也确实合适。一部非常纽约的电影,充满着小资的自恋和自怨自艾,两代夫妻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冲突是表面,说的还是夫妻间需要在各个维度都坦诚相对吧。剧作成熟,剪辑略花哨。其中还闪过一个半秒的去年电影节的镜头我恰好当时可能在画面里的,整个人都惊呆了。。。
所以孩子又背锅?太多人随年岁增长,活得愈见乏味沉寂,就把孩子当工具,妄图利用他们拯救自己的“中年危机”。投机、犬儒、善巧名目的利用和榨取他人,这是人的本质问题,真不是时间问题,更非太年轻所致。如何在所谓成人世界的规则里葆有初心、活得如赤子般纯粹,这也不是中年课题,是一辈子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