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2019

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张建珍

猜你喜欢

 剧照

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2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3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4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5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6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3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4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5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6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7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8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9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22 16:39

详细剧情

  《中国医生》是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纪录片将镜头对准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科室及医护人员,聚焦普通人与医院最常发生交集的场景,通过跟踪拍摄一个个有温情、有责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医患故事,多视角呈现了医生这一职业的不同面向,解读医疗系统在国民生命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真实地展示中国医生们救死扶伤道路上的悲欢离合。

 长篇影评

 1 ) 用我最糟糕的文笔来表达对医生这门职业的尊敬

医生其实是所有职业中最应该尊重的一项职业:他们每天都要经历各种生离死别,双休国庆五一这些假期他们都没空休息,又累又危险。在面临患者家属的情绪崩溃医闹和一次次努力救治却无法挽回的生命,他们承受了最多却总是被人遗忘,甚至憎恶……这纪录片拍的很好,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纪录片拍摄真正的医生,让更多人尊敬医生,爱护医生。

 2 ) 记录 2020.2.13~2.18

《中国医生》第一集读后感

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朱医生带领他的团队参加国际交流大会的这个片段,朱医生说中国老百姓认为找到医生,患者一家就会获益了,但其实病人获益最主要的是科技,只有当他们把医生的业务、科技做好,就不容易和患者发生矛盾了。在此之前,我理解的医患矛盾就是医生和病患家属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但这个片段中提到的科技才是让病人获益,就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中国古代开始,病人生病找医生救治就是一种传统,以前的医疗水平不发达,只有医生才能治病救人,所以病患只能选择信任和依赖医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科技日益发达,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也随之提高,各种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对病人的诊断,逐渐代替医生对病人的望闻问切,在这一点上就有可能产生医患矛盾。现在医生给病人看病会让病人去各种机器做检查,作为医生自然是知道通过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更加准确有效的判断病人的情况,但从病人和家属的角度来看,如果人们对中国现在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没有足够的认识,就有可能会质疑、不信任医生的行为、知识技能以及其他方面,逐渐对医生以及医院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增强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培养我国的医疗队伍,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对我国医疗水平进行普及和传播,让人们对中国的医疗有一个新的认识,让人们相信科技相信医生,就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医患矛盾。

《中国医生》第二集读后感

作为医疗方,医生拼尽全力想要治好每一个患者这是无容置疑的,但医生们最遗憾的就是明明有希望治好患者,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最后没有机会对患者进行救治。对比这集纪录片中的两个案例,令人难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救治是拼尽全力,孩子对父母却是走一步看一步。我们清楚的是不管作为病患家属还是医生都希望能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然后康复出院,但是高昂的手术费用以及后续治疗的费用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承担的起的。两对家庭面对同样的情况,一对父母大面积烧伤,哪怕医生说治愈的可能性很高,但面对高额手术费,子女最终选择中断治疗强行出院;同样的一个家庭,女儿胃癌晚期,病情不断恶化,为人父母砸锅卖铁都要治好自己的孩子。之前没有了解过医生针对病人进行治疗需要经过很多流程,不仅要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讨论治疗的的一些问题,同时还要与院方同其他科室会谈商谈出使患者受益面最大的最佳方案,医院也有对贫困家庭进行的援助活动,各科室医生也会替自己的病人努力争取医院的救助金,帮助患者家属减轻负担。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很无力就是没钱治病,医病医人医心,很多时候不是医生治病的医术遇到瓶颈,而是病患家属的人心遇到了瓶颈,如果说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医药费,也就不存在人性的考验了。

《中国医生》第三集读后感

提起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我想到的更多的是医患矛盾,新闻上频频曝光的一系列医闹事件,看到患者家属对医生护士大打出手的时候就让我又震惊又心寒,但是今天看到在儿科诊室发生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医患关系的另一面,就是和谐和温暖,医生和患者家属可以做孩子的共同父母,也可以和患者家属成为好朋友。我相信包括医生在内,所有人的内心都是善良的,像那对淳朴善良的农村夫妻,在看到因为先天性唇腭裂就被抛弃的孩子的时候,会毅然决然的选择收养回家并且带去大城市去看病。看到有条弹幕说,这个唇腭裂的孩子就是被上天眷顾的孩子,被自己亲生父母抛弃挺好,至少他现在遇到了一对善良温暖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幸运的。是啊,对孩子来说,遇到这样一对好父母是幸运的,遇到一个妙手仁心的好医生也是幸运的,遇到一群愿意献出爱心的社会人士更是幸运的。至少在中国社会是这样,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看到纪录片里的两个极端,有孩子生来有缺陷,父母带去医院找医生做手术,这对孩子和父母来说就意味着希望。一些因为先天疾病被父母狠心的孩子,似乎就不配生存下去,更别提会拥有美好未来,哪怕他们曾经拥有过这个机会。父母十月怀胎让一个孩子来到人世间,却不让他看到美好的世界,这对孩子来说这未免也太过于残忍,这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遗憾,无论如何,作为父母不能放弃自己的孩子,有困难可以寻求社会的帮助,有问题也不要丧失信心和希望,请相信中国的医疗水平和医生。

《中国医生》第四集读后感

在过去,像血液病这种疑难杂症在还没有得到攻克的阶段,病人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意味着被宣判了死亡,但是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生团队数年的研究和坚守,给这种高死亡率疾病的患者带去了生存的希望。记得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治病就是需要医生、病人和患者高度配合的一个过程。对医生们来说,成功治好一个病人带给她们的成就感与喜悦不亚于病人家属,没有成功救治的挫败和自责也日积月累的打压着医生们的这份信心与坚守。现在医患矛盾中有一点就是病患及家属指责医生太冷漠,但他们不是冷漠而是冷静,医院真的是见证人世最多不幸的地方,医生们每天要面对无数的生老病死,他们不得不学会坦然面对生死,保持冷静和理智才是对自己、对病人和家属的负责。医生不是神,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只不过他们在从事着不平凡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在与死神搏斗而已。在2000年,我有一个表哥因为白血病离开了世界,听大人们回忆说他们带着哥哥去了北上广所有的大医院,可最后还能没能把他治好了带回来。就像孙主任提到她的同学,她没能在十年前救活她的朋友,可如果在十年后说不定会有希望,孙医生的朋友还有我的哥哥说不定就能够活下去了。对于医生来说他们每天都在面临各种遗憾,他们能做的不过是将遗憾转化为动力努力攻克难关,让更多的患者的痊愈,给更多家庭带去希望。

《中国医生》第五集读后感

看完这集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病人的积极乐观和医护人员的耐心陪伴是密不可分的,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与鼓励,也可以像家人一样关心和照顾。查出患有尿毒症这样疾病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沉痛的打击,对患者本身更是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对患者来说,患上慢性疾病需要在医院接受长期的治疗就意味着他们与医院在无形中建立了契约关系,他们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和治疗,遵从医嘱的同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让自己的病情得到控制,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延长。医院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家人朋友,虽然医生护士会给病人和家属提出严格的要求,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病人好。此次之外,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更多的是人文关怀,或许医护人员和家属不能体会到疾病带给患者的疼痛,但是他们用陪伴和关怀来告诉患者,“即使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也与你们一同存在”。有目共睹,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努力为患者提供温暖、欢乐的氛围,能够让每一个患者找到归属感,希望患者在医护人员、家属和病友的陪伴下,积极接受治疗,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热情,早日战胜病魔。

《中国医生》第六集读后感

医生和我们一样的都是普通人,却用他们的付出与努力为我们筑起远离死亡的屏障,当医生们每一次将病危患者从死亡的边界拯救回来,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他们就是同一战壕的的战友,他们共同度过生死的难关,共同承担着风险。对于那些被成功抢救过来的濒危患者来说,医生就像母亲一样赋予了他们第二次的生命,就像虞医生和沙媛这对医生和病人一样,只要虞医生在沙媛身边一直陪着她,她就什么都不会害怕,因为医生会带给病人足够的踏实和安心,病人的坚强乐观和对医生的信任也在默默的感染着医生,才能让很多的医生和病人在康复出院后还能建立友谊、保持联系,这就是属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羁绊。作为医护人员,他们在尽职尽责的治病救人、服务患者,他们治疗病人的身体的同时也在照顾着病人的心理,尽可能的给予了病人更多的关怀、鼓励和开导,就是希望能和病人拉近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病人的信任就是对医生的责任,无论病人对医生的态度如何都不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的救治,因为治病救人就是每一个医生的责任,可如果医生得到了病人的信任,对于医生来讲就会更加欣慰、并且充满信心。

《中国医生》第七集读后感

以前每次去医院都会跟医生打交道,但是我们却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去了解医生,印象中的医生都是冷静、理性的,甚至有点无情和残酷的,但现在发现医生的冷静背后也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急症室算是医院里最忙最乱的一个科室了,也是出现突发情况最多的一个科室,急症室医生们在冷静处理突发情况之余,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厌其烦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急症室就是一个在生死之间徘徊的过渡带,这里的医生护士每天都要面临着死亡,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见多了生死才能在这种非常时刻下还能保持着冷静和理性。不难想象的是当患者家属把命悬一线的病人送到急症室的时候,所有人的心情都会被病人的情况牵动着,整个急症室也不乏充斥着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氛围,能理解病患家属因为担心病人的焦急不安,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医生冷静背后的情绪。在亲人命悬一线的时刻,当医生把亲人生死的选择权交到我们的手中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不知所措,医生可以理解病患家属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迟迟不敢做出选择,可同时家属也要明白医生不能替自己做选择,更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医生身上。要学会将心比心,医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出正确判断,站在病患和家属的角度提出建议,医生能做的就是将实际情况以及所有的可能性都告诉家属,而真正做出选择并且承担风险的只能是患者家属他们自己。

 3 ) 颜值入坑

《中国医生》就像百度百科里说的那样制作谈不上精致和华丽,甚至会员都不能用1080p40的清晰度来看。

医生是最不想患者出事的一方,这句话基本上是完全成立的。有时候,还没到医学瓶颈的时候就遇到了人性的瓶颈。朱高佳的长相有点熟悉。

透析室里的儿童作家,他说他只写美好的东西,梳头发的老爷爷说仪表整洁是对医护的尊重。老爷爷说,他跟医护像朋友一样,这句话给我很大反思。长久以来,我把病人看成流水线的产品。病人对医护跟多的是依赖,我能不能将心比心呢?

我以为病人的乐观是疾病所迫,其实是家庭。病人说,如果我难受,全家都难受,所以我每天都要高高兴兴的,笑脸背后的心酸让人心疼。一位心脏可能随时出问题的货车司机,是不是潜在的隐患呢?

医护对患者的治愈不仅是技术上,更是心理。有时候,明知道不可能,还要去做,这是给家属的一个交代,家属接受不了医生不作为。怎么有点喜欢邵翔呢? 小精浩的眼睛真好看。遗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虽然有我喜欢的医生,但我还是更期待《人间世》第三季。

 4 ) 你到底有多勇敢

你到底有多勇敢

面對家庭和工作

我們可能害怕做很多事

但當心中有了正確的方向

我們可以變得更加堅強

想要得到人生的幸福

就要讓自己先充滿愛與智慧

生活中不僅僅自己要做得好

還要去幫助家人和朋友

你到底有多勇敢

也許你自己都不曾留意

只是在每一次困難面前

你都能冷静前行

你到底有多勇敢

只有回想走过的岁月时

才发现竟然走出了不同的自己

心中不变的

还是你最初的梦想

每一次留下的泪

都是生命前行的印记

灯火阑珊处

负重前行的人

依然以性命相托

你到底有多勇敢

中国医生

中国的医生

 5 ) 为什么不如《人间世》?——《中国医生》的四大硬伤

1.所有人的脸都太白皙水嫩了。不如实反映事实而肆意让人“变美”会遮饰纪录片的氛围,这是记录片的大忌。

2.故事拍得太浅、太快了。这个错误各集犯的程度不一样,有几集实在是不堪看。停留在不看此片就知道的普通的看病就医,没有深入进去,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涉及生与死等等问题的人生哲学。

3.故事展现得不全,也是拍记录片的大忌,跟《舌尖上的中国3》犯一个错误。观众不是要看如何做饭,而是要看食物背后的中国人的生活;观众不是要看就医流程,而是要看每个家庭背后的苦辣酸甜的故事。这一部分草草带过实在是很遗憾的。

4.刻意煽情,制造情节。注意!注意!注意!这是记录片,不是情景剧。纪录片拍的是最真的东西,最真的东西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拍得真不真,观众很容易判断。有一集中,医生祭扫老同学的坟墓。这个镜头像是情景剧里的画面。拍摄团队加以过多干涉实在不妥。

 6 ) 《中国医生》:理解中国医生,理解中国患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这场战役中,无数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上,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火墙。而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成为最美逆行者,以他们的负重前行,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背景下,视频网站及时上线了纪录片《中国医生》,自然受到广泛关注,稳居全网纪录片热度榜首;该纪录片也赢得极好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3分。

《中国医生》海报

《中国医生》深入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记载了几十位高尚但不高冷、有血有肉的医护形象,也以小见大地呈现了关于中国医生的一切。

在肺炎疫情的当下,观看这部纪录片自然有别样的感触。不过我们更希望,在了解中国医生的一切后,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只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才想起珍惜他们。

中国医生有多累

身边有几个医生朋友,平日里聚会总聚不齐,问起他们的工作感受,一个字“累”。

第三方机构做的一个调研《2019医师幸福感指数研究报告》,在“中国医师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提及率%”这一选项上,“超负荷工作量使得医师身心俱疲”是提及率最高的问题。而就“工作量大、强度高”这一指标,认为“基本符合+100%符合的医师占比60.8%,接近2/3的医师同意这种观点,医师工作量大、强度高是一种行业共识。

数字若显得无感,《中国医生》的实况拍摄就让人看得真切。

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

绿色通道意味着24小时全天候

医院的绿色通道是朱良付发起的,所以刚开始每次急诊,不管凌晨几点,他都亲自来。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忙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而有时下班匆匆回家吃了饭,接到急诊室电话又立即往医院赶。主管护士对着镜头说道,“有一天朱主任的病人做到夜晚12点,还有16台造影,做到凌晨5点,他们才休息。”继而她又感慨了一下:“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实在是没有一点生活的乐趣,没有生活质量的,家庭根本就没有办法管。”

主管护士说,当医生压根没时间享受生活

24小时随叫随到、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是很多医生的工作状态。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同样是全年无休、全天无休。纪录片拍摄他的那一天,他连做了三台手术,17个小时。17个小时得像雕塑一样站着,全神贯注地进行精密的手术。王东进说,“心脏外科就是得身体最好,身体不好的,站台站不住的就被淘汰掉了。”而他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曾经痛到得戴着颈托才能上手术台,而因长期站立他腿部静脉曲张,得常年穿着弹力袜。

那么医生自个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劳累的?

朱良付的话特别令人触动。他说,“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责任都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不敢死”的医生

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担心自己“过劳死”,又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死、不敢死”——医生的劳累、付出、担当和牺牲,可见一斑。

要成为一个中国医生需要大量的付出,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至少也3年,整整11年;而从住院医生到主任医师,往往又需要10余年时间。熬到了主任医师,能力越大,承担得也越多,很多中壮年的医生自己也有一身“职业病”,他们“怕死”,但“不敢死”。

除了身体上的疲倦,医生的累也体现在心累。医患矛盾紧张,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和心理伤害。

纪录片一开始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朱良付说起这段经历,表情无解又无奈

所以纪录片才有这么一幕,一次急救手术前,朱良付先用手机录下与患者家属的对话,确保他们知道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曾说,他每个月会收到几百封来自中国医生的邮件,其中最常提到的主题是医患关系紧张。“我确信,其他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生像中国医生这样担心。”

医生如此辛苦却还得忧心自己的安全,这怎么看都匪夷所思。但它切切实实正在发生。

中国医生的冷静

很多患者不理解医生,一大原因是他们认为医生太“冷漠”了,这边家属为了病人心急如焚,但医生却“事不关己”,显得“敷衍”,冷漠又冷血。

但医生是真的是冷漠吗?

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提问,医生应该跟每个患者成为朋友,急他们之所急,悲他们之所悲吗?

在以前的宣传中,我们似乎一直在倡导医生这么做,要跟每个患者成为朋友云云,让对患者有求必应云云。可在实际操作中,这并不可能,要知道我国每天就诊的人数超过2000万,每个医生每天要面对的病人太多。医生再博爱再有同理心,他的情感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无法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所有病人和家属的全部情绪。我们不能以圣人和超人的标准来要求医生。

南京鼓楼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魏嘉,有个罹患胃癌晚期的病人,才二十几岁,特别年轻也特别乐观,这让魏嘉最挂心也最揪心,所以一直尽量为她多做点什么。但纪录片最后,魏嘉提到,以前有前辈建议她,“特别是对肿瘤科医生来说,不要跟病人做朋友,因为你跟他投入私人的感情越多,有可能你后面会自责、失落、伤心,会更难过,很长时间走不出来。”

魏嘉的前辈曾告诫她不能投入太多私人感情

医生也害怕伤心。他们并非拒绝付出情感,而是需要克制情感,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来来往往的患者,而死亡每天都在医院里发生。魏嘉虽然并未听从前辈的话,她还是对这个乐观的患者上心,但这也非意味着那些没能成为她朋友的患者被她怠慢了。专业是本分,朋友是情分。

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住院医生徐晔,25岁就博士毕业,工作三年后遇到自己职业生涯“难以跨越的沟壑”。一名全身95%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他的家里人为了给他看病,拿出家里现有的全部积蓄,但依然凑不够高昂的医疗费用,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植皮手术,总体花费得100多万。徐晔帮患者争取到了2万元的援助基金,尽力劝说患者家属坚持治疗,因为患者出院离世的可能性极大。但患者家属还是强行出院了。徐晔赶到时,面对空荡荡的床位还是有一丝失落,他是真心希望患者得到救治,却也知道家属面临的困境。

年轻的医生类似的经历多了,心理能承担的极限就会提高。徐晔事后说:“为什么有人说有的医生看起来很冷酷?不是冷酷,他是冷静。因为你现在的这种情况,他早就见过无数个了,所以他才会显得如此的冷静。这个过程是每个医生都会去经历的。”

医生看多了生死,也从患者家属那里看遍人性冷暖

也就是说,当患者家属指责医生“冷漠”时,家属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他们很可能是第一次看到亲人遭遇险境。但家属也忽略了,今时今日患者的情况、家属的反应,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已无数次遇到过。医生并非麻木,他们的波澜不惊,是专业、经验和经历累积后的冷静。

慌乱、不安、痛哭留给家属就够了,慌乱之中需要冷静的医生做出专业的判断。冷静不等于冷漠。

中国医生并非万能

有时主流舆论会习惯性地赞美医生、拔高医生,而非以一个普通职业去看待医生、以普通人去看待医生,这在不知不觉间会影响一部分公众对医生的认知和期待:他们认为医生就该牺牲自我,认为医生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治愈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时,是带着一种消费心理的:我花钱看病了,你就得负责把病给我治好;我把人活着送过来了,人没了就是你医术不精、是你把人给治死了,你就得负责……很多医闹事件的发生都源于此:患者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医生却没帮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错解了几个事实:一,医术的进步往往是技术的进步,就像朱良付说的,相比于医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二,再安全的手术,都可能存在风险,这是概率问题,医生无法承诺百分百安全;三,这世上还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现在的医学技术仍无法攻克。

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认知: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医生会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属也得有最坏的打算。

《中国医生》让我们看到医生面对疾病的无力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自敏,谈起她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在1990年,做过我们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顾性分析,做了以后让人家很凄惨,所有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剩一个病人,最后那个病人还是不在了,就整个全军覆灭。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医生工作了15年,等于白干了,你没让一个病人活下来。所以我当时不想当血液科医生了……医生再苦,它支持我们的是什么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讲我们天天在做什么……”

面对疾病,医生也会如此无力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罕见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神医传奇了,可事实上,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医生的光芒在于与疾病的不懈战斗

气馁归气馁,孙自敏还是迎难而上,她立志要攻克白血病。自2000年起,孙自敏带领她的团队进行非血缘脐带血移植,终于攻克了脐带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难题,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脐带血移植中心,给许多白血病患者带去了希望。

也要理解中国患者的难

有人这样总结,“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来不了解”是我国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医生》以医患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为出发点,以平视的目光,让公众看到去掉光环、去掉标签、去掉附丽之后的普通医生,试着从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去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崇高;从他们的局限与无力,建立起对医生的正确期待。

朱良付医生每天一早走出楼梯房,骑着小电驴上班,跟我们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

理解中国医生,并不是要控诉中国患者。虽然《中国医生》聚焦于医生,但从纪录片的案例和细枝末节,我们也能窥见中国患者的众生相。在中国,难的不只是医生,需要理解的,也不只是医生;除了呼吁患者理解医生外,我们对患者们做得足够吗?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在《中国医生》里的多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实在令人揪心痛心。纪录片中那个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儿子选择强行出院,他并非不孝顺,他花光了积蓄,但他也非尽全力,因为他采访中他谈到,前几年买了房子,刚开了个厂,现在卖厂亏大了。

笔者注意到,纪录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长都是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但年迈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生活是否会受影响。就像徐晔医生说的,“有时候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血液病孩子接受脐带血移植要封闭管理,家长每天固定时间送饭到医院。为了避免饭菜被感染,都小心翼翼装在高压锅里。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网上有很多人指责烧伤患者的儿子。但恐怕谁也无权指责。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牺牲上一代的基础上,然后供给下一代;当上有(不止一个)老、下有(不止一个)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因此,不要一味去指责困境中的人的选择,而不妨思考,人心够不到的地方,制度可以做些什么。纪录片中也透露出太多无解问题:有些病人既没有医保也没有农保,一旦重病就倾家荡产,该怎么提升基础医疗保障覆盖率?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救治,很多家属首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家属千里迢迢地陪护身心俱疲,客观上也造成三甲医院负担过重,门诊医生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也显得奢侈,该如何均衡医疗资源?

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生的“医生苦、医生累”,共同指向的是医疗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医生和患者只不过首当其冲,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医生的手术费、诊疗费很低,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法体现。医院为了维持“生计”,常常是通过药品和医疗器械创造利润,这就造成了药价虚高,大型检查、检验价格偏高,没必要的检查太多,由此加剧了“看病贵”。

医生的苦、医生的累是真实的,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与无助也是真实的。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做圣人,同样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属做圣人,永远通情达理、永远临危不乱、永远笑对苦难。相反,我们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点,然后不断通过制度去化解人的难题,让每一个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尽可能地保持尊严和体面。

但体系的调整总是滞后的,当下仍需要医生和患者去承担不尽完善的体系的代价。医生依旧会很累,患者看病还是会觉得“难”和“贵”,此时医生和患者能做的、应做的,就真的是多一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但我们对医生的尊崇不应是局限于一时,而是日常;医院对于患者的救治与关怀,也不应只有经济的考量。无论是爱护医生还是怜悯患者,说到底是对人的本质性关怀,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底色。

让我们对他人的痛苦多一点将心比心吧

——版权属于澎湃新闻·有戏——

 7 ) 400万中国医生:全球压力第一,依然以性命相托

新型肺炎疫情发生期间,纪录片《中国医生》不动声色地火了起来,

播出仅20天,豆瓣评分就高达9.3分。

摄制组用长达一年的时间,

跟拍了中国6家大型的公立三甲医院里

20多位医护人员的生存现状,

不摆拍、不渲染,

做到了百分百的真实记录。

在被拍摄到的医生中,

有三位目前正在武汉的一线战斗:

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何强副院长、

四川华西医院ICU的尹万红医生、

西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的施秉银院长。

很多人忽然意识到,医生们在疫情一线的奔波忙碌,

才有了大家的健康平安。

有网友给《中国医生》留言:

很幸运,中国总被一些勇敢的普通人保护着。

我们对总导演张建珍做了专访,

她说:

“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之下,

他们真的是在徒手抢救,

我更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

所有医生都可以被善待。”

撰文 翔宇

2020年初,刚上线没多久,《中国医生》在豆瓣就有2800多条短评和77条剧评: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中国医生》来得正好。” —— Sellynn

“中国医生:苦不怕累不怕,就怕被忘记我们也是普通人。” ——弓长小初

“看一集就哭了,中国医生太难了……”—— 表姐电影

《中国医生》,是国内第一部以医护群体作为主角的大型医疗题材纪录片。据统计,中国医院每天会有2000万人就医,但医生却只有400万左右。

张建珍导演说:“中国医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生能承受这样的压力。”

摄制组将镜头对准了中国6家大型的公立三甲医院,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每家医院见过的医生基本在30位左右,每位都要从头到尾地采访一遍,最终选出3到5位进行拍摄。

最终拍摄了20多位,有世界顶级的医学专家、有仅28岁的年轻住院医生,还有普通的护士……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医生,因为他们是中坚力量。

很幸运,

中国总被一些勇敢的普通人保护着

孙自敏,是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她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脐带血移植中心,单中心脐带血移植数量目前全球领先。

孙自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截止到2019年,她带领团队一共完成了1200例脐带血移植

在1990年之前,整整15年孙自敏没有救活一个白血病患者,她觉得医生没办法干下去了,因为支撑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成就感。就连她的大学同窗同学,也死在了她的科室。最终,她却凭借惊人的信念和毅力,攻克了白血病。

邱勇,南京鼓楼医院骨科主任同时开设5个诊室巡逻式地看病,在国内绝无仅有

邱勇,在法国学习、工作了8年后,毅然放弃法方提供的高薪职位,回到了南京鼓楼医院。“作为中国的医生,我更想为中国的病人看病”。

为了能给更多的患者问诊,他在医院同时开设了5个诊室,巡视式地看病。最夸张的一次,是他在一个400人的礼堂里问诊,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很多病人光挂号就排了2个月,最终发现医生只给看了30秒。张导说:“像邱勇这样的医生,其实是依靠卓越的专业性,非常高效地对病人做出诊断。”

王东进,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号称“心脏上的拆弹专家”每天无数次往返于四楼和七楼之间王东进,也是南京鼓楼医院的医生,他所做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是危险系数极高的一种手术。如果抢救不及时,主动脉夹层的致死率高达50%以上。

因为常年进行手术,他的身体并不好。王东进很担心:“心脏外科的医生必须得身体好,身体不好,站台站不住是会被淘汰的。”

目前,正在武汉疫情一线的尹万红医生图片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

仍在武汉疫情一线的施秉银院长;图片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传部

另外,纪录片拍摄到的医生中,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何强副院长、四川华西医院ICU的尹万红医生、西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的施秉银院长,此刻全部在武汉疫情的一线“战斗”,施院长是国家卫建委组织的第三批奔赴一线的专家之一。

有网友给《中国医生》留言:很幸运,中国总被一些勇敢的普通人保护着。

不摆拍、不制造矛盾,

跟拍20多位中国医生的生存现状

《中国医生》从2017年10月份开始拍摄,每家医院历时1个月。进入到后期剪辑以后,又补拍了好几次,最终的素材量竟达到了3000多个小时。

张建珍,《中国医生》总导演,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这是张建珍导演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此前,她一直是一位影视研究学者。做了多年研究之后,她决定自己干。

张建珍(右一)与父母及妹妹、姐姐的全家福 2000年,摄于山西大同家中

2008年,她的双亲曾先后被查出癌症晚期,这让她有了在北大医院整整一年的陪护经历。和每个病患家属一样,张建珍亲自查阅资料、论文,一知半解的地方就主动求助医生。每天早晨8点,主任医师查房在病床前停留的那1、2分钟,是她一天中最期盼的时刻。

父母去世后,她提交了一份医护题材的影视拍摄方案,最终从浙江卫视向社会征集的500个方案中脱颖而出。

镜头全部是跟拍的,张建珍的原则只有两个:第一就是真实,第二是不渲染、不夸大。“这是我想追求的一种叙述方式,不会为了制造冲突和矛盾,而去渲染一些情感。可能大家会觉得平淡,但事实上它是波澜起伏的。”

纪录片最初的名字是《医心》,但张建珍并不想强调这一点,播出之前她主动提出了修改。

拍摄难度最高的区域:急诊室

这部纪录片一共有九集。拍摄到了肿瘤科、妇产科、血液科、麻醉科、ICU……几乎涵盖了医院的大部分科室。而急诊科,是所有拍摄中难度最高的。

说服病人及家属接受拍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九集纪录片,沟通的病人不下上百位。而到公立三甲医院看的一般都是重病。病患及家属本来就低落,还要接受媒体拍摄。张导说:“在医院,被拒绝才是常态。”

每到一位家属,王军就会沟通一次病人的救治情况,同时还要照顾到家属的情绪

急诊室的特点是突发性,很多病人送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光是如何把这种情况告诉家属,急诊医生每天会进行许多次的判断和抉择。”

97岁老人从两米多高摔落20多分钟后才被送到王军所在医院的急诊室

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的主任医生王军,就碰到过这样的难题。一位97岁的老人从两米高的地方摔落,在急诊科抢救的过程中,心脏骤停了数次。王军觉得抢救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他仍不断地要求医护人员进行胸部按压,直到老人的家属全部到场,自己更是不停地给家属解释病情的变化。

即便医生已经知道不可能了,但在目前这种医患关系下,还是要做出最大的努力,家属心里也会得到稍许的安慰。

王军沟通后家属仍坚持给老人插肺管

还有一名因为肺癌导致呼吸衰竭的老人被送到了急诊室,几乎无法救治。当时王军建议不要采用创伤性治疗再增加病人痛苦,但家属仍坚持给老人插肺管。王军说:“我没办法替家属做任何选择,但如果换做我,我希望他可以有尊严地活着。”

急诊室的拍摄需要蹲守,病人突然来了,只能赶紧跟拍。每次拍完之后,张导都要求现场的拍摄导演询问医生病患的详细情况。“即便拍完整个过程,摄影师也不明白医生究竟做了什么。因为除了医生,所有人都是外行。如果只是拍了一个流程,就毫无意义。”

急诊满意度最低,只有不到50%

最初设定的拍摄,以危重病例优先,为了显示医生起死回生的高超技艺和治疗手段。但随着拍摄不断深入,张建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凌晨送到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的肠梗阻病人,他已经89岁高龄。肠梗阻这种病症,做手术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进行身体检查之后,医生发现他还患有心脏病。

如果不做手术,就意味着等死,如果做手术,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更糟糕的情况是,即便手术成功,术后患者仍需要在ICU里维持生命,平均一天的基础费用是2万,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昏迷不醒或因为并发症去世,人财两空。

王军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告诉了家属。但家人商量了5个小时,仍然无法作出选择。

张建珍说:“生或死、是与非、进和退,每时每刻都在这里交织。医生显得更加冷酷无情,所以在对医生的满意度调查中,急诊最低,满意度不到50%。”

后期拍摄的重点发生了转变,张建珍不再追求危重病例,而是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病症本身可能很普通,但落到每一个人头上又都不是小事,而每位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尿毒症患者

最极端的是尿毒症。病人一旦得了尿毒症,每周需要到医院3、4次,每次就医4个小时,跟上班时间差不多。

从生病开始,病人似乎就和医院签署了终身的契约。“人到了这种境地,就需要学会和病症和平相处。医生不仅仅是给患者进行身体的治疗,更多的是心理建设,只有心理健康了,病人才算得到了真正的救治。”这是张建珍在拍摄中明白的道理。

徐晔,是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的住院医生,他今年28岁,刚刚博士毕业,也是纪录片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医生。他所工作的烧伤科,是一个非常“惨烈”的科室。

拍摄中,一对老夫妻因煤气爆燃而导致全身烧伤,男患者老刘烧伤程度高达95%,因为家境困难,老刘的妻子被送回乡镇的医院,而他也从ICU送到了烧伤科。没过多久,因支付不起医疗费用,最终家人在没有告知徐晔的情况下,悄悄为老人办理了出院。

病人走后,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但学会理解并接受病人及家属的选择,是年轻医生必须学会面对的事情。

最可爱的医生:

如果我死了,就是在浪费国家资源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目前中国已知的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因为发病突然,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会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都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主任朱良付就是绿色通道的发起者。

他也是所有医护人员中,令张建珍觉得最可爱的一位。病人做手术之前,他会将可能出现的风险用手机录音;查房的时候,见到做了3、4次手术的小男孩,朱良付会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医生……

张建珍说,“他常常默认不到一岁的小女儿,将来一定会做医生。每天骑着电动车往返于家与医院之间,即便随时被叫到医院,他也乐在其中。”

拍摄医护人员背后的家庭,是原本就计划好的,这是不同于已有医疗题材纪录片的一点。张建珍说:“我不想把医生变成神一样的存在。既然是普通人,除了工作环境,他也有悲喜,有默默为他付出的家人,呈现这些很有必要。”

朱良付的家庭很普通,作为医生的家属,他的太太、女儿和母亲似乎早已习惯了他在家中的角色。“大多时候,必须把这个人理解为他是不属于这个家的。如果没有这个境界,最好不要嫁给医生。”

国家培养出一位主任医师,大约需要历经25年。朱良付说:“现在我44岁,很怕自己突然猝死,但我不能死,如果我死了就是在浪费国家资源。”

84%的中国医学毕业生不想当医生:

请善待医生

有调查显示,24.6%的中国医生一周的工作时间会超过80小时。医生也是猝死率最高的职业之一。

英国曾设想改变国家的医疗体系,因为医生每天接诊的数量太少了。患者如果到公立医院看病,经常需要等3、4个月之久。他们想模仿中国医生的工作频率,却导致了全英医生的大罢工。

因为长期需要站台,王东进的颈椎状况并不好腿部静脉曲张,需要每天穿弹力袜才能稍有缓解

有人评价说,中国医生看惯了生死却依然对生命充满着敬畏和热枕。在张建珍看来,他们是一群既感动又让人心酸的人:“这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医生也是普通人,为人妻、为人儿女。在疫情面前,他们冲在最前面,为什么?因为必须有人去做。”

张建珍也拍摄到了一些伤医事件,但在她看来,激烈的冲突、悲惨的处境,在整个医患关系中占比不足5%。“将疾病作为医患共同的敌人,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更符合真实的状况。

”张建珍认为,几年前很多媒体在医患事件的报道中是不负责任的:“医学本身是有专业性的,旁人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连基本事实都搞不清楚,一度把医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使得整个社会缺乏对这一职业的基本信任。”

遗憾的是,医疗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柳叶刀》发表的《10年间中国医学毕业生的培养与损耗趋势:全国性分析》的报告中说到,超过84%的中国医学毕业生最终不会当医生。

张导说:“像我高考的那个年代,北京医科大学的分数比北大还要高。”但近些年,医学院招生的数量是逐年下降的。既不能降低招生标准,又不能解决医生的困境,是当下非常现实的问题。

近期,因为疫情的发生,朋友圈、微博……随处可见关于一线的报道,大众开始关注医护群体。但疫情结束,一切生活又会归于常态。张建珍说:“《中国医生》在这样的关口播出,也许是一种幸运。但我更希望在疫情结束之后,医生可以被善待。”

部分影像资料由《中国医生》纪录片团队提供

 8 ) 中国需要这样的纪录片

看过的第2012部片子,这是最好的一部,没有之一。虽然是医院视角下的记录,但一点不妨碍这是非常好非常好的纪录片,中国需要的是这样的主旋律,这会让社会充满善意,会让医患紧张的氛围变没那么对立。熬夜看完,体会到各种情绪肆意流动,眼泪哭干了。中国需要这样的主旋律,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有些理解不了给3星以下的友邻。对这个群体更加敬佩,医院充满了无助焦虑和绝望恐惧,医生群体扛下所有,觉得他们需要心理疏导,压力太大!“我们医生和你们是同一个战壕的,我们共同敌人是疾病”“医生是最不愿意病人出问题的”“有人说我们医生冷酷,其实我们是冷静”等等等。1,能理解片中任何人的选择,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还是家属。2,这是一群发自内心热爱这份工作,热爱是成功的根源,3,这个群体需要更多的信任和理解,他们也是普通人,但他们肩上担负了生命,很多问题超出现有医学水平,面对失败他们也同样难过,挫败感无助感无能感。4,生命质量比长度更重要,5,医病医人医心,是啊,看病一定要去正规大医院,经过正规学校出来的医生都有仁爱精神。6,南京鼓楼医院也太棒了,仰望这几个科室的负责人的人格魅力。7,我想我也应该去做一个器官捐献的登记。8,医疗体系最优对各个国家都是无解的问题,因为是人心人性的复杂。

我对电影的理解,各种手法技巧都是要服务于故事本身,故事才根本。观影带给人的乐趣是激发观影人的情绪,能影响观影者去思考是顶好的。所以这是我目前看过最好的片子,没有之一。

 短评

好几处都看不下去,不忍心看下去。医生真的是个超人才能从事的职业。如果指望国家能在这次疫情中哪怕改变一点点,那么请提高医生待遇。

3分钟前
  • E
  • 推荐
  • 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在于医生是没有道德缺陷的天使,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4分钟前
  • 書崎
  • 推荐
  • 选看了第二集,人生中就是有那么多无奈,医人难医心。

    7分钟前
  • 折璃
  • 力荐
  • 强烈推荐大家看一下这片子。其中有几集的分集导演是我的同学,所以在后期剪辑过程中,我看过好几版样片——事实上,那些被改掉的版本都已经非常精彩了,如果不是片长有要求,我相信把他拍到的素材平铺上来,就已经是非常好的片子了。我也是通过这个片子真正近距离了解了医生。这真是个值得尊敬的职业。

    9分钟前
  • 梅花牛
  • 力荐
  • 很多人因为徐晔而来,但能够讲述的确实是一个医生的无数个医生的成长,对于人性的揣摩,爱的单向性和对心灵的打击

    11分钟前
  • 东音山齐
  • 推荐
  • 如果把行业剧都拍成这样的纪录片,再广泛推播,也许会少很多无脑的人,多许多人世间的善意吧。

    16分钟前
  • 冰蓝兮儿
  • 力荐
  • 医生是一个有关人与生命质量的职业,他们也不是神,也是人,致敬!

    17分钟前
  • leo大叔
  • 力荐
  • 哎,这个时期,占了题材的便宜吧。

    19分钟前
  • 鹿食蘋
  • 还行
  • 印象最深还是那个年轻的烧伤科医生看着出院的空床发呆,感慨自己还需要修行更多。医疗纪录片大多内容大于形式,虽然记录都很平实,可看到这些真情实感确实会动容。

    21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 滤镜太柔美,镜头感太强,现实的医院更像《生门》里呈现的那种状态,大夫没时间跟你解释耳聋分多少种。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二集,救命无法救穷、医人不能医心。以及徐晔真是太帅了。

    22分钟前
  • 🌙
  • 推荐
  • 偶尔治愈,时常帮助,总是抚慰~

    27分钟前
  • yszs_
  • 力荐
  • 医生的伟大无可言说,拯救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生命背后的家庭。

    28分钟前
  • 风信子
  • 力荐
  • 拍摄视角非常容易让人有共鸣,它没有刻意神化医生,只是在真诚地展现这份职业背后,常人难以承担的辛苦,和不得不直面的死亡、人性。自然而然地,它也在某些缝隙处露出了生活本来的样貌。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没能逃脱众生皆苦的命运,但笑着承担的那一刻,反而让我看到了作为人的力量。没有理由不打5星。

    32分钟前
  • 小雨
  • 力荐
  • 徐晔!!!

    3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更何况是医生呢。人心的瓶颈,人性的瓶颈,2020疫情测人心,这个特殊的年份上了这个纪录片,这是一群从小就品学兼优的乖孩子,听话,聪明,能干,希望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医闹。

    41分钟前
  • CHENBALA
  • 力荐
  • 父母救孩子的时候,卖肾卖血卖命都要救,孩子救父母的时候,十万块的手术都要医生说服好久。。。

    42分钟前
  • 花花
  • 力荐
  • 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得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的。我现在44,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朱良付

    45分钟前
  • Talent
  • 力荐
  • 1、第一集的末尾,朱医生在女儿的歌声中离开家回到医院,那时已经是夜里。我问妈妈说,医生突然被要求回到医院的情况,路费给报销吗,我妈说,大概不给。我说,如果是我,不给报销我就不去了。我妈说,所以你当不了医生。2、第二集,拍了徐医生。他主治的病人被出院了,医生却到了病房才发现。他的手一遍一遍抚在那张翻身床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好辛酸。徐医生的眼睛很好看,完全是白先勇《游园惊梦》里的副官。什么叫“眼皮都泛起了桃花”。这么漂亮的眼睛,里头却是疲惫和无奈。他说,“这也是一种修行吧”“修行”。确实,还能怎么说呢?3、还有那个乐观的病人,让我偶尔再次觉得这个世界生来就是不公平的。衷心希望她能够度过这一劫,然后平安一生。

    47分钟前
  • 璐璐的阳台🌰
  • 还行
  •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比起那些讲急救的医疗剧,还是发生在医院里的真实故事更让人动容,每一集那种克制而不煽情的情感表达都给我带来太多的触动。“没有人知道,一家医院,代表了一座城市里多少家庭的希望。”

    52分钟前
  • 折鏡
  • 力荐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56分钟前
  • 一然杂谈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