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民国版“蜗居”与左翼正能量
我经常是“被动”看电影,老公看什么我就跟着看什么,老公调到哪个台我就跟着看哪个台。这部名垂青史的《万家灯火》也是这么在央视怀旧剧场频道看下来的。
这部电影出品于1948年,由阳翰笙和沈浮编剧,上官云珠、蓝马、吴茵领衔主演(都是名垂青史的角儿啊),看到这个班底,也就能理解为何这部电影会充满浓郁的左翼风格,比起今天各种充满凉薄琐碎感的伦理剧、社会现实剧,这部60年前的电影中的人情味浓厚得近乎奢侈,和今天的价值观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这部电影可以叫做1940年代版“蜗居”,甚至都发生在上海这个集合了最多社会资源和社会问题的大都市,也都发生在由小城镇(乡村)进入大都市的年轻人组成的家庭内部。但是与今天的”蜗居“又有所不同。电影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家破人散“的凄凉之后得以重聚、并纷纷进行自我反省的时候,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台词:
——不是你们错了,是这个年头错了。
胡智清有什么错?他不过是一个本分的普通人而已,编织美丽的谎言安慰家人,努力替资本家卖命、希望自己的才干得到赏识,却被资本家一脚踢出门去。
胡太太有什么错?她为让一大家子尽可能生活得好一些,勤谨持家、任劳任怨,能做的都做了,作为妻子,长媳,母亲,都无可指摘。但再精打细算的主妇,也赶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原因就这么简单而无奈。
胡智清的母亲有什么错?她在农村生活不下去、才带着家人投奔城里的大儿子,却没想到大儿子的生活也并不宽裕,导致给大儿子一家人带来了拖累。
在这样的困境下从个人身上找原因,自怨自艾,哀叹自己”命不好“,那人生真是除了受苦就没有其他出路了。但这”命不好“不是自己造成的,也不是家人造成的,人性都有缺点,生活总有困难,但为这缺点和困难就让人承受家破人散的灾难性后果,也未免太欺负弱者。这不是“冥冥之中”的神秘主义和命运悲剧,也不是哪个人的性格悲剧,而就是人欺压人、人剥削人造成的社会悲剧。跟现在有什么不同呢?呵呵(冷笑中略去五百字)。
这个家庭在处境最艰难时候,不是依靠资本家的慈悲和施舍、而是依靠穷朋友的鼎力协助和一家人的团结谅解才度过了难关,这是电影的“亮色”。——这里有必要谈到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在国民党治下的中国,左翼思想的存在形态很复杂,也和毛主义完全不同,不能把毛主义和左翼思想混为一谈。左翼的一个重要面相是这样的:具有人道主义的底色,不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而更类似于朴素的民间意识和道德观念:1、质疑和挑战不公平的社会现象。2、主张人与人之间增强团结和互助。《万家灯火》具有浓郁的左翼色彩,并不是偶然的,在国民党统治最黑暗腐败的1940年代,王佐良曾经说过,在四十年代,有良心的读书人都会有点左。左翼思想和今天的自由主义思想的社会影响力十分类似,代表着社会良知和批判精神,是一种社会正能量,对知识分子和普通市民都具有感召力。
电影还有这么一个情节:胡智清遭遇车祸、昏迷不醒。医院在将他救治了数天之后,仍然没找到他的家人。从场景和人设能看出来,这是一家教会医院。我和老公都慨叹:如果是现在,如果没联系到家人、没人给垫付医疗费的话,伤者被送到医院来,有条件接受这样的治疗吗?
今天年轻人所生活的蜗居时代,不比胡智清一家人更轻松些:高房价、环境污染、价值观扭曲,身心健康都遭到破坏。女人认为自己的不幸在于没有嫁到一个好男人,男人认为自己的不幸在于没有谋到一个好差事,父母认为自己的不幸在于没有驯化出言听计从的孝顺后代——当电视剧中充斥着家人内讧、同事互斗的内容和情节时,我尤其认同《万家灯火》的”正能量“。《万家灯火》里虽然也写到婆媳矛盾和夫妻矛盾,但解决矛盾的方式都是通过互相体谅、同心同德地面临共同的困境来解决的,而不是搞起一系列男女婚变和婆媳内讧来转移矛盾、发泄不满,陷入琐碎浅薄和软弱而津津乐道——这是小市民和肥皂剧最热衷的东西。不说官商勾结而说丈母娘推高房价,这是何等阴损的居心。我个人讨厌小资化的海派软性电影和软性文学就是这个原因。
电影不是理念传声筒,演员的演技和电影情节的丰富可信才是支撑一部好电影的基础。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能被这些民国著名演员的演技所震慑,他们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家,上官云珠、蓝马、吴茵的演技自然不用多说,连配角的表现也都特别出色。电影里有一只猫,不知应属于道具还是属于演员,在烘托情节气氛上起了重要作用,在表现小家庭其乐融融时,这只猫扮演了调皮温柔的角色,在表现一家子人去楼空时,这只猫又扮演了寂寞哀怨的角色。电影的镜头语言也十分讲究,在表现胡太太为家庭精打细算、并引起了婆婆的不快时,导演是通过胡老母亲的视角、看到布帘上映出胡太太手拿算盘、和丈夫讨论的剪影这一个镜头来完成的。这部电影即使放到今天来,演员的演技和电影镜头语言的张力也是毫不逊色的。
但电影中还是有一些比较简单化和过于乐观的东西,这个调子在最后的”大团圆“中显得有点突兀。我想起巴金的小说《寒夜》,也是具有左翼底色的叙述,对家庭中不幸的个体充满了同情和理解,对社会的批判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中的理想主义色彩显然没有这么突兀。大概前者的故事背景是在充满多种可能性的上海而后者是在更加凝重和黑暗的陪都重庆。
意识形态是个可怕的东西,会让人迷失在其中不知自省。左翼理论从某种程度上其实已经去意识形态化,它原本具有的生命力也不再被遮蔽,从而会让人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真实的、积极而温暖的正能量。
2 ) 灯火映万家
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大片上映,每天也都有大片开拍,国内国外,应接不暇。对于老电影,知道的人越来越少,看的人就更少了。这跟电影的好坏无关,老电影反而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我们的选择经常会有种就近的习惯,最近宣传得热的、大家讨论得多的往往会内化为选择的动因。
我很庆幸,我没有错过《万家灯火》这部经典老电影。
《万家灯火》是1948年上映的,那会子新中国还没成立呢。时隔几十年,而且又是一部时代性这么强的影片,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觉得好看?
毫无疑问,是因为情感共鸣!
不管什么时代,人性的一些基本的特征,社会一些固有的现实问题并没有太大的改变,都有其共通的元素,比如人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之间的较量,各种情感与利益之间的抗衡,人在现实社会中各种生活的艰辛,等等这些都是引起情感共鸣的契点。
影片展示的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农民破产,因为在乡下活不下去的胡老太太带着二儿子一家到上海投靠大儿子胡智清。胡智清只是公司一个职员,寄希望于既是同学又是同乡的公司经理钱剑如建工厂,妻子又兰精简持家,日子虽紧巴但也还算幸福。上海物质飞涨,一大家子人生活越来越拮紧,家里的矛盾越来越多。不久胡智清失业,母亲与妻子的矛盾激化到顶峰,都离家出走。胡智清被打被车撞,几天都没了音讯,为寻找他,母亲和妻子都回到家里,最终一家人团聚。
婆媳之间的矛盾在影片中处处可见,甚至成了情节发展的线索。但是,如果仅仅理解为婆媳矛盾,这必然不是沈浮导演的立意。它是通过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庭的日常生活来挖掘深刻的社会内涵,映射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除了个别情节有明显的人为操作、主观设置外,里面的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那么真实,都代表着不同的人群,表现不同的人生况味。其中有很多家庭矛盾,但是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难处,特别是母亲和妻子这两个角色。
胡老太太虽说是从农村来到城市,但不是很多作品中,特别是当下被很多人所歪曲的那种顽固、蛮不讲理的恶婆婆形象。她带着这么一大家子来到上海,看到儿子的生活,很能理解儿子儿媳的境况,一到上海就托侄女阿珍给二儿子春生找事做,跟春生说“人是应该随想随俗的,到了上海就要学上海。”物价上涨,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巴,老太太叮嘱春生不能像在乡下那样,一吃就吃五六大碗。过冬了,又兰没给妮妮买布做衣服,老太太拿出零用钱悄悄给妮妮买了。智清丢了工作,心情不好,她没有唠叨儿子,跟又兰说“委屈你了”。知道钱剑如打了春生,自己一个人跑到钱剑如家“找他算账”,虽然这并没有帮到儿子们什么,但她的骨气和保护儿子的这种本能的母性的善良让促使她这么做。这些,我们都可以知道老太太并不是个冥顽不化的人,而是个开明、爱孩子爱儿媳的母亲。
她的开明更是表现在觉悟上,可能我这么说有故意拔高的嫌疑。但是确实如此,在她看到阿珍有这么多好朋友时她很羡慕,她说胡智清应该学习阿珍,像阿珍那样靠自己来创造生活。
又兰,我觉得她是个再好不过的女人,并不是生活中被妖魔化了的刁蛮自私天天吹枕边风的媳妇形象。得知婆婆要来,精打细算过生活的她深知在上海生活的艰难。她跟丈夫说:“我们的房子可就这么一间,你说怎么住?一个月你就赚这么一点点钱,怎么吃?转眼冬天就要来了,怎么穿?这些都是问题啊!要是来了,他们活不好,我们也不好活。”又兰说这番话,并不是盛气凌人的口气,她真诚平和忧虑的眼神让观众都感受到她的难处,因为这确实就是现实生活中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婆婆来了之后,她很是喜悦的,虽然心里知道生活压力会越来越大。这么一大家子,九口人,住、吃、穿都仅仅依靠胡智清。生活自然越来越不好过,她会有埋怨,但心里时时刻刻都在想办法解决家里的问题。她曾3次主动拿出自己的结婚戒指去典当,最后一次再也没拿回来。卖掉无线电得来的钱,她给家里每个人都添置了新衣裳,自己却没有,连她最宝贝的女儿也没有。做媳妇做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话说呢?
作为妻子,他时时关心丈夫,知道丈夫孝顺,家里有什么难处也都不敢跟老太太弟弟他们讲,一心为着家里操劳。胡智清没了工作,她奔走着去求钱剑如帮忙,她能做的她都做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胡智清。他正直善良,孝顺爱家。母亲与妻子之间,无不为难,他孝顺母亲,也理解妻子。同时,这么大一大家人,都是依靠他。再苦再累他也要挺着。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慈善,慈善中隐匿着生活的愁苦、性格的软弱。蓝马把这个角色的各种酸楚演得传神、深刻,每个养家的男人都不难体会到胡智清的苦。
很多人会认为胡智清是软弱的小资产阶级。在我看来,他的软弱来源于他的善良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他对钱剑如抱有幻想,呕心沥血写建厂计划,最后却被钱剑如背叛。我们不能指责他开始就信错了钱剑如,每个人都有改善生活的心里期盼,而他只能把希望寄托给在他看来很有能耐对他也不错的钱剑如身上。在生活没有让人绝望的时候,谁又舍得不顾家庭抛弃生活?多少人敢拿一家人的安稳生活做赌注去创造新生活?胡智清不像小赵和阿珍,一个人,一人饱则全家饱,革命的性价比高。
还有二弟二嫂、阿珍、小赵这些人,他们的情感都很真实,说的浅白一点,就是普通人都有的情感。没有造作的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也没有偏激的全盘否定的十恶不赦恶人,而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普通情感,这是我最喜欢这部老电影的地方。
当然,我认为把所有矛盾都集中在钱剑如一个人身上这种人为设计的痕迹太过了。如果钱剑如打春生是为情节发展所需,但是最后撞倒胡智清的也是他,这种偶然就太牵强了,似乎所有坏事都跟他有关,他顶多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买办资产阶级而已。有点脱离实际。
电影作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但始终反映生活,所以我认为好电影就要紧紧联系现实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没必要像当下某些大片那样生搬硬套西方的风格。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2NzMzMzYw.html挺清晰的这个版本
3 ) 不是你们不对,是这个年头不对
《万家灯火》的最后一句台词是:不是你们不对,是这个年头不对。
1948年,国民党在上海统治的末期,动荡的年代,社会黑暗,物价猛涨,穷人活不下去。这也难怪穷人要造反,要推翻旧社会了。
现实主义电影是反映时代生活的有力证据,40年代末期的中国电影大师把摄影机对准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片中没有重要的政治背景,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没有传奇色彩,他们的故事之间甚至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
用小人物的普通生活怎么拍电影呢?阳翰笙和沈浮义无反顾地从叙事和造型上追求写实主义风格。
男主人公胡智清本是看上去比较风光一个小资产阶级分子,而当母亲带着一家6口人来投奔他时,这个家庭显得不堪一击了。投机的同乡老板打压他解雇他,本贤惠的妻子开始急躁,没本事的弟弟出去擦鞋被挨打,妻子的担忧和抱怨让母亲听到了,母亲终于愤怒了,要带着乡下人离开本以为会好过些的城里,这时妻子因为生气而流产了。善良单纯的胡智清手足无措,捡到钱后被污蔑是偷来,后又被车撞倒。最后一家人得到了和解,这一切的烦恼都源自于这个“不对的年头”。
整部影片的叙事结构是含蓄、朴实而严谨的,没有大的情节冲突,没有过于深恶痛绝的压迫,只是靠生活中一点点循序渐进的矛盾累积下,婆媳终于激烈的吵架了,矛盾的张力突然爆发,观众们眼前一亮,现实主义电影终于在观众最真实的感受中得到共鸣。
影片中些许有些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子了,熙攘嘈杂的街头,客观冷静的远景镜头,真实到绝望的社会风貌。只是,那时候导演确确实实还未受到新现实主义风格之影响。电影中分明传承着影戏的戏剧式叙事传统和好莱坞画面的构成。一对夫妻的相片在电影前后共出现两次,牵引着夫妻间同心恩爱的真情。而在男主人公胡智清出车祸后不断出现的那把锁和那只目光孤独的猫,也是别有一番意味,对渲染气氛做到出了贡献。
把社会问题严肃而自然地融入家庭故事片中,《万家灯火》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它代表着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现实和深化。
把镜头对准普通劳动人民,是4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可惜这样的好景不长,他们之后又遇到了“更加不好”的年头,当电影打着人民的旗号为政治服务的时候,能真正顾及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吗?
ps:这部电影让我不由自主想到小津安二郎在1953年导演的《东京物语》
4 ) 万代灯火
《万家灯火》,常用全景的正反打,空间的关系建构在一个整体概念上。人物的纠葛,情感之优柔寡断,来回撕扯,在前后景双人关系中就可以看出一隅。(例如上官云珠与蓝马在卧室商量如何处理老太太要来上海一事)。
上官云珠长着一张精致而仿佛带点“衰老的必然”的脸,那副华贵与雍容好像必然走向精明后的毁灭,苦难与希望同时在场着,虚假与真情也同时在场着,她饰演的人物总是如此,她的人生也这样结局。
上官云珠:“那你的钱哪儿来的呢?”蓝马:“你看这屋子少点什么东西。” 中国人,顾着眼前,拆东墙补西墙,真是人物相似而时不同。
故事也是整个中国的缩影,人口和资源,人口和岗位的矛盾。最后影片或许只能以人口的减少来作为一个真正的解决方案。影片将每个人的软弱与刚强同时展现出来,他呈现出一种中国困窘的社会状况:善心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但因为历史的代际更迭和现实的社会经济结构差异,让百姓不得安定。事实上“母亲”和“儿媳妇” 的矛盾源于城乡,源于乡村和上海的社会习惯与思维差异。母亲意图以乡村的社会结构处理方式、简单的表达和直率的态度处理难题,但这一套在大都市中并不受用。这一种冲突集中体现于两个人面对银行老板的不同的态度,两人都出于解决家庭困境的“善意”,但路径却截然相反。这是悲剧的一种境界,每个人都善良,却不可避免纷争与结局的悲剧。
尾声的虚焦、手持、晃动、想象与神游,实在是有味道,不多见。那是绝望后的彷徨,彷徨后的恍惚,恍惚后迎来明天。但这个明天,“让我们靠得更紧些”是真的,抑或仍然是幻想呢。
另外说了,现在何尝不是如此。它说“万家灯火”,显然延伸了影片的意义,那现在的我们大概可以继续说“万代灯火”吧。
5 ) FIFF10丨DAY3《万家灯火》不是你不对不是我不对,是年头不对
第10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万家灯火》,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俗世炊烟的人情况味影评了!
米米:
最后一句年头不对,直戳人心。
不管在哪个年代,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过得安稳,唯有家是最后的依靠。
果树:
人物都立住了,实典型;提炼的社会原貌也都成立,实世相。
野凡:
一个讨喜的角色都没有,真是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看见男主角那唯唯诺诺的样子就想上去给他两巴掌,还有那个老太婆蛮横粗俗看着就烦人,塑造这么多令人恶心的角色也真是很不容易。
Pincent:
还挺生动、市井,前半段仿佛在看描绘类似战后家庭、社会生活的小津电影,后半段迈向了同期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喜欢关注的内容,男主角主观的幻觉镜头还挺有意思。但不算很喜欢结尾的激烈化处理,以及急切且目的性过强的关键句提炼:“不是你不对不是我不对,是年头不对。”
kc512:
明明就是婆婆情感勒索全家人,还把问题推给社会,但社会问题又描写不够深刻,如果最后核心批判的是愚孝思想,我一定给满分,结果最后核心是千错万错是社会错⋯⋯ 摄影加一星。
我们敏熙:
市井气息浓厚,有人味儿。最后将一切归结于时代不好,似乎表现为隔年的建国前的黑暗和等待黎明的到来。
我略知她一二:
乱世谋生活不易,贫贱夫妻百事哀。几家破产几家愁,几多风雨几多秋。沈浮对生活状态的刻画十分生动,所有人都真实而脚踏实地,拥有真正的热情与热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也没有脸谱的美与丑。面对苦累的生活,所有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这种积极而纯粹的意志十分具有感染力,不仅激励着乱世的儿女们,也让半个世纪后的我们潸然泪下而为之赞叹。
Bob Chow:
镜头的功用性被过度地暴露且不经过任何设计,反复地正面大特写也只是暴露了情绪的人为感。一切的悲剧看似立场在人性和尊严,却因为过度纠葛在少量的人物内部和单一的收入冲突而显得单薄而令人厌烦。这样的命运看似归罪于时代甚至洋物的造化弄人,却只是人祸而已。人性的弱点被削弱和隐藏,矛盾化家庭细节,刻板化城市和乡下的差距,一切尽是造弄的痕迹。当影像被扭曲成叙事和推进的载体,并承载着一个故作无辜的装可怜的形象时,也就固然失去了它的说服力,而标题中的“万家”二字更是生硬泛化的另一罪证。
法罗岛帝国皇后:
《群众》式电影,从一片光明跌入谷底,又重拾希望。二战后的中国和其他脱离战火的国家一样患上了“战后综合征”,展现“战后综合征”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电影。中国的情况复杂的多,和平没多久又陷入内战,通过影像都能感受到生活在民国末年的人民的绝望。1948年,距国M党政府败逃还有不到一年时间了,《万家灯火》中“左”的苗头,侧面反应了历史的必然。
子夜无人:
富有家长里短、俗世炊烟、人情况味的电影,生之艰三个字,几乎就那样自然但真实地镌刻在片中每一个人的眉宇之间。家庭在我们的价值观里永远是比天更大的存在,人丁兴旺是充实的幸福,又是重压的负担,然而风调雨顺的时候我们不曾贪求沾光布施,只想本分地获取自己的养料;民不聊生的时候我们也不曾堕入鸡鸣狗盗,只想挣扎着熬过眼前的萧条。 算不完的账,永远短缺的花销,掰着亲疏远近计较生活的寸量毫厘,言谈往来之间都是最平凡却闪光的庶民智慧,我其实很喜欢有更多的电影讲述这些,但它们的确越来越少。现在国产主流电影里主要呈现的城市居民生活场景,是讨论人与人的距离感、亲属关系中的剥削、婚姻和情感的不牢靠,而那些无法抗拒地黏成一团、又闷热但又夯实的诉说,已经变成积年累月的摆设,不再新鲜,也不再实用了。
#FIFF10#DAY3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6 ) 困境是,人民与艺术是否对立?
万家灯火是激进之昆仑的代表作,1.冷峻的现实主义笔调临摹了上海平凡人因家乡人的到来之后的悲惨生活,他有远景中的贫民房群像,当上官饰演的角色负气离家,丈夫追赶而来时导演安排了许多人物从自己的家中探出头来,当前景中他们在争吵,在赌气,在无奈,后景中的人因此也可投射为,如他们一样被时代挤压的群像,2.他有家庭剧悲欢离合的际遇,当志清被同乡开除并且被同乡的车撞昏迷,而寻找他为他焦急的则是女工、男工等劳苦群众,当三人在结尾互相忏悔时则是家庭伦理情节剧的情感传递,3.他有一定的试听语言深度表达,如志清逃离围观群众时,走近昏暗小巷,沈浮使用了高角度的摇晃镜头,可看出一些室内剧《最卑贱的人》的表现主义风格。
说完了,他的艺术特点,就说点自己的困境吧,人民是否与艺术对立,艺术家如何成长为人民艺术家,现代主义的某种“借胶片宣泄内心之苦闷”是小资?母亲的沟壑的脸被太阳晒的黑里透红应该正视?将镜头对准“母亲”,如何处理电影的本体与戏剧倾向?
此刻我想下个现在的定论,人民与艺术从不对立,对立的是艺术家们的软弱与徘徊?
失业,物价飞涨,没房子住,世道还是那个世道,“年头”依然“不对”,但如今谁他妈跟你“靠得更紧些”啊
年头不对啊,连让我们紧紧靠着都是危险的……因为可能被感染!
真好啊,全方位的好啊:剧作标准,矛盾的累积与爆发,太中国市井;镜头语言出彩,画内画外人物的比对,剪影,逃窜时的晃动失焦,寻人段落的剪辑;表演也没得话说,不过最后却给这个这么苦逼的故事加了一个那么卡普拉式的结尾,太伤心了。
好娴熟的婆媳关系情节剧。进步电影,所谓时代逼得一个原本可如[太太万岁]的故事变成这个样子……上官云珠美极了。然则给太太万岁五星给本片四星本身就说明了立场……
三星半,没在明面上直接揭露当时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和失业焦虑等社会问题。而是以一个小市民家庭为突破口,挖开城乡关系、婆媳关系和阶级关系等不同侧面,以暗讲明。描摹出小市民日常生活下的挣扎,以及对生存现状的深切忧虑。后面情节上的一系列苦是刻意设计,苦过之后是破冰和融合,苦过之后会带点儿甜。
#资料馆留影#修复版,以小见大的社会悲剧,这才真叫“万箭穿心”,所幸大团圆的结局稍稍安慰。“你们都没错,你们都对,是年头不对……让我们紧紧靠在一起。”可比对《乌鸦与麻雀》欣赏,非常时期的非常人生。从一大家子人骤然的生活巨变折射世态炎凉人心离乱,屋漏偏逢连阴雨,时局多艰民生多舛,物价飞涨钱不值钱,食利阶层无视同胞死活,聚焦沪上底层小人物的辛酸生活(难能可贵在互帮互扶人心不散)……结尾处被人追赶的蓝马慌不择路,晃动的手持镜头与闪现的虚焦镜头(呈现内心慌乱)也太超前了!群戏精彩炸烈,一众“海派戏骨”互飙演技,蓝马,吴茵,尤其是上官云珠,都奉献了殿堂级的戳心表演。ps,部分音轨与画面对不上,希望以后可以修复呈现更优秀的音画体验。
上官云珠真美。本片中的蓝马和上官云珠真恩爱,可谓中国电影银幕最佳夫妻!高正出演的配角小赵很不错。一家子吃饭那一幕让我想起了王全安的《团圆》。本片比起同题材的《乌鸦与麻雀》还是稍逊一筹,后半程过于戏剧性。
后半段左翼倾向明显,阿珍特此而设略显多余;群像鲜明生动,富有生活气息,无论善恶都表现自然,打动人的总是最普通真切的情感,最难得的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与解放前夕物价飞涨的历史大背景紧密契合;男主摔倒之前的摇晃镜头和昏迷中表现潜意识的闪回剪辑,都很前瞻。
为什么中国老电影看起来这么顺眼?批判、现实主义、家庭剧。同是乡里亲人进城(和小津对比),波及的范围比核心家庭要大(想起沟口雄三讲过中日不同的公私观),忘恩负义的老乡、表妹的那帮苦姊妹、司机同事、房东——自觉的阶级意识正在形成。年头不对,大家靠紧一点。
在七十二年后的今天看,也能感同身受到现实批判的价值。看似幸福的中产之家,其实随时可能滑落到破产边缘。城乡贫富差距依旧存在,公司突然倒闭职员随时面临失业风险,解放前的擦皮鞋蹬三轮换成了当今的送外卖开滴滴。今日的地铁广告可以大肆宣扬使用花呗透支消费,富二代UP主可以厚颜地喊出「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彼时和此刻,我们都知道是「年头不对」,可是,当年是有新的道路可以选择,现在的前路看不到新希望……PS.扮演老太太的吴茵还有她的孙子,和《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祖孙俩是一样的。也同样有老太太的骂戏。PS2.男主「偷钱包」时的犹豫和《偷自行车的人》里爸爸偷自行车时的情景设置很类似。
人情冷暖,一向如此,只不过现代人把自己束缚得更紧了。
实在不能不和同年的《偷自行车的人》比较,都是讲战争前后的经济秩序和工人阶级的生存危机,男主人公都在走投无路情况下偷窃(或试图偷窃),并随即遭遇男性自尊受损和父权挫败。但两部影片在价值判断和电影观念上的表述又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中国电影人没赶上新现实主义的新干线,依旧乐此不疲地靠巧合和宿命编造剧情,即便对现实素材的采样,也是精心筛选后的鸡毛蒜皮;对贫困的揭示和资本家的控诉也是左翼电影的老调重弹,甚至在伦理剧框架下还有开倒车的趋势——老太太把资本家的剥削归结为善恶好坏的人性论,而揭不开锅的一家人只能在影片结尾为狼狈的一家之主解嘲:都是年头不对。如果说新现实主义是泻了一地的生活流,对实用主义者来说一无用处,那么《万家灯火》的伦理温情也许就是中国人的阿Q智慧,不能当饭吃,但能悬命。
8/10。心理纪实性和内部蒙太奇独具匠心,母亲一家挑担子进城找不着门牌号,以主观视点扫视街景、跟拍他们进院子再摇向楼梯,表现乡下人拘谨,夜晚母亲和弟弟偷听夫妻关于妮妮身上虱子的吵架(住的困难),母亲眉头紧锁弟弟就把筷子夹的肉放进母亲碗里(吃的困难),投射在墙和布帘上的身影时大时小象征生活紧迫的不安心理,婆媳重逢这段通过象征隔阂的栏杆扶手被推出画面,婆媳迟疑地迈出一步、拥抱和抽泣,表示消除隔阂,胡智清在公车拾钱包的激烈内心冲突,运用中景(强忍镇静的脸部表情)后景(窗外街灯和汽车运动形成闪烁的流线)丰富空间层次、视觉化内心反应;中产家庭受忘恩负义的资产阶级迫害与工人团结,更多依靠细腻的人物塑造去消解主题上的政治性,例如戒指的物象几次辗转暗示物价飞涨,舍不得戒指又换回默默给妻子重新戴上,情感含蓄朴实。
昆仑出品。我姥爷32年生人,4岁母亲去世,7岁父亲去世,带着妹妹吃百家饭长大,打仗时在冯玉祥部队做通讯员骑马送信,建国后在陕西开过荒,天津看过马场,后来到内蒙挖黄河修水坝结婚生子,他们如今兄妹俩都儿孙满堂,所以常絮叨现在和旧社会相比如何如何好,共产党如何如何好……年头依旧不对(于我),但对于他吃饱饭是达到了
2020272 天山。上官云珠忌日在大银幕看她的作品,策展人有心了。与《乌鸦与麻雀》一样的左翼市井佳作。极为通俗的家庭婆媳剧,却因优秀的群像表演、灵活的运镜及流畅的剪辑变得旗帜鲜明,不断着力的通货膨胀与物价飞升的社会背景推动着剧情的进展,也最终引出结局对于“年头”的不对的批判。修复版画面很好,声音却是灾难。
沈浮的镜头平和,有小津式细腻,加上上官云珠典型上海女人式的娟秀琐碎、小家子气、精打细算却善良,构成了这样一部电影。它告诉你的是194x的魔都与2013的并无不同,作为有资格下定论回顾岁月变迁的我们来说,生活的实质就是纸牌屋,一推即倒泥沙俱下,在你我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废墟-上海里。
实在令人百感交集,所有电影命题中,最难摆脱最难逃避的就是生活,当你觉得事情总会好起来的时候,生活往往不会好起来,反而会充满更多的风霜,要我说,“点儿背不能怨社会”,那怨谁?
【资料馆修复版】1949年前的上海左翼现实主义电影。矛头直指资本家与物价飞涨的现实社会。左翼电影人还是图样,真正的“年头不对”还在后面。主角配角都很有戏。尤其是小赵的形象很生动。上官云珠美得像小津电影里的日本贤妻,恍惚间以为在看《东京物语》。整体气氛和节奏还是有问题。瑕不掩瑜,四星半
其实所有反应生活之苦的电影最后都可以加上一句,年头不对,现在同样如此。本片在剧作上颇抓人,情节紧凑,矛盾突出,几个主要角色性格都很鲜明。故事看得很压抑,却也很好看。后面的晃动镜头加虚焦很少见。蓝马、上官云珠、吴茵都表现很好。
悲欢离合,几度万家灯火。苦乐作伴,何不衣锦还乡?中国人怕是永远活在“年头不对”的世界里了,六十三年过去了,改变在哪里?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