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普森夫妇要出去庆祝结婚纪念日,他们平时的保姆来不了,于是他们请了保姆的朋友安娜来照看孩子…
(本文在某公号平台,被某法语大号抄袭洗稿,在这里强烈谴责随意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谢谢大家支持原创)
Who is Emily?
奈飞新剧《Emily in Paris》讲述了一名美国社交媒体营销达人Emily,机缘巧合被派到法国巴黎,从美国视角帮助法国人线上营销的故事,期间发生了语言,文化,工作及生活方式中的种种不同。 本剧短小精悍,第一季共分十集,每集半个小时,分别以一个冲突主题来命名。负责服装设计的依然是Patricia Field。因此有不少服装和《欲望都市》和《绯闻女孩》有些异曲同工,不过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各位小红书达人测试你们眼力的时候到了。
Emily的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妙,首先大家最熟悉的是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Amelie和Emily其实在发音上有些类似,只不过这次换了一位美国艾米莉。Emily的法国女上司还有点”穿普拉达的恶魔“的味道——那部电影里,Emily Blunt演的女助手Emily使得后来的新人不配有自己的名字,安妮-海瑟薇的角色一开始对于老板来说是她的“New Emily”。而且某些角度Lily Collins和Emily Blunt有点神似。总之,你要进时尚圈,第一个英文名Emily准没错。
此外,Lily Colins本身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所以对于这部电视剧的期待也不要过高。这部剧适合想练一点法语听说的朋友们,warm up一下耳朵。
颜值爆表到不真实的剧组
由于这次剧组大手笔全程在巴黎实景拍摄,选择了不少母语为法语的演员,角色的政治正确性也照顾到了,白人同事,黑人同事,男同事,女同事。挑演员的casting老师估计是按照《绯闻少女》的标准选的,或者要求更高,Emily随便一个楼下的邻居都是八块腹肌的帅哥,各种能撩,会做饭。不,不,不,现实生活中,你楼下的只有腿脚不便,脾气暴躁的大爷。这剧完全美化了巴黎男人的颜值,至少提升了五六倍这样。剧中还给Emily加了一个华裔闺蜜,真的是太周到了。然而,剧组有钱有闲,请了那么多个法国演员,真的不能好好audition一个华裔演员吗?
好闺蜜Mindy Chen的扮演者是一位韩裔演员Asheley Park,演技是okay,可是这个塑料中文听着实在有点别扭。这都2020了,怎么还挑不出个authentic一点的演员呢。这位华裔闺蜜的背景设定还非常有意思,Mindy是一个中国拉链大亨的女儿,中韩混血,中学在美国读书,后来参加了《中国好声音》挫败了以后,想要逃离中国。因为一直梦想来巴黎,于是来读了商科,由于不想继承亿万家业,辍学当了保姆。如果有人跟我交朋友的时候,这么给我讲身世,我可能立马觉得是个骗子吧。可能这年头的华裔,给欧美人的印象,不是暴富的富家女,就是保姆服务员吧。不过,看电视不必太较真。
网红这么好做吗?
Emily来到巴黎后,开了一个Emily in Paris的Instagram账号,就像所有的小KOL那样,记录风景,美食,到第三集粉丝已经6000了,随随便便一个post就被马克龙老婆Brigitte给转发了。这网红事业走的真是顺风顺水太容易了。到了第四集已经2万个粉了。涨粉真的没那么容易,如果你不同意,那给我也涨个粉呗。 本来剧里面对于社交媒体或者平价的美国文化也是半认真半调侃的。社交媒体以及网络红人充斥着表面化的平庸,但确实是如今营销最有效的方式。因此,究竟是保持品牌的主张还是迎合消费者的喜好是个无解的辩题。 法式 Vs 美式?
由于法国本土演员的出场,这里的文化冲突显得更让人信服了。里面吐槽美国和法国文化的点还抓得挺准的。比如,第一集的时候,法国同事在Emily讲话的时候打断她说,你为什么说话要这么响。我真的快笑瘫在沙发里。(美国人讲话真的太大声了。。)比如,我一直以为是纽约太吵了,所以大家都有点耳背,因此说话特别大声。
片中有一段讲述Emily的政治正确和女权主义的观点是非常美式的。有些广告对于性感的诠释究竟是sexy还是sexist?Emily觉得男性不能objetfy女性,比如全裸的女性拍香水广告充斥着男性的视角。然而法国人对此不以为然,也许女性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身体来诠释被人渴望的幻想,这也是一种权利的体现。因此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metoo活动中,以凯瑟琳德纳芙为主的法国女性反而发动了反metoo运动。我赞成这个对话和讨论要继续,而不是一概而论。
送上一个法国版Vogue采访主演让他们在巴黎和纽约中做选择。非常有意思,快来看一下,我放了法语字幕,不要错过练习的机会。
最后,想认真练法语的朋友们,我推荐另一部奈飞法剧 Plan Coeur,故事也发生在巴黎,男主跟Tom Hardy有几分神似,故事很法式。目前出了两季。
国庆时,我两天刷完了一部小甜剧《艾米丽在巴黎》,完全是冲着女主角莉莉·科林斯去的,因为很吃这位粗眉美人的颜,不料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不论剧情、时装、巴黎刻板印象以及被热议的其他,艾米丽是个很特别的人,她从不会被任何恶意打倒,或者说,任何恶意对她而言,都是毫发无伤。 举个栗子。 艾米丽是个来巴黎工作的美国人,不同文化的碰撞和冲突间,让她面临着各种偏见,甚至恶意—— 比如五颜六色都敢上身,像只花蝴蝶一样招摇过市,会被服装设计师大声喝骂一句,“俗气!” 比如几乎一句法文都不会,就敢跑到法国上班,同事笑眯眯用法语给她打招呼,翻译软件一翻,居然是“乡下人。” 比如顶头女上司,从来看她不顺眼,从来都是她热脸贴冷屁股,任何提议都是no,间或还要给些小鞋穿,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任务。 ……
但这一切,对艾米丽来说,毫无影响。
她不自卑,不消沉,每一个打击她的人,下次见面又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当下被拒绝、否定的一瞬间,她也是灿烂笑笑不为所动,仿佛一切如空气、如流水般自然,她自信且自如,依然每一天都做着饱满、热情而积极的自己,环境没有让她发生变化,而是环境逐渐接受了一个不一样的她。
虽然剧常被诟病玛丽苏的成分,但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我觉得艾米丽这种毫发无伤太棒了,这也是我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越来越少被恶意困扰和影响(曾经非常严重)想讨论的话题:
一个人对任何恶意都毫发无伤是怎么办到的?
作为曾经一个很敏感的人,我和恶意缠斗的时间算很久了,我曾经写过一条微博,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虽然我们都常说是人敏感,很多你以为的恶意是庸人自扰,但未必,很多时候,敏感其实是准确的”,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感受的恶意真的不是因为多自我,而是别人实实在在攻击的恶意,只是区别在明或暗而已。 如何才能不因为恶意受影响? 一种是较难改变的,那就是性格,天生敏感的人势必容易捕捉和接受到敏感,而钝感的人则不会,他对恶意的感知是相对弱的,这是一种幸运,比如我就有这样的朋友,因为个性直接、脾气火爆的关系,得罪了不少人,也常有暗地里的恶意,但自己丝毫不知,因为心思也简单的关系,仍然每天乐乐呵呵,以为自己人缘好极了。但性格这个东西,几乎难改,只能随缘。
一种是我多年来践行的,那就是如何看待对恶意的态度,以及如何调整对恶意的行为。
如何看待恶意?我看过武志红的一个观点,他的说法是在于为什么有人更能承受挫败,而有的人不能,因为:
后者不容易把挫败感知为一个「客观意义、中性的事件」,而会觉得背后有一个「有主观恶意的破坏者」,所以挫败就是,「我」被这份恶意给打败了、降服了,这会引起强烈的羞耻感和恐惧感。因此,挫败变得难以忍受。
这也让我思考起自己如何面对恶意的?为什么以前会觉得难以忍受,甚至觉得羞愧,而现在则是被触动一下,就不受其影响了,这当然不是脸皮变厚,而是清楚,恶意是一个属于他者的行为,和自己无关。
就如同武志红所定义的「客观意义、中性的事件」,我理解的恶意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完全是属于一个他人的主观,这种主观和自己是完全不相关的,除非我自己去接受了这份恶意,那就是别人扔出来一把刀,那把刀其实是飞在空中的,而受到恶意的攻击,是自己捡起来把刀插在了身上,否则刀子仍然飞在空中,对人毫无影响,就像从不被恶意伤害的艾米丽一样。
所以对恶意的态度,大概就是清楚无论它是中性客观的,还是他人的主观,都和自己毫无关系,这里也要提到我曾经有过的小问题,那就是过度的自省,总觉得自己有诸多不足,需要改正或者改进,但更要接受,人是不完美的,切忌被不自觉的完美主义所控制,一些无伤大雅的缺点,留着就留着吧,根本不需要改正。
至于还有一些甚至都称不上缺点的,比如艾米丽的穿着,花里胡哨被巴黎人称之为俗气,但另一种层面,又何尝不是花枝招展呢?很多东西本来就是有不同角度的,自己若是喜欢的,又何必用其他人的框架来束缚自己?这种确定性和自信,每一个人都需要,也应该拥有。 而至于针对恶意的行为,同样也在这一层面,对于敏感而不自信的人,因为恶意而产生畏惧甚至逃避,束手束脚等行为都是很正常的,但只会让自己感到痛苦,人活着,只要能办到,总要让自己舒服一些的,特别是对自己心灵的处理,抚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过得更舒服,是每个成年人都可以尽力做到的事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甘之若素,就像艾米丽,一切如流水一样,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该干嘛干嘛,我也不认为什么无视是最好的反击,根本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有什么需要反击的呢?做自己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人生这条路,总有各种各样的绊脚石,能不被绊倒的地方,都不要让自己摔跤,生命本苦,希望我们都好好的。
微博:@一头萌鹿 公举号:迷宫中的萌鹿
(本文首发幕味儿微信公众号)《艾米丽在巴黎》从头到脚都充斥着一眼能望穿的虚假,是一场美国人对法国甚至欧洲的精神意淫。
本剧的核心卖点文化碰撞首先就很可疑,这并不是说美国也有不愿工作的躺尸怪,法国也有变态工作狂所以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说展现和讨论文化碰撞应当能有升华——
当我们借助一种文化去观照另一种文化时,我们希望能深化对自身和他者的理解和认识,如果能澄清一些误解和偏见就再好不过。人类学教诲我们,我们可能永远无法摆脱用“主体/他者”的眼光去看他者,但在自省的基础上观察和思考依然有意义。
而《艾米丽在巴黎》则并没有这种自省和尊重,而是纵情为女主开金手指让她挟美式文化和价值大杀四方,不仅法国男人不分老少见一个斩一个,客户也见一个斩一个,给客户惹了祸也能凭借冲到客户私人包厢的“诚意”(而非实在的改变,何况这种对私人空间的侵入是很不礼貌的)扭转乾坤,活脱脱一个美版鹿小葵。
女主挂在嘴边的是一句话“我带来美国的视角(theAmerican perspective)”。而她所说的美国视角,说得好听了是“深入群众”,“接地气”,说得不好听了是贩卖G点。从第一集开始,她每发一次ins(虽然观众很容易怀疑为什么这些土味儿自拍会快速涨粉),屏幕上都会给出不断暴增的实时粉丝数,这正是社交媒体流量为王的思路——
全剧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只要我带来了更多流量,我就是对的,同事们也都认可她是对的。在这一点上,法国人和美国人好像达成了共识,连一些微弱的反对声,也马上被女主舌灿莲花打消掉。
比如,女主为闺蜜的家族酒庄制定的营销策略是,生产一种专门为喷洒到人身上(而非饮用品鉴)的香槟。在笔者看来,这样的策略只能说是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双重胜利——既然被炫富女洒掉香槟和被爱酒人喝掉香槟都能赚到钱,那么此等“浪费”又何妨呢?而一心传承家族酒庄的闺蜜母亲,在略微不适后,竟也觉得这问题不大。消费主义和传承信念之战,以前者大获全胜告终。
这么说来,本剧的问题不在于空洞无味(毕竟大多数小妞喜剧都是这个路子),而是其对观众的不尊重——用文化冲突的噱头骗人。如果写成“帅到惨绝人寰还有富家女票的法国邻居狗狗眼帅哥爱上我”,就名实相符了。
令笔者最不适的一场戏是剧集结尾,老Pierre Cadault在义卖上遭遇了美国新兴街牌灰色空间砸场。后者以派人往高级定制时装上泼油漆的方式向老派HighFashion宣战,好像一种叛逆亚文化的自我宣言。然而,当笔者看到剧中灰色空间的招牌是清一色宛如白色蚕蛹的大号卫衣时,不禁感慨,编剧这到底是黑法国还是黑美国呢?咱也不说让砸场小分队穿的跟暴风兵一样了,市面上随便拣个快消也更有说服力一些?
只能说,编剧或服装设计在很用力地凸“雅”和“俗”的对立了。先不说在当今市场雅和俗是否还那般泾渭分明,这次砸场的后果竟然是——老皮埃尔沮丧地承认现在只有“老女人”穿我的衣服了。几天后在街头和灰色空间打擂或者说砸场,一改往日风格,把模特们用各种大红大绿包裹起来,并印上“I am tacky(我俗)”,“I am basic bitch(我就是俗气贱货)”等词。老皮埃尔自己则穿着灰色空间印有自己名字的定制款兴奋地摩拳擦掌抖腿扭臀。
“我很俗气,但正因为有我的存在,高雅才显示为高雅,你需要我”,这是女主在说服皮埃尔扭转乾坤时所说的话。但这不正是阿兰·布鲁姆在《美国精神的封闭》中批评的文化相对主义吗?而到上文所述结尾,老皮埃尔以自降“牌格”的方式反击回去成为各大时尚媒体的头条时,这到底是一场雅俗融合的时尚出圈,还是一场意淫出的胜利?
仅看那些俗不可耐的大红大绿,我们便有答案。事实上,以人设来看,像老皮埃尔这样对美的追求达到变态地步的“时尚老魔头”,是绝不可能说出只有“老女人”穿他的衣服这种年龄羞辱的话的,更不可能因此而沮丧到把自己锁在卧室敲布丁发泄。
只能说,编剧脑袋里的巴黎是一个有限的标签集合:帅哥美女,傲慢排外,作风浪漫,牛角包,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只看每次转场都要刷一遍这俩大家伙就知道了)。为什么说是标签,连符号都谈不上?因为本剧对这些方面的刻画确实是非常肤浅的。
欧洲人都知道,法国人看不起别国人,巴黎人看不上外省人,这种有现实根基的刻板印象甚至催生了无数巴黎笑话。但编剧懒得用细节表现,编剧一定要让每个人在发现女主不懂法语的一瞬间就不分场合赤裸裸地开骂(“乡下人”,“俗气妞”),好像法国人不懂社交礼貌和职场礼仪为何物一般。
犹如浪漫,法国以浪漫闻名全球,此类电影数不胜数。中国人最熟悉的大概是《天使爱美丽》里浓烈到甜腻的法式浪漫,“没有你,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这句话到今天还被无数文青用来伤春悲秋。
但本剧的法式浪漫则被肤浅地表现为人人都有婚外情,到处都是一夜情——至于浪漫的内容?我们没有在《艾米丽在巴黎》里看到法国人那闻名世界的情话。当女主的第一个艳遇对象在浪漫了几秒钟后脱口而出一句“美国阴道(American pussy)”时,我感觉被编剧喂了一只苍蝇。
而本剧刻画的其他人物,如为逃离父亲掌控跑到法国做保姆的中国富家千金等,就更充满刻板印象而不值一提了。
其实,任何社会和文化都是多样的。当你在落日时分在蒙马特高地俯瞰全市,当入夜后在埃菲尔铁塔的闪烁里散步,你会觉得巴黎就是国际都会,浪漫之都。但也许几步之外,某个没有灯光的黑洞洞的社区正在发生抢劫。
像很多文青一样,笔者也曾星星眼满口左岸满口花神咖啡馆,但当某天,笔者在瓢泼大雨中奋力蹬自行车,却因为路面坑坑洼洼栽进泥坑时靴子湿透时,笔者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这也是巴黎。不过它当然不会出现在《艾米丽在巴黎》里。对一部小甜剧,我们或许不该期待更多。
我看完了《艾米丽在巴黎》第一季。不管别人如何嘲笑它有多俗套。我觉得很好看。它就像一个轻松诙谐的小品,有你所期待的一切:浪漫,艺术,时尚,美食,美酒,爱情,完美的性,巴黎人的傲慢,美国人的野心。天哪,如果这是我的生活,我一定求之不得。正是因为求不可得,这部饭后甜点式剧情才显得更加撩人。
6年前,当我下定决心来到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时候,我期待我的生活可能会如电视剧所呈现的一般:新鲜、刺激、有活力,充满戏剧性。我那时比较热血,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且自信。我相信我的个性会在异国他乡被人欣赏,我能交到很多可爱有趣的朋友,我能去不同的国家旅行,我会邂逅帅气迷人的澳洲阳光男生,最重要的是,能实现自我价值。(现在说起来有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戏谑感)。
事实证明,澳大利亚不是法国,我也不是艾米丽。《艾米丽在巴黎》是我能想象出的一个旅居海外单身女性的高配版生活。而我,此时此刻,租住在墨尔本近郊一个布局没有任何美感的公寓里,过着《艾米丽在巴黎》的超低配版生活。
这里没有可以俯瞰的城市美景,河畔风光,倒是无时无刻都能听到各种鸟儿的无休止演奏,还有对面火车轰轰隆隆驶过的巨大噪音。这里没有一个小麦色皮肤的大男孩会主动向你搭讪,问你什么时候可以再见一面,而你刚好也对他一见钟情。不过如果你注册约会应用软件,放上几张自以为可爱俏皮的照片,你倒是可以收获一票来自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男人们的“喜欢”。你发现,那些人大概率都是你不喜欢的,所以只能左滑,直到你觉得这一切特别没劲,索性一条消息也懒得回,最后干脆删掉app以求清净。你的邻居也没有像Gabriel这么帅气,会给你做欧姆蛋,可以让你去借浴室,开摩托车载你,为你解决工作难题。相反,你的隔壁可能是那个看起来低眉顺眼的印度家庭主妇,脸上写满心事面露凶相的丈夫,还有一个特别聒噪的小女孩,三天两头,你都能听到他们在公寓里大声吵闹,说着你听不懂的印地语。有好几次,你怀疑会不会是家暴,想到印度国家的女性地位很低,你甚至有报警的冲动,后来还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好作罢。
你不会因为在买花的时候因为英语不好,有人过来帮忙解围,她就顺理成章和你成为朋友,而且还会轻轻松松为你的工作拉到客户资源。同样,你也不会因为在公园闲坐就能遇到一个从中国“逃亡”的富二代Mindy,然后你们无话不谈,为彼此的爱情生活和理想助力。
在澳洲的前两年和第六年感受完全不同。刚开始,一切都很新奇,你愿意去尝试很多东西,同时又被很多东西吞没。你去夜店,参加派对,在酒吧被搭讪,参加语言交流项目,交朋友,和不同种族的学生讨论作业,约会,旅行,蹦极,做沙发客。你去咖啡店打工,被老板剥削,你尝试申请各种合法工作,被拒,被拒,还是被拒。最后你从一个地道的观光客,留学生,变成了要在这里生活很久的居民。你的身份变了,你的视角变了。你成了一名规规矩矩的纳税人,你工作,攒钱,想要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你并不觉得,你真的属于这里。
你不知道怎么形容澳洲人,毕竟这里集中了来自全世界的“鬼佬”。在这里扎根生活了好几代的白人会用”laid back, chill” 这样的词形容自己。你可以说这是与世无争,也可以说是不思进取,或者介于两者之间,对于一个从小背负父母意志要成龙成凤的中国人来说,到了这里,未尝不是解脱。
迄今为止,你没有和一个澳洲年轻人成为特别要好的朋友。你总觉得,他们的骨子里是泛着冷光的,孤独,甚至脆弱。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边界感,这样的自我意识和边界感足让一些人找不到精神的寄托和真正的联结,加上澳洲真的太过自由,自由到成功不需要被定义,自由到可以没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这样的环境会让人迷失,抑郁, 甚至轻生。资本主义下衍生出的一套美好福利让自由变成了:不需要工作也可以现世安稳, 不需要结婚也可以生很多孩子。不需要内卷,不需要竞争,不需要成功,政府福利可以养活几代人。作为一个社会工作从业者,你的体会是:领政府救济的人绝大多数很不幸福。
在国内,女性基本活在男性视角里,而男人依然要顺应社会“优胜劣汰”的残酷淘汰机制,总之,那个社会是不太鼓励你跳出固有视角和机制,作出独立思考。靠着已有的条条框框,专心内卷和平庸苟活就已经够呛。过度的不自由让人无法喘气,而澳洲这种“不需要被谁定义”的“过度自由”,因为很难触碰到它的边界,也同样容易让人惶恐。
而你,是这样一个疏离社会中的一个更加边缘化的存在。你的肤色,你的成长背景和作为非母语者的尴尬足以在求职道路上屡屡碰壁。如果你只是一个单纯的旅客,大可以对自己的遭遇哈哈一笑。 可是,嘿,你生活在这里,你不叫艾米丽,没有任何主角光环。这就是你,一个普通人所要面对的生活。想一想,一个不会法语的艾米丽居然可以在一个全公司人都说法语的环境里,如此顺风顺水,如果不是主角光环和背后的文化自信加持,你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东西能够让这部甜点剧继续下去。而你作为这个国家的“非主流”人群,该做的努力可不比一个小镇姑娘在北上广打拼少几分, 当然,你还没有到要拼命内卷的程度。这就是澳洲可喜的地方。工作和生活百分之百分开。你不需要996,也不需要讨好上司,做好份内事足矣。
澳洲当然和时尚不沾边,你欣喜于自己的穿衣自由和它带来的种种便利。 偶尔,你也想精心打扮一般,但又真的没有必要。虽然快奔三了,你依然会穿着学校或者做志愿者时发的大码卫衣去上班。你只觉得爽。精致和你没有关系,就像土澳和巴黎没有关系一样。
你不是艾米丽,也不光鲜亮丽。
但你是你生命中的主角,你握住了一份话语权,你可以尽情用一种最接近真实的方式去诠释你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和莫大的自由。
#艾米丽闯巴黎# (Emily in Paris) (B+) 从服装,包包,鞋子,到巴黎美景,和演员的颜值,这部剧都没让人失望,肯定找回当初看“Sxx and the City” 或 Gossip Girl 的感觉,眼睛一直冒星星。可惜,台词比较一般。因为女主处于她所熟悉的文化之外,年纪又轻,还属于学习生活经验的阶段。但本剧确实关注到了美国与法国的巨大差异,及关于博主、网红和社交网络的影响力,是一次时尚养眼又尖锐的文化观察。
本剧的服饰很容易让人想起“Sxx and the City” 里的Carrie, 每套都很抢眼,不一定都好看,但绝对搭配得很有新意。而且摄影师一定会远近不同角度拍摄,保证服饰呈现的完整性。风景也拍的很美,每个角度都像皮克斯的《美食总动员》。
女主人公在剧中经历了很多culture shock , 时刻目瞪口呆,这不意味着对法国文化的赞美,而是讽刺的批判,而且几乎是毫不留情的。
从这部剧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的是法国人很傲慢自大,说话相当不留情面,比如直接对美国女主说:“你来法国居然不说法语,你才傲慢!“
针对米-兔的争论也被提及,法国人显然对艾米丽带来的“政-治-正确”美国观点很排斥。当女主提出广告里模特不应全果让周围男性注视时,法国工作人员的态度是:“她没有全果,她有喷香水!”
挑逗变成了浪漫,吸-烟像吃饭,yellow—笑话或性—骚—扰随处可见,已婚人士有-情—妇似乎司空见惯,几乎每个男性角色都会说出冒犯女性的话。处处可见法国人眼中的“女性价值观”与当今美国有很大不同。就连生活中,法国人也很懒散,上班很晚,做事效率也不高。基本上看完本剧,对法国人印象是好不了。
不过女主的聪颖之处时面对文化隔阂和周围人的不友善,她一直很乐观面对,且能找到应对方式。比如在法国人眼里是性-感,在她眼中是“贬-低女性”时,她提出干脆广告词就是“Se—xy or Se—xist?” 让公众自己决定。
剧中几乎所有人都在说“巴黎很棒,很令人兴奋” 但最终,似乎令人兴奋的只有风景,灯光,音乐和服饰,而这社会人文环境,真的有毒,不是所有人可以接受的了的。
好在,Lily Collins及住在楼下那位法国帅哥真的养眼,看了会令人心情愉悦。
剧中有一句台词“中国人是背后说你坏话,法国人是直接喷你脸上。” 好像是真理。至少看完后又知道了很多网红地点,希望未来有机会去
最近大多数时尚自媒体对这部剧的观点都非常的雷同,都集体吐槽女主穿得土,我觉得这些观点真的都太自以为和傲慢了。 如果全世界都只推崇女上司那种穿搭,那样穿才叫高级,世界也太无趣了吧。 现在大多数自媒体还是直接用西方那一套审美标准来衡量时尚,稍微多一点颜色都不敢用。女主那么美,即使把调色盘全放身上也是很好看的好吗。 好看的人,穿得开心就好,那需要那么多穿衣规则啊~ 还有,,,,, 首先,这是一部可能会拍很多季的时尚剧,既然是电视剧,好的造型当然是为了表现人物个性而服务的,而不是为了让大众copy造型的。 想拿来当穿衣小红书,看韩剧啊~
女主的造型在第一季土,就是为了后面的蜕变而作的铺垫啊! 女主真的土吗?如果土,就对了! 她的人物设定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平民漂亮女孩而已。这样一个角色,能有多少见识和时尚素养呢?她除了被人整的那次派对稍微有点over以外,大部分出席一些活动时,她都很尊重场合穿衣啊。 大部分自媒体把她的土都集中在上班的造型。作为普通大众,会整天想上班穿什么样才能艳压? 第二,女主的人物设定是来自美国的市场营销人员,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卖药的,她不是时尚界的人士!!!! 请问,你身边市场部的人员,会天天按照vogue的标准去穿衣服? 第三,剧中多次提到女主最喜欢的是gossip girl,那些花里胡哨的穿搭也是那个年代的美国校园审美。 第四,女主的女老板的确在很多人看来很优雅很有品位。如果全世界都这么“穿衣正确”,那不是很无趣了?
文化差异还蛮有趣的
《艾米丽不会穿衣服》
生活需要这样的快销品 太需要了 给满分不是因为有多好 而是舒服
可真是标准的netflix算法搞出来的剧,说剧本是程序员写的我都信。
我第一次觉得美人太瘦了是真的会浪费那张脸的
女主好烦人,动不动就享受工作,看得有点想打她。法国帅哥好好看,每个眼神都在说“我好想做爱”,有这么帅的邻居,我每天都敲错门。
还行吧 法国城市旅游宣传片+法国杜拉拉升职记 男主有点像艾米汉莫
太cliche了吧真的是,但真的每个男性都好好看哦。就很符合疫情期间看看。
在巴黎你只要吃牛角包和have sex就可以了,男主就是个天菜。
在巴黎租房遇到楼下刚好住着一个又高又帅英文还贼溜的法国年轻厨子的几率可能比在我大成都相亲遇到170以上没有啤酒肚发际线正常的男的几率还要低的多 而这样微乎其微的巧遇也只有在美剧里面才会出现了
纯美国视角的臆想,“美国奋斗B在巴黎格格不入”。讲真法国人是会羡慕美国的大流量high engagement & 无孔不入,但让他们做他们又会选择不做。我是真的反感带口音的外语,法语甭提了怎么中文也这德行,何况就这么几句,用点儿心行吗。Faites un effort je vous en supplie 🥺
Gabriel可以把这部剧一切的问题重刷掉,救命啊谁能挡得住法国男人!第二季请续上,but不要再虐我们男主啦!
美国土锤在巴黎,所有人都爱我,我的主意老好了,今朝就教一教你们这些法国人怎么做事!这既是无知也是傲慢
对于看完剧一水儿夸男演员(们)帅的,偷偷告诉你们一个事实,法国真长成这样的,说真的,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可能在高级酒店见过那么一两个吧,别的大多歪瓜裂枣劝退
一直在等女主形象蜕变,第十集了还是挺土的😂,有点像做全案的广告狂人。
请立刻续订第二季谢谢🙏!精致可爱的小短剧,一口气看完鸟~
丽丽的朋友真的很像贾玲哈哈哈哈哈哈哈四楼的邻居好帅啊 我也想要这么帅的男朋友教我法语555
美国编剧吐槽法国人跟看微博抖音营销号了解世界的中国人吐槽外国一样,全是想象。中国闺蜜设置很玩味。俗烂甜丽,特别合适国庆收拾房间的时候看。PF的造型永远鲜艳夺目,非常的美国人在巴黎。以及Lily这个工作建议找个中国人,全球领先水平。
羡慕10:30上班的巴黎人儿了
轻松不动脑,男主长得帅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