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喜剧片中国大陆2006

    主演:斯琴高娃  周润发  关文硕  卢燕  史可  

    导演:许鞍华

    猜你喜欢

     剧照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2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3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4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5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6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3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4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5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6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7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8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19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6:34

    详细剧情

    12岁的侄子宽宽,在假期去看望退休后独自在上海生活的姨妈(斯琴高娃饰)。在宽宽眼里,姨妈是个怪癖多多的人。

     长篇影评

     1 ) 如果那满眼繁华都是别人的

    周末有空的时候会去上海。纯逛街。坐3元起价的地铁在固定的几个地方穿行,南京路、福州路、人民广场、外滩、IKEA等等。因为匆忙,上海在眼里便只是一副繁华耀眼的模样。直到有次多呆了一日,离开那几条繁华街道,转入未曾踏足的领域,才终于看见了听闻许久的里弄,破败老旧的屋檐。于是大抵知道,无论什么城市,总有其光鲜和破败的两面,因为在这个大盒子里的芸芸众生本来就是不同的。

    都说上海人有种优越感。对此我没什么发言权。不过宽宽的姨妈到符合我想象中上海人的模样。即便贫困却因着上海人的身份而姿态甚高,处处显露着没落贵族的优雅。比如,看见外地卖鱼的妇女污染环境是要抬头上前批评的,面对爱显摆的邻居总是要强调自己可是大学生出身的。可骨子里却细致得小里小气,和外甥要算计水费电费,对男人即便喜欢,可也介意他一顿要吃掉一斤小排骨。在人前几乎是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可关起门来西瓜掉到地上也要拣起来吃掉。如此表里不一的矛盾综合体,便是大多生在上海却因寒酸而只能旁观这个城市繁华的人群写照。

    对于姨妈的遭遇,我并不同情。年轻时下放东北,无奈的结婚生子。想来内心该是多么的愤懑不平,自己那大城市的身子骨怎么可以一直窝在这种小地方。于是得了机会回上海,便头也不回的抛女弃夫而去。以为回来就什么都是好的了。可当你满心投奔它,却发现更多是自己的一相情愿。城市象个舞台,眼里所见的眩目表演只属于少数人。更多的人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一边艳羡着,一边不得不为每日的生计奔波。到头来50多岁的人了,又得到什么?值得说的不过是曾经的高材生,上海市民身份,一间鸽笼样的房子,除此之外便一无所有。于是认识个男人就轻易相信了,那点可怜的积蓄也轻易被骗光了。躺在医院里床畔无人的凄凉景象,便是一生追求的终点?不过镜花水月一场。

    仿佛顿悟了。和老早抛弃的女儿回了东北。临走前也不再端架子,而是面带尴尬的承认:在上海实在混不下去了。而后的人生,是守着粗俗的丈夫过庸烦无望的生活。如此,她却平静的接受了。在市场里一口口吃着咸菜馒头,无动于衷到心凉。我想她的心已经死在了载她离开上海的那辆车上。没有对话,没有煽情音乐。从摩天大楼,到夜色灯火。镜头清晰的呈现着这个都市的盛大与繁芜,象一场华丽的告别。

    这城市在观光客的眼里依旧光鲜亮丽。只是,如果那满眼繁华都是别人的,你还要义无返顾投身其中么?

     2 ) 好在,活过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终于登场,大喜大悲充斥着我观影的两个小时,其精彩程度也超过了我的预期。

    姨妈是影片贯穿始终的绝对主角,斯琴高娃对角色的诠释非常精彩并恰到好处,小人物的矛盾性格自然彰显,初始惹人发笑,随着情节展开却让人心生怜意,如同看到自己身边亲友的遭遇。
    电影开篇干脆,以宽宽的角度勾勒姨妈身处繁华都市的矛盾心态。她自命清高,自私,嫉妒膨胀,甚至有些斤斤计较。邻居水太太表面来看是姨妈的鲜明对比,可纵然她追赶潮流,绝不落伍,内心却和姨妈一样孤寂,一样与时代相左,同样无奈的将满怀的依赖寄托于宠物之上。
    少女飞飞以及金永花的引出,在彰显姨妈性情之余,也给观者蒙上了另一种压抑着的悲哀。不得不提史可的表演,戏份虽少,但寥寥几个镜头的勾勒却把碰瓷耍赖的金永花身后隐藏的悲凄无奈表现得让人唏嘘不已,此为亮点之一。

    “吉日良辰当欢笑,为什么鲛珠化泪抛?此时却又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必有隐情在心潮。”
    潘知常粉墨登场,几句唱腔,正好拨动了姨妈心中的失意。周润发风流倜傥不减当年,把潘知常的油滑之气勾勒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青春整二八,生长在贫家,绿窗人寂静,空负貌如花。”借用唱词,姨妈内心长期的寂寥与当时的激荡可见一斑。
    两段戏曲的插入,十分巧妙,不但反衬出姨妈与时代的格格不入,并为影片增加了一抹奇妙美涣的色彩,又十分精准的将姨妈内心世界的作以明示。
    猫咪之死算得上影片的急转,潘知常是不是骗走了姨妈的积蓄已经不重要,而床边的一夜相守是否是另一个垂暮之人悲哀的良心回转?
    自此,姨妈的境遇急转直下,结束了短暂梦幻又似灾难一般的黄昏恋。而其他小人物的悲哀隐情也随之一并揭开。

    由赵薇饰演的姨妈刘大凡形象之出现,是《姨妈》的另一个亮点。街头吵架一场戏,爆发力之强自然毋庸置疑,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他几处没有台词,只靠眼神表情彰显内心的镜头。鞍山饭店外抽烟的一场戏虽然没有一字台词却非常抢眼,所有的悲哀愤怒不平都化作烟圈被吸入呼出,叹息之后,生活继续,大厨的工作要继续,生活也要继续。而此般种种不免让人感叹赵薇演技的成熟蜕变。

    如果与许鞍华导演的另一经典之作《女人四十》相比,也许是由于编剧李樯的加盟,再加上许导自身的变化,《姨妈》最难能可贵就是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描绘一个女人的经历和喜哀,与此同时跃上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宏观描绘社会景况,而由姨妈所扩散开来的观感和所遇之人又可以构成一个个独立的精彩小单元。从此而论,与《女人四十》并没有太多可比性。唯一遗憾即是过为分明的三段式结构过于分明,在衔接时稍显突兀。
    编剧李樯的作品《孔雀》所述即是压抑状态下的不如意,如今再上阵,依然爱用象征。月亮的隐喻十分有趣。姨妈、宽宽、刘大凡都曾被月光所吸引,而他们是否也从月光中获取些许的希望?也许希望只是藏匿在心底,等待被召唤吧。
    摄影的功力为《姨妈》增色不少,而久石让的音乐虽然足以渲染气氛,但有些片断与如此写实的风格相配稍嫌刻意了。
    电影中每一桩悲剧式的结尾都巧妙的省去了对前因的交待演绎。姨妈的悲哀境遇也许就始于特殊年代造就的错位婚姻;而少女“七公主”的遭遇追根溯源是父母远赴新疆一去不归,也是时代的产物;潘知常虽是骗人骗财的大骗子,可谁有知道他的身后有没有一番血泪史?金永花、灰带鱼的境遇也是一样,都在时代的巨浪洪流中飘荡。其实身处其中,我们又有谁可以幸免于难?

    好一出淋漓尽致悲喜剧!
    鞍山,宽宽到来后的饭桌上,刘大凡粗鲁依然的喊着,不禁想笑,却突然感到悲哀,生活之中,我们总有不甘,改变的努力到最后往往却又无力。
    电影看罢,不至绝望,也寻不到希望。
    也许,生活中境遇之常态就是如此吧,或喜或悲,或希望或绝望,并无什么明确的暗示。
    生活仍将继续,没有更好,也未必会更糟。姨妈在时代召唤下从上海到鞍山,又从鞍山离婚到上海本为寻找自己的所谓理想,却终于落得年老寂寥受骗受伤重回故里,一切不过回到并不美好的最初。怎样继续,全指仗当事人是否知足而乐得其所。

    我们看喜剧,常常嫌太过肤浅一味讨笑,我们看悲剧,常常觉得悲痛悲哀难以释怀,但生活本身其实很难明确悲或喜。悲喜交集,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是我们的常有体验。
    因此,看着电影,忍不住喷笑,也不自主的流泪,只因为,太过真实,真实到残忍。
    终于还是瘸腿的宽宽走在雪地之中,身边是想帮忙却已经力不从心的姨妈,宽宽说“我也不瘸过”。
    好在,一切都曾经拥有曾经经历,好在,活过。

     3 ) 中国姨妈


    李樯对“高潮前置”这样的提法感到很新鲜。作为《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下简称《姨妈》)编剧,他愿意倾听别人对电影的任何看法。姨妈叶之棠与“表弟”潘之常在别墅房子(开放式的叙事结构并不用交待别墅的出处)里披着戏服唱着京剧上演了一场忘记世俗生活的“赏心乐事”,堪称华美、惊艳、令人心旌荡漾。这是影片中的高潮,它在影片进行到一半时就出现了。
    此后,情节急转直下,管繁弦急,姨妈因投资墓地而血本无归,因邻居水太太之死而“兔死狐悲”,因急火攻心而摔伤了腿,因错帮了骗子金秀花而闭门不出,大城市的繁华闹尽、风流云散,小百姓的恩怨情仇、家长里短最终有个落脚之处——因对女儿的愧疚而离开上海回到鞍山,结局则具有“救赎”的意味:与前夫在小商品市场上摆着地摊卖鞋,影片定格于姨妈就着咸菜啃馒头。
    如田沁鑫、邹静之等优秀的导演和编剧一样,在李樯这里也听到了“世道人心”的说法,他用这四个字来概括他的文本。导演许鞍华也把影片的成功和引发的讨论归功于“剧本的力量”。
    李樯戴着一副大黑框眼镜,中等个子略显单薄,深色而简练的衣着使他显得低调,这个身份证上写着1968年出生、实则是1970年生人说起话来显得很有活力,已经完全没有老家河南安阳的口音——安阳是他的第一个剧本《孔雀》的故事发生地,在这个给他带来一致赞誉的剧本中,讲述了一个家庭与一个时代的冲突与和解,在李樯的叙事中,人们总是带着梦想去生活,想当伞兵的姐姐和叛逆的弟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特有的环境中,完成了他们残酷青春的成长。
    李樯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保持着一种本能的清醒,尽管他不愿意承认,他对生活的敏锐关注,他甚至不愿意承认一个剧作家所具有的梦想。很难让人相信,一个没有梦想的剧作家,能使他的剧作中的主人公,有那么强烈的梦想。在《姨妈》中,表达那种梦想的时候,是用一轮大得超乎常态的月亮所代替的:它映照在姨妈的病床前,此后,又在外甥和表姐的窗台前,照亮了他们憧憬未来的面孔。
    李樯在剧本中是用这样来描述月亮的:它像一头“温柔的大兽”趴在那里;它“一点一点”照进房间,最后整个房间都亮了起来。
    在影像上,许鞍华用特技对月亮进行了处理,使它足够大,有童话般的效果。人们对这轮超现实的“月亮”争论不一,有人认为,它与另一部当代题材的电影《三峡好人》中出现冉冉升起的“火箭”一样,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意象是“廉价而讨巧”的。
    李樯不能接受这样的评价,他激动地谈论月亮对于中国人所具有的意义。这是在北京安贞桥附近的一个咖啡厅里,服务员都认识他,因为他常来这里见人,有时候点一杯卡布其诺,店方每次都给他打八折,但有可能并不知道他是中国目前最受欢迎的编剧之一。《姨妈》刚刚从北京的各大院线下线,这部慢热型的电影获得了众口一辞的口碑,一些人在MSN上互相推荐这部影片。
    李樯用唐朝诗人王健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来解释,月亮在中国人精神蔚藉和情怀表达上所占有的份量,他用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对比剧中“姨妈”的“晚年情景”,最后他摊摊手:“总有月亮来照耀吧。”
    在社会学的层面,《姨妈》的触觉不可避免地探及到两大问题,使得这部都市化的“文艺片”不仅仅具有娱乐价值:一是姨妈的“晚年幸福”,中国正在迎来一个老龄化的社会,每年新增近600万老年人的现实使得人们不得不考虑他们的生活,是像“姨妈”一样回到前夫孩子身边去、继续谋生还是别的,摆在每个家庭面前;二是片中的金秀花对因身体衰竭的女儿实施了“安乐死”,这在中国仍是一个道德和法律上悬而未决的难题,金秀花说:“把双方都耽搁着不如再生一个呢”是许多百姓的内心写照。
    这样的“中国式困境”在拍戏过程中也有遇到,导演许鞍华对这场“安乐死”的戏并不满意,原因是找来演金秀花女儿的小演员的戏份不够,因为小演员的母亲忌讳女儿演“死人”的场景,许鞍华遗憾地表示:“哪怕后期时觉得需要剪掉,但至少拍的时候女儿的死应该表现得更充分、更惨一些。”
    影片中,起初的感觉是姨妈的邻居水太太比姨妈更加“后现代”一些,每天都换不同颜色的头套;而每次都穿着一件不同阿迪达斯运动服出场的外甥,更像是全球化消费主义盛行的一个小小样本,他最后将会出国留学,这也许是在鞍山某餐厅当厨师的表姐梦寐以求的东西,世界对于某些人而言是“平”的,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充满“坎坷”和“不可能”。
    影片中随处可见的戏谑和娱乐的场景,容易使人联想到《疯狂的石头》的某些段落,却往往会使人忽略片中存在着三次死亡。
    除了金秀花女儿的死之外,邻居水太太的猫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一种力量,这只“明星”猫在一开始就有穿着短裙的镜头出现,此后,它的死亡带给影片急转直下的转折,缓慢的叙事在这里发生了转折——李樯的剧本经常是这样,在娓娓道来的叙事结构中,使大幕徐徐拉开,不少悬念引而不发,然后陡生波折,像一道心电图的曲线,不停地移步换景、引发冲突和交待悬念,令人目不暇接。
    爱猫死后,水太太也郁郁而终,这令姨妈既愧疚又悲痛,她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唯一近邻也失去了,像是最后一根稻草使她走向了暮年。李樯非常满意自己目前的精神漫游状态,他将“戏”与个人生活分得非常清楚,在日常生活中,他一点也不“后现代”,虽然他能将片中的网名“六公主”、“七侠演义”叫出来,但自己从来不用电脑、不使用互联网,保持着手稿写作的状态。对于他而言,世界是否是平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然而,他仍然看到了当代题材所引起关注的力量。尤其是,当代题材是对正在身边发生的事情的处理,更容易受到怀疑的眼光。从这个角度来讲,挑战性也更大。他愿意就此做更多的尝试。
    37岁的李樯当过兵,曾经是文艺兵的一分子,被送到中央戏剧学院编剧专业学习后,于95年离开北京,转业到河南安阳的豫剧团作编剧。
    那也许是他人生当中最苦闷的一段日子,相较后来再次返回北京,做一个“北漂”,在大望路附近租住地下室,甚至有短暂的报社编辑的经历,他在安阳豫剧团一年多的平庸的生活,使他觉得既与工作绝缘(写不了豫剧)、又与社会隔膜(同学们都在北京发展)。
    “有剧本写就很开心了。”李樯虽然稳坐“文艺片编剧”第一把交椅,也有外界传闻他迈入“百万编剧俱乐部”,但他对此似乎并不上心。“我不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就这样懒懒的很好。”
    许鞍华正是在看过李樯的剧本《孔雀》后,而想与李樯合作的,尤其是,周润发的加盟给片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所扮演的潘知常,被很多观众认为是周润发近年来发挥最好的演技,其中许多经典的段落已为人熟知并津津乐道,大有盖过周星驰的无厘头之风,其穿风衣的背影再次出现,但这次却给人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
    “我就是想让80年代的孩子知道,什么是风流。”李樯笑着诠释这个角色:“与速配不一样的是,浪子也有浪子的情深义重。”与这个时代的“酷”不一样,在街头老骗子潘知常那里,也拥有“风华”。
    潘知常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他年轻时还写过两句诗: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浮生半美人。潘知常说:“我父亲过去是丝绸商人,我母亲是他的二房太太。因为失宠,很落寞,脾气很暴躁。她评价我的诗是‘君诗如美色’……”
    说到这里,李樯笑声中多了一些调侃之气。他的另一部与导演顾长卫合作的电影《立春》下半年就要上映了,蒋雯丽将在其中扮演与她反差较大的女主角(貌丑音美),这对她的演技而言也是一个挑战。而李樯在下半年将投入一部新片的编剧中,内容将取材于《七千湘女下天山》的故事。
    这部被人“后现代的大姨妈”或“后姨妈的现代生活”等等一通乱叫的电影获得了成功,在香港的观影热甚至超过了内地,最初许鞍华担心票房的压力会有损下一部电影的投资,但她在香港那边电话中传来的声音却是如释重负,“《姨妈》的反响那么好,投资方当然愿意继续合作啦。”
     

     4 ) 其他人的后现代生活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有个人人谈论的悬案:姨妈的棺材本被墓园党骗了,周润发饰演的潘知常有否串谋?

    拜托,怎样猜都可以,千万不要问许鞍华导演“真相”,也犯不着要和朋友(或网友)讨论甚至争论哪个“真相”比较合理。故事没有把“真相”交代,就是让每个人自行对口味入座,各取所需。

    我的私版本是,潘知常由始至终都是个全职无赖,无赖的人最爱是自己,不过偶尔也会对人动以真情。正如妓女专骗火山孝子的感情,也常有弄假成真的情况。姨妈表面上恐怖(如她的血红游泳衣),但你不难爱上她的,姨甥宽宽和金永花都爱姨妈,都觉得亏欠了姨妈,所以留她一支手机、一尾鱼。无赖是没有什么可以留给姨妈了,便多留一夜,也叫自已好过。

    不过,这是违反职业无赖行规,要不得的,比起钱一到手就闪走(记得第一次骗的那三百块吗?)更阴损。有没有发觉?潘知常花了一夜道别后,以前嘴巴停不了的姨妈几乎再没有说过话了,连表情都没有了,变成了行尸酒肉。

    姨妈与潘知常的一段爆笑热闹,配角们的小插曲也是首首皆有意思。金永花与房车大款在马路上的对峙,是闸北弄堂与东方明珠电视塔之间的角力,在“发展是硬道理”的中国,胜负早就定了。金永花要姨妈来探监,因为只有姨妈知道她亲手干掉自己孩子时的心情。大陆的医疗社保是个温总关注的民生问题(不只是陈良宇关心的财经问题),但这是老虎屁股,现在轻轻碰了一下,已经非常大胆了。

    赵薇也演得好,她一边痛骂姨妈不顾丈夫女儿,独个儿跑回五光十色的上海,转个头却又埋怨自已的男朋友不能带她逃离东北。外鹜的心,既是基因遗传也是环境造成。乡村的人要出城,城中的人要去深圳上海,下一个目标就是出国亚美利坚。牌场与气派,包裹着空虚和贫乏,水太太是典型。

    比较窝心是宽宽与网友飞飞的一段。后现代生活其实是磨人生活,磨得人都扭曲了,只有十二岁的宽宽能勉强保存着一颗无私的心,总是先为人付出与设想。真金白银的舍已割爱,就算不能将言不及义的诗词歌赋比下去,至少也应打个平手吧。

    电影令人动容,是因为每个角色都立体。没有极好和至坏的人物,每个人都有他可爱和不足的地方,每个人本身都有一个他自己的故事,而不仅仅是主角旁边的附庸。只要你愿意去细想,你可以为宽宽、飞飞、水太太、金永花、姨妈的女儿写个延伸故事,甚至金永花的丈夫、姨妈的丈夫、姨妈女儿的男朋友、飞飞的外婆,各自都有不足为外人道的后现代生活。

     5 )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被现实打垮的姨妈

    不乏喜剧笑料的这部片子,终归是个悲剧。姨妈在东北寒冬腊月的露天市场上卖货,两眼无神,木木地嚼着干粮咸菜,往日风采一概不见,人好像魂都没了。我们一路看着有主张、有情趣的姨妈,最后变做了行尸走肉状,难免不为她惋惜。 为啥说是悲剧呢。要说人各有各的活法,自得其乐就算不得悲剧。姨妈以前虽孤单,可过得挺快乐。养鹦鹉,一养14只,养一缸鱼,再唱唱京戏,连她做家教教的都是英式英语。 英式英语!这就是姨妈的悲剧的象征。身价还端在那儿,却早过了时,不被待见。而现实总难免在这小天地搅起波澜,提醒着真相。 要是姨妈不理会就罢了,可姨妈她又是爱面子的人,所谓的爱面子,也就是跟社会妥协,求得认可和尊重。她甚至不惜撒谎,把鞍山的女儿说成是在洛杉矶,以向另一个小市民、邻居水太太炫耀。在跟社会的不断交接中,渴求被接纳的姨妈却发现不被接纳。在被一个骗子骗得人财两空后,姨妈心里的墙围终于塌了,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来自外界的打击,最先出自外甥宽宽,十几岁的小男孩假期来看她,却跟网友合谋骗她的钱。这次,到底是骨肉血亲,姨妈还要在警察面前为外甥求情,钱也拿回了。 还是那些钱,下个骗局来自一个老男人,她才真的被打垮了,不仅是钱没了,还因为她付出了真感情,对一个心怀浪漫的女人来说,这才是致命伤。如果说上一次只是被现实轻轻地撞了一下腰,那这一次,现实却像她自己从楼梯上重重跌落一样,摔得她体无完肤。 周润发演的这个潘知常,颇懂得讨好女人,温馨家常晚餐开场白便是,你的碗跟我妈家的一样,你的排骨跟我妈做的一样,甚至不惜嚎啕,显得一往情深,接着更有高论,女人有两种,一是美人,爱英雄;一是佳人,爱才子。言下之意,姨妈不是美人就是佳人,极具代入性。好像是一个美丽的圈套,温柔地张着大口,等人往里跳,姨妈招架不住,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于是自动的变成了美人,面对英雄,款款唱起了霸王别姬。别说,音色婉转、眉目含情的姨妈,在这一刻还真是光彩照人。且看潘知常,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是为鱼上了钩得意,还是身为票友为她叫好?恐怕是前者。清醒布局的他,和意乱情迷的姨妈,本来就不在一个层级上。 唉,如果说人生本是幻梦,我还真觉得潘知常是颗好棋子,他给了姨妈真正想要的东西。这个姨妈的丈夫给不了,那个老实巴交的东北工人,哪里懂得情调。可是最终害了姨妈的也是这个情调,因为日子终归是平淡的,情调却是那么虚幻,可以为一时,却不可为一世,骗子骗的只是一时,所以做足功夫。 投其所好的骗子给了姨妈实现美梦的机会。这是她这一生里唯一的一次绽放吧。你侬我侬,琴瑟相和。女人的心,即使60岁了也一样浪漫,姨妈就说明了这一点,而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潘知常,愿意陪她做梦,共赏如梦似幻的华美的戏服,共唱浓清蜜意的国粹艺术,啊,谁也别说姨妈不幸福,这个时候,这个女人达到了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都是这个骗子给的。 但姨妈是个矛盾的女人。她有多理想多梦幻,就有多现实。只可惜,她虽一再受骗,也难免积累了点经验,可到了下次还是被骗。姨妈太善良了,也太愚蠢了。东郭先生的故事谁都知道,但是东郭先生们也总是前赴后继,代代不绝。 潘知常骗了姨妈两次,第一次300元,第二次,偶遇,姨妈讨回300块后钱却又相信了他。她也总是问他,是不是骗她,还曾经想过一刀两断,可就是下不了决心。不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姨妈,内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一会是理智,一会是情感,直到钱被骗光了才彻底向现实投降。 大幕总有拉下的一天。有过高潮,当然就会有尾声。可悲的,是姨妈倾覆了全副心力,赴这一生中之美丽之约,期望大而失望大,于是难以复原,变成了呆呆傻傻的一个。 其实大家都爱姨妈,她正义,她有情趣,她善良,虽有点小市民的斤斤计较、护面子、难免对人玩点小伎俩,但伸出手去帮人的也是她。还爱她的婉转的唱腔,满屋的放飞的鹦鹉,穿着自己织的红彤彤的毛线泳衣跳下水,真觉得这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女人,连骗子最后都要陪坐一宿,可见也难免愧疚。 姨妈是个有弱点的女人,跟每个人一样;姨妈是个热爱生活的女人,这个倒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姨妈是值得尊重的。 后现代?的确,不光星爷的疯疯癫癫的小人物如此这般,姨妈,不过是整点无厘头的小情调,到最后也难免归入这笑笑哭哭的一类里去。又哭又笑的生活,本来就是真的生活。姨妈的悲剧,是她被现实打垮,再也坚持不了自己。而没被现实打垮的那些姨妈们,我们称之为喜剧。不合适宜?管它!

     6 )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行騙的藝術

    故事一開始,腳受傷的外甥站在火車站等待姨媽來接他,姨媽扯大嗓門在站內喊:「寬寬,寬寬……」及後發現外甥正靜靜地站在一旁,興奮得大叫。站在姨媽旁的一名老人家被嚇得心臟病發,倒在地上。

    許鞍華導演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從姨媽的一句對白正式開始:「哎,你這人咋喇。」老人的病發,她忙不迭地澄清:「不關我的事,我根本沒有碰到他。」很真實的一個情節,沒有安全感的中國人,有事發生,首先確保自己不會被牽涉在內,至於對方是該先搶救,還是該先報警,是該找人幫忙,還是該馬上撤離現場?種種考慮都不及姨媽的反應來得真實:別的先別管,首先證明自己與事無關。

    然後,故事開始。外甥寬寬來度假,和網友合作假扮被綁架騙姨媽錢,鬧上警局的姨媽得知事實真相,馬上一力承擔後果;外鄉人金永花流落街頭,姨媽好心收留,卻發現對方騙錢賺取女兒的醫藥費,姨媽趕對方出門,卻為她的女兒擔憂;遇上文質彬彬的潘知常,姨媽墮入愛河,卻被騙掉所有積蓄;最後,在姨媽口中遠在美國的女兒出現,原來她只是東北一名小廚師……

    後現代是甚麼?編劇李檣說,後現代便是各種不同風格的東西拼貼在一起,既互相排斥,又互相接納的一種狀態。即排斥且接納,是一種矛盾的狀態,這種矛盾,正是姨媽的生活寫照。

    可以說是有著精神潔癖的姨媽,看不過眼小食店弄污地方,不能容忍金永花為了醫藥費騙錢,瞧不起水太太的花俏,可是她同樣愛扮靚、滿口謊言,從謊稱女兒在美國騙倒一眾鄰居,到假扮沒錢及有病不讓外甥多花水電費,細眉細眼之處,姨媽有著與其他人同樣的習慣,但她卻堅稱英式英文是最好的,以自己的大學生身份為榮,甚至為了在大城市生活而拋夫棄女。

    姨媽的矛盾,卻也是中國人的矛盾。影片一開場姨媽在火車站的表現,也正正是中國人的表現,不論發生甚麼事,只要是不好的事,都「與我無關」。然而姨媽卻不能放下自我的道德,她可以撒些無傷大雅的謊言,如謊稱女兒在美國,這是為了面子,且是不會傷害其他人,但面對水太太愛貓飛飛之死,她卻過不了良心的譴責。於是姨媽註定要被騙,且被騙至身無分文。

    騙成為此片的重心,姨媽那些小謊不過是無傷大雅的玩笑,但金永花的騙,潘知常的騙,綜合起來,都是中國人在你我互騙的情況下,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或者,是在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終於走至互騙的階段。

    但戰鬥力與生命力似乎是相輔相成的,處於時刻被騙的環境中,反倒凸顯出人們頑強的生命力,相較起來,落後的東北顯得平靜,睡在醫院病床的姨媽看見無瑕的月亮,終於決定重返東北。只是貧窮的工業城市,沒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姨媽回到這個地方,整個人失去了光彩,就像不需要戰鬥的將軍,卸下了盔甲,但卻一下子蒼老了。(原載5月27日《文匯報‧百花周刊》)

     短评

    斯琴高娃的上海话,周润发的普通话,史可的武汉话,赵薇的东北话,谁说得更不地道一些呢……关键是,剧本不够好。

    5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 完全没想到,这竟然是看过的最“上海”的电影,甩了那些打着上海旗号的不知道多少!能把这样的上海拍出来真是做梦也要笑醒了。斯琴高娃,你太棒了!【剧透】但是结尾是什么意思?是说上海被共和国强奸了么?本来就是知青回上海,户口恢复,正常情况下,死赖也赖在上海,凄凉了此一生,不可能再去东北这种创伤过的鬼地方的。

    10分钟前
  • 躲猫猫社社长
  • 还行
  • 知情下乡嫁给乡人,却觉得自己是上海人,《我的前夫》,结果在上海却是被社会淘汰的老人、外乡人。而飞飞面临的是父母去支援新疆,明明身在上海,却也说不好根在哪里。赵薇是姨妈的翻版,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最后也是希冀男人能给带来新生活。姨妈一辈子没人爱,偷偷摸摸吃瓜,瓜子在嘴角挂了一路,那个假装与她恋爱的男人却没提醒她——他压根没正眼看过她的脸。与《立春》《松子》《昨天》一样,人在城市社会dislocation的故事,也因为dislocation和坚持,而在外人眼里显得有些可笑、不正常。后来姨妈治好了病,变作正常人,像王彩玲一样不再唱歌。“太平盛世,个人经历的最大兵荒马乱无非是幻灭。”可是他们都曾沐浴在巨大月光下,也有后人会(无论多么短暂)畅游在月光里。

    12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 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牵动观众的情绪。喜剧元素与要表现的思路不融洽,有时让人尴尬。片名明明是从侄子宽宽的视角看待叶如棠,片子的开头部分也是如此,但中间忽然换了导演自己的视角,不免突兀割裂。周润发的表现最亮眼,斯琴高娃太用力,喜剧节奏不够放松。如果没有后面的悲情压阵,整体会让人很失望

    16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还行
  • 我想起了很多在年轻时犯错的孩子,再痛都能站起来,就如《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姨妈对周润发说:“我十八九岁你骗骗我,我还能挣回来,我都这把年纪了你来骗我,是在绝我的路啊!”

    18分钟前
  • 浩子菌
  • 力荐
  • 6/10。姨妈精神追求超越物质,带有小市民的虚荣与善良,为了省水电费与侄子吵架却自己开空调睡,操着不合时的英式英语,有责任心制止商贩乱丢垃圾,文革的经历令她不舍得放弃梦想甘愿抛夫弃女。泳池水被大红泳衣染红、外甥“绑票”事件和约会怕邻居撞见爬楼梯,绚丽色彩与深蓝暗调等技巧处理荒诞桥段。

    2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 影片的意义不错,就是有个令人恶心的斯琴高娃

    27分钟前
  • leslieQ
  • 较差
  • 看到大大的月亮我就笑了。我挺喜欢这部,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32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 阿姨,你怎么搞得啊,来例假就不要下水了嘛

    33分钟前
  • 夏小昭
  • 推荐
  • 絕對被低估,非常喜歡。故事寫得好,導演好,表演好。香港導演能把內地拍成這樣很不容易,說斯琴高娃演的不好的人真不知道在想甚麼。姨媽這個人物和姿態就是應該這樣。許鞍華是所有華語電影裡難得的一直在關心女性的導演,這本身就值得敬佩。

    34分钟前
  • 偏时差
  • 力荐
  • 許鞍華一如既往的小人物生活情節 不動聲色又流淌心田. 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 我看見斯琴高娃演繹的姨媽已經昰和開場截然不同的角色. 呆板的對苦澀單調生活的聽之任之 和那個在火車站風韻猶存的上海女人形象大相徑庭。嗯 生活有時候昰需要謀略的。

    37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 至少关于上海的叙述结束前看了偶实在特难过了,市井、上海人、上海里的外地人和阿扎里、七十二家房客间的嚼舌根等等统统都烂在一个不靠谱编剧的意淫中。陕西路延安路附近萨地方来这种筒楼,大姨妈在那里摔一跤居然被送到外滩的医院里,汗趟趟滴,简直像在看粗糙的台湾偶像剧。艺术高于生活不等于野鸡路子,给5星的一定不会生活在上海。后现代生活哪里不能发生,非要上海?只能说矫情。久石让的音乐大气悠扬到莫名其妙。相信鞍山一定也不是电影里那样。所谓文艺片,太爱意淫,太不诚恳,又么想法,一个个都是不伦不类的十三点!!!

    41分钟前
  • SSEN
  • 较差
  • 能不能立法禁止赵薇模仿各地方言

    4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 许鞍华真的是一个非常让人难懂的导演。。。。什么样的东西都可以拍出来啊。。。

    47分钟前
  • 较差
  • 生活还是重重向我压来

    4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 剧中一句“长恨此身非我有”,说的就是姨妈败退的人生进击之路啊。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姨妈一定要回东北,因为她的钱被骗完了,她的损友邻居死了,她的爱情童话破碎了,她彻底变成了上海的陌路人,整个上海都在把她往外推,像极了开头那一口不合时宜的英式英语。曾经一心向上的心气,和好强的自己被永久地留在了病床上。女儿“生而不养”的质问是谴责,但也未尝不是一个退路的暗示,她知道她该回去了,为了“偿还”,也为了认命。实际上,姨妈在上海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她一心追逐着花花世界里的七情六欲,追逐着美好的东西,活得有心气有欲望;回到东北后,生活被简化为生存,结局摆摊啃馒头就咸菜看着悲凉,但和浮华虚幻的上海梦相比,却也无比真实和锐利,绝非麻木。这个画面令人触动,我感受到了一种浮华最终跌落了的,真实的刺痛感,很有力量。

    52分钟前
  • 追鱼
  • 还行
  • 王彩玲去上海浪了几十年最终还是得回小镇过她鄙视的粗糙生活。立春和姨妈基本都能总结出一点,没钱就别想过好只有一个人的生活,人傻就别当文艺狗。多少跟豆瓣主义形的意识形态有所冲突。各位享受孤独享受一个人的精彩的,还是天天买一注双色球吧。#心灵凉茶#

    55分钟前
  • 严禁怀念
  • 还行
  • 音乐久石让。 阿姨来例假就不要下水了。

    59分钟前
  • 露娜peace
  • 推荐
  • 40岁之前活得像王彩玲,40岁之后活得像姨妈,文艺青年要么变得商业化,要么活得这么拧巴,最终甘于平庸。都不是好路,但着实没有别的道儿可选了。

    6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 搜到这么个花絮:许鞍华本来打算给影片一个喜剧的结尾,却因为周润发不肯到鞍山补拍最后几个镜头,而被迫以现在的悲剧情节来结局。

    1小时前
  • 微观尽头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