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失衡生活

    记录片美国1982

    主演:Lou Dobbs  泰德·科佩尔  

    导演:高佛雷·雷吉奥

    猜你喜欢

     剧照

    失衡生活 剧照 NO.1失衡生活 剧照 NO.2失衡生活 剧照 NO.3失衡生活 剧照 NO.4失衡生活 剧照 NO.5失衡生活 剧照 NO.6失衡生活 剧照 NO.13失衡生活 剧照 NO.14失衡生活 剧照 NO.15失衡生活 剧照 NO.16失衡生活 剧照 NO.17失衡生活 剧照 NO.18失衡生活 剧照 NO.19失衡生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6:22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超字数的短评

    4.5+,四段式的割裂或递进式(个人观感而异)的超凡体验!首段以全观视角入画,望天地奇观,览万物流动,流云四溢,瀑布奔腾,海洋翻涌,壮阔自然于人而言瑰丽而不可撼动,人类在渺小间提炼混沌与失序的首度“失衡”;旋即工业文明来袭,巨物横生,飞机、建筑群、大型工厂、军工品(各种爆炸中扭曲、崩塌的墙体或楼宇以及宏大的蘑菇云等)占领了画面的主体,留有背后广阔空间的一隅,这种盘踞的挤兑与拉扯并非肉眼不可承受,而是心灵遭遇了压迫与囚禁,此为二度“失衡”;进入了加速世界,对人的异化比雅克塔蒂来得更迅猛与暴烈,城市的车水马龙、人流密集辗转、主观镜头下的驾驶穿梭、工业流水线上的干枯重复,与街机游戏的镜头无比契合,如同电子信息流般成为了某种逝去的线条,破坏了于人而言作为生物层面的维度,此即三度“失衡”;随之而来的戛然而止的俯瞰有种灵魂出窍的错觉,漂浮悬空,跃出肉体,比肩《八部半》的开篇,镜头其后回归正常,聚焦人体,回归生命的恒常,再嫁接火箭升空的陨落事故,就像生命如烟花般绚烂于时间之河的微小瞬间,终究会破灭,剩下静止的虚空,生命的尽头就只是死寂的虚无罢了。

     2 ) Koyaanisqatsi---Out of Balance

    Koyaanisqatsi presents audience a very epic picture that combines nature and human civilization with stirring and avant-garde scores by Philips Glass. The documentary was recorded in the 1980s when human civilizations had reached a very high level to such an extent that human beings had the ability to send off rockets beyond the Earth to explore the universe and it all can be put down to rapi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fter the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uman beings were empowered with light and oil and formed the conception of domineering nature. People exploited the resources from nature regardless of results and went all out to build the world. In the meantime, too much emphasis brought upon development made human stuck in the mechanism they build. Thus, by Koyaanisqatsi, meaning “out of control in Indian language, the director wants to express un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he picture of Indian culture, and debris falling from a soaring rocket is brought into view and for a while the shot is cut to extremely pristine, stately and grave images of nature such as ranges of rugged cliffs, deep valleys between which rivers flow peacefully, boundless deserts where no life exists from the surface, lava sending off heat and smoke, waterfalls cascading from a high place, cloud floating freely up in the sky and assorted flowers planted in neat and clean lines. After the movie has revealed the greatness of nature, audience are ushered in human civilization section that combines many wonderful inventions including a enormous truck carrying sand, a Boeing 747, cars like cells flowing through the arteries of traffic, tall skyscrapers like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movement of cloud, bombs denotating old buildings, people moving up and down the elevators underground, crossing the street from side to side, neon lights shining bright and middle-aged women in dancing costumes prepared for a shot and etc. In words, Koyaanisqatsi places nature and human civilization together in an attempt to hint at the complex bin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at nature and maniac development made by human beings. To make it more precise, from my perspective, what the director wants to convey in these images is the greatness of environments as well as the bankruptcy of human civilization. For example, Mother Nature in the movie is presented as spectacular, impeccable, boundless and beautiful, while development made by human beings, to some extent, takes the morbid appearance in a modern context. For example, moving cars is presented at a mad speed, so much that audience are highly likely to get dizzy and overwhelmed. Ghettos are also included in the movie where poor and wretched people wander about aimlessly and rubbish is littered everywhere. Even in the very clean downtown center of big cities, countless people rushing in packs with their faces emotionless and indifferent show no tint of hope. The movie, by the accelerated movement of people, neon lights, cars, and other artificial products in civilized society seems to reflect the meaninglessness of the whole development as no people really enjoy it and they just move mechanically like machines. It is also noteworthy that the rocket show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is brought into view again at the end of the movie, only with a different end. The rocket, instead of soaring upward, suffers a glitch and then gets swallowed in fire, falling down in rotation. This change is symbolic of the collapse and failure of development made by human beings. In terms of the target audience, those who sticks to putting development ahea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intended to receive the message that development goes overboard and adjustment is to be made.

     3 ) 失衡生活

    这部片子拍摄于1985年到1987年间,距离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光,但其独特的讲述方式即使放到现在的同类影片中作比较也一样不显得过时。
    Koyaanisqatsi的片名出自印第安语,有疯狂、混乱、失去平衡、崩溃和另类生活的含义。以如此费力的方式表达了影片想要表达的情绪却又在整个过程当中没有一句解说词,这样的费力显得诚挚而恳切。
    纪录片本身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大众审美的一种要求,它以回归和还原的手段安静地向观众陈铺各种各样的生活社会以及自然元素。《失去平衡的生活》甚至连解说旁白都没有一句,运用画面和音乐表现了这个越来越复杂、烦躁的世界中生活者的状态。
    影片的焦点放置在摩登的生活方式及全球化概念,缠绕其中的是极为不同的古文明及第三世界。导演说本片:“处理的是当代文化、传统文化,以及手工的存在──南半球的纯朴文化。”
    影片一开头音乐即在观众未察觉的时刻伴随而来,褐色泥墙上特殊的符号,充满了宗教神秘感和纯朴的文化渊源,有一种历史长河由此开始流淌的暗示。接着即慢镜头展示雪花飘落机械倒塌场景,若看完整片不难发现这两处皆有在片尾再次出现,深化“失衡”的主题,形成回字结构。
    庞大的失衡过程开始展现:从原始的自然之美逐渐开始过度,从火山喷发到人类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着自然,再到人们在工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和人们机械一样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表情越来越麻木……
    没有强加的言语灌输却用让人难受的方式传递了生活是这样失衡的现状中人们的情绪,驱使我们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
    纵观全片,影像资料的编排方式看起来无非就是快于或慢于实际速度,拍摄方式也只是航拍仰拍俯拍或者特写大特写,镜头的运动也只是推拉摇移,可是搭配起来却有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可圈可点的地方随处可见。
    场景理解:
    首先是缓慢航拍的河流山川,呈现出暖色调的山峦,这些都是非常静态和原始的。没有污染、荒芜人迹的景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缓慢的节奏让观众体会到了自然环境形成的持久性。这里和后来的大型环保纪录片《家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地球从最开始到后来变得物质丰富资源充裕经历了漫长的40亿年。
    云卷云舒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此处播放速度开始加快,天空云朵翻滚变化莫测动态十足,恍若一幅幅精美的明信片,地球上的各种变化也逐渐开始——瀑布直泻流逝激荡,山河崩塌火山喷发,人类这个不速之客开始进入自然生物圈并改造之, 火山喷发—人们投放炸弹—爆破拆迁,以流畅的方式完成了从自然到人为的巧妙过渡,激烈的变化中地球被改造了。
    艳阳高照的沙漠中,远处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爆炸出来的的蘑菇云与近处的干旱中艰难生长的植物构成一副均匀有层次的景深画面——传递出一种自然生物环境已经被步步吞噬的无可奈何,即使是那么想要顽强地活下去,仍旧是艰难重重。
    现代机械设备出现,音乐也刺耳地开始变调,节奏加快。此处的剪辑手法十分奇特:站在大型机器中间的人群表情无奈焦躁地向天空张望+高楼的蓝色玻璃上映衬的云朵变换,镜头拼贴很自然地把沉重的思考转移到了观众手上,他们在张望什么?在等待什么?为什么表情都那么无可奈何为什么没有言语?
    之后的大规模的现代人类生活内容的展示,并几乎都以大于24格每秒的方式播放。固定机会俯拍下拥挤的排队等候的大厅、人潮涌动的街道,都以极快的播放方式在短时间内展示了这里近乎一天的忙碌状况——喧嚣杂乱没有安宁。
    在特写人物面部表情的时候播放速度又变得缓慢,地铁前的白领、飞机前的飞行员、广场上涂脂抹粉的演员,似笑非笑——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快乐么?这是生活么?生硬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可以给人以真正的安全感?灯红酒绿喧嚣繁华的夜晚睡得安慰?超载的轮船和列车不会过劳成疾?交错的公路立交桥和川流不息的车辆要匆匆地奔向哪里?
    明亮的圆月也升起来再隐藏于高楼之后,夜晚也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被快速消遣掉。黎明太阳升起,光芒普照大地,朝圣的歌唱唤醒早晨,而城市里面人们匆匆穿梭的一天又开始了,没有停下来。劳动生产、食用快餐、娱乐消遣……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电动游戏中不断向前奔驰的车正是这点的隐喻。
         大量的现代化生活素材堆积了片子约三分之二的内容,也正是这样的堆积,创新了一种独特的电影语言。
    音乐理解
         只依靠影像和配乐完成的片子想要表达华语意义那音乐必然占据很大的比重。从纪录美学的角度看,音乐在纪录片中应该是有声源的,并作为剧作结构的重要元素参与作品的构成。本片的配乐是美国简约派音乐大师菲利浦•格拉斯(Philip Glass)的倾情之作,不论是张弛的快慢还是乐器的转换,都贴切而入神,有铜管乐的低沉,也有长笛的大气,有大提琴的简单,也有钢琴的空灵,有时候重复循环,有时候突变激昂,给观众跟随音乐思维扩散的视听感受。
        从观众欣赏的角度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凭空冒出一段编导强加进来的、一段浸透着编导强列主观色彩的、带有明显意图的音乐,其结果是破坏了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不能滥用音乐,“戏不够”、“歌来凑”的情况不应该在纪录片当中发生。非到要用音乐的时候,这时的音乐如果单拿出来听应该什么也不是,没有明显的旋律,没有完整的乐句,只是一种无序音符的组合,在与其他元素整合起来时,才能表达出一种情绪、一种气氛或一种情感,这时的音乐应该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只是一种感觉,或已是音响的变种。如果有音响能够替代,就绝不用无声源音乐。所以音乐一定要保持和影像内容相互呼应联系,结构趋势一致,才能循序渐进地对观众进行心理的引领,暗示与影响

    结语:疯狂的一生,动荡的一生,不安的一生,破碎的一生,需要改变生活方式的状态 如果我们从地上挖取宝贵的资源我们就会招致祸害,在洁净日时,天空中会布满蜘蛛网,让世界天翻地覆。

     4 ) 无法逃避

    我竟然有耐心将这部80多分钟,没有任何对白,没有惯常情节,只有音乐和画面的电影看完。跟《2010环游太空》是一个类型的记得当时是快进看完的,可能Koyaanisqatsi的音乐还不错(很佩服导演对节奏的把握),所以耐心看完了。对这类影片,真是没太大兴趣。
    不过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对城市化、全球化、现代化生活的反思倒是恰如其分。跳出人类,以一种上帝一样的眼光超越时空,俯视现代城市中的人类,觉得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突然变得很可笑,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类就像蚂蚁一样,忙忙碌碌,可笑可怜而不自知。不过看臆想完自己是上帝后,还是一样回到人类的世界,做回一只小蚂蚁,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品质的生活努力往上爬着……
    人想用城市来逃离自然,结果让自己陷入机械无法自拔。

     5 ) 赞歌?悲歌!

    导演历经8年制作完成的一部非叙事纪录片巨作。以下为个人理解:影片首先以一位翱翔于天际的自然女神俯瞰大地拉开帷幕,伴随管风琴奏明的磅礴曲调带我们了解了一众瑰丽自然美景;接下来又插入一位拥有“全视之眼”的上帝观察者视角,逐一带领观众领略人类如何用勇气和工业挑战自然改变世界(土星五号、臭鼬工厂、流水线生产、为优化通行效率而生的立交桥和摩天大厦),与此同时间断性响起一个以霍皮词语ko.yaa.nis.qatsi为单一旋律不断重复循环类似弥撒的歌曲。一边是对人类工业文明的赞歌,一边是对人类文明犹如寄生虫不断贪婪吮吸地球营业的怒斥;辅以插入工业文明繁荣的背景条件下因为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和高度社会分工导致的失去希望和无助的芸芸众生相,反映了当时身处人类灯塔“黄金时代”众人的迷茫和纠结。1小时处开始不断加快二者播放速度直至二者相融而无法看清影像,影片以一次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失败作为终章,一块不断冒火坠落的飞船碎片犹如伊卡洛斯,在天空飘荡翻滚直至跌落大地...最后的最后,一副巨大的末日壁画(应该是的8,猜的)冉冉升起

     6 ) 关于“南半球”的《机械生活》

    昨天终于看了“机械生活(Powaqqatsi)”,恰好之前听了一些菲利普.格拉斯的极简音乐。看着的时候以为格拉斯是按照差不多剪辑完成的影像素材来进行配乐的,要不就是导演高夫瑞.雷吉奥根据格拉斯已经大概成形的音乐来构建连贯影像的。而之后从导演的自述中知道了,本片的剪辑和作曲是同时的,一个传播方式影像着另一个,甚至于许多次雷吉奥试图用语言给格拉斯表述画面时,格拉斯都早不耐烦。“机械生活”的摄影是Graham Berry和Leonidas Zourdoumis,无容置疑,影片的巨大成功是与他们提供的完美素材分不开的。

    影片才开始,反复敲击着的各种发生装置就与巴西巴拉伊索金矿里矿工采矿的声音极为配合,远、中、近景不断变化,更有垂直景深强调着金矿的竖向结构。其间还有一段每个镜头都短暂的与声响很呼应的劳作场景。想到阿根廷电影“旅行”也有这样对巴拉伊索矿井进行垂直展现的大段镜头,天空显得很遥远。
    片名Powaqqatsi出现后,随着日出到来的第二段音乐动机较大气。画面从金色光芒下奔跑的劳动少女展开,大提琴部重复着简单的音型,长笛与管乐渐次跟着进入,随着音乐动机的铺开,画面聚焦于气势磅礴的大海以及海边劳作的渔民,定音鼓和铃鼓将管乐声响提高,画面中的人物动作始终用大于24格/秒的缓慢特写拍摄并表现,展现了劳作者动作的力度。随着音乐动机的完全展开,镜头也转向群山间的梯田并结束。
    随着一个小瀑布镜头的拉开,第三段音乐到来,低音部分对第二段在旋律上稍做了表形,而单簧管与铜管交错地展开了对话,画面上似乎是中亚地区村民的劳作,随着三角铁的进入,镜头处理上开始大用特效,如将画面完全波纹化或将大面积金黄色块(麦地)进行倾斜变化。画面恢复正常后,能分辨出音乐中有了阿拉伯色彩的旋律,此时镜头似乎对准了北非爱都因的游牧部落。
    从高空鸟瞰大草原开始进入第四段,低音部分加重了不少,延续着第三段的动机,镜头里是中南半岛的劳动者,打鱼、收割、编织、买卖,长号铺得很有气势,对位的画面里有了恒河中沐浴圣水的信徒,这一段落大多为俯拍。
    黒场随着上一段落隐约的童声渐亮,音乐动机彻底转变了,富有宗教味的神秘色彩。各大教种的寺庙也在金色中显现。打击乐进入,暮色中,渔舟开始唱晚;恒河岸,信徒开始入定;雪山间,彩旗停止飘动。结尾处,镜头定格于一个神圣村落中心的一个建筑物,是不丹,尼泊尔?
    前面许多段落中都有的那个低音大提琴再次出现,镜头尽量广地呈现拥挤的印度城市街道、繁忙的闹市以及安第斯山印地安人的庆典。配乐的旋律和结构是第二段的再现和加强,镜头完全脱离开自然或人为景观,而表现人群的愉悦,甚至像是一个歌颂劳动光荣的宣传片。草原上的牧民在欢歌,人物淡出,广阔的草原呈现并渐渐叠化为湛蓝海水。
    火车隆隆驶过,车厢似乎没完没了。终于,随管乐进入,画面变为都市摩天大楼的航拍。火车与屏幕的横向平行关系转变为了高楼与屏幕的纵向垂直关系。
    一些美国明星以及新闻和电影片段出现,并伴有原画面音的巧妙采样,音乐动机变得沉静而深远,平静缓慢重复的音型与堆砌繁杂巨大的画面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在信息时代,我们逃不开影像轰炸。音乐动机依然,画面却由复杂混乱过渡到单一整齐,平行的楼房、行进的军队、挥手的人群、规范的办公大楼一一随长号的进入展现出来。
    节奏变得轻快,乍听还以为是“泉水叮咚”。印度大都市的上班族开工了,大街上一片繁忙,这时候倒用了不少正常速度的拍摄。巨大的车流间隙,镜头总能捕捉到洪流中的个体。迷雾出现,弦乐进入,将观(听)众拉入视(听)觉的迷雾。迷雾散去,画面从繁华都市过渡到贫瘠乡下和村镇。夜幕降临,人们下班,夜市点亮,该热闹了,这时候着重表现了五光十色的香港之夜。音乐结束突然,余音却缭绕。
    矗立天空烟囱的侧拍,垃圾堆里惊起乌鸦一片,超载的渡轮和列车。这时又开始了极其低沉的铜管乐铺垫,长号引领着画面中不知去向何方的人们。在对麦地纳、耶路撒冷哭墙的朝圣者给予表现后,镜头仰拍了吉隆坡双塔,弦乐随转动的摩天轮进入,拉弱了管乐。飞机从屏幕下至上掠过,管乐部分重新得到了加强,泥土倾泻、火箭升空。音乐动机越来越无从把握,多次以为即将结束,却又被进一步加强。中国民航的飞机起飞后,长笛进入,镜头转向建设中的现代化新城。
    音乐节奏随画面老者和车夫的脚步加快,前面画面未来得及展开的部分得以充分表现,行进的军乐队、雀跃的球迷、罢工的人群一一完整交代。弦乐与管乐一同加强,劳动也更加热火朝天。这时出现了,前面段落都没有的快速剪辑,让画面有了短暂的压迫感,拍摄对象依然是南亚和东南亚这个发展最剧烈的“紧急地带”。电子乐器进入,伴随画面的沙尘结束了这个段落。
    镜头将高速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淡化,声音上出现前面几乎没有运用的中东唱咏。破败车辆的实体与来往车辆的虚像,街道上乞讨者和弃婴的实体与忙碌人群的虚像形成对照。爵士乐动机跃跃欲出,爵士鼓随小孩特写进行了一小会,又恢复至中东唱咏。整个段落更像是一系列人物纪实特写的幻灯放映。随后,画面又再次雾化和波纹化。
    波纹继续,吉他短暂弹拨后,黑管低鸣了一阵,片子结尾,演职员表随全片音乐主导动机出现,音乐上将各段出现的动机综合化。

    导演雷吉奥认为高科技的运用很重要,电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具,影片也试图将高科技神化,但是又想指出担忧。Powaqqatsi这个词在导演心里指向南半球,更广义的层面即那个南北对话、南南合作这些术语中代表贫穷、发展中的南方世界。影片画面式地展现了“南”的社会进程,或许试图粉碎以前那个所谓的南北对话标准。配乐大师格拉斯也对“南半球”抱有很深情感,当他完成片头那段配乐后,还带到巴拉伊索矿区给那的人听。
    QATSI为三部曲中,国内普遍把Powaqqatsi翻译作机械生活或变形生活,把
    Koyaanisqatsi翻译作失衡生活,而将Naqoyqatsi译作战争生活。观片忆名,感觉似乎也有那么一点点相称。导演雷吉奥的愿望是Powaqqatsi(波瓦卡西)代表南半球,Koyaanisqatsi(科瓦卡西)代表北半球,而Naqoyqatsi(拿可卡西)象征全球生活中的战争(冲突)。
    在长达24年的工作合作中,格拉斯认为导演和配乐谁先开始进行并不重要,其实工作中两人的角色位置是经常互换的。通过这个片子,或许真的能够表现出世界的有趣在于它的多样性,才有了各种不同的可能。

     短评

    呈现了影像在组织高度宏观和抽象世界这个维度上的可能性。你可以说是一种影像的社会学、哲学。但因为Philip Glass的音乐,它也是一部科幻片,一首长诗,或者一部现代社会的神曲。

    5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 三部曲,CC逼格比较高的片子。墙推。画面一流,创意一流,像广告片、MV一样的纪录片,不要解说,不要字幕,画面音乐就够震撼人。

    7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 大银幕重看,遗憾降星,真正喜欢的或许只剩下最后一章以及分布全片星星点点的幽默感,曾错误地将电影定义为外星人视角,而事实上它只是看清“现实”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无力俯视,于是一切都变味为“现象”,也就缺少了看到人的能力,那作品要传达的又和雷吉奥批判的资本主义/科技主义牢笼有何区别?格拉斯的音乐再轰鸣,我内心也只能毫无波动,要知道在同年,克里斯·马克拍出了《日月无光》。

    9分钟前
  • TWY
  • 推荐
  • 不错,顺便感叹一下汉斯季默21世纪之后创作的东西格拉斯早在80年代甚至之前就玩过了

    11分钟前
  • Humbug
  • 推荐
  • 看了一半的时候觉得寡然,哪想42-66分钟全程高能,跑步机上high出了花。这中段节奏奇佳,Philip Glass的配乐功莫大焉(继续追)。相比这一段愉快跳脱对工业社会人的物化机械化类比剪辑,前段原教旨返自然与后段天谴论都显得陈腐与虚伪些个。

    13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 The universe is expanding, so whats the point? 转过年来再看此片依然是安眠养神的不二之选。只要在适当时机醒来。就会发现他的伟大。

    14分钟前
  • 好样的
  • 力荐
  • Trilogy的第一部Koyaanisqatsi。其他两部名字没记下来,因为都太奇葩了竟然是什么Hopi语。果然纪录片都是带有某种宣传目的的手段,虽然所宣传之物不同,创作年代也不同,但Koyaanisqatsi利用slow motion而不是Man w/ camera的fast cutting达到了某种效果,以一种非人的姿态观看着世间万物。

    16分钟前
  • 祝老师
  • 力荐
  • 影片的一开始,我还在想看这种东西是不是浪费了一个半小时的生命。后来我发现,是一位伟大的电影人将这个世界浓缩成一个半小时展现在我眼前。我坐享成果毫不费力的就脱离了我坐井观天的世界,进入了一种新的维度。芸芸众生在宇宙中,自以为掌控着命运,其实只不过是万物运行之力下的一枚棋子。

    19分钟前
  • Karen
  • 推荐
  • 摄影师Ron Fricke广阔的视角下充满了神一样的美感,导演节奏把握非常精准,即使没有语言,完全靠glass天衣无缝的配乐来推进,观众也犹如在看歌剧一般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带入进去。Qatsi三部曲的第一部,来自伟大的80年代,来自先锋艺术最辉煌的年代。

    21分钟前
  • 兮称
  • 力荐
  • 纯画面+音乐的纪录片大概是该片开始的吧,后来的《天地玄黄》应该受到该片的影响。86分钟,高佛雷·雷吉奥展现了从蛮荒时代到工业化时代自然与人的进化,自然日渐褪去,人类的科技与文明日益昌盛,最后,却是一个寓言或预言——创造科技与文明的人类也许最终逃不过“自爆”。

    22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 #9thNBFF#1/10把这部所谓的“电影”放在NBFF里面简直就是作弊行为。

    27分钟前
  • 牛逼协会会长
  • 很差
  • 8.5/10。本质上还是《持摄影机的人》那套:无情节、无角色、无对白、无排演,完全由各种纪录到的画面搭配上各种配乐组成。电影前段是大自然,后段是城市,意在表现大自然的和谐美好和工业文明的腐化破败。影片配乐极好,城市部分的大量快慢镜头也很好地制造了疲累感(配合上配乐,快镜头制造了动感而压抑的氛围【正如导演眼中的城市生活】,慢镜头制造了压抑感)。但影像整体很单一且重复冗余,同一个点用同样的方式表达来表达去表达半天。

    30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 感动,哭。音画契合度百分百,本来是当作格拉斯周边收的。曾深夜在异地的快捷酒店,看到窗外灯光,听到路上车声,清醒状态下,哭到不能自已。人类文明这么美,但最终会消失,非常非常可惜。机械化,工业化,失衡的现代生活,也都是文明之美啊。人类一定要走出去,这么大的宇宙,蝼蚁也要用力活着。

    34分钟前
  • 大黑骡子
  • 力荐
  • NB,很有几分neo folk的感觉,生活一经高速播放,就会模糊掉方向和目的,进而沦为一块未知用途的电路板,可贵的是电影没有到此为止,转而继续记录麻木茫然的生活,火箭升至顶空,文明瞬间崩溃,一切回归尘土。。。

    39分钟前
  • 唐伯猫
  • 力荐
  • 本片可与《天地玄黄》互为补充,《天地玄黄》呈现天地自然的壮丽之美,而本片突出机械世界的冰冷荒谬。

    41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 4.7/5.0“Interpol and Deutsche Bank, FBI and Scotland Yard, Business, Numbers, Money, People, Business, Numbers, Money, People, Computer World. Crime, Travel,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Crime, Travel,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Computer World. ”——Kraftwerk「Computer World」

    42分钟前
  • Такнао
  • 力荐
  • 徐舫周说,画面能清晰阐释的,就不要随便上解说...这就是个典范,画面语言的运用已经精确到超出文字叙述的范围。曾看过一篇文章,人类发明了两样东西改变了城市,一是电梯,二是汽车。电梯使城市向高空生长,汽车使城市在大地蔓延。城市便有了两样东西,摩天楼和高速公路。

    43分钟前
  • 半目
  • 力荐
  • 1.司空见惯,或许影片还有仅存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世界在30年前就是如此忙碌糟糕,当下几乎完全没有变好,而在30年后可能依旧如此;2.影片95%以上的素材均可在中国获得。

    4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 工业化和消费主义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歇斯底里,我们疲于奔命,却很少做出自省。盲目的时代,我们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一番: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47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 受教了日常和奇观只离一个剪辑的距离 并且反而有种自己活在假象里的真实虚构的倒置(一个东西太真实就变得不真实&宏观和微观的交互 到一定阈值/盯一个东西太久就会想流泪 以及学会长焦的正确用法迷思1:纪录片跟vlog/流水账/国家地理 的界限在哪?2, 影像和音乐半随机组合 或许不需要内核?或者说 这个内核不需要任何叙事?前半段铺垫的冗长的自然景观 到后半段飞快的人类景观要惊掉下巴!像二维纸片上环行的蝼蚁 当摄影师的上帝之手把纸片立起 真的比看诺兰还刺激!整个观影过程头脑风暴找串联!911/当代爆破/playtime绿色的楼/2001/Andreas Feininger 5th Av/Archigram/Necrology人类下回再往宇宙发信息请直接发这部片子好嘛!

    48分钟前
  • D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