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美术片为木偶动画片。陈三是一个非常懒惰的猎人,经常躺在大树下睡大觉。一天,他见老猎人去打猎,起身随同。一开始,他非常兴奋,边哼歌边赶路,可是不一会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进了森林,老猎人对着猎...
1958年的《打猎记》(网络片长16‘56“)属于上美较弱的作品,主要原因是剧情过于简单拖沓,没有新鲜感。编剧宋元水平一般,之前的作品《夸口的青蛙》直接引用国外小说,而《野外的遭遇》基本没什么故事可言,这一次的剧情又是套用了”守株待兔“的故事。在此之后,他没有在上美厂的作品中出现。
片中的一个亮点是老猎人的造型不错,负责造型设计的窦宗淦负责过虞哲光的上一部片《胖嫂回娘家》。而狐狸在猎人面前的嚣张样子不知道是不是启发了后来的《狐狸打猎人》。另外,旁白的声音不错,感觉有点象反派老演员程之。
本片出品于1958年,许多人总是把1980年代以前的老动画奉为经典——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思维方式。 客观评判,当时的创作困境和后来的是一样的。 1.没有原创故事。当时出品的动画片,几乎都是翻版传统故事、民间故事。包括最著名的《大闹天宫》。 2.给简单的故事注水。《小蝌蚪找妈妈》,有点故事的成分吧,如果按好莱坞标准大约可以做成一分钟的动画。严重注水的动画,除了本片,还有《木头姑娘》《布谷鸟叫迟了》《聪明的鸭子》《邦锦美朵》,太多太多。 3.只用文字语言讲故事。不会使用镜头语言,不会设计人物的动作,这是中国动画长期的致命缺陷。本片,旁白很多余。 4.吃苦耐劳,乏味工作。老动画,节奏缓慢,拖沓冗长,却也反映出老一辈工作者的吃苦耐劳。他们能完成那么多动画片,忍受了太多工作中的乏味。 5.造型呆板。除了孙悟空之外,中国几乎没有成功的动画造型。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只是靠现代的故事背景吸引人,造型也不成功。
唱的山歌很棒 画外音不错
看过 哈哈
bili 动画木偶3/守株待兔,狐狸装死叼走兔子被老猎人打死,陈三一无所获。
不就是传说中的守株待兔么
经典
守株待兔啊。。
原来是守株待兔的完整版。
人物动作的那些细节真好啊,都是木偶、戏曲表演的老艺人传下来的技艺啊。
混子陈三
打猎记 (1958):https://www.ixigua.com/6543798400549126664 —— 打猎版《守株待兔》。这部小时候貌似也看过?
动画看多了没坏处,有些道理比用一部电影表达要来得透彻。
守株待鱼猎人版。
这就是守株待兔
木偶动画片,小时候好像没看过,这剧情不是套了守株待兔的故事嘛。说的是做事要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做不好事。
其实就是守株待兔吧。
说教味偏重,不过这也确实是许多人的活法。
是不是只要是猎人一得意都要唱山歌。
守株待兔 新说
童年回忆
就是 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