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撒旦的提线木偶——Rosemary
一个人如果交出了自己的身体、行动乃至生命的主导权,任由他人僭越,那么其思想、情感乃至灵魂,也断然没有逃脱他人奴役的可能。
正如片中女主角罗斯玛丽的悲剧一样,虽然她始终没有停止对自身处境的怀疑、挣扎与反抗,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信母性这个可以自我麻痹的借口,沦为他人精神奴役的顺民,接受了自身向恶的一方皈依的命运。
这与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女性被压迫束缚的情境如出一辙。
而母性,作为一种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原始本能,一种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精神基础,本应简单纯粹,但其往往又被人为地施加了过多的道德阐释和美化,不经意中成为女性向各种社会现实屈服妥协的重要作用力之一。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在身不由己的处境中,通过母爱来完成自我救赎,这或许是众多女性精神寄托、人格保全的唯一出路。这种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自我牺牲性质的母性,与我们人类所应追求的神性相去甚远。
通过内敛的影像呈现,波兰斯基在该电影的深层语境中着意将女性与生育摆在了对立的位置上——
年轻的母亲被塑造为纯净素洁的天主教徒,充当着天真善良等美好品质的投射载体;而婴儿,作为女性在众人胁迫下与恶魔结合所孕育的畸形产物,自然也就被赋予了邪恶、堕落、压抑等多重含义。
从整个人类族群的角度看,生育对女性群体来说可以算作一项义务,但更应该是一种权利。罗斯玛丽的权利则被彻彻底底地剥夺了,她确实生育了,不过生出来的却是违背其信仰的撒旦之子。
这种隐含的对立关系通过另一种相对明显且不断激化的对立得以放大——
有孕在身的罗斯玛丽处于弱势,而神秘的邪教徒们却已经渗透进了她的生活,肆无忌惮地对她横加摆布。这恰恰是社会集体对女性个体的影响无处不在、群体意志对个人命运的左右无孔不入的最佳隐喻。
这使得她在电话亭中神经兮兮的内心独白,突兀古怪却又顺理成章。
这部电影中,波兰斯基最聪明之处在于对罗斯玛丽性格的拿捏。他没有将其塑造成一个自我意识强烈、反抗观念鲜明的女权斗士。而是小心翼翼地刻画了一个温顺敏感的小女人形象,再将她一步步推入深渊,其实这更加接近现实中众多逆来顺受的女性典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清楚地发现,罗斯玛丽越来越像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生活的提线木偶,被所有接触到她的人扯来扯去,看似活蹦乱跳,实则有苦难言。她不会拒绝别人,无法坚持主见,意愿不被别人所尊重,即便偶尔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其实也都在提线者的操纵之中。
其丈夫的形象则完全是虚伪和自私的代言人,与外界的异己观念结成统一战线,串通一气,甘愿做侵害自己妻子的帮凶,这种男女家庭关系的展示其实隐晦地加入了社会现实的影射。
电影也没有给罗斯玛丽太多选择的余地,她的反抗终归只是象征性的设计,这句导演没有明说的潜台词,实际上从侧面向电影的受众传递了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必要性。
————————————————————————————————————
最后吐槽几句题外话……看个国产恐怖片都鬼叫的我表示完全没有被这部电影吓到,为什么?因为这压根就不是个恐怖片啊!应该算悬疑片或者心理惊悚片吧……惊悚片≠恐怖片,和情色片≠色情片一个道理,混用简直逼死强迫症……
2 ) 这么走心的鬼片,怕成为你永久的恶梦!心理惊悚恐怖片的鼻祖!
没有一个强刺激的惊悚画面,没有光路怪离的场景设置,对于鲜血和红色调也是克制到了极致,连配乐也没有常规的一惊一乍。
但这部于70年代上映的影片《罗斯玛丽的婴儿》却长期排在十大恐怖片之中。如果加上几个关键词,如家庭、伦理、宗教、惊悚,估计这片妥妥要被列入所谓的“禁片”行列。
先说说围绕着这部经典恐怖惊悚片的一些“题外之话”吧。
《罗斯玛丽的婴儿》是大名鼎鼎的奥斯卡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第一部好莱坞影片。这位经受过二战创伤的名人堂级别导演,在该片上映后,其怀孕8个月的妻子在家中被宗教狂热分子杀害。这成为波兰斯基永久无法忘怀的伤痛。
几年后,他和挚友杰克尼科尔森合作拍摄了黑色电影经典《唐人街》。随后,他和杰克被曝出在家中招揽童妓。波兰斯基从此逃离美国,定居欧洲,因为只要踏上美国国土,他就将被逮捕。
在凭借《钢琴家》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时,他也只能让人为他代领此殊荣。
波兰斯基的私生活有太多可以说的东西,在此不一一列举。其个人生活上的一些瑕疵绝对不会影响他在电影艺术上的非凡成就。回到他的好莱坞敲门砖作品,《罗斯玛丽的婴儿》。
当女主角罗斯玛丽那种一本封面印有“Is God Dead?”的时尚杂志时,胖哥才猛然发现,原来这时一部超越那个时代现实,具有实验性意义的先锋电影。
这部影片可谓现代恐怖惊悚片的鼻祖,对目前所谓的心理惊悚片有着指导性的划时代意义。
影片从故事到悬疑设计层层推进,抽丝剥茧般按捺到最后十分钟才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结果。
罗曼波兰斯基简直太耐心了,他建构的《罗斯玛丽的婴儿》,靠着逐渐提升的不安全感,那种内心的持续压迫,对于现实的怀疑以加速度的节奏制造着剧情张力。
整个过程仿佛一台事先预备好的大型手术,镜头语言是他手中的锋利刀刃,他不留痕迹的切开你的理性防御,把各种象征性的恐怖暗示如药物般灌入你的神经和血管中,待到剧情第三幕高潮,药力发作,在迷幻中,恐惧情绪陡然麻痹你的大脑,电击着你的心脏,让你魂不守舍、心惊胆战。
故事是这样安稳的开始的。
正在好莱坞打拼的年轻男演员凯有着一位多愁善感、比较敏感的妻子罗斯玛丽。两人为了迈向新的生活,搬进了新的屋子。
这个屋子虽然之前死去了一位老人,但宽敞的空间和合理的布局一下子就打动两人。
凯和罗斯玛丽很快搬了进来,凯继续在戏场打拼,罗斯玛丽负责家里的装修和布置。
一晚,两人目睹了隔壁的年轻女孩跳楼身亡。罗斯玛丽几天前还和这位女孩交谈过,这位女孩同一对老夫妻住在他们隔壁。
老夫妻说女孩一直比较孤僻,并且安慰受到惊吓的罗斯玛丽。
一来二往,老夫妻和罗斯玛丽一家渐渐熟络了起来,凯也常常到他们家中喝酒做客。罗斯玛丽喜欢安静,但老太太却常常不打招呼的就进入他们家中,甚至还常常给罗斯玛丽送吃的和饮品。这让罗斯玛丽非常尴尬,不好拒绝但又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遭到了破坏。
小夫妻正面临生活和事业的困难期,凯一直无法真正在好莱坞立足,上面有一位演员一直占据着主动的位置,他只能沦为替身、候补。
罗斯玛丽则一直无法怀上孩子,当上母亲。两人的关系在生活和事业的不顺期经受着压力之下的逐渐窒息。
在一个奇妙的夜晚,罗斯玛丽梦见自己被一群人围着观看,一个毛茸茸的东西压住了她的身体,她想挣脱,却无力,梦境太过真实,她甚至看见了自己的丈夫凯和隔壁的老夫妻.....
第二天,醒来,凯看着身边的妻子,说昨晚两人有亲密的造人,罗斯玛丽看着身上的伤口也没有在意,因为经过检查后,怀孕的好消息一下子就掩盖了所有的疑问。
故事这下才真正开始。我们看到了一个本来健康活泼的女孩,在怀孕之后,变得日渐消瘦,精神萎靡,惶惶不可终日,脸色苍白到不正常。
在她举办的聚会上,她突然奔溃,她告诉朋友,她孤独寂寞,凯冷落了她,隔壁的两对老夫妻侵占了她的生活,从衣食住行几乎被他们控制。
她被要求改变了助产医生,甚至换了医院,她最好的长辈神秘去世,她终日被怀孕的疼痛折磨着。
朋友劝她赶紧去看新的医生,而凯却粗暴地打断了一切,让罗斯玛丽不要疑神疑鬼。
就在罗斯玛丽处于崩溃边缘时,持续的疼痛消失了。一切仿佛都回到正轨。
凯的竞争对手突然失明,凯因此获得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一下子平步青云,被派拉蒙相中。他们马上就要搬进象征着权力和财富的贝弗利山庄的豪宅。
一切顺利的让罗斯玛丽感到不自然。
就在罗斯玛丽生产的前几天,恐惧加倍来袭。原来隔壁的老夫妇有着神秘的宗教背景,他们也许是魔鬼的信徒,原来凯也可能和他们做了交易,原来从医生到陪护都是他们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夺走她肚中的孩子。
罗斯玛丽独自逃离,却最终被抓回。他们在家中为她接生。他们骗罗斯玛丽她的孩子在出生时就夭折。
影片的高潮以故意的冷漠对比着内心焦躁。罗斯玛丽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她偷偷来到了隔壁老夫妻的家中,在众目睽睽之下看到了孩子。
她先是一惊,在众人的劝说下,在丈夫的劝说下,回心转意,心甘情愿当起了魔鬼的母亲!
《罗斯玛丽的婴儿》外表包裹了宗教、邻里关系,新的社会结构等多个时代性指涉。7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社会组织,文化思潮急速变化的时期,整个社会面临着动荡和调整。
面对巨变,人心焦虑被放大,不安全感笼罩着大多普通的家庭,一有风吹草动立即成燎原之势。
《罗斯玛丽的婴儿》的主题核心其实就是罗曼波兰斯基以“冷眼旁观”的方式,聚焦社会,给众人带来的宗教、家庭和社会焦虑。
女主角罗斯玛丽,进入新的环境,结交新的人,象征着普通人被陷入巨变的社会中,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都是具有挑战的,需要他们自己做出改变的。
另外,女主角罗斯玛丽一开始有着宗教信仰,但怀疑的折磨,家庭的冷漠,邻居的觊觎,让她的信仰动摇。
最终,她诞下魔鬼的婴儿,让恶魔通过她的身体进入到了人间。
在小说中,罗斯玛丽最后以生命的代价维护了内心的信念,以跳楼的方式决绝的与邪恶斩断了关系。
但在影片中,罗曼波兰斯基却留下了悬念,他让罗斯玛丽摇着婴儿床,若有所思的面露微笑,留白式的结束了影片。
《罗斯玛丽的婴儿》叙事一流,回味无穷,冷峻的画面如同艺术油画,可平静之下暗藏杀机,危机四伏,在女主角不断失控的行为和坍塌的心理中,焦虑升级,紧张和不安压迫的人踹不过气来。
3 ) 时尚的撒旦之母
挺久以前第一次看的Rosemary's Baby,最近刚从图书馆借了原著,看完后自然又开始念叨这个片子了。于是火速下载又看了一遍,折腾啊折腾。。。
一开始很不喜欢“魔鬼圣婴”这个译名,这不大剧透了吗我觉得??都知道了是魔鬼还有什么可看的?但之后我慢慢地发现,重点不在于电影结尾那个倒挂的十字架,那个黑色绸缎围着的摇篮,和躺在里面的那个长着一对金黄色眼睛,爪子和小尾巴的婴儿(小说还描写说小Andy除了眼睛外,长的非常可爱,红色的短发,尖尖的小下巴);重点在于整个过程,于疑与不疑之间,信与不信之间。
即使是重温这部电影,我仍旧被罗曼波兰斯基和米亚法罗牵着鼻子走,电影一开始的摇篮曲就让我一阵战栗,Rosemary被下药之后的“噩梦”(当然看过原著之后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比如噩梦中游艇上出现的有肯尼迪总统和夫人,后来来问候的白衣女人也是杰奎琳肯尼迪),更不用说结尾穿着浅蓝色睡袍的Rosemary拿着厨房用刀,颤抖的手揭开蒙着摇篮的黑布,与那双非人类的眼睛相遇……以及其他藏在这个新婚夫妇小家庭背后的每一丝不详。尽管我早已知道结局,但更有一种无助感油然而生,眼睁睁看着这个瘦弱女孩落入这样残忍的阴谋中。天主教家庭出生的女孩竟然怀上了撒旦的儿子,这样的讽刺性实在是……
如题,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Rosemary在剧中的衣饰,据说演员米亚法罗的确被经常认作是Twiggy,瘦小,大眼睛,金色的短发沙宣出品,A线短连衣裙和平底鞋,她不仅为撒旦生子,还很有范儿!但也不得不承认,彼得潘领也不是人人能穿的。。。
最后想说的是罗曼波兰斯基是我非常欣赏的导演之一,在我看来是那种一出手必是佳作的优产导演,类似于大卫芬奇。尽管性丑闻什么的。。。也希望能多看一些这样的惊悚片,而不是动不动飙血或露肚肠的那种。据说Rosemary's Baby启发了一些后来的类似题材恐怖片,如The Exorcist和Omen,Omen也是部挺吓人的片子。
对了,前一阵把The Shining的原著也看掉了,可以重温下这另外一个恐怖经典,再看库布里克和杰克尼克尔森~
4 ) 这个居然也没点
波兰斯基最擅长的是从一个常见的好莱坞开头拍起,逐渐把故事讲得面目全非、惊心动魄。通俗的爱情、家庭、冒险题材,不知不觉间就让人坐立不安毛骨悚然,说是氛围营造也好,说是细节铺垫也好,总之他完全掌握了让观众织出恐怖之网再自己钻进去的方法。或许是因为他常年生活在内心的恐怖折磨之中的缘故?
Rosemary跟新婚丈夫Guy找了间还不错的公寓,隔壁邻居的老夫妇也很不错,但是显然跟她丈夫更合得来。Guy是个没戏演得演员,突然因为原来的演员事故频出转了正。邻居家总有奇怪的声音,总是给他们吃奇怪的东西。刚认识的人不明不白的死掉,好像是想说什么。丈夫的行踪越来越不对劲。 Rosemary想弄明白到底在发生什么,可是一场噩梦之后,她怀孕了,一切不了了之。从此,老夫妇对自己更加关心,还介绍了一个更古怪的产科大夫。她在大夫的照料下,不仅身体变得瘦弱,精神也日渐萎靡。她不得不怀疑,大夫是什么样的大夫,自己怀的是什么胎,原来的噩梦是不是只是个噩梦……
这片子会被翻译成“失婴记”,跟片尾的最后惊悚关系密切。但更让人胆寒的,是真相大白后Rosemary脸上无限怜爱的表情。人心永远比魔鬼更黑暗。
表面上,这片子讲的是如何面对诱惑、分辨邪恶,但真正让观众欲罢不能的,是它的日常性。邪恶并不比好心的邻居更难碰到,枕边人也不比老朋友更可靠。邪恶甚至不需要特殊的环境和仪式,因为它的住处,就在你我这里。
片头曲《Sleep Safe and Warm》跟整个片子的气质完美契合,甜蜜略带沙哑的嗓音背后危机四伏,既是摇篮曲,更是安魂曲。
顺便一提,主演米娅法罗的男孩头据说是沙宣师傅剪的,表面坚强下的无助和楚楚可怜,让这造型一时风靡。
5 ) 女人:被人利用的工具?
这是一部很另类的恐怖片,没有肆意的血浆喷溅,没有腐臭烂皮的妖怪特写,没有刻意的用背景音乐营造气氛,甚至连尖叫声都不多。但是如果对剧情细细品味,难免会有细思极恐之感。许多人从宗教入手,从信仰与邪教的角度来对该片进行解析。我想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女人/妻子/母亲,讨论下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理解。(注意:以下有剧透)
女主颜值高,身材好,能把新家布置得妥妥当当,聪明贤惠,听老公的话,能说出诸如'Let's have sex'的撩人之话,甚至在什么时候要孩子要多少孩子这个问题上,也是丈夫说了算,这应该是诸多男人心中完美的老婆形象吧。细细想来,女主整天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能与这个社会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为了家庭做出了巨大牺牲。可悲的是,在电影临近结尾时,女主发现这一切都是骗局。老公为了赢得事业上的一次绝佳机会,出卖了自己的妻子,将她的子宫献于撒旦,让妻子诞下撒旦之子。而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热心的邻居、医生等人,竟都是设局之人。女主在怀胎时表现的歇斯底里,我觉得来自于其护仔本能。也是这个本能,让她无力向诞下的撒旦之子挥下匕首。对于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妻子/母亲,在这一干人眼中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生孩子的机器,在诞下魔婴后,她被彻彻底底地抛弃,甚至当她举起手中的匕首准备反抗时,众人也是冷漠相迎,无动于衷。电影的最后一幕,视角慢慢地从发生了如此荒诞之事的房间的窗户移开,放大,最后定格在一个远景镜头当中:一栋普通居民楼的几十户人家的窗户展现在观众眼前,似乎是在暗示诸如女主的遭遇也许此时此刻正在千家万户中上演。导演不慌不忙地颇为冷酷地展示了世俗社会中一些女性所遭受到的欺瞒与无情利用,这是让我观影时觉得头皮发麻,内心沉重的一个地方。
6 ) 终究是母亲
很经典的片子,一直在找DVD、网上资源,但总是找不到,或者下载了种子,却没有速度。后来在图书馆看到了小说,借到家只用了一天就读完了,写得真是精彩,虽然对读翻译作品总有一些不舒服,认为文字经过翻译,就完全是另一部文章了。但罗斯玛丽的婴儿这部书的故事,却讲得很完美。宗教上的隐喻,虽然对我来说并不十分理解,但情节上的悬念丛生、丝丝入扣还是颇能吸引人,而对人的描写,更能打破文化上的隔阂,让人感同身受。
今天在PPS上,偶然搜到了本片,译名《失婴记》,港台味儿颇浓。想到早期老电影的那些译名,都很值得回味,像魂断蓝桥、鸳梦重温、深闺疑云、鹿苑长春、青山翠谷、关山飞度这些四字片名,听起来都意味深长富有诗意,而那些三个字的蝴蝶梦之类更是浪漫至极。现在看来,失婴记这个片名也很值得玩味,看过影片的观众,对其中“失”的理解肯定会相当不同。而“失婴记”这样的记字标题也很有中国古代公案传奇的特色,失婴又是公案中比较经典的故事桥段,对应着电影中的宗教主题,却也有些禅味蕴含在三个字中,很有意思。
电影中的宗教含义,也是片子最大的恐怖出发点。相比于如今斯蒂芬金的神秘力量,宗教的真实感不言而喻。恐怕这本书如此受西方人推崇,也是缘于他们对宗教题材的超然兴趣和亲切。而在故事中如果只谈宗教,不但显得乏味,也会过于严肃,于是这里很聪明的引进了——巫术——这一同样很吸引人的概念。如果说对上帝的崇拜称之为信仰,那么巫术可以说就是对撒旦的崇拜,而它的力量不会比信仰更弱,所以才会有罗斯玛丽的遭遇,更何况电影中多次出现的“上帝已死”字样,同样昭示着故事的结局。
抛开宗教的母题不谈,作为电影史上最吓人的恐怖片,罗斯玛丽的婴儿当之无愧。即使如我一般对宗教不了解,也依然能够享受到观看恐怖片的胆颤快感。而对宗教一窍不通,想来也恰恰是看这部片的优势。如果不熟悉宗教,往往会对宗教符号产生一种莫名的敬畏,无论是慈祥平静的佛像,还是十字架上痛苦的耶稣,都会给人一种悚然的感受。而之所以说罗斯玛丽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宗教带来的恐怖,还是因为它让看过书,并且了解故事的观众一样会感到恐惧。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相当大的尊重了原著,但通过波兰斯基运用希区柯克式的方式完全再现剧情,反而更加重了故事的恐怖气氛,这是很多改编作品难以达到的。尤其是电影前部的冷静叙事风格,让人不感觉是在看恐怖片,却由于人物之间的互动,又让人不知所以的感到了压抑。
这里说到压抑的观看感受,罗斯玛丽的婴儿确实手法高超。在恐怖片中营造恐惧的方式,无外乎一般好莱坞恐怖片的血肉横飞,或者高明点的日式心理惊悚。而罗斯玛丽的婴儿有着比一般恐怖片更高深的主题,在表现上也同样摒弃了传统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那就是抽丝剥茧般的讲故事,紧紧抓住悬疑大做文章。从开始的少女之死,到最后的信徒聚会,整部影片都在异常冷静的讲述,即使罗斯玛丽出逃这样的火爆场面也在分娩之后迅速冷却下来。但片子并不闷,就是因为人物的关系在不断变化,通过人与人的交流,一步步把故事印象最后的高潮,看得观众心惊肉跳。
开端的少女之死,带来第一次悬念,而恐怖的少女死亡并未进行过度渲染,如果不晕血,观众根本不会在这里感到恐惧。但疑问却如洪水般在观者脑中爆发出来,为何死、怎样死、与她的恩人有关、与她亮眼的项链有关?当老夫妇出现时,答案没有随之揭开,反而更加扑朔迷离。老两口的表现总让人觉得是哪里不对劲儿,但又说不出是怎么奇怪,难道是老太太的嗓音太过尖利?作为恩人,他们的表情也有点冷漠,但他们的话语却又是关切的。这一场戏有太多的疑问,观众来不及思考,就又被拉回生活剧的絮絮叨叨。老夫妇成了伍德豪斯夫妇的朋友,过分的关注和过分的热情,让人接受不了,但奇怪的是罗斯玛丽丈夫的无动于衷。在两家的交往中,老夫妇已经占了绝对主导,与其说是关心,不如说是控制了伍德豪斯的生活起居,让罗斯玛丽家丝毫没有隐私可言。我们的女主人公越觉得不安,她的演员丈夫就越亲近邻居,似乎罗斯玛丽才是那个不正常的异类。最后,他竟然因为一碗不对味儿的甜品发起脾气,对于一个温和的人来说肯定有隐情。就在这晚,罗斯玛丽身上发生了奇怪的变化,丈夫的遮遮掩掩令人倍加怀疑。而当他得知自己即将成为父亲时,表情复杂,除了喜悦没有呈现,几乎什么都可以从他的脸上找到,惊讶、恐惧、懊悔,这不是一个新父亲的应有行为。当罗斯玛丽因怀孕而越发憔悴时,老夫妇的每次出现,都是人寒毛直竖,他们为罗斯玛丽送来的关爱显然更超往常,而此时丈夫竟然连碰罗斯玛丽的肚子一下都惊吓过度,更不要提晚上睡觉时距女主角千里之外了,这一切都成功的传达出了不确定的怀疑与交往的压抑。以至后来谜底一点点显露出来,直到邪恶信徒们聚会时大声喊出的口号,是压抑过后,真相大白的恐怖极点。
书中对婴儿长相进行了一段不长不短的描写,而电影中婴儿的双眼也一闪而过,恐怖效果不亚于一声炸雷。最伟大的结局在恐怖中展开,电影也向着原著的结局发展,罗斯玛丽感受到了孩子对自己的意义,即使他是魔鬼,但仍然是她的骨肉,她最终选择,做一个母亲,一切对于她来讲都无所谓了,丈夫已死,世俗已死,上帝已死,剩下的只有她的孩子,她会把孩子养大,用天使的方式。
经典恐怖片,少见的邪教题材。没有下三滥的恶心镜头出现,惊吓点却一样很多。节奏把握恰到好处,扣人心弦。米亚法罗出演被迫害的神经质美女,消瘦的脸上惊人的大眼睛相当惹人怜爱。次片上映后,罗曼波兰司基的妻子残遭manson邪教组织成员杀害,孕妇被人剖开肚皮,沾着鲜血在墙壁上写下标语
波兰斯基无微不至的通透的用光让MIA的脸上始终笼罩着一层圣洁的芒辉,眼底有海,唇边绽花,瘦削苍白的脸颊嬴弱却不屈,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离奇的情节中有普世价值和足够温情。第三部波兰斯基的电影,每一部都让我爱上他镜头中的那个时代。
恐怖在片外,惊悚在人心。电影并没有用什么血腥暴力的镜头,却着实让我恐怖了一把。真正成功的恐怖片,走的是内心,而不是只搞视觉与听觉的强烈渲染而营造恐怖。波兰斯基是一个靠燃烧胶片来取暖的人,他把自己隐藏在那个虚构的罪恶世界中,用一种冷漠的方式来寻找温暖。
7/10。重温,频繁运用通道和门框制造视觉反差,譬如矮小的房屋中介将挡住通道的诡异柜子搬回原位,置于前景的丈夫高大颇具威胁,铺垫了通道后就是撒旦聚会(丈夫也参与其中);罗斯玛丽打电话时脸部被门框遮去,构图重点偏左营造失衡的效果。大胆的剪辑技巧渲染噩梦,提供了丰富信息,隔壁老妇的凶恶抱怨对应脑海中老修女的严肃面孔,梦见游艇上婚戒和衣服被丈夫扒光、裸体的罗斯玛丽转眼间穿上泳装,象征着圣洁和驯顺的女性符号,罗斯玛丽原先质疑天主教的禁欲,主动在阴暗空荡的公寓提出做爱,照镜子露鬼脸把有异味的护身符丢进抽屉,最令她失去精神支柱的是魔鬼受孕之际主教也成了帮凶,随后像一个受审的女巫剪短发惩罚自己,结尾明妮用口水擦地板的刀痕表明她的无助:周围人关心地板胜过关注孕母的痛苦。但除了最后默认自己为撒旦之母,情节略无味。
没见到婴儿我很遗憾
最好的恐怖片就是没有任何恐怖镜头,却让我看完胃里不停翻滚,觉得天昏地暗⋯⋯女主角相当有恐怖片气质
结尾的微笑,刻画出母爱。哪怕生了个魔鬼,但母爱依然。怀胎十月,负能量的积攒,在女主狐疑的情绪中,在考究人物站位与光线布置中,充满了未知的压迫感。这压迫感体现在米亚法罗那消瘦苍白的脸,那空洞惊惧的眼。最后,老信徒们的狂欢仿佛在告诉世人,有人信仰耶稣,同样的也有人信仰撒旦!
这电影让我特别不爽。。让我觉得恨。。
触及撒旦,祸延妻儿。总有一种感觉,现实比电影还疯狂。
介电影孕妇就别看了…
悬念和那种压迫之感实在是太让人难忘了,一直精神压迫到最后揭露结局,虽然没有一个恐怖镜头,但是一口气看下来真是感到强烈的不安和紧张。波兰斯基的整体掌控水准的确太厉害了,全片看下来超级顺畅,毫无处理的痕迹。 9.2分★★★★☆
尽管没有恐怖镜头,但里面那种猜疑很要人命!~我害怕听片头的音乐。
撒旦比上帝差的那一点儿能力就在于他必须身体力行而不会感孕。形销骨立的孕妇,无袖长摆裙和发型充分营造出女主角的圣洁美。毫无惊悚画面,婴儿甚至完全没有露面,但能沉淀出很强的心理压力,足见功力之作。传闻波兰斯基的妻子怀孕时在家中被邪教“曼森家族”成员残忍刺杀事件与此片有关。TANNIS
在这部片子里令我震惊的不是波兰斯基绝妙的导演天赋与风格,而是他作品中百分之一百的黑暗。同比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虽是类似题材,却没有类似的,这纯度颇高的黑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一直以来排斥波兰斯基是有理的,他的作品并不沉重,但是真的太邪恶了,女人们被害的场面都极其真实可怕。
流行时代的流行书却能塑造出一部经典片子:一个恐怖的画面都不必要,不过是一群信奉撒旦转世的变态人(30年代的书籍,19世纪末的家族,邪教和巫法:当然,这些Ira Levin可是语焉不详),和一堆经典的隐喻,就将最压抑无助的场面雕琢到浑然天成。母爱给出的无奈结局远超原著跳楼以正天主的轻薄虚假,变成了难得的开放式厚重收尾。拼字游戏的那一段,以及衣橱出柜后的画廊浏览,堪称恐怖片的内涵画面经典。
心理恐怖片的绝佳样本,暗示隐喻和细节无处不在,镜头和用光更是教科书般的存在,构筑出步步为营愈演愈烈不可抵抗的压抑;还有一点就是:以后上哪找米亚·法罗这样神经质的演员啊?有几场戏她那非人的苍白面孔让我觉得她其实才是魔鬼化身...
我依然不怀疑这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生育对女性的剥夺,对我而言从罗斯玛丽在厨房里笑着说“我有16个侄儿女”时便开始向外渗透的恐惧。女性观察自己受孕的身体,妊娠反应被归为疾病,却视之为自然,周围人陌生化(过度关切)和近乎神秘主义(不能听朋友指导、不应乱看书、服用药物)的对待,特殊地位反而实质性地证明了物化。此时生育功能完全超然于受孕的女性之上。而居住空间的压迫、可笑的沙宣发型、令人呕吐的甜点生肉不过是父权制的外在表现,丈夫也难从中逃脱。直至最后晚宴之前(无法证明是真实事件),从他人的角度叙述这个故事,可以合情合理地说是应付产前焦虑的年轻孕妇。或许这才是真实发生的。而罗斯玛丽最终在面对婴儿时放弃了怀疑,选择成为魔鬼之子的母亲,此刻不仅是确认“上帝已死”,抛给我们的问题更是,“上帝死后又怎样。”
看片时,结尾卡了,当时想哭啊~~~后来社团重放了此片。然后我带回家给我妈看了,老妈当晚做噩梦。第二天发话:下次多带点恐怖片回来看!
人们多半津津乐道于本片激怒了极端宗教人士,从而导致现实中导演妻儿惨遭杀戮的悲剧。其实生活和影片的互为映射还不止于此,主演米娅法罗在现实中与伍迪艾伦长达数十年争夺子女的恩怨,也是如谶言般让人细思极恐啊。
直到女主角拿着那本封面写着“Is God Dead?”的时代杂志才终于意识到这是部概念先行的影片。在疯狂的集体无意识浪潮里,是该做一名殉道者,还是一个随从?原著里rosemary选择了跳楼以扬正义。波兰斯基决定不升华她,让她沦为魔鬼一员。女主角太像twiggy了,举手投足都像模特,每个镜头都美到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