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年12月6日,在看过这部《火车三段程》(2005)后,我写下了这段文字:
“这部名为《tickets》的影片,有好几个译名,不过,还是喜欢《航向幸福的旅程》这个译名。这部发生在火车上的三个故事,分别由意大利名导埃曼诺·奥尔米、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和英国名导肯·洛奇执导。三个独立的故事,借由一段从法国到意大利的火车旅程,让片中角色,彼此交融,演绎出一段通向人性、良知和真挚的感人乐章。
说实在的,这三个故事,都喜欢,很难取舍哪个是最喜欢的。因为他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注定火车上的一段旅行,铸成永恒的经典。奥尔米的故事叙述委婉、沉静和一丝幽情。想想吧,一个舐犊情深的花甲老教授,因为工作关系,在异域接触到一位可人的女性,打开了他情感的闸门,挥之不去的或许只有那一刹那,但真切的美妙。那种恬淡的微笑,对于一个老人来说,幸福足够了。
阿巴斯叙述的则是一出喜剧,一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护送一位将军遗孀,途中他遇到同镇的一对小姐妹,他们回忆起些人与事,渐渐那种蠢蠢欲动的情思,在晃动中似乎找到了着落和共鸣,可一切依然是随风而逝,因为他所要面对的不是爱情,而是一位喋喋不休的老太婆。
最后由肯·洛奇叙述的,是他熟悉的英国三位小球迷,一路欢笑又一路不谙世事。他们的票不见了,他们怪罪那个从阿尔巴尼亚来罗马寻找父亲的女孩。当他们面对是一家逃来的难民,他们不知所措,最后从愤怒转向同情,成全了这个可爱女孩的一家团聚。这是一部充满温暖的电影,虽不浓厚,却值得细细品味。”
2
上述这段文字基本表达了我当时观看此片的心境。我之所以再次提及这部影片,一是时常念想,另一个是这段重新研读埃曼诺·奥尔米的电影,自然心有戚戚焉。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部非凡的影像越发显示她独特的魅力。即便2005年拍摄,三位大导演也是六、七十多的老人。难得他们心性沉静,创作出如此幽情、生动和温暖的影像。
的确,三位大师的电影创作有其相通之处,他们都喜欢写实,都善于表现底层民众的现实处境,其生活流的艺术风格,可谓一脉相承。遗憾的是阿巴斯已去世。
虽然片中这趟旅客列车的三段故事各自独立,但所承载的人事却是连贯的。如果要找出相异又共通之处,其关键词,不妨说:奥尔米的幽情,阿巴斯的生动,肯洛奇的阳光,或者说“幽情、生动和阳光”,恰恰相互融入其中。
3
这是一趟开往米兰、博洛尼亚及罗马的列车,第一段开往米兰,奥尔米的幽情,体现了一种挥之不去的蕴意和韵味。老头身为一个药理科学家,当天从罗马前往法国一家生物公司讲课指导,本来是要乘飞机返回的,没想到机票没有了,只得给他订了“欧洲之星”列车,可到了车站时,晚点四十分钟。
这天全程接待的是一位中年女士(瓦莱丽亚·布诺妮-泰特琪饰),她娴静优雅,总是饱含微笑,又不急不躁,耐心倾听着他的絮叨。影片采用奥尔米擅用的闪回,将现在、过去和未来想象巧设于一体,这个我们在他早年电影《米兰往事》即看到了这种手法。
4
老头静静坐在列车上,打开电脑,要给这位女士写一封感谢信。列车上不只是意大利人、法国人,还有印度人、阿拉伯人和阿尔巴尼亚人。有的看着报纸,有的打着拍子,有的露出不安的眼神。列车晚点,火车站戒备森严,也是因为严密的安检。全副武装的军人在车站盘查后,即上了这趟列车。老头对面坐着的正是一名戴着墨镜的指挥官。
但老头满溢的思绪,还是飞到了刚才送他上车的女人。在车站等待时,当他受到士兵检查后,老头憨态地说难道我像恐怖分子。女人微笑地说你身上有一种神秘的东西。
老头有点羞涩又放松地问,你有没有弹过钢琴。她笑着说从来没有过。他说我小时在家里,每当午后,总是听到隔壁传来的钢琴声,好听极了,我一直不知道她是谁,我就想那一定是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我喜欢做白日梦,直到现在都这样,老年人总喜欢隐藏些情绪,免得自己难堪,仿佛我还有权利陷入爱河一样。
这位女士当然知道他的意思,那种对幸福的期待,她只是理解地含笑不语,一如地沉静。老头继续说,今天早上我离开时,我外孙缠着我说一定要赶回去给他过生日,我就给他一枚硬币,说一定会赶回来。
5
老头在打开的笔记本上写信:“和蔼友善的女士,虽然我们只是在一起等了几分钟的列车,聊了几句而已,但是已经足够让我发现,自己习惯了有你的陪伴。当你送我上列车离开时,我有一种离开亲近人所感到的空虚,如果列车再次回返,我会很高兴的,我喜欢这样的白日梦。从你给我卡片上,我知道你的名字,请允许我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亲切的称呼您‘亲爱的萨宾’……”
因为萨宾的暖人微笑,对于老头来说,这是段幸福的旅程,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甘甜的风景。影片的可贵并不止于此,而是将这种温暖传递。当老头看到那位阿尔巴尼亚少女抱着小弟弟,正准备喂奶时,没想到被那位指挥官不慎碰到,洒了一地。指挥官回到座位,便拉着窗帘一角遮住了脸,多少有点羞愧。
只有老头让服务员给他送来一杯牛奶,然后,他小心地拿着送了过去。这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也是人间最感人的乐章。老头从女人萨宾身上体会到了不只是宾至如归,还有亲人般相待的感觉,且他又将萨宾的微笑接力下去,这种幽情伴着优美悦耳的钢琴声将缓缓持续。虽然这段旅程结束了,但我感觉这柔和的光一直洒照着。
6
第二段开往博洛尼亚,阿巴斯的这段创作,则体现了人世间某种相同的生趣。我们同样看到了之前的阿尔巴尼亚那位总是抱着婴儿的少女,还看到了第三段那三位追风的足球少年。如果说奥尔米的那段是暖色调,那阿巴斯这段则是闪亮的。25岁的小伙菲利普,身为志愿者,前来照顾一年前去世将军的遗孀。
这位老太蛮横、霸道,从不愿听别人的话。比如一位中年男人出去了会,过来就告诉她这是他的位,且她用的手机也是他的,但她却让他滚到一边去,不想跟他多说一句。结果真的是这个中年男人搞混了座位,手机只是相同而已。但老太的态度却不敢恭维。这说明生活于一个同质化的社会,总会惹出诸多笑话。这是阿巴斯的精细之处。
7
老太的强势与没耐心,自然也体现在对待菲利普身上。有俩中年男人中途上车,拿着车票过来声称她占了他们的位,她依然不予理睬,菲利普想听听他们解释,老太喝斥小伙不得说话,完全不让他们有说话的余地。结果列车检票员过来,真是她搞错了,于是给她调了位子,且是贵宾位。也许她的固执这与她经历有关,但究其根本,还是涵养问题,这正好与奥尔米片中那位萨宾女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很是逗趣。
阿巴斯深谙人性,精准渗透,又有区野。这与他后来的《合法副本》《如沐爱河》一脉相承。意大利男人总有不靠谱的,免不了色迷迷的。当老太看到小伙盯着一位亮丽年轻女性时,她立马要跟他换座位。
再比如菲利普找借口到外面跟他小镇上14岁的小靓妹聊得正起劲时,老太声嘶力竭地喊他,反正不能让他去靠近别的女人,完全把他“占为己有”,好像成了她的私人财产,就连她穿衣服也要他帮着,且吆三喝四。
老太的这种颐指气使,到最后终也让小伙忍无可忍地开溜了。玩味的是,老太喘着粗气沿车箱寻找,想请求他的原谅,但徒劳而返。到站时,还是前面跟她拌嘴的那个中年男人帮他拎下行李箱。
列车开动了,只留下她形单影只的落寞身影。她的火爆性格让她如此孤独不堪。其实,这种孤独,不正是我们人类最终的结局吗。我想,阿巴斯的寓意正隐含于此。
8
第三段开往罗马,那位抱着婴儿小弟的阿尔巴尼亚少女,在肯洛奇这段便有了真正的出镜。三位从苏格兰而来的超级足球迷,因为支持家乡的凯尔特足球队,前来罗马观看欧洲杯。他们只是在超市打工的年轻人。为省飞机票,一起凑钱乘上列车。他们跟意大利小女生搭讪,无忧无虑又尽显嗨皮。
他们给那位阿尔巴尼亚少女一家送上面包,还跟她的大弟弟聊起足球。但在列车员检查车票时,小伙詹姆斯的票却找不到了,性急的弗兰克断定是那个阿尔巴尼亚少女的弟弟拿走的,因为詹姆斯的钱包给他看过。结果检查,果然在少女的包里发现了这张车票,他们要报警,但被少女拦着苦苦地哀求。
少女哭泣地说,她的父亲二十年前从海上逃难到意大利,说等打工攒够了钱,就跟一家人团聚。父亲就在前面的罗马车站等她们一家5口,如果报警,她们的团聚就会泡汤。弗兰克被她所说的而感动,就还给了她车票,说我相信你。
9
问题是,他们没法凑齐这60欧车票的钱,那列车员只得扣下弗兰克。等车停站时,弗兰克跟列车员说你们看吧,我没说谎吧,她们一家人真的团聚了。但列车员还是要把他带给警察,没想到弗兰克撒开腿便跟着俩伙伴跑了。
逗趣的是,这时涌来一批唱着歌的球迷,警察完全淹没于狂热的人海中。他们的逃脱便成了最自然的事,谁还能阻止这些顶级球迷呢。这种喜乐的结尾,足显老爷子的功夫。阿巴斯第二段的那个窝囊小伙菲利普也下了车,想必他也会看看欧足赛。
10
一趟列车,盛满了个体幽情、矛盾冲突和人间大爱。但这是“911”之后,这些名导呼唤理性对待难民,以及传播世间的平等与博爱。事隔十几年后,随着极端主义泛滥,英国脱欧,以及这些年欧洲各大国所屡屡遭受的恐袭,影片中所反应的问题势成尖锐的对立。
比如有从以难民身份摇身一变成恐怖分子的现象,于此,包容难民将变得一件奢侈又让人多少有点儿忌惮的事。这当然需要找到一种平衡。但影片三段有机融入,成了一个和谐又动人的整体,足显弥足珍贵。
2017、7、14
这部影片是由三个来自同时代的却各自有着不同文化传承的著名导演讲述的三个小故事的合辑.影片把三个故事纠缠在一个从西欧到罗马的单程旅途列车中,尽管三个故事各自独立,尽管三个故事之间的切换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三位导演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讲述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三重式结构,把复杂社会中人们之间的那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时时地展现在这样一个旅程中. 火车车厢,本就是个狭小的空间,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容易就能被感知,我想这应该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关系矛盾集合体,尽管在这里还有着特殊的背景,人们知道这只是短暂的相处,因此彼此之间相对会表现得比平时不一样的状态.但在着部电影里,三位导演把各个角色间的性格特点彻底的分离,鲜活地表现了出来.那位幻想着爱的独身的老教授,不可理喻的将军遗孀和陪送她的年轻人,三个凯而特人的球迷,阿拉伯难民家庭等等,这些人都在欧洲这个同样的社会背景下,很自然地彼此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也在想,会不会是有关欧洲这样一个他们自认为是一体的背景下,人们之间的情感关系.当然,我更愿意抛弃这样一个背景,而把这些故事放在一个广泛的人类背景下,对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但是它同时揭示的社会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从情感上,我更愿意分开来看. 绵长的铁轨,人们各自怀着各自的心思. 老教授的深情和善良,在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就把我打动.一封信,写来写去,却无终的信,在最后时刻,延伸到给了车厢连接处一位难民妇女怀里婴儿所需的一杯牛奶,在这种延伸中,老教授的迟疑,和众人的表情还有那些士兵的反应,这些都拿捏得非常精彩,我当时的感觉真的就是入了戏,自己仿似在故事中.真是奇妙. "和蔼友善的女士,虽然我们只是在一起等了几分钟的火车,说了几句话而已,但是已经足够让我发现,自己习惯了有你陪伴.实际上当火车即将离去的时候,我开始感到那种离开亲近的人们时所感受到的空虚. 我想知道.... 什么.... 你是否曾经弹过钢琴? 不,很不幸我没有弹过琴.为什么这么问? 我小时侯常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夏天的午后偶尔会听到有 人弹琴. 真的?.... 从开着的窗户传来音乐声,但是窗户里面是黑的,所以看不见是谁在弹.我就坐在那里,如灵魂出壳一般,做着白日梦. 我现在手上拿着您给我的卡片,我看到您的名字--萨宾,请允许我在写
!!!!!三段都喜欢
非一般三位一体的大师电影!喜欢火车这个题材,电影捕捉的非常成功。
dont like olmi
心灵旅程:柔情触怀的第1段,落寞累乏的第2段,感动欢畅的第3段;各有特色也有力度,其中还有一组阿尔及利亚的难民家庭,为了要见久未联系的父亲而被迫去偷票贯穿在整组片子中;两段式的不同角度拍摄;心理感应的窜剪;扭头背影女孩对比剪辑;窗外风景和车内人物的迭印穿梭;各种主观镜头和吵架长镜头
1,教授的和谐奏。2,阿巴斯又阿巴斯。3,足球,和平,团结。
回忆的信 遗失的人 重新有的车票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带着完全未知剧情的心态观影,却意外收获一段美妙精彩的旅程。故事都发生在车站或火车上,三个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导演各自执导,既极好的完成了命题作文,又保留了各自的风格。最喜欢第一段,浪漫、紧张、善意并存。第二段的转折也饶有趣味。至于第三段……嗯,这很肯洛奇。
@小西天2号厅。第一段奥尔米玩了非线性剪辑的花活,但无论是老男人想入非非的情思还是买牛奶的人性之光都很平庸。第二段阿巴斯胜在潜文本,只露了冰山一角,每个角色背后的故事足以撑起长片,让人回味无穷。最喜欢的还是肯·洛奇的第三段,这故事节奏把握得太稳啦。对足球的热爱是可以弥合阶层种族与文化差异的世界共同语。足球万岁!向凯尔特人球迷和罗马球迷的伟大友谊致敬!
#资料馆留影#构思取胜型的电影,一趟开往罗马的列车,三个互相关联的小故事,隐喻的却是永远在囧途般的人生,一个发乎情止乎礼的老教授,一个为刁蛮富婆处处为难的年青人,三个心血来潮拯救难民的球迷。总的来说还是更喜欢第一个故事,通过比对切换蒙太奇,头脑中的臆想与火车上杂乱的气氛,老教授幽微的心理变化尽览无遗,而这是亚洲电影所缺少的地方,开阔与入微。
水准较高的大师集锦片
看不进去的哔哔叨叨
唤起每个人对于绿皮车的记忆,真美好。巧用朴素的火车空间,三位准大师细心经营的影像竟散发着优雅的魅力。埃曼诺·奥尔米的现实主义风格扎实沉稳,老者如梦似幻的邂逅与车厢间人物之间的勾连,细腻微妙。阿巴斯的喜剧风却有悲情元素,争吵戏与结尾长镜头力道十足。肯洛奇的视角更具全球化,争吵风趣。
两分钟车站恋情,黑色门洞钢琴声,美好白日梦终被洒了一地的牛奶打破;电话错位,身份错位,其他女人,Discman和牙箍,在回忆中捉迷藏,每一段美好过去皆为现实毒药;石膏电话太虚妄,三文治,臭皮鞋,记事本,论蓝领球迷超市店员为何要替难民埋单;奥尔米浪漫诗意,阿巴斯幽默尴尬,肯洛奇大笑叔父欧洲良心
依然是三个导演,一个相近的主题,西方导演对于结构的处理,比亚洲导演巧妙得多,过渡更自然。喜欢第一段营造的氛围。
航向幸福的旅程
第一段,老爷爷和孙子的对白、小时候的钢琴声音记忆、刹那间的心灵交汇;第二段,将军遗孀的失落,社工和他妹妹朋友的回忆;第三段,年轻球迷的选择,快乐地结束。
第一个满 第二个你需要有待哺化的生活的忍受 第三个年青 睿智 好玩
一火车的漂亮姑娘
喜欢坐火车,喜欢那种处于一切皆偶然的状态
非常有意思的电影,三段由三个导演指导,都是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