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另一部剧带过来之后,强行刷了一晚上加一上午把这部剧看完了。
卸载老阿姨要去留学的两个月前。从高中的时候起就很想去留学,觉得好遥远啊。不过那时候太安稳,没见过没听过的东西太多了。现在本科都毕业两年了,又转过头去留学,怎么说都还是有点动机不纯。
这个剧最大的点可能就是从高中生的视角出发。他们的想法都很单纯,出国就是要好好读书,寻找自己,过更好的生活。每一个小主角我都很喜欢。看起来还是挺成熟的样子。但是也都会犯错,经历各种事情的时候要自己做决定,摇摆不定。遇到很多不错的人,努力去帮助身边的每个人然后做好自己。
可是我是从大学开始迷失自己的呀,他们说去财经学校好找工作,我就很想去财经学校。考研失败了,就想去大城市体验一下,可是什么都没做成,回头还是想去读书。
导演价值观很正了,孩子们读书都是有自己的想法。一步步看着他们的口语越来越好,真的还挺羡慕的。我以后能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在哪定居呢。
关于留学生生活的启蒙片子吧,剧情快忘光了,片尾曲只记得几句歌词了
“我跨过了太平洋,越过大西洋,我追逐阳光,追逐海浪”…后面是什么来着?
《带着爸爸去留学》实在看不下去了。现在的片子编剧都不带脑子的,看得我脑瓜子嗡嗡的,上头!吐槽累到自己吐血……本来想去看一眼孙漂亮,结果剧情各种作。孙红也不再是《征服》《潜伏》里让人只记住角儿忘掉演员身份的硬核演员了,按照现在的市场,只能向剧本低头了吧……
唯一观后感就是,生活中遇到类似片头里各角色人物形象的人,,躲远远的!!!后面剧情懒得看,也不关心编剧用什么剧情挽救人设,不接受反驳!!
一句话,懒得等人长大。何况有些人始终当自己是个宝宝……宝你mmp啊!
我记得这部剧是在我小学的时候播,每天放的时间都在很晚上,我记得我都是一遍洗漱一边看...倒是播出的季节也跟剧里的一样,真不错。
看到它的首播是12月14日,刚刚回去看了一遍,第8集是讲了圣诞的事情,剧组也是有心了。
看到有说这剧是崇洋媚外的输出,个人觉得不能全盘否定这样的观点,因为至少在我当时,我看到了国外的美好,也一度想要去留学,但是真当自己走上那条路以后,才能体会到当时剧里的四位的处境。也许现在大环境是适合留学,难度和成本都大幅降低,但如果回到05年呢?
整部剧的结构非常的清晰,主线是各位小留学生们的日常,而其中索、吴二人和留学中介、熊母以及律师一家是主要的支线。贯穿全剧的梁祝作为一个时不时出现的元素,引入的合理又有些尴尬,毕竟我是不信加拿大土著们有这么喜欢中国的爱情故事...其实感觉这部剧是传达,中国的文化也可以走向世界。
国外好吗?显然是有好有坏。开篇两集就告诉我们,这里是加拿大,得遵守加拿大的游戏规则。四个人花了大价钱来,上来就遭遇了黑中介,没有体面的住宿环境,也没有想象中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还是只能无奈将就。
裘知文家境一般,想必父母送来加拿大已经是入不敷出,所以他很懂事,甚至可以说早熟。他知道一切省钱的手段,便宜的电话卡,报纸的租房广告,课下勤工俭学,哪怕他知道这是违法的事情,不过在有限的生活费钱,只能低头。作为四人中的智商担当,每次看到他理性的分析事情,毫不畏惧的时候,真是想发个牛逼的弹幕。所以,知识改变命运,一直成立。
温小小是一个很典型的大小姐,心直口快,总是和熊立互怼。日常穿着和言行无不体现着她传统的中国教育,我愿称之行走的国粹!
熊立真的是,非常非常有钱了。但是他的存在又很合理,不同的家庭自然有不同的价值观,他非常好的展现了什么是一位“钞能力者”,而在剧里不同价值观的冲突融合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有钱归有钱,熊立很重视友情,甚至比其他三位主角更重视,尽管他毛糙不耐烦的性格和有钱人的坏毛病时不时会出现,但这都不妨碍他是一个值得交心的朋友。
刘莼,单纯又懂事。她知道体恤身边的人,会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藏在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很努力,也很积极。
四个人,四个不同的性格,也许现在看有些老套,放在05年却又很是很经典的设计,演员们的表演虽然青涩,却又很好的诠释了角色的个性。在有限的20集里,我看到了主创努力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切美好和不美好的事情,索达阳被逼无奈绑架叶老板,老人给裘知文小费,看到圣诞那里真是感动,尤其是斯科特对裘知文说“你的到来就是圣诞礼物”。还好始终不变的,是四人的真挚的友谊。
当年特别喜欢这部剧,还想查演员都是谁,后来发现,大部分真的都是留学生,后来也没拍戏
看了其中一个算不=3=
挺“假”的,不过当时特别喜欢看,还买了碟,但不喜欢女主角,其他的都很喜欢 喜欢小小和熊立
依稀记得小留学生们一同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前,观赏这个位于加美交界处的壮观景象。
最大的印象是刘莼去了纪念馆发现加国人民基本不认识白求恩。
当年央一播出的电视剧类型还是相当多样的,选剧的视野也更加宏阔,该剧就反映了当年留学成为热潮的时代背景。四位主人公形象鲜明,当时看的时候最喜欢的是李纯,觉得这个角色既漂亮又优秀,没想到多年回过头来补标该剧,才发现合着演刘纯的是徐百慧,当年的女神如何成为婆婆妈妈大妈喜闻乐见剧的常用女主,不禁令人唏嘘。
那会儿看着觉着特期待
這部電視劇小學每天吃飯的時候必看 看著我好想出國 最喜歡加拿大也是這一部電視劇 但現在我依舊沒有留學 以後可能機會也不會多 但我會加油努力的
当年好爱看啊!对留学生活巨向往,今天想起来 现在自己竟然在留学那么久了 感觉有点穿越
想当年这片儿是我的最爱啊啊啊啊啊!!!!出国是人生的梦想啊啊啊!!!!有木有啊啊啊!!当年觉得他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啊啊啊!!!
感谢千禧bot让我找回这段回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台词剧情还是生硬了。但题材真的是好,小演员们演技在线,一个十四年前的电视剧还能让人感受到真切的情感,这是很多现在的抠图电视剧做不到的。
大学那会寒假睡的晚看过几集,当时看的感觉很好。最近闲的时候把他看完了。刘纯生日那天与托米的相视一笑真是导演的神来之笔,把内心的情感表现的恰到好处。
我觉得我走上留学路的小小原因之一就是有看过这部电视剧,不过那时候看还真的是对留学在外的生活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呢。btw,尊的是2005年的咩?我觉得在好早之前就有了吧。
小学五年级在央视看的电视剧,强尼导演在梁祝演出结束时讲他中国故事的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如今我也准备去加拿大留学,再次回看这一部电视剧有了更多的感悟,那时的电视剧如此温暖、温情,都是普通家庭留学生活的日常小事,但是朴实真挚感动人心,比起现在电视剧的剧情曲折离奇,人物人设各种高大上,看过去的电视剧反而获得平静与感动,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挣扎与奋斗,这种聚焦反而抚慰人心。
台词是硬伤,情节和人物的设定实际上都挺出彩。虽有标签化的嫌疑如富二代,好学生,娇娇女等人物塑造,但所幸通过丰富性格扳回了一成。但相比于相似题材的《北京人在纽约》,关锦鹏的《人在纽约》还是渣渣。还是太低龄化了,信不信小留学生到了异国,也会自然生成成人的一面?
小时候的回忆 当时好想去留学呀哈哈哈 每天对着电视又哭又笑 好想以后去那边读书 下辈子实现吧~
当时就是看了这部电视剧决定出国留学的。如同那一代人看了《北京人在纽约》决定去美国一样。
来是come,去是go,好喜欢裘知文呀,善良勤奋的小书生,记得他给加拿大孤身老人做的鲫鱼汤面,定期去看望他,虽然没有具体切到那个镜头,可是就觉得故事很暖,汤的味道隔着屏幕也觉得鲜美。
十多年前看的时候觉得电视剧里的故事离自己很远 而如今我也过了两年的留学生活了
前两天才知道,徐百卉(《大好时光》的珊珊)在这里面是主演,一回忆还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