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芳华一梦
说来不可思议,我是高三紧张的11月在音像店淘回<金枝>的压缩碟来看的,看完没几天就知晓台庆夜上<金枝>大放异彩,狂扫各个重要奖项.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日趋没落的TVB在04年还有这样一部很不赖的作品.只是一直对吴启华版的<倚>比较有感情,所以看到封面上的黎姿和阿佘,心一硬就买回去了.
摩挲着DVD的封套时,我揣测着这是怎样一个故事:轻柔的粉霞中,浮出四张娇颜,凤冠璎珞,明艳不可方物,光洁细白的脸孔上,一色的剪水双瞳,一色的烈焰朱唇;细观,怨毒目光中又闪现着一色的腾腾杀气,轻扬的嘴角挂着一色的飞扬跋扈:媚和毒,是她们在紫禁城的生存之道....两个身着清装的男子立于下角的城楼旁,却显然不是什么高官,眉宇中有种超脱悠然,也有种谦卑敦实,他们注定在部地地道道的女人戏里扮演悲情的绿叶...
或许以前对无线古装剧的印象还停留在粗制滥造的武侠片上,这次看<金枝>,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横店取景——宫宇轩昂,终于看出些似模似样的壮观了;考究的内廷布景,贵人精致华丽的服饰——总算不会再让人联想到贫民窟了;演员无论角色大小,终于可以看得过去了,虽然四位芳龄的美人也都老大不小。还有,背景音乐终于有了些创新,不会由于一女嫁多夫而污染耳朵了,尤其是安茜和孔武传抒心意的那段笛子二重奏,悠扬悲切,如泣如诉,我到现在都一直用它做手机的morning call。
金枝表面上讲的不过人四个清宫女人斗争上位的故事,但根本上是在讲人性。这或许是戚其义周旭明这对编导组合一贯的风格:《天地男儿》《创世纪》《金枝欲孽》,哪个不是血淋淋得揭露人性的阴暗,人性的复杂?
侯门深似海,寂寞宫花红。幽闭的紫禁城,处处弥漫着阴森恐怖,压抑得让人无法喘息。后宫佳丽太多,年轻的秀女,多半是在默默无闻中容颜渐损,枯度余生。在这里,想要出位就需要倚攀他人,就要学会利用别人:尔淳攀了如妃成了淳贵人,玉莹攀了皇后成了华贵人,她们起初不过是这两个后宫骨干用于巩固自己的小棋子;复仇的安茜,靠着华贵人的信任,偷了她的太监服,狸猫换太子,直入嘉庆爷的寝宫...在这里,想要保全地位,就要不断主动进攻,排除异己:还是答应的时候,尔淳和玉莹表面上义结金兰,实际上两人都意识到对方潜在的危险性,不段使用手腕,施奸计,尔淳最后更是利用如妃将玉莹几乎置于死地,幸有白扬解围;玉莹解禁后,尔淳又千方百计不让她接近皇帝,在她侍寝之夜去祈福,并故意在河边留下一只鞋分散视线.....;安茜上位后,斗争更加白热化,玉莹利用尔淳和孙白杨,企图锄掉安茜这个叛徒,岂料事与愿违,白扬被抓,安贵人没有按时赴约,三个贵人都陷入痛苦中....在这里,你可以置身事外,却于行尸走肉般空虚:像纳兰.福雅那样,为了深爱的男人,不惜以身饲毒,在冷宫中独吞寂寞,被其他妃嫔所讥笑,却可以享受他的照料一身一世,这样的牺牲,不仅无义,而且无果,只是一个痴情女了却一番心愿罢,却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如果说剧中人大多人现实中各色人物的缩影,却还有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孙白杨.在这部剧的大多时间了,这个睿智而冷静的御医都是冷眼旁观,玩世不恭,一边将世间冷暖尽收眼底,一边不动声色地化解事端;他也风流成性,却几乎全是发乎情,止乎礼,他常住青楼,却只与红粉知己香浮保持着的心灵的交往。香浮、皓雪、尔淳、福雅,无一例外地爱上他,为他付出。只是,他自认在天下红粉丛中游刃有余,却宁愿为一个不该爱却无法控制的玉莹赴汤蹈火,为她痴,为她奔波,和小主的每一次对话都静静萦绕心头,脑海中挥之不去的音容相貌流淌在他不轻易执起的笔下...为了她的幸福,不惜埋藏感情,替她筹谋,将她送上龙榻,自己的痛苦只有酌酒独吞....昔日的小主成为贵人,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内闱斗争,有一天,她来杀他,早知点心有毒,他却仍不忍心挑破,直到意外发生..知晓了一切的贵人心中一凛,终于往昔的柔情漫身席卷,一记清亮的耳光打在他的脸上"你为我做这么多我不会感激你的"....贵人因为承认向她"私拿禁药"而失宠,禁足承乾宫,已经无心恋战的尔淳成全他们的最后一面,岂知却是另一场浩劫的开始,原来贵人为了借他脱困,借种怀胎......
<金枝>的结局虽然惨烈,却是整部剧中最平缓的部分,最有浪漫色彩.在玉莹和白杨相拥火葬的滚滚硝烟中,在孙清华丧子的悲恸眼神中,在如妃远眺的目光中,在孔武载着尔淳与奄奄一息的安茜远去的马蹄声中,<金枝欲孽>的繁华终成一梦.终于,我意识到,这只是电视剧.
做为一个局外人,可以对剧中的勾心斗角一笑避之.然而现实中的人,对于名利和地位,大多时候不是也一样的执着么?人老了以后可以说看淡一切,但热血沸腾之时还不是沉浸在对物欲的迷恋,对名利的追逐之中么?现实中对付一个人,不见得有那样狠辣,那样不留余地,却也会一样的笑里藏刀,心怀城府.知心朋友是值得用真心去维护的,可以其他人呢,如果不是于己有利,哪有那么多的殷勤和真心?所以人们身在其中时会尽一切可能去占有,去享受权力,,正如别人笑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去争去抢甚至不择手段,却还要掩饰得不留痕迹,若不然,一开始被嘉庆知道他那么多女人心怀不轨,戏还怎么演得下去.无论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人与人之间永远是微妙的,在善与不善之间往复运动.
那么爱情呢,<金枝>里没有令人信服的爱情,嘉庆是剧中最可怜的男人,身边女人无数,却没有一个是真正爱自己的;像孙白杨那样牺牲自己一切让对方幸福的男人固然让人向往,但他只存在女人的心中,因为现实中没有。
就写这么多,就像王小波说的,电视剧本身是很俗的东西。看电视剧看得像我这样隔了这么久还念念不忘、心事重重其实是很傻的。不过《金枝欲孽》的确值得一览。
2 ) 不作选择
网上又看了一次《金枝欲孽》,又牵动了一些情愫。
论坛上翻开了陈年的帖子,继续就《金枝》畅所欲言。
这是4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一台戏,4个女人也因为塑造地有棱有角、有血有肉而被讨论得最多。有人喜欢尔淳,工于心计只是她的表面,重情重义才是她的真性情;有人喜欢如妃,敢爱敢恨,戏中唯一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有人喜欢安茜,稳重端庄,是男人心目中的好女人;还有人喜欢福雅,清透的女子却爱得不顾前途与生命。看了好几遍电视剧,有些想法成熟了,有些观点转变了,不变的是始终喜欢玉莹,不需要在人物中作出选择。
若按统计表来看,玉莹的支持率最低,很多人不明白她何以如此冷血和不择手段,更让人难解的是孙白杨放着这么多好女子不要,偏偏钟情于这个为前途可以出卖一切的女人。有朋友发出感叹:随便福雅还是香浮,随便尔淳还是皓雪,哪个不比玉莹好!
不得不承认,再一次看这部电视剧多半是冲着玉莹,冲着最后竟然是苦命鸳鸯的一对可人儿。
[关于玉莹]
不知是因为黎姿而喜欢玉莹,我喜欢黎姿,也喜欢玉莹。这样一个女孩子,是如此独立如此执著,把自幼的屈辱深深藏在美丽的外表和高贵的身份下,活得是那样艰难却又是那样坚强。如果说她“装腔作势”、“心狠手辣”,那也是出于自保。连徐公公也不得不承认“玉莹乃国色天香”,若她不韬晦,不强权,她能在宫中立足吗?能担负起出人头地、为额娘争气的使命吗?只会落的连皇上面都没见到就被尔淳一干人害死。
你说玉莹阴险,说她不择手段,这些都是能够看得到的,她会把对尔淳的愤恨大声表达出来,敢作敢当;尔淳呢,人面一套,人后一套,连玉莹大发雷霆时候的她都尽量做得温文尔雅。一个人可以凶狠,但却容不得虚伪。黎姿在这点上拿捏的很到位,她演的角色多是如此,《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胭脂水粉》里的明蕙,我的感情天平倾向于她是本色真性情;尔淳的扮演者佘诗曼因为周芷若的形象而被我打入冷宫,感情上无法接受她的表里不一。刻板印象造成了我对玉莹的偏爱。
[关于玉莹和孙白杨]
孙白杨一届宫廷医生,自问红粉从中游刃有余,却不想陷入在对玉莹的爱恋中,一个他根本不能去爱的,皇帝的女人——更糟糕的是,这个女人,似乎爱权势荣华还胜过爱他!
玉莹丢了和额娘的画像,因为是母亲所留在身边的唯一信物,命定只能画得出钟情之人的白杨告诉自己,这只是为她的孝心帮的一个小忙而已。下笔可以如此肯定,仿佛已在心中描画过了千万次。不知道日夜为自己打点的身边人面上是否有痣,却能清晰记得她笑时眉眼的每处线条变化。
孙白杨一向处变不惊,他为人谨慎圆滑,说话语速都永远不疾不徐。只不过是碰翻了一杯茶,就可以让他如此紧张,急忙探手入怀确认无事的,也不过是一个荷包,一个只是她作为答谢礼物送的荷包而已。因为太在乎,所以紧张。
“这一盘糕点,将是下官今生最难忘的糕点。”当事情败露时,白杨反而被掴了一掌,玉莹冲他大吼“值得吗值得吗?”,哭的梨花带雨。像极了《英雄》里,飞雪对残剑的那一声撕心裂肺:为什么不躲,为什么不躲开?注定感情要受磨难。
很多人不明白孙白杨何以迷恋玉莹,其实,玉莹和白杨是一类人,他们有太多的共同点。“我们是一样的人,我们注定是绝配”,白瑞德对郝思嘉说的正好可以用于玉莹和白杨。
玉莹离开家,白杨抛弃家,两人都不会选择没有温情的家;白杨要让泉下的母亲安心,玉莹要让没有地位的额娘放心,两人都为了母亲在打拼;玉莹在白杨面前毫不掩饰她的真实想法,白杨在这样一个自主的女孩子面前极力不动声色却早一步沦陷。两个人,注定相爱,习惯了孤单的人,相爱的方式必然是彼此伤害。
当外面已是浓烟滚滚,玉莹终于能在白杨怀里痛哭失声。白杨开口却欲言又止“你坦白回答我一个问题”,话没出口她已猜到了:那一夜,你是真情抑或是假意?在烟雾弥漫中靠近,吻去他所有的不确定。感情是不需要理由的,你不能以一个人的各种成分含量来衡量是否值得去爱。白杨不是张无忌,他不在脂粉堆中作选择;爱是感觉,是日久生情。
这感情注定是无望的,所以才可以肆无忌惮。
许是和自身感悟有关,无望的感情总是特别催心,是看到互相明白对方心意的两人却依然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时的由衷。孙白扬和玉莹,他们爱得很痛苦。玉莹为福贵人送行,遇到百杨,她说“如果没有爱过,就抬起头朝我看”时,孙白扬还是无奈地抬起了头,看了玉莹的眼睛。那一刻,两个人都是痛苦的。而在我看来,却是无比幸福。因此我从不抱怨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够在一起。
离开的人是因为心中有爱,留下的人是因为心中还有恨;玉莹和白杨实际上离开了的,他他们紧紧抱在一起,肢体相缠,永不分开,今生再无余恨。就让离开的人去完成我们海阔天空的愿望,珍重。
容易把戏里人物和扮演者混为一谈,林保怡的歌是不是也唱出了玉莹和白杨的不了情?“何谓爱?无非凄风苦雨关。为何烧到猛火里,我都不介意伴随,这生醒了又再醉。”
3 ) 不忍重闻的结局
这部剧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一点,记忆中就是雪景、夜景和乌鸦,回忆起来颇感压抑。
后来大了一点,看过一些不入流的小说后,重新翻出了这部剧,一集一集地追完,尔淳、玉莹、福贵人,一个个真是养眼,但这个时候要我把这部剧奉为经典,感觉还差了点东西,直到我看到最后两集。
所有人的命运被牵了起来,又被冲散。
玉莹和孙白杨葬身火海,尔淳不知道自己永远痛失所爱。乌鸦叼走了孙白杨烧焦残缺的扳指,被他的父亲偶然捡到,父亲了悟不住哽咽。孔武把安茜带出宫,却救不出围困在宫墙内一辈子的如妃,他欣喜于他终于能带着爱人离开炼狱,却不知安茜在他那一声睡吧后溘然长逝,尔淳看着这一切忍着不出声哭成泪人。
悲剧总有现实意义,也更叫人记忆深刻。
我怅惘于这一结局。
4 ) 《金枝欲孽》同《甄嬛传》:同题材的不同趣味
说《金枝欲孽》和《甄嬛传》是近年来流行的宫斗题材电视剧的高峰应该不为过。两部片子的优点是毋庸赘言的:紧凑严密的剧情结构,大大超过一般肥皂剧拖沓注水的情节;精心的制作,服装布景配乐的考究;题材上的讨巧,民族文化中对于帝王宫廷秘史特殊的窥私癖;在宫斗背景下融入爱情、成功、悬疑、惊悚、政治历史等丰富元素,极大扩展了审美空间。不过,两部剧的总体气质是截然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对宫廷本身的趣味上,并直接决定了视角的不同和叙事的差异。
首先,由于宫廷背景,两部剧都用较大篇幅表现宫廷贵族奢侈富裕的日常生活。二剧比较,《金枝欲孽》对此其实更显得例行公事,只作为情节的必要铺垫和衬托。加上港剧投入的缘故,效果其实也赶不上投入和技术更先进的后者,《甄嬛传》。而《甄嬛传》在器物上的精致追求,乃至发展成一种独立于情节外的趣味因素,很明显受到传统世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的深刻影响。如两部古典文学作品中,对于服饰器物本身不吝笔墨的细致刻画和渲染,《甄嬛传》所体现的对上层社会极度丰裕精致的物质生活的热爱同欣赏,已经呈现为一种对贵族阶层本身的趋附和认同。这正是《甄嬛传》小市民趣味的所在。
一部通俗电视连续剧,加入一些大众趣味的东西,当然是无可厚非的。谁没有一些低级趣味?曹雪芹、张爱玲也是明显的恋物癖。只不过,对于物本身的迷恋和温情,如果离开了对物的批判性反思,纯是爱物恋物,就真到了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档次。《红楼梦》《金瓶梅》对于贵族生活的细致刻画和表现,是建立在对生活“富贵皆空”的悲剧性理解上的。大观园的景象越是繁盛富丽,它不远处的结局——飞鸟各投林就越是触目惊心,引起读者对物质的幻灭感便越强烈。在《甄嬛传》的情节设置里,我看不到这一点。它更多地是当方面的夸耀富丽锦绣,除了引起一些遗老遗少的亡国哀思,恐怕在深层次上缺乏广泛的意义。
其次,是爱情描写。《金枝欲孽》其实本质上算是爱情题材,宫廷作为背景没有喧宾夺主。在这一点它显然是合格并接进优秀的。环环相扣的情节展现了出色的通俗文艺功底。几组人物的感情确实写得缠绵悱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其中的高标格调,这表现在“皇帝”,这一宫廷剧符号性的人物描写上。《金枝欲孽》中,皇帝显然是最与爱情无干的人,他只是欲望、权势的承载者,固然使得女性们趋之若鹜,然而这男女关系的实质是昭然若揭的。最终的几对情侣都选择了逃离这一对象,追求朴素、真实的爱情,甚至在环境的压力下宁愿死亡。《金枝欲孽》虽是通俗影视,却带着点文人气在里头。那里面的宫廷仕女仍带有古诗中长信宫人的影子,文人写这种题材,不只是喜欢这里面的富丽,更喜欢那种孤寂感和孤寂中人性力量的挣扎和对外部的向往。
而在这个意义上,《甄嬛传》是与《金枝欲孽》完全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皇帝”形象真正进入了爱情视野,并成为最重要的角色。这个皇帝不再符号化,他有诸多迷人的特质(小说中更明显):聪颖明察、富有才学、充满情趣,还对女性的穿着打扮颇有心得。实在是一个值得万人痴迷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样的人物设定,妃嫔们对他的追求变得不再强功利性,反而真是带上了点爱情的味道。十分巧妙地掩盖了皇帝、妃嫔间关系的实质,变成一派情意绵绵、温情脉脉。
以通俗题材标准,这同样不是问题。因为这样的设置才让故事更加轻松,而不是趋向严肃,从而满足观众娱乐性的要求。而且,也并非说皇帝不能有爱情,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贵族阶层自然也有情种的特例,唐玄宗不就是?
《长恨歌》也是很名垂千古的。玄宗误国尚可写得这般,雍正(电视剧版)有为之君有何不可?
然而我们不得不警惕的是,这种美化贵族阶层自身的缺陷和危险。《长恨歌》固然大赞李杨爱情,也没有忘记“渔阳颦鼓动地来”的讽谏。《甄嬛传》虽也有譬如皇帝负心薄幸、甄嬛为真爱选择王爷的貌似“反思性”的描写,但这没有改变本剧中贵族形象的实质,一种对贵族的美化。《金枝欲孽》中那个面目模糊的皇帝,还有众多固然本性不坏但却心手歹毒的妃嫔是非常写实的。而《甄嬛传》中那个可以说是美好的皇帝,以及一个承载众多美好品质的妃嫔女主人公(她纵然作恶,也是被迫的,也有正义的立场),实在是偏向理想化的产物。而将这本不善良的统治阶层美化处理,就削弱了真正有价值事物的表达。我也不说什么妨害世道人心,像某报纸那样,过了,通俗电视剧而已,它回避严肃只为了追求娱乐性,因为观众显然更爱看爱情游戏,而非深刻又悲剧性的命运抗争。即便是题材本身有这样的内涵,娱乐性也要扑灭它。
第三,则是结局问题,这直接关联到影片主题和对“宫廷”这一对象的认识。结合上文,两剧的分别很明显了。《金枝欲孽》一个悲剧性的、幻灭的主题,自觉地消解了之前宫廷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的富贵,从侧面说出了功名利禄不过是“孽”,以及为此相互残杀人们的可悲。她们正如宫廷乃至帝国本身,只需要一次冲击,便注定轰然倒塌和灭亡。而真正可贵的从不存在于那大厦的瓦砾中。《甄嬛传》,那结局也许是悲剧性的?大概指的是爱情悲剧吧,个人小悲欢层面。其实看过的都知道,这部剧与其说主要讲爱情,不如说讲的就是宫斗本身,将丛林法则、适者生存。主题是这个,那么结局则给了主题最好的结果:甄嬛成为最后的赢家(当然也有共赢的人)
。它还是一部明朗的、基调轻快的电视剧,次要部分的悲剧毕竟没遮掩主体部分的喜剧,这就让观众看起来很轻松、很带劲。不用严肃的反思,便可以轻松地欣赏里面有趣的爱情、富丽的生活,并对其津津乐道。只是,这种轻松、值得欣赏的宫廷,只存在于《甄嬛传》那类趣味中。
5 ) 不爱宫墙柳
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
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无从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随君往。
1.尔淳--孤独的烟花
一个很早就失去了自我的女人.只为了报答徐公公的"恩情"而活着.
老天对尔淳是有愧疚的.她的寻找多年的亲生姐姐就在眼前,却不知道;她最爱的男人爱上了她的敌人,自己却有了别人的孩子;她一心要报答的徐公公,却是拆散她们两姐妹的元凶.
聪明,秀气,温柔,痴情又有何用?烟花般的女子,被人玩弄的一生.
她是唯一一个安全逃出红墙的女人,但是,她多么希望能和白杨在一起,无论宫内还是宫外,无论生还是死.
她是寂寞的.什么事都须藏在心底,好不容易有个可以说说话的姐姐,也很快去世.她的孤寂是个无底的黑洞,什么也抓不住.
2.侯佳玉莹--永生的昙花
如果说尔淳是孤独寂寞的,那玉莹又何尝不是?
名义上父亲是个大官,可自己的母亲只是一个受人排挤的小妾.让母亲幸福,成了她最大的心愿.
可她蒙受的恩宠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瞬,昙花一现.她坚信的友谊只有那么匆匆的一段,昙花一现.只有她的与白杨的爱情,在烈火中得到了永生.
玉莹是最不应该属于皇宫的,她的率真,注定了她留在宫廷是个悲剧.
3.安茜--坚毅的藤蔓
在红墙里,她无疑是最聪明的女人.她明白在宫里的生存原则.
在宫里这么多年,她学会了一个字,忍.但她不知道,原来聪明也是一种罪.
当得知自己唯一的一个亲人因为自己而被皇后害死,多年的愤怒突破了最后的防线!像负重多年的藤蔓,轰然断裂.她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与友情.
玉莹恨她,孔武疏远她,小碌子为她而死.复仇这条路没有对与错,但安茜却走得很辛苦.
最后的最后,她被箭刺中,却不让最爱的男人知道.她平静地伏在孔武的肩上,听他诉说着他们的未来.今生已无缘,但愿来世......
4.如妃--浴火的凤凰
一个敢爱敢恨,聪明大气的女人.
她是一只美艳的凤凰,浴火重生的凤凰.
机关算尽却失去了自己的小格格.当全世界的人都不再关心这个曾经毒辣的女人时,孔武走进了她的世界.她是爱他的,但明白他爱的人从始至终都是安茜的时候,这个刚强的女人毅然地从孔武手中挣脱.拿地起,亦放得下.
她的一生,注定了要在这红墙里终老,就像她自己说的,从小在这宫廷里长大,学会的只有争斗,只有计谋,出了皇宫,她什么也不会.
凤凰,奴困在红墙中的凤凰!
5.福雅--浸毒的玫瑰
福雅,她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她爱白杨.为了自己的爱,她放弃的金钱,地位,宠爱,甚至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七年来,为了得到白杨的关心,她不停得喝着毒药.好一份沉甸甸的浸着毒药的爱情.
喧闹繁华的紫禁城是不属于福雅的,徐公公步错了棋.
福雅的选择是对是错,福雅究竟幸福不幸福,我们或许没有权利评判.但临终时能躺在心爱人怀中倾吐心语的那一秒,福雅没有遗憾了.
......
在<<金枝欲孽>>中,每一个女人都是一个悲剧,她们之间无休止的战争并不是她们的错.包括皇后.如果非要拉出一个有错的人,我觉得应该是皇帝.三年一届秀女,为的是满足花皇帝的花心,却害了多少白头终老也未见到丈夫一面的女子.而宫中发生灾难的时候,最先不顾妻子儿女逃往避暑山庄避难的也是皇帝!
抑或,皇帝也是遵循传统,恪守规矩而已,亦无对错.
6 ) 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那一夜
金枝欲孽,三个女人—三个贵人,一个男人—孙太医。
在皇帝归来的前夜,如果这三个女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顶罪,那么孙白杨孙太医今夜便必死无疑。
尔淳无疑是最担心孙白杨的一个,在他为她准备那个香叶荷包的时候,在他为了救她而落水被刺伤的时候,尔淳便已许心与他。而这次,尔淳本是想提醒孙白杨要提防玉莹才约他相会于畅音阁,不想却被玉莹将书信掉包,自己被骗去了文渊阁。玉莹赌安茜良心未泯一定会去阻止孙白杨,然后让皇后的人抓两人于现形,借而铲除安茜,报安茜背叛之仇。
玉莹不了解的是,安茜背负的是杀母之仇,仇恨往往是人世间最毒辣的感情,毒到可以抛弃挚爱,何况在后宫本来就最不值钱的良心呢?安茜当然没有出现在畅音阁,于是孙白杨便被单独抓获。
还是这个夜晚,三人当然都不希望孙白杨丢掉性命(暂时除了玉莹),安茜知道孙白杨是个无辜的好人,她背负杀母之仇,虽不能相救但也不希望他被冤死;尔淳自不必说,她对孙白杨的爱从违圣意不愿献给皇上那个荷包时便已笃定;玉莹此时对孙白杨只是感激的好感而已,所以在陷害安茜未果后,她担心的并不是孙白杨的安危,而是害怕孙白杨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供出来。于是,玉莹决定先送孙白杨“走”。
孙白杨是个聪明人,周旋于阴毒的皇后、心黑的如妃、狡诈的徐公公和众侍美貌勾心斗角的秀女、贵人之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又不失与人为善,可谓是一个既有心机又不失善良的完美角色。但英雄难过美人关。相信孙白杨接到玉莹约他去畅音阁的那封书信,以他的聪明,他的心里未必会没有疑问,但玉莹两个字看在眼里,便纵是天罗地网,也只会义无反顾。
镜头正对着孙白杨,玉莹带着装有下过毒的糯米糕的篮子出现在孙白杨的身后,一声“孙大人”,白杨微微一怔,并没有转头。睿智过人的他必然已经猜到玉莹此行目的的十之八九。玉莹假惺惺的告诉白杨自己第二天就会去向皇后认罪不会让他再受不白之冤,白杨也是笑而答谢,淡淡一句:听贵人安排。玉莹让白杨吃下那有毒的糕点,白杨叹道:这也许是我能吃到的最特别的糕点了,其实他心里想说的恐怕是:这也许是我能吃到的最后的糕点了。可是即便如此,又怎样,只要它是玉莹专门给我准备的,就算有毒,我也吃的无愿无悔!
“这是冬天,有一些冷 / 但是,如果 / 那一把风是你扔在我脸上的 / 就算再冷些 / 我也愿意~~”
主角没到非死不可的时候当然是死不了的,小跟班来跟孙白杨抢糕点吃,孙白杨当然阻止,毕竟自己可以为情而死,但不能让无辜的人殉葬啊。“不能吃,有毒”,听到这句话从孙白杨嘴里蹦出来,玉莹便顷刻间投降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孙白杨此时此刻的温柔又岂是金风玉露、花前月下可比?
试问有个男人肯为你默默地去死,不求任何回报,甚至都不计较你是否知道他是为你而死,这样的温柔,又有谁可以驳的回。
还是这个夜晚,三个女人都在等待,等待有人出来去救孙大人。安茜当然不会先出来,她的爱不是孙白杨,所以这场战役注定她都不会输,如果要死的这个男人不是孙白杨而是孔武的话,那安茜恐怕就会输得无可救药。尔淳和玉莹此时肯定是看不得孙白杨去死的,挺身而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先后问题。救还是不救,这是一个问题。救,不管用什么借口,都会给皇后落下把柄,轻则日后受制于皇后,重则从此失宠,二人处心积虑才得来今日的地位,来之不易自然不肯轻易放弃。
这是尔淳和玉莹两个女人比忍耐力的较量,或者说比看谁更能经受得住内心的煎熬,忍不住的那一个便输掉了这次战役。寂静的不眠之夜,夜深了,三个女人的房间却都不约而同还亮着灯,等,大家都在等,或者说在赌,赌对方的内心不够强大,赌对方的爱情会压倒理智。煎熬,大家也都在受着,想着自己心爱的人随时都可能丢掉性命,自己却见死不救,心如同刀割一般……
对于玉莹和尔淳来说,这场战役都没有赢家,未挺身而出的自然是赢了这场争斗,但输的却是自己对白杨的那份爱,那颗心,她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可这份爱赢了又能怎样呢,她们毕竟是皇上的女人,就算她们和白杨离得再近,就算她们的心挨的再近,也必然是永远相离而绝不可能相切,这又跟远离十万八千里有什么分别?
这里是后宫,一旦进入这里,你便不再是你自己,一切的善良、单纯、坦白、良心、爱都必须统统抛弃,你若拾不起厚黑、复杂、虚伪、心机、绝情,那你就连生存最基本的砝码都没有。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其实,又岂止是后宫。
其实最可怜的是皇上 没有一个女人真心爱他
清宫戏,皇帝是最可怜的那个。
名副其实的经典。金枝欲孽的格调和境界在于它并不是讲宫斗,讲的是人性本身的挣扎;讲的不是三角恋多角恋,而讲的是舍弃与成全。这一点之后没有任何宫斗剧学得出哪怕百分之一。
此剧比甄嬛传低分实在是太屈就了,喜欢结局,悲壮大气。太医孙氏父子互怨互怼又互相守护,以各自的方式爱对方却不被对方接纳理解,好像自身的家庭关系啊~ 站队尔淳姐妹,孙白飏你是真眼瞎
应该是TVB不可错过的电视剧了
这两天重新完整看了一下,甄嬛传简直是东施效颦。金枝里的明争暗斗都是为了自己,或亲情,或友情,或地位,几乎没有人是为了皇帝的爱。每个人物都有两面性,立体饱满。反观甄嬛传,手段恶毒,非黑即白,还在做梦皇帝的爱,高下立判啊.
只记得刚拍拖,男朋友专门拷了晚上一起看,最后黎姿得奖很震惊,大概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演技,只会看人设。如妃要皇帝亲手抱死去的小格格记忆非常深,如妃说这样皇帝记忆才会深刻,才会觉得对不起她。没想到七年后,小三也用这招对我前夫也就是当时带我看剧的男朋友。简直戏如人生
比《甄嬛传》高在它认真写着人生的失败。
姜还是老的辣,如妃就是如妃,哪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邓翠雯的气场,黎姿+佘诗曼+张可颐三个都比不了。
我最爱玉莹,她的无奈的成长和心狠手辣其次如妃,谁都是被逼去害人,为了保卫自己和自己所爱
对话十分精彩,情节有细腻的亮点,也有马虎敷衍的过场。总体说来香港的历史剧还是不够大气,不能深究。
喜欢玉莹,她不是传统的那种好人。她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野心。曾经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曾备受冷遇。感受到落魄时别人的帮助,也在最得意的时候被最亲近的人背叛。她事母至孝,执着倔强,是一个爱恨极致,单纯与心机并存的角色。
一场谁都没有开挂的宫斗才叫真正的宫斗。
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无从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随君往。
其实我更喜欢林保怡...从大时代里的滔滔就非常喜欢他
邓萃雯明明是最美的,林保怡是又流氓又MAN……
没有人赢的战争,心都千疮百孔了。
比起多年后的同题材《甄嬛传》,一样是女性之间的自相残害、体现男权至上的封建落后思想的主题,却能够跳脱甄嬛式的算计和无德的小聪明,结局之悲凉,彷徨,有人生的思考和丰富的感情沉淀。我特别厌恶描绘女性之愚蠢、低等、狭隘、恶毒的作品,而这部我看的有点感动
宫斗剧才一开山既已是巅峰了,没有一部此类题材能够望其项背。电视台别老拿什么《宫心计》《大清后宫》之流和它比,那是抬举它们了。
这是萎靡不振的TVB2000年后的第一佳作,那种氛围和曲境不是宫心计那类破片子所能比的。回味悠长,悲伤却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