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播放地址

    纪录片:海底世界

    记录片美国2021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1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2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3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4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5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6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13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14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15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16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17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18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19纪录片:海底世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6:04

    详细剧情

    亚洲东部清澈的海洋是众多珊瑚和珊瑚礁鱼类的家园,比起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这里的种类都更为丰富。数千年来,一些最稀有和奇特的海洋生物在这片海域繁衍生息。在这里,植物和鱼类相互依赖,共生共长。既有海洋中体型巨大的物种,也有各种微小的岩礁鱼类和五彩缤纷的珊瑚家族。在本系列中,我们深入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韩国等地的海底,......

     长篇影评

     1 ) 自然之美

    “海底还有另一个地球。” 从B站看到排在第一的纪录片就打开来看了。我对海洋一直都是怀着敬畏之心,对未知充满好奇。 这部纪录片展示出来的不仅仅有潜水员在平均水深100米中400个小时的拍摄,也更有他们对海洋的热爱和憧憬。 这个项目他们计划筹备了18年,我很羡慕他们有一个自己始终热爱的事情,并为之奋不顾身,追求自己的梦想,向无法到达海洋深处的人们展示出他们的探索成果。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和事业! 我们都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和谐共处,营造一个良好的、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我们只能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绝不可改造自然。否则,我们哪还能领略到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别具一格的美呢?

     2 ) 深海不止有恐惧,还有生命的奇迹和瑰丽

    作为一名潜水员,100米是我难以企及的深度,所以很感谢有这样一部影片在疫情期间,不能出去浪的日子里,可以让我“解解毒”。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神秘又充满力量,令人心驰神往。然而越了解海洋,就越对它心生敬畏。

    百米深海在大多数人想象中是暗无天日的不毛之地,但是四位潜水专家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深海世界。那里有美丽的生物,梦幻的珊瑚,也有人类生活的印记。看到细长的排污管周围生活的那些五彩斑斓又长相奇异鱼,感觉又神奇,又可怜。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总充斥着某种矛盾,而大自然总是尽可能的忍让和包容,这并不是我们能予取予求的理由,因为终有一天当大自然无法让步的时候,我们也会失去自己的家园。

    还有很震撼的一幕是阿尔卑斯山延伸入了地中海,随着地壳运动,那些曾经的海岸线连同岁月的痕迹一同被没入深海,在峭壁周围的潜水员此时成为了“登山者”,如同经历了一场时间旅行。沧海桑田,人的一生是如此短暂,如果说有什么是有意义的,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去感受、去领悟,不断拓展生命的广度,给世间留下一些美好的改变,仅此而已。

    影片中那些美丽的深海画面无法用语言描述,很值得亲自看一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最后要赞美整个团队和四位潜水员,在逼仄的环境中,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克服着寒冷和吸入大量氦气的不适反应,一次次的潜入冰冷的深海,带回这些珍贵的画面。

    勇气、专业、热爱可以引领你去任何地方。

     3 ) 广大潜水员疫情期间的解毒片

    99%的人们没有亲身体验过潜水员们眼中的海洋世界。

    99%的潜水员没法见识到海平面下100米的蓝色花园。

    海洋平均温度的升高;南北两极的冰川日益融化;珊瑚礁白化的问题愈发严重;渔业资源崩溃般的衰竭;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都能发现的白色污染。海洋生态关乎于每一位栖息于地球上的人类。

    请大家从少用一根吸管的小事做起。

     4 ) 专访 |《海底两万里》现实版,在深海区的28天

    本文系纽约时报旗下的杂志《故乡与世界》 New York Times Travel Magazine China的约稿,原刊于2021.7.8,地址为://mp.weixin.qq.com/s/iIFLjdywcU1GAwZhZiqvaQ

    原创 q2 & dujuan

    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劳伦巴莱斯塔(Laurent Ballesta)带领三位队员乘坐潜水钟,下潜到海底120米深海区,使用饱和式潜水方式,进行了一场为期28天的海底科研活动。通过几个小时的电话采访,我们获得了这个人类在体能的边界,探索深海的故事。

    ——编者按

    2019年7月,腔棘魚探险队乘坐潜水钟,潜至水下120米的半深海区,开始为期28天的海底生活。他们的日子自此在两个极端上来回:一边是承受着十几倍大气压,呼吸着特质的混合气体,在5平米的空间内蜗居;另一边,潜入这几乎看不见光的海域,他们以从未有过的自由方式,探查陌生的世界,寻找新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如梦般的海底影像。

    水下120米的半深海区

    下潜的第一天犹如先兆一般,印在探险队员劳伦(Laurent Ballesta)脑中。

    以表致意,地点选在1950年电影《寂静的世界》的取景地,蔚蓝海岸国家公园(Calanques National Park)。这一部由科斯托与路易·马勒指导的电影,影响了一代人对潜水的认识。

    劳伦无法不焦虑。他一个人在甲板的一角望着无垠的大海,心里忐忑不安——终于到时候了。这个做了20年的梦,自己终于要亲手去把它完成。过程如此漫长,以至于他有时候怀疑自己。

    他们穿上潜水服前后跳进钟里,开始加压。潜水钟、生活舱,还有在中间的厕所,被持续恒定在海床的高压下。这样就免除了潜水员每次上浮解压的必要。他们只要在最后的时候一次性解压,就能宣告任务结束。这样的解压,需要5天时间。

    在潜水钟里等待下降的“腔棘魚”探险队

    大气压力的快速增加使得室内异常炎热和潮湿,潜水员们汗如雨下。为了防止潜水惯发病氮麻醉和癫痫的发生,他们必须呼吸一种特制的气体——内含97%的氦气和3%的氧气。这种气体让他们的声音变的尖细可笑,只能带上特定的耳机和语音解码器来交流。

    更难以忍受的是,氦气作为一种非常好的热传导体,在充满体内的高压状态使他们感觉异常寒冷,虽然舱内是13度,但劳伦感觉比他在南极潜水还要冷。经过酷热的加压后,他们游出潜水钟,海水寒冷彻骨。

    四个人将挤在狭小的5平米空间内,共处28天。他们只能透过巴掌大的窗子知悉世界的存在,闻不见花香与海腥,没有微风吹过头顶。

    他们游出潜水钟,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他们正下方10到12米处,是一群闪着银紫色光芒的鱿鱼——枪乌贼。这种乌贼极难见到,劳伦在十年前曾有过匆匆一瞥。而这次一大群在他的眼前肆意嬉戏。

    尽享鱼水之欢的枪乌贼
    藏在海床里的鱼

    突如其来的馈赠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激励。他相信自然、相信直觉,也相信深海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召唤着他探险的激情。

    劳伦的太太怀孕了,预产期恰好在项目前一个月。在准备项目的同时,劳伦也在关心着妻子和孩子。“等我完成项目的时候,孩子就是离开时的两倍大,因为我进入舱门时他才1个月,出来的时候就2个月了。”劳伦开着玩笑说着孩子的事情。

    早在认识妻子之前,劳伦就已经开始做饱和潜水的科学考察,所以她只能整个接受这件事。“现在孩子两岁,已经知道我大概在做什么工作,明白不能每天给爸爸打电话或者见面。”

    二十年来,劳伦花了无数时间说服所有的工作人员、经济支持者,让他们也看见自己能看见的未来、看见他的梦。有时走入死胡同,他只能等一、两年,有个新的机会或者什么人突然出现,又把他的梦往前推进一点点。

    劳伦千挑万选才定下了这三个同伴。他身边有好多优秀的潜水者、同时也是他的好朋友,他都把这些人一个个筛选掉,因为“你需要找到很平静的人。”他们对潜水有激情,知道能够参与这个项目,危险的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优越。

    潜水钟与“腔棘魚”探险队

    重要的是一种平衡。“饱和潜水是最终极的潜水方式,如果你奉献一生给它,那么你必然会有挑战这个项目的兴趣和毅力。”因此劳伦没有花太多精力,就说服了他想找的同伴。

    四个潜水员在5平米的封闭空间中保持平衡,全靠默契。“我们在我们爱的地方生活。”这是他们的共识。

    在隔离的环境下有多孤独?劳伦觉得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很奇怪的感觉。“你感到孤独,但另一方面,有这么多人在为你工作,等你、帮你做事。”在暗光中离开潜水钟,他每次都很激动。当他们孤零零地身处深海,面对着这一片处女地,冒险者的激情挑动他的神经。

    在这种孤独中,他知道孤独不重要。在无边的深海里,他感觉自己很渺小、很脆弱,但这种感觉让他特别治愈:不需要浪费时间在自己身上,他开始真正完全地看向自己之外。

    没有任何一刻,他比此时更认识到,他只是自然之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如蜉蝣般的生存较之于自然的广袤与神秘,为何还要执着于自身呢?

    潜水员们下潜一般是一天两次,每次3小时,有时一次呆6小时。回到舱里后都是精疲力尽。劳伦在水中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和潜水,就是读书。他觉得自己在潜水舱里,把一般一年才能读的书都读完了。在外面的时候老是忙着准备这次探险,没时间坐下来;而进到舱内,他只能放心把责任交给船上团队,自己倒有时间,只能读起书来。

    在生活舱中休息的“腔棘魚”探险队

    有一本是关于一个法国人穿越美国的故事:他从加利福尼亚出发,跟着一个19世纪末的人的足迹,去阿拉斯加。劳伦自愿困在这个小生活舱里,读着穿越美洲的故事,心里有一种奇特的感觉。

    还有另一本类似的书:法国探险家杰弗里·德洛姆(Geoffroy Delorme)的《寻鹿者(l'homme-chevreuils)》。他在法国北部,花了7年时间和鹿群在一起生活。他一开始只呆了一周,跟踪、观察它们;在之后的时间里,他一遍又一遍地回去,每次呆的时间长一点,最后一次呆了整一年半。

    劳伦觉得他和书中的人做的事是如此不同,但如此相似;他想看看能不能从他们的故事里,找到方法来理解自己的感觉。

    在整个活动中,他们遇到过多次危险。某次下降潜水钟时,因缆绳没有均匀绕在卷筒上,导致出现潜水钟严重晃动;另一回,他们进入潜水钟下到海底后,潜水员亚尼克(Yanick Gentil)的氧气瓶突发泄漏,潜水钟立刻返还海面,地勤人员却发现亚尼克的潜水设备调压器坏了,需要长时间更换和检查,只能取消了这次下潜任务;还有一次,海底能见度极差,他们牵出一条救生索链接潜水钟与自己,防止走失,不知什么原因救生索在途中松开了,被潜水员蒂博发现,立即告诉他人,才没有走失。

    在劳伦之前,没有人把饱和潜水和科学考察联系在一起。

    水下科考一般用机器人或者潜水艇,但在劳伦看来,这就像是乘着飞机探勘珠穆朗玛峰一样,完全达不到科学所追求的精度,也取得不了足够的数据和样本做实验。水肺潜水的局限性太大,在120米深处呆半小时,需要6小时上浮,潜水员没有办法呆太久,无法用于科考。

    但劳伦知道,我们的需求非常急迫。我们已经了解很多陆上生物的大部分习性,但仍对海洋生物知之甚少。比如最基本的海洋动物大白鲨、抹香鲸,我们熟知他们的名字,却从没见过抹香鲸生子、从没见过大白鲨交配,他们生活的大部分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迷。

    “海底雾凇”——珊瑚群
    如同希腊神话中能将人石化的美杜莎——筐蛇尾

    饱和潜水存在已经二、三十年,但只为商业潜水运用,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并且费用高昂,大约在30万欧元一天。他执着着一个个让身边的人相信自己:先是同行的三个潜水员、船上所有的工作人员,再是其他技术和经济支持者。

    饱和潜水员一般会通过一根“脐带”与潜水钟相连,这样他们既可以和后援船保持紧密联系,也不容易走丢。但这样限制了潜水员的活动范围,与科学考察所必要进行的探索相抵触。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半深海,劳伦坚持不用脐带,四位队员在水下用水肺潜水。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这对潜水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饱和潜水本来就是高危活动,如果不连脐带,他们有更大的走丢、遇上突发情况的风险。“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我是疯子!”劳伦说。

    就这样走走停停,两年前,在位于马赛的法国国家职业潜水机构(Institut National de la Plongée Professionnelle)的助力下,他们正式开始项目,进行实验。并最终在腔棘鱼项目中,运用这一新技术,出色完成了任务。在这28天内,后援船拖着潜水钟,航行了350英里,从马赛到摩纳哥,又原路返回。他们细探了21处深潜区,出色地完成了科研工作。首先是采集标本,利用潜水推进器下配备的DNA泵,收集所到之处的DNA。其次是在海底安装麦克风,收集海底声波,利用声波监控海底生态。

    “腔棘魚”探险队与海底工作设备
    海底拍摄设备

    这次项目是劳伦的第4137次潜水,他曾打破了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包括创造了“与700只鲨鱼共处24小时”、“发现于6000万年前已灭绝的腔棘鱼”等,这次又挑战在海下100米的暮光区生活28天,不过劳伦好像并不在意这些。打破吉尼斯纪录对于劳伦来说固然开心,可他真正的关心的是这“海底两万里”,毕竟海洋留给人们的神秘太具吸引力。

    “我不在乎吉尼斯纪录。对那些保持世界纪录的人,我很仰慕他们,但是我不会这么做。让我着迷的是自然的神秘,是未解之谜。”

    他相信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是多么的不自然。人们掌握了这么多高科技技术,甚至大部分人会使用手机、各种电脑程序,而他们不认识菠萝树、不知道怎么种西红柿。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摄影、和他所做的事,让更多人看到自然的神奇。

    在维拉弗蓝契港附近的一片断崖边,面对这2万年前的海岸线,高大的“腔棘魚”探险队员也显得十分渺小。当潜到沉船纳塔尔号中,寻访着时间的印记深入船舱,躲藏在黑暗处的鱼儿飞速逃走。

    海底洞穴
    维拉弗蓝契港附近的一片海底断崖

    “如果给我一次去月球旅行的机会,即使我不喜欢太空舱,我也会去。”腔棘魚探险队的亚尼克在出发前做了个有趣的比喻。恰好在这里潜水员不需要从船上跳入水中,而是如同宇航员一样,走入潜水钟,再利用设备将潜水钟下沉到深海即可。

    这次探索的收获是什么?“没有收获,需要一遍遍遍重新做,海洋太大了,我们知道的太少了。”劳伦回答的如此意犹未尽。“我一直在后悔,有很多问题我都可以做更好。我尤其想要更多时间,因为刚开始有太多问题要解决,之后慢慢地变地很高效。最后一周我们的感觉越来越好,”

    这也许是为什么,两年过去,他又匆匆开始了另一个计划。电话采访时,劳伦已经在海上。10年前,法国科西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rsica Pasquale Paoli)的研究人员在海底发现了许多不明原因的怪圈。他们大大小小有1000多个,直径平均在30米。劳伦去年问起时,发现没有人研究了解,于是他决定亲自去看看。他和之前的团队说了这个想法,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变地很沮丧,他们不想再经历那些紧张和担心了。劳伦又一次说服了他们,他们将在这个夏天重新下潜。

    在即将到来的旅程中,寒冷是他们要解决的头等问题。他们准备了电制热器和其他小机关,希望这次的“蜗居”可以稍微更舒服一点。

    没有鱼鳞的翻车鱼
    生活在海底的羽毛管虫

    法国谚语,冒险是自找麻烦的浪漫说法。劳伦在下潜前曾担忧:他从未如此靠近这个冒险梦,现在却担心会破坏它。他希望真实的经历会如做梦本身一样,让他饱含情感。现在,他又一次奔着这个梦去了。

    正如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说的: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5 ) 我看到海底有另一个地球----纪录片《极度深海》有感

    4名潜水员,100米深暮光区,5平米潜水仓,28天深海之旅。

    这是纪录片介绍的关键词,潜水员中著名的是劳伦巴列斯塔,他是海洋生物学家,水下摄影师,喜欢运用创新的潜水设备。

    首先,影片刚开始看时就是铺面而来的潮湿感和破旧感,不知道为什么会感到破旧感,当四个潜水员依次从圆圈型的入口进入潜水钟,潜水钟里挂满了各种仪器喝线路,关上潜水钟的门,能看到大拇指长度厚度的门,上面的黄色漆已经掉了一些,露出了里面金属的颜色,工作人员带着发黑的手套关上门,再把固定门的螺丝拧紧。

    这样的场景与那种充满科技感的科幻片中场景和设备的不同才会给我第一印象是破旧感,但是看纪录片介绍我们就会知道,这次潜水时利用潜水中最前沿的技术,饱和潜水技术(网上解释是潜水员体内组织在特定压力下最大限度吸收惰性气体,体内氦气达到了饱和状态)和使用闭路呼吸器的水肺潜水相结合的尝试,在100米深处的暮光区进行28天的不间断深海之旅。

    如此充满挑战,未知与危险的航程,因为工作人员娴熟的动作,甚至因为经历过实验与挑战而留下痕迹的那一点点掉漆的门都给人安全感。但是因为向大海投放潜水钟时绳索被卡住使它剧烈晃动,有位女工作人员焦急的哭了,她担心潜水员的安全。这时才知道里面有位潜水员是她的老公,也让我再次感觉到了这份工作的危险。

    第二,我感叹的是当我们作为一个观察者,出现在大自然时是这么美好,各种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旁若无人的,悠闲地游过潜水员身边时真的太美好了。珊瑚礁和水中的岩石像陆地的森林和山一样,各种各样的海洋生命与他们融为一体,共同创造出海洋的生态系统。

    其中印象深刻的生物,筐蛇尾(有点像长着无数触角的灵芝)

    黑珊瑚(枝干为黑色,表层有一层白色蠕虫)

    法瓦尔虾(成群结队的虾触角相连,形成社交网络,交换信息)

    羽毛管虫

    第三,是感叹于生命的多样性,记得看神奇动物在哪里时惊叹于导演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看这样的记录生物的纪录片,就会发现生命的多样性远远不止于此。

    第四,影片中出现了城市输送的海洋排污管道,管道周围无礁石,海床生命荒芜,又是另一番景色。所以影片中说到,我们需要新的生产方式,或早或晚,我们必须停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产品。

    最后,最喜欢的一句话,我看到海底有另一个地球。

     6 ) 边看边碎碎念

    开头的水泡有种窒息感 原来潜水钟不大 三个人进去后就满了 好多小鱼在跳舞 珊瑚的近镜头 突然感受到密恐 这鱼的声音真实的吗 筐蛇尾 克苏鲁? 完全展开的样子想到三星堆那棵树 原来潜水钟上半部分是没有水的 啊里面原来有4个人啊 为了适应海面的压力还要在专门的舱里生活 吸入氮气后声音会变啊 水泡看来又舒服又窒息的 不相信预兆但是保险起见立马取消OK的 原来食物也要加氮气才能给他们 在鱼水之欢的鱿鱼 有点好看 甚至出了动作详情哈哈哈哈哈 受精卵好长啊 感觉也好吃的样子 黑珊瑚是白色的?! 黑色珊瑚成了白色森林,哎 哦这些深海鱼哦 感觉就很好吃 虾阵 虾阵 鱼的蓝色眼镜很好看啊 接近城市排污区的海床空寥寥的 但实际还有一些鱼 排污管附近竟然有鱼 那么脏的环境下 四个人幻想着出舱自由游泳 🐴摩纳哥博物馆 筐蛇尾游泳那一瞬间 头皮发麻 羽毛管虫的蠕虫 那一片好看又魔幻 身体减压要花费4天的时间 解放了!深海蹦迪!

     短评

    筐蛇尾、白色的黑珊瑚、羽毛管虫

    5分钟前
  • 寒塘鹤影
  • 推荐
  • 法国人的纪录片当然是够浪漫,饱和潜水+地中海100m左右的28天潜水钟生活,开始和结束地点的选择均是为了纪念海洋探索和潜水先驱Jacques-Yves Cousteau。银装素裹的黑珊瑚与羽毛管虫,so far so good ~

    6分钟前
  • Heyyyo
  • 推荐
  • 说是《极度深海》,但是名不副实,仅仅只是4个法国人在海底潜水28天的日常记录,不过那些镜头下的海底生物确实太美了。

    8分钟前
  • Z
  • 还行
  • 一个法国探险团队,完成了潜入地中海一百米深海底四百小时的壮举。海底世界真是如此绚丽多彩,影片也拍得极美,且让人增长了不少知识。

    9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推荐
  • 筐蛇尾彼此的接触爱抚并不是为了繁衍,是拥有纯粹爱情的生物。乌贼一生只繁殖一次。羽毛管虫也太美了

    10分钟前
  • Ig
  • 力荐
  • 无以伦比的记录!居然看的热泪盈眶,如果还有下辈子,一定要选择大海的工作和一群那样的人一起工作。 不知道以后饱和潜水能商业化不,经过系统训练,也可以去100米的地方没事玩玩~~~~

    15分钟前
  • アホ
  • 力荐
  • 不是那种屏保般全程碧蓝加治愈系音乐的片子,是实实在在科普深海潜水的辛苦、危险以及克服这些之后拍到的奇异生态和风景的纪录片。有些台词配得蛮有启发的,“黑珊瑚森林其实是一片白,世事常如此。” B站看的小嘎中文配音版,旁白有舒压作用~

    16分钟前
  • 速溶梨
  • 推荐
  • 永远年轻,永远好奇。深海真是比宇宙还要奇妙的存在。

    18分钟前
  • 孑然殇逝
  • 推荐
  • 向勇敢的探险家们致敬

    19分钟前
  • Lukelulu
  • 力荐
  • “在海底,有另一个地球。”希望人类能真正学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留下这些伟大的自然遗产

    22分钟前
  • 伊蒂克
  • 推荐
  • 拍摄的海底景致,很美。纪录片本身有点点格局略小了点... 排污管这种插曲,裁剪掉,或许会更好些。4星推荐

    23分钟前
  • bugz
  • 推荐
  • 艰苦而伟大

    27分钟前
  • 推荐
  • Subnautica治好了我的深海恐惧症,现在看格外亲切,甚至躁动不安。

    30分钟前
  • 西南季风
  • 推荐
  • 我们被彻底封在这里,就好像,胎儿一般,我们在这个“子宫”里,除了吃饭,休息和为出舱做准备外,没有别的事可做,每一次出舱,都像是在经历出生的创伤,对我们来说尤其如此,因为我们的“脐带”已经被剪断了,我们可以自由地,去探索外界,这就像是人出生的过程,每次都是这样

    33分钟前
  • etodemerzel
  • 力荐
  • 四人小分队沿法国海岸线进行为期28天的潜水,平时回船上也要待在气压稳定的密封寝室里。美丽优雅时而壮阔浩渺的近海,夜晚深潜船和伴行艇孤灯闪烁的静谧,这些足以截图的美景,在海下或目眩神迷、或幽暗深邃的异世界景观前竟然稍逊一筹。筐蛇尾留下的印象太过强烈,透着一种不可言说的恐怖而强大的美。海中断崖前偶遇翻车鱼缓缓滑过,仿佛来到时间和记忆的乱流。强烈建议睡前安静观看,祝好梦~

    34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力荐
  • 画质非常好,B站看的4K,53分钟中文配音版。海底画面偏少。

    35分钟前
  • 还行
  • 纪录片节奏有点慢,但主要是这个事迹很厉害,四名法国潜水员在平均水深100米的地方待了400个小时。深水之中为了保持气压,舱内只有百分之十的氧气,大部分都是氮气,在这样的环境里潜水员的声带会发生变化,说话声音像变声器传出来的。而且因为空气稀薄,温度不容易保持,就会出现温度不低但感觉寒冷的情况。看到人类在海底的排污管,那么荒芜的地方竟也有许多生命。

    40分钟前
  • 阳台上的Bunny
  • 还行
  • La romance des profondeurs de l’océan réside dans sa diversité et l’inconnu.

    44分钟前
  • Grace.🍊
  • 力荐
  • 越成长 越敬畏

    46分钟前
  • 夏至线
  • 力荐
  • 海底的哲学。这个世界有创造者,有破坏者,有修复者,一切皆有守恒定律。“黑色珊瑚形成了白色森林,世事常如此。人们以它死后的模样命名,没有描述它生前的辉煌。”

    49分钟前
  • 大象姐姐KK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