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之前刚一口气把星球大战1-6看完,进入这部片子一下子换了个风格。这是一部包含隐喻的电影。玛格丽特时常在片中让人不要发出音乐的声音,人们弹奏歌唱,留声机发出的音乐声她都要阻止,到了片尾才知道原来不是因为她不喜欢音乐,恰恰相反,她非常的爱音乐,但是她肇事出人命逃跑后,选择的这种残喘生活让她没有办法再次接触到自己热爱的音乐,所以为了避免音乐勾起
她的回忆,触动她的痛苦,所以才做出这种貌似不喜音乐的行为。通过这种隐晦的手法暗示大众要珍惜自己当下的生活,导演通过这种手法把隐喻传递给观众。
导演把悬念留到了最后,原来玛格丽特一直背负着根本不属于她的罪恶过着痛苦的日子,也暗示人们要增强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
这部片子成本非常小,走的是内心思想方面的路线,拍摄手法和技术可以不提
其实我想说电影重点应该不是什么老太太造事逃逸然后变流浪汉在精分作家前院待了15的传奇故事吧。重点不应该是这个电影很隐晦的讽刺了教会么?从作家和修女谈话后意味深长的上帝画像到最后老太太去世讲的那段话,什么音乐是一种释放内心恶魔的途径,终止一切和音乐有关的东西,狡辩不能当修女,不就和之前那个修女狡辩买什么吃的那里相呼应了吗?真正信教内心善良相信音乐会让人快乐的人却因为教父的话被赶出教会结局那么悲惨而一脸假正经的装做很虔诚却狡辩的人却可以当修女,教会的人办完丧事之后像没事发生一样反而感觉那些社工的人才感觉真心对老太太好呢,起码不会一脸嫌弃人家
文/鬼脚七
看完《住货车的女士》的一瞬间可能总会觉得有点恍惚,这个带着英伦特有幽默和独特气质的故事实在让人感觉有点轻飘飘,它像是一部温暖的中产阶级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只不过这位女士非但没有被嫌弃,还被恭恭敬敬地善待着,保护着,直到去世之后被体面地安葬。显然,这并不是一部简单地感慨人物命运或者批评社会保障不力的现实主义影片,著名戏剧家兼本片编剧阿兰·本奈特在这个改编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当中,探讨的其实是更复杂和多元的话题。
影片的主人公玛丽·谢泼德女士是一位开着小货车在街头流浪的无家可归者,她衣着邋遢,浑身恶臭,车里塞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垃圾。但是托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她不仅衣食不愁,需要什么东西,写信给社工,他们就会及时送来。也正因为如此,玛丽成了当地的“一霸”,时不时就把自己的小货车换个地方,停到了谁家门前,只能算是谁家“倒霉”。以绅士礼仪自居的英国人们不仅没法赶她走,还要好好伺候,以求早日“送神”。影片的男主人公剧作家本奈特一般进这条街区,立刻就被玛丽缠上了。本奈特的善良成为他最大的软肋,虽然他也心有不满,但仍然一次次地对她出了援手,甚至为了防止她的小卡车被拖走,而让她将车停进了自家的院子里。而这一停,就是十五年。
没错,整整十五年,本奈特让一个陌生的、脏兮兮而无家可归的流浪老太婆住在自家的院子里,还要容忍她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邻居和朋友们无不揶揄地称他为“圣人”。本奈特的“懦弱”甚至让观众们都为他感到窝囊,然而本奈特并不只是因为“善良”而无法置玛丽于不顾,更重要的是,作为“知识分子”,他自觉有某种责任感来维护玛丽的生活。而这十五年间,本奈特自认为已经看透了这个老妇人的一切,她的固执、蛮横,虽然没有恶意但总招人厌烦的种种,因此他面对前来询问玛丽近况的社工时用了一长串形容词来描述她是如何恶劣和不堪。在这里,本奈特——这个典型的社会精英分子,在潜台词中认为自己收留了玛丽是一桩“善举”,即使他无论在语言还是在行动上都不曾直接地表现出来过,但这确实是事实。两人关系之间的这种身份差异,在加上本奈特所单方面认为自己对于玛丽的“理解”,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的阻碍。如果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回顾这个故事,在喜剧的包装之下,是两个同样孤独的人,相互成为彼此生活中最重要的伙伴,但是却固守在自己的圈子当中而错过了了解彼此的机会。作为相处了十五年的“邻居”,本奈特甚至直到玛丽临终之前才终于得知她还有亲人,直到她去世之后才明白她多年来将自己放逐在流浪生活背后的苦衷。
这种错位是无奈的,而本奈特将这种无奈上升到一种道德的自省当中,则赋予了影片更耐人寻味的韵致。作为对比,影片中的另外一跳故事线是本奈特和母亲的关系,这位剧作家的母亲一直想要和儿子同住,但是却始终未能如愿。最终,本奈特一边容忍玛丽这个陌生人住在自己院子里,一边却让自己的母亲住进了疗养院。本奈特是个不孝的儿子吗?这么评价或许过于武断,影片在这种对比中想要呈现的是更形而上的思索:在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当中,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害怕的又是什么?本奈特深陷于这种矛盾当中,他在母亲身上感受到的是生活凡俗的无奈(正如他在自己的话剧当中所表达的那样),同时在玛丽身上看到的波西米亚式的理想,这二者之间的落差成为了贯穿本奈特这十五年生活的核心。影片别出心裁地将这种分裂型表现为两重人格之间的对话和争执,两个贝奈特,一个冷静理性、更具事业心、更精英,另一个则柔和心软、更生活化、更易相处。他们的对话直接展现着本奈特的内心胶着,以及,在全片的层面上,表达着本奈特的反思和质询。不过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从玛丽的角度来看,这显然只不过是知识分子的“矫情”,对于这个经历过生命波折的老人来说,她早就一语道破了本奈特的道德困境:“你利用了你的母亲,你也会利用我。”确实,本奈特的悖论正在于此,他独身、独居、不善与人交际,但这些只不过是他拒绝将自身向外界开放的借口。她和玛丽如此相似,只不过玛丽虽然只有一辆小货车,但是却可以自由无依;而本奈特却宁愿躲在书房里与自己的另一重人格对话,也无法对十五年的邻居袒露心扉。影片最终将本奈特的自省转回到自我救赎的主题上来,他在玛丽过世之后最终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性取向,家里迎来了新的亲密关系,两个本奈特也最终合二为一。
《住货车的女士》从以玛丽和她的小货车为题,事实上反射的是本奈特和他所蜗居的精英生活。他们是被本应该相互扶持,却被各种惯性的桎梏所隔绝的两个人,因此当本奈特最终得知玛丽曾经是一个极有音乐天赋的少女、她的流浪生涯也只是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小意外时,他们之间的界限被彻底抹平了。影片中一个小插曲极为治愈人心:坐着轮椅的玛丽要求本奈特把她推到斜坡顶端然后滑下,两个人玩得像年幼的孩子。这些小小的温暖和希望或许正是人们在残酷冰凉的现实当中重燃希望的星星之火;玛丽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正是本奈特勇于面对生活的最后底线。影片最后,本奈特毫无疑问开始了新的生活,而谢泼德女士,则像那个蓝色的铭牌一样,始终悬在他生活的高处。
原载《电影世界》2016年第4期
有视频 & 插图的版本,<a="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wNDAwMzEzOA==&mid=404047635&idx=1&sn=6c3ce2465916d326d6bc5d5decd8876c#rd">请戳戳戳</a>
1960 年代末,一辆百福小货车冲冲撞撞地行驶进北伦敦的格洛斯特新月街,它随便找个地方停一停,一泊就是几个礼拜,然后又向坡道更深处滑行一段,再停一段。直到最终,它驶进这缓坡的尽头:剧作家艾伦·班尼特的屋子前。门牌号 23。
从车上下来的老太太衣衫褴褛,板着脸,高傲而焦虑。她就是 Margaret Fairchild,后来又给自己改名为 Mary Shepherd。Lady Mary Shepherd,我们的主人公,这位住在货车里的女人。
「谢泼德小姐身上多重风味的“香气”被刻意铺上的各种滑石粉覆盖了,亚德利薰衣草总是最令人爱,而此时主导的是一种文雅的芬芳,可以说是她的气味协奏中的第二章。」
剧作家艾伦的窗口正对着老妇人谢泼德的「家」。在他和这位老妇人进行了一场对话后——
(「以后我希望能请您不要用我的盥洗室了。大街尽头就有盥洗室,请用那个。」
「它们有味道。我天生就是个爱干净的人。」)
——而整条街的人都和艾伦一样,带着种新晋中产阶级的自由文艺作风,不知该对此如何反应。
「使这种社会架构滑稽搞笑的,」艾伦·班尼特在原著里写道,「是这些新晋中产发现自己能够过上的生活,与他们改革进步的观点,两者风格间的不一致。而这种缝隙恰恰给予了谢泼德小姐生存的可能。」
于是,在滑稽、尴尬、和一点辛酸中,这部电影以鲜艳的色彩(蓝天绿树和明黄色的货车),轻快的步调,讲述了这段十五年的古怪友谊。
今年一月,纽约时报刊登了有关这部电影的采访,其中有些很有画面感,译出一小段分享:
伦敦——两位老朋友,玛吉·史密斯和剧作家艾伦·班尼特一所时髦旅馆的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两人的第一次见面。“然后她一下跃过了那只猪,”艾伦说道。玛吉靠在了沙发上,开怀大笑起来。“那挺可怕的。”她说,抹去笑出的眼泪。艾伦看着她,一脸严肃。“那只猪也这么觉得,我猜。”他说。
所有这些都与《住货车的女士》有着深远的联系,这个怪诞的故事关于玛丽·谢泼德,一个无家可归的坏脾气女人,她选择住在一个所谓的货车里,停在班尼特先生的私家车道上。住了 15 年。
对一个作家而言,这素材好得不真实,但艾伦并没有去写谢泼德小姐和他们古怪的关系——他这厢勉为其难,她那厢霸道苛求——直到她于 1989 年去世,才首先由伦敦书评出版了一系列日记,后又出版了一本薄书,《住货车的女士》。1999 年,他将回忆录改编成了同名戏剧,由玛吉·史密斯主演,海特纳执导,在伦敦国家剧院上演。
16 年后,他们聚首将这段故事重新创作成电影,由阿历克斯·詹宁斯饰演更年轻的班尼特,为期六周的拍摄取景于真实地点:卡姆登的格洛斯特新月街,一个现价昂贵,当时寒酸却体面的北伦敦街区,剧作家在这里居住了近 40 年。
「那些不明就里的街坊看见剧组的货车驶来,都有些惊慌。」在一起访谈中,他们笑称。
怎能不惊慌呢!这个难缠的老太太。
谢泼德小姐不感恩、不妥协、脾气古怪,并虔诚于上帝。或许这是她一直以来存在的方式:一根筋儿。(不然,谁会一意孤行地选择住在货车里呢!)
她的好笑来自于一种不自知,就像小孩子一样。据艾伦说,她毫无幽默感,但倒是及热衷自己的极右翼党派 Fidelis party。两人的第一次相遇,就恰逢谢泼德小姐在卖铅笔,同时发放着 Fidelis party 的传单。
「如果我当选了,」她问,「我是该搬去唐宁街呢,还是在货车里处理事务?」
除了上帝,她并不考虑、在乎任何人。她不顾一切地生存,仅为了生存,而她也必然是在另一个世界中生存。
但是,她也有一些庄严而美的地方。艾伦称之为「流浪者的高贵(vagabond nobility)」
因此,在那些瞬间——例如她愉快地把货车涂成明黄色,或坐着轮椅从斜坡上方一路滑下时——街坊们会乐于看到,她衷心而愉悦的笑。
直到谢泼德小姐去世,艾伦·班尼特才找到她的兄长,询问到有关她的故事。
年轻时的 Magaret 师从大师级的钢琴家 Alfred Cortot,需要经常跑到巴黎上课(「在那会儿,可不容易啊。」她哥哥说)。
Margaret Fairchild 也确实成为了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意思是,达到能开演奏会的级别。
她总在弹,总在弹,直到其他修女叫停——至于她为什么成了一名修女,并不清楚,只知道反复两次后,最终修道院把她赶了出去(或许是因为她脾气实在太坏了)。
后来,她成了一名救护车司机。
这是不是该算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呢?
当 Margaret Fairchild 在一个路口停泊的时候,一个小伙子飞速地骑着摩托车转弯,连人带车冲撞上了她的救护车。不是她的错,但她却误以为是自己的责任,迅速清理了现场——也把自己划到了法律的另一边。
和人生的另一边。
从 Fairchild,变成了 Shepherd。
艾伦·班尼特说:和她的人生摆在一起时,自己的人生显得苍白而无趣。
然而,如果艾伦翻开 2015 年 2 月 11 日的报纸,会发现这样一条讣告:
Anne Naysmith,钢琴家
Anne Naysmith,终年约 77 岁。在 1960 年代,她曾是颇有职业期望的钢琴家,1967 年曾在威格摩尔(Wigmore)音乐厅演出,被当时的评论家形容「作为艺术家的盛放,用她的钢琴描绘出了最温暖最强烈的音色」。
39 岁时,她忽然从家里搬出,在自己的福特车里住了 26 年。后来,福特车被拖走。那些担心自己房屋折价的「街坊」欢欣鼓舞,也有想要保护自己老邻居的人们送给她了一辆奔驰——但很快,奔驰就被毁坏了。
对于西伦敦的行人而言,「奇斯维克车女士」(the car lady of Chiswick)这个不雅的名声,代表着那个熟悉的蓬头垢面的景象。 她起先住在荒废老旧的蓝色福特车中, 后来住在地铁站旁的树丛里。
关于 Anne Naysmith 究竟为什么这样做,媒体、民间都有诸多猜测。有人说她是因为失恋、厌世,有人说这是「第欧根尼的犬儒主义」(Diogenes the Cynic,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鄙视物质世界,睡在大的陶瓷罐子或桶里)。
对于艾伦·班尼特而言,这类问题的答案却并不那么重要。
在谢泼德小姐生命结束前的那天,她被送去收容所,梳洗换装,并且终于又一次坐在了钢琴前,颤抖着弹了一曲。
晚上,艾伦·班尼特抓着一小束花来货车探望她。(「我得到过更大的花束,绑着丝带的。这些根本没法比。」)
音乐。人们怎么能躲过它呢?你明白么,它就在我的指尖。我可以在黑暗中弹奏,有时不得不这么做。而那些键盘就像房间,C 大调,D 小调。黑暗的房间,明亮的房间。对我来说,就像一座宫殿。唯一令我担心的,是演奏比祈祷来得容易。
「班尼特先生。握着我的手。它们是干净的。」
第二天,前来接谢泼德小姐去收容院的社工发现,她已经去世了。
「没人能真的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她如何能够这样生活,我真的不明白,」玛吉·史密斯说,「我没有很多时间待在车里,但必须进进出出。仅是短暂的这么过一阵,就已经很受不了。还有,艾伦是怎么忍受的?他跟我说:‘她也没有很冒犯’,但,你还能有多冒犯?」
艾伦·班尼特确实给予了她足够的耐心与同情,以至于被邻居成为「货车里女士的男朋友」。他为小货车供了电,以便谢泼德小姐取暖、看电视,还会时常帮她买东西。
姜汁饼干——「吃了非常暖」;
威士忌——「用来勉强度日」;
牛奶和娃娃形状的果冻——「果冻不着急买」。
或许这其中,有很多部分是超越了我们的剧作家「更明智的判断」的,也或许因此,电影中干脆出现了两个作家:「一个我负责写作,一个我负责生活。他们交谈,他们争论。写作就像是和自己说话,并且我一生都在这么做。」
这种冷静观察和毒舌,与充满同理心的两个分开的形象,使影片更加诙谐有趣。无论如何,观众和读者都不难在轻快中体会到那深深的同理与关怀。
哦,还有,带着某种敬佩的,深深的祝愿。
作为一个BENNETT爱好者,这部片子满足了我的一切需求:忠实原作品的改编,舞台化的人物展现方式,不经意的嘴炮,无穷无尽的彩蛋,这部片子只能留在心里,可爱,暖心,英式,是谓BENNETT。
Maggie Smith演得出神入化啊
低配房车安乐窝,毒舌老太事真多。
前一半太散看得有点走神,差不多一小时起随着变化的发生突然有种细微伤感窜进原本无稽的日常之中,而让隐于暗处的孤独与脆弱及人与人之间能够共鸣的生之无奈渐渐浮上表面,感情传达仍是极其英式的层叠渐进。Maggie奶奶太可爱太棒了❤还有配乐师傅Fenton老师客串乐队指挥❤好多bennett梗❤
“大家都以为你是心地太善良了,其实你是因为太胆小了。”
剧本太弱了 叙事一点都不流畅 不过双重人格的桥段还挺有意思 老奶奶实在太可爱了 祝您长命百岁
It's a van no longer, it's a sepulchre. 多点这样的片子吧。
人生的颓圮都书写在一辆香蕉黄的货车里,那里既是坟墓也是天堂。作家与老妇人牵手的一瞬间,他早已不是旁观者,在潜移默化里见证参与了一段生命的终结。以无比轻松的笔触,描绘了生之无常与难测。本打算停三个月,却呆了15年的货车终会被清空拖走,除了一块牌匾没人再记得她存在过,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毒舌老太和精分作家相知十五年的故事,带有寓言质感的英式小品,表现方式很可爱。作家推着老太在公路上飞驰那里,真是美丽极了!
腐国福利制度不要太好,养出一个霸路十五年的刁民,生前享受各种待遇死后还要挂牌纪念。Maggie Smith奶奶是国宝啊,奶奶您一定要长命百岁~!PS看到结尾就觉得男主这是出柜了,结果一查原来人物原型就是“历史系男孩”作者@#$%^&!*
是个好故事,别扭老太太也是很适合Maggie演的角色,但拍成电影不太好看。
【20160410】如果我的英文足夠好,或許可以欣賞這部絮絮叨叨的片子的妙處,感覺有很多很高級的詞匯。盯著字幕看完,只覺得嘮叨無聊。看到最後睡了一刻鐘。八十歲的老奶奶演技太厲害了……精分基佬設定也是叫人啞然
电影将特殊、小众的人物关系描述得迷人。班尼特“write”人格和“live”人格的对话与共存。班尼特对谢普德小姐由可怜到关心到好奇到投射母亲形象的过程。笃信天主的谢普德小姐阴差阳错与音乐梦失之交臂沦为一个固执、小气、自私、粗鄙的流浪者(和卡姆登镇居民们交往中体现)。轻快、闲适的风格很喜欢
好喜欢这种话唠剧,好多莎剧咖😍😍话说,这是腐国女性版《机械师》么?热爱古典音乐&肖邦的可能会更有感觉🎶RA演的那个歌剧迷也很funny😂表面一脸嫌弃,女士有困难还是会帮忙,骨子里依然是腐国绅士😘
戳到心坎里。AB大神真是好会玩。生活的模样或许残忍,使你不得不学会狡诈与投机,但于某时某地,内心总保有一份天真。人人皆有一种方式去面对愧疚,以及寻求自己那份救赎。“就像神话和寓言,罪恶只为欺诈无辜之人,结果却发现这是他们命注之事。”THB那几只hhhhhh
这种电影要少看。因为看完之后,你总觉得内心中的某一小部分心满意足地死去了一点点。
故事不错,玛吉·史密斯演得非常出彩。真实事件改编,主角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从人生的高点渐渐地滑落,最后连自己也自我放弃。是何原因?影片似乎并未深究,也让观众有些小小的遗憾。不喜欢的,是影片讲述故事的方式。
Alan晚上才能小心约炮谨防被邻里发现 Mary晚年住在货车里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自责 每个人都是a lady in the van 每个人在柜子里都有不曾讲述的故事 直至终老
同名话剧改编,玛吉老师演的实在太好,眼神棒极了。最后上帝的镜头尽显大片本色囧。
人格分裂基佬作家和古怪老太的温情喜剧。电影用轻松梦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骑其实特别沉重的主题,人的孤独,人的衰老和死亡。电影最大程度的避免温情,可情感就在,让人无处逃遁。但电影的结构还是存在问题,结尾也是神来之笔。重点是麦吉老奶奶实在太棒,这才是全年的最佳女主角,其他人都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