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朵栀子花 - Dos Gardenias
Two gardenias for you
With these I mean to say :
I love, I adore you, my life
Look after them because
They are your heart and mine
Two Gardenias for you
With all the warmth of a kiss
Like those I gave to you
Kisses that you will never know
In the embrace of another
They will live beside you
And talk to you as I do
And you will even believe, that you hear
Them say : ‘I love you’.
But if one late evening
The Gardenias should die
It’s because they know
That you have betrayed me
And that you love another
送你两朵栀子花
它们代表我说:
我的生命,我爱你,我崇拜你
好好珍惜它们,因为
它们代表着你和我的两颗心
送你两朵栀子花
带着一个吻的所有温暖
就象我曾给你的那样
那样的吻
在别人怀里你永远无法得到
它们陪伴着你
象我一样和你说话
你将会以为听到
它们说:‘我爱你’。
但是如果有一晚
栀子花凋谢了
那是因为它们知道
你背叛了我
爱上了别人
Buena Vista Social Club的歌老早就听过,其中最爱的是这首略带忧伤的情歌。但得到片子的DVD后却迟迟没有看,因为我不爱看纪录片,所以每到选片总是拿起又放下,直到最近才终于有机会看了,观后感触不亚于一部好故事片。
看着Ry Cooder把这些年逾古稀的古巴老乐人一个个挖掘出来,聚到一起,做出如此奇妙的音乐,我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这是一个奇迹,这真是一个奇迹!
那一张张沟壑纵横,布满岁月沧桑的脸,一旦开始歌唱,竟显示出无比的魅力,仿佛这音乐早已融化在他们的血液中,他们是用生命在歌唱。
其中我最喜爱的是总带着鸭舌帽的Ibrahim Ferrer,Ry Cooder找到他时他正以捡垃圾,擦皮鞋为生,可当他站到话筒跟前,就能把一首“两朵栀子花”演绎得声情并茂,我没想到一个八十多岁的干巴老头可以把情歌唱得动人,相形之下,那些唱流行歌曲的俊男靓女们顿显黯然。
在舞台上,身着橙黄外套的Ferrer分外打眼,台风潇洒,如鱼得水,好象他就是为此而生,一辈子都在台上。谁能想到他竟是昔日的擦鞋匠呢?
写下这些字时,案前的栀子花正怒放,暗香频送。
2 ) 比音乐更美的,是人生
我开始以为全篇最棒的情节在于Guest singer Omara Portuondo在哈瓦那的街头唱起她成名的歌曲,结果旁边闲着待着的大妈大伯,全都围拢来,有个胖乎乎的女人甚至在街边跟着她走,陪她唱完了整首歌。后来我觉得最棒的情节在于Omara Portuondo在一个空旷的大体操房里弹琴,旁边是一群练体操的小孩子。华丽而残破的建筑,Omara Portuondo 满是皱纹的手和红黄相间的彩条衣,嘻嘻哈哈围绕在他身边,随着音乐起舞的小孩子,以及那些绝世的音乐-----
最后我发现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他们全体来到纽约,准备在卡耐基音乐厅表演,他们对“美国”这个地方陌生而惊奇,两个加起来超过150岁的老头对着橱窗里的玛丽莲梦露等的人偶指指点点,“这个是谁啊”。
引用滚石杂志的评语“Behind every magnificent song is a beautiful story”,让这部片子屡获殊荣的并不仅仅是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的音乐,而是一些人的人生,以及整个古巴过去几十年历史变迁的缩影。
我老爹对古巴情有独钟,卡斯特罗简直是他的偶像。老爹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我想因为美国对古巴的持续制裁,美国人对古巴的好奇心也从未停息过,而老爹也深受影响。他常常津津乐道古巴的阳光沙滩,尤其是那里的保健医疗,“全世界最棒的”,老爹说,“你看看卡斯特罗”。的确是,全世界人民对卡斯特罗的棒身体都报以极大的好奇,在卫斯理的小说,卡斯特罗就是那个老跟外星人做交易买克隆身体的独裁者。
但是你看看这个片子,你便知道为什么在古巴那么多人长寿。不仅仅是音乐,他们其中有人抽了85年的雪茄(从5岁给奶奶烧雪茄顺便抽开始),有人虽然是最伟大的钢琴师,但仍会去买彩票做小贩,有人说,女人鲜花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有人大叫“我还没有活够”。他们热爱生活,并且享受生活,无论生活给与他们的事什么。
所以片尾才会特别出色,在古巴的岁月里,他们并没有被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被尊重,被供奉,但是他们仍然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获得了疯狂的掌声。也许他们一生困苦,但当他们漫步在繁华的纽约街头,仍然试着每一个电话亭,想要“打个电话回古巴”。而且他们在耄耋之年仍然保持无比的童心。
文德斯无愧于他的盛名,镜头运用极其出色。我最爱他安排的场景,每一个老头都被安排在一个特别空旷的地方,空旷的体操排练厅,空旷的公园中央的长凳,空旷的无人的酒吧,空旷的街道,让人不得不将视线完全集中在主角身上,这种空旷导致的距离感,正像他所想表达的“向音乐前辈致敬”。
其实纪录片是很看功利的,第一没有情节的曲折,二没有演员的帮助,三没有假布景的宏大。每一个纪录片的故事当然都很棒,但是如何真的把这些棒的地方讲清楚,就要看导演肚子里的货色了。当然,这是文德斯,所以哈瓦拿的街景那么艳丽,镜头跟随和DV的运用如此娴熟,以及那些音乐厅与日常镜头的切换那么严丝密缝。
我预备去下这张碟的原声大碟,走在路上听上去,简直忍不住摆动腰肢跳莎莎呢。
http://blog.sina.com.cn/u/5419f9a3010007ii 3 ) 《乐满夏湾拿》:发现蜜糖般流淌的古巴音乐
《乐满夏湾拿》是Wim Wenders 1998年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赢了无数国际大奖,更重要的是让无数的人们,美国人、欧洲人和所有有幸看了这部片子的人们“发现”了奇妙迷人的古巴音乐。
也有把这部片子翻译成《乐士浮生录》的,但听起来很老旧,有一种灰扑扑的感觉,就好像《萍踪侠影录》、《冰河洗剑录》那种调子。所以我还是喜欢台湾人翻译的《乐满夏湾拿》,听起来就让人很开心,联想到夏天的,跟着收音机的音乐跳舞,流着汗喝啤酒的快乐,南美式的懒洋洋,刮着暖风的蓝色的天,闪着亮光的蓝色的海。只不过你需要知道“夏湾拿”就是指的哈瓦那,古巴首都,那个令美国人也只能遥想慨叹的美丽地方。
Wim Wenders对音乐的热情和无可挑剔的品味从他的电影音乐可见一斑,这部片子里,他来到哈瓦那,走访了一班有着古铜色皮肤和苍苍白发的古巴民间音乐元宿。自从美国将古巴于世孤立以来,这些乐手和他们迷人的古巴音乐一起,再也没出现在世人面前,只是在不变的海风和热带骄阳中,像哈瓦那街道上那些曾经高贵堂皇,如今色彩剥落的老建筑一样年年独自美丽,岁岁年华老去。
影片的开头就十足令人惊艳:乱云卷起千堆雪,大西洋的波涛拍击着哈瓦那海滨大道的堤防,一辆老式黑色轿车穿过飞溅的浪沫。一辆老式的拖斗三轮车穿梭在电影布景般的街道中,两旁是褪色的美丽大楼,而那骑摩托的戴眼镜中年男子正是多次为Wim Wenders电影音乐操刀的音乐人Ry Cooder,《德州巴黎》里那首孤心泣血的吉他曲就是他弹的。
由于这部电影和与其同名的音乐专辑,不仅让世人重新认识和爱让了奇妙的古巴音乐,也让这些年逾花甲,甚至已近古稀的古巴音乐人有机会于同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内进行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国际演出”。
“Buena Vista Social Club”是40年代这些音乐人全盛时期常常聚集在一起的一个会员俱乐部,而这部电影的拍摄,是在这个俱乐部关闭的整整50年后。看到第三段视频中俱乐部里挂满积着尘土的吉他吗?50年后再拿到手上,竟然还是宝刀未老,琴瑟相知。音乐固然自有其独立的魅力,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些让音乐活起来的老艺人,他们已经如此苍老,但他们的音乐却还如此年轻,虽然我没听懂一句歌词,但我听到那里流淌着的、满溢着的对生活的热爱。在录像中的舞台上,他们如孩童般天真顽皮,又像年轻小伙儿一样骄傲自信。奔放的表演,自由生命的尽情表现,你能看到他们生命中的光彩,即使这已是最后的光彩。在这部电影和同名音乐专辑大获成功后的几年中,其中主要的几位老艺人以80到90多岁的高龄陆续辞世。
http://echoineurope.com/blog/?p=83 4 ) 打开古巴音乐的正确方式
这是一部纯音乐的纪录片,采写的是一群古巴国宝级音乐人和他们录制Buena Vista Social Club这张专辑时的故事。如果你没听过古巴音乐,很难想象这是一群多么有魅力的老头。当我看到片尾,卡耐基音乐厅的演出结束,字幕显示这些杰出音乐家已纷纷离世,心里涌起好一阵的难过。
古巴音乐可以说是优雅欧洲和野性非洲的绝妙合体。悠扬的son让人仿佛置身于三、四十年代的古旧而典雅的欧洲,传统的casino(即大家常说的古巴salsa)音乐又带人回到激情洋溢的现代。只有透过字幕才发现那些喧闹、激昂与兴奋的乐曲里可能唱的都是古巴人生活里最琐碎的小事。
被称为摇滚乐先驱的Ry Cooder曾说:“在古巴,音乐就像河水一样流淌。”他还说,音乐就像掘宝,你要不停地挖啊挖,才能找到宝藏。因为隔世良久,他们挖掘到的古巴音乐中,有一种很土的东西,类似于更接近原声态的民歌,有时候很伤感,但不是爵士乐孤独的伤感,而是有点情节剧式的,旋律简单又辗转反侧。音乐在古巴,像化石一样被保留下来。
虾米上Buena Vista SocialClub的文案中有这样的描述:
“哪怕你是一个对古巴音乐一无所知的人,听到了《乐满哈瓦那 Buena Vista Social Club》里那些仿佛自然流淌出来的音乐,也会爱上这片土地。
古巴音乐的配器大多很简单,比如最基础的沙锤和木吉他,沙锤定节奏,吉他出旋律。钢琴演奏往往受爵士乐风的影响,铜管乐器则是较为轻佻的元素。古巴音乐的旋律性和节奏感结合的非常之好,被乐迷奉为‘打击乐的麦加’,音乐里又兼有难得的轻柔感,同时兼具微妙宁静和强而有力的双重品格。”
纪录片的一开头,响起Chan Chan的音乐,听得人一阵鸡皮疙瘩。在还没爱上古巴salsa的日子,这首曲子已经先一步地住进了我心里。即使不知道他唱了些什么那曲调也时常在心里萦绕
生平第一次这么流畅地看完了一部纯音乐纪录片,那些跳舞时听得耳熟的乐曲都一一浮现,那些只出现在词/曲/演唱者那栏的名字也都活生生地走进镜头里。隔着屏幕,听这群老人家讲述古巴的过去和各自的人生经历,在海水拍岸的哈瓦那街道上,在绚烂多彩的老爷车车河里,在IbrahimFerrer老爷子破旧的家里,那些极富感染力的古巴曲子都变得越发意蕴悠长,听起来又多了些人生况味。
看过身边salsa小伙伴去古巴拍回的照片和写过的精彩游记(特别推荐Libby小姐公号“Libby在路上”发表的云上的日子系列),惊叹于古巴那种遗世而立的斑斓的美,倒也没想到美国的封锁制裁带给这个国家是如此这般的物质匮乏。那个首张个人专辑卖了150万张的老爷子Ibrahim Ferrer家里,落破地像中国的低保户人家。唱歌并不赚钱,为了养家他们会去卖烟、捡垃圾、擦皮鞋。在这种穷困里他们依然唱着跳着,音乐就是他们快乐的天性。
10年没碰钢琴的Ruben Gonzalez演奏起来还是那么地抓人耳朵,写过Chan Chan的传奇音乐人Compay Segundo在电影里说,鲜花、女人和爱情是人生最美的事,他的风流倜傥都融在了音乐里。据说他去世时棺木被盖上古巴国旗,整个哈瓦那的人民都唱着《Chan Chan》送别他。
古巴,在切格瓦拉、在海明威、在mojito之外,还有这些热烈明快的音乐,让人陶醉让人神往。也得感谢录音技术,在这些传奇音乐人离世之后我们还能听到这样美妙的乐曲。也许这部片子和这首chan chan都将带你重新认识这个遥远的古巴。
关于古巴,以下这段短小的录音,希望可以帮你多了解一点这个国家和音乐,扫二码即可收听。
5 ) 要什么客观,大家一起跳舞得了
文德斯拍纪录片还是有一套的,有才情到底不一样啦。用了大量的令传统纪录片发指的摇镜头,又推又拉又失焦的。伊在用镜头画画呢还是写诗呢。嗲色特了。光看镜头就好像一条条四散的弧线,那个抒情啊。整个片子结构是散文化的,镜头是诗意的,那些牛逼的老头子们一个个好像海底生物一样被一扑又一扑的镜头流水似地带出来。再加上音乐,实在是。。。太顺畅了。
我是从来不觉得纪录片应该保持什么绝对客观冷静的,当然观察是需要的,但是你身心投入也是必需的,拍摄者不能永远从一个旁观的角度隔岸观火,首先要知道,即使那样也无法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什么是真实呀,这个本来就是一个很虚妄很赖介皮的命题不是么,更何况,客观条件决定了,一旦你拿起摄像机就意味着是有选择地记录,再加上后期剪辑,还原事实全部面目是绝对不可能的,主观性是必然的。而且那种冷眼旁观的姿态注定你永远无法介入到事件中心去,你不和他们统一战线,你也无法体会那些人是怎么想。文德斯就不一样,片子里运用了可观数量的主观镜头(相比较传统纪录片而言),你可以理解为我们看到的就是那些老头子们看到的也是导演看到的,于是我们大家就三位一体了,因为我们群众也被煽到了,有了一定的参与感。
我最喜欢那个穿菱形条纹衬衫的弹钢琴的老头子,尤其是伊在体操馆里弹琴,周围练体操的小朋友们随着音乐摇摆身体,还有伊在那些长满粗壮的妖怪树的公园里回忆过去的段落,镜头特写在他湿润的眼睛,那一刻我眼泪也差点要出来了。。。还有几个人在海边(还是湖边?)演奏的段落,镜头摇啊摇,摇到水里,平静的水面,淡淡的波纹。哎,骨头都要摇酥掉。。。
对了。我还喜欢那个女vocal的花衣裳,以后有机会去南美洲一定要搞一套来穿穿。。。
总之很嗲,也只有文德斯这样的文艺中年可以搞出这样的片子,碰巧他还是个狮子座,整个基调还是很愉快的,不仔细看不出那淡到几乎可以忽略的忧伤。。。。
6 ) 浮生一夜
已经很少有片子能于看后无法睡去。昨晚酒喝高了,躺在床上随手在手机“随身影院”里翻到此片,倦极,很快在音乐声中睡了。今晚家宴后,总觉有事未了,再找出此片。然则不能入睡矣。
我不懂电影。所以我至今不知道记录片是否有些基本路径或法式。是用现实絮语投射抽象,还是用抽象手段隐喻现实?但这种被镜头叙事激发出的习惯性思虑很快被湮没,纯粹生命体验的力量介入,代入,令我再无暇分身。不禁一次次莫名感动,泪溢眼眶。
潜意识当然还在潜运。在朴素陈述和感性音乐的冲撞中,历史被拉长,加厚,如其本身。身外仿佛有霍乱的爱情、树上的伯爵以及巴列霍们孤独的影子在起舞。
能令孤独者代入,允称艺术。生命之内外虚实,亦何暇计焉。
南美热土破败街景来来往往旧车辆,深色皮肤的人民鲜衣怒马奏乐歌唱声声不息~看歌词翻译最欢乐了,原来他们唱得那么嗨的是那些东东啊……有个老头都90岁了啊还想要一个娃……当乐手的娃不管好坏,过的日子肯定很不一样。如果如果没有音乐,他们也就路人老头老太而已,一样会白发皱纹秃头发福啤酒肚啦
在贫瘠大地生长出平凡而充满奇迹的音乐。神剪辑和回环结构巧妙,不过最后来到纽约部分太发力了...270p标清放巨幕厅简直宛如👀进沙子...
看不见的伟大藏匿于日常的平凡,动人质地常常具有手工艺品般的年份。
"革命是永恒的",这个国家街头的标语上写着,摄影机运动被音乐赋予了Tango特质,所有人的经历就这样被直白地自我叙述而出,Buena Vista之于文德斯似乎是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主义"模型,无人提起时间、历史与恐惧,它就在这里,在古巴与(第三世界视角下的)第一世界之中。
在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度。没有被摧毁的民族。
看到鲁宾弹钢琴,就好像祖父出着神发着呆,抚摸、梳理着陪伴了他一生的猫的毛发,他用手指把她弄得很舒服,所以她也温顺不胡闹,躺在祖父怀里发出好听的声音来。音乐没什么特别,只是生活很普通的部分而已,他们就像生活一样玩音乐,所以里面充满了生活的全部力量和整个人生。Pure, quiet, powerful.
原声值十星了,高超技艺炫目,随性、灵动、曼妙、轻盈,令人沉醉不知归路;南美丰沛的物候滋养了乐观幽默风趣的民间艺术家,音符与节奏仿佛契入血液与基因,音乐是他们精神的支柱,是生活的图腾,是融入日常的相随;摇滚青年文德斯终于圆一回大梦,以镜头记录了珍贵的历史瞬间。
这些古巴的老不死的,差不多已经被古巴人遗忘了,更别提被世界的其他部分知道。他们站在繁华的、高楼大厦的、什么都能买到的、人们行色匆匆的纽约街头,是那么不合时宜与渺小。然而一旦他们接触到各自的乐器,音乐响起,他们一个个成了音乐世界的国王,那么自由、快活、美妙。
文德斯真不错,纪录片都拍得像散文诗,感人之处不在刻意制造而是流露在每个音符里和歌词的字里行间。原来古巴人也是在街边摆桌子打牌的!
资料馆2013.8.8.7pm 最后的段落将两场音乐会交叉剪辑,亮的欢快和暗的沉稳,重获名声和寂寂十余年,纽约街景和哈瓦那浪花,那歌声和镜头足以让人沉醉、摇摆到酥脆,却又终归有点悲意。对老音乐人们的逐一呈现看似随意,实则很有层次。Social Club、开头相册里的卡斯特罗与切,被淡化又被突出的革命。
终于看了这部。片中提到,他们甚至觉得去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是件不可能的事,“很多人促成了这件事”,艺术弥合政治裂痕的意义是非凡的。古巴有如此富有魅力的音乐值得思考,尽管他们实施文化管制,统治者仍算有较高艺术品味。
抽了八十五年烟的九十岁老爷子有五个孩子并且正在努力要第六个,他说出这段话的时候简直性感爆了…好想来跟雪茄…为什么不能打十颗星!
“到哈瓦那就像进入了时光隧道,路旁的小咖啡馆里人们抽着雪茄,只要有人弹奏起音乐,路边就会有人加入,或跳舞或唱歌……”太动人了,热爱音乐的人永远年轻、幸福。
载歌载舞的民族,幸福指数总是那样的高。雪茄抽起来,朗姆喝起来,chanchan哼起来,姑娘吻起来,贫穷又算什么呢?跟我去古巴吧,初中地理课本里说它是世界糖罐,那不就是这颗星球上最甜蜜的地方么?
聆听生命的热情。“只要我活着,就会继续爱。”
写给古巴的情书 前有我是古巴 后有乐士浮生录 太美啦~ 我是古巴,我是哈瓦那,我是退潮后礁石上千万干涸的泡沫。我是古巴,我是雪茄,我热爱生活,热爱每天亲吻我的人,我不停地燃烧。
夏湾音乐太美,醉人心脾,难拒酣然入眠。浮生若梦,或许伴着这包裹了历史沧桑的歌声浅醉沉睡过去也是一种正确的“观看”方式,在不知觉中脸上一定也会浮出满足的笑。“好景俱乐部”的名字仿佛已经暗示了好景不长。它一定程度上让我想到《寻找小糖人》,虽然它无关传奇般的寻找过程,但也有被遗忘之被找回的动人。当然他们有没有被世界和历史重新记起还两说(或许根本不存在被记起这个动作),但那个找回自己的瞬间已经具备了如同开场照片中大卫面对哥力亚般的冲击力量。卡耐基的表演谢幕时眼中的热泪与剪入的哈瓦那街景的交织,仿佛让人在高高的帝国大厦上看到了遥远又渺小的自由女神火炬上又有火光跳动。
很少见的,资料馆放映大叔没有一出字幕就亮灯,直至最后字幕全部滚完
#资料馆留影##文德斯影展#胶片版,画面感人。看过《我是古巴》再看本片,意外地被那些平民歌者感动。古巴这片非同寻常的热土上,曾经徘徊着格瓦拉和卡斯特罗这样的革命者身影,也经历过深重的苦难,但那里的人都有着宽厚的胸怀与文艺的热忱,听他们“咿咿呀呀”地纵情高歌,你会以为这是一群来自天堂的音乐天使,但其实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ps 如果能更多聚焦那些古巴音乐家所经历的苦难,并且将其和古巴的历史结合起来,相信将更能震撼人心,也更符合《乐士浮生录》这个名字吧?
难以忘记Ibrahim Ferrer的话:我们古巴人真幸运,我们很渺小,也很强大。我们学会了反抗,反抗好的,也反抗坏的。片中那条海浪拍打的堤坝好像在《夜幕降临前》里也有出镜?